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 by言蹊云浅
言蹊云浅  发于:2024年06月12日

关灯
护眼

吃完午饭,苏仲清一家便回他们家洋房那边休息了,里面日常用的东西苏璟已经备好了。
跨国奔波,又要倒时差,就是苏廷邦三兄弟都挺累的,更何况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太好的苏仲清。
晚饭,苏廷谦让两位师傅到那边去给他们做,一家人并没过去打扰,给了他们足够的休息时间。
在苏仲清倒时差的那几天,兄弟俩除了带他们在海市游览,还安排了几个聚会,邀请了不少苏仲清之前认识的朋友和一些海市商会有头有脸的人过来相聚。
风烛之年还能见到几十年没联系的朋友,苏仲清十分高兴,精神头也是一天好过一天。又因为认识了不少商会的人,对国内目前的投资环境,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海市这边逛的差不多,该见的人也见了后,一大家子便准备去隔壁苏市,扫墓。
苏家祖上是苏市人,祖坟一直在苏市。只是之前情况特殊,不能搞封建迷信,又因为特殊事情,苏家也没敢过去祭拜。
苏茉也是前两年听苏廷谦说要修缮祖坟的时候,才知道的。
苏仲黎的墓,之前是在海市的,前两年祖坟修缮好后,也跟着移了过去,跟父母亲人团聚了。
苏仲清回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去祭拜父母和先祖。
他这些年,在美国也是闯出了一定的名堂,华侨归国回乡祭祖,自然不能无声无息。苏奕远和苏璟两人,在他们去的前一天,已经过去安排了。
之前的大户人家,老家都会留着旁支在那边守着。苏氏作为江南大族,自然也不例外。
苏氏多是商人,建国后不让做生意了,许多人便回了老家,跟之前的旁支聚一起,几十年发展下来,形成了一个苏家村。
沿海这边改革进程比较快,八三年苏市已经分田到户,取消了公社化,大队也不存在了,大队长也成了村长。
苏奕远和苏璟到了苏家村,找到村长和村干部,把苏仲清要回来祭祖的事一说,给了不少钱,让村里组织起来。
改革开放的风吹了几年,老百姓的思想也有所转变,不再嚷嚷着资本家不是好东西了。
江浙沪这一带,又特别多华侨。去年开始,就陆续有华侨归国,回乡的时候,都会带着大把的礼物。继“万元户”之后,村里有华侨,又成了当地老百姓自豪的一项。
哪个村有华侨归来,成了十里八乡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说出去也是倍儿有面儿的事。
苏家村前两年苏廷谦出钱修缮祖坟的时候,荣光了一回。这两年,风头有些被周边几个有华侨归国的村子压下去了。
如今听说他们村也有华侨要来祭祖,村干部们个个都激动了,拍着胸脯保证,一定给安排的妥妥的。
苏仲清也是懂做人的,问了苏廷谦大部分归国华侨怎么做后,又问了下那边的情况,便让苏廷谦帮忙去买了一大堆礼物,又让苏廷毅去银行支了一大笔钱出来。
出发去苏市的时候,除了他们坐的几辆小车,后面还跟着两辆拉礼物的大货车。

海市到苏家村也不算太远,开车三个多小时的车程。
苏茉和卓慧琴都是会开车的,于是便两人带着四个孩子一起,开了一辆吉普。
卓慧琴有些紧张,虽然该注意的事项,付曼华已经跟她说过了,但路上,她还是问苏茉,想再确认一遍。
卓慧琴家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家里上坟就是去除除草烧掉纸钱的事,这么大型的祭祖活动,她还是第一次参加。
怕在这么多人面前,出了什么差错,给苏奕琛丢人了。
最主要,是这几天接触下来,她发现大伯爷一家十分重规矩,貌似还有门第之见。两个堂叔还好,那大堂伯给她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似乎很看不起她的样子,她也不想出错,让他们更看扁了。
没错,她确实是贫苦出身,但她行的端坐的正,在队里也立了不少功,于国于社会,都是有功之人,她并不认为自己比他们差了什么。
卓慧琴问了,苏茉便把这两年去扫墓时,经历的流程给她细细说了一遍。
祖坟修缮了后,这两年的扫墓,苏茉都参与了,卓慧琴因为工作忙,便没过来,这次还是第一次参加。
“……基本就这么一个流程,但这次大伯爷他们回来,我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的。大嫂,不用紧张,咱们到时候跟着长辈们就行。”
“我就是看大伯爷一家挺重规矩的,怕到时候出了啥错,给奕琛丢人。”卓慧琴道。
“啥规矩不规矩的,不过都是人定的,他们是他们,咱家不讲究这些。”苏茉道。
要不是秉着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对远道而来的长辈要讲礼貌,她早就想怼苏廷邦了。不过是有点钱,就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嫌这嫌那,以为大家都要捧他臭脚。
他真以为那些人对他客气的,是因为他是归国华侨?不过是看在是她爸和大伯的面上罢了。
说白了,这两年,归国的华侨可不少,于国于民没有贡献的,那些有点地位的人,谁理你?
底层百姓欢迎他们,主要原因也不过是他们回来,能给他们带去一些惠利罢了。你要是一毛不拔,又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你看他们理不理你。
就跟后世那些明星,花钱雇群演来给自己造势,本质上其实没多大差别。
想到这,苏茉又跟卓慧琴道:“大嫂,你别在意他们的看法,你是嫁给大哥,大哥大伯大伯母觉得你好就行了,其他人的看法,你完全不用管。”
“他们不过就回来几天做做客而已。能处,咱就客客气气以礼相待,要是唧唧歪歪,大不了以后不来往就是了,也不一定要处这门亲。”
苏茉这番言语,把卓慧琴逗乐了,心里憋着的那口气,也散了不少。
她十分庆幸自己嫁入这样的家庭,丈夫恩爱,公婆开明,就是小叔一家,每个人都对她十分尊重。
之前受观念影响,根正苗红,越穷越光荣,她以为自己与苏奕琛的差距,只是他是高干子弟。而这几年,接收了不同的思想,她的见识提升,她也认识到自己与丈夫间的差距绝不止如此。
但公婆和小叔一家对她的态度始终如一,并没有变化,她是感恩又庆幸,能嫁入这样的人家。
两人轮流开,很快便跟着大部队到了苏家村。
不得不说,那些村干部也是懂搞气氛的,远远的就拉起了横幅“欢迎华侨苏仲清先生归国祭祖”,甚至还安排了仪仗队,他们一下车,就开始敲锣打鼓。
当唢呐响起的时候,苏茉差点一个趔趄。莫名想起那句“唢呐一响,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可别把她大伯爷给吹走了。
村长带着几个老者,往苏仲清和苏廷谦他们一行迎去,一行人寒暄了一会儿后,仪仗队开道,一行人并村里的大部队,便浩浩荡荡的往祖坟那边去。
祖坟位于背山望水的山坡,苏茉不太懂风水,但能被苏氏选做祖坟地的地方,肯定也是风水宝地了。
山坡上大大小小坐落着数十个墓穴,都是苏氏的先人。
苏仲清看到修缮的如此好的祖坟地,心里十分感慨,这就是国内还有一房至亲的好处。
他有个在美国认识的朋友,前几个月也回国探亲了,想着去祭拜一下爹娘和先祖,结果差点连坟头都没找到。哪里像他这么好,什么都有人安排的妥妥当当。
扛祭品的人比他们早走几步,此时已经把三牲和其他祭品在苏氏老祖宗的墓前摆好了。其他的先人,则有人提前在墓前烧了香,用一支香引到老祖墓前,一起接受后人的祭拜。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过去,苏仲清一家作为此次祭祖的主角,站了第一排,苏茉他们一家和村干部以及村里一些有头脸的老人,站第二排,其他村民随意站。
开始前,先有人唱了祭词,随后仪仗队一阵鼓吹,等到了时辰,大家持香三拜,等香烛烧的差不多了,便烧金元宝,最后放鞭炮。
苏璟给的钱多,鞭炮买的挺足,整整放了快十分钟才响完。
拜完先祖,苏家一行人又单独祭拜了自家先人。
几十年没到父母墓前祭拜,苏仲清一到墓前,便推掉管家的搀扶,跪地狠狠磕了三个响头。
“爹、娘,不孝子仲清终于回来了!”
说完,便老泪纵横,呜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看得一旁跟着的人都红了眼眶。
等把人劝起后,过来帮忙的人便帮着摆了祭品,按着刚才的流程单独又祭拜了一次。
祭拜完父母,苏仲清又去一旁苏仲黎夫妻墓前,没让其他人陪着,自己一人坐了许久。苏茉远远瞧着,发现大伯爷本就单薄的背影,似乎又佝偻了许多。
因为之前有听苏璟说过,再加上这些天的接触,苏仲清在苏茉心中,一直是一个威严长辈的形象。他本身的气势,很容易让人忽略他已老弱的事实。
此刻,她才真确的意识到,大伯爷已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了。
等村里派人来叫吃午饭时,一行人才从祖坟地离开。
午饭是全村人一起吃的,五六十桌,十分热闹,菜式十分丰盛,每桌都还备了烟酒。
这办宴的钱自然是苏仲清承担的,苏璟过来的时候,给了村干部一万块钱办席面,让他们尽量办体面了。
趁着吃饭人齐,苏仲清把村长叫过来,说他给村民带了礼物,每户一台电风扇和一床毛毯。
电风扇在八三年也还是稀罕玩意,一台要一百多块钱。毛毯也是时下最流行的拉舍尔毛毯,也差不多要一百块钱一条。
还给老人和孩子准备了红包。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人五十块钱,18岁以下的孩子,一人二十块钱。让村长帮忙统计一下,一会儿吃完饭,让大家过来领。
又提出出资给村里修建一个活动中心,给村民们提供一个茶余饭后活动的场所,村里有什么迎来送往的大事,也可以在那里举办。
同时还暗示,时机成熟的时候,会在村子这边投资办厂。
村长听后,笑得合不拢嘴。
苏廷谦他们过来修缮祖坟的时候,给村里重新建了学校,还设立了助学金和奖学金,孩子们不用担心上不起学,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就今年,他们村有三十几个孩子考上了高中,考上大学的也有五个人。这一片,就他们村的孩子学习最好了。
如今,苏仲清先生又要来他们这里投资办厂,到时候村里的经济就能起来了。
村长兴奋不已,赶紧拿了大声公,给村民们说了好几遍,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外冒。
村民们被村长鼓动的,纷纷过来给他们敬酒,一时间,他们那两桌,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

村民们太热情,一场午饭吃到半下午才结束。
回去的路上,苏廷礼有些感慨,“咱们苏氏宗亲还是挺不错的,热情周到,就连祖坟地都维护的这么好。”
“我听齐之恒说,他陪他爹回国探亲,一路都不顺,吃不好睡不好不说,想去祭祖,祖坟都让人挖了,找了好几天花了不少钱,才问出移坟的位置。”
“他说今生就只回那一次了,以后都不会再回来了。咱这次回来,我倒觉得挺好的。过段时间,我收拾收拾,带着阿岑他们一起回来,我听说国内许多风景很好的地方,正好游历一下祖国的山河风光……”
苏仲清本来在闭目休息,听小儿子这话,蹙眉冷斥:“咱们能这么顺,那是因为廷德和廷谦安排好了一切,你要是自己回来,你试试看?”
“祖坟地能这么好,也是他们兄弟俩的功劳。你以为靠的是村里那些人?你知道咱们祖坟地,前两年在苏家村还叫什么吗?”
“叫坟山!”苏仲清语气有些冷。
“那十几年,村里过世的人,都埋在那里。廷德两兄弟修缮祖坟的时候,花了不少钱,才让那些人把坟迁走。”
“要是放任不管,要不了几年,咱们那祖坟地,就跟乱葬岗也就差不多了。”风水什么的,全都得被破坏干净。
“祖坟没被挖了,也是他们两兄弟托了上面的干部暗中关照,不然那块地早被挖了开荒种东西了。靠村里那些人,哼!”
苏廷礼冷不丁被说,有些错愕,“我看爸你给他们又是送东西又是发钱的,又建活动中心又要建厂的,我还以为是他们做的呢。”
“我做那些,不是看他们做了什么,而是为了苏家的颜面。”
“我们苏家以前是这一带的大族,还能不如一般华侨了?不过一点钱的事,没必要因为一点小事落人口舌。”
“做生意最讲究风评和口碑,我们做这一遭,苏家村的人出去一说,谁不说一句苏家大气?花点钱就能让人替你传颂,这是很合算的事。这里人对苏家印象好了,等以后我们把生意做到这边来了,人们潜意识里,首选也会是苏家……”
苏仲清说着说着,看到小儿子那略有些迷茫的眼神,瞬间闭了嘴。
对这个一把年纪还天真烂漫,除了画画什么都不太关注的小儿子,他真的是……不想再教了。
不得不说,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不如仲黎。看廷德和廷谦两个,被他教得多好,就是三个孙辈,也都很不错。
而他呢?
廷邦狂妄自大,性子还独,什么都要往好了占;廷毅各方面都还行,但是太过重情,面对亲人的时候,容易优柔寡断;廷礼就更不用说了,整一个艺术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画他的画。
孙辈中,也就得了一个阿璟了。
他也老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了,这些年撑得实在辛苦。看来要尽快帮阿璟把障碍扫清,把担子交给他了。
见苏仲清不再说话,苏廷礼也闭了嘴,两人一路无话。
到了家,苏仲清便把三个儿子和苏璟叫到跟前。
“我之前觉得,你们小叔留在国内,上交家财,是一等一的傻。如今才明白,他才是真正聪明的,他把根留住了。”
“咱们这些年,在外面虽然做出了点成绩,但其中的艰辛,你们也一清二楚。咱们虽然赚了些钱,但在美国其实也没什么地位,也就是个富裕些的外来商人。”
“我们是华人,这个烙印是不会变的。M国标榜自由包容,哪怕入了他们的国籍,但在当权者眼中,我们依旧是一个外来的种族。”
“没事的时候,可以包容,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国与国之间有了争端,我们就是最先被推出去祭旗的那一批人。”
“这么些年下来,廷德两兄弟可能经济上不如我们,但他们手上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权。有钱没权,就像平底起高楼,没有根基,建的再高,可能来一阵飓风,就什么都没了。”
“这几天,我想了许多。我们当初出国,是躲过了一些灾祸,但却也丢了一直以来的根基。”
“不过,幸好,现在还来得及,国家刚打开国门,我们还有机会。我们的根,终究是在这里。”
“这些年,我们在欧洲的投资收益并不好。我想撤了欧洲的投资,转移到国内来,等以后时机成熟了,再把重心移回国内。你们觉得呢?”
“我赞成。”苏璟第一个表态。
他早就看好国内市场,只是那时候大家都不同意,现在难得老爷子有这个想法,他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我不赞成。”苏廷邦持反对意见。
“我觉得可行。改革开放有一段时间了,到如今还在稳步推进,说明国家是有决心的。现在国内同胞观念也转变了,国内人多,市场大,这个时候进来正合适。”苏廷毅也是持赞同意见。
苏廷礼没意见,家里的生意他一向不管的。
“市场大有什么用,我可是听说了,国内工人大部分一个月也就六七十工资。消费者手中没钱,我们进来投资什么?难道跟苏廷谦一样卖包子?”苏廷邦嘲讽。
六七十块能干什么?在国外一件好点的衣服都买不到。【1983年,我国职工的平均月工资为64.35元。】
“我前两天听商会人跟廷谦谈事,似乎廷谦已经拿下了某座煤矿的开采权。看看是否能让廷谦帮忙牵个线,那个矿的开采权下来,到时候我们分一些干股给他做报酬。”苏廷毅说出自己的想法。
苏仲清摆手,“这个我们拿不到。”
“国内的矿产都是国有,现在因为经济发展需要,才放开允许私人开采。但,也只能给‘自己人’,投资进来的外资是没有资格触碰这些产业的。”
“廷谦能拿下开采权,一是因为你小叔一直以来都是‘功臣’;二也是他这些年做生意规规矩矩,挣钱之后也没忘回馈祖国,在上层口碑好;三,是他的子女亲属全是公职人员,于国有功。这样的人,上面才放心。”
自古以来,采矿都是巨富的生意,当时听到的时候,苏仲清也动了念头,但了解过后,便歇了心思。
有些东西,不是他们这些闻利而来的商人有资格碰的。
“阿璟,你的看法呢?”苏仲清问。
“我认为,酒店、餐饮、服饰,这三个行业很有投资价值。”苏璟道。房地产他认为还得再等等,目前国人的消费力,还到不了能随意买房的阶段。
“说一说。”苏仲清示意。
“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到华国来的外商越来越多,但华国上了档次的酒店很少。羊城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今年2月份开业了,我回来后,过去参观了,生意很好。那酒店的老板,小茉和奕远认识,我托他们打听了。据说,开业到现在不过半年多,利润已经有数百万,今年利润破千万不是问题。”
“建五星级酒店,虽然前期投资大,但国内这一块目前尚是空白,以后来这里投资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这块蛋糕足够大,能吃的时间也足够长,是值得投资的一块。”
“餐饮方面,我有两个想法,一是面向外商和首批富起来的人的高端餐饮;二是面向国内平民的国外快餐品牌。这两块市场都大,目前几乎没什么竞争,潜力很大。”
“至于服饰,我认为现在小堂叔他们的服装厂就做的很好,我们可以向他们借鉴。国内服装市场份额够大,我们跟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关系,甚至还可以合作互补……”
苏璟早就有准备,就连实施的策略都已经想好了,说起来自然是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苏廷邦虽然不同意,但在场的人,除了他,都是持赞同意见的,三比一,他自然败下阵来。
爷孙几个就国内投资的事,一直商讨到凌晨,最终一致决定,转道去粤省看了后再定一个方向。

次日,苏仲清跟苏廷谦说了自己的打算。
亲大伯要回国投资,苏廷谦自然没有不帮忙的。第二天,一行人便去了羊城。
苏仲清想实地考察五星级酒店的生意,到了羊城,他们一行便住了那个酒店。
付曼华和卓慧琴还有工作,在羊城待了一晚,跟苏仲清他们道别后,便带着孩子回了桂省。
之后几天,苏廷谦带着苏仲清一行参观了自家的工厂和公司,又组了个投资商的局,把自己的人脉资源介绍他们认识,还带他们去粤省的三个经济特区转了两天,考察当地的投资环境。
甚至还让苏茉邀请了招商办的同事,跟他们聊了这两年政府的大致规划,给他们提供参考。
就是庚长青,也让他抽空跟苏仲清一行碰了个面。
安排得十分妥当,尽心尽力,尽自己所能给他们提供参考和帮助。
苏仲清一行几天的所见所得,是别的投资商没个半年一年都摸不着的。
苏仲清也是感慨万千,叮嘱苏璟,回国投资后,一定要与苏廷谦他们守望相助,绝对不能做损害亲人利益的事。
经过这几天的了解,苏仲清对国内市场又更看好了。这么有发展前景的地方,他打算让苏璟回国内坐镇,由他来开拓这边的市场。
至于大儿子一家,这么些年,早被那边同化了。让他们回国来,说不定还会坏事,就让他们在美国那边吧。
等到时机成熟,美国那边的生意,就给大儿子一家,国内的给二儿子家,至于老三,生意上他没做什么贡献,到时候资产和现金多给他分一点,再让两边的公司都给他一点股份就行了。
该了解的都了解了,苏仲清就不准备在国内耽搁了,赶紧回去,把该安排事情安排下去,把资金调出来,好回国投资。
翌日,苏仲清一行办好手续,从深市到港城,再从港城去美国。同行的,还有苏奕远和苏茉兄妹俩。
兄妹俩明面上是去送苏仲清他们,实则两人是带了东西,到港城拍卖的。
苏家拿下了煤矿的开采权,但开矿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可不少,几个公司赚的钱,大部分都投入到生产扩张中了,能调出来的有限,还是得来卖一些东西。
这几年,苏茉和陆长征借了各种名目,又“找”回了不少价值不菲的东西。
苏廷德和苏廷谦虽然有些奇怪,为啥陆长征总能找回这些东西,但想到特别部队或许有什么特别的途径,便也没再深究,只让陆长征注意,别影响了自己的工作。
钱没了可以再赚,前途要是被影响了,可是大事。
等把苏仲清他们送去机场后,兄妹俩去见了拍卖会的主办方,把要拍卖的东西交过去。
这次要的资金比较多,东西带的比较多,十几样,有名家字画,古董摆件,翡翠珠串手镯和极具收藏价值的黄金首饰。
这些东西价值大,他们也是用了些关系,才带了过来。
主办方看到他们带过来的东西,两眼放光,表示一定帮他们拍出个好价来。这些年,大陆民众意识觉醒,已经很少有这么好的东西流出了。
这拍卖会的主办方是霍先生介绍的,在港城信誉极好,兄妹俩也不是第一次拿东西来拍卖了,也信得过对方,东西给了对方后,就撤了。
在等待拍卖会的间隙,兄妹俩便各自活动。
两人都不是第一次来港城,这四年,苏奕远为了生意,苏茉为了工作,各自都来过好几次。在这边,也有自己认识的朋友。来了这里,自然要去拜访一下,联络一下感情。
在拜访朋友的同时,苏茉又去了几家典当行,偷偷卖了不少小黄鱼。
她空间有好多箱小黄鱼,在国内不方便拿出来变现,每次来港城的时候,她都会偷偷卖一些。
从1980年开始,国际金价就疯涨,80年飙升至600多美元每盎司,此后几年,也是稳定在每盎司450美元左右。一条小黄鱼,基本上能卖到1500~2000港币。
随后,苏茉又去了老牌药店,卖了几根野山参。
野山参目前在国内还卖不出价,苏茉每次来港城,都会找机会卖一些。
在港城,真正的野山参,售价都是按万元起步。苏茉催生的野山参品相自不用说,基本上每根都能卖个几万块。
几年下来,苏茉卖野山参和小黄鱼的钱,已经攒了两百多万了。这些钱,她一直放空间,没拿出来用过。
苏茉从朋友那了解到,这段时间,港城楼市有崩溃的架势,这两个月,不少楼都在低价甩卖。
苏茉打算就此把手里的钱花出去,趁着楼价在低谷,抄底置办些物业,等以后房价升天了,再卖掉。
港城楼市动荡,是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及港城问题谈判的影响,港人出现信心危机。从82年开始,楼价就疯狂下跌,83年更是有崩溃的态势。
说干就干,苏茉找了个房产中介,说了自己的置业需求。
这个时候,甩卖物业的人非常多,房产中介手中房源大把,很快就筛选出一堆跟苏茉需求匹配的物业。
港城当下的房价,换成平方来算,约4000~7000港元/平方米,彼时港城普通工人工资大约在2500元左右,两个月工资就能买上一平方房子,对寸土寸金的港城来讲,确实是房价的低谷了。
苏茉跟着中介跑了一天,最终买了一个办公室和2套住宅房。
办公室大概两百多平,价格约6000港元/平方,虽然目前地段一般,但苏茉知道这里过几年就会发展起来,看了后便拍板买下了。
2套住宅房,约5000港元/平方,两套都是六十多平左右的大小。虽然是旧楼,但这一带人流旺,要出租也很容易。
看好后,苏茉便跟中介签了合同,至于内陆人要怎么在港城买房,这些手续,万能的中介都会帮你办好。
双方约好,第二天过来跟业主签合同办手续和给钱。
次日,当苏茉扛着一麻袋现金过来时,中介和业主都面色微变,以为她是哪个黑帮派来洗钱的,对她的态度更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惹上了黑帮。
有了这层误会,各种手续办的极快,不过一天,苏茉就拿到了三沓厚厚的楼契。不得不让人感叹港城速度,怪不得许多港商初到内地投资的时候,会被办事效率搞崩溃。
港城买房不像内地,是没有房产证的,都是以律师行出具的文件为主,全是A4纸打印的,厚厚的一大沓。
买完房子,苏茉心里高兴,去了一家高档餐厅,独自炫了一顿好的。
快吃完的时候,从落地窗处发现苏奕远正在不远处的珠宝店买东西,苏茉赶紧吃完过去。
等苏茉过去的时候,苏奕远已经离开了。
既然都进了店,苏茉便挑了几条珍珠项链,准备带回去送给几位长辈。
在等销售员包装产品的时候,苏茉一时好奇,便向她打听起苏奕远刚才买了什么。
“刚才那位先生买了一条当季推出的限量版项链,全港城只有三条,昨天刚到的货,如今就只剩下一条了,小姐你要看一下吗?”销售员笑容满面,赶紧去把那项链从柜台取出来。
这家珠宝店算是中档品牌,里面的首饰都不便宜,苏茉一下子买了三条珍珠项链,看她的穿着样貌,销售员便以为她是那个富家千金,自然极力推荐。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