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嘴小反派的亲妈by林果冻
林果冻  发于:2024年10月17日

关灯
护眼

“是吗?”钱爱芬看向儿子,“你种菜洗碗都会了。”乡下孩子干活早,海才因为上面有哥哥姐姐,加起来有七个,所以六岁前在家里基本也是不干活的。就是捡柴挖野菜也是跟着一宝二宝才去做的。
不过,钱爱芬是不反对儿子做这种事情的,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她就是看重儿子,也没到什么都不让儿子干的地步。
“会了,育幼园的小朋友都会,大家都一起种地。”海才乖乖道。
钱爱芬道:“那真是出息了,看样子还是你三婶把你教的好啊。”
宁书道:“我可什么都没教,海才本来就懂事,上了学有老师教,就更加懂事了。”她确实什么都没教,她就不是会教孩子的人。
两人有聊没聊的说着,海才搬了凳子出来,还倒了水出来。他并不是一个会主动做事情的人,但只要有人叫他做,他就会学。
夏天下工的比较晚,过了好一会儿,大家都下工了。
原本林母是会提早下工一个小时来做晚饭的,但今天宁书在大房吃,大房就叫了林父林母,林母也就没有提早下班了。
晚饭自然是热闹的,大房四个人、宁书再加上林父林母,刚好满满的一桌子。菜色也不错,比大房自己过年的时候准备的还要丰富。
红烧鸡块、炒鸡蛋、腊肉还有各种蔬菜。
从菜的丰富程度就知道,钱爱芬对于宁书是真真切切感激的。当然,除了感激之外,也想继续维护之后的关系,所以拍马屁也是有的。
但总归是大家都吃的开心。
饭桌上,林母和大房几个孩子的话最多,问的都是海才在部队、在育幼园的生活。
连一向话少又被动的海才都说的嘴巴有些干了。
“那你们在育幼园学了什么啊?你现在会数数、会认字了吗?”林父也颇为好奇的问。
“会啊。”海才回答,“我会数1到100了,我还会写自己的名字了,也会写拼音了。”也就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和拼音。
育幼园不教文字,拼音是宁书教他们的,为他们念小学打一下基础。至于更加深入的文字,宁书也没有教他们,她是彻底不想逼他们的,虽然说望子成龙没错,可是宁书早就想好了,以后让三个宝做个房二代。如果他们聪明有本事,自己能做出一番成就,那自然好,如果他们学习平庸碌碌无为,她也会挣钱给他们足够富裕的生活,她只想他们开开心心的过一生。
“啊哟,那你来数数……”钱爱芬也笑着道。她再度觉得,把海才留在部队养病是一件再正确不过的事情。
“1、2、3……”海才清脆的声音响起,数数也是慢吞吞的,但还真的数到一百了。
“不错,比你爹好。他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数不来1到100。”林父夸孙子的同时,还不忘埋汰一下孙子他爹。
林国丰:“……”他理由怀疑他爹是踩着他给孙子上位,但是他没有证据。就算有证据,他也不敢把他老子怎么样。
林国丰只念到小学三年级,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八岁的时候确实数不来1到100。本来他没觉得什么,他认识的人里面,不识字的文盲都很多,他小学三年级的学历已经赢了很多人了。可是被他爹拿来和儿子对比,他就尴尬了。老子在小子面前的面子里子都没了。
海才可不懂他爹的尴尬,还放下炸弹:“一宝二宝三宝也会数了。”
林母吃惊的问:“三宝才五岁,也能数到100了?”
海才点点头:“嗯,三宝聪明着呢,三宝连自己的名字都会写了。”
林国丰:“……”连吃饭都不敢发出声音了,就怕他爹有埋汰他。
这顿晚饭大家都吃的比较开心,相比于大房,二房那边就安静了。这边的欢笑声传到二房那边,张琴芳瘪瘪嘴:“还得是大嫂会拍马屁,不就是杀了一只鸡吗?明天早上我也杀。”
林国梁听她这样说,当没听到,反正他是不管这事情的。几个孩子听了,也没说话,他们娘的性格他们也是了解的,也习惯了。
等大家都吃好晚饭,宁书就走了。海才因为在家属院养成的习惯,开始和钱爱芬一起收拾碗筷。
“你不用收拾的,去玩吧。”钱爱芬道。
海才道:“我要收拾的,在部队的时候,都是三叔带着我们一起收拾碗筷去洗的。老师说,小朋友要勤劳,帮助大人,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是好孩子。我们3班的小朋友都会洗碗种菜的。”
林母本来在帮着钱爱芬一起收拾,听到孙子的话,她颇为理解的点点头:“那你收拾吧,慢慢来。你们老师时候的对,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林母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的,她都能接受最爱的小儿子给不靠谱的儿媳妇洗衣服了,自然也能接受孙子洗碗了。
她又对钱爱芬道:“咱们爹娘可不是生来欠孩子的,孩子自己乖,这是好事情,你受的起他的洗碗,不用什么都自己抢着做。”她不会主动叫儿子做,但儿子愿意做,她也不推辞。
活了一把年纪了,就是要活个明白。
钱爱芬道:“娘说的对。”
等大家收拾好,林父叫来海才:“海才,你写名字给爷爷看看。”到了他这个年纪的,就喜欢看孙子聪明的样子,孙子聪明比儿子聪明更让他喜欢。
“来了。”海才去自己的书包里拿来本子和笔,然后翻开,小心翼翼、一笔一划的写了林四两个字,“爷爷,这就是我的名字。”
“我看看……”
林母、钱爱芬、林国栋也都过来了。
林爷爷虽然没读过书,但是两个字三个字他还是会数的,这林四不就是两个字吗?“这真的是你的名字?怎么只有两个字?”
钱爱芬和林母也是不认识字的,但就像林爷爷说的,林海才是三个字,这本子上只有两个字啊。
“海才,你是不是少写了一个?”钱爱芬问。
“没有啊。”海才道。
林国丰嘴角都抽搐了,他哪怕只有小学三年级的学历,也知道这两个字念林四,不是念林海才。“海才,这叫林四,不叫林海才,谁教你这是你的名字的?”三弟三弟妹不可能,他们可是高知识分子。所以儿子到底是哪里学来的?
岂料,海才听到他爹这样说,他颇为赞同的点点头:“对啊,这是林四啊,不是林海才啊,我改名了,以后就叫林四了,不叫林海才了。”
噗……“咳……”
林海文正在喝水,听到弟弟的话,喝下去的水直接吐了出来,甚至还被呛到咳嗽了起来。
林家众人听到他的话,都愣住了。
林海武更是夸张的哈哈大笑了起来:“你为什么改名啊?你竟然改名字叫林四,你真是太逗了。”他想说傻的,但毕竟是自己弟弟,还是给他留点面子吧。
林国丰也回过神来:“谁让你改名的啊?”他都不知道怎么说了,他儿子真的是闷声干大事,把名字都改了。好在不是拿着户口本去改的,不然还得再去改回来。
海才见他们这样子,还有理有据的道:“因为林海才三个字难写,没有林四好写啊。而且一宝二宝三宝也改名字了,二宝说,林海智、林海睿、林海阳的名字更难写,所以他们就叫林一、林二、林三,而我就叫林四,这样一听名字,就知道我们是兄弟。”
众人:“……”
就说嘛,海才怎么看都不像是会闷声干大事的人,能想出这种改名字的,十有八九是二宝。就二宝这个机灵鬼才会这么做。一宝沉稳,三宝还小,除了二宝还能是谁?
而此时的部队家属院,林二宝同志正在不停的打喷嚏。
阿嚏……阿嚏阿嚏……
他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
“怎么打喷嚏了?是有哪里不舒服吗?”林国栋听到儿子的喷嚏声,关系的问。
二宝道:“不是,肯定是我娘和海才想我了,我娘说,打喷嚏就代表有人在想你。”
林国栋倒是没听到宁书这样说过,不过他也不意外宁书会这样说。
“娘不是这样说的啊。”三宝马上纠正,“娘说,打一声喷嚏代表有人在想你,打两声喷嚏代表有人在骂你,打三声喷嚏以上代表你生病感冒了,要看医生吃药了。”
二宝当然知道他娘是这样说的,三宝都能记住的话,他能记不住吗?
可是,林二宝同志天生反骨,他就是不承认他娘是这样说的,他娘就是说打喷嚏代表有人在想他了。
“明天去医务所量体温,看看情况。”林国栋一语定下。孩子还小,生病自己不会注意,他得用点心。如果等宁书回来知道孩子感冒了,肯定会怪他没照顾好孩子。
二宝瘪瘪嘴没说话,他不想去。
一宝道:“生病了要早点吃药才能好,如果不吃药等生病严重了,就要打针了哦。”
一听到打针,二宝的眼神闪了闪,天生反骨的林二宝同志小毛病,他怕打针。
还记得有次发烧了要打针,他给躲到医生的办公桌下不肯出来,后来还是宁书和医生一起把他拉出来的。
“那好吧。”为了不打针,二宝决定明天去医务所看看了。
被二宝挂念的宁书这会儿在林小山家,她看了林小山家收起来的笋干,多的她愣了好一会儿,这也太多了吧,起码得几百斤。不过想想,前年、去年加今年,也应该有这些数量的。
小山娘看到宁书愣住了,她有些担心的问:“是不是太多了?如果太多了留下来我们自己可以吃的。”
宁书赶忙道:“不,没事,都要的,我到时候给朋友亲戚寄一些回去,剩下的有用场。”
至于什么用场小山娘是不会问的,她又不是傻子,宁知青这么多笋干收起肯定是转手的,这种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不说了,反正他们也是拿了好处的。
“倒是嫂子,这么多笋干,我只能给你们钱了。”
“哎哎,那就钱好了。”小山也想要钱,他们家现在的粮食能跟上,自留地加工分换的粮食,够他们三个人吃了。
小石年纪小饭量小,而她虽然饭量不小,但是她拿的工分不少,小山也能拿小个工分了,一年到头家里是存不下钱,都用来换粮食买粮食了,但是却够他们吃的。
“那你们晚上把笋干搬来我家,现在搬动静太大了。”宁书道。
小山娘自然也是明白的。
到了晚上,大家都睡下的时候,小山娘和小山就把这些笋干都搬去了宁书家,两人用扁担挑的,小山娘一趟能挑六七十斤,小山一趟也能挑三四十斤,常年干活的人力气大,母子俩了四五趟就好了。
宁书家里没有秤,她问小山娘:“嫂子,这些笋干的重量你们称过吗?称过跟我报个重量,明天我称了再来核对一下,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明天中午我把钱给你们送过去。”
“我们称过的,一共520斤。”小山娘道,“宁知青你明天再核对一下,免得我们称错了。”其实她称了有526斤,但是她报了一个整数。
宁书:“那行。”
小山娘:“那宁知青,我们就回去了。”
宁书送他们到门口,转身回到屋子里,她就拿着手机去上架这些笋干了。

第163章
宁书没打算用秤去称,她不打算让小山家之外的人知道笋干的事情,而且,这些笋干拍照上架会直接显示重量,根本没必要用秤。
宁书把所有的笋干倒出来,堆放在一起,然后拍照,显示出重量是528斤3两。宁书把重量写下来记好,然后把笋干取出一些,凑成一个整数528斤,然后分成264份,每份25块,且备注是陈年笋干。上架之后,宁书就没有管了,又擦了一下身体去睡觉了。
虽然下午睡过,但还是很累,一躺下就睡着了。
第二天,宁书一觉睡到自然醒。
她也没事情干,先看了一下APP,每天看APP就和吃饭一样,已经习惯了。好不容易快熬到午饭的时候,张琴芳来了:“三弟妹,去吃午饭了。”
宁书:“来了。”
宁书对二房的饭菜其实挺好奇的,毕竟她印象中的张琴芳不是个大方的人。只是,当她到老宅,看见二房餐桌上的菜时,有些愣住了。
二房的餐桌上竟然摆放着鸡。
天啊,张琴芳杀鸡是专门用来招待她的吗?
事实上是的。
张琴芳和钱爱芬赌一口气呢。
以前的张琴芳是不屑拍宁书马屁的,可是随着海才生病,宁书汇钱过来,再大房两口把海才送去部队,让张琴芳意识到了宁书这层关系的重要性。以后万一他们家有个需要,如果不和宁书搞好关系,人家能帮你?
然后宁书送海才回来,张琴芳看见海才被养的那么好,让她再次有了觉悟。
于是这次招待宁书,张琴芳是下了血本了,和大房一样,把老母鸡给杀了。要想牛耕田,就要下血本,她还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三弟妹你尽管吃肉。”吃饭的时候,张琴芳热情道。
午饭的人数和昨天大房晚饭的人数一样,除了宁书之外,林父林母也来了。对于林父林母,张琴芳也是态度良好的,比分家的时候好了千万倍。分家才知道日子苦,也知道老两口的手头宽松,她可不对老两口好点,从他们的指缝里流一点出来照拂他们二房。
“二嫂不用客气,我会吃的。”宁书话是这样有说,但是她就吃了一块肉。张琴芳虽然杀了鸡,菜也不少,可她厨艺不好,做的不好吃。
而且,她不缺肉吃,倒是二房的侄女们看着个个很瘦,她就少吃一口留给他们吃吧。
张琴芳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她虽然比很多欺压女儿的父母好些,但如果女娃们的学费不是林父林母承担了,她是不愿意花这个钱的。
她甚至觉得,等女娃们长大了,嫁人的彩礼要留下来以后给儿子。
但林父林母身体还不错,二房的几个女孩子都已经十多岁了,等到她们说亲的时候,林父林母应该还在。只要他们还在,二房几个女孩子的亲事就由不得张琴芳做主。
吃好午饭,宁书又坐了一会儿,就去了小山家。
“嫂子,在家吗?”
小山娘刚把早上的剩饭热好,在等去捡柴的小山和小石回来吃饭,听见了宁书的声音,她赶忙出去:“在的在的,宁知青快进来。”
宁书笑眯眯的走了进来:“你们还没吃饭啊?”
小山娘道:“还没呢,小山和小石去捡柴了,在等他们回来,你吃了吗?没吃的话我们家吃点?就是菜不好,宁知青可别嫌弃。”说着她也有些不好意思。她确实想请宁书吃顿饭的,但是家里现在没拿得出手的东西来招待宁书。
“我吃过了,嫂子麻烦了。”宁书道,“我过来是说一下笋干的事情,斤两我已经称过了,一共528斤3两,我就算528斤了。”
“那么多?”小山娘想着自己秤的时候才526斤,不过她不是一次性称的,是一次一次加上去的,每次几两几两的就直接抹去了,所以才526斤。“那就算520斤吧,那几斤就当是给宁知青你们家添个菜。”
宁书:“不用,这个还是要算清楚的,而且我们也不是一次生意,以后还得继续。528斤,每斤1毛钱,我给你52.8块,就算53块钱。”
小山娘一听有53块钱,都惊呆了。她一年的工分都换了粮食,能存下10块钱已经很好了,没有想到光是笋干就能挣这么多。只是,“笋干要这么贵吗?这个……这个也就几分钱一斤吧。”她不好意思收宁书1毛钱一斤。
宁书道:“嫂子也知道,我如果是自己吃或者送人,也不会收这么多笋干,所以从你这收1毛一斤,我也是有利润的,你就不要和我客气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小山娘的人品还是不错的,如果是别人,肯定是越贵越好。
而且这笋干她在APP上卖25块钱2斤/份,264份都卖掉的话,有6600,其实笋干25块两斤是便宜的,一般来说一斤可以卖到20块钱。她之所以放这么便宜卖,因为是陈年笋干。
其实就口味来说陈年笋干和今年的笋干也没差,只是有些顾客会介意,所以她就放低了价钱。
“既然你这样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小山娘心里感慨,宁知青真是好人,不管她的利润有多少,换成别人来收笋干的话,肯定就几分钱一斤,宁知青的良心真是太好了。
宁书又道:“笋干接下来我还会要的,没意外的话今年明年估计不会回来了,要等后年了。”
小山娘赶忙道:“不打紧的,我都会像这次一样晒干存好的。”
这次的笋干的确都保存的很好,宁书检查过,都晒的很干,没有潮的。
其实,笋干之所以没有潮,是因为小山娘经常会拿出来晒。她觉得宁知青肯给他们家钱赚,她可不能断了这条路子,而且做事情她也要讲良心,不能给宁知青丢了面子。
宁书和小山娘又聊了一会儿,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庄小胖家的事情。小山娘神秘道:“你知道吗?小胖娘改嫁了。”她声音很轻,就怕被人听见惹上麻烦。
这事情宁书知道:“我听我婆婆说过,她前年给我电话的时候说起过,说小胖是被小胖娘送人了,然后小胖娘改嫁了。”
小山娘点头:“小胖是不是被小胖娘送人了我们也不知道,只是大家都是这样猜的。其实,在小胖推海才之前,小胖娘就在偷偷的看人了,不过当时没有下决心改嫁,后来小胖推海才的事情一出,你家大哥大嫂报了公安,小胖又不在了,小胖娘一个人在这里住不下去了,就下了决心改嫁了。”
“还有这事情?”宁书的印象中,小胖娘也是个风风火火的人,没想过她会改嫁。
按照小胖娘的年纪,如果改嫁的话,那肯定是二婚带娃的男同志,这自己当家的日子不好过吗?再改嫁上有公婆,下有继子继女,这日子能好过?
当然了,这也只是她的猜测,小胖娘改嫁的好也有可能。
“那男方是个什么条件的?”宁书颇为好奇。在部队住了两年多了,她也没和人八卦,实在挺憋的。现在猛然听到这样的八卦,还挺有意思的。
“是个二婚带娃的,不过家里没有公婆要伺候,男人据说是吃铁饭碗的。”小山娘道,“具体也不清楚。小胖娘自从改嫁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他们家的自留地地让小胖的叔家在种。”
“他们家还有多少自留地啊?”宁书问道。
“小胖虽然猜测被送走了,但是他的户口还在,自留地也在,还有小胖的爷爷奶奶,虽然送去改造了,但自留地也在,加起来就有6分了。”小山娘算了一下,“不过,这改嫁的日子哪里能好过啊?”反正她是不要改嫁。家里两个儿子听话懂事,等他们长大,自己也就轻松了,如果改嫁的,万一嫁的不好呢?
而且就算嫁的好,也没有她现在这样自己的当家舒坦。
小山娘这样受过婆婆苦头的人,是怎么都不会改嫁的。其实刚分家出来,也不是没有人劝她改嫁,但她每次都很果断拒绝了,时间久了,也就没有人说了。
“个人有个人的活法。”宁书又和她聊了一会儿,直到小山和小石回来,她就回家了。
回家后,宁书又忙碌了一个下午,她把家里的甘蔗砍了好几根,然后带皮的一节一节整好,她打算带一些去部队,当然不是给孩子们吃,而是自己去部队培育一下,等甘蔗发芽了,就种在部队的地里。
等她整的差不多的时候,林母来叫她去吃晚饭了。
自己一个人,宁书也没有开火的打算,所以今天的晚饭连着第二天的早饭,她都是在林父林母那边吃的。
吃好早饭,就坐牛车离开了。
林母怕她一个人路上无聊,和她一起坐牛车到县城,等她上了火车,林母才走的。老太太既然来了,就顺道去看了女儿,给她带了一些菜和吃的。
从老家部队,又在火车上熬了三天。等火车一到站,宁书就背着甘蔗逃命似的下车了。
下了火车,她还在东张西望的时候,就听见了二宝的大嗓门:“娘……娘在这里呢。”他还跳起来朝着宁书招手。

第164章
宁书还没看见人,就先听到声音了,顺着声音看去,看到林国栋带着三个宝走了过来,二宝还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一宝牵着三宝跟在后面,林国栋也紧跟着他们。
“娘……”二宝首先跑到宁书面前,“娘,你背着什么啊?”
宁书见着他们了,也没有走了,就站在原地等他们,确定的说,是等林国栋来拎袋子。虽然这一路都是放在火车上的,但是从火车上挑出来也是很累。
宁书一共带了两半麻袋的甘蔗,她拎不动,只能挑了。
“是甘蔗。”宁书道。十来天没见到三个宝了,耳根清净的同时让她越发觉得寂寞,也很想念。她好像从来没有离开他们这么久过。
二宝一听是甘蔗,眼睛都亮了。他们是吃过甘蔗的,甜甜的很好吃。“娘,你是拿来给我们吃的吗?你真好,你是最好的娘了。”
宁书挑眉:“那如果我不是拿来给你们吃的,就不是最好的娘了?”
“那也是最好的娘。”二宝笑呵呵的道,“娘就是打我们了,也是最好的娘。”八岁的二宝已经知道了,可以挑战爹的权威,但是不能挑战娘的,不然每天吃番薯。
“这不是给你们吃的。”宁书听他这样说,无情的宣布。
二宝闻言,眼睛都瞪大了,娘是生气了吗?
林国栋挑起宁书放地上的甘蔗,无奈的对笨儿子开口:“这么热的天,甘蔗闷在麻袋里三天了,都酸臭了,还能吃?你也不怕肚子疼。”
二宝一听,好像是哦。“那娘带这么多要坏的甘蔗来干嘛啊?”小脑袋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一宝也听着,他也想吃甘蔗。一宝是吃过甘蔗的,知道甘蔗甜甜的很好吃。可是三宝吃甘蔗的时候还不到二周岁,哪里能记得住甘蔗的味道?那个年纪的孩子连记忆都没有,而这些年在部队里,他也没有吃过甘蔗。他偷偷的问一宝:“大哥哥,甘蔗很好吃吗?”
五岁的三宝口齿清楚了,不再叫锅锅了。
一宝点头:“好吃。”
宁书道:“我带来种啊,种在部队里,等甘蔗成熟了,你们就可以吃了。不过这些甘蔗交给你们种了,种活了才能吃哦。”
听到让他们自己种甘蔗,三个宝都非常心动。他们种过很多蔬菜,就是没有种过甘蔗,蔬菜虽然能吸引他们挣钱钱,可是甘蔗好吃啊。相比于挣钱钱,好吃的甘蔗更加吸引他们。
只是,一宝好奇的问:“娘,爹说甘蔗已经酸臭了,还能种吗?”
“可以的,只要发芽了,酸臭不酸臭都没关系。”宁书道。
一宝似懂非懂的道:“我们种土豆的时候,发芽的土豆也是酸臭酸臭的,就能种。”
宁书称赞道:“对,一宝记性真好。所以和酸臭不酸臭没关系,留种的东西只要发芽就行。”
“嗯。”一宝笑眯眯的,眼睛都成了月牙儿,可见他被夸的有多开心。
林国栋是借部队的车来的,只要车空着,自己出油钱,部队还是很通融的。不过林国栋也很少借,从军至十来年了,借过的次数还没超过一只手。
有了车,他们很快就到部队了。宁书跳下车:“甘蔗你们看着,等你们爹还了车让他挑来,我先回家了。”黏糊糊的,她得马上去洗澡。
“知道啦。”
三个宝这会儿的注意力可没在他们娘身上,他们心里都是想着种甘蔗,然后把吃甘蔗。
宁书跑到家里,让她有些意外的是,锅里竟然烧好了热水,应该是林国栋去火车站前烧好的,现在只有40度左右了,但是天热,就是是40度的水,宁书也要兑冷水。
宁书在洗澡,三个宝也没闲着。
爹还车需要时间,他们觉得大热天的等着也不是办法。于是二宝道:“哥,我们能把甘蔗抬回家吗?”
一宝道:“我也不知道,我们试试看吧。”
“哎。”
于是两个宝把扁担拿起来,穿到其中半麻袋的绳子里,半麻袋的甘蔗也就30来斤,还别说,一宝和二宝虽然只有八岁,但是抬30来斤的甘蔗完全不是问题啊。于是一宝道:“三宝,你看着这一袋甘蔗,我和二宝先抬回家。”
“哎。”三宝应了一声。他看着两个哥哥已经抬着半麻袋的甘蔗走了,自己站在部队门口晒着太阳有点热,于是对门口的站岗士兵道:“叔叔,我可以在里面等我爹吗?”
“当然可以。”站岗士兵对于家属院里出了名的双胞胎的弟弟当然是认识的。
于是三宝坐在站岗亭里晃着小肉腿的时候,一宝二宝顶着太阳,在哼唧哼唧的抬甘蔗。他们一路过去,倒是也有遇见几个小朋友。
“双胞胎,你们抬的是什么啊?”
二宝道:“是甘蔗啊。”
“哇,我吃过甘蔗,甘蔗可甜了。双胞胎,你们抬着这么多甘蔗啊?我能用别的吃的和你们换甘蔗吗?”小朋友舔了舔干燥的唇问。他们已经习惯用吃的东西和双胞胎换吃的,因为双胞胎的零食是整个家属院的小朋友里最多的。
“甘蔗是什么啊?”有些没吃过甘蔗的,老家也没有甘蔗的小朋友好奇问。
“就是很甜很甜的,和玉米棒子有点像,但是比玉米棒子甜很多很多,很好吃的。”那个小朋友解释。
二宝:“这个不能换的,是我娘从我们老家带来的,不能吃,要用来种的,等种下去长大了才能吃。”
“那我们和你一起种啊,等这个甘蔗长大之后可以给我们也吃一点吗?”有个小朋友机灵道。现在对他们来说,种地已经是熟能生巧了,如果一起种甘蔗可以换来吃甘蔗,那还是划算的,比用零食换划算动了。用零食换的话,每次拿出的零食多,换来的零食少,他们也很舍不得,可没办法,谁让双胞胎的零食比他们的好吃呢。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