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找她借了过来,百盛之前就是住在那里。你答应留下,百盛就收拾东西跟我回去了。
那里有个小厨房,做饭方便。这些钱跟票,你拿着买菜用。粮食队里出,我今天带了过来,不够的话,我下次再带来。
其他情况你等一下问问白盛。”
姜棉把东西接过收好。想了想问:“李队长,我们这些费用都由队里来出吗?”
李国强笑了笑,“不算是队里出的。那些人既然敢肆意妄为。,自然就要出点血。”
“对了,我还有件事要跟你们都说一下,你去找楚知青一起过去庄知青那边吧。行李就让白盛先帮你带回那边。”李国强示意姜棉把行李给白盛,自己跨步先走了。
姜棉找到楚婴,一起过去男同志的病房。
李国强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人一到齐,李国强就开门见山:“”今天过来呢,是有事跟你们说。
第一件,祝贺姜同志康复出院。
第二呢,白盛不能长期离队,以后就由姜同志接替白胜照顾你们的饮食。
还有你们救了队里那么多小孩,应该公开表彰。队里前两天开了提高安全意识的学习大会,同时对你们作出公开表彰。很可惜你们都不在。
你们救人这件事,其实有一个登上报纸的机会,就看你们想不想。
如果你们希望像个英雄一样被众人周知,我们可以去联系一下,能不能成,不敢打包票。
你们怎么想?”
四个人齐齐摇头。
“我们不想上报纸。”
“那行。”李国强拍了一下大腿,站起来,“那行,这事就这样说了,你们在这好好治伤。我们自己不主动,不过要是有记者自己找上门,你们也不用过于抗拒。我就先走了。”
姜棉跟几个小伙伴们道了别,也跟着李国强后面走了。她要去认一认房子,还要拿钥匙。
房子离医院很近,在医院大门口的斜对面的巷子里。位置也挺好,巷子进去第二家。
本来是一座房子,现在分开卖给两户人家。也不知道是谁的手笔,院子中间砌了一堵墙。
墙体看上去有些老旧。不知是前多少任的主人砌的了。
不过这就方便了姜棉。独立的空间,不知能省多少事。
白盛的东西都收拾好了,搬到了院子外面。
白盛把附近的环境,邻里关系,供销社,副食店,等等,都给她交待得清清楚楚,甚至连隐秘的黑市也悄悄地暗示了。
医院附近怎么能没有黑市呢?
姜棉最在意的就是这个了。
◎作者有话说:
这两天感觉状态不好。
写的不顺。
就这样吧。
“得、地、的”们,我觉得自己已经很注意了。还是有一没注意就用错的。
◎最新评论:
可以换物资了
的、得,我也经常用错
第28章 黑市交易和归队奖励
[ 穿到了这个年代,姜棉觉得,空间里的很多东西就没有必要再囤着了。
离高考恢复也就三……]
穿到了这个年代,姜棉觉得,空间里的很多东西就没有必要再囤着了。
离高考恢复也就三年多时间,接下来还有改革开放。
她想做成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必须提前准备资金。
现在除了黑市,也没有其他地方能够出手。
等他们交接完了,李国强递给姜棉一个布包。
“这里面有你的两套衣服和一张被单。这是你之前晾在走廊外面的。振华帮你收拾的。”
姜棉道了谢,想起水缸里的几条鱼,就让李国强送一条大的给五奶奶,其余的看着处理。
李国强应了,说:“等回去了以后再给你们补回来。”
至于是补鱼还是网鱼的机会,姜棉无所谓,就没问。
送走了李国强和白盛。姜棉回了住处准备午饭。
去黑市的事情不能急,她得先做一些准备。
做好了饭,姜棉把饭菜分成两份。两位男同志一份。她和楚婴一份。
把饭菜送到两位男同志的病房,姜棉就去楚婴那边跟她一起用餐。
楚婴的房间里住进了新人。一位五六十岁的妇女,因为被开水烫伤了脚而住院。
家里没人来陪床,就一位女儿到饭点来送饭,然后又急匆匆地去上班了。
这位阿姨人挺好相处,姜棉到的时候,她跟楚婴聊得正火热。
被楚婴一口一个阿姨叫得心花怒放。
听说楚婴伤到头流了血,饭菜里除了点鸡蛋,其他的全是蔬菜,就小声地提醒姜棉,有钱的话可以买“高价肉”。
在姜棉帮她打了一次开水,扶她去了一次洗手间以后,对姜棉就跟亲人一样热情。
也是巧,这位阿姨就住在这一片区。
别小看这种老阿姨,周围的事就没她不知道的。
姜棉趁机跟她打听黑市的事,得到了不少信息。
在楚婴这边吃完饭,姜棉就去男同志那边收拾饭盒,收到了谢东和一连串的彩虹屁。
姜棉毫不意外。毕竟这人跟楚婴在某些方面很像。她也是后来才明白当时他这些夸奖是真心实意的。
到了第三天。姜棉把周围都逛得差不多了,再结合楚婴那位病友给的信息,决定去黑市看看。
她给自己化了一下中年妇女的妆容之后,拿了一些鸡蛋和挂面去试水。
黑市并不难找,在医院后面的一条巷子里。入口处有人把守。
经过检查,交了两毛钱的入场费,姜棉挎着篮子进了黑市。
姜棉进去后暗暗观察了一圈。
这地方选得好。
原以为只是一条巷子。其实巷子过去后,别有洞天。
出了巷子,就是一块空地,大约有个几百平方米,除稀拉长了一些小小的杂草外,大部分地方裸着,全是那种白色的小石子。空地有两面是建筑物。另外两面则是树林。
地方比较隐秘,万一被查,逃起来也比较容易。
空地上已经来了不少人了。
卖东西的一人一个位置。
买东西的逐个逐个走过,看中的就停下问价。
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声音都尽量压低。
姜棉找了个位置,放下手中的篮子。从篮子里面拿出一把挂面和一个鸡蛋放在盖布上。
挂面是姜棉用批发价买的,二十一世纪那时候的物价也就两三块钱一斤。相比眼下可以说是非常便宜了。
本地人米面都吃,不过种植的小麦相对比较少。面的价格也就高一些。
姜棉把挂面的最低价格定为六毛一扎,一扎一斤,不要票。
鸡蛋八分一个。都是挑的个大的出来。
很快有人过来问价。一位中年妇女。
“大妹子,你这挂面和鸡蛋怎么卖的呀?”
姜棉怕她讲价厉害,就每一样都叫高了两三成。
“挂面八毛一扎,一扎一斤。我没秤,不拆散卖。鸡蛋一毛一个。”
“大妹子,你这鸡蛋有点贵啊。”来人拿起挂面看了两下,放下了。
“是卖的比别人贵一两分,但是我的个头大呀。”
“能不能便宜点?”
“买十个送你一个?”
“行,那给我拿二十个。挂面要五斤。”
姜棉愣了一下。继而笑了。快手快脚去装东西。
她还以为挂面没希望了。
谁知道峰回路转,价格都没压。
除了送的两个外,姜棉给她再多拿了一个鸡蛋。
第一单交易就这样完成了。
开张了,后面就容易多了。
价格也就照着第一单的来,碰上难缠的,一斤也就降个几分。手上的钱差不多收了四五十块的时候,姜棉就离开了黑市。
接下来的十几天,姜棉天天都换装后去黑市卖东西。
过了几天,除了医院附近这的,还在供销社附近也发现了一处。
她准备了三四套行头,都是年纪30岁以上的妇女形象。她也想过换一下男性的形象,不过最后还是否定了。
等到卖货的钱一共有了2000多块的时候,她就停手了。
其中一个原因,是她隐约有不好的预感,她好像引起某些人的注意了。
再继续下去她怕会出事。
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差不多可以回去了。
李国强回去之后又来过一次,跟几位知青的主治医生谈过后,决定出院的时间。
一到时间,李国强就过来接了人。
这次没有专车,几个人先是坐了公交车回到良平公社,这只花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然后再坐十几分钟的拖拉机就回到了铃木生产队。
也是这次有了熟人带路,姜棉才知道,原来从良平公社去市里,路程居然这么短。
去清水县就更近了。
坐在拖拉机里,姜棉已经在想以后到各个地方销货的可能性。
从市里回来,除了姜棉,其余三位都得继续修养,还不能出工。
特别是两位男同志,谢东和的脚依然不能受力,走路还得靠拐杖,庄清梵的手还在脖子上吊着。
楚婴头上的那一圈绕着脑袋的绷带倒是拆了,不过伤口还没完全长好,还得涂药。
为了照顾几位病号,李国强让姜棉继续负责他们的一日三餐,每天还是给她记六个工分。
另外还给他们几个一共奖励了100斤大米,50斤小麦面,30斤玉米面。
这其中有两个意思,一是奖励,二是补偿。
全部东西,当着他们几个的面,送到了姜棉手里。
这些都是队里经过讨论决定,在开大会的时候通报过的。
几位外来的知青,得了这么多东西。也没人有不满情绪。
不得不说,李国强这生产队长除了生产抓得好,思想工作方面也是毫不逊色。
他们出院的头几天,几乎天天都有人来探访。
除了被救小孩的父母亲人,很多知青也来了。
唐建设和王长军还专门提了糕点来看姜棉。
“姜同志,想不到下乡没几个月,别人几年都遇不到一件的事儿,你这一来就是一大串啊。”王长军一坐下,就感叹道。
“还都不是小事呢。”唐建设也跟她开玩笑。
姜棉一想,还真的是。
不过这也不是受她控制的呀。
“事情要找上我,我想躲也没法躲。受着呗。”姜棉无所谓地笑了一下,转了话题,“你们怎么样啊?这段时间过得还好吧?”
他们三个人虽然分到了同一个生产队,但因为分在不同的生产小队里,日常上工不常遇见,住的地方又有段距离,而且他们倆男的无缘无故也不好来一单身女性这儿串门。以至于他们下乡以来,只在田间碰到过两次,相□□点头就走过去了。
其实说起来,也是因为没熟到那份上。之前谢东和就经常来。
“都还行。农活干多了,也就习惯了。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倒是挺难熬的。还好我们小队的老知青们都还挺照顾我们。”唐建设摸着掌中的茧子说。
“我看你也挺适应的。很多人都在传,说你插秧是个快手,就跟小鸡啄米似的。老知青还主动找你搭伙。听说跟我们一起来的那位吕知青,上了第一次工之后,回去就抱着枕头哭了半天。”王长军偶尔会去知青点串串门,知道一些那边的消息。
这事姜棉好像也听楚婴说过,当时是夸她的时候拿出来说的。姜棉觉得这没什么好比较的,他她对别人的事情也不太感兴趣,也就不太爱听这些。后来楚婴再也没说过。
姜棉笑了笑道:“你们都没法跟我比,我就是在农村长大的。现在我们在地里所干的大部分活,我以前都干过。后来上中学了,我才回城。”
“哦,原来你被回炉了。”王长军听了哈哈笑了起来。
姜棉听了笑了笑,可不,她就是被回炉了,连整个人生一起,被扔回了一个几十年前的老炉里。
“也算是好事,不用那么辛苦。”唐建设也笑了,“当时听说知清里出了个插秧小能手,我还挺想去围观的。”
“对啊,可惜我们不在同一个小队。否则的话,可能跟你组队的就是我们了。”王长军开了个玩笑。
“说不定以后有机会。现在第二小队和第三小队的人都想合并了。”唐建设也笑道,“不过应该没那么快,李队长那个人,不是那种容易受大众影响的人。”
其实把一个生产队分成三个小队,就是从姜棉这一批知青到来的前几天才决定的。
起因是队里有些人对李国强的记工方式有不同的意见,李国强不想用权压人,就把整个生产队分了三个小队。另外选了两个小队长出来。他自己兼当第一队的小队长。
李国强自己领导的小队就按照他以前的方式记工。其他小队的事他只抓大方向,其他的就交给小队长。
目前这种发方式才实行两三个月。也就是在姜棉他们到来的前几天才决定的。
李国华不可能让他们又合并起来。再怎么着也得过个一两季,等那些人彻底死心才说。
姜棉不管他们怎么变,反正她是被李国强直接管着的。她挺喜欢这种方式。
这样不但多劳多得。而且整个农忙季节的时间也缩短了。如果不是活生生的对比,那两个小队又怎么会在一季的收成都没出就又想着要合并回来呢。
“不管合不合并,姜棉同志的光,我们现在已经沾到了。”
唐建设比王长军敏感,当地人的态度是在姜棉他们住院的这段时间里明显转变的。
以前那些在路上擦肩而过都正眼都不瞧他们的人,现在还相隔好几步就跟他们点头示意,以前他们干活磕碰碰水时,只会冷眼相看的,现在也会主动上前指导一二。
“对啊,现在那些本地社员对我们知青热情了不少。”王长军附和道,“有些知青还提议,要请你们几个吃顿饭。”
姜棉拒绝道:“别开玩笑了,没必要整那些麻烦事,大家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且无功不受禄。”
大家都不富裕,姜棉还记得那天刚到的时候,丁浩让女知青做饭时,她的脸色。
如果她刚来时,就住在知青办,跟大部分人都有交集。他或许会出些物资,跟大家一起做顿饭吃。
但是现在,她对大部分之前都不熟,人脸跟名字都对不起来。
而且姜棉也不想把自己跟知青这小群体捆绑得那么紧。
如果是作为知青的身份,跟某些集体有对立;或者说,这个大环境对整个知青群体很不友好。
那样的话,抱团是有必要的。
但目前的情况都不是,没必要了。
毕竟她是个很怕麻烦的人,不是十分必要的,能省点事就省点事。
◎作者有话说:
越写越发现,码出来的文字受说话习惯的影响太深了,而且自己很难发现。
语法规范对我来说太难了。
另外就是,之前写的全部清空了,包括梗概和小段落。
◎最新评论:
送饭的时候姜棉跟他们聊起了这件事。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被来探访的知青提起过。没想到几个人的态度出奇的一致。
特别是楚婴,她之前就是因为不会做饭跟那些知青合不来才搬出来的,现在就更不想去吃他们的饭了。不管这事儿能不能打他们的脸。
而且也有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呢,不是说是有些知青提议吗?
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姜棉过起了相对清闲又平静的生活。
不过也偶尔有些烦恼。
那些孩子们的家长,隔三岔五地给他们送东西。
而且大多知道这段时间是由姜棉负责大家的一日三餐。
所以,东西全部都送到姜棉这里来。
东西有鱼,有鸡,有鸡蛋,还有腊肉……都是一些这时候难得的好东西。
姜棉有拒绝过,但等她出门的时候,东西不是被放在门口,就是被挂在厨房门把手上。
最终,她只好把东西收了,然后找出来一个本子,记录了各家所送的东西。
等恰当的时候。这些都是要还礼的。
趁着这段时间不用上工,姜棉清理了一些之前搁置的事。
先把原主之前的一些还能穿的衣服整理出来。在这放这也什么意义,送出去还能帮忙到人。
给两位舅舅各写了一封信。现在她也只能写一写信。如果还没消息,等以后有时间再照着地址去看看。
想了想,把《数理化自学丛书》翻了出来。
这套书不是原主的。是姜棉从后世带来的。
说来也是巧合,有一次她和朋友去看一部电影,说的就是当年恢复高考的那些事儿。
两个没能经历高考的人,原本也都是理科生,就在网上翻找据说当年无比出名的这套丛书。
二手的,□□成新。姜棉看了一整套的价格,便宜的很。还不是在外面吃一顿饭的钱。
于是一人各入手了两三套。因为有一些店铺注明有重复,姜棉怕收集不全,就分几家店,各购买一套。
当货寄到时朋友不在,出差去了,东西是姜棉收的。
等朋友回来,姜棉让她来提货时,朋友不要了。
朋友表示,“买它,只是一时的冲动,也说明我还有一些激情。所以我不想退掉它。但如果留着,我肯定没时间去看。在眼前放着,我肯定又不舒服。如果你喜欢,东西就送给你吧。你跟我不一样。”
于是姜棉有了六套丛书。
全部理清之后发现,其中两套不全,都少了一本。
当时都被她扔到了空间里。
姜棉把书找了出来,想着有空就翻翻。还有三年多时间,十几本书,慢慢来的话,可以过几遍。
不管因为什么,大学她肯定是要去的。
还有的就是她的销货计划。
临江市,不能去,太远,一来一回,将近三个小时。还要给同伴们供饭。
就算她平时多做一些,放空间里,一到饭点就拿出来。时间还是太紧,姜棉就把地方换到了清水县。这样能节省一半的时间。
第一次,先去踩点。
出发前,先给几位同伴送了饭。把早上和中午的一起送过去,然后把中午的放他们锅里,他们想吃的时候。烧把火加热就能吃了。
至于出去的理由。姜棉很光棍,就说自己有点事,要去县里。
然而没有人进一步问。
姜棉就这样潇洒地走了。
她之前也来过几次清水县,所以不算太陌生,就按自己的猜想,去了几个地方。
真的就被她找到了三处黑市所在地。
变装后就开始了销货之旅。
之后隔个两三天,她就去一趟县城。
不过都没有提前给小伙伴准备中午的饭菜。
早上准备好早餐,七点不到就出门了,中午十二点前回到,有空间神器在,午饭一点都没耽误。
东串西走,很多街巷走得多了,姜棉渐渐对县里的大街小巷了然于心,开始一点一点地把县城里的街道小巷在心里慢慢地绘成地图。
这是她上辈子练就的本事。
随着对环境越来越熟悉,姜棉的胆子也大了起来。有时候就把东西批发给别人。
不该有的谨慎还是有的。
她批发给每个人的量都不大。走的还是少量多批次的出货原则。
不同的人换不同的面目来见。
从铃木生产队到县里的那条路的情况也摸到了规律。
比如什么时候路上人少,那她就可以把空间里的自行车偷渡出来骑一会。
什么时候会有拖拉机经过,可以安全又省事地蹭车。
计划周密,事情顺利,姜棉把时间把握得非常好。出去了那么多次,从来没有错过给小伙伴们投喂的时间点。
不过若是中途来搞突击的,只能吃闭门羹。
楚婴就吃过两次。
“你最近很忙?我怎么都找不着你?”第二次找不到人了,等姜棉来送饭的时候,楚婴就有点抱怨。
“有时候会出去看看啊,你以为我们那么多个人的饭菜,还要经常变化样。窝在这里,我怎么变出来?”姜棉虽然有点心虚,但说话的时候还是理直气壮的。
“哦。”楚婴没再追问。
楚婴这次受伤流了血,又天天窝在家里,精神头好像没以前足了。根本没去思考姜棉话里的真假。没想过姜棉那么大胆,直接跑到县里去。她以为姜棉最多也就是去去良平公社。
“你有什么要带的不?下次我再出去,可以帮你带。”
谁说只有男朋友做错事的时候才会给你带礼物,闺蜜也可以的。
楚婴摇摇头,她有吃有喝,什么都不缺。
当姜棉把物资换成的钞票差不多突破一万块的时候,她暂时收手了。
原因是各位休养的时间就要结束了。
姜棉陪着他们去复查过后,几位知青就结束了“养猪般”的日子。
既然大家都康复了,姜棉也不用继续再做全部人的饭。
把所有共同的物资,包括之前生产队给的奖励,以及那些家长们所送的东西,全部分类整理出来,姜棉就牵头开了个会,主要是余下东西的分配以及以后人情的偿还。
把人请来之前,姜棉先弄了一桌菜,有鱼有肉,还有蛋。
姜棉是把它当成散伙饭来弄,所以比以往的丰盛了些。
“姜同志,整了这么一桌好菜,是有什么喜事?”谢东和一进门,看见摆在桌子上的菜,频频暗吞口水。
“你可以脱离养猪般的生活了,这不算好事?”楚婴比两位男同志来的早,这些菜也有她的一半功劳,所有菜的火都是她烧的。
刚才每道菜她都尝过味了,现下不馋,可以怼谢东和。
谢东和摸摸自己的脸。感觉腮两边的肉有从馒头向大饼进展的趋势。
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姜棉没搭理他们俩的官司,最后一道汤端上桌子,抬眼看了一下默默帮忙摆放碗筷的庄清梵。
庄清梵脖子上的布条撤走了,手臂看着已经活动自如。
至于其他那两位,有精神斗得这么起劲,说明都没事了。
“大家都已经康复了,是应该庆祝一下。来,都坐吧。”姜棉招呼大家入座,她喜欢把饭吃饱再谈事情,“你们两个现在先吃饭,吃饱了,有了力气,爱怎么吵就怎么吵。”
“今天没酒,我们以汤代酒,大家碰一个。”谢东和舀了半碗汤,端起,伸手到半空,等着大家来碰。
大家也就用行动响应,相互碰了个碗。
楚婴一饮而尽。把汤喝出了酒的气势。
“下次有机会整瓶好酒,咱们喝过瘾,怎么样?”谢东和觉得自己这波喝汤喝输了,但如果真的是酒,那才是见真章。
“等你弄到酒再说。”楚婴没在怕的,到时候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千杯不醉。
“就这么说定了。”谢东和趁机马上定下来。这样楚婴就跑不了啦。
“先吃饭,想喝酒的话,就等你们都完全康复再说吧。”
姜棉把他们都喜欢吃的红烧鱼挪到他们那边,把庄清梵喜欢的肉末豆腐对换到这边。她自己面前则是她爱吃三色蛋。
就着自己喜欢的菜,饭吃光,菜也吃光。
收拾好碗筷后,姜棉拿出来一个小本本,打开摆在桌子中间。
“这里记录了我们自从在市里开始在同一个锅里吃饭一直到现在,所有收到的钱、票、粮食,以及其他物资。李队长那里拿出来的我们可以坦然受之。那些要么是从别处得到的赔偿,要么是公家出的。”
姜棉翻动着上面的一条条记录,“但这些呢,都是私人拿来的。就算我们救了人家的小孩。但这个人情,还是要记下的。你们可以看看。以后要是遇到机会还人情的,大家再一起商量。”
姜棉顿了一下,对着两位男同志说:“另外就是,大家的伤都好了,那我们也应该分开吃饭,剩下的东西。你们分一半拿回去吧。”
“东西就不用拿了。”庄清梵脸色淡淡道。
“对啊。姜同志,干脆我们就这样合伙下去吧。拆来拆去多麻烦啊。你不是也和楚婴同志一起搭伙吃饭吗?干脆我们也一起来得了。等一下我就去把东西搬过来……”谢东和越说越兴奋。
“你肯定不麻烦啦,有人做好饭给你吃,但我们阿棉就麻烦了。”楚婴见他又要开始忽悠,马上打断他。
“虽然我们做不好饭,但我们能干其他活呀。烧火、洗碗、洗菜、挑水、打柴。”谢东和急急道。
“烧火洗碗有我,这有水井,不用挑水,也有人帮忙打柴,用不着你。”楚婴反驳道。
想来跟她抢活?门都没有。
“姜同志,我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一直不吭声的庄清梵突然开口,道,“我们确实想跟你搭伙。除了做饭,其他活我们都可以干。”
庄清梵一直注意着姜棉,发现她没有一点耐烦的表情,还笑眯眯地看着那两个家伙斗嘴。他觉姜棉绵其实并不讨厌跟他们搭伙。
至于楚婴,她只是习惯性地跟谢东和斗嘴罢了,要是和一起,只怕这两人以后面对着能吃得更欢。
姜棉没马上答应,而是转头去看楚婴。
虽然这对她来说,来一个跟三个,区别不大。不过楚婴的想法还是要考虑的。
其实庄清梵一开口,楚婴就知道这事会成。她倒也不是不愿意。
看在庄清梵曾经救过姜棉的份上,她就答应了。
于是,四人吃饭小团队,正式成立了。
◎最新评论: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团队,团体都行,别是团伙?
人多吃饭么么香
[ 组团成功,最高兴的要数谢东和。
“姜同志,你真是救我于水火。以后有什么脏活累活,尽管吩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