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带着全家六口过好日子by余弗
余弗  发于:2025年01月22日

关灯
护眼

合上信,脑海中闪过女孩子姣好的容貌。
他对她印象深刻,一是女孩子长得好看,二是当时她强装镇定的模样。遇到那种事情,一般的女孩子可能会哭着跑回家。她却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路上还跟几个人打招呼。
是个聪明又漂亮的女孩子。
拿起毛衣看了几眼,他抽出一根烟点燃,然后站在窗前抽了起来。一根烟抽完,他把毛衣叠起来又放进包裹,决定明天再给寄回去。
第二天一早他收拾好东西就出了门,到了县城先去邮局把包裹寄回去,然后去派出所找他的战友张明成告别。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正要离开,就见顾建国正跟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警察争执,他问张明成:“那是怎么回事?”
张明成走到门口看去,然后道:“这个人近段时间天天来,不知道得罪了谁,开证明信一直开不出来。怎么,你认识?”
罗永年嗯了一声,“你要是能帮上忙,就帮一把。”
张明成笑了,“这还不是小事。”
“那我走了,不要跟他说我。”罗永年说着往外走,他还要赶火车回部队。张明成啧了一声,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做好事不留名。
把罗永年送出派出所,张明成直接去了所长办公室。所长起身给他倒了一杯水,这位虽然在派出所的职位没有他高,但他得罪不起。人家上面有人。
张明成跟他寒暄了几句就说了顾建国的事情,最后说:“个人恩怨不能牵扯到工作里,我还没听说开证明信必须要有接收单位的。”
所长一脸严肃,他还不知道这事儿。
这种事可大可小,顾建国要是被为难几次放弃了,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但他要是一直坚持来软磨硬泡,或者被逼急了上访,就有可能是大事。
特别是顾建国要是上面有些关系的话,事情更严重。明显,顾建国上面是有人的,不然现在张明成也不会坐到他面前。
“我马上让人给那位同志把证明信开了,然后看问题出在哪里,让相关人员给那位同志道歉。”所长道。
“那麻烦所长了。”张明成起身出去,所长在他走后出去找负责开证明信的领导。
“怎么回事?我怎么没有听说开证明信还需要有接收单位才能开?”所长问科长。
负责开证明信的科长连忙赔笑,“是邓大柱,说这个叫顾建国的跟他家有矛盾,想为难为难他。”
他没想到所长会问起这件事情。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儿。
所长重重的哼了一声,“你们这是以权谋私,还不赶快去给人家把证明信开了。”
科长见所长真的生气了,连忙应下,然后快步往外走。到了门口又听所长说:“让邓大柱去给人家道歉。”

第39章 道歉去
顾建国正在跟年轻人争执,年轻人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顾建国真想上去给他几拳。
正在这时,一个四十多岁领导模样的人快步走了过来,对着年轻警察就是一通批评,然后笑着给顾建国和韩德义开了证明信。
这突然的转折,顾建国和韩德义都一时没反应过来。
“是我们工作的失误,小吴他刚入职没多长时间,有些政策没有吃透。”科长笑着跟顾建国和韩德义解释。
若是平常,他是不会给一个普通老百姓解释这些的。但刚才所长的态度不对,还让邓大柱给这两个人道歉,明显中间有些事情是他不知道的。
在机关单位干了这些年,中间的弯弯绕他还是懂得,这两个人背后应该有所长都忌惮的人物。
顾建国和韩德义都不是得理不饶人的人,领导都道歉了,他们自然不会抓着不放。两人拿着开好的证明信走了。
科长看着他们的背影远去,回身就冷着脸吩咐人把邓大柱叫到他办公室。
邓大柱正在办公室看报纸,听到科长叫他,连忙放下报纸出去。出了门还小声问:“科长找我什么事儿。”
“不知道。”
邓大柱朝开证明信的地方看了一眼,见没有顾建国和韩德义的身影,以为他们没有开到证明信走了。哼了一声,晃晃悠悠去了科长办公室。
到了科长办公室门口,他站直了身子,换上谄媚的笑,敲门进去,“胡科长,您找我?”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盒烟,从里面抽出一根笑着递给胡科长。
胡科长没有接他的烟,一脸严肃的说:“顾建国和韩德义的证明信已经开出来了,他们的证明信这么多天没有开出来,是因为小吴政策没有吃透。别管怎么说,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你这两天就去给他们两人道歉。”
邓大柱以为自己幻听了,科长让自己去给顾建国和韩德义道歉!他们两个算什么?
心里虽是这么想,但他脸上还是带着笑,“胡科长,这这是怎么回事?”
胡科长也不跟他打官腔了,哼了一声道:“这是所长吩咐的。”
“这所长怎么会知道?”
胡科长靠在椅背上,幽幽的道:“应该跟张明成有关系。”
“张明成?”邓大柱一脸震惊,“这怎么跟张明成扯上关系了?”
整个单位的人都知道,张明成的父亲的职位很高,他在他们单位上班,就是刷履历。
“我还想问你呢,你不是说那个顾建国和韩德义就是两个平头老百姓吗?”胡科长气的拿起手边的书摔到邓大柱脸上,“平头老百姓?平头老百姓能让张明成出头?我告诉你邓大柱,你好好的去给人家道歉,让人家把气消了,不然”
不然什么?胡科长就是不说邓大柱也知道。官大一级压死人,胡科长要是想给他穿小鞋,他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但他怎么都想不到,顾建国怎么跟张明成扯上关系的。他们要是真的有关系,顾建国怎么不早点用?
“你愣着干嘛?还不赶快去道歉!”
胡科长对着邓大柱吼,邓大柱连忙弯着腰点头说好,但他没有离开,而是小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胡科长,你说要是顾建国和韩德义跟张明成认识,为什么不早点让张明成帮忙呢?”
胡科长见他还存侥幸心理,又拿起一本书砸在他的脸上,“我不管顾建国跟张明成认识不认识,现在的形势是张明成为他们两个出头了,所长让你去道歉。”
邓大柱握了握拳头,然后挤出一个笑,“是,是,我现在就回家去给他们道歉。”
出了胡科长办公室的门,邓大柱收了脸上的笑,咬着牙回自己的办公室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他怎么都想不到,本来想整一整顾建国,到头来的结果是他要去给顾建国道歉。
出了办公室,他看了眼张明成办公室的门,想要不要去问问他,或者是胡科长搞错了呢?他还是不相信顾建国跟张明成认识。
张明成可是省城来的,还有职位很好的父亲,要是顾建国和张明成认识,他怎么会不说?
但犹豫了一会儿他没有过去,事情都有万一,万一顾建国真的跟张明成认识呢?他这样贸贸然的去套话,得罪了那位大少爷怎么办?
还是老老实实的去道歉吧。
但是怎么都不甘心啊!
顾建国回到家,把证明信拿出来后,王月菊和顾一敏、顾二慧见了都高兴的想流泪,这个证明信开的太不容易了。
“今天怎么给开了?”王月菊问。随着顾建国一趟趟的往县派出所跑,她的希望一点点消耗,到现在几乎不报一点希望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就给开了。”顾建国不是三岁小孩,胡科长的说辞他一点都不信。说小吴没吃透政策,骗傻子呢?
他这段时间几乎天天去开证明信,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事儿,小吴没有吃透政策,其他人呢?都没吃透政策?
不过,他也纳闷今天怎么就给他把证明信开出来了。
“不管那么多了,”顾建国又道:“证明信开出来了,明天我就去买去深市的火车票,准备去深市。”
这话让王月菊和顾一敏顾二慧都有些激动,王月菊道:“我给你多煮些鸡蛋带上。”
“深市应该挺远的吧,还需要带什么呀?”
“那边冷不冷啊要不要多带点衣服啊?”
顾二慧和顾一敏叽叽喳喳的讨论,顾建国见她们母女三个又忙活了起来,忍不住勾起了嘴角。
顾思晴放学后知道证明信开出来了,高兴的简直要跳起来。她凑到顾建国身边说:“爸,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你要小心。别太俭省,不能总吃干粮对身体不好”
顾建国一颗心暖呼呼的,他大手摸着小闺女的头轻声说:“我这么大的人了,还不知道照顾自己?别瞎操心,好好学习。”
顾思晴:“”
好吧,老爸是个大直男。

第40章 还好退亲了
邓大柱到顾家的时候,一家子正在吃饭。他手里拎着一个网兜,里面是满当当的礼物。
“建国兄弟,吃饭呢?”他一脸的笑,脊背微弯,一副谦和的模样,“一家子热热闹闹的真好。这是给孩子带的礼物。”
邓大柱自顾自的说着,又在顾家的厅堂看了一圈,然后把盛着礼物的网兜放在门后几袋子花生上面。
顾家一家人都有些懵,他们怎么都没想到邓大柱会来,还带着礼物,态度还如此的好。今天的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吗?
伸手不打笑脸人,顾建国起身给邓大柱拿了一把椅子让他坐。
虽然他知道之前开证明信那么困难,很大的可能性是邓大柱从中作梗,但这是猜测,没有实锤的证据,相处的时候面子上还是要过的去。
他们都不是三岁小孩,想什么就马上在脸上表现出来。特别是面对邓大柱这样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更是得谨慎。
谁知道他以后还会不会再给他穿小鞋。
“你今天过来有什么事?”顾建国问。
邓大柱又笑了笑,“我今天才知道建国兄弟你去县派出所开证明信了,还跑了好多天才开出来。你怎么不去找我呢?”
顾建国笑了笑没说话,他是真的挺佩服邓大柱这份演技的,明明是他从中作梗,现在还能若无其事的说出这种话,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
邓大柱见他不接自己的话,心里很不高兴。他的态度都这么好了,顾建国竟然不给他台阶。但就是他在不高兴也得忍着,顾建国不再是以前的顾建国了,他现在是跟张明成有关系的顾建国。他得罪不起。
“事情我都听说了,是小吴没有把政策吃透,害的建国兄弟你往派出所跑了那么多次。没耽误你办事儿吧?”
顾建国还是没有弄明白邓大柱的用意,他勉强笑了笑,“没耽误。”
“没耽误就好,”邓大柱又笑,“我今天来呢,就是跟你道个歉,毕竟是我们工作的失误给你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也没啥麻烦,你看你又跑一趟。”
“应该的,毕竟是我们的错。”
两人寒暄了几句,邓大柱就起身走了。顾建国眯眼看着他的背影好一会儿,才回屋继续吃饭。今天的事情很怪异,凭他对邓大柱的了解,要是没人在上面压着他,他不会来道歉。
谁在上面压着他呢?又是谁在后面帮着他把证明信开出来了呢?
“我怎么没看明白呢?”王月菊道:“他这是来道歉的?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那个小吴的错,那为什么是他来道歉?”
顾建国冷哼了一声,“开证明信他在后面捣鬼的事儿,应该已经暴露了。他来道歉,应该是被上面压着来的。说是那个小吴的错,不过是他给自己找了个遮羞布罢了。”
“他怎么败露的?”顾思晴问。
顾建国摇头,“不知道,我也纳闷呢?”
顾家一家子都纳闷是谁帮了他们,邓大柱这边骑着车到了邓二柱家。他们一家刚吃过饭,邓二柱正蹲在屋檐下抽烟,赵凤兰在喂猪,邓志明不在家。
“大哥,你怎么来了?”邓二柱见到邓大柱连忙起身迎了上去。
邓大柱见到他重重的哼了一声,“志明呢?”
邓二柱见他不高兴,小心的请他进屋,“在单位没有回来,说是工作忙。”
“现在又不用交公粮,他忙什么?”邓大柱一肚子气想撒但又不知道怎么撒。他接过邓二柱递过来的茶缸放到嘴边喝了口水,但水太热舌头被烫的生疼。
“咣!”他把茶缸摔在了地上,对着邓二柱大吼:“邓志明跟顾建国的大闺女定了一年的亲,你们连他家在县里有什么关系都不知道?”
邓二柱被他吼的脑子嗡嗡响,“这顾建国怎么会在县城有关系?要是有关系他不早就说了?”
“那是怎么回事?”邓大柱怒视着邓二柱,“今天我们所长亲自下了命令给顾建国开证明信,我还被逼着给顾建国道歉,一张脸都被丢尽了。”
“这这怎么可能?”赵凤兰站在门口说:“从没听说过顾家在县城有什么关系啊?”
“也不好说。顾建国当过兵,谁知道他有什么战友?”邓二柱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当初退亲的时候闹的有些难看,后来也不该让邓大柱为难顾建国。
邓大柱忽然想起前些天顾建国跟韩德义去省城的事情,那是不是就是去找战友了?失误,真是大失误啊!
“那现在怎么办?”赵凤兰小声问,她开始后悔了,要是知道顾家上面有关系,这个婚怎么都不会退。
顾家也是,有关系怎么不早说呢?
邓大柱又哼了一声,“以后别招惹顾建国一家就行了。”
他说完大步走了,邓二柱唉了一声又皱着眉头蹲着抽烟,赵凤兰捂着胸口说:“这个婚退错了,退错了啊!”
“还不是都是你作的!”邓二柱对着赵凤兰吼。
赵凤兰又捂着胸口哼哼,“我这不也是为志明好吗?张双平是教师,一个月十五块钱工资呢。”
邓二柱哼了一声没说话,他也看上了张双平一个月十五块钱的工资。
两人在这儿因为邓志明的亲事闹心,镇上,邓志明光着身子被人从小寡妇苏秋玲床上拽了出来,被一群人围观。
第二天顾家人就知道了,王月菊后怕的跟顾建国说:“还好退亲了,还好退亲了,邓家真是个大火坑啊!”
顾建国也重重的呼了一口气,这要是不退亲,他家一敏嫁给邓志明,那日子不用想都是水深火热。
顾思晴知道这事儿后,则是有些疑惑。前世没有出现捉奸的事儿啊,难道是她的小翅膀扇的?但即使是她的小翅膀扇的,也得有迹可循啊!
忽然她想到了韩正平。
她曾经让韩正平跟踪邓志明,之前她爸和韩叔叔开证明信又被邓大柱阻挠,韩正平跟踪邓志明进而让人捉奸的可能性很大。

证明信开出来了,顾建国和韩德义出发去深市。
出发前一晚,王月菊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装进她新做的红色裤衩的暗袋里,嘴里说:“你这次出门时间长,就不给你准备干粮了,饿了买点热乎的东西吃,吃点儿好的,别光想着省钱。”
顾建国嗯了一声,皱眉看了眼那红裤衩,真不是一般的辣眼睛。
“我三四十岁的大男人了,就是出趟门子,不用担心。”顾建国坐在自家媳妇身边说:“我走了后,你跟四个孩子别出远门。你和一敏二慧做什么都做着伴,别落单。”
上次顾一敏差点被强的事情,到现在他还心有余悸。
王月菊点头,“放心吧,我知道。别担心我们,你在外面也注意安全。”
这边夫妻俩之间的气氛温馨,四姐妹屋的气氛却不是很好。今天顾一敏收到一个包裹,罗永年把毛衣寄回来了。
很明显他拒绝了。
打开包裹那一刻开始,顾一敏脸色就不好,没说过一句话。顾思晴和顾二慧都很担忧,十八九岁的姑娘第一次心动,表白又被拒绝,就怕她想不开。
“那个罗永年枪法肯定不好。”顾思晴凑到顾一敏身边说。
顾二慧一脸疑惑,“你怎么知道的?”
“眼神不好啊!”顾思晴伸出手掰着手指头数,“顾一敏同志长得好看,温柔贤惠,手又巧,他亏大了。”
顾二慧忍着笑点头,“确实是,三里五村的人谁不说顾家的大闺女好啊”
“嗯嗯,”顾三静跟着点头,“大姐做饭也好吃,他吃不上。”
顾一敏见三个妹妹凑到自己跟前逗自己开心,噗嗤笑了,“行了,我就是一时觉得失落而已。以后不说这个人了。”
顾思晴三人连忙点头。
“爸明天就要去深市了,”顾二慧道:“要是这次拿的货好卖,以后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她把话题引到对未来的畅想上,顾思晴和顾三静叽叽喳喳的说起了以后美好的生活,顾一敏因为表白被拒的那点酸涩慢慢的消散了。配饰服装精品推荐
第二天,顾建国五点多钟就从家里出发走了,下午赶到了省城栗州,然后坐上火车去深市。
从栗州到深市坐火车要四天的时间,两人为了省钱没有买卧铺,买的硬座。四天三晚过去,就是身体再好也累的很。
出了火车已经晚上八点了,两人就找了一个小旅馆住下。这里的旅馆是单人间和两人间,单人间十块一晚上,双人间七块一晚上。跟栗州比起来,这价格可不是一般的贵。
但就是再贵也得住,总不能睡大街吧。
拿出证明信做了登记,要了一个双人间。接过房间钥匙,两人拎着行李去了房间。
刚坐下就有人敲门。顾建国起身去开门,就见一个二十七八岁,抹着红嘴皮,衣服紧的胸前的两团肉几乎要爆出来的女人,妖娆的靠在门口。
“大哥,要人陪不?”
顾建国哪里见过这种阵势,愣了一瞬就啪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韩德义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儿,啧了一声道:“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就不怕被人说作风有问题?”
顾建国坐到床上,“应该是不怕,不然也不会做这种勾当。”
韩德义又啧了两声,出去拿暖水壶和洗漱用的盆子。回来的时候,见刚才那个女人进了隔壁的房间。
他进屋后不一会儿,就听到了嗯嗯啊啊和吱吱嘎嘎的声音,直闹腾到半夜。后半夜消停了,顾建国和韩德义才睡着。
但是第二天七点多一点,隔壁又闹腾起来了。这次不是嗯嗯啊啊的暧昧声音,而是大男人撕心裂肺的哭声。
两人马上穿上衣服打开门,就见隔壁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他们凑近去看,就见一个四十多岁的黑瘦男人坐在地上哭,嘴里还说:
“我这是攒了十来年的钱啊,就这么被人偷走了,肯定是你们旅馆的人,你们得赔我。”
“你这人说话真是可笑,”说话的是旅馆的老板,她三十多岁,烫了一头的羊毛卷,掐着腰站在男人面前,“我这里是旅馆不是派出所,你的钱丢了关我什么事儿?”
“你敢说昨天晚上那个女人,不是你们店里的人?”男人擦了眼泪说。
“什么女人?我没见什么女人。”旅馆老板一脸不耐烦,“你的钱丢了,要是想报警赶快去派出所,别在我这里哭闹。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的不嫌丢人。”
旅馆老板说完走了,黑瘦男人起身去派出所报案。围观的人慢慢散去。
顾建国和韩德义回房间马上去洗漱,然后拎着行李退房。出现了丢钱了事儿,他们肯定不敢在这里住了。
丢钱的男人说他的钱攒了十来年,他们的又何尝不是。要是把钱丢了,他们肯定死的心都有。
顾建国这时庆幸他媳妇把钱装在裤衩的暗袋里了,钱藏在那种地方丢的可能性不大。小偷就是技术再高超,也不可能掏他的裤裆吧。
当然要是晚上叫了女人,办那档子事,丢了钱也是活该。
两人退了房刚要走,警察过来了。知道他们两个住在黑瘦男人的隔壁,就留下他们问话。
顾建国和韩德义把他们知道的都说了,警察听了后看黑瘦男人的眼光不一样了。他的行为算是嫖娼了。
黑瘦男人正陷在丢钱的痛苦当中,没有注意警察的目光,嘴里还在喋喋不休的说:“肯定是昨天晚上那个女人,我的钱缝在裤衩里,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丢。”
顾建国:“……”
看来不止她媳妇喜欢把钱缝到裤衩里。
没有他们的事儿了,两人拎着行李找了一个国营饭店吃饭。花了五毛钱吃了顿早饭,结完账他们又打听了深市的厂子都在哪个地方,然后坐公交车去厂子集聚区。
深市是新开发的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不能跟栗州比。但厂子很多,而且大多是私人厂子。
他们找了个国营旅馆,把行李放下后开始在各大厂子转悠。

第42章 谨慎
顾建国和韩德义打听到深市的厂子都在哪儿,就坐公交车过去。到了后才发现,这里跟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
栗州的厂子一般都很大,而且门口都设有气派的大门。但这里的厂子一看规模就很小,十间房几十个工人就组成了一个厂子。
不过,这里的厂子做生意却很活,每家厂门口都有一间小房子,里面摆放着他们的商品,还有专门的人对商品进行讲解。
两人跑了一个上午,逛了十几家厂子。做衣服的,鞋子的,玩具的,电子表的等等。
中午厂子下班的时候,两人在厂子附近找了个小饭馆吃饭。这里吃饭是真的很贵,两碗面条两人花了一块三毛钱。
不过,因为饭馆紧挨着厂区,来这里吃饭的不是在厂子上班的人,就是跟他们一样来进货的,所以听到了不少信息。
如,哪家厂子一年挣了多少钱,哪家厂子的老板跟小姨子好上了等。当然还有些有用的信息,如,进货量大厂子是可以降价的,所以很多进货的人几人组一起进货,这样可以更便宜些。
下午,两个人又在厂区转悠了一个下午,工厂下班了他们才回住的旅馆。
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口水,旅馆前台的服务员过来了,笑着跟他们说:“两位大哥,你们是不是来进货的?”
顾建国和韩德义昨天经历了黑瘦男人丢钱的事情,就意识到了这里很乱。现在听到服务员问这种话,都谨慎了起来。两人都低头喝水不说话。
那服务员也不尴尬,自来熟的进屋坐下,又笑着道:“两位大哥别担心,我们这旅馆是正规的国营旅馆,我是旅馆正儿八经的正式职工,国家的人,不会做坑蒙拐骗的事儿。”
他即使这样说了,顾建国和韩德义也没有放松警惕。顾建国放下手中的茶缸问:“你有啥事儿?”
“两位大哥是来进货的吧?”服务员身子前倾,拉进与他们的距离,又道:“这进货可是有很多门道。你进的货多肯定便宜,进的少肯定贵。我们这里住的几乎都是两位大哥这样的进货人,为了给大家提供便利,我把进货的人集中到一起,你们可以自己商量一起进什么货,怎么跟厂子压价格。就是大哥跟人商量成了,给我点跑腿费就成。”
听了他的话,顾建国和韩德义再次感叹南方人会做生意,看看人家,什么生意都能做。
“那,要给你多少钱?”韩德义问。
服务员伸出一只手,“一人五块。”
顾建国和韩德义都不说话了,五块钱,这也太贵了。
服务员看两人的神色,就知道他们是嫌贵,马上道:“两位大哥,你们想想,要是你们跟人组队成功了,省的可不是几块钱,那可是几十几百的省。”
顾建国和韩德义对视了一眼,然后顾建国笑道:“我们两个商量商量。”
这是委婉拒绝的意思,服务员自然明白。不过他也没甩脸子,依然一脸笑,“好,两位大哥,你们商量好了可以去找我。”
顾建国和韩德义嗯了一声,把他送出门,回身就关上门商量。最后两人决定,还是不要跟人一起进货了。
人生地不熟的,谁知道那人是不是坑人的?或者中间还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保险起见,还是自己去进货吧。
第二天,他们又坐公交车去了场区。这一次他们开始挨家问价格,看东西的质量。回旅馆后就商量进什么货。
综合考虑后,他们决定进衣服。
一是衣服是必须品,拿回去就能卖。二是,衣服带着方便,不像鞋子或者玩具那些东西,带着不方便。
再次到工厂,两人看了面包服,问了下价格,一件要30块。按照那个记者买的55块来算,一件赚25,不算少了。但是两个人犹豫的是价格有点高。
“两位不要犹豫了,”工厂的人说:“我跟你们说,我们这衣服拿回去肯定好卖。你别看它贵,但穿上去暖和又洋气,而且一件衣服能穿好多年。”
顾建国和韩德义一人拿着一件面包服看,还是有些犹豫不决。这时,几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见到厂子的销售员,直接说:“再给我来200件面包服。”
那销售人员听了马上笑着走过去,“又卖完啦?张老板你生意兴隆啊!”
那人哈哈笑,“是你们衣服做的好。”
销售人员扭头跟同事交代,“去库房给张老板备货。”那人马上笑呵呵的走了。
顾建国和韩德义站在角落听销售人员跟那个张老板聊天,一直到张老板拿着货离开。
“两位,考虑的怎么样了?”销售人员看着顾建国和韩德义说:“现在天还不是特别冷,要是天冷了,你们就是拿货也得等好几天。”
“刚才那位老板拿的价格应该是25一件吧。”顾建国道。
销售人员一愣,“大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顾建国笑了笑道:“别管我怎么看出来的,你要是也给我们25一件,我们也拿回去一些试试。”
销售人员一脸为难。“大哥,张老板是我们的老客户了,去年我们就开始合作。他全年都卖我们家衣服。”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