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种地日常/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by迷途未返
迷途未返  发于:2024年08月05日

关灯
护眼

船平稳地行驶在水面上,眺望着远方的风景,不免有种心旷神怡之感。
再悠闲地吃着些果干小食,看着天边的落日晚霞,这般惬意自在的时光倒也是不常有啊。
当然,若是没有麦冬在她耳边念叨就更好了。
傍晚时分,胤祺在康熙那便忙完后,便乘着小船划了过来。
他刚登上船板,便看到在船头上吹风的安清,眉头不由一皱:“风这般大,你怎么不在船舱里待着,出来做什么?”
现在可是二月啊,这样的数九寒天,她竟然出来吹冷风,这是嫌自己的身子骨太硬朗了吗?
安清也没想到胤祺竟这会回来了,不由一愣,“船舱里太闷了,我出来透透气,没出来多会。”
“主子,您骗人!”麦冬可算是找到机会了,立马告起了状来,“回贝勒爷,主子在这都快待一个时辰了,奴婢怎么劝都不听。”
安清:“……”
好家伙,叛徒竟在她身边!
这小妮子到底是谁的人啊。
胤祺闻言,眉头又皱了几分,二话不说拉着人就往船舱走去。
“真不冷,你看啊,我穿的可厚了,紫苏还给我戴了个挡风的帷帽呢。”安清边被拉着,边努力辩解道。
胤祺也没搭理她,回到船舱后,便转身交代麦冬去熬姜汤,还嘱咐她一定熬得浓一些。
安清一听要喝姜汤,瞬间一副痛苦面具状,“不是,我好好的,喝姜汤做什么。”
那玩意这么辣,谁家好人爱喝啊。
胤祺也是人狠话不多,直接拿捏住了她命脉,“若是你今日得了风寒,那明日路过大杨柳停泊时,我便去奏请皇阿玛带你回宫养病。”
“要回你回,我这次是可是侍奉皇玛嬷的,严格来说,咱俩不同路。”安清死鸭子嘴硬道。
胤祺嘴角噙着丝淡笑,“你也说是要侍奉皇玛嬷的,若是你得了风寒,还如何能侍奉人,所幸正好有了回宫的由头。
安清:“……”
成吧,好汉不吃眼前亏,她喝就是了。
不就是区区一碗姜汤吗,哪里有南巡的事重要,再说了,也确实是得预防下,万一得了风寒可就不能好好游玩了。
喝姜汤的事敲定了,安清突然反应过来一件事,他方才说明日经过大杨柳时船舶会靠岸,这是怎么回事啊。
胤祺解释道:“明日经过大杨柳,我们要在那边停留两日,皇阿玛要带着百官巡视当地农事,这也是此次南巡行程中的第一个安排。”
安清“哦”了一声,原来是这样啊。
她自是不知道康熙南巡具体行程安排的,只大概知道从大通桥乘船南下,大概会路经过那些地方,她还以为这船是一路南下不停的呢,原来这中间还有旁的安排。
不过,安清也没太当回事,只觉得确实符合康熙的作风。
历史上康熙虽曾六次南巡,但他和他孙子乾隆主要为了游山玩水的下江南不同,康熙都是带着目的而来的,主要是为了治理黄河,考察民情吏治。
所以,在南巡途中,康熙往往会关注沿途百姓的生活状况,更加了解民情。
这也是为什么康熙和乾隆都六次下江南,在后世,为什么乾隆被骂不止,康熙却能备受称赞的原因。
“你还好吗,今个晕没晕船?”胤祺问道。
之前在宫里见她准备了这么多晕船的东西,他还以为安清晕船呢,白天他让人过来瞧了几趟,都说她无事,这会亲眼瞧着了,才总算安心了些。
安清摆了摆手,得意道:“放心吧,咱这身体素质,完全没事!”
说罢,她还在船板上转了两圈,那嘚瑟劲看着不由有些欠揍,幸好此时晕船的四福晋和八福晋没瞧到,不然非得给她个白眼。
不晕船了不起啊!
第二日,御舟船队在途径大杨柳时,船舶停泊靠岸,按照南巡原定计划,康熙领着众人入住了天津府官衙。
这么多人,当地官衙自是住不下来的,大部分人留在了船上,安清很荣幸作为太后和宜妃的挂件,被带上了岸歇息歇息。
当然,四福晋和八福晋两个可怜催的,也因这晕船实在太严重,被允许上岸缓缓,听说两人一进衙门便倒头睡了下去。
康熙出行向来走节俭路线,像这种没行宫的就住在衙门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身边的众人跟着他也都习以为然。
当地的官府衙门条件虽简陋了些,但总归什么也不缺,安清倒是住的挺习惯的,当晚便睡了一个很踏实安慰的觉。
她这个踏实安稳是和前一晚船上相比的,这在岸上总归比在船上好啊,船舶在河中行驶的再平稳,多少也会晃悠些的,白日里可能不觉得什么,但晚上躺在船上,那种颠簸感就会被数倍放大。
所以,安清虽然不晕船,但在这楼船上过的一个晚上还是醒了好几次的。
这难得睡个好觉,一不小心就睡过了头,等安清在衙门后院醒来时,身边早都没有胤祺早的身影,据说是一大早就被康熙带着去城郊巡查农事了。
康熙还真是个爱岗敬业的人呐,比不了,比不了哦。
但胤祺就不免有些悲催了,好不容易出门一趟,还要被拉去加班,啧啧~还好她是出门旅游的,不用被拉去强制加班啊。
安清简单用了膳食后,便开始琢磨白天要干什么,大杨柳在后世可是天津有名的古镇,既然来都来了,自是要逛一逛的。
毕竟,出游的主要目的就是感受地方的风土人情嘛。
安清先是来到太后处,询问了她老人家是否要出门逛逛,她本以为太后会推脱,谁知人家直接就答应了,而且瞧着这劲头比她还足。
于是,她又去问了宜妃,宜妃也满口应了下来,不错不错,看样子大家此次出游的目的都挺明确的嘛。
有这般志同道合的旅游搭子,安清表示十分满意。
三人简单收拾了一番后,便带着些侍卫,出了衙门。
而与此同时,康熙也带着一众官员来到了城郊,这附近的农田都是种的小麦。
去年安清那种植小麦的册子拿出来后,康熙特地选了几个地方,作为推广试验点,而这天津府的大杨柳就是其中之一。
而那小麦种植册子上的法子,也被农政司的官员整理后,统一发放到了各试验点,并明令要求当地的官员去实地监督百姓,严格按照这些法子种植此季冬小麦。
经过了一个寒冬,事实证明,安清那压麦等法子确实很有效果,此地在年后也是上了折子的,说此地小麦冻害竟减少了九成之高。
这也是康熙把这选为此次南巡劝课农事第一站的缘故,事实摆在眼前,就没有比亲眼瞧见更有说服力的了。
既然是劝课农事,那在场的自然不能只有康熙和一众官员,附近村落的百姓则全被叫了过来。
但最让众人意外的是,竟还有不少外地的百姓,都是听说了康熙要在此地巡视农事,也纷纷赶来一睹龙颜,只是这些人被官兵隔在很远地方。
康熙见状,自是龙颜大悦,并且直接要让他们靠近些,最好能亲眼瞧瞧那些没有遭受冻害的农田。
“皇上,不可啊,这些百姓来路暂时无法确定,您的安全第一。”天津府巡抚出声劝道。
只是,他低垂着的脸上却闪过一丝不安,这么多人,若是有人趁机到了那块农田可如何是好。
巡抚一出口,其他地方官员也纷纷出声附和。
无疑,他们都是心里有鬼的,毕竟那块出现鬼麦的农田离这边并不算太远,他们千方百计把康熙等人才旁边引,也是为了不露馅。
但他们千算万算,却怎么也没料到这次竟会从外地来这么百姓,若是真的把他们都放进来,那局面定会超出他们的掌控。
康熙却完全没当回事,摆了摆手,道:“无碍,附近地方这么大,不让他们靠近便是了。”
随行的侍卫本就会在周边做好防备,正常情况下,除了伴驾的官员外,旁人都近不了康熙的身,即便是那些被安排过来面圣的百姓,也要在几米开外的地方磕头。
康熙说罢,随手朝着另一边空旷的地方指了指,“就那边吧,让那些外地的百姓去那边,他们大老远赶来,想必也是想亲眼瞧瞧这边的小麦是否是真的躲过了冻害吧。”
其实,今年除了特地划出来的那些试验点外,旁的地方,仍旧有不少地区遭受了小麦冻害。
至于为何康熙今年没有全面推广安清的那些法子,一是为了安全起见,先试上一年看看效果,第二点嘛,也是因为新的种植技术想要全面推广其实并不容易,很多百姓会对此产生怀疑,生怕这些法子会有碍庄稼。
天津府巡抚顺着康熙指的方向望去,脸色不由一白。
康熙向来金口玉言的,他说出口的话,自是有人立马就去执行了,甚至那些本地的官员都还没反应过来,那些百姓就已经被放进来了。
一众百姓纷纷对着康熙的方向磕头谢恩。
康熙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平身。
既然一切都准备就绪了,那接下来也就要进入劝课农事的环节,但就在康熙正准备亲自下田进行天子示范性耕种时,不远处的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惊呼。
“鬼、鬼麦!!”

随着这一声惊呼,不远处百姓的人群中瞬间沸腾了起来。
康熙等人不知发生何事,转身望过去时,只看到那边的百姓先是弯腰确定些什么,随即像是碰到了什么晦气的东西,全惊慌失措地往后退去。
甚至有人被绊倒了都顾不得起来,连爬带滚地向旁边逃去。
康熙双眉紧皱,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这场瞧着就莫名让人心慌,他随手指了个侍卫道:“去瞧瞧怎么回事?”
旁边的侍卫忙应了下来,转身朝着混乱的人群走去,没过多久,他匆匆赶了回来,脸色瞧着明显不是很好。
“回禀皇上,那边有百姓发现了麦田里有鬼麦。”
什么?鬼麦!!
众人心下不由一沉,场面一度混乱了几分。
康熙也是心头一凌,他虽料到了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但却怎么也没想到竟是鬼麦。
民间向来最信鬼神之说,这‘鬼麦’更是历来被百姓们避恐不及。
怎的偏偏就是鬼麦,还偏偏在他劝课农事之时被发现,这般兆头不详之事,这若是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后果怕是不堪设想。
不对,若是那些百姓都能这般轻易发现的事,此前不应该一点预兆没有才是,再加上方才那些本地的官员好像是有意把他们往往别处引……
康熙立马抓到了重点,下意识看向了旁边天津府的知府及一众当地官员,见他们躲闪的眼神,以及那此时已白了几分的脸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无疑,他们这应是早就知道了,非但不上报,还选择欺上瞒下,企图蒙混过关,却造成如今这进退两难的局面。
康熙气急,但也知道这会不是追究这些时候,当务之急是得把这鬼麦之事解决才成。
他给了旁边领侍卫大臣一个眼色,对方立即领会,带着众侍卫和负责戒备的地方官差一起去维护现场的秩序,以及尽量把百姓们先控制起来。
康熙则带着众大臣匆匆赶去了就近的一处官宅,商讨解决之法。
刚进门,他便脸色阴沉地看向一众当地的官员,声音冷厉道:“朕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若是再不如实禀报,后果自负!”
一众官员立马跪地磕头请罪。
天津府知府见这情势,自知是躲不过去了,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把事情的始末全都和盘托出。
那日在发现鬼麦后,众人在商讨了一番后,还是为了前程选择欺瞒下来,按照他们的打算,只要到时候把康熙等人往别处引引,问题应该不大。
毕竟,此行一众劝课农事的前期工作都是他们本地的官员在筹备,这个操作起来也不是难事。
但他们却万万没有料到,今日竟会来了这么外地的百姓,更是没料到康熙会把他们放进那块鬼麦的地里。
康熙听完,冷笑了一声道:“这么说倒是朕之过了,嗯?”
“微臣不敢!”众人齐声道。
康熙怒斥道:“朕瞧你们可没有什么不敢的,你们胆子大的很啊,连这般欺君之罪都敢犯,还能有什么不敢的!”
他这会想要砍了天津府知府等人的心都有了,若是他们能在发现鬼麦的第一时间便如实禀告,又何至于发展到如今的局面。
“皇上恕罪,微臣罪该万死!”
他们是罪该万死,康熙自是不会轻饶他们,但也知此时不是只顾生气的时候,只能深吸了口气,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
然而,就在这时,领侍卫大臣也赶了过来,“参见皇上。”
康熙抬手示意其平身,“外面情况如何?”
领侍卫大臣拱手回道:“回禀皇上,大部分百姓都暂时安抚住了,但之前外围有些没进来的百姓,听闻到‘鬼麦’之事后,都纷纷落荒而逃,微臣带人过去时,他们早已不见了身影。”
众人听到这话,脸色都不由凝重了起来,如此看来,此事定是瞒不住了。
康熙脸色实在难看的厉害,屋内众大臣都不由屏住了呼吸。
张英和马齐几位朝廷要员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凝重。
旁的人可能不清楚,但他们这几位康熙近臣却是知道的,皇上此次南巡可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拉拢江南汉族士大夫。
江南本就属于富庶之地,吏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清朝赋税的收入,除此之外,还关系着清朝政权的稳定。
但近些年来,南明有几个小明王,一直活跃在江浙一带,极力在拉拢当地的势力,虽未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但总归是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康熙此次南巡也有意拉拢当地汉族士大夫,消除了他们抗清情绪,这样不管南明有多少残余势力,没了当地汉族士大夫的支持,自然也就成不了气候。
而康熙之所以把劝课农事加入到此次南巡行程,也正是因为如此。
去年安清那治‘青风病’的法子,在江南地区掀起了很大的反响,还有在各地的几个小麦种植试验点,今年也纷纷传来了好消息。
自古以来,农为国之根本,康熙这般大张旗鼓,也是想通过此种方式,向江南汉族士大夫展示,大清是众望所归。
但此时‘鬼麦’之事一出,他此次南巡本就引人注目,消息这会怕是早都传出了,可谓是直接坏了他满盘的计划。
“关于这‘鬼麦’,你们知晓多少?”康熙看向下首的几个随行农政司官员,问道。
几人对视了一眼,也不敢隐瞒,三言两语便把知道的全部都说了出来。
其实,关于这鬼麦他们也知道的并不多,只知道这会发生在小麦的各个时期,在麦苗期会毫无征兆地出现枯黄、皱缩的情况,长成株的小麦则会出现叶片严重卷曲、麦茎莫名肿大弯曲的情况,在小麦结穗时麦粒甚至会长成为奇怪像虫子的形状。
这种情况不仅无规律,还找不到任何原因,总而言之,很是诡异。
但更诡异的是,凡事出现过鬼麦的田地,甚至在停耕两三年后,但只要再去种农作物仍会出现此情况。
也正是因此被百姓视为不详之兆,说是有鬼神在作祟。
“皇上恕罪,微臣们曾遍寻古今农书,都未找到任何解决之法,唯一之法便是把该地的小麦全拔了,然后停耕多年后再尝试看看。”
若是不再出现鬼麦,便证明鬼魅一离开,若是依然出现,那就只能继续再等。
康熙此前对鬼麦的了解只知是不详的存在,却不知这背后还有这么邪乎的事,怪不得方才那些百姓会对其避之不及。
他看向张英等一众朝廷要员,问道:“此事,你们怎么都怎么看?”
康熙问的此事,此不是让他们回答对鬼麦的看法,而是如今这局面要如何破。
恰在他劝课农事之地出现这鬼麦,甚至都不用有心之人去故意散播什么,正常人听到后哪怕只稍稍联想,后果便会不堪设想。
众人心里不由一紧,这件事情出的太过突然了,他们如今也是才反应过来,哪里有什么好的法子啊。
几人面面相觑了半晌后,张英顿了下,起身向前回道:“回皇上,依老臣看,为今之计,也只有一个法子了,将这‘鬼麦’之事给解决了。”
众人:“……”
这不废话嘛,要是真能解决那还能有什么事。
但问题是谁能解决啊,这上千年来都无解的事,这会哪里能蹦出个人来给……
就在此时,众人脑子里纷纷想到了一个人,五福晋!
虽然知道机会渺茫,但却也是唯一的希望了,万一呢。
毕竟,之前青风病也是上千年来无人能解的难题,不也被五福晋给解决了吗!
康熙自是也想到了安清,深吸了口气,看向一旁的梁九功,“五贝勒现下在何处?”
梁九功忙回道:“回皇上,众阿哥都在外面候着呢。”
康熙轻点了点头,“去让他把五福晋找过来,要快。”
梁九功自是不敢耽搁,立马快步出去通知胤祺。
胤祺也是知晓事情的轻重,二话没说骑着马就朝着城门的方向而去,只是,当他快马加鞭回到衙门时,却被告知安清和太后、宜妃出门逛街去了。
无法,他只能又满大街地寻起了人来。
当胤祺找到安清时,她正在一个糖人摊子前让摊主照着她的脸给她捏糖人呢,转头看向胤祺时,不由一愣。
“你怎么来了?”
他不是陪康熙视察当地农事去了嘛,这么快结束了?
胤祺面色有些凝重,“安清,皇阿玛要见你。”
安清不由一愣,她也不傻,康熙这般急着召见她,胤祺又是这么般神情,定是出事了。
“发生什么事了?”她问。
胤祺道:“此事说来话长,我路上再同你详说,当务之急你要先同我过去。”
安清自是知晓轻重缓急,立马转身交代跟随她的紫苏和麦冬,让她们去旁边酒楼找太后和宜妃,把康熙召见她的事告诉两人一声,别让她们担心。
而她自己则跟着胤祺直接离开了。
太后和宜妃此时正在旁边酒楼的二楼靠窗的位置坐着,自是远远瞧见了安清和胤祺离开的身影。
待紫苏和麦冬匆匆赶回酒楼时,两人刚推开门进来,宜妃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发生何事了,老五怎的突然过来了?”
还带走了安清?
紫苏忙把事情的始末转述了一遍,宜妃听完,不由一愣,“皇上找安清做什么?”
太后思索了片刻,回道:“应是和今日的劝课农事有关。”
两人对视了一眼,纷纷猜到了城外可能是出事了,而且能让老五这么般着急忙慌地赶来,甚至连上来同她们打声招呼的时间都没有,可见此事定不小。
太后和宜妃也没心情在外面继续逛了,于是带着众人从酒楼离开后,便直接回了衙门,也是想回去瞧瞧,说不定衙门里的人已经先一步得到了什么消息也不一定。
而安清这边,为了能快一些,她也没坐马车,而是和胤祺一人骑着一匹马,正奔驰在城外的路上。
路上,胤祺也大概把事情的始末说了一遍。
当安清听到鬼麦时,不由愣了下。
不对啊,她是知道这次康熙去的农田是去年用了她那小麦种植法子的试验田,若是完全按照她的那笔记,不应该出现这鬼麦才是。
胤祺见她听到‘鬼麦’的反应不像是惊讶,倒是有些疑惑。
难道她并不知道什么是鬼麦?
若真是如此,皇阿玛怕是要失望了。
“你可知晓这鬼麦?”他问。
安清点了点头,也没多想,顺口回道:“知道,以前遇到过。”
这鬼麦,也就是后世的小麦线虫病,当初在课堂上时,初次听老师说这鬼麦的说法,她还以为是麦类黑穗病呢。
毕竟,鬼麦这名字,一听就和黑有关,但谁知并不是,后来她也是了解了这鬼麦叫法的来源后,才恍然大悟的。
别说,在古人未找到真正的缘由时,这名字确实还挺贴切。
小麦线虫病,又叫“粒线虫病”,俗名也叫‘浪当子’‘萝卜子’‘辣椒子’‘马兰子’,具体是由小麦线虫引起的病虫害。
胤祺见她这反应,心里也猜到了她可能会有法子,但这会着急赶路,他倒也没再继续追问下去,毕竟他皇阿玛那里确实是十万火急。
两人一路骑马来到了城外那处官宅处,安清进来时,屋内众人纷纷投来了期待的目光。
“儿媳请皇阿玛安,皇阿玛万福……”
康熙直接抬手打算了她的行礼,“不必多礼,安清,过来的路上胤祺可同你说明了情况?”
安清点了点头,“回皇阿玛,爷已经同儿媳讲了,说是遇到了鬼麦。”
康熙轻‘嗯’了一声,“那朕找你来的缘由你也清楚了,不过,你不用着急,朕可以给你些时间,慢慢找法子。”
就像上次青风病一样,可以慢慢去尝试,说不定就找到法子了。
众人虽都是这般想的,但心里其实也清楚,这鬼麦还是不一样的,万一真是鬼神在作祟,那试再多的法子也是没用的。
安清愣了下,摆了摆手道:“不用,皇阿玛,这鬼麦儿媳知道,之前在科尔沁种小麦也遇到过。”
康熙不由一愣,刚想问她可有解决之法,谁知却被安清抢先开了口。
“皇阿玛,儿媳有一事不明,可否请那块出现鬼麦之地的百姓过来,儿媳有事要问?”
她这话一出,众人不由怔了下,找那地的百姓做什么,这难道还能和他有关?
康熙虽也很疑惑,但却也没多多问,直接派人出去找人了。
没多久,那块出现鬼麦地的百姓就被人带了过来。
安清也没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问道:“你那地前几年可有出现鬼麦的情况?”
那百姓哪里见过这场面,见到当今圣上和满屋子大臣后,早都吓破了胆子,一听安清这话顿时慌张的不行:“没有,草民那地之前并未从先过鬼麦,给草民一百个胆子,草民也不敢欺瞒。”
安清点了点头,这鬼麦在古人看来事关重大,若之前真出现过,自是也不可能欺瞒过去。
她见那百姓慌乱的样子,出声宽慰道:“老伯,你别慌,我就是询问下情况,没说你隐瞒。”
见那百姓身子总算是不那么抖了,安清才继续问道:“去年你播种前,可有按照要求去那小麦进行浸种?”
听到这话,那百姓身子不由一僵,脸上满是惶恐之色,但此时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隐瞒,只能跪在地上边拼命磕头,边全数交代了出来。
果然,这百姓当时并未按照要求,用1%石灰水冷浸日晒来处理种子,说是之前从未听过这法子,怕毁了麦种,从而影响小麦的收成,便欺瞒了那些来督查的衙役们,谎称处理过了。
安清心道果然如此,那就没错了。
这小麦线虫是以虫瘿混在麦种、肥料之中,或者散落田间而导致的,而麦种是浸染的主要来源。
若是按照她的法子来处理种子,并不应该出现此时的情况才是。
那百姓被带下去后,众人纷纷诧异地看着安清,她方才虽只问了两个问题,但总觉她应该是知道些什么的。
康熙也一时没反应过来,难得的语塞了片刻。
安清还以为康熙等人是被吓到了,于是出言宽慰道:“皇阿玛,您不用担心,这鬼麦没百姓们传的这么邪乎,其实就是一种小麦虫害。”
众人愣了下,突然反应了过来,这鬼麦竟是虫害?
真的假的!
“可是鬼麦地里并未发现任何害虫啊?”一农政司的官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说罢,他扭头看向方才康熙让人拔过来的那些‘鬼麦’麦苗,而且,这麦苗上也并未出现任何被虫子蚕食的痕迹。
怎么可能是虫害啊。
安清也多解释,而是直接走到了那鬼麦前,挑选出了一棵后,转身问胤祺,“你随身带的匕首借我一用。”
胤祺也没多问,直接把匕首递了过去。
安清接过匕首后,对着那小麦的根部慢慢将其划开,众人一开始还不太理解,待见到那小麦根部结处出现一只蠕动的小虫子。
呼~好在已有成虫,不然这会也没有显微镜,她一时还真没法子解释的清。
这是小麦胞囊线虫病,为内寄生性线虫病,整个为害阶段基本都在根输导组织处进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外面并未发现异样的原因。
而且这小麦线虫对环境的抵抗力以及适应性极强,就比如那块出现了鬼麦的地也不是这么任其放着,也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不然遗留在地里的那些虫瘿,在干燥情况下,甚至可存活几十年,即便是在潮湿土内,也有活两三年的。
所以,不对土地做处理的话,一般会造成侵染循环。
这也是为什么那出现鬼麦的地里,之后种仍然会继续出现这种的原因,并不是什么鬼神作祟,都是这虫瘿的锅。
当然,处理这地的事都是后话,当务之急还是要把目前的困局给解决了。
“安清,既然你对这鬼麦如此了解,可有法子能确保解决?”康熙一脸期待地问。
安清在来的路上也听胤祺说了此次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康熙这话她自是明白什么意思,他想要个万无一失的法子。
“皇阿玛,儿媳尝试过很多法子,没有能确保万无一失的,最好的法子便是对那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她如实回道。
即便是在后世,对付这小麦线虫病也基本都是以防为主,她提供的那浸种法子,也是后世农学家经过反复试验确定下来的,对麦类黑穗病和小麦线虫病的预防效果基本能达到98%-100%。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