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仙说了,不会打仗。
那就说明,就算是解放军来了,也可能是和平回归。
比较忧心忡忡的还是从内地逃难而来,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有钱人。
他们随时准备着,第二次逃难。
所以这几天报纸杂志上热闹非凡,都在分析,解放军会不会过深圳河。
这日下午,梁月帮赵立翔做完康复训练后离开。
关姐到楼上书房找赵之敖。
关姐:“紫荆送来最新的消息,解放军确定暂不解放港城。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配合国民党对我们进行围堵,保持港城现状,万一以后国际形势没有扭转,港城还可以成为我们跟世界交流的窗口。”
赵之敖非常赞同这一点,“对,留一个窗口非常重要。同时还可以跟英国交换一些有利于我们的条件。”
关姐:“是的。听说主席亲自给港督写了信,港城政府应该很快会对外宣布消息。”
而林遇梵此时在楼下跟耿冬萍和戴茹音聊天。
林遇武从外面回来,手里拎了一只野鸭。
戴茹音站起来:“哟,你这是什么?”
“野鸭!下午我跟罗爵士他们去猎场打猎。全靠我这个神枪手,打了四只野鸭!都分给他们了,我只要了一只。”林遇武把鸭子交给佣人。
等他去洗了手回来,还没坐下,就道:“我听罗爵士说新中国政府的领导给港督写了一封信。”
林遇梵好奇:“写了什么信?”
上一世她听说过有这么封信,但信中内容是什么并没有公布。
林遇武拿起桌上的雪梨,吃了一口。
他慢悠悠道:“如果英国答应新中国政府三个条件,解放军不过深圳河,不解放港城。”
耿冬萍问:“哪三个条件?”
众人都围过来,想要知道这第一手消息。
林遇武微微扬眉:“第一个条件,港城不能建立反新中国的军事基地;第二个条件,不允许在港城从事破坏新中国主权的活动;第三个条件,在港城的中国人必须得到保护。”
大家一听,都松了一口气。
特别是第三个条件,这是跟每一个在港城的中国人利益相关的。
戴茹音笑道:“这么看来,这个新政府比国民政府强太多了。”
以往国民政府哪里会主动管中国人在其他地区的死活。
“不用打仗,大家都开心,晚上我来焖鸭。”戴茹音准备亲自下厨。
耿冬萍则叫上陈丹丹等,陪着林遇梵打了几圈麻将。
解放军撤军后,港城民众继续着以往舞照跳马照跑的生活。
文化圈的热闹事也多,其中林遇梵的读者和南北双杰的读者矛盾是越闹越大。
以白毛怪为首的林遇梵读者在《语林》上连续发了两篇檄文,怒斥《风华》杂志捧起来的南北双杰是碰瓷大盗、吸血虫。
而南北双杰的粉丝在《风华》的组织下,攻击林遇梵是“写不出严肃文学的文学地痞”,并讽刺所有汉字词语是不是都被林遇梵注册了,只有她能用?
整个过程林遇梵都没有掺和,《万象》杂志也没参与,但外面炒得热闹非凡。
《风华》更是以此为噱头,想借林遇梵的名气,爆炒南北双杰。
这天周末,贺晓晴给林遇梵拿来几本重要的稿件,让林遇梵在家有时间的时候看一看。
在起居室里,姐妹两个边吃着糖炒栗子,边聊天。
方寸影业的两部文艺作品已经拍好了,正在剪辑,准备年前上映一部,年后再上映一部。
而沈捷导演开始着手拍摄贺晓晴的《天降横财一百万》。
贺晓晴满脸的喜气:“我姆妈说了,电影上映,她请所有的亲戚朋友去电影院看。”
林遇梵笑道:“让你姆妈包场。”
“对。我让她包场。”
说着,贺晓晴看了眼墙上的壁钟,“哎哟,差点忘了,今天米尔太太和吹竹又去方芳的广播间作客。桂香……快把收音机打开。”
桂香放下手里的活儿,把收音机打开后,调到了方芳广播间。
“把音量调大一点。”
音量调大之后,首先听到了米尔太太那独特的嗓音:“不是我们吹水,那个叫白毛怪的读者是不是真读者我不知道,也不敢乱说,那我想问,某位太太能不能不要躲在后面,勇敢地站出来,你就说一句,南北双杰凡壹和顾平岸有没有故意模仿你?倒装句,汉字词汇是不是只有你能用?那这样,以后ABC是不是只有我们能用,她不能用?”
方芳:“听说赵太太怀孕了,最近都没露面出席活动,会不会是不方便出来说?”
吹竹:“怀孕就不能说话了?说句不好听的,南北双杰的文学水平是她能比的吗?她的书迷读者说南北双杰碰瓷她,模仿她,哎哟,那简直是颠倒黑白。不是我瞧不起女人,我老板娘米尔太太也是女人,南北双杰的文字,就不是女人能写的。”
方芳笑道:“你这话播出去,女读者要生气了。”
吹竹声音越发激昂:“我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米尔太太跟我看法一样。”
米尔太太补充:“不是女人不如男人,而是男人跟女人在整体故事的构思方面是完全不一样的,男人的思维更为宏观……就像《北平故事》这么宏大的叙述,就不是普通女作者能写的。”
方芳提醒:“但是《魔女传奇》的故事框架也很宏大。”
吹竹:“再宏大,她这部作品也带了个‘女’字,叫《魔女传奇》!哪天她要是能写一个《魔王传奇》那我们再来继续讨论。南北双杰虽然是新人,但文笔故事情怀都是一流作家的水平,而某太太充其量也只能算三流。”
米尔太太:“这个世界不是有钱就行的,以我多年的编辑经验,某太太给南北双杰提鞋都不配。”
吹竹:“是啊,我记得我上来的时候说过,只要某太太能写出令我信服的作品,我给她写个‘服’字作《风华》封面。”
方芳追问:“怎样的作品可以让吹竹总编信服?”
吹竹:“就跟南北双杰相匹敌的作品。”
方芳:“也就是说,南北双杰就是让你信服的作品?”
吹竹:“当然,我不止信服,我膜拜!”
贺晓晴听得哈哈大笑:“梵姐,我要被他们笑死了。我好想亲眼看见他们知道南北双杰都是你的时候是什么表情,要怎么膜拜?”
林遇梵小口吃着栗子:“他们迟早会知道的。”
《风华》借着贬低林遇梵来炒作南北双杰可谓非常成功。
很多人慕名买《风华》想一窥南北双杰小说的水平,结果看完后,发现两位作家确实写得好。
《孔雀西南飞》和《北平故事》不止故事吸引人,还有深度,引人深思。
这让《风华》销量如芝麻开花节节攀升。
林遇梵看着出版社送来的《风华》销量报表,她把林遇武叫来。
“五哥,你帮我找个两稳妥点的人……”
米尔传媒大楼,总经理办公室。
米尔先生看着财务报表上越来越大的窟窿,心烦地捏着鼻梁。
他太太就站在他对面,“我在努力把杂志越做越好,你呢?你挪用公款去赌博,去借高利贷,现在这个窟窿越来越大,马上到年底了,你打算怎么补回去?”
“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你怎么知道我不能补回来?”米尔先生转移话题,“你管好运营,控制好成本,你看看财务报表上,印刷费用越来越高了!”
米尔太太:“纸价在涨,我有什么办法?”
米尔先生:“之前纸价在涨是因为市场担心港城可能要打仗,现在解放军都撤了,纸价肯定马上会跌下来,你控制好成本是第一要务!”
看着丈夫把话题甩到她这边来,米尔太太沉着脸,没再说什么,她开门直接出去了。
米尔先生靠在椅子上,盘算着要怎么才能在短时间内赚到钱,补不上窟窿,明年总经理的位置估计就要让给他堂兄了。
晚上,米尔和朋友在酒吧喝酒。
“皮特,你告诉我,怎么才能赚快钱?”
皮特跟他轻轻碰杯:“赌场啊!赌场最快。”
已经被赌场害惨了的米尔骂了一句:“Fuck!除了这个!”
皮特想了想,又道:“最近流行对赌,赌公司业绩,赢了赚大钱,输了丢股份。你敢不敢赌?”
米尔先生听人说过,“我这段时间赌运不好。”
“赌运也不可能一直不好。你们米尔传媒的杂志最近销量不是很高吗?你现在压一压利润,跟人赌一把,最后一个月把业绩冲上去,控制好了,稳赚不赔。”
米尔先生叼着跟烟,他笑:“你当别人傻的?”
皮特:“别人当然不傻,这是个比谁更聪明的游戏。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赌一次,赢了,还清所有债务,输了,你在米尔的股份全部都是别人的。”
米尔先生陷入沉思,他持有米尔集团15%的股份,同时还代他母亲持有30%。
他很犹豫,不太敢赌。
喝到中场,生意场上的朋友李先生过来跟他打招呼:“米尔,好久不见。”
米尔先生笑着抬头:“嗨,Mr.Lee!怎么样,最近在哪里发财?”
“我还不是老样子。”
两人聊了会儿,李先生道:“给你介绍笔业务,我有个朋友是广告公司的,他想包下你们杂志年前所有的广告版面,有没有优惠价?”
米尔先生一听马上来了兴趣,“所有广告版面?”
“是的。所有广告版面。不过他对销量有要求,如果能达到要求,接下来的每一期广告,他全包了。”
“他要求多少销量?”
“每期4万册。”
《风华》这两期的销量都达到了4万册,但还不够稳定。
但努力一把未必不能完成。
两边约了第二天见面详谈。
等李先生离开,皮特才敲了敲桌面:“你看,那么难卖的广告版面全部打包卖出去,你财运来了。这个业绩对赌可以搞。前提是你不能声张,不能让对方知道你广告版面已经预定出去。”
米尔先生微微皱眉:“我担心销量达不到。”
主要是有《万象》这个竞争对手。
《万象》最高的销量是5万册,创造了历史。
但那是属于米仙创造的历史。
最近这一期《万象》销量降下来只有4万左右。
第二天一早,米尔先生起床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万象》杂志对外宣布:《问米》专栏下线,米仙将不再投稿。
米尔高兴地差点跳起来!
这无异于告诉他:竞争对手突然摔断了腿!
米尔似乎能感觉到自己头顶有光环,冥冥之中,天助我也!
助理把客人迎进办公室,米尔先生起身相迎。
李先生笑着介绍:“米尔,这位就是我说的广告公司杜老板,《港明日报》、《港城早报》的广告版面很多都是包给他的。”
米尔不怎么喜欢中国人,当然,能给他带来利益的除外。
况且这位杜老板文质彬彬的,没其他狡猾的中国人看起来那么讨厌。
“杜老板,你好。”
“米尔先生,久仰!”
大家坐下后,聊了好一会儿时局和赛马,才开始谈商务。
杜老板坦言:“我之前主要做的报纸广告,针对的广告客户都是比较大众的。最近想要接一些高端客户,我发现你们杂志挺适合发高端广告,就想年前包两个月尝试一下,做做实验,如果合适以后可以长期合作。”
米尔先生笑道:“我们《风华》杂志的读者都是有文化有品位有层级还有钱的读者群体,如果杜老板承包下来,专做高端广告,肯定能赚大钱。”
杜老板:“不知道你们广告版位有多少?”
米尔先生:“杜老板想要多少版位?”
杜老板笑道:“有多少我要多少,关键看价位合不合适。”
米尔看了眼助理,他助理打开一本《风华》杂志,介绍道:“我们有扉页广告1页、中间广告版面4页、封底广告2页,如果打包全要,价格至少要1万8千元。”
杜老板略微沉吟:“我可以全要。但我有要求,每期的销量至少要达到4万册以上。每个月是两期,也就是一个月要8万册。必须要有这个销量,我才能跟客户有交待,我才会付全款。我们跟各大书商长期合作,销量我这边随时可以监控。”
也就是说,销量不能作假。
米尔先生问:“我们之前的销量最低也有三万六七,如果销量差一点点怎么办?”
杜老板:“如果销量达不到预期,我费用只能减半。我给我的广告客户也是减半的。”
但就算是减半,也比他们现在的广告收益高很多。
米尔先生假意叹息了一声,又让底下人讨价还价,最后还是按照一开始谈的价格签了协议。
协议签完,他直接把合同甩在他老婆面前。
“保证销量4万册以上,能不能办到?每个月我广告这边能赚3万6千,你能赚多少?”
米尔太太捡起合同,快速翻了一遍,有点不敢相信:“签合约了?”
米尔先生洋洋得意道:“订金都给了!”
“合同上的日期怎么没填?”
“这你别管。我故意留的。”
“《万象》这个对手没了米仙帮忙,销量肯定大减,他们减我们就算不涨,每期四万册也应该不难。不过最近纸价飞涨,我真怕最后这两个月赚不到钱。有你这个广告保底,那我就轻松了。”米尔太太高兴得松了口气。
她丈夫不高兴了,米尔按下合同:“这是广告赚的钱,你杂志销售也得赚钱。快点给我交个底,每期你能赚多少。平时一本杂志赚3-4毛,现在你只要给我保底,一本杂志赚2毛就行,这要求很低了吧?一个月8万册,也就是赚1万6千,行不行?”
米尔太太警惕起来:“你想干什么?”
米尔哪里敢说老实话:“我要去跟老爷子交个底。”
“你挪用的窟窿如果不及时填上,明年你这总经理的位置就要让给你大堂哥了。”米尔太太一脸怒气,“别害我也受牵连。”
米尔不耐烦了,“Fuck!别那么多废话,你还没回答我,每本保证赚2毫纸,行不行?!”
行是肯定行的,但米尔太太不想搭理他。
米尔用不容置喙的语气道:“不行也得行!砍一半的利润要求如果你都做不到,明年你也要从这个位置上滚蛋。”
米尔太太不得不应了一声:“只要印刷费没有疯涨,肯定能办到。”
见老婆低头,米尔扬了扬眉:“Good!”
两个月利润加起来保底有10万4千元。
确实创历史了!
两天后,在高尔夫球场内,米尔先生把球杆交给球童,他和皮特边走边聊天。
皮特摘掉头上的帽子:“我把你们这几年的财务和业绩报告都给了对赌方,他们请专业会计查过账,没有问题。”
米尔笑道:“当然没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账簿!”
皮特:“近年你们《风华》杂志,每月利润都在1.5万-2万之间,所以,今年最后两个月,也就是11月、12月的业绩利润以10万港为对赌线,因为实现难度比较大,他们给了两套方案。”
米尔问:“哪两个方案?”
皮特:“方案一,如果《风华》杂志利润大于等于10万港币,对赌方赔你30万港币;如利润没达到,你把你手上的15%米尔传媒股份转给对方。”
30万足够米尔还清债务,甚至能潇洒十年八载的。
米尔点了点头,这个吸引力还不错。
皮特继续:“方案二,如果最后两个月《风华》杂志利润大于等于10万港币,对赌方赔你200万港币。”
200万港币?
米尔眼睛亮了,“没达到利润怎么办?”
皮特:“没达到利润,你把你手上包括代持的股份总共45%,全部赔给对方。”
要不赢200万,要不赔45%米尔传媒的股份,一把定生死,确实刺激。
“选方案一就比较稳,方案二比较激进。你好好考虑考虑。”皮特建议:“你欠的钱不到十万,那你不如就选第一个方案,比较稳妥。”
米尔心脏怦怦跳跃着,他微笑着想了想,还是有些担心:“万一我们利润超预期,他们会不会耍赖认为我业绩作假?”
皮特解释:“要去律师行签订协议的,对业绩有疑问,有造假嫌疑的,律师行都会调查清楚。你想造假啊?很难的!不然,你让你朋友的朋友,给你打10万买广告,轻轻松松骗他们两百万,可能吗?他们又不是傻子。一定要实实在在的业绩。一旦造假,就会存在纰漏,不要小看那帮律师。造假即输,不要尝试。”
米尔笑着拍了拍皮特的肩膀:“我不造假。我只是怕他们到最后抵赖。”
皮特:“放心好了,只要签订合同,你的股份和对方的赌资都会交给律师行代管。”
米尔看着眼前的大草坪,咬了咬牙,非常有魄力地道:“那就选方案二,OK?”
现在《风华》杂志最后两个月基本上保底利润已经达到10万8千,他稳赚不赔。
既然稳赢,没有道理选赚钱少的方案。
米尔认为自己有魄力,但皮特却觉得他太过贪心。
“你小子,赌性太大了。”皮特嘿嘿笑着建议:“你要不要再考虑两天?”
米尔摇头:“不用再考虑!你给我上!约对方去律师楼签对赌协议。”
第二天,米尔和皮特去律师楼和对赌方签订了协议。
林遇梵手里的流动资金不够,但她资产是不止两百万的,单单德林商业中心的地皮就值不少钱。
她本来打算抵押地皮跟银行借款,最后赵之敖不让她去抵押,他直接给了她两百万。
看着手中的支票,她笑道:“借用两个月,到时候给你算利息。”
赵之敖:“我在乎你这点利息?”
“那你在乎什么?”
刚起床坐在床头,已经吃了一个多月素的赵之敖凑前去:“晚上,你给我舔一舔?”
林遇梵捂着自己的大肚子,带着点慵懒地拒绝:“不要。”
赵之敖叹了一声,隔着肚皮跟自家小崽子聊天:“为了你,你老爸多不容易。”
他抬头看了眼太太飞过来的眼刀,忙又道:“当然啊,你妈妈更不容易,小崽子你出来要当个孝顺孩子。”
说着亲了亲她圆滚滚的肚子。
赵之敖照常去上班。
林遇梵在家是早上在花园里溜达,上午打麻将,中午休息,下午写写文章,晚上听广播。
每天都很规律。
这天早上,两位姨太太陪着林遇梵在花园逛了一圈,聊了很久。
接着回棋牌室开台打牌。
今天陈丹丹手风不太好,上来就连输三把,她嘟嘟囔囔的心情甚是不好。
耿冬萍相反,她赚最多,所以满面春风。
耿冬萍摸了一个“九万”,刚要打出去,又犹豫着收了回来。
“碰!”陈丹丹手快,她把两个“九万”放了下来。
耿冬萍:“我没打出去!”
陈丹丹不乐意了,“你这人怎么耍赖皮!”
“我哪里耍赖皮了?牌桌上的规矩,没落地就不算出牌!你那么着急把牌放下来干什么?”
“我着急?!我有你着急吗?”
戴茹音赶紧劝:“别吵了,不就碰九万吗?我的九万给你碰。”
可两人都不搭理她,陈丹丹继续骂:“人长得丑,心也丑。”
说她长得丑?
耿冬萍气得站起身:“你说谁丑?!你忍你很久了陈丹丹,别口无遮拦!”
“忍我很久了?不虚伪了是吗?不装了是吗?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了?”陈丹丹把自己的牌都给推倒,也站起身,“也不照照镜子,就长你这个样子,也配跟我站在一起?!”
耿冬萍毫不相让:“你以为你是天仙啊?把假发取下来,让大家看看你那秃头!太太,你没看过她秃头的样子吧?给太太看看,让太太评评理,你是有多漂亮,我还不配跟你站一起了。”
耿冬萍本就伶牙俐齿的,她以往只是谦让,真吵起来,陈丹丹未必是她对手。
说到秃头那是触到陈丹丹的老虎屁股了,她当即跳起来要跟耿冬萍厮打。
其他人忙护着林遇梵离开战场。
林遇梵隔着点距离才道:“快把她们拉开!”
但还是来不及,陈丹丹的假发被耿冬萍一把给揪掉。
看着秃头上长着癞痢的四姨太,众人瞪大了眼,都惊呆了!
传说四姨太秃头,但真正见过的人少,这次终于看见了。
“啊啊啊啊!”陈丹丹大叫着把假发扯回来,戴回去。
“耿冬萍,你故意的!你处心积虑很久了吧?!好呀,好呀……这个家有你没我!”说着陈丹丹哭着上楼去。
边上楼边骂:“反正我们连纳妾文书都没有,论起来,我们连姨太太都不算!谁也没比谁高贵!”
没多久,陈丹丹带着贴身丫鬟,提着两三个行李箱下楼来,她要离开赵家花园,任谁阻拦都没用。
关姐只好给她安排车辆,把她送去了熟悉的酒店。
本以为陈丹丹生气闹个两三天会回来,谁承想,她不回来了,还说要在外面租房。
耿冬萍出于愧疚,亲自去求她回来,没成功,最后干脆赖在陈丹丹那里,扬言陈丹丹不回来,她也不回来。
都以为陈丹丹是因为被家中诸人看见了秃头,才不想回来的。
实际这是她和耿冬萍演的一场戏。
她们这样离开,既不坏赵之敖和林遇梵的名声,她们也走得潇洒。
赵之敖全程没参与她们的事。
听林遇梵说她们以后都不回来了,他道:“送她们一套房吧。”
林遇梵:“我说了,她们坚决不要。刚好维音公寓有一套房空出来,我让她们搬进去,免她们房租也是一样的。”
住维音公寓,楼上就是孙敬喜家,也算互相有个照应。
自从《问米》专栏下线,《万象》杂志销量下降到了三万多册的水平。
但这已经超出了寻光出版社众编辑的预期。
毕竟他们以为没了米仙,销量会大幅下降,能维持三万册的销量,在港城就已经很厉害。
接下来只要稳住就算成功。
进入11月,原以为要降价的书纸,并没有降价,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短缺。
纸价狂飙的同时,为了保住销量又不能提价,米尔太太只能把压力全压给文墨印刷厂。
文墨印刷厂的谢老板实在顶不住了,只能上门来找米尔太太商量。
“再不涨价,我没办法接你们的单了。你印一本,我亏一本。你印越多,我亏越多。”
米尔太太态度强硬:“按照合同,我是不需要给你涨价的,但我已经给你涨两次价,我仁至义尽了。”
谢老板被逼的实在没办法,“纸价每天都在涨,米尔太太要真坚持不涨印刷费,那你只能另外找合作的伙伴,我伺候不了。”
米尔太太板起脸道:“你是想法庭上见吗?”
对方有把柄握在他手里,谢老板可不怕这个:“米尔太太,你确定要法庭上见?”
米尔太太盯着谢老板,见他眼神毫不退让,她终于还是让了一步:“从返我的11%里,拿出5%给你!足够了吧?”
谢老板闻言,脸上终于有了笑容:“谢谢米尔太太仁慈。”
11月份,在米尔传媒所有人的努力之下,顺利完成了《风华》杂志两期,各4万册的销量。
在成本极致压缩之下,杂志实现利润5万5千元,其中广告盈利3万6千元,销售盈利1万9千元。
只要平稳渡过12月,再赚4万5千元,对赌的200万就到手了。
就在米尔先生以为200万唾手可得的时候,吹竹收到了两封信。
一封来自凡壹,一封来自顾平岸。
他们不约而同地要求休假2期。
其他编辑围过来,“我们年底冲业绩,可不能让他们休假。对了,他们为什么要休假!”
吹竹不明所以:“他们说要休产假!”
男人休产假?他们老婆都要生娃了?
“不是,国外刚刚有议员提出男人也应该休产假,我们的大作家就这么时髦的,要赶这趟潮流了?”
吹竹不明白,他要想办法马上联系他们。
这个时间绝对不能休假。
某医院旁边的宿舍楼里,过道逼仄,摆放了不少的煤球。
吹竹和手下一个姓罗的编辑气喘吁吁爬上五楼。
罗编辑看着信封上的地址,往右边一指,“应该是这边。”
罗编辑走在前面,他往里走了两间,看到门边墙上用红漆喷了门牌号。
“503,总编,就这里。”
走廊里堆放着各种杂物,11月底的港城,天气不算冷,还有蟑螂在乱窜。
吹竹看着周围乱糟糟的环境,皱紧了眉头。
顾平岸租住这样的地方,可见生活之拮据。
他心中多少有些后悔,平时压榨稿费太严重了,导致人家想请假就毫不犹豫请假。
笃笃笃!
笃笃笃笃笃笃!
罗编辑急切地敲门。
可敲了半响也没人应。
隔壁听见敲门声,打开了门,一个中年妇人探头看了他们一眼,没说话。
罗编辑走过去问:“这位太太,我们是来找503顾先生的……”
那妇人摆手:“不认识。”
罗编辑追问:“隔壁住了几个人?就顾先生夫妇吗?”
妇人依然摇头:“我也刚搬过来,跟隔壁不熟。”
罗编辑和吹竹互相看了眼,无奈之下只好在门口等着。
等了一个多小时,没等到顾平岸,隔壁邻居倒是看见了好几个。
邻居们对503房的人似乎都不熟,只有一个说:“平时就一个男的住里面,好像是医院领导的司机。”
顾平岸是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