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by荔枝雨
荔枝雨  发于:2025年02月02日

关灯
护眼

做生意不是做一两天,而要做长久。
她相信自己的产品,相信不靠低价,也能吸引来精准的顾客,喜欢她的面包且愿意为之支付的顾客。
想到这,孟箬连忙拿出纸和笔,决定细化接下来的上新计划。
本子和笔刚拿出来,面包店却突然开始络绎不绝地进顾客了。
她并不知道发生在高家面包房的闹剧,一脸疑惑地看着忽然涌进来的一大波顾客。
且,这些顾客不单单是涌进来看热闹的,他们的目的性很强,买面包。
老顾客都是直接跟孟箬说要什么面包,第一次来的新顾客呢,则会先试吃一下碟子上被切成小块的试吃装。
不一会儿,思甜烘焙坊的门口竟然排起了长队,这是孟箬开店至今都没遇到过的抢购盛况。
孟箬忙着给大家打包面包,偶尔抬起头看向大家时,发现每个人的脸上都透着一股兴奋劲儿。
买个面包而已,大家都在兴奋啥,孟箬困惑。
单个的人,处于莫名兴奋的群体之中,是很容易被这种情绪影响,连带着也兴奋起来的。
其实排队的大部分都不知道自己在兴奋什么,但他们兴奋的宣泄口却很统一。
买!买这家的面包!支持这家良心店主!
像隔壁那种搞抄袭的面包店,他们再也不会去。
孟箬并不清楚众人内心在想什么,她只知道自己此刻在疯狂打包、收钱,
外头路过的路人,见某家店门口竟然排起了长龙,不由好奇起来。
“大家这是在抢购啥啊?”
“思甜烘焙坊,应该是卖面包的吧。”
“那这家面包肯定很好吃,不然怎么这么多人排长队。”
“走,我们也去看看。”
说罢,几人也跟在队伍后头排起了长队。
这样从众的路人并不在少数,看见前面排长龙,虽然不知道在排什么,但内心好奇,就也跟在队伍后头排队。
孟箬手脚麻利地快速打包,玻璃橱柜里的面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她瞅了眼橱柜里只剩一半不到的面包,心想都卖了这么多了,排队的人应该不剩多少了吧。结果一抬头,门外的队伍非但没缩短,反而变得更长了。
她今天这是爆单啦?
脑海里一个声音告诉她:爆单啦!真的爆单啦!
高金凤站在自家店门口,看着思甜烘焙坊门前排起的长龙,心如死灰。
两个小时不到,店里的面包和小蛋糕全部一售而空。
面包向来比蛋糕销售得快,一开始排在前面的顾客还有选择权,选哪款面包或是蛋糕,但到后面,面包渐渐卖完,后面的顾客就没的选择了,只能选择小蛋糕。
到现在,最后一个小蛋糕也卖完了。
孟箬瞅了眼还有老长的队伍,不好意思地说:“实在不好意思各位,所有面包和小蛋糕都卖完了。”
她转头一看时间,十一点多,临近中午。
“我中午还会再烤一波面包,但是面包烤起来需要时间,要不大家下午一点以后再过来?”孟箬笑着对大家说。
排队的众人只觉得没买到面包可惜,倒也没什么怨言,听了孟箬的话后纷纷散去。
客人离开后,孟箬连忙在门口挂上“中午休息”的牌子。
牌子是她自己用硬纸板做的,制作简单,硬纸板用毛笔写上子,再打两个洞,最后穿上毛线绳就能直接用了。
挂好牌子后,孟箬便去烘焙间烤面包。
面团都是提前做好的,只需要做个造型,再二次发酵,就能送进烤箱。
面包送进烤箱后,孟箬又开始做奶油卷的蛋糕胚。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玻璃橱柜终于又摆得满满当当了。除了几款小蛋糕,制作复杂,孟箬来不及做,其他的面包都重新摆进橱柜。
她原本觉得,上午排队没买到面包的那群人,下午不一定会过来。
因为很多上午过来排队的人,可能只是路过,见人排队然后一时兴起就也过来排。既然是一时兴起,等一回到家,这事可能转头就抛到脑后了。
但让孟箬没想到的是,时钟的指针刚过一点,上午那波排了队但是没买到面包的人,开始陆陆续续进店。
大约十几分钟后,思甜烘焙坊的店门口竟然重新排起了长队。
看来她远远低估了大家买面包的热情。
于是孟箬又开始疯狂打包、收钱,等橱柜里的面包重新售空,孟箬感觉自己累得手都抬不起来了。
她瞅了眼还剩一截的队伍,抱歉道:“不好意思,同志,面包又卖完了,要不大家等明天再过来吧。”
“今天不烤面包了吗?”排在第一位的人问道。
孟箬笑着摇头:“不好意思啊,同志,今天卖得太多,做面包的材料有点不齐全了,我还要再去进点原料。”
孟箬内心os:不烤了,有原料也不烤了,实在是烤不动了。
“那行吧,我明天早上再过来。”说罢,那人便面带遗憾地离开。
客人离开后,孟箬又在门口挂上休息的牌子,转而去数钱柜里的钱。
孟箬有点惊讶地瞅向那一堆零碎的纸币硬币,竟然有将近八百块钱。
之前店里的销售额一般在三百到四百不等,好的时候能有四百多。
而今天因为爆单,销售额直接飙到八百块。
八百块,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两三百,而她一天直接赚了人家三四个月的工资。
数完钱后,孟箬又将钱重新放回钱柜,并锁了起来。
一切事忙完,饥饿感才后知后觉地袭来。
中午忙着烤面包,她连午饭都来不及吃,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牛角包正好出炉,她便吃了两个牛角包充饥。
两个牛角包本就不顶饱,但她实在是太忙,忙得都顾不上饿。等到终于闲下来,大脑才有功夫去接收肚子早就饿空的信号。
烘焙间里还有挂面,孟箬给自己煎了两个荷包蛋,下了满满一大碗面。
吃完面,她便将钱柜里的钱拿出来,装进钱袋子,去信用社存钱。
从信用社出来,孟箬骑着自行车回面包店。回到店内,她重新从怀里掏出存折,看着存折上增至四千的数字,瞬间感觉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不过,要是每天都像今天这么忙,她肯定扛不住。
等店内生意稳定下来,还是要招个帮手。
这时,游彻正好下班回来,一进门看见一售而空的橱柜,眼神中透着几分惊讶。
“这是全都卖光了?”他问。
之前他下班回来都是卖得差不多,还剩一些,然后他俩会继续留到晚上,如果晚上还没卖完就会将剩下的面包或蛋糕打包带回家。今天这么早就卖得一个不剩,看来生意不错。
孟箬点点头,然后微微抬起手,说:“卖空两波,累得手都抬不起来了。”
说着,孟箬便欲跟他讲讲今天突然就爆单的事。
“今天突然就来好多人,店门外排了好长的队……”
结果,话刚说两句,游彻的手就十分熟稔地牵住她的手,另一只手则动作轻柔地给她按摩着手臂。
孟箬身体下意识一僵。
他的手很大,可以将她的手轻而易举地包裹其中。她的指尖微凉,而他的掌心灼热。
一热一冷的温度接触时,霎时有种冰与火的交融感。
游彻手指的力道刚刚好,不轻也不重,指腹每次落在她的小臂上,都像是有股电流从他指尖传来,通至全身,引得她身体一阵酥麻。
她的脸再次不争气地红了,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将脸别到一边。
为什么他可以这么自然地触碰她的身体啊,就好像两人真的是老夫老妻一样。
过了一会儿,游彻的动作停下,触碰结束,孟箬红着脸不由抬头看他。
不知为何她的眼神中好像透露着意犹未尽。
游彻勾唇笑,但随即又将嘴角的笑意压下。
“有没有感觉好点?”他问。
孟箬点点头,手臂被他按摩放松之后,确实是没方才那么酸了。
她鬼使神差地抬起另外一条手臂。
“这条手臂也酸。”说这话时她的声音细弱,话语中似还透着几分撒娇。
少女细弱又娇气的话语,落在游彻耳中,犹如一片轻柔的羽毛,轻轻扫过,挠得他心痒痒的。
她都这么请求了,他又有什么道理拒绝呢。

说罢,便动作温柔地握住她的左手,指腹轻柔地在她小臂上按压。
他的动作温柔,可以说是毫无杂念,但不知为何总能轻易勾起她内心的情欲。
这只手臂被按完,孟箬已经不单单是脸红,心率也跟着乱掉了。
作为罪魁祸首的游彻却跟个没事人似的,嘴角噙着笑意,一脸淡然地问:“脸怎么这么红?”
孟箬闻言下意识用微凉的手背去触碰自己滚烫的脸颊,然后羞赧地低下头。
游彻唇角勾起,不忍心再逗她,转移话题道:“生意这么好,那今天应该卖了不少钱吧?”
孟箬低垂着眼,浓密卷翘的睫毛覆盖下来,她点点头,轻轻“嗯”了声。
显然她还未从方才的情绪中抽离出来。
她忽然想到什么,拿起桌上的存折递给他看,并说道:“今天赚了快八百块。”
游彻接过存折,上面的数字已然增至四千。
他眼中的惊讶一闪而过,随即又露出几分自豪,媳妇赚钱能力比他强。
“这么厉害,这才半个月不到就已经四千了。”他说。
随即,他又开玩笑道:“以后咱们这个家就靠你来养了。”
孟箬被他的话逗得轻笑一声,她心想,以后你可是电器大亨,这个家怎么也轮不到我来养啊。
“今天这么辛苦,就不做饭了,我们出去吃吧。”游彻说。
孟箬点头,表示认同,她实在累得不想动了。
“想吃什么?我请客。”他问。
“你请客,那我要吃大餐。”孟箬笑着说。
游彻爽快道:“那就去大饭店吃。”
“好,哈哈哈哈。”她脸上的开心溢于言表。
翌日,也就是周六早上,思甜烘焙坊又迎来一波客人。
大约是昨天余留的排了队但是没买上面包的顾客。
孟箬忙着招呼这波顾客时,谢卓然很准时的来了。
自打上周三谢卓然来她店买了一回面包后,之后的每天他都雷打不动地过来,并且手上必拿着一个预备装牛奶的玻璃杯。
“早上好。”谢卓然很熟练地跟孟箬打招呼。
“早上好。”孟箬边给客人打包面包,边分出一点精力同他打招呼。
“我现在在忙,你要牛奶的话自己去里面倒,”她说,“旁边的热水瓶里有热水,你自己给牛奶加热。”
“好。”谢卓然拿着玻璃杯,熟门熟路地就往里面的烘焙间走。
他从冷藏柜里拿出牛奶,给自己玻璃杯里倒了大半杯,然后找来一个大点的碗,往碗里倒热水,再将牛奶放进热水里温着。
等他端着热好牛奶出来,刚刚在店里那波顾客正好买完面包走了。
“早上吃点什么?”孟箬问。
这一个多星期下来,孟箬跟他已经比较熟了,知道他的名字叫谢卓然,是丰州市一中的高一学生。
这小孩嘴挑得很,一种面包吃个几回,就说吃腻了,然后就要换一种面包吃。
“这个和这个吧。”谢卓然指着三明治和牛角包说。
三明治是夹了火腿和鸡蛋的价格贵点的那款。
“你这么喜欢吃面包?天天早上过来吃。”孟箬帮他装面包的时候,随口聊了两句。
他轻轻“嗯”了声,却没再说什么。
孟箬以为他这个人话本就不多,便没再多说什么。
谁知他接过面包后,却突然来了一句:“我妈以前喜欢做面包给我吃。”
孟箬心下了然,大概是她做的面包让他想起了妈妈的味道。
这么一想,她心里又冒出一个疑问。
他说他妈妈以前喜欢做面包给他吃,意思就是说现在不做了,那他妈妈是离开了,还是身体不好?
当然这些疑问她不会傻到直接问出来,毕竟涉及到个人隐私,同样,她也没打听人家家庭情况的癖好。
“这样啊。”孟箬随口说了句,算是回应。
她一说完,谢卓然便端着牛奶,拿着面包去自己专座上坐着了。
上周四谢卓然来面包店吃早餐,找她要坐的凳子,给了她一点启发,她便趁着周末游彻来店里帮忙的时候,让游彻去木匠那打一套椅子和桌子。
怕游彻不知道打什么样的,孟箬还给他画了一张草图,这次的草图孟箬画得比较认真,不像上回蛋糕草图那么潦草。不仅如此,她还在草图旁边标上了尺寸。
正好木匠师傅有空,前两天就把桌子和椅子打好了。
游彻下班后,骑着自行车就把一套桌椅都拉了过来。
一张桌子配两把椅子,桌子是那种长窄的吧台桌,靠墙放正好,椅子则是配套的高脚吧台椅。
正好他们要是在店里吃饭的话,这套桌椅也能派上用场,不用像之前那样挤在烘焙间吃了。
谢卓然第一回 看见桌椅的时候,眼神中明显带着惊讶。
“老板,这是专门给我准备的?”
孟箬撇了撇嘴,很想说你真想多了,这是给任何有堂食需求的客人准备的。
但谢卓然好歹是顾客,孟箬不好怼他,只笑着回答:“只要是想在店内吃面包的客人,都可以坐。”
谢卓然却不是这么想的,因为他觉得除了他其他客人不会有这种需求。
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很快,孟箬便发现,除了谢卓然,其他客人都是买完面包就走,没有人有堂食的需求。
于是,这套桌椅几乎成了谢卓然的专座。
两人也是从这天起熟悉起来的,孟箬知道了谢卓然的名字以及他在哪里上学,谢卓然也知道了她的名字。
谢卓然吃完自己的早饭,离开前又买了一盒奶油卷,然后提着奶油卷上学去了。
孟箬发现他一个男生是真喜欢吃甜品,早上天天吃甜甜的面包也就算了,有时候早上吃完,还要再买个面包或蛋糕卷回去吃。
一开始她还以为他是买回去给家人吃的,有一会给他打包面包的时候,她随口一问。
结果他回答:“自己吃。”
除了喜欢吃甜品这点,她还发现他一个学生零花钱是真多。反正买她家蛋糕从来不含糊,那种感觉就好像这几块钱在他眼里不算什么。
但中午十二点的时候,他又出现在面包店。那时候孟箬正在吃午饭,门口也挂着中午休息的牌子。
虽然门口挂着“中午休息”的牌子,但真有客人进来,孟箬也不会不招待。她之所以挂个牌子,只是想抽个时间做饭吃饭。
孟箬吃着饭,一抬头看见背着书包、拿着饭盒的谢卓然,眼中透出几分惊讶。
“老板,可以借你家的桌子吃个饭吗?”谢卓然问。
虽然是个问句,但他好像知道孟箬一定会答应,不等她开口回答,就径直走向墙边的吧台桌。
谢卓然手上拿着一个饭盒,饭盒里是从食堂打来的饭。
他将饭盒放在吧台桌上,饭盒盖子一打开,里面的饭菜往外冒出热气。
孟箬也在吃饭,谢卓然下意识往她那瞅了一眼。孟箬只炒了一个菜,回锅肉。谢卓然看看孟箬那盘香辣可口的回锅肉,又看看自己从食堂打来的萝卜炖肉和炒白菜,顿时食欲全无。
但他还是把饭吃得差不多了。
孟箬以为谢卓然借个桌子吃完饭就会离开,但他没有,还跟她借自来水洗自己的饭盒。
清洗完,谢卓然将饭盒塞进书包,然后又从书包里拿出书和本子,开始做作业。
孟箬有些惊讶,但也没说什么,反正那椅子除了谢卓然也没别人坐。
下午又陆陆续续来了几波顾客,等孟箬招待完,一抬头,发现原本写作业的谢卓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趴在桌上睡着了。
期间,有几个客人看见趴在桌上睡觉的谢卓然,还误以为他是孟箬弟弟。
“老板,你弟弟在一中上学呢,我儿子也在一中上学。”一位中年大姐说道。
孟箬连忙笑着解释:“不是我弟弟,是一个顾客,借我家的桌椅写作业呢。”
谢卓然今年上高一,按照一般的上学年龄,大概也就十六七岁。比她小个五六岁,所以会被人误以为是她弟弟也很正常。
谢卓然是被店里吵闹的声音给吵醒的,他皱着眉,缓缓睁开眼,才想起来自己现在在思甜烘焙坊。
原本他是趴在桌上写作业的,写着写着就开始很困,然后他闻着烤面包的香气就睡着了。
睡着后,他好像还做了一个梦。
梦里的他回到了小时候,也回到了那所老房子。
妈妈在自家砌的烤炉边上烤面包,他在旁边坐在地上玩石子,玩着玩着,烤炉里就飘出一股面包香气。
他从小就喜欢闻烤面包的香味。
谢母还在世的时候,就经常在家烤面包,然后整个屋子就都是又香又甜的面包香。
他坐在客厅写作业,闻着面包香,会感觉很安心。有时候也会像现在这样,作业写着写着就趴在桌上睡着了。
丰州市的面包店他都去过,这家思甜烘焙坊的面包最好吃,烤面包的香气也最好闻,所以这一个多星期他天天来这。
他对气味敏感,能闻出每家面包店烤面包香气的细微差别。
谢母去世后,他很想找出一个和妈妈烤出的差不多的面包香,但是没找到。
找了这么久,他发现烤面包香就跟人一样,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烤出的面包香气也不一样。
面包口味也同理,每家面包店烤出的面包味道都不同。
这家思甜烘焙坊的烤面包香气和口味,他都最喜欢,闻着很安心,所以他刚刚才会写着作业就睡着了。
他醒了醒神,然后开始收拾桌上的课本和作业,收拾完后,他本想跟老板打声招呼再走。结果转头一看,老板在忙,估计跟她打招呼,她也不一定听得见,便直接走了。
周末,孟箬又收到了罗丽萍寄来的信和两袋粤州特产干货,一袋干贝和一袋墨鱼干。
信的开头,罗丽萍用极其开心的语言感谢她寄过去的辣椒酱,说自从有了辣椒酱,吃饭都香了不少。
然后她又在信中提了自己的一些近况,比如她和那位好心姐姐一起批发衣服,光上个星期就赚了快一千块,这几天她们打算加大批发的量,到时候估计能赚更多。
罗丽萍还说,如果过年她回丰州市的话,就给她带好多好多这边的特产过去。
信不长,就一页纸。孟箬来回看了两遍,这才意识到一点不对。
她以为罗丽萍去粤州那边,会开始发扬她的卤制食品事业呢,怎么开始搞起服装批发生意了?
疑惑归疑惑,她也并没多在意。
可能是时机还没到吧,孟箬想。她现在觉得罗丽萍会发展卤制食品事业,是站在了上帝视角,而罗丽萍本人并没有上帝视角。
试问哪位成功的企业家,他的创业之路不曲折。
一条成功的创业之路肯定要靠创业者慢慢摸索,一开始就目标明确,且一路坦途的创业不叫创业,那叫开挂。
罗丽萍这位未来女企业家,现阶段可能尚处于原始资金积累的时间段吧。
等她积累到了足够资金,再因为某个契机,她可能才会重新回归到卤制食品的事业中。
孟箬觉得这样解释也很合理。
经过上回的爆单潮,孟箬的思甜烘焙坊像是一下打出了名声,那天之后的生意明显比之前好很多。
以前她一天也就卖三百到四百之间,现在店内每天的流水基本稳定在了五百左右。
面包店的生意蒸蒸日上,很快,她也迎来了第一单蛋糕生意。
一个男孩的十岁生日蛋糕。
上午这位男孩的妈妈过来买面包,见孟箬小蛋糕做得这么精致,便随口问了一句:“老板,你会做生日蛋糕吗?”
男孩妈妈穿着得体,烫着发化着妆,一看就气质不俗。
孟箬一听,这是生意要来了,立即点头回答:“会的,请问是谁过生日啊?”
“我儿子,马上要过十岁生日了,我想给他买个漂亮的生日蛋糕。”
孟箬点点头,继续问:“同志,请问你想做多大的蛋糕?做几层呢?”
“两层吧,他十岁生日我打算去饭店给他办个生日宴,所以蛋糕最好大点。”男孩妈妈说道。
“那十二寸加十寸的够不够?”说着,孟箬还跟她比划了一下十二寸和十寸分别是多大。
男孩妈妈听后点点头:“两层这么大的应该是够了。”
“说是生日宴,但也不会有很多人,一桌子大概十五六个人吧。”她笑着解释。
十五六个人,那是足够了。
“同志你对你孩子的生日蛋糕有什么要求吗?”孟箬又问。
“要求?”男孩妈妈沉吟片刻,说道,“要求嘛,就是希望精致好看一点,然后特别一点。”
她将要求说得很笼统。
孟箬想了想又问道:“那你小孩平时有特别喜欢的东西吗?”
“他特别喜欢飞机,还说长大了要当飞行员。”说起孩子的喜好和梦想,这位妈妈不由温柔地笑起来。
“那如果我把飞机和飞行员做在蛋糕上,孩子会不会很开心?”孟箬问。
男孩妈妈一听,眼睛不由一亮:“飞机和飞行员,能做出来吗?”
“我可以做出来。”孟箬语气肯定道。
“那他估计要开心得睡不着觉了。”男孩妈妈笑道。
孟箬还要招待其他顾客,没空画草图,不然她肯定要画个草图,和这位妈妈确认一下蛋糕的细节。
“那生日蛋糕大概什么时候要呢?”她问。
“这周末,周末大家正好有时间,我们定在中午办生日宴。”男孩妈妈回答。
周末正好,周末游彻休息,可以帮她看一下店。
如果后面定做蛋糕的订单多起来,她一个人估计还真忙活不过来,看来招工的事要提上日程了。
孟箬点头表示没问题:“那你上午十点半左右过来拿就行。”
男孩妈妈也很爽快,直接问双层蛋糕多少钱。
“一百三十八块。”孟箬报出一个价位。
男孩妈妈一听,双层蛋糕一百三十八块,价位不算便宜。
她不是第一次定生日蛋糕,当然清楚别的蛋糕店是什么价,有的店一个三层蛋糕才一百三十块。
她也不是在意这几十块钱,她担心的是别到时候钱多花了,得到的生日蛋糕却是差强人意。
她瞅了一眼旁边做工精致的小蛋糕,又觉得应该不会。
最终,她选择了信任。
男孩妈妈从钱包里掏出一百四十块钱,推到孟箬面前,笑着道:“那老板,到时候期待你做出的成品。”
孟箬微笑收下钱,并找零。
“同志,相信我的手艺,成品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待。”孟箬一脸自信道。
十二寸加十寸的双层蛋糕,孟箬报价一百三十八,其实并不算很高,制作蛋糕的原料食材她都会用最好的,质量绝对优于其他蛋糕店。
另外她还要用翻糖做造型,费时费力。这个价位绝对的良心价。
如果今天这单不是她店内第一单蛋糕,她也不会报这么低的价格。
第一单生意很关键,为图个开门红,一定不能让这单跑咯。
周末一大早,孟箬就来到店里做生日蛋糕。
制作蛋糕胚、放水果夹心、蛋糕抹面,这些都很快速地完成。
重头戏是裱花和制作翻糖造型。
这次的生日蛋糕,抹面的奶油她调成了淡蓝色,蓝色代表天空,再在上面放飞机造型也不会奇怪。
淡蓝色作为蛋糕的底色,然后她又在蛋糕的底部弄了一些渐变的蓝色,增加蛋糕的层次感。
除了飞机和飞行员的造型,她还用翻糖做了一点云朵的造型,正好和淡蓝色的天空做呼应。
再用巧克力液在蛋糕表面写上中英文的生日快乐,最后插上用巧克力做的数字“10”的造型,代表孩子的十岁生日。
做完这个蛋糕差不多快到十点,孟箬看着面前做工精致,她自己也还算满意的飞机主题生日蛋糕,心想,唉,可惜手边没有相机,不然她一定要多拍几张照片,记录这一时刻。
她认为做蛋糕就像作画,每次的作品都带有唯一性,哪怕是做同一造型的蛋糕,因为制作者心情的不同,造型上也会略有不同,所以之前做蛋糕她必会拍照记录下这唯一的瞬间。
孟箬思索着,突然,脑中冒出一个想法。
她找到宣传他们店生日蛋糕的法子了。
她将做好的蛋糕用纸盒盖好,然后快步走出烘焙室。
“游彻,你看下店啊,我出去一下马上回来。”她边往店外走边交代道。
孟箬一路小跑,边走边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一家照相馆。
她走进照相馆问老板:“老板,拍一张彩色照片多少钱?”
“你一个人拍吗?现在就能拍,”老板说,“两块一张。”
孟箬:“不拍人,拍蛋糕。”
“拍蛋糕?”老板一脸狐疑。
第一回碰见这种事,不拍人拍个蛋糕?
“对,”孟箬点头道,“还要辛苦老板去趟我店里,帮我拍蛋糕。”
照相馆老板一听,更不大乐意去了,他照相馆生意好得很,只要坐在店里等,自然就有生意上门,干嘛还要费那功夫跑一趟。
“远吗?太远我就不去了。”老板说。
“不远,”孟箬说,“就前面的思甜烘焙坊。”
老板一听是思甜烘焙坊顿时有点印象,说话的态度也转变不少。
“我听说你家面包做得不错,我老婆前两天还去你店里买面包呢,我女儿特别爱吃。”
孟箬一笑,心想这不巧了嘛。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