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晋阳子府才会被弹劾。
徐月瑶听完,只觉得头疼得要命。
这都什么事儿啊?
那几个蠢货在干什么啊?
徐月瑶气得要命,却又不得法门,找不到出路,最后急得团团转,也只能看着眼前既定的现实。
徐月瑶以为,听到这些消息,就已经够糟心了。
结果,晚一点的时候,徐月灵和徐月娇打了起来,徐月瑶悄悄去看热闹,结果被徐月灵扔出来的金钗,划破了脸。
徐月瑶吓得,嗷的一嗓子尖叫,然后就晕了过去。
同样参与其中的谢府,此时则是一片森然。
谢大人对于自己这个继室夫人的愚蠢程度,又有了新的认知。
从谢夫人跟晋阳子府之间往来,各种闹腾,有的时候把府里搞得乌烟瘴气,谢大人只在严重的时候训斥几句,不曾有过其他的处置。
谢大人不是没有过想法,只不过谢夫人到底为自己生儿育女,而且孩子们都不错,他就算是气极了,想把人处置了,也还需要顾虑到子女。
所以,这些年能糊弄的,都糊弄过去了。
但是这次的事情……
太过分了!
惹了大长公主,连陛下都十分头疼,更何况是谢大人呢?
太后原本就因为骄阳公主的事情,身体不太好,最近一直在养着。
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更是气得不轻,太医一天都得守在宫殿外面,生怕出了意外。
谢大人这些年其实也是身心俱疲。
对于谢夫人,早就已经没有了期待,或是容忍。
如果不是看着两个孩子还不错,这个夫人不要也罢。
如今这情况……
如果不能给出一个让大长公主满意的结果,谢大人免不了也要被针对。
而且,谢大人还需要考虑到,太后那边的身体情况。
谢夫人这些年的行为,也没少气到太后。
御史弹劾晋阳子的时候,也弹劾了他这个尚书。
弹劾的点是:御家不严。
陛下给谢大人这个舅舅脸面,倒是没有当着朝臣的面说什么。
不过,陛下给脸,谢大人自己不能装糊涂。
所以,回府之后,他就将谢夫人所出的一双儿女叫到近前。
谢夫人所出的是四公子谢光明,二姑娘谢玉姣。
谢光明如今在国子监读书,成绩不算太好,但是品行还算是不错。
谢玉姣性子有些尖利,但是也是这些年被徐家人折腾的,这孩子本性还是不错的。
此时,谢大人把两个人叫到近前,跟他们仔细的说了说他们母亲做的糊涂事儿。
谢玉姣听完就红了眼眶。
谢光明听完,也忍不住紧了紧眉头。
母亲这些年心思都在娘家,对徐明贤这个侄子比对自己这个亲儿子都好。
谢光明心里不是没有意见或是想法。
但是,他说也说了,闹也闹过了。
只不过,母亲根本不听,依旧我行我素。
哪怕这些年时不时的被徐夫人折腾,却依旧本心不改,眼里心里都是娘家的事情。
谢光明早就对这个母亲失望了。
如今父亲问起来,谢光明看了一眼妹妹,并不急着表态。
他还需要考虑到妹妹的想法。
依照谢光明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为了平复大长公主府上的怒火,为了谢府的将来,谢夫人这个胳膊肘总是往娘家拐的当家主母,直接病逝比较好。
也省了之后他们跟晋阳子府之间,源源不断的孽缘与羁绊。
但是,这样的话,由他这个亲儿子说出来,就显得十分残忍。
而且,还会让人觉得,他这个亲儿子冷血无情。
所以,这个想法不行,还需要考虑其他的,还要照顾妹妹的情绪。
谢光明抿着唇不急着说话。
谢玉姣红着眼眶,嘴硬的说道:“她那么顾着娘家,那就让她回去啊!”
谢大人一眼就看破了女儿的嘴硬心软。
看着模样与夫人相似的眉眼,谢大人心下无声的叹了口气。
他的这个女儿啊,性情是不错,可惜随了她母亲的性子,若是留在京城,哪怕没有夫人这一层羁绊在,她怕是嘴上说着不愿意管徐家,心里还是顾着那边的。
想到这些,谢大人颇为头疼的按了按额角。
这个女儿……
不能留在京城了。
谢大人准备求到太后那边,让对方帮着相看一番,有没有其他地方的优秀公子,把谢玉姣远嫁了。
距离京城远了,就算是想帮着徐府怎么样,也是有心无力。
谢大人并不想留有后患和麻烦,所以谢玉姣这个女儿,必须远嫁!
不过,远嫁也得有远嫁的意义。
谢大人心里转了几番主意之后,这才转过头去看谢光明。
谢玉姣一看父亲转头看向了哥哥,顿时轻咬着唇,紧张的看着哥哥。
谢光明感受到妹妹的目光,也是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
妹妹她……
受母亲的影响还是太多了。
所以,妹妹不适合留在京城,谢光明已经在心里琢磨着,怎么样在保证利益的前提下,为妹妹挑个好夫婿。
考虑到妹妹的心情,谢光明抿着唇,拱手回道:“母亲虽然犯了错,只不过,到底是母亲,总不好过于苛责她,想来她也是受人蛊惑罢了。”
谢光明知道,自己这样说,肯定会让父亲失望的。
但是,感受到妹妹恳求的眼神,谢光明到底心软。
谢大人对于儿子的这一番说辞,自然是失望的,不过面上却是半分不曾表露出来。
原配夫人为他生了两个优秀的儿子,对于其他儿子,谢大人的想法是,只要别拖哥哥们的后腿,别是个废物就可以了。
心软不是什么坏事儿,愿意为了妹妹,违背自己的意愿,证明谢光明看重感情。
谢大人如此劝说着自己,心里琢磨着,对于谢夫人的处置。
直接让其病逝这条路肯定是走不了,还有两个孩子在呢。
不过,也不能让她再管家了。
已经沉睡的岁岁,不懂大人们的烦恼。
她开开心心吃饭,快快乐乐上学,整个人快乐的跟一只放飞在丛林里的小鸟一般。
琴师每一天都在夸岁岁,说小孩子天赋很好,乐感也不错,是个天生该学琴的苗子。
琴师虽然有夸大的成分在,但是也确实是诚心夸赞。
祁王听完,笑得见牙不见眼。
时不时的还要跟人炫耀一下。
以至于庆王现在看到祁王,都颇为头疼。
因为对方三句话都不离:我们乖乖可厉害啦,琴弹得可好了,琴师夸的太多,我都记不全了。
庆王虽然不怎么愿意听祁王反复来回的炫耀。
不过对于岁岁的进步,他还是十分乐意听到的,同时也感叹着小姑娘的不容易。
从干巴巴的一个小孩子,养到如今肉嘟嘟的小脸,说明祁王府确实用了心的。
看着不远处,正在弹琴的岁岁,庆王想了想,这才压低声音说道:“我听说几个府上动了心思,最近几日估计就要试探王兄的意思,想与王府结亲。”
祁王以为自己听错了,他眨了眨眼睛,啊了一声:“什么?”
庆王其实能明白,这样的消息对于祁王来说,不亚于京城地动,而且地动中心还是祁王府。
不过,他听到消息,还是想跟王兄说一声,让他有个准备。
所以,庆王很快重复道:“有几个府上的人,似是有意与王兄结亲,他们很看好岁岁。”
毕竟是王府唯一的小郡主。
唯一两个字,可以代表很多东西。
而且,王府的公子们,对于这个妹妹,也十分的疼爱。
特别是丰玄瑞这个嫡幼子。
很多人在岁岁的身份小宴之后,直接动了心思。
祁王听完就炸了:“他们做梦!!!”
祁王激动出声,同时猛的站了起来。
不远处的岁岁听到动静,好奇的往这边看了一眼。
祁王生怕打扰到孩子弹琴,忙摆了摆手:“父王有些激动,打扰到乖乖了,乖乖接着学琴就好。”
虽然觉得父王有些奇怪,不过,岁岁没多想,还冲着祁王甜甜的笑了。
笑完之后,才收回目光,继续听琴师弹琴。
祁王看着宝贝乖乖甜甜的笑容,心里更酸了。
他想,那些人凭什么啊?
怎么敢的啊?
这跟挖他的心头肉有什么区别?
祁王黑着脸,咬着牙问道:“都有哪几个府上?看我不打断他们主君的腿!”
庆王:……
倒也不必如此激动吧?
庆王无奈的温声劝了劝。
结果,劝说等于火上浇油。
祁王差点原地提刀冲出去了!
还是庆王起身拦了一下。
祁王气得哇哇直叫:“这如果换成是你的宝贝,你愿意让她这么小就被人惦记着啊?”
庆王听完,一阵沉默。
祁王也是这个时候反应过来,对方的女儿没了啊。
意识到这一点,祁王有些愧疚的沉默下来。
庆王没有跟王兄计较这些,只是将人拦住,温声说道:“他们还没上门,而且多半也只是一个试探,王兄莫气就是,到时候拒了就好,岁岁还小,暂时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祁王听完点点头:“就是,就是,孩子那么小,能看出个什么?咱们乖乖以后就算是个女霸王,她也得配京城最好的男儿,得等长大之后,再看看那些公子的性情才是。”
庆王赞同的应和出声。
祁王勉强压住了火气,重新坐了回去。
只不过,一想到那些人惦记着他的宝贝,就气得够呛。
庆王劝了好半天,才勉强把人劝住了。
两个人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起了其他的。
庆王主动提起了谢家的事情:“听说谢夫人病了,谢大人为了夫人的病情着想,把人送去江南,让那边的老仆照顾着,谢大人说,江南气候好,适宜养病。”
说到这里,庆王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陛下已经同意了。”
这件事情,谢家低调处理。
最近两天才出的结果。
祁王自然是知道,不过他并不是因为关注谢家才知道的。
他是因为进宫给母后问安知道的。
母后因为谢家的事情,病情反复的拖着,不过这两天精神头好了些,还说想岁岁了,祁王已经应下了,明日让王妃带孩子进宫去看看母后。
太后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她还病着,不想一身的药味儿,再熏着孩子。
只不过,祁王坚持,太后想了想便同意了。
太后想着,等孩子来了,隔着纱帐和屏风听听动静就好,可不能把孩子熏坏了。
其实一开始发现骄阳公主尸骨的时候,太后就有意把孩子接进宫去。
太后原本对岁岁印象就好,如今对方还帮着她完成了一桩心事,那是好上加好。
可惜,她的身体不允许。
拖了这么长时间,太后想着,得让她看看孩子。
不然这心里,总归是不太安稳的。
太后跟祁王说了谢家的事情。
太后原本的意思是,直接让谢夫人病逝:“这种寡断无知的妇人,留着也会带坏了谢家的风气,与其让她这般活着,不如死了干净,省得以后再祸害了谢家的小辈。”
只不过,谢大人还需要考虑到孩子,所以最后到底留了情。
太后也不能逼弟弟,把人给弄死。
最后沉默着不表态,以示自己不再掺和这件事情,让陛下那边操心去吧。
至于陛下跟谢大人,以及大长公主府上那边是怎么样协商的。
太后已经不管了,祁王也没多问。
这其中的细节,祁王不知道,但是庆王却是知道的。
此时他稍一思考,简单的跟祁王说了说:“出了这样的事情,姑母对于谢大人的处置,自然是不满意的,不过皇兄在中间进行了一番调停,姑母那边勉强算是满意了。”
大长公主那边倒也不好闹得太过了。
因为谢家的一个庶女,嫁到了大长公主府上,成了一名庶子的夫人。
两府其实也是有着姻亲关系的。
总不能因为这个,再让两府直接决裂吧?
所以,陛下在中间调停,谢大人也有意示好。
他原本也有意将女儿远嫁,在府上思量一番,就已经将这个结果最大的利益化了。
所以,在陛下示意他表示一番之后,谢大人就主动提出了,想将谢玉姣这个嫡女,远嫁到苍州。
苍州因为处于荒凉之地,再加上当年驸马苏家的事情,所以这些年处于朝廷不重视,整体的发展的也不好的情况。
如今的知府姓燕,是大长公主二儿媳燕氏的族兄。
陛下有意将苍州重新发展起来,所以派了能人过去。
燕知府的小儿子,童年的时候因为调皮,一只腿摔坏了,如今走路稍稍有些跛。
因为这个,婚嫁问题稍稍有些困难。
谢大人说他愿意将女儿嫁到燕府去。
谢玉姣虽然是继室女,却也是正经嫡女,而且外界更多的还是看的是她父亲是谁。
尚书嫡女,这一层身份足够尊贵,自然是配得上知府之子了。
谢大人表示了自己的诚意。
大长公主思量了一番,也明白闹过了,也容易让两府关系变得僵硬。
所以,最后点头同意了。
第371章 想皇祖母啦】
祁王对于这个结果,有些诧异,不过很快也就接受了:“倒也还好,姑母那边满意就行。”
谢夫人这次的事情,闹腾得太过,也不怪姑母不依不饶的。
祁王甚至想了,这如果换成是他,他的乖乖碰到这样的事情。
他当场就把男方打死了,还原谅?
原谅他祖宗个腿!
庆王又提到了徐明贤那边的事情:“晋阳子府如今乱成一团,徐老夫人中风了,管不了府里的事情,如今都让一个姨娘撑着。”
管事的姨娘,并不是晋阳子偏爱的那位。
那位早在嫡庶女互换那件事情发生之后,就被远远的送走了。
徐夫人暗地里还使了些小手段,给对方灌了药,如今对方又聋又哑。
晋阳子就是个看脸的,对方如今这样,晋阳子根本想不起来。
把人带回来?
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祁王听到这样的结果,挑了挑眉:“皇兄到底还是心软了,不然直接踢出京城这一圈其实也挺好的。”
依照祁王的想法,直接把晋阳子贬为庶人,全家都赶出京城就挺好的。
别管那个赝品怎么样了,只要不让晋阳子之后有机会,再缠上他们府上就可以了。
祁王在庆王这个兄弟面前,丝毫不掩饰自己内心里邪恶的小想法。
庆王听完之后笑了笑:“就算是皇兄有心如此安排,但是御史那边估计又要劝说了,皇兄大抵不愿意听他们唠叨。”
只是御家不严,冲撞了大长公主府上的姑娘,这个罪名倒是不至于严重到直接把晋阳侯贬为庶人。
所以,处置太严的话,御史台那边肯定是要各种劝谏了。
两兄弟聊了半天,临近傍晚的时候,庆王提出告辞。
祁王想劝他留下来用饭,但是庆王拒绝了。
祁王也没坚持。
等送走了庆王,也该去接岁岁下学了。
岁岁今日的琴也学得不错,下学的时候,琴师不出意外的又夸她了。
祁王听着心里美滋滋的。
再一想有不少人还惦记上他的宝贝,又险些控制不住黑了脸。
他想:谁也不能碰他的宝贝!
谁来谁死!
他明天开始就提刀在府门口站岗,他倒要看看,谁敢来!
岁岁不知道大人的烦恼,被琴师夸得脸红不好意思,小脑袋埋进了父王的颈窝里,柔软的发丝蹭得祁王耳朵有些痒。
祁王心里升起来的戾气,瞬间烟消云散了。
他高兴的抱着乖软的小女儿,带着孩子们去用晚饭。
转过天,岁岁早起不需要去学堂,任书涵他们也放假一天,可以回府休息。
岁岁被祁王妃仔细的打扮之后,就跟着父王母妃坐着马车进宫去了。
太后最近的身体还是不太好,咳嗽不停,偶尔的喘鸣之症发作,喘不过气来,太医都怕太后就这样过去。
如果不是不方便,太医都想直接在太后宫里住下了。
太后一早用了药,精神头勉强算是好了几分,能起身,能下地,但是走不了太久的路,身上力气不足。
太后折腾了一圈,就出了一身的虚汗。
她无奈的重新坐了回去,轻叹一声;“老喽。”
许姑姑忙不迭的说些吉祥话,不让太后娘娘陷入到负面情绪里。
太后被许姑姑一张巧嘴哄得笑开了。
听到宫人来报,祁王夫妇带着小郡主来了,太后精神又好了几分。
她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自己,便坐在屏风之后。
祁王带着王妃和岁岁进来的时候,就看到一顶漂亮的屏风。
祁王也知道母后的坚持,他再说也没什么用。
所以,拉着王妃和岁岁先给太后问了安。
太后的嗓音有些沙哑:“快快起来,自家人不用如此见外。”
隔着屏风的薄纱,视野并不算是太好。
但是太后还是看到岁岁脸上似是长了些肉,头发也长出来了一些,从一头小青茬变成了柔软的小软毛。
虽然还是不太长,但是头发嘛,慢慢长,小孩子长得快,头发也跟着长得快,想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扎个小发包。
小孩子不再像是之前看到的那样单薄,身上也长了些肉。
身量瞧着也比之前高出了一些,并不明显,太后也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孩子养得很好啊!
太后心下轻叹,嘴上笑着问道:“岁岁有没有想皇祖母呀?”
严肃如太后,跟孩子说话的时候,都不自觉的夹起了自己的嗓子,尽可能的放平语调,就是不想吓到孩子。
岁岁觉得皇祖母是个好人,所以乖乖的回答问题:“回皇祖母,想啦,岁岁想皇祖母哒。”
小孩子脆生生的声音,充满真诚的意味。
太后听完,眼眶微微湿润。
她想,好孩子啊!
因为她的到来,骄阳的尸骨都被找了回来。
也不枉她当初将娇阳这个封号给了她。
太后想,这可能是一种神奇的缘分吧。
这对姑侄哪怕没见过,却还是在冥冥之中,被缘分牵引了吧?
太后抬起帕子轻轻的擦了擦眼睛,声音温和的说道:“皇祖母也想咱们宝贝岁岁啦,可惜皇祖母如今生病了,不好直接抱岁岁,等皇祖母身体养好,再抱抱岁岁,亲亲岁岁。”
岁岁知道生病的滋味并不好受。
听到皇祖母生病之后,她可爱的小眉头还紧了紧,声音软软的:“皇祖母,我不怕的,我可以让皇祖母亲亲贴贴的。”
小姑娘话是这样说,却并没有无礼的直接冲过去。
不管是母妃还是向姑姑,都教导她,她的身份与普通人不同。
皇伯伯是皇帝,皇祖母是太后,相比温情,更需要注意的是礼仪。
听了岁岁的声音,太后眼睛又湿了湿。
她一把年纪,分得清小孩子是为了讨好她这样说,还是发自内心,真诚开口。
正因为如此,所以她才会感动的眼睛几次潮湿。
隔着屏风,很多东西看的都不太真切。
太后其实也想把小孩子抱在怀里,一声一声的叫着乖乖。
但是,她又怕自己把病气过给对方。
小孩子不易长成,真染了病,就会很麻烦。
正因为层层顾虑,太后这才隔着屏风见的人。
太后的身体确实不算好,只说了一会儿话,就不停的冒虚汗。
许姑姑不放心,低声劝了几次之后,太后无奈,只能让岁岁他们去给皇帝问安,她得去服药休息了。
祁王不放心母后的身体,所以留下来问了一会儿细节,又听着母后那边服了药躺下了,这才安心的退了出去。
出去之后,又问了问许姑姑。
许姑姑挑重点说了一下。
太后的身体,自从骄阳公主的尸骨出来之后,就变得不太好了。
旧疾发作,之后又染了风寒,可以说是双重加持之下,身体越发的不好起来。
祁王听罢,不免忧心。
他想,也许是因为皇姐的尸骨找到了,母后心里吊着的那口气散了,人也不想坚持了。
想到这些,祁王心里难受,眼睛也有些酸。
他不想让别人看出异常来,只能咽了咽口水掩饰住真实的情绪,冲着许姑姑点了点头。
祁王很快带着王妃和岁岁去给皇兄问安。
皇帝心情很好,因为后宫的月嫔有了身孕,将将足两个月。
未满三月,他倒是不好跟祁王这个弟弟分享喜悦。
皇帝最小的公主今年已经三岁多了,自晨阳小公主之后,后宫已经三年无皇子公主诞生。
中间也有人有孕,但是却没有生下来。
这中间也许有后宫手段,但是更多的还是意外。
皇帝看似不看重这些,但是其实心里还是介意的。
毕竟,谁不想多子多福呢?
他的皇子公主是不算少了,但是谁会嫌多呢?
他养着这么多后宫美人,公主的数量却不足十人。
皇帝也忧心呢。
如今月嫔有喜,皇帝自然是高兴。
只不过高兴之余,不免忧心。
毕竟,月嫔之前几次有孕,都不曾保住。
刘大夫身为月嫔的亲爹,仔细的为其诊过脉,说是身体原因,所以才不容易保住孩子。
月嫔性子温柔,皇帝还挺喜欢的。
只不过,后宫美人何其多,他能想起月嫔的时候也少。
倒是没想到,两个月前的一次,倒是让月嫔再次有孕。
只是,能不能保住真的是未可知,想到这些,皇帝也有些忧愁。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分毫,只笑着抱着岁岁,哄了一会儿孩子。
皇帝出手也大方,或者说是对于岁岁这个侄女大方,不过哄孩子这会儿一会儿功夫,又是玉如意,又是笔洗,又是砚台,又是狼豪……
总之,他御案上那点东西,没一会儿功夫,就都给了岁岁。
不止如此,祁王一家留下来用饭,皇帝没有再要喂岁岁吃,毕竟他手艺生疏,被祁王嫌弃了。
但是这不影响皇帝喜欢岁岁啊,小福星谁不喜欢呢?
特别是皇妹的尸骨这件事情,更是让皇帝坚信,这是老天爷送给他大夏的小宝贝!
他可得把人留住了,哄好了,让老天爷满意才行。
所以,刚进贡来的布料?
挑颜色艳丽,适合小孩子的赏下来。
底下刚送来的珍珠?
哄孩子高兴,赏了。
皇帝大方的送了不少的东西。
他甚至还跟祁王这个亲弟弟咬了咬耳朵,问对方愿不愿意让岁岁当公主。
祁王:??
祁王当时就不爽的瞪眼睛了:“皇兄,你已经有几位公主了,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啊!”
一看亲弟弟瞪眼睛了,皇帝心虚的笑了笑:“哈哈,哈哈哈哈,朕晓得,晓得。”
不愿意嘛,没关系。
自家侄女,随时都能看到。
而且,他对侄女好,老天爷应该能看到吧?
皇帝想,他也不多求。
只求一个,河清海宴,百姓安生便好。
其实皇帝私心里,还想求一个长寿的。
只不过,他不想让老天爷觉得他贪心,所以最后还是制止住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
岁岁不懂大人的那些弯弯绕绕。
她只知道,宫里的东西好好吃呀!
炙子骨头,鲜嫩肥美,香味醇厚。
莲花鸡签,外脆里嫩,回味无穷。
考虑到岁岁这个小孩子的口味,御厨特意减少了花椒粉的用量,让这道菜吃起来,辣味儿并不明显。
不过,小孩子的味觉还是十分敏锐的
所以,在吃了第一口,觉得有些辣之后,岁岁灌了几口水,便不再吃这个了。
桌上还有鲜香的葱爆羊肉,咸香入味儿的羊舌签……
好吃的太多,岁岁觉得自己不必执着于一道,吃起来对嘴巴不太友好,对味觉也不太友好的菜。
虽然说……
确实也很好吃啦。
不过,没必要啊。
好吃的太多。
特别是宫里的点心,呜呜,太好吃了!
如果不是小肚子吃不下那么多,岁岁是真的想多尝试一些的。
可惜,她的小肚子就那么大,吃多了就会难受。
岁岁可不想再因为食积发烧。
哥哥可是说了,如果吃的特别多,就不止发烧那么简单,有可能还会上吐下泻,难受的要命!
所以,哪怕岁岁有些贪嘴,却还是控制住了自己。
皇帝偶尔的会跟祁王闲聊几句,也会照应到祁王妃那边。
不过,眼角的余光,也会时不时的看岁岁两眼。
发现小姑娘吃饱了,抱着小肚子,眼睛还落在那些点心上面,忍不住冲着祁王点了点下巴,那意思似乎是在说:瞧,我侄女,可爱的要命。
祁王也喜欢看自家小乖乖这副想吃又吃不下的可爱模样,这会让祁王有一种投喂的欲望。
不过,暂时不行哦。
小乖乖吃多了,会难受的。
不等祁王开口,皇帝已经示意身边的大总管。
他不需要说话,只需要眼神示意到,然后拿下巴点一下,大总管就明白他的意思。
在皇帝身边当差,没点眼力的,九族早就迁坟去地府了。
所以,大总管不需要问,就明白陛下的意思,然后就悄悄退下去,着人安排了。
等到岁岁吃饱喝足,祁王这边也陪着皇兄说好了话之后,他们就准备离宫了。
太后的赏赐,皇帝的赏赐,还有皇帝特意让御膳房那边准备的一应点心,都跟着祁王府的马车一起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