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桃春晴by尔屿
尔屿  发于:2024年12月22日

关灯
护眼

月吟心一惊,耳畔响起梦中那话,一时间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腿忽然有些酸软。
被三表哥碰了一下,会怎样?
还被大表哥看见了。
会被掰开吗?

谢沅瞧见表妹脸色骤变,担心问道。
表妹身子弱,即便是身子痊愈了,也要好生将养着,否则风寒容易复发,就像上次一样,病情反复无常。
月吟收回目光,逐渐变得不安,也不敢再看那边的花林,声音紧张起来,“忽然头疼。”
她长指揉了揉额角,顺着谢沅的话说下去,“想来如三表哥所言,是吹了凉风所致,我等会儿让丫鬟再煎副药喝喝。”
谢沅脸上的担忧愈发深了,催促道:“这半下午的天气回凉,日头也不塞中午那会儿,表妹快进屋去,莫让风寒变严重了。这茶我也不喝了。”
月吟冲他福福身,揉着额角往屋里走,听见身后的脚步声渐渐远了,她便在谢沅离开了。
月吟步子迈得小,每一步都走得不安生,也不知两人适才凑得近,被谢行之看去多少。
她突然就怕了,急切地想要避开谢沅。
说来也奇怪,只要她心里怕什么,t梦里的谢行之仿佛有神力一样,能窥探到她的心思。她怕什么,就来什么,次次都不例外。
这厢,谢沅往皎月阁外面走,没走几步就看见了谢行之。
他心里咯噔一声,有种不好的预感。
“长兄。”
谢沅拱手行礼,道出此番来找表妹的原因,“我给表妹送了些补品来,这准备往回走。”
谢行之颔首,倒也没想以往那样再拿他学业来说事,面上露出温润的笑,“三弟有心了。”
他抬眼远望前面早已没有人影的小径,唇勾了勾,道:“话说回来,自从表妹落水在屋中养病,我倒是许久没去探望表妹了。”
谢沅那颗心忽然就安定了下来,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道:“长兄公务繁忙,早出晚归,我也是今日课业完后,得空之后才来表妹这边的。”
听长兄的意思是打算等会儿去探望表妹?
谢沅狐疑,抬头瞥见长兄眼底一片鸦青,晴岚色衣摆有些脏,长袖还有一点已经干涸发黑的血。
想他长兄素来爱干净,鲜少是这副模样,谢沅一下就明白了,“长兄,你莫不是又在大理寺审了一宿的犯人?”
他凑过去一闻,皱眉道:“衣服上都有一股牢里味。”
表妹受风头晕,怕是不能闻这味道,谢沅私心是不愿长兄就这样去探望表妹,好歹沐浴更衣,可他又不敢明说,一双眼直勾勾看着长兄。
谢行之敛眉,垂下眼睑,看着染上污渍的衣裳。
他回了鹫梧院,沐浴后从桌案拿了佛珠去了小佛堂。
前几日发生了桩命案,今日刚结案。
礼部员外郎被与人结怨,在家中遇害,凶手连那五岁的小女儿也不放过。
究其原因,不过是一个“财”字。
那小女儿才五岁,因撞见凶手行凶,便被灭口了。
谢行之盘腿而坐,手里拿着串佛,指腹缓缓转动珠子。
他阖眼,慢慢将心静下来。
廊下挂上了灯笼,夜色渐浓,清冽的月光从从纸窗照进来,仿佛给那蒲团上盘腿而坐的男子肩上镀了层银。
男子闭着眼,右手捏着佛珠串,呼吸浅浅,犹似浅寐。
“不是说了,不可让三弟碰?怎又不听话?”
皎月高悬,床榻之上,谢行之一手挽住表妹细腰,将她结结实实按坐在腿上,另一只手则握着佛珠,厉眼看她。
月吟意识到危险,眸色微寒,两只下手无措地垂在膝上,抓住衣裙一角,垂头小声解释道:“没碰到。”
她害怕他这眼神,像犯了错事的孩童一般,把头埋得极低,“三表哥只是想帮我捻掉发间的柳絮。”
谢行之眼睛笑眯眯,“只是而已吗?表妹不是主动低头了吗?”
挽着她腰间的手骤然用力,带着几分惩罚的意味,月吟吃痛惊呼。
“表妹是如何同我讲的?”
谢行之声音颇冷,同他此刻的脸色一样,“不给,都是大表哥的?”
“我……我……”
月吟战战兢兢,支支吾吾了半晌也没想到要让面前的男子平息怒意的话,索性便停了下来。
却又暗暗庆幸,他手里没拿厚硬的戒尺。
可那只铁臂环着她腰,实在是环得太紧,月吟被桎梏得疼。她抬手,柔软细腻的掌心覆在他腕骨凸起的手上,哀求道:“大表哥,松一点。”
谢行之惩罚性地掐了下细腰,便松了些许。
大表哥心眼真小。
月吟瘪着嘴,眼里晕了层水雾,委屈极了,她低垂着头,腰间被手臂压过的衣料泛起褶皱。
她伸手去理,却被谢行之按手背。他掌中的佛珠便贴她手背,硌得疼。
月吟反握住他手,掌心连带着也包住垂下来的佛珠。
佛珠小而圆润,摸起来光滑,就是不知是被打磨得这般光滑,还是被谢行之把玩得。
谢行之见状,挽住她腰的手离了,两手齐齐包裹住她柔软的手,温声询问,“表妹喜欢这佛珠?”
坐于他腿上的月吟被双臂环绕,后背是他紧实的胸膛,这般近的距离让她心里逐渐不安,不知是该说喜欢,还是不喜欢,这问题仿佛怎么回答都不对劲。
谢行之轻笑一声,指腹捻了捻圆润的佛珠,若有所思。
倏地,他大掌按住她月退,长指按住单薄的衣料,压出一抹凹下的褶皱。
月吟心一惊,并膝看向他,满眼惊惧。
谢行之指腹一沉,收紧腿上的手掌,冷声厉道:“打开!”
月吟脑中轰鸣,挣扎着要起身,可闪躲不及,被腰间的手按坐回他腿上。
谢行之看着惶遽的她,心里骤升出一抹邪念。
这抹邪念,随着她神色的不安,愈渐增多,最后压住了理智。
谢行之正声说道:“今日换个惩罚。”
“表妹猜羊脂长瓶中能塞进几颗佛珠?”
他两指捻了颗佛珠,指腹摩挲佛珠,而后拨转佛珠,又捻了紧挨着的一颗,似在精心挑选。
小而圆润的佛珠在他两指间逐渐生了暖意,如他掌心的温度一样……
不知过了多久,月吟紧攥裙摆的手抬起,环住他脖颈,耷拉着脑袋枕在他肩膀,眼底水蒙蒙的,呜咽着告饶,连声音都发颤,“大表哥,还是换戒尺吧。”
谢行之皓白长指盖住绸布,也藏住了指上佛珠,仿佛不允许被旁人窥探、觊觎一般。
指腹捻着佛珠,又旋了旋,似乎要将那颗圆润的珠子四四方方都摸遍。
“床榻之上,哪有戒尺?表妹猜错了,自是要受罚。哪个羊脂长瓶这般无用,竟连一颗佛珠都塞不进去。”
谢行之捻着,忽觉这颗佛珠有些小,他扯了扯珠串,两指缓缓划过,指腹摸着珠子大小。
他忽地顿住,仿佛摸到了想要的那颗。
珠子大小无异,但不怎么圆润,有浅浅的裂痕。
微裂的佛珠被谢行之捻着,一寸一寸往里送。
月吟倒吸一口气,呜咽低头咬住他肩膀,又在他两指搓捏佛珠时,骤然睁大了眼。
月吟醒来,才发现枕头湿了,她眼角还淌着泪,大抵是梦里哭了多久,眼泪就流了多久。
她心惊胆战,擦了擦泪,急急忙忙把缩上来的寝衣裙角往下拉,盖住全部。
然后两手拉过被子,将两边的被子都压在腿下,像包粽子一样,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月吟缩在锦被里的手按住心口,试着将那颤跳的心脏,压下去。
这梦真是越来越荒唐了。
谢行之怎能拿佛珠作为罚具呢!
他不是这样的人。
与此同时,鹫梧院小佛堂。
谢行之一动不动盘腿坐在蒲团上,眼底的欲色渐渐散去。
他闭上眼睛,下颌紧绷着,攥住佛珠串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
喉间滚了滚,谢行之在长久的静默中睁眼,佛珠被他捏着在手中,圆润的檀木珠子上有一丝濡意,无疑是被掌心的汗打湿了。
可抓握下,又似梦中的水痕。
檀香冉冉,谢行之抬眼便是一尊佛像。
他竟在神佛的注视下,做了淫靡的梦,而手中的佛珠也染上了罪恶。
谢行之抿唇,无声叹息。
他将佛珠供奉在佛像旁,带着亵渎而忏悔的心境,虔诚地拜了拜。
谢行之将手指濯洗干净,出了小佛堂。
此时已是月上中梢,清辉洒了一片,院中静谧,谢行之立在台阶上,下意识往皎月阁的方向看。
阁楼高建,廊下的灯笼尚未熄灭,那间屋子似乎也燃着灯烛,只不过光线有些昏暗。
谢行之凝想,表妹此刻怕是醒着的,大抵被这梦吓得不敢再睡,也因为这些梦,吓得白日里不敢再靠近他。
那日祖母问他可有属意的姑娘,他脑中浮现的是表妹的模样,还是客栈初见她的那模样。
紫裙,雪肌,趴卧,轻蹭。
以往祖母或是母亲问起,他虽说也迟疑,迟疑着如何寻个借口,但从未有任何一名姑娘的模样闪过他脑海。
唯独这次,他想的是表妹。
他不想在这时候成婚,早前是,如今却有了一丝动摇。
当年事情的真相,不少人都一清二楚,但圣上不发话,这层纱布就会永远盖住真相。
恰恰在前几月,事情忽然有了些转机,他不想就此放手。
表妹去年刚及芨,年岁尚小,身子又娇,受不住的。
得再养养。
况且祖母此时未必认可表妹。
谢行之敛眉,长指搭在腕骨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
他迈步下台阶,衣袂带过一阵夜风,恰好驱走胸腔的燥热。
又过了两日,月吟总算是痊愈了。
午睡起来,玉盏替自家姑娘梳好发髻,寻了支红珊瑚簪子插发,抬眼看镜中人影,心疼道:“两场病折腾过来,折腾过去,姑娘又瘦了。”
如今不喝药了,三公子拿来的补品便派上了用场,一定要给姑娘好好t补一补。
月吟看着镜中小了一圈的脸,敛了敛眉。
今日穿小衣时,系带足足松了有一个指节,那两团好像小了些,有些空荡。
月吟忽想起昨晚的梦,她依偎在他臂弯歇缓,他抓握着,一掌就能包住。
他有些惋惜地说道:“再养养。”
“要好生养养,奴婢今日就把三公子送来的补品炖上。”
玉盏像是做了什么重大决定一样,说道。
冷不丁一声,月吟思绪被拉回,脸忽然燥红。
用三表哥的补品,养好身子,再给大表哥……
月吟眼睫轻颤,心跳倏地快了起来,久久未能平复。
这时,玉瓶突然从外面进来,将房门关上。
她手中拿了个信封,神色不佳,“姑娘,扬州那边,老爷来信了。”
月吟脸僵了一下,松弛的一根弦蓦地紧绷。

玉瓶玉盏偷瞧了一眼,面色也跟着不好起来,
她俩都识得几个字,虽不多,但也认识一些简单的字。
信上的字不多,也不复杂,只有六个大字。
【京中可安好?勿忘。】
月吟将信纸随便一折,气呼呼塞回信封。
她起身,去衣柜里找出黑匣子,把信压最底下眼不见为净。
月吟问玉瓶:“这信何时送来的?”
“应是门房刚收到便送了过来,奴婢刚巧在外面碰到。”
“姑娘,我们如今该如何?老爷那边要回信吗?还有侯府……”
玉瓶问道,欲言又止。
月吟面色阴沉着,眉眼间露出厌恶,恨上心头,道:“回信先拖着。”
她离开扬州三个多月了,这段日子都没往扬州传回过消息,那边肯定坐不住了,所以才急着问她近况。
勿忘帮他升官,然后拿着谢家的提携,和妾室恩恩爱爱。
小小的县令,一当就是十六年,升不上去只想着靠人提携。
至于侯府这边。
月吟眉心蹙了蹙,得寻个好时机跟谢老夫人坦白。
与此同时,淳化堂。
谢老夫人和二夫人在聊天,她今日心情和精神都好,与二媳妇聊起了许多往事。
聊着聊着,二夫人说道:“咱侯府,除了过年那会儿,也就前阵子的赏花宴热闹过了。”
谢老夫人年纪大了,就喜欢看热闹的场面,侯府前段时间死气沉沉的她不喜欢,而数日前的赏花宴可算是让定远侯府又热闹了起来。
晚辈们在花园赏花,她与几个老姐妹在亭子里聊天。
想到此处,谢老夫人脸上有了笑意。
二夫人见状,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样,叹息道:“唉,就是沅儿和咱府里的两位姑娘落水了,这热闹的宴会早早便散了,而且星丫头又落了病。”
谢老夫人神色微变,看了二夫人一眼,未置一言。她端过茶盏,茶盖缓缓刮着浮沫。
屋中安静,二夫人语气轻快,说道:“适才儿媳还听说扬州传了家书来,想来是那边念着了,父女情深,片刻都不能分离。星丫头身子娇,生病期间情绪不高,病恹恹的,大抵有几分念家的情绪,而今收到家书也能解一解思乡之愁。”
二夫人抬眼瞧了瞧,发现谢老夫人神色无异,正垂眼看着手中茶盏。
她想了想,道:“母亲,儿媳瞧着星丫头是不是念了,不如还是……”
“不如还是把人送回扬州去。”
一直静默的谢老夫人突然开口,打断二夫人的话,声音平静,辨不出情绪。
便就是这分辨不出的情绪的声音,让二夫人心里有了底,与其说是被打断,不如说将她的心里话道了出来。
二夫人顺着往下说,脸上明显有了笑意,“母亲,儿媳也是这么想的。先前是怕落人口舌,母亲才暂时留下星丫头,如今既然扬州那边传来了家书,倒是可以借此把星丫头送回扬州。”
二夫人急着把话抛出来,她手中的锦帕一直捏得紧紧的,连呼吸都慢了半分,就等着面色平静的老夫人发话。
哪知谢老夫人忽然变了态度,冷声一笑,二夫人心跟着一颤,面色僵凝。
“三天两头的想将星丫头送走,究竟是我不喜欢,还是你不喜欢?”
谢老夫人眼神凌厉,脸也冷了下来,二夫人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面露惊色,急忙解释道:“也不瞒母亲了,儿媳是怕她耽误了沅儿。”
二夫人展开道:“自从星丫头来后,沅儿在儿媳面前张口闭嘴的星丫头,瞧着有几分春心萌动,可沅儿还在太学念书呀,学业哪能被儿女情长给耽搁了。况且那日的赏花宴上,星丫头露了脸,旁人稍稍一打听,便知道星丫头的身世,那事又得重提。”
谢老夫人太推了推茶盏,若有所思。
“沅儿是个热忱的孩子,也懂孰轻孰重,你这担心多余了。”
谢老夫人阖眼揉了揉额角,略有疲惫,道:“我有些乏了,你回去吧。”
老夫人明面上是乏了要休息,实则就是赶人。
二夫人瞧着不敢再言,说了句让谢老夫人注意身子的话,起身告退。
屋中又安静了下来,谢老夫人蹙了蹙眉,长长叹息一声。
她虽年纪大了,老了,眼神也没前几年好了,可心却没被蒙住,心里门清。
听说那丫头不卑不亢,在众人面前弹了首曲子,赢得掌声连连,可谓是给定远侯府赢了不少面子。
她听着那琴音,在未知是何人弹奏时,便感叹了阵,不知是哪家的小辈,竟如此出色。同在淳化堂亭子里的几位老姐妹,无不夸赞,连魏老夫人也频频点头,不禁湿了眼眶。
说起平沙落雁这曲子,曾经魏家的姑娘魏瑶倒是一曲闻名,在往后的数年间,无人能及。
芸儿是她看着长大的,芸儿擅长什么,她一清二楚。芸儿的琴艺马马虎虎,还算凑合,根本不会弹平沙落雁。
想必是在扬州遇到了名厉害的琴师点拨,婉星丫头不仅会弹,还博得一众夸赞,给定远侯府长了脸。
谢老夫人脸上有了浅浅的笑意。
这厢,二夫人冷沉着一张脸回到屋子里。
“夫人,消消气。”
夏嬷嬷倒来一杯热茶,恭恭敬敬递过去。
二夫人接过,轻呷一口,闷在心口的不快还是没有消下去,“我怎么感觉老夫人这一场病下来,态度就变了,瞧这是要把那丫头留在侯府的意思?但又不明说。”
夏嬷嬷是二夫人从娘家带来的婢女,也是二夫人用得最称心的一位。
夏嬷嬷说道:“这人上了年纪,心就开始软了。”
二夫人两眉生出担忧之色,蹙眉叹息一声,从柜子里拿出个小匣子。
匣子打开,里面装了几封信。
信封有些发黄,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
二夫人将匣子里的信都拿出来,去了火炉边。
炉中火苗点燃将信纸点燃,越燃越旺,二夫人送手,那已经点燃一半的信纸被扔到火炉中。
几封信顷刻间窜起的火苗,逐渐化为灰烬。
二夫人长舒一口气,惴惴不安的心总算是安定下来。
她看向夏嬷嬷,略有感慨,道:“你表弟当信使,从扬州跑京城,有二十年了吧。”
夏嬷嬷说道:“满打满算,刚好二十年,如今传信的是奴婢的表侄子,身子硬朗,腿脚快。”
二夫人从头上取下枚金簪,放到夏嬷嬷手里,“你是我跟着我从娘家带到侯府的,就属你最懂我心。”
夏嬷嬷惶恐,手里的金簪跟烫手山芋一样,想接住又不敢接,“夫人,您折煞老奴了,替夫人分忧,是老奴应该的。”
二夫人却执意道:“拿着。”
“如今东西烧得一干二净,最后会混着碳灰被倒掉,从此了无痕迹,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二夫人说着,抬头看眼夏嬷嬷。夏嬷嬷当即明白主子话里的意思,道:“什么东西?老奴就没看见过,也不知道夫人在说什么。”
二夫人拍拍她手,将金簪攥在她手里,“明白便好,嘴巴紧一点,少不了你的好处。去忙吧。”
夏嬷嬷小心翼翼收下簪子,看眼火炉中的灰烬,低头退出了屋子。
二夫人端起茶盏,饮了大半。
随着甘醇的茶水流入喉间,二夫人的心安定下来。
留下就留下呗,只要星丫头不提信,那些事情,老夫人就永远不会知道。
如今信没了,就让事情便到此为止。
且说今日,月吟在屋中插花,谢漪澜身边的丫鬟来寻她,让她过去一趟。
月吟还以为t是什么要紧事,原是谢漪澜想让她帮忙挑件赴约的衣裳,那邀约之人是扬州人士。
月吟笑着打趣道:“表姐如此信任我。”
“信!怎么不信,表妹是扬州人,表妹的眼光准没错!”谢漪澜挽着月吟胳膊,领着她来到榻边,“表妹就帮我选选明日赴约穿哪套衣裳,才最符合你们扬州姑娘的穿搭。”
榻上依次放了五套衣裳,有如桃花般的浅粉色,有如一树碧柳的清新绿色,也有明艳热忱的赤橙色。
月吟仔细看着榻上衣裳,良久后才拿起件缕金白蝶穿花云缎裙,在谢漪澜身上比划,“表姐,这件好看。”
谢漪澜拿过,去立镜前照了照,仿佛看见了明日的场景,脸上不知不觉浮出一抹娇羞。
“也不知道陈公子喜不喜欢这身打扮。”
候在屋中的玉瓶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
而这厢,月吟看着镜中的人,音调拉得长长,“原来是陈公子”
她以为表姐是与哪位姑娘相约,原来是,女为悦己者容。
“表妹!”
谢漪澜将云缎裙搭手臂上收起,害羞地低头,声音也多了几分羞怯。
她拉着月吟坐下,比了个“嘘”的手势,带着几分商量的语气,道:“我明日去见陈公子,这事表妹千万别跟母亲和哥哥提,他们不喜欢我和陈公子来往。”
月吟有几分诧异,点头道:“表姐放心,我不会乱说话的。”
谢漪澜失落道:“我和陈公子是在场赏花宴上认识的,我觉得他挺好的,可母亲和哥哥不太喜欢。”
她挤出个笑,让心情好起来些,将话题接过,道:“衣裳选好了,表妹再帮我选些首饰吧。”
月吟点头,也回了她一个笑。
两人去了梳妆台,在一堆金银首饰里挑来选去。
谢漪澜忽然发现些不同,道:“诶,表妹今日怎没带那只白玉绞丝纹手镯?那手镯好看,和表妹甚配。”
“怕弄丢了,索性就不戴了。”
月吟面露窘色,她不像谢漪澜,光手镯就有十来枚,即便一只手镯遗失了,再寻只相似的补上便是。
谢漪澜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问道:“哥哥从水里捞出来的玉佩,是表妹的吧?”
月吟愣住,有些意外,“表姐知道这件事?”
“看来玉佩就是表妹掉水里的。”
谢漪澜放下珠钗,道:“哥哥说他有东西掉湖里了,捞东西时误打误撞把表妹的玉佩捞了出来。我看见哥哥在湖里捞了很久,哥哥从水里起来时,脸和手都冷白了。”
月吟之前还不确定谢行之是不是下过水,听谢漪澜这么一说,原来如她猜的那样,玉佩真的是谢行之从湖里捞起来的。
他送来玉佩的时候,轻描淡写,从未着重强调捞玉佩一事。
月吟心跳忽然快了几分,异样的小情绪在心尖慢慢荡开,又想是吃了看块饴糖,生出一丝小甜意,在心里慢慢化开。
在梦里,她是答谢过谢行之了,便是因为这让人脸红的一茬,让她险些忘了在现实中还没答谢他。
若非今日谢漪澜提,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忆起。
玉佩对她意义非凡,月吟自是要好好答谢谢行之,于是问道:“表姐,你帮我出出主意,我送什么给大表哥好?”
谢漪澜看着满脸真诚的表妹,想了想,道:“表妹不如送支亲手做的毛笔给哥哥。”
哥哥什么都不缺,但每日用笔墨用得最多。
倘若哥哥每日用的都是表妹亲手做的毛笔……
谢漪澜偷偷笑了笑,心情大好。
“毛笔?”
月吟仔细想了想,谢行之手指修长,皓白手指骨节分明,这双手仿佛就是用来抚琴提笔的。
“对对对,就送毛笔!合适!”
谢漪澜脸上扬起笑意,道:“哥哥写了一手好字。我刚学写字那会儿,还是哥哥帮我开润的笔。”
“每支新笔都是。”
她还特地强调了一下。
开润的新笔,作画的芙蓉花。
月吟双瞳紧缩,后背忽然泛起密密匝匝的痒意,仿佛又是那紫毫划过背脊,勾出的一抹水痕蜿蜒而下,一直到了后窍。
月吟脸颊烫了起来,莫大的羞耻感在这一刻窜升,她下意识攥紧裙摆。
月吟从谢漪澜那边回了皎月阁,正德不知什么时候来的。
他手里拎了个大盒子,似乎等了她很久一样。
正德瞧见人回来,拎着食盒迎了过去,道:“表姑娘,世子让小人给您送来些果子。”
正德说着打开食盒,盒子里装的果子月吟从未见过。
果子呈暗黄色,长圆形,有点像大纺锤。
月吟好奇问道:“这是什么果子?”
“听世子说是番木瓜,岭南那边产的。”
正德重复世子的话,“这果子对身子好,表姑娘可要多吃些。”
月吟垂眼看着一个个暗黄色长果子,眨了眨眼睛。
她身子是娇了些,这些对身子好的果子,是要多吃些。

主仆三人盯着桌上暗黄色的长圆果子,看了又看。
“岭南的荔枝是出了名的,沁甜可口,”月吟盯着从未见过的果子,说道:“以前在扬州的时候,我便听沿海那带过来的外地人提过一嘴这番木瓜,今日一见,原来它长这模样。”
玉盏也没见过这果子,“难怪叫番木瓜,形状就像是小一点的南瓜,这果皮外面还有竖着的纹路。”
“姑娘,奴婢瞧着世子待姑娘与刚来那会儿就是不同。姑娘刚到侯府那阵子,有段时间世子看姑娘的眼神可凶了。”
玉盏现在想起还心有余悸,冷不丁打了个哆嗦。
月吟抿唇,面色微变,他在梦里时而温柔,时而凶,和她白日里见的儒雅君子完全不一样。
让她一时间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他。
月吟说道:“把这果子洗洗,削了皮尝尝。”
玉盏应声,笑着拿了桌上的番木瓜准备出去,余光瞥见愣站在桌边的玉瓶,伸手扯了扯她衣袖。
玉瓶晃过神来,和玉盏离开屋子。
玉瓶打了盆水来,玉盏将番木瓜放水里清洗外皮,问道:“在四姑娘那里,你就心不在焉,精神恍惚的,在想什么?是不是昨夜没睡好?”
玉瓶看着水盆里的涟漪,皱着眉头思忖一阵,回道:“没什么。”
京城里不止一位从扬州来的陈公子,定然是她想多了,单听见个姓氏就浮想联翩。
玉盏清洗干净番木瓜,玉瓶手里拿着削皮刀准备削皮。
“我来,你今日恍恍惚惚的,当心削皮时削着削着把手削伤了。”玉盏从她手里拿过削皮小刀,“你去屋里陪着姑娘,这里就交给我。”
不消片刻,玉盏端了一碟切成小块的番木瓜进屋,“姑娘,这果子里面的瓤就像南瓜瓤一样,但籽却是黑色的,圆圆的黑籽跟小珠子似的。”
月吟看着碟盏里橘黄色小块,好奇之下拿玉勺舀了一块。
她放鼻尖轻嗅,有股醇厚的甜味。
入口绵软,果肉细腻香甜。
月吟小口小口吃着,也让玉瓶玉盏两人都尝尝。
玉盏方才削皮切块时就闻到了果子的甜味,那时便猜味道定差不了,如今一尝,果然好吃,“奴婢适才数了数,那食盒里还有十四个番木瓜,姑娘就算每日吃一个,也能吃上小半个月。”
月吟愣了一下,大表哥拢共送了十五个来?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