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氏停下纺线,问:“刚刚是何人?”
“今年县里的头等匠童,半月前,我去都亭驿站取阿父托人捎回的简牍时,和她遇到过。”
“那怎不请人进来?”
“她曾欠我个人情,是来还债的,还要赶回贾舍村。”
任氏笑一下,继续纺线。儿郎大了,凡事自有主张,他愿说便说,不愿说,她从不勉强。
刘泊拿开筐顶覆盖的蒲草,顿时怔住。任氏扫过来一眼,也讶异。原来蒲草底下,竟是整整齐齐、数百根竹简!凡能看到的,无不削磨的平整光滑。
任氏轻声道:“这可费了不少工夫啊。”
刘泊拿起一枚简,可以想象出王小娘子篾竹片时认真的模样,她能在兼顾比赛所用的同时,还把竹料中最好的留下来篾成一条条简,再大老远背回来送给他,真是……反让他又欠她的债了啊。
傍晚前,王葛终于回来贾舍村,感受到村邻前所未有的热忱。
原来,她考上匠童的讯息,乡吏已经特意来村通知,还拨给王户一贯钱,作为头等匠童的奖励。不仅如此,匠童所在户的力役可以减半,也就是说,王二郎很快就能回来了。
“阿姊!”王荇扑上前,被王葛一把抱起来。
离家这么久,她最想念的就是阿弟。“让阿姊看看,呀,咋瘦了?”
“想阿姊想的。”
王葛额头碰碰他的小脑袋瓜,舍不得放下,抱着他和家人打招呼:“大母,阿父,三叔,从弟,从妹。”
小贾氏、姚氏脸上的干笑比哭还难看,这死丫头,又特意略过她们,臊着她们!
贾妪着急道:“快进屋,你大父算着你该今天回来,从一早上就开始问!虎头快下来,别累着你阿姊。新妇还不快去烹食?三郎,还不扶着你阿兄!”
一行人簇拥着进屋,里屋小,二房的王禾、王菽,三房的王竹、王蓬、王艾五个小辈留在外间。
王翁起不来身,可瞧见长孙女了,放下心,紧接着心疼。老人家眼睛都泛红了:“虎宝回来了?虎宝,快坐下歇歇。”
王葛一听大父声音都变调了,自己立刻也更咽,放下阿荇,跪到大父跟前,眼中含泪,泪中含笑,笑中有坚毅:“大父,孙女回来了。孙女,做到了。”
“做到了,对,做到了!做不到也没啥!大父早知道你能做到!”王翁一时间语无伦次,欣慰的不得了:“阿葛啊,你给咱王家挣脸了,待你二叔回来,咱家要好好吃顿团圆饭!”
贾妪、长房父子都跟着抹泪,尤其小阿荇,嘴唇、下巴抖的跟包子褶似的。
王三郎犯愁的瞅瞅阿父、望望阿母,不知道咋劝是好。
王菽一直倾听着里屋动静,默默拭泪。原来从姊是这样的厉害!争气!原来小女娘只要肯吃苦,学会手艺,就能像儿郎一样给家里挣脸!
很快,里屋又一片笑声,是王葛在讲考试的事,听到她编的一张蒲草席卖了一百个钱时,众人都惊呼,直道“不敢相信”!再听到竹制斗具、升具卖了一百二十个钱时,更掀起沸腾!
王葛这时看向搁在一边的药包、猪脂包,说道:“然后,我揣着那些钱进了县城,给大父抓了五付药,每付药五十个钱。这种药得拿猪脂熬,我就在乡镇又买了二升猪脂,钱就……花光了。”
木头人王三郎终于开口了:“这么贵?!”
几包草药要二百五十个钱!谁不嫌贵?贵到都超出了一家人的认知!但王三郎就这样急赤白脸的嚷出来,王翁能不伤心么?
王葛趁着伙房柴火旺,赶紧去杂物间找出落灰的小陶灶熬药。
王荇将阿父扶回屋,再回来给大父轻轻揉腰。他小小的手掌,轻轻的手劲儿,正适合稍微不得劲就疼痛难忍的腰症。王翁想着,以后分家了,总归是要让长房养老的,伤心就慢慢缓解了。
伙房内。王菽蹲到王葛跟前,才帮着添了一根柴,就被小贾氏蹶了一脚,训道:“伙房就这么大,都挤在这干啥?”
“阿母,我跟从姊学熬药……”
“你又没本事赚钱买药,学这有什么用?你要有孝心,就帮忙烹饭!哭什么哭!一天到晚拉了个哭丧脸,我是短你吃、还是短你喝了?早知道生你这么个丧气东西,我就该求女娲娘娘,把你塞回肚子里!还不起开!挡路!”小贾氏出来伙房就闭嘴了,生怕叫阿姑听到。
王菽是老实性子,眼泪汪汪的跟王葛诉苦:“我学会烹食了,可大母只让我种地,有空就练编织。我该听大母的话,还是阿母的?”
王葛哪能不明白大母的意思,俩叔母一个赛一个的懒,上山种地,谁能一天到晚总盯着她俩?还不如让她们一人一天的轮换做饭、挑水、打扫院子,这些都是摆在明处的活,少干一样都不行。
于是她道:“家里的活,不是干这个,就是干那个,干哪个都行。不过晚辈肯定要听长辈吩咐,若是干了活,还让大父大母添堵,不如不干!”
王菽点下头:“我明白的。”
“别哭了。我都回来了,明早开始,还是我烹早食,这样你阿母、三叔母就能少抱怨点。”
“我跟从姊一起!”
“不用。一个人能干的活,何必多搭一人。你踏实种地,隔三差五的跟我学好编织,比啥都强。”王葛把一半猪脂添到药釜里,搅动着。
天越黑,火从灶孔中透出的光越是红艳。可再红,也不如阿母血崩时那渗透床板的颜色刺目!刺心!
小贾氏,姚氏,你们欠我们长房的债……终于该还了!你们长年言语刻薄,挤兑我阿母,讽刺我阿父,让我阿母去世前走的那样不安心!她害怕一儿一女要被其余两房苛待,以致死不瞑目!甚至我阿弟也险些夭折!
欠债……还债,天经地义!今后你们这对恶妇,就等着被亲族渐渐唾弃、离心吧!
第24章 24 泼姚氏
夜里,王荇早早钻进阿姊的被窝。王葛这次离家时间太长,小家伙这是想念的狠了。她轻轻拍着他的背,想给他仔细讲讲外头的经历,可她太累了,不知不觉声音迷糊,睡着了。
咚……咚……
梦境黑的可怕,唯有鼓声炸着她的耳膜,每敲一下,余音都回荡好半天。怎么又梦到鼓声了?再世为人,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这么差?竟然考一回试就做一回噩梦!
“我在做梦,我在做梦。”王葛絮絮叨叨,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还是克制不住害怕,如履薄冰的探路。
咚……咚……
听鼓音,不止一面鼓,一会儿响在左方、一会儿响在前方。
她选择朝前去,走的浑身都冒汗时,终于看到大鼓了。它高高悬空于黑暗,底下连支架都没有。
“咚!”紧挨在她背后骤然响起巨音!这一声太大,似鼓又似雷,她惊悚回头,什么都没有。
忽然!前头的鼓面被撑破,一只手掌探出来,揪住她,要将她揪到鼓内!
一声轻“啊”,她从噩梦中脱离出来。
“阿姊别怕,阿姊别怕哦。”小阿荇竟然没睡,轻拍她的手臂哄她。“阿姊把噩梦说出来,说出来它就不灵了。”
王葛欣慰的笑笑,以前哄他的话,被孩子反过来哄了。“没事儿,阿姊就是梦到驿舍里的老鼠了。”
“哼,我掐腰一站,它们就吓跑了!”
王葛笑死,再说道:“我还梦到一只大蜘蛛。”
“我一脚就能跺死它!”
“可蜘蛛跟水缸一样大哩。”
“那,那咱跑吧。等它饿瘦了咱再回来。”
王葛用额头抵着他的额头笑,夸道:“原来虎头已经这么勇敢了。”
“嗯……可阿姊还是比我勇敢。阿姊,我不喜欢你先勇敢,我想快快长大,我先勇敢。然后,我站在阿姊前头,那样你就能想勇敢就勇敢,不想勇敢也没关系了。”
王葛一怔,阿弟眸子里的清澈水光,是黑夜都挡不住的明亮。
清早,王葛在第一声鸡鸣中起身,王荇也不睡了,倒完阿父的尿盆,赶紧来大屋帮大父母倒尿盆,再到伙房打水洗漱,然后重回大屋,爬到大父床上给他捏背捶腿。
王翁觉得腰疼减轻了,就试着慢慢坐起。
贾妪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下,虚空拜拜神农炎帝,夸道:“亏了阿葛舍得从县里抓药,贵是贵,可也真管用!”
王翁还是心疼钱:“把钱直接拴我腰上兴许就管用。”
“混说什么呦!”
王荇被大父的打趣逗的直往后仰,小嘴赶趟道:“孙儿以后要挣好多好多钱,全交给大父,大父就再也不腰疼了。”
“哎哟我的乖虎头!”王翁乐的见牙不见眼,精神更好了。
今日轮到姚氏干杂活,她磨磨蹭蹭出来时,柴火气、豆子粥的味道都传满院子了。
二房每次都是王菽先起,姚氏看着王菽端着尿盆经过,阴阳怪气的挑拨道:“阿菽啊,快回去再睡会儿吧,反正你从姊一回来就抢活干,显得咱们一个个跟吃闲饭似的。”
王菽缩肩走了个来回,硬着头皮装听不见。
王葛舀上一瓢水,去茅房那边,倒到阿父的尿盆里,端着咣荡两下,冲姚氏大步走过来。
“哎?你想干什么?”
“泼水!”
“你敢?啊!”姚氏尖叫,被泼个正着。
王葛扬声:“叔母就知道编排瞎话,侄女帮你洗洗嘴!”
“不要脸的贱皮子!我打死你!”姚氏这一身骚,咬牙切齿的去抄笤帚。
贾妪站出来:“再吵吵都滚出去!”
“阿姑!她泼我!”
“早食阿葛不许吃!”
王葛:“是。”
“才罚她……”姚氏刚不服,贾妪已经回屋,把屋门重重阂上。
姚氏怒火中烧,狠狠瞪回王葛。
王葛脸上冰冷:“三叔母要还动手,肯定不是少吃顿饭那么简单了。”
“贱屦子!王葛你就是欠抽欠踩的贱屦子!缺阿母管教的狗东西!早晚得报应!”姚氏喝上再被姑舅训斥,也要破口大骂,撒出这口恶气不可。
大屋,王荇扒着麻窗,一直看着阿姊返回伙房,才放心舒口气,坐回大父身边。
次大屋,王大郎握着拐杖的手,青筋直蹦。
屋檐下再吵吵嚷嚷,也不能断了地里的活。
五月下旬,正值庄稼要紧时候,既然俩叔母轮换着干杂物,那王葛就得跟去种地。
路过村西时,不知道谁家一大早的就哭声震天。贾妪见王葛朝那个方向瞅,就告诉她:“是贾槐家,他昨日和村邻去野山那边伐木,晌午天热,就下河戏水,谁知道……唉,找到时早断气了。”
王菽胆小,光听这种事都害怕,紧贴着大母走。
王禾想吓唬王葛,故意阴森森道:“听人说,捞上贾槐时,泡的漂白,那皮皱的,一蹭就掉一大块……”
结果没吓着王葛,吓着了王菽,小女娘嚷着哭音抱住大母。
贾妪“啪”的把王禾拍了个踉跄:“听谁说、听谁说?贾槐也是你叫的?再编瞎话吓唬姊妹,等你阿父回来,看我不叫他收拾你!”
王葛才不搭理王禾,感叹道:“那葛阿婆以后的日子难了。”
“可不是嘛。”
葛妪只有贾槐一子,贾槐的新妇那么多年也只育有一女,以后孤儿寡母的,恐怕只能给地主家当佃户。
到了田头,立即投入劳作,谁还顾得上感慨别人家。
这个时代的自耕农,绝大部分只能靠天吃饭,尤其这片山坡不临水渊、没有井,就是挖了沟渠也蓄不住雨水,只得祈求神农保佑风调雨顺。
前世的王南行不懂农事,今世的王葛一样不懂,她紧随大母,边学边干。
胡麻最易长蚜虫,只要嫩叶卷缩了,那叶子背面肯定已经生满蚜群。大母教王葛,用烧艾叶的办法就能熏杀这些害虫。还有一种防虫法,就是在田旁种植一些害虫不喜的薴麻。
熏一遍艾就已经接近晌午了,姚氏蔫头耷脑的来送饭,吃的时候,她挤出讨好的笑,问贾妪:“阿姑,以后早食我和姒妇多做些,各人都捎带着午食吧?每天这么来回折腾,实在费事!两个来时辰呢,这俩时辰,我都能把家里的缸挑满了。”
小贾氏附和着:“就是、就是。”
贾妪冷笑:“以前阿葛做这些活时,我不是没提过,新妇,你二人当时怎么说的?”
姚氏一点儿也没觉得难为情,好像早晨根本没跟王葛大闹过一场似的:“都怪我、都怪我!阿葛心大,不会跟自家人计较的,是吧?”
第25章 25 王二郎归家
王葛压根儿不瞧对方,说道:“大母,天越来越热了,来回送饭确实遭罪。”
姚氏、小贾氏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盯住君姑。
贾妪:“那明日起就改了吧。”
娣姒二人心花怒放,互打个眼色。
黄昏归家时,贾妪带着小贾氏、王葛、王禾绕到葛妪家看了一下,灵棚就搭在院墙东侧,王葛没敢挨近看。
葛妪家在村里属于最穷的,土院还是最原始的泥砌结构,当中搀着茅草;灵棚对面堆的杂物乱七八糟,都快高过墙头了;主屋瞧不出什么,侧居遮窗的草席垂落,烂掉一大块;院墙四周的地面全是杂草。
王禾偷窥到王葛在出神,悄悄退后一步,“啪”的拍她左肩一下子,闪到她右侧。
王葛直接朝右回头。
王禾“哼”一声,又没吓住她,真没意思!
因为这不是正式来吊唁,贾妪宽慰葛妪几句,客气问问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就带着王葛几个离开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回来后才发现王二郎也刚刚归家。
贾妪彻底没愁事了,又笑又哭,捶打儿郎的肩头,王禾难得乖巧一次,拱上前撒娇叫着“阿父”。
小贾氏隔着儿女望向夫君,看夫君终于朝自己走过来,心下反倒欲语还羞。
谁知,王二郎掠过她,对着王葛兴奋的说:“阿葛!你可给二叔挣脸了!你们不知道,乡吏通知我可以提前回来时,那些役者有多羡慕,他们齐唰唰看我的眼神啊,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他越“啧”越自豪,若身后有尾巴,此刻恐怕能摇上天了!
小贾氏“哼”一声:“不沾你侄女光,你役期也快满了!”
王二郎被她扫兴,瞪过来,小贾氏可见的哆嗦下。“我、我帮娣妇盛饭去。”
王葛、王二郎随贾妪往主屋走,王葛说道:“幸亏二叔回来了,给大父熬药的猪脂快没了,二叔明日去乡里割三升回来吧。”
王二郎一个趔趄:发生了什么?
三升猪脂?!家里这些年吃过的猪脂加起来够三升吗?
没多会儿,贾妪从二郎手里扯回那贯钱,重新塞回箱底。
“一贯啊……真是一贯钱!”王二郎闻闻手中残余的钱味儿,晕晕乎乎的好似还在梦中。“真是乡里赏阿葛的?”
“哪能!是赏你的!”王翁白了没出息的二儿一眼。
王荇一直偎在大父身边,“噗哧”一笑,躲到大父肩窝处。
王大郎侧着耳朵听,笑意也浓了几分。
王二郎窘脸,赶紧岔开话题:“明早我就去乡上,天黑前肯定赶回来。”
王葛:“咱还是打听一下,看谁家明天赶车进乡吧,那样二叔就不用走着去了。”
“走道怕啥,我走惯了,有车我也不搭!”
贾妪出主意:“要不我去问问张户,他家阿仓跟着阿葛学手艺,搭他家牛车,又不拉货,他还好意思要脚力钱?”
王葛:“大父,大母,阿父,二叔,我正要跟你们说这个事。前段时间,谁来学手艺我都教,是因为我着急用材料练手,但往后不能这样了。村里孩子跟着我学编织,咱是好心,可他们学个一、两年,考不上匠童,甚至连匠员名额都争不到时,会不会不感恩,反怨咱?”
王翁先明白过来了,嘱咐贾妪:“以后都不许在外头吹嘘阿葛的事!再有来学手艺的,不管送啥东西,咱们都不许贪。而且先跟他们说清楚,考匠童不容易,阿葛能考上也是运气。”
他稍稍迟疑,补充句:“张家小郎是近邻,推不开就算了,阿葛考上匠工前,不再收徒!”
王葛点头:“大父说的对,就是这个意思。谁真心愿学,自己带着够用的材料来,咱不撵人,但也别收人家的东西。免得到时他们干啥啥不行,再赖上咱!赖咱说大话,鼓动他们学编织。”
贾妪气坏了,仿佛已经看到有人赖自家:“咱可真是一番好心哪,他们自己手笨,还要赖上咱?到哪说理去!”
突然,老两口和王葛不约而同的看向王二郎,后者臊死了,赶紧保证:“我定管住新妇的嘴!也跟三弟说明白!”
不是王葛过度揣测人心,而是以贾舍村的条件,普通庄户人家根本走不通匠师这条路!
就拿今年木匠大类的一百个匠童名额来说,匠员里头七选一啊!一旦超过十岁没考上,这条路就废了!
到时村民能没有怨言?
他们只看到王葛能考出来,就以为考匠童也就这么回事儿,谁能晓得她是带着手艺投胎的!
所以学艺没关系,自家绝对不能收礼!
次日,王二郎揣着三十个钱离开家门,这一路把他担心的,但凡有风吹草动,都怕窜出个抢钱的。他不知道自己鬼鬼祟祟的模样,落在别人眼里反倒跟贼一样。
这三十个钱,是贾妪从以前攒的那五百钱里取出的。老人家的想法很奇特,总觉得那一贯钱是完整的,哪怕花掉一枚、以后再补上,也不完整了。
大母在路上叨叨她的道理,王葛很赞同:“这贯钱绝对不能破开,要留着买牛!”
“就是、就是!”
姚氏这才知道君舅的药得加猪脂熬,越听越觉得心口疼,跟被刀剜一样!
三十个钱啊!全买成猪脂熬药!天哪!咋不遭报应呢!
张户一家赶上来了,两家要同行一段路。
张菜小声问王葛:“你都考上匠童了,咋还让你种地了?”
“这几天腾不出工夫进野山伐竹,地里的活又不等人,我肯定要出力啊。”
“也是。唉,阿母嫌我懒,我以后也要天天去种地了。”
你的懒还用嫌吗?王葛不想跟他独处,就一直跟紧大母。
张菜的阿母孙氏也是沙屯嫁过来的,她示意姚氏走到一边,打听道:“你阿姑有给你这侄女相看的意思没?”
姚氏还在心疼那三十个钱呢,没好气儿道:“阿姑偏心长房,我可不敢问!”
“她无母,你是她叔母,问问不是正常么?对了,过些天我回趟沙屯,你要往娘家捎东西,只管跟我说。”
姚氏眉开眼笑,暗暗开始盘算。
贾妪和张菜的大母魏妪正商议着哪天一起去葛妪家吊唁,说着说着就跑题了,开始小声叽咕贾槐的新妇年纪轻,肯定要改嫁的,葛妪脾气暴烈的很,到时说不定得闹场风波。
王葛有滋有味的听着八卦,遗憾两家的地头不在一块,很快就分道了。
五天后,王翁已经能在院里自如走动。
下午未初时,院外有人喊:“这是王匠童家吗?有人在家吗?”
姚氏没从东厢房出来。
王翁暗骂句“懒妇”,牵着王荇出院门。
门前的东西道上,围了好些村邻和孩童。
原来是货郎进村了!
这货郎驱的是骡板车,径直从乡里赶来,脸上晒的通红。他的板车中堆满大大小小的竹器,席、筐、篓、篮应有尽有。车中央竖着几根竹搭的货杆,杆上挂的商品琳琅满目、花花绿绿,格外吸引妪、童!既有随风而转的染色风车、拨浪鼓、羽毛毽子,也有展开的彩色窗麻、绣花布囊,更有实用兼美观的竹笠、竹伞、彩色系带的圆头木屐、长皮靴子。
“是王葛小娘子、今年县里头等王匠童的家吗?”货郎客客气气问王翁。
“我是她大父。你是?”
“老丈,我姓刘,是乡里的货郎。我想每月从王匠童这里进一些竹器。”
王翁和虎头不愧是亲祖孙,这一大一小,鼻翼同时夸张的翕动,王翁腰上最后那一点不得劲,彻底好了!
货郎闻名而来收货,这明明是桩能让王户得益的大好事,姚氏、小贾氏却跟吃了苍蝇一样糟心。
因为君舅直接发话了!以后仍是王葛留家里干杂活,编竹器挣钱。合着姚氏二人争取的不必上山送午食的好处,竟让王葛拣了便宜!
气煞人!
夜里,东厢房,姚氏嗓门猛的提高:“谁知道真货郎、假货郎?人家滋个屁音就当真(针)是吧?她王葛想种地就种地,想呆家里就撵我?凭什么?!我好歹是她长辈!咋就得事事让着她?”
“还花那么些钱买啥专门劈竹子的刀?镰刀不够她使吗?合着这家里就我们不配用钱,她一个没几年要嫁出去的女娘倒金贵上了!”
“得过一贯赏钱又咋样?我们又沾不上光!再说了,一贯钱够花一辈子么?这些年长房瞎的瞎,弱的弱,他们喝西北风活过来的吗?咱们替他们出的力,折算成钱也不少吧!合着我们这些只知道出力的老实人,就该只往外出、不往里进是吧?”
越骂越来气,姚氏拽开门、被王三郎拦腰扯回去,房门就这样咣当几下后,睡神王蓬又是第一个遭殃,被揍的嗷嗷哭,最小的王艾跟着嚎。
王竹把么妹抱出来,怨愤的瞅向次大屋。
王葛不在屋里。她挑着水进院门,纳闷阿竹咋抱着阿艾站在院里,刚撂下桶,对方就过来把俩桶挨个踹翻。
“你干什么!”她急忙揪起桶,晚了,水淌的干干净净。
“都是你!凭什么一家人都得让着你?”王竹梗着脖子,真想补她一脚才解恨。
王艾再受惊吓,哭的更尖利。他急忙哄么妹,一边委屈的自己抹泪。
王葛要不是顾忌小王艾可怜巴巴的,真想把桶扣王竹头上。
王三郎一瘸一拐的跑出来,把王竹往屋里拽,歉疚的扔下句:“三叔马上帮你挑。”
幸亏王葛没把三叔的话当真,东厢房的门重重阂上后,清早才打开。
王三郎被姚氏掐的不轻快,一直龇牙咧嘴的走路,走几步还疼得咝口气。
王翁老两口也一宿没睡好。新妇泼辣,但这是儿郎屋里的事,老两口咋管?管多了就结仇喽!
再者,王翁自觉这次确实理亏,他花了一百二十个钱,从货郎那买了篾具,这篾具就是给阿葛的,新妇觉得家翁行事不公,嚷嚷几句很正常。
还是他家二郎有本事啊!
小贾氏也嫉恨,恨的鼻子、嘴巴都不在一条在线了,但王二郎一记眼刀威胁过来,小贾氏立刻缩肩塌背,还得没活找活干的装勤快。
早食过后,王翁冷着脸回屋。贾妪说道:“阿葛先别收拾,虎头也坐下,我说个事。”
姚氏就知道昨晚不可能白闹一场,得意不已。
果然,贾妪说道:“我们做姑舅的,不偏不倚。昨天给长房花了一百二十个钱,也不能叫次房、三房吃亏,一会儿二郎、三郎来主屋拿钱。”
王二郎:“哼,阿葛赚那一贯钱时,咋不见有人攀?!”
姚氏:“要按兄公说的,长房吃的粮还有我们三房种出来的呢,难不成我要让长房全吐出来?”
没等王葛反驳,小贾氏先不愿意了!
“娣妇真是巧嘴,那三房吃的粮还有姑舅、还有我们次房种的呢!”
“都住嘴!”贾妪喝斥:“今日分了钱,这事就此掀过,谁要再提、再作妖,别怪我告到乡三老那!”
乡三老掌乡里民风教化,姚氏这才知道害怕,急忙朝夫君打眼色,替她说句好话。
王三郎嘴巴刚张开,被阿母一瞪,又闭紧了。
“都过来吧!二郎扶着你阿兄。”贾妪起身,三个儿郎随她在后,进来主屋。
那串散钱已经放在地面的草席上,王翁侧躺于对面的木床,背对他们,一动不动。
贾妪没了刚才的精气神,叹了口气,才跪坐下来。
王二郎先扶大兄跪坐阿母正对面,然后坐于大兄左侧,王三郎老老实实邻着二兄坐。
贾妪解开绳结,有多少钱,她一清二楚,仍然一个、一个的再数一次。
“这是盖完屋院以后,一点点攒起,攒着买牛的。原先一共五百个,给你们阿父买猪脂煎药花掉三十。三郎若不信,可问你二兄。”
王三郎羞愧的眼周一大圈都红了,直摇头:“阿母!我……”
贾妪制止他说话,鼻间也酸涩难忍,继续道:“昨日给阿葛买篾具,花掉一百二十个,剩下三百五十钱。”她说完,给二郎、三郎面前各拨过去一百二十枚。
王三郎头垂的更低。
二郎把钱往回一推:“阿母帮我存着!”
王翁猛的坐起来骂:“都拿了钱给我滚!”
包括贾妪在内,全都被他吼的一哆嗦。贾妪低声撵人:“快走吧、快走吧!大郎留下。”
王大郎却道:“二弟、三弟稍待。”
他摸向腰间系着的布囊,取出一根狭长竹片,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一长串圆圈,能看出画的是“钱”,朝阿母方向一递:“阿母,虎宝昨晚刻了许久,说是打的欠条。你数数,正好刻了一百二十个钱。篾具,算我们长房向二老借的,一年内一定还上。”
王三郎顿时结舌:“大、大兄?”
又无措的看二兄:“二兄?”
王二郎看阿弟这一脸窝囊样,只得捧钱站起:“这钱,儿先拿走了。”
三郎大松口气。回屋后,姚氏欢天喜地,拿出准备好的结实麻绳串钱、数钱。王竹蹲在阿母跟前,一会儿看看这些钱,一会儿看看阿母。
姚氏其实最疼长子,把系好的钱串塞给王竹:“儿也数数!”
“嗯!”王竹拨拉着钱币,指尖相触的一次次,越来越觉得阿母闹这一场是对的!
一旁,王三郎抱着么女,欲言又止。长房打欠条的事如何跟新妇说?说了会不会又大闹一场?要不,先不说了,这么多钱呢,长房哪那么容易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