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每天奔波,路上也得浪费不少时间,更何况,家里还有其他小孩子,学习环境也没有学校好。
至于吃的,自己带粮带柴去,学校有校工帮忙蒸饭,刘玉枝每隔一天,就会送些炒好的菜去,吃的基本跟家里没啥不同,甚至还更好一些。
毕竟陆行军两口子现在对孩子的期盼不同了,生怕孩子吃不饱影响了学习,给带去的粮,大米为主,就是给掺的玉米碴子,都是打的碎碎的那种,不是家里常吃的那种大碴子。
还没进院子,李月娥便听见孩子们“姑姑”、“姑姑”的喊,赶紧跑进去,果然是陆小兰回来了。
“你这孩子,不是说发电报让你哥去接你么?怎么自个儿就回来了?”陆小兰一直没发电报来,他们还以为她因为特殊原因在京市停留了。
“娘,我又不是小孩子了,现在通班车了,交通方便了,我自个儿就能回来。到了公社,又有大嫂在。这不,大嫂驮我回来的。”陆小兰迎上去道。
见李月娥一身泥,又道:“娘,水烧好了,你快去洗洗,大嫂做了饭,今晚大家一起吃。”
刘玉枝在厨房听见李月娥回来,也赶紧出来,让她先去洗洗,一会儿饭就好了。
既然老大家的做了饭,李月娥也就不着急了,拿了衣服,便去洗了,陆小兰给打的热水。
天黑的时候,去上工和上班的都陆续回来了,大家见陆小兰回来都很高兴。
一家人一起吃了晚饭。
饭后,一家人坐厅屋聊天,陆小兰把带回来的礼物,拿出来分给大家。
孩子们的,是一人一个印着图案的铁皮文具盒,盒子里面还印着乘法口诀。
这文具盒,在羊城都是新出的,更何况是陆家村这样的地方,孩子们拿到后,真是爱不释手,比过年领了压岁钱还要高兴。
两个嫂子,是一人一块卡其布,让她们自己做衣服。两个哥哥,则一人一双解放鞋。
三位老人的,除了营养品,还有每人一套保暖衣。
这保暖衣是从港城过来的,轻便好穿又保暖,国内根本没有得卖,是从二道贩子那买的。不便宜,一套要十来块钱,三套花了她一个多月工资。
她自己的那套,还是苏茉送她的,不然她可舍不得买,毕竟这衣服也只能穿里面,不能外穿。不过穿着确实十分舒适又暖和,冬天不必穿的鼓鼓囊囊的。
李月娥看着那薄薄的保暖衣,问:“小兰,这玩意儿穿着能保暖?”拿着都没二两重。
“能。”陆小兰笑,“别看人家薄,这穿起来保暖效果可不比毛衣差。你看里面,人家是带绒的。”说着,把衣服翻开给李月娥瞧。
“哎呦,还真是。这薄薄的,竟然还带绒,这羊城的东西,可就是不一样。”
“这东西可不是羊城的,是港城来的,咱们国内没得卖的。”
李月娥一听,瞬间觉得手里的东西不香了,“你这孩子,怎么能冒险去买这些东西。”这要是被抓到,大学说不定都不给上了。
陆小兰摆手,“娘,不冒险,羊城已经不怎么管那些了。那大街上,到处都是二道贩子,买东西都不用躲躲藏藏的,看到了叫过来买就是了。”
“家属院那些嫂子,也经常在外面买东西,不怕的。”
跟羊城不同,投机倒把在其他地方,现在还是管的,要买依旧还得偷偷摸摸的。
自风气放开后,羊城的商品都丰富了不少,许多东西,都从港城偷偷流通了过来。那些东西,可真是比国内的精美先进太多了。
陆小兰说着,又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的袖珍型收音机,递给陆伯鸣,“爷,这收音机是我三嫂买给你的。这个可以用电池,走到哪听到哪,十分的方便。”
李月娥看着这么小的收音机,问:“这东西也是从港城来的?”
“是。”陆小兰点头。
“你们俩孩子,怎么胆子这么大,下次可不能这样了。你们可是大学生,这要是被人举报了,到时候学校不收你们了,怎么办?”李月娥不赞同。
第322章 心思
“月娥,甭着急,孩子们自己有分寸。”陆伯鸣倒是不觉得有啥,风气放开了,也未必是坏事。
陆伯鸣看了说明书,摆弄了一下,发现确实能收听到,而且效果还挺不错。试着揣衣兜里,竟也不影响收听,确实十分方便。到时候可以带地里去,边干活边听。
自去年那些人被控制后,国家就大力发展广播电台,陆家村这边的信号也好了很多,现在电台节目丰富了,有许多人家也买了收音机,晚上空闲的时候就收听。
“这东西挺贵吧?”陆伯鸣问。那些那么大的,都得卖四五十,这个这么小巧的,只怕得上百块了。
“不贵!这东西,是我三嫂托人从港城带回来的。你们猜多少钱?”陆小兰有些神秘的问。
刘玉枝在供销社工作,最清楚价格,收音机七四年降价后,一直卖47.6元一架。既然陆小兰说不贵,那价格估计跟那些差不离,便试探的道:“五十?”
“不是。”陆小兰摇头,然后伸出三个手指头。
“三块钱?”李月娥惊问。
“娘,你想什么呢!怎么可能是三块钱,是三十块钱。”
“你这丫头,可真是飘了,三十块钱还不贵?”
“对收音机来说,三十块钱真不算贵了。你问问大嫂,那些大笨重的,都要卖四十多呢。这个这个小巧,还能随身携带,三十块钱可以说是便宜了。”陆小兰解释。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陆伯鸣听说这东西只要三十块钱,不由眉头微蹙。
这东西要是大量流入国内,国内生产的收音机,只怕就卖不出去了。到时候,国家只怕得承受不少损失。
他刚才还觉得,风气放开不是坏事。但如果国外的东西,都是这么便宜好用的,只怕大家都会跑去买国外的产品,那到时候,我们国家自己的工厂怎么办?
发完了礼物,陆小兰又和大家说起在唐市的经历来。
他们之前对唐市灾难的了解,都是通过广播和报纸。但那个时候的媒体还不发达,不仅滞后,还审核的非常严,许多事情,都只是报道一个大概的情况。
他们只知道灾情严重,国家派了许多人去赈灾,更细的就不知道了。
如今听陆小兰说起,李月娥她们都红了眼眶。
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受苦受难的,永远都是百姓。
幸好现在他们有了国家可依靠,不用什么都要靠自己,国家也有了足够的力量救援赈灾,让百姓不至于流离失所。
一家人聊到九点多,这才意犹未尽各自去睡。现在秋收了,明天五点半就要起床去上工,活又累,得早些休息养足精神才行。
躺回炕上后,陆行军最大的感触,就是人果然要出去,只有见了世面才能变好。
小兰之前虽然也健谈,但说的多是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家长里短,哪像现在,说起国家大事来,那也是侃侃而谈。而且看问题的角度,已经不是普通的妇人能比的了,就是他这个大哥,也不如她。
许多事情,都是她说了后,他才明白为啥该是这样。
如果陆小兰一直呆在红旗公社这里,肯定是不能有现在这般造化的。
“你明天去学校那边请个假,小兰在家的这些时间,还让凤芹走读。让她把不懂的都记好,趁她姑姑在家,好给她补补课。”陆行军对刘玉枝道。
刘玉枝闻言,眼睛一亮,“成,我明天一早就过去给她请假。”
因为之前一直没怎么重视学习,陆凤芹成绩其实很一般,虽然说不上垫底,但也就中间水平。如果这剩下的三年不努力,只怕是考不上大学的。
如今有现成的大学生在家,可不得逮住机会好好补,把落下的知识给补回来。
陆行军心里也有自己的盘算,这考大学的事后面再说,目前得先把高中考上。他开学去给陆凤芹办理住宿的时候,问过老师,以她现在的成绩,考上高中都有点悬。
大学,他不强硬要求她考上,毕竟考大学十分的难。他们红旗公社,一万来号人,也就二十来个考上大学的,这其中,有八成还是外地来的知青,本地的,就没几个。
小兰考上大学,他爹之所以那么高兴,也是因为小兰是陆家村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村民。
但,高中是必须要考上的。
只要读了高中,哪怕没有考上大学,他也有资本去跟老三说,让他把凤芹弄到羊城去,去那边见见世面。省的跟他们一样,一辈子窝在红旗公社清溪县,眼界十分有限。
另一边,陆卫国也在想和陆行军一样的问题。
看到了陆小兰的变化,他也惊觉出去见世面的重要性了。
他以前觉得,不缺孩子们吃喝,把他们养大,再给他们一人娶一房媳妇,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但现在,他觉得可以再多做一点。或许,该努力为孩子们谋个好一点的前程。让他们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当一辈子的农民,种一辈子的地。
他的亲弟弟是军官,亲妹妹是大学生,一切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第323章 大学生下地
第二天,起床的广播哨声响起后,陆小兰也跟着起床了,换上打了补丁的旧衣服,就出去了。
李月娥正蹲廊下刷牙,见陆小兰出来,道:“咋不多睡会?这么早起来干啥?”
“娘,我一会儿跟你一起去上工。”陆小兰舀了水,蹲李月娥旁边也准备刷牙。
李月娥这时才发现她穿着下地干活的衣服,道:“用不着你,难得回家一趟,就好好歇歇。”
“你们当长辈的都在地里干活呢,我哪歇得下去。”
“也不是叫你真歇着,在家帮忙煮饭就成。现在正割稻谷呢,累人的很,这一天割下来腰都直不起来,你一大学生,干不来的。”李月娥道。
陆小兰听笑了,“娘,这活我以前又不是没干过。你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太太都能干,我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倒是干不来了?”
“再说,大学生又怎么了?就比别人金贵了?怎么就干不了活了?我不过就是运气好点,比别人多了对好哥嫂罢了。”
“再说,读了大学,也是要报效祖国的。如果我因为考上大学,就自以为很了不起,自己的爹娘都不孝顺了,那还上个屁的大学,连做人这关都没过。”
陆伯鸣从房间出来,听到陆小兰这一番话,满意的点头。
他也是有些怕孩子考上大学会有些飘,如今看来,倒是他多虑了。
这孩子,没白教。
陆清安昨天晚上高兴,多喝了两杯,起得迟了点。一出房门,就见陆伯鸣满意的点头。
陆小兰的话他也听到了点,见李月娥还想说什么,便道:“孩子有这个孝心,就让她去。让她帮你干一点,你也轻松一些。”
李月娥便没再说什么,待会儿不领那么多工分,母女俩早点干完,早点回来休息。
拾掇完,母女俩去厨房一人拿了俩馒头,又给水壶灌满水,出门碰上正准备过去的陆桂花,娘仨便一起过去大队部了。
陆桂花这些年变了许多,人也愈发沉默,变得不爱说话了。
一路上,碰上不少人,大家纷纷热情的跟陆小兰打招呼,又夸李月娥有福气,生了个好女儿。
到了大队部,人齐后,陆保国简单说了几句,便把今天的任务给分配了下去。
李月娥跟小队长领了十个工分的任务,母女俩一起干,估计到半下午就能干完。她今天跟老大家的说了,要是有肉就买些回来,到时候给小兰做些好吃的。
陆小兰现在粮食关系不在陆家村了,就算上工也记不了工分。所以李月娥便多领了一点,记在她名下。
陆小兰去领了镰刀后,就和李月娥一起去了分给她们的地。陆小兰毕竟许久没干农活了,一开始不太适应,速度有些慢,割了大半个小时后,便渐渐开始上手了。
在同一片地割的婶子们,远远见陆小兰割得像模像样的,喝水的时候,便聚一起小声嘀咕。
“陆小兰这闺女不错,都考上大学了,还帮着老娘下地干活呢。”
“确实,支书家养人,孩子们个个都有出息。”本来离了婚的陆小兰,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大学生了。
“可不是,一个大军官,两个大学生,除了陆桂花和李月娥,个个都有工资领,城里的工人家庭,都没他家好。”
“老支书这么会打算,娃们自然受益了。我听说,之前牛棚平反的那三个,可是个大官。老支书帮过他们,回京后可不想着报答。”
这两年,过年的时候,陆伯鸣收到的包裹,从一个变成了四个。这在陆家村大队,可都传遍了。
“我听我家那口子说,老支书的补助金,已经涨到这个数了。”有位婶子压低声音,伸出三个手指头。
有人倒抽了口气,问:“三十块?”
那人点头,这还是她家那口子无意中发现的,听说是今年开始涨的。
三十块在农村什么概念?养一家人都是够了。
“真是比不得。要早知道那些人会平反,我当初也偷偷给他们送点粮去。”有人叹气,“我是不求他们报答,只求照拂一下孩子们就行。”
有婶子取笑,“那你也得有眼光才行,牛棚可还有两个在那呢,要不你明天也给人送粮去。”
“滚滚滚,我就这么一说,我家自己还不够粮吃呢。”那人笑骂。这个时候还在牛棚的,能有多少希望?别浪费了粮食。
婶子们喝完水,歇了会儿,又继续四散开到分给自己的地里割稻谷去了。
不远处,几个年轻媳妇也聚在一起喝水,她们的目光,也时不时瞟向陆小兰。
“你们说,这陆小兰都几年没干农活了,咋还干得动?我都歇了好几次了,也没见她歇?”
有人嫉妒,“装模作样罢了,这才干一上午,自然干劲十足。今天割完,估计明天就不来了。”
干农活这么累,有几个乐意干,那人认为陆小兰不过是来作秀,博个好名声罢了。毕竟人家可离过婚,又不能生,就算考上大学又怎样?除非嫁个有孩子的,不然哪个男人愿意娶。
“我看着不像,陆小兰不是那种爱做表面功夫的人。”有人道,她跟陆小兰小学是同学,差不多算一起长大,对她还是有些了解的。
“是不是,过两天就知道了。歇一歇赶紧干活吧,我看小队长要过来了。”有人说着,拿起镰刀便又去干活了。
大家一看,小队长真往这边来,赶紧散了四下干活去。
李月娥一上午也都在留意陆小兰,没想到闺女这么些年没干农活了,这手上功夫倒也是没丢。
“你这丫头,歇歇喝口水吧。”李月娥道,“娘还以为你干不动呢,没想到也不比娘慢多少。”
陆小兰不好意思的笑笑。其实她确实也有些不太干的动了,只是看娘这么大年纪了,她多干一点娘就能少干一点,一直强忍着。
陆小兰过去喝了水,道:“娘,以后别干这么重的活了。这割稻子的事,让年轻人干,你去晒谷坪那晒谷子。”
陆小兰没劝李月娥别上工,因为她肯定不会愿意。
李月娥摆手,“哪能。咱家没几个人上工,可要分粮的人口可不少,大家都盯着呢。”
“咱家都分家了,你操心这么多干啥?大哥二哥他们自己会打算,你们三个老人家,干自己的就好。大不了,到时候跟大队买粮就行。”
“娘心里有数,趁现在还干的动,再干几年。等干不动了,娘就不干了,等兄妹四个,给我养老。”李月娥摆手。
“娘,我三嫂说了,等过两年风气再开点,就让你们三个老人到羊城去住,那边气候好点,适合老人家生活。”
李月娥笑,“到时候去见见世面就成,住就不用了,你爹还当着支书呢。再说,娘在这边还能干点活,去那里能干啥,全靠你三哥三嫂养着?”
第324章 陆凤芹的苦恼
“不是,娘,我三嫂跟我说了,可能过两年,国家就会允许私人做生意。三嫂很看好你做衣服的手艺,说到时候让你去那边,给你开个裁缝铺,让你做衣服卖。”陆小兰压低声音,跟李月娥说起苏茉的打算。
“娘,羊城可不少有钱人。那百货大楼,几十块钱上百块一件的大衣,只要好看的,没两天就卖光了。你手艺好,做的衣服肯定不愁卖。”
李月娥被陆小兰说的有些意动,她虽然没学到她爹的几分本事,但确实很喜欢做衣服。如果能有足够的布料让她做,她说不得能把那些生疏的手艺重新练回来。
“那我要去了羊城,你爹和你爷咋办?到时候谁给他们做饭?这怕是不成。”
“都去啊。到时候你开裁缝铺,再给爹和爷盘个铺面,卖个包子啥的,都成。”当时苏茉跟她说的时候,是想着在火车站盘个铺面,让他们在那卖吃食的。
陆小兰回来的时候,也看过了,羊城火车站人流量可大的很,哪怕卖最简单的包子鸡蛋那些,只怕也不会少赚。
“你爹当了这么多年支书,只怕不会愿意去,到时候再说吧。”李月娥道。
那些人还等着陆小兰干一两天就不再上工,好看她笑话,没想到人竟连续干了一个星期。
这天周日,陆小兰让李月娥只领了八公分的活。因为下午,她得去一趟李家坳,找一下草丫头,苏茉托她给草丫头带了些学习用品。然后还得去趟部队,把学习笔记那些,给马小娟送去。
马小娟最终还是决定明年再考一次,今年先安心生孩子和把孩子带大一点。所以上学期结束后,马小娟便把大队学习的工作给辞了,现在人在部队家属院那边呢。
午饭后,陆小兰便骑了自行车,先去了李家坳。陆凤芹也跟着,给她姑姑做个伴。
自行车是陆行军家的,刘玉枝听说陆小兰要用,便把自行车留给了她,自己走路去上班了。
“姑姑,大学难考吗?”路上,陆凤芹问。
她这段时间,压力真的挺大的,爹娘忽然对她有了那么多的期盼,她有些承受不来。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不难。”陆小兰道,“你现在还有三年的时间呢,不着急,先把基础扎扎实实的打好。”
她这几天,晚上都在给几个孩子补课,凤芹基础确实不怎么好。这几个孩子,目前来看,就国栋成绩好一些。陆国栋今年也五年级了,来年就要上初中了。
这个时候的学制,还是五二二制,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
陆凤芹苦恼的不行,其实,她真的不太爱学习。她娘之前跟她说,女孩子认字就行,放学回来,多看着点弟妹,多帮家里干点活。她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如今,忽然让她努力学习,还要让她考大学,这不是为难她吗?
她现在只希望,月底测试的时候,成绩不要退步才好,不然爹娘只怕得骂死她。
毕竟现在不仅让她住宿,就算回来也不让她干活了,还让她顿顿吃大米饭。每个星期,还至少给她送一顿肉或炒鸡蛋来。
她舍友们,都羡慕得不行,觉得她爹娘对她真好。
可爹娘对她越好,她就越紧张,一听老师说要测试,她就慌得不行,害怕没考好让爹娘失望。
可她又不敢对爹娘说,姑姑对她好,所以她想跟陆小兰吐露吐露心声。
“姑姑,你说我可不可以不去考大学?”
陆小兰觉得似乎有些不对,便把车停了下来,姑侄在路边,准备好好聊聊。
“为什么?你不想去考大学吗?”
“我…我其实不怎么喜欢学习,我现在看那些书本,越看越头疼。”
“凤芹,别紧张,还三年的时间呢,慢慢来。”这丫头基础确实差一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估计大哥大嫂给了她不少压力。
“姑姑,我…我也不想考高中,我想初中读完就不读了。”
陆小兰惊了,没想到陆凤芹竟然连高中都不想读了。
“你不读高中,你想干什么?你现在才14岁,明年也才15岁,不读书难道你要去下地上工?”
陆凤芹猛摇头,“不不不,我也不想去上工,我想去工作。”
“你哪来的工作?难道让你娘把工作让给你?”大嫂只怕不会愿意吧。
“我…我想去羊城,你现在要读大学了,没人看弟弟妹妹,我过去帮三叔三婶带弟弟妹妹,他们也会帮我找份工作的。我不要什么好工作,就干姑姑你之前干的就行。”陆凤芹一口气道。
陆小兰彻底震惊了,没想到陆凤芹竟然是这样想的,脸色也严肃了下来。
“凤芹,这话是谁跟你说的?”
“没…没人说的,我自己想的。”陆凤芹道,其实是她当时不小心听到她娘跟她爹说的,不过她爹没同意,说要让她读书。
“凤芹,现在弟弟妹妹已经大了,不需要人看着了,就算姑姑没考上大学,姑姑今年也会回来。”
“而且,姑姑那份工作,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你自己还是个孩子,又怎么能带得好孩子。”
陆凤芹有些不服,“能带得好的,弟弟妹妹一直都是我带的。”
“那不一样,托儿所除了带孩子,还得教孩子。”
“那我也一样能教,姑姑你是初中学历,我也是初中学历,没什么不同。”
陆小兰脸色微沉,看来这几年,凤芹这孩子也变了不少。难道这就是三嫂说的,青春叛逆期?
“凤芹,不同的。姑姑的初中学历可以考上大学,你的初中学历,如果不努力,可能连高中都考不上。”
“那就不要托儿所的工作,换一个,换一个我可以干的。”陆凤芹急道,她实在不想学习,如果有别的出路,爹娘应该会同意让她读完初中就不读了。
“凤芹,工作不是那么容易找的,城里多少孩子没工作,得到咱们乡下来当知青。而且,家属院那里,也还有许多军属没有工作,还在排队等着安排。”
第325章 陆小兰发怒
“姑姑当时过去的时候,也没想过会有工作。姑姑的工作,本来是部队安排给你三婶的,你三婶人好又有本事,让给了我,自己去外面找。”
“而且,凤芹,咱们不能凡事都依靠别人,要自己学好本事,立起来才行。三叔三婶能帮你一次两次,帮不了你一辈子。”
“你现在想着,读了初中就不读了,靠家里的关系,给你弄个工作,那你一辈子,可能也就只那个工作了。但如果你努力学习,考上高中甚至大学,那你的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可能。”
“有工作不好吗?能吃商品粮,能挣钱。”陆凤芹不解,心里还有些赌气,觉得姑姑似乎不如以前疼她了。一直在阻扰,不想她去羊城。
姑姑也是去了羊城后,才变得大家都夸的。说不定她去了羊城后,在那边学一学,也能考上大学呢?
陆小兰看她那样子,俨然一副钻了牛角尖的模样,现在跟她说啥,只怕都听不进去,便不准备再说了。
等回去再跟哥嫂和爹娘说说,找机会再跟她谈谈,好好引导一下才行。
她记忆中,陆凤芹作为孙辈中的老大,一直是十分懂事肯干的孩子,也不知她不在家这几年,这孩子咋就变了。
姑侄俩一路没再说话,沉默着到了李家坳。
草丫头并不在家,周日的的时候,她会去上工,挣几个工分贴补。
草丫头今年11岁,九月份的时候,刚上四年级。
陆小兰问了个李家坳的社员,找到草丫头上工的地方。小丫头别看人瘦瘦小小,干的却是跟大人一样的活,竟然在割稻子,而且速度还不慢。
陆小兰叹气,这没爹没娘的孩子,哪怕大队有一些帮扶,日子也是格外的艰辛。
别的不说,陆凤芹今年14岁了,家里还没让她下地干过重活,顶多就是打猪草、摘花生和掰玉米这些轻省的。
草丫头听见小队长叫她,抬头看见陆小兰,眼睛一亮,赶紧放下镰刀跑过来。
“陆婶子,你回来啦!婶娘回来了吗?”
陆小兰摇头,“三嫂没回来,她让我捎了些学习用品给你。”
陆小兰说着,递了个布包过去。东西她包严实了,别人看不到是什么。里面除了作业本和铅笔外,还有一包奶粉一斤腊肉和一双新布鞋。
鞋子是期末草丫头考了第一名,苏茉给她的奖励,一起让陆小兰带了回来。
上次苏茉回来,给了草丫头地址后,她就时不时会给苏茉写信,汇报她的学习成绩。草丫头虽然学习环境不好,但够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个学期,竟然考了全班第一。
草丫头听到苏茉没回来,有些失望。接过陆小兰包裹,甜笑着道谢:“谢谢陆婶子,我会给婶娘写信的。”
“好。你好好读书,有什么事情,就到家里去找我娘。”陆小兰道,“你现在还长身体,别干这么重的活。”
“没事的,婶子,我一个星期也就干一天。”
“行,我有事还要去其他地方,就先走了。你自己注意着点,别干太苦了。”
等陆小兰离开后,旁边的人问:“草丫头,那苏研究员又给了你啥东西?看着一大包。”
这两年,因为苏茉和顾老师的关照,又加上草丫头学习成绩不错,老师来家访的时候表扬过,所以李家坳社员对草丫头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都是学习用品。”草丫头没咋说,把布包拿到自己割的那块地,找个自己随时能看见又干燥的地方放好。
陆凤芹在路边看自行车,陆小兰回来后,又骑车驮着她继续往营地那边去。
“三婶对那个李春草可真好。”路上,陆凤芹又道。
“你三婶是个有大善又负责的人,李春草没有任何亲人了,她的事当时又是你三婶经手的,她关照一下很正常。”陆小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