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让二丫选布料,二丫都知道,她一个学生,没必要穿那么好的衣服。学生要比的是学习,而不是吃穿。大丫呢,穿要穿好的,用要用好的,还去她奶那里,讨雪花膏和头油。”
陆行军两口子因为陆凤芹的问题,吵了大半个晚上。
虽然一家一栋屋子,但毕竟在一个院子内,其他人自然也听见了。李月娥也没去劝,在教孩子的问题上,如果老大两口子想法不一致,那大丫不说能不能扳回来,小的两个都要担心,会不会又被教歪了。
陆家村的事,远在羊城的陆长征他们并不知道。
此刻,陆长征正陪着苏廷谦,在羊城火车站跟工作人员交涉。
苏廷谦虽然还不能离职,但莫玉蓉已经离职了,既然当初跟领导拍着胸脯做了保证,该准备的事还是要尽快落实的。
这事一旦开了口子,就肯定会有嗅觉灵敏的人闻风而上,国家收集参考数据,就不可能只他们一家,他们现在要的就是尽快抢占先机。
分管羊城火车站的金主任也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但对方拿了盖着红章的批示来,他也只能配合了。
金主任拿着批示看了又看,不确信的问:“苏教授,领导真说了在我们火车站弄?”
毕竟这批示,也只写了为配合国家特定试点项目,允许苏家从事一定范围内的小额经营活动。可没明确说要到他们铁路部门的火车站来。
这批示,还是当初苏家兄弟为了有更多的自主权,走了不少关系才弄来的,可操作范围大着呢。
“领导说了,要先解决民生的问题,火车站……”苏廷谦把发现的问题一说。
金主任点头,这些问题,他们自然也知道,所以他们火车站,不也有一个小商店么。但想到苏廷谦刚才说的小商店存在的问题,也就没往下说了。
他们也没办法啊,这卖什么东西,也不归他们管,他们领导也是费了番功夫,才让那帮人同意在这边弄一个小商店。至于可选择的东西少,人家的吃食也就只有那些,他们总不能搬个国营饭店过来吧?
至于晚上关店的问题,这就更没办法了,人家正常上下班,难道他们还能拘着不让人下班不成。
这么一想,金主任似乎有点明白领导的用意了,做事得有竞争才能有进步呀,说不定有了别人的加入……
金主任早看小商店的女售货员不顺眼了,干活懒懒散散不说,态度还很不好,别说乘客了,就是他们这些工作人员,有时候去买东西,那人都是爱搭不理的,不是在看报纸织毛衣就是在睡觉。
但奈何,这小商店,就那女售货员一个员工,没有其他人,有人去举报了也没有用,据说是某位的小姨子,给压下来了。
“行,既然领导都这么说了,我们自然全力配合。”金主任说完,就让后勤处送了钥匙来,然后带人去选地方了。
这个时候的火车站,就没考虑到卖东西的事,里面也没有规划商铺的位置,仅剩的几个空房间,也在边角地带,别人要买东西,还得特意找来,很不方便。
苏廷谦逛了一圈,最终指了一个入站出站的乘客都会经过的位置,问:“金主任,你看要不我选这里?”
这时候的火车站,不像后世,入站出站的乘客是区分开走不同通道的,这个时候,很多通道都是共通的。
金主任皱眉,“你要我们在这里给你建一间店铺?”
“不用,你只要把这块地方给我,店铺我自己会准备。”
“苏教授,陆副师长,我们这可不能胡乱建,这地方要改动,可得上面领导批准才行。”
苏廷谦摆手,“你放心,我们不会乱来的。你就把这块边边的位置给我们,到时候我弄一个移动小卖铺过来,移动小卖铺知道不?就跟邮局现在那报刊亭差不多的样子……”
高考恢复后,文宣口放开,许多报刊杂志纷纷复刊,人们去邮局买这些是在是有些麻烦,为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邮局在几个大城市,选了几条人流量大的街道,在街边试探性的推出了报刊亭这一模式,羊城就是其中之一。
金主任想了一下前两月开始出现在街边的报刊亭,觉得可行,但也不敢立刻同意,表示要跟领导申请一下才行。
等两人离开后,金主任便给上边领导打了个电话。得知对方有国家盖红章的批示后,领导便把这事交给金主任全权负责,只要不影响火车站正常的营运就行。
第二天,金主任便给苏廷谦留的号码去了个电话,表示领导批准,但他们一定要注意好,不能影响乘客的正常进出。
苏廷谦自然一口答应。下班后,又让陆长征开车带他去火车站,翁婿俩选了个宽敞的地方,在靠边的位置,量了尺寸。
事情定下来,大家便开始分工了。
苏奕远托徐启发找了人,紧锣密鼓的制作铁皮小卖铺。
苏茉和陆长征则领了解决原材料的任务,这要卖吃食,米面肉菜那些肯定少不了的。
本来这些可以一并从徐启发的自由市场拿货,但自由市场的东西贵,除了肉,其他苏茉的异能就能催生,没必去浪费这钱。
况且,苏茉催生的东西,可比本土种植的好吃多了。东西好吃,是留客的第一关键。
两口子拿着批示,托了关系,去粮站和农贸市场开了月采购量500斤的批条。自然,这只不过是个幌子,他们只采购部分,方便把苏茉催生的东西混入其中。
苏廷谦夫妇,一个忙着打听哪些擅长做各地小吃的老师傅,一个则开始练起了厨艺来。
三月底的时候,两个房子也装修好了,总体效果还算满意。两个房子包材料人工和定制的柜子那些,花了一共900块钱。
两个房子面积加起来,有四百多平方了,算起来,才两块多一平方。
那建筑队队长,装修完还特意让人来拍了照,到时候揽活的时候,把这个一亮出来,他们建筑队的水准,那可就不一样了。
苏茉屋子的装修,在后世看来或许只是普通,但在这个时期,却是十分高大上了。
四月初的时候,托徐启发从港城那边买的冰柜也到了,一共买了两台,一千多一台,两台花了两千多。
找人定制的铁皮屋小卖铺也做好了,花了二百多块钱,这要在农村,都能起一个房子了。
东西准备就绪,大伙儿便忙活着准备开业了。
1977年4月10号,周日,苏家第一个小卖铺开张了!
这开张的日子,也是仔细选了的。
15号的时候春交会开幕,这期间,来羊城的人特别多,正是火车站人流量最旺的时候。
春交会除了参展的企业和外商外,还有许多来参观学习的国内各地厂方代表。这些人坐了那么久火车,哪怕在车上有饭吃,毕竟味道一般,吃多了也腻。
这下了车,碰上好吃又不贵又不要票的东西,肯定都会买来尝尝。
其次,周日,苏廷谦、苏茉、苏奕远都不用上课,正好可以帮忙。
毕竟刚开始,在明面上,肯定不好一开始就直接请人的,总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0号这天一大早,苏茉和穆玉容先到了小卖铺,把两个煤炉子先生起来。
小卖铺位置不大,前方放了两个煤炉子,和一个一米多长的平铁架,中间是人通行的过道,左侧是门,右侧放了一个煤气炉,配了一个直径60cm的煎饼锅,用来做酱香饼或煎饼的。
后方则是一层层的架子,用来放东西。
煤炉子生起来后,苏茉又去打了水来,母女俩把小卖部里里外外又抹了一遍。随后换上白棉布做的类似厨师服的大褂子,头上也带上了白色厨师帽,并带上了白纱布做的口罩。
没一会儿,陆长征、苏廷谦、苏奕远他们就搬着一笼笼的包子和其他东西来了。
这些东西,都是一大家子半夜起来准备的。
房子装修好后,苏廷谦两口子就搬到高第街骑楼去住了,另一个平房,则用来当成吃食铺子的作坊。
火车站的小卖铺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肯定会开越来越多这样的吃食铺子。
如果每个铺子自己包,要请的人多效率不高味道还有参差,不如统一在作坊做好,每天开店前,统一由作坊配送过去,店铺只用请一两个店员卖东西就行。
这种模式在后世很普遍,但在这个时期,是很先进的理念,且还是苏廷谦提的。果然是家学渊源,苏家人天生就会做生意。
东西搬过来后,莫玉蓉赶紧把包子先放煤炉子上蒸着,大家开始摆东西,苏茉则开始热炉子摊饼了。
没一会,空空的前台处,便放满了东西。两大摞蒸着包子的蒸笼,旁边的平铁架上,放了一个装满茶叶蛋的砂锅,一铁茶壶热豆浆,一篮子还热着的酱饼,旁边还有一个篮子空着,一会儿装酱香饼的。
苏廷谦的价目表也写好了,便把小黑板放在小卖铺的侧前方。
甜馒头:8分/个;红糖馒头:1角/个;菜肉包子:1角/个;纯肉包子:1角5分/个;茶叶蛋:1角5分/个;肉馅煎饼:1角5分/个;酱香饼:5分钱/块;甜豆浆:5分钱/碗。
今天第一天营业,他们准备的品种不算多,先尝试一下。
这时,新到站的乘客,已经开始陆续出站了,看见苏家的小卖铺,都有些好奇,不过都只是看着,一时倒没有人上前来买。
这时,一个一脸菜色的汉子走上前来。汉子是西北某省的,第一次来羊城,坐了五六天的火车,晕车加上车上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现在十分不好,迫不及待想喝点热的。
苏茉这时已经摊好了一张酱香饼,正在往上面刷调好的酱汁,酱汁红橙透亮,再刷在金黄的饼上,让人看着都垂涎欲滴。
汉子不由咽了咽口水,问:“你们这里卖吃的?”
“是啊,大哥,你要吃点啥?”苏茉笑着应。
汉子看了看黑板上的价目表,道:“先来碗热豆浆吧。”
一旁的苏奕远利落的给人倒了一碗豆浆。
汉子喝完,咂摸了下嘴。这豆浆不错,还挺甜的。便道:“再来一碗。”
这喝了一碗豆浆,汉子也缓过来了,看着苏茉切好的饼问:“你这就是酱香饼?”
“对,大哥要不要来一块?五分钱一块。”一大张饼,苏茉切成了八块,这每一块还是挺大张的。
“行,那就来一块。”
汉子接过苏茉夹过来的饼,几口就吃完了。别说,还真挺好吃,比火车上的东西好吃多了。
汉子一连吃了四块,才停下来。赶紧掏出三毛钱,递给苏奕远。
他看那小伙子一直盯着他,别是以为他想吃霸王餐,他虽然现在看着邋遢了点,但那也是坐火车弄的,他可是个体面人。
那汉子吃饱喝足,也有了些精神头,便攀谈起来。
“你们这馒头有点贵呀,我们那,白面馒头,厂里食堂才三分钱一个,就是国营饭店,也才五分钱一个,你们这要八分钱。”
“大哥,这不一样。我们这的馒头,不要票。”
“况且,你们厂里的馒头,没加糖的吧?我们这馒头,不止加了足足的糖,还加了奶粉进去呢,不仅香软好吃,闻起来都能流口水呢。”
这年头,能坐火车的,都是有单位或家里有条件的,这样的人,不会去在乎那一毛几分的,只要东西足够好,他们大多都愿意掏钱买单。
汉子被苏茉说的有点意动,便道:“那给我来一个吧。”
汉子接过馒头后,细细闻了闻,果然有淡淡的奶香味,看来没作假,咬了一口,果真甜滋滋的挺好吃,这不知不觉,一口口的,竟把整个馒头吃完了。
“确实不错,那再给我来两个吧。”汉子说着,从行李袋里掏出自己的饭盒去装。给了钱后,便拿着走了。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陆续便开始有人上前来了。
“菜肉包子是什么馅的?”
“我们的菜肉包子今天有三种馅,芹菜胡萝卜肉沫馅、白菜肉沫馅、香菇青菜肉沫馅。您要哪种?”
“要两个芹菜胡萝卜的。”
“我要个香菇青菜的。”
“要两块酱香饼。”
“一碗豆浆。”
“两个茶叶蛋。”
随着天越来越亮,人也越来越多,小卖铺的生意开始渐渐好了起来。五个人也开始忙碌起来,苏茉和莫玉蓉负责给顾客东西,苏廷谦负责收钱找钱,陆长征在一边摊饼,苏奕远则在外面机动,洗洗碗或者帮忙倒豆浆啥的。
主要是用料足,味道又确实不错,吃着比国营饭店也不带差的,许多人吃了一个后,都会多买几个带走。
最主要是,这里不要票啊,只要掏钱,多少都给卖。
这还不到中午,有许多品种就卖断货了,苏奕远和陆长征赶忙开车回作坊那里去拿存货。
第359章 初日营业额165元
苏廷谦看这个客流量,估摸着他们的存货应该不够。等陆长征和苏奕远拿东西回来,便让苏奕远跟他一起开车去找人。
苏廷谦前段时间找老师傅的时候,打听到几个包包子和做馒头很拿手,却又没有工作的妇人。
苏廷谦找了就近的两个,跟人说了条件待遇。按天干活,一天两块钱,工资按天结算。前一天下班的时候,会通知第二天还要不要来。
两个妇人一听,哪有不乐意的,当下就来了。普通人工资也才三四十,她们一天就有两块钱呢,虽然不稳定,但总比糊火柴盒强。
到了工作室,苏奕远便开始指挥两人干活,和面的和面,剁馅的剁馅,他自己, 则开始调馅,配起糖那些来。苏奕远厨艺也不错,调馅和配比的事,默认都是他和苏茉来。
本来让帮工的两个阿姨做也行,但现在大家都不熟,也不知她们人品怎么样,只能先自己来。
等观察观察,确认人可信赖了,再慢慢放手给她们也行。
工作室里,留苏奕远监工,苏廷谦则开车去图书馆那边,去把张振接过来。实在没办法,按今天的客流量,明天玉蓉一个人估计都忙得慌,更何况工作室这边还得有人看着。
苏廷谦拿到批示后,就去跟张振谈过,希望他能过来帮他。小丁考上大学后,张振一个人在图书馆这边也寂寞,年纪大了,总想着跟小辈们亲近点,便也同意了。
张振年纪大了,他要退休馆里也是同意的,只是今年国家才重提工人和干部退休的事,新的条例还没有公布,五七年的暂行规定在六六年的时候又作了更改,现在上头又说不认六六年的。
馆里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这才耽搁了下来,但工作其实都已经交接完了。
苏廷谦过去后,和张振一起找馆长说了,只说家里忙需要老人过去帮忙看孩子,让提前先放人,等明确怎么办手续了,再过来办手续。
张振在这边本来也没什么事了,馆长也乐意卖他们个好,便同意了。
两人把张振的衣服被褥和日用品收拾了,这些先搬过去,剩下的等办完手续再搬。
小卖铺一直开到晚上10点多,把拿过去的东西卖完后,便关了门。
回去后,一家人算起今日的营业额来。
为方便统计,除掉自己吃的,他们今天拿过去卖的东西,都是按整数计的。
今天总共拿了200个白面馒头;100个红糖馒头;菜肉包子每种100个,共300个;纯肉包子100个;茶叶蛋100个;肉馅煎饼烙了50个;酱香饼摊了100张,共切了800块;豆浆一共煮了两桶,一桶大概能装300多碗。
这些,通通都卖完了,今天的营业额总共是165元。
开业第一天,就这么高的营业额,大家都挺高兴。要是每天都这么高的收入,那一个月下来,可真不得了了。
算了营业额,苏奕远便开始核算毛利润了。
这些面点,他们用料都是十足十的,大概一斤白面做十个馒头或十五个包子。
甜馒头200个,用白面20斤,配两斤白砂糖和一斤奶粉,成本7.63元,毛利润8.47元。
红糖馒头100个,用白面10斤,配2斤红糖,成本2.88元,毛利润7.12元。
肉的用量,则是一斤肉包20个纯肉包子,40个菜肉包子这样的配比。
共400个包子,用白面28斤,猪肉13斤,芹菜胡萝卜白菜青菜各4斤,香菇半斤。青菜统一按5分钱一斤算,香菇是陆家寄过来的,不用钱,包子总成本16元,毛利润29元.
鸡蛋今年涨了价,要八毛二一斤,一斤大概有8个。100只鸡蛋,13斤,成本10.66元,毛利润4.34元。
肉馅煎饼50个,用白面4斤,猪肉1斤,韭菜4斤,成本1.96元,毛利润5.54元。
酱香饼,1斤面粉能摊10张,100张,用面粉10斤,酱的制作成本,大概2块钱左右,总成本3.7元,毛利润36.3元。
毛利润是极高,但做酱香饼费人力和费煤气,陆长征一个特种兵,一天摊了100张饼,感觉手腕都有些酸。煤气一天烧下来,估计也用掉了三分之一。
豆浆,也是用了很足的料。一桶豆浆大概100升,用黄豆14斤左右,放3斤糖。2桶豆浆成本8.3元,毛利润21.7元。
算下来,总的毛利润有112元,再扣掉其他各种隐性成本,一天八九十的净利润,肯定是稳的。
苏奕远拿着算盘噼啪一顿算后,兴奋的直搓爪子。
果然还是得做生意啊,这样才能发家。
不过今天营业额高,是因为人多。明天只有小婶一个人看店,估计是做不了这么多了,至少毛利润率最高的酱香饼是做不了多少的。
等春交会完了,人流量还会降下来。估计平时的话,一天也就五六十的毛利润了。不过,这样也很不错了,在工厂,得是小头目才能一个月有五六十的工资呢。
他们一天顶别人一个月,有啥不满足的。况且,这还只是一个店,等多开几个,成本再摊下来,那利润就更高了。
明天人手不够,估计摊不了多少酱香饼,一家子商量了后,决定多煮一桶豆浆,毕竟两桶豆浆,到半下午就卖完了,再多煮一桶,应该也是能卖掉的。然后把菜肉包子和茶叶蛋多备一点,分摊一下酱香饼的份额。
讨论好,大家便赶紧洗洗睡了。两小只今天托付给许司令了,苏茉两口子不用回家属院,也在这边睡了。
临睡前,莫玉蓉把明天要用的茶叶蛋放下去文火慢煮了。茶叶蛋就是这样,一定要煮得久,才能入味。煮茶叶蛋的茶叶,是苏廷谦两口子去周边农村收的老茶叶,喝起来口感不好,很便宜,几毛钱一斤。
第二天,不到五点钟,一家子就又起来了。苏茉调酱香饼的酱料和烙馅饼,三个男人在那磨豆浆煮豆浆,莫玉蓉则把包子都先上锅蒸熟蒸热,等到了那边,热一热就可以卖,速度也快。
七点多的时候,陆长征开车送苏茉去了学校,随后自己再回了部队。
苏廷谦上午不用上课,便骑了三轮车和莫玉蓉一起,把东西运到小卖铺去,上午也在那里帮忙。
张振则在工作室,按苏奕远写的配比表分配好各种用量,并当监工。主要是观察下,那两人手脚干不干净之类的。这两个帮工干活倒是挺熟手的,两人合作,一天包七八百个包子不在话下。
苏奕远初次自己做生意,有些兴奋,上课都时不时分心琢磨以后的规划。虽然以前当过厂长,当公家的和自己的,终归是有区别的。想到下午小婶一个人估计会忙不过来,干脆下午逃了课过去帮忙。
第360章 苏奕远的桃花
苏奕远蹬着自行车,一路兴奋的往火车站去。把自行车寄存后,便开心的哼着歌走向小卖铺。
刚走进,就见小卖铺前边站着一个提着公文包,穿着绿军装的老头,怎么看怎么眼熟。
苏奕远吓了一跳,调头就想跑。
真是顶他个肺!
老头子怎么无声无息就跑来了?神出鬼没的,特务都不一定有他这份本事。还管什么部队,去安全部门管抓特务好了。
苏奕远还没来得及跑开,就听见身后一声暴喝:“苏奕远!”
苏奕远赶紧转身,迎着走过来的苏廷德嬉笑道:“爸,你怎么来了?”
“跑什么?你怎么在这里?你不用上课吗?还是你逃课了?”
“我没跑,我不过肚子有点不舒服,急着上厕所呢。你先等等,我一会儿再回来跟你说。”苏奕远说着,装作一副内急的样子,匆匆跑开了。
去厕所溜达了一圈,放了个水,苏奕远又重新回来了。
“你逃课了?”苏奕远一回来,苏廷德便赶紧问。
“哎呦,逃什么课,我们有午休时间的,我想着小婶一个人在这里,中午过来帮个忙。”
苏奕远的学校离火车站不远,骑自行车也就十几二十分钟的样子。苏奕远是上午课一结束,就奔过来的,现在时间才十二点出头,这么说,也是说的过去的。
“我这饭都还没吃,就赶紧过来了,我先拿个包子垫垫肚子。”苏奕远道,“小叔小婶,这店我先看着,你们先吃个午饭休息一下,小叔一会儿要上班,吃了饭赶紧去,别迟到了。”
苏廷德见苏奕远神色自然,不像是说谎的样子,虽然有些狐疑,但也信了他的话。
莫玉蓉赶紧拿了两个肉包子给苏奕远,“奕远,小婶忙的过来。你学习要紧,中午来回奔波的,下午上课要没精神了。”
苏奕远摆手,“不碍事。之前在部队的时候,哪有午觉睡。小婶,不用担心,我年轻,精神头儿好着呢。”
“到时候你和小叔,年纪大了,起得早睡得晚,中午再不休息会儿,哪里扛得住?以后中午都我过来看着,你们趁机去候车室那边坐着眯一会儿。”
“你这孩子……”
苏廷德挥手打断,“玉蓉,就让这小子中午过来,他是该锻炼锻炼了。年轻人,吃点苦不怕。”
见大伯哥都这么说,莫玉蓉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你和廷谦去吃午饭和休息吧,中午我和这小子看着。”苏廷德说完,就抬手卷袖子,跟在苏奕远后面准备到小卖铺里去。
“别,别,千万别!”苏奕远回身,赶紧拒绝,“你没见你老站在这里,都没人过来买东西了吗?你要是跟我一起看店,只怕一个中午都不会有人来了。您老还是走远点,别影响我们做生意。”
“我怎么了?”苏廷德气了个倒昂,这个逆子,会不会说话。
别人不来买东西,关他什么事?
“你穿着这身衣服,再加上你这大黑脸,大嗓门,别人都害怕,哪里敢过来。”
“你这混小子。”苏廷德一巴掌拍苏奕远脑袋上。
苏奕远故意装作疼得龇牙咧嘴的样子,“不信?不信你躲远点,你看是不是就有人过来买吃的了。”
苏廷谦笑出声,拿了饭盒,装了五六个包子,又拿了三个茶叶蛋,再倒了一搪瓷缸豆浆,对苏廷德道:“哥,走吧,跟我们到那边吃饭去。”
他们这也没多余的凳子,还是去候车室那边找位置坐。
苏廷德“哼”了一声,便跟苏廷谦他们一起去了。但又不死心,走的远了,便一边站着瞧,看是不是真如苏奕远说的。
果然,没一会儿,就有两位同志去买吃的了。
苏廷德脸更黑了,那些人真没眼力见,他怎么了?又不吃人。
三人吃完午饭后,苏廷德也没再回小卖铺那边,直接离开了。他有车来接,顺便把苏廷谦捎到学校去,省的他骑自行车去。
莫玉蓉在候车室眯了一会儿,便赶紧回去了。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赶紧打发苏奕远去学校。
苏廷德来了,苏奕远自然不敢逃课了,便乖乖回了学校。
见苏奕远来上课了,范华芳有些奇怪,便过来问道:“苏同学,你不是说下午有事吗?怎么又来了?”
范华芳是苏奕远他们班的班长,性格豪爽,又挺乐于助人的,便被大家选为班长。她跟苏奕远一样,也是带薪上学,共同话题多一天,所以两人处的还行。
苏奕远想逃课,但又怕有什么事,便跟范华芳提了一嘴,有事让她帮忙遮掩一下。
苏奕远笑了笑,道:“这又没事了,就回来上课了。”
说着,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来,范华芳也十分自然的,就坐在了他身边。
苏奕远也没觉得有啥,毕竟教室就这么大,男女同学挨着坐的情况也是有的。再说,范华芳也时常坐他身边,他也习惯了,有时上课来得迟了,没其他位置,也会坐范华芳身边的空位。
没一会儿,老师来了,苏奕远便认真听起课来,半分眼神都没往范华芳那里瞧。
范华芳余光瞧着苏奕远那认真听讲的模样,心里有些堵。
范华芳今年24岁了,在这个年代,女同志这样的年纪已经不算小了。家里之前也为她的婚事着急上火,等她考上大学,才好一些。
范华芳长得不差,以前的工作也不错,能力也有,眼光自然不低,之前家里介绍的,和厂里的青年,她愣是一个都没看上的。
苏奕远长得俊,气度看着也不差,第一次在班里见到后,范华芳就留心了。
等当了班长,知道苏奕远的一些信息后,范华芳便认定,苏奕远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高干子弟,家里条件又好,还在羊城有自己的一栋房子,最主要是,还没有对象,这样的男人,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于是,范华芳便借着班干部的职务之便,开始和苏奕远接触,时不时在他面前展示自己的好,一段时间下来,两人倒是熟悉了,也时常上课坐一起。
只是,也只是朋友间的那种相处。
也不知苏奕远是没看上她,还是不开窍,愣是一点表示都没有。难道真要她一个女同志来表白?
要不是还是时不时就有男同志来她跟前献殷勤,范华芳都要怀疑自己的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