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上书房就热闹了起来。永嘉帝又露了口风,说是要给皇子们找伴读。
这下,宫外也热闹了起来。
谁不知道太子就在上书房念书。要是能让家里的孩子当上太子伴读,这可是天大的机遇!看看萧景曜和永嘉帝,都不是伴读的情分,而是年少时的交情,现在萧景曜这个御前红人多让人羡慕?
说酸话的人,下意识地忽略掉了萧景曜本身的能耐。也不想想,要不是萧景曜的实力足够能打,正宁帝和永嘉帝会不会这么信任萧景曜,让萧景曜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做出的每一样重大决定都是能引起动荡的大事。
萧景曜对此不置可否。一下子选这么多伴读,小汤包也就没那么打眼了。不然就小汤包这一个太子伴读成天出入宫廷,怕是有不少人要眼红得扎小汤包的小人了。
萧景曜又想到那三位被正宁帝圈禁的王爷,或者该叫他们庶人,据说自从正宁帝去世后,宁王和平王都老实得很。废太子那边就更安静了。废太子早亡,太子妃没有其他两位王妃的糟心事。毕竟不过是圈禁而已,还是圈禁在风景优美,占地面积不小的别院里,不管是正宁帝还是永嘉帝都没有缺他们伺候的人手,也并不拘着他们戒色。
是以这些年,宁王多了五儿四女,平王多了六女两子。据说这两人被圈禁后就一蹶不振,沉迷享乐,每日只在别院中饮酒作乐,姬妾成群,正好他们被圈,一门心思都在造人上,府里着实热闹了许多。直到后来正宁帝病逝,平王和宁王哭得不能自已,回别院守孝,收敛了许多。
如今永嘉帝想起来让他们的大儿子去上书房念书,宁王和平王纷纷心中大定。老六这是有意给孩子一条生路啊!
这时候,宁王和平王也顾不得颓废了。他们这辈子肯定是圈禁到死,但孩子有机会出去,他们这个当爹的自然欣喜万分,一时间竟对永嘉帝生出许多感激之心。再回想起自己当年对永嘉帝的嘲讽与不屑,只觉得恍然如梦。
相比起来,废太子妃对永嘉帝的感激,就是实打实的,不掺一丝水分。
永嘉帝本来也记挂着废太子留下的妻儿。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经常翻墙跑去照顾侄子。现在自己当了皇帝,让一个侄子出来开府承袭他们这一支,也算全了他和废太子以及宁王和平王之间的兄弟情义。
这是天家私事,大臣们也不在这些小事上叨逼。谁知道这里头会有怎样的内情,万一踩到雷砰砰砰把自己炸成烟花,那多冤。
萧景曜也不担心多了些人一起在上书房念书会对小汤包造成不好的影响。
永嘉帝对太子,完全照搬正宁帝对他的那一套。别看太子还小,东宫待遇也是独一份的。哪怕同在上书房念书,因为年龄参差不齐,学业基础也良莠不齐,太子也不会和其他人一起上课。
毋庸置疑,太子的课业是同辈人中最好的。他们也没有那个颜面让太子来迁就他们。
萧景曜故意逗小汤包,激发小汤包的好胜心也是如此。上书房确实有着大齐最好的师资力量没错,但这一切都以太子为主。小汤包聪明归聪明,但一开始就没跟上,多打击小朋友的自信心。
好在这两年萧景曜断断续续教了小汤包许多东西。萧景曜上课,不拘泥于书本,通常是想到哪儿就给小汤包讲到哪儿,经常发散思维,讲完书本上的东西,还会给小汤包发散出各种有趣的奇闻趣事。
小汤包听得津津有味,知识不断+1+1。
再加上小汤包小小年纪就跟着萧景曜往返于京城和闵州之间,一路上亲身体验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眼界也随之开阔。若是单独论知识的深度,小汤包可能比不过太子,但要是论知识的广度,那小汤包就该笑眯眯地对太子说一声承让。
萧景曜现在再给小汤包把落后于太子的进度给补上来,太子都要被小汤包卷出危机感。
照相机记忆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当初是萧景曜的同窗深受打击,现在太子也逃不过。
永嘉帝是个天赋党,太子碰上个天赋党伴读,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坑人与被坑方面,父子俩达到了微妙的能量守恒。
这一次选出来的太子伴读也不止小汤包一个。永嘉帝对太子大方得很,原本打算给太子安排两个伴读,但一看另外一个班,本就人多,再加上每人两个伴读,更加热闹,愈发显得太子这边冷冷清清。
这永嘉帝能忍?
永嘉帝当即大手一挥,决定给太子选四个伴读。
小汤包已经内定,还有皇后娘家,送来了一个太子的表哥,瞧着乖乖巧巧,正好合了太子的眼缘,四个伴读的位置就被定下两个。剩下的两个伴读之位,永嘉帝给了老牌勋贵安国公家的孙子,还有公孙家的孩子。
外戚,勋贵,世家以及小汤包这个寒门官员之子,正好把朝廷的各方势力全都给包圆了。
萧景曜揶揄永嘉帝,“以前陛下万事不操心,现在办一件事得在心里琢磨五六回。”
永嘉帝没好气地瞪了萧景曜一眼,“不提悠闲生活,我们还能做好朋友。”
萧景曜微微一笑,认真听着永嘉帝发牢骚,什么为了这个太子伴读名头,各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还把手伸到了宫里头来啦,什么孩子太熊,惹得夫子勃然大怒啦……絮絮叨叨讲了好一阵儿,永嘉帝才拍了拍萧景曜的肩,笑着问他,“马上就要出海了,你可做好了准备?”
萧景曜神情一肃,“那是自然!”
“海上航线,你应当比朕更清楚。朕对你就一个要求,”永嘉帝含笑看着萧景曜,“好好活着回来。”
萧景曜对于大齐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大齐缺了萧景曜,失去的不仅仅是随便可以替代的二品总督,而是一个生了一双慧眼,仿佛一眼就能看到千百年后的传奇能臣。
永嘉帝叹气,“练水师不知又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哪怕胡阁老现在不管户部了,都得心疼得跳起来对朕拍桌子。”
萧景曜很是淡定,“钱赚来就是准备花的。放在那儿不过是死物,只有让钱流入市场,才会是一个健康的经济环境。”
永嘉帝听不大懂,但他神奇地get到了流动资金的重要性,脑海中灵光一闪,激动地拍着桌子,蹭的一下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萧景曜身边,眼睛的亮度让萧景曜觉得屋里多出了个探照灯。永嘉帝兴奋地问萧景曜,“朕知晓民间有许多放印子钱的?”
印子钱,萧景曜并不陌生。在萧景曜没穿越的时空,这个词语也是个让人觉得十分熟悉的词汇。《红楼梦》中,凤姐儿就放过印子钱。
就是古代版的高利贷。
大齐禁止放印子钱,但民间放印子钱之风却屡禁不绝。印子钱的利息奇高,一般都是“九出十三归”。所谓九出十三归,就是借十两银子只给九两,扣下的那一两银子,算是手续费。但借条上写的是十两,三个月后,连本带息共还十三两。
也就是借九两还十三两。萧景曜在心里飞快地计算了一下,按照年化利率来算,印子钱的年化利率已经达到了383.39%。怪不得民间一直有“印子钱,一还三,一年借,十年还,几辈子,还不完”的俗语。
萧景曜不知道永嘉帝为什么突然提到印子钱,这个思维有点太跳跃了,萧景曜都有些跟不上。
永嘉帝继续兴奋,“百姓们手里有余钱,去放印子钱,是为了赚取高额利息。穷苦百姓实在没了出路,才去借印子钱。这才导致民间放印子钱之风屡禁不绝。你看看,这一边有余钱,想赚钱,一边没有余钱,想借贷。既然民间有这个需求,不若朝廷来办一个这样的钱庄?与其让百姓们将自己所有的家当都抵押给放印子钱的,不若抵押给朝廷办的钱庄。好歹朝廷的钱庄收取的利息没有放印子钱的高。”
萧景曜都惊呆了。
好家伙,永嘉帝这说的不就是银行吗?
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搞金融的没提出来办银行,永嘉帝这个土生土长的皇帝反而想到了这点。
萧景曜给了永嘉帝一个大拇指,认真赞叹了他一句,“陛下圣明。”
“朝廷可以给百姓放贷,但放贷的利息如何算,得经过缜密的计算……”萧景曜开始给永嘉帝讲解如何计算利息。
永嘉帝瞬间蚊香圈圈眼,赶紧伸手打住萧景曜的魔音穿脑。别念了别念了,头已经开始疼了,这个算法怎么可以如此复杂!
永嘉帝觉得这不是他这个皇帝该受的折磨,于是又把户部尚书召进宫来,让萧景曜去折磨户部尚书。
被萧景曜灌了一耳朵怎么算利息的户部尚书何明渊:“……”
谢谢,有被攻击到,脑子已经开始打结了。
不过何明渊到底是胡阁老都夸过的得力干将,哪怕再晕,也认真将萧景曜所说的东西都慢慢消化完了,而后就用饱含深意的目光看着萧景曜:不愧是热爱搞事情的萧大人。就算要出海了,都要在临走之前又给朝廷扔个新鲜东西。
还真别说,这个银行要是真办成了,百姓们实在走投无路,也不至于去接触印子钱。
这都是害人性命的东西,要是还不上,等待借了印子钱百姓的,就是卖田卖地卖儿卖女卖自己的结果。
若是在银行借钱还不起,卖身也是卖给官府,总归不会比卖给别处差。
这样将经济学问玩出花来的风格,是萧景曜的做派没错了!
看懂了何明渊眼神的萧景曜:“……”
他要是说这事儿和他没关系,会有人相信吗?
永嘉帝对着萧景曜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何阁老,这是陛下的提议,下官不过是稍作填补罢了。”
何明渊不赞同地看着永嘉帝:陛下怎么还抢臣子的功劳呢?
永嘉帝:“……”
夭寿了,这年头儿,实话都没人信了。
萧景曜差点没憋住笑出声,同样回了永嘉帝一个灿烂的笑容。
今天的永嘉帝,依然十分想写一篇《我的一个冤种朋友》。
萧景曜说得越仔细,何明渊的眼神就越亮。这个银行有点东西啊。重点不在借钱,在存钱!
要是那些高门大户都将银子存在官办银行,哪怕有要借出的部分银钱,留在银行中的现银必定非常多。有这样一笔银子,可以做的事情又多了去了。
何明渊深深地看着萧景曜,体会到了当初胡阁老复杂的心情。这么好的苗子,竟然就只在户部待了不到一年?
萧景曜这手生钱的本事,何明渊心服口服。要是这会儿永嘉帝直接说要把他的户部尚书之位给萧景曜,何明渊都不会有一点怨言。
萧景曜看着满脸严肃,不断向自己追问细节,认认真真做笔记的何明渊,觉得自己又碰上了卷王。
偏生最先提出这事儿的永嘉帝还在正大光明的摸鱼,捧着茶杯笑眯眯地看着萧景曜和何明渊讨论得热火朝天,觉得入口的茶都香了不少。这才是皇帝该过的日子!他只要安排别人干活就行!
奈何萧景曜马上就要离开京城了,永嘉帝薅羊毛的时间有限,很是郁闷。
可恶,朝堂怎么就不能出现第二个萧景曜让他才薅羊毛吗?
平心而论,世上神童数不胜数。萧景曜能过目不忘固然令人羡慕,但大齐官员又不止萧景曜一个人能过目不忘,再说了,能考中进士当官的,谁的记性差了?就算做不到过目不忘,看个四五遍就能背估计都是基操。
但永嘉帝想要第二个萧景曜,那难度系数就直线上升。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永嘉帝想了想没有小伙伴帮忙处理政务的灰暗生活,整个人都有些无精打采,而后用满怀鼓励的眼神看着何明渊,“何卿,此事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办。”
何明渊郑重点头,“臣遵旨。”
果不其然,办银行的消息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萧景曜,人人自危。抄家总督不会又想搞什么大事吧?实在是被他查账查出心理阴影了。
真就是景曜查账,生死难料。
至于办银行,听着倒是不错,以后存钱借钱都有了个官方的去处,反正官员们不允许经商,也不允许放印子钱。现在将家里的存银存进银行赚利息,倒也不错。反正萧景曜马上就要出海了,他再怎么想搞事情,人都不在京城,也搞不了什么大事。出海好啊,出海妙啊,去折腾外族人吧,抄他们的家去!
感受到落在自己身上惊疑不定的目光,萧景曜也只能无奈叹气。
这一次,真的不是他先动的手!
永嘉帝憋笑。
这种有关银子的大事,朝臣们讨论来讨论去,最终还是决定先在京城施行。若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也能及时喊停,免得造成更多的损失。若是办得不错,再逐渐推行到各州。
不过这样一来,户部就得新办一个司,急需懂经济知识的官员上任。
这不巧了吗,状元沈意之,正好懂经济学问,还写信请教过萧景曜福安港口的税率计算问题。
户部急着用人,破格将沈意之提到了银行司,连跳两级,官至正五品。
还有一些沉寂了许久的通晓经济学问的人被提拔,朝中震动,竟是爆发出了一股学经济学问的小浪潮。
不过这些就跟萧景曜没关系了。他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银行的知识全部一股脑扔给永嘉帝后,便带着新的使臣团,一路南下前往闵州和梁千山汇合。
临行前,永嘉帝将自己的龙佩给了萧景曜,“这块龙佩,见它如见朕。若有大事,你尽可自己先做主,一切事都有朕担着!”
“大齐未来的霸主之位,全看你此次之行了!”
萧景曜接过龙佩,同样豪情万丈,“臣定不辱命!”
大航海时代,大齐跟上了,兵器军械和战船还稍稍领先。就像永嘉帝所说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大齐有这个实力,目标直指最终的霸主之位。
萧景曜从未这么轻松过。
第113章
梁千山很是兴奋。原本领着使臣团出海的是康王和荣王。虽然这两位王爷也不是什么喜欢折腾人的性子, 更喜欢当大将军的荣王和梁千山在军事上还有不少共同语言。但康王和荣王毕竟身份摆在那儿,梁千山又和他们算不得熟悉,交情都是上船相处后才建立起来的, 到底不够自在。
现在领着使臣团出海的人变成了萧景曜,梁千山瞬间就抖擞起了精神。萧景曜带队好啊,萧景曜带队妙啊。一听就让人安全感爆棚。梁千山也不知道为什么, 明明萧景曜是个文官,没上过战场也没见过血, 但梁千山就是觉得萧景曜宛若山岳一般可靠。怕是永嘉帝亲临,都没有办法给梁千山这么强大的安全感。
萧景曜得知梁千山的心理活动后很是无语, 良久才道:“那不是废话吗?要是陛下真的来了船上要出海, 你现在得担心得晚上睡不着觉。”
永嘉帝什么身份?皇帝!他要是出点子什么意外, 整个朝堂都要发生一次大动荡。更别提现在太子还年幼, 真要出了岔子, 主少国疑, 要是再来一场文官们拿手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百姓们都不知道要被嚯嚯成什么样子。到时候, 别说加入大航海时代, 占据海权成为世界霸主了,能护住大齐百姓抵御胡人南下就谢天谢地了。
梁千山嘿嘿一笑,“还是你在更让人安心。”
说着,梁千山又往萧景曜面前凑了凑,拿手肘捅了捅萧景曜的胳膊,对着萧景曜好一阵挤眉弄眼,“我说, 当初我领兵攻打倭岛的时候,那些倭岛上金矿银矿的位置分布图, 是你给的吧?”
虽然那图是当年正宁帝还在时,以朝廷的名义暗中交给梁千山的。但梁千山直觉这是萧景曜的功劳,从此奠定萧景曜在他心中深不可测的大佬地位。以至于现在看到萧景曜就觉得万分安心。
这样一个神秘莫测的大佬,和他当对手当然痛苦万分,面临的简直是地狱模式。但和他当队友,那简直不要太爽!开开心心抱大腿等着大佬带飞就行。快乐!
梁千山兴致勃勃,又压低了声音,狗狗祟祟地问萧景曜,“你是不是也知道咱们要去的那些小国的国土上,都有些什么好东西?”
像金银岛那样矿产丰富的小岛,来多少都不嫌多啊。
梁千山咧开嘴,一口大白牙在黝黑的肤色的衬托下更加白得晃眼,十分期待地看着萧景曜。大有萧景曜一点头,他就带上人马再去干笔大买卖的架势。
萧景曜无语,“我们是出使海外小国的使臣,不是海盗。”
“海盗?”梁千山还是头一回听这个词,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不就是那些黄头发猴子干得勾当吗?那你可就冤枉我了,拿我和他们比,我罪不至此啊!”
梁千山兴致勃勃地向萧景曜说起他的战绩来,“那些野蛮人确实尚未开化,就跟胡人一样,只知道烧杀抢掠,一点礼义廉耻都不懂。见到我们的战船就起了坏心思,想要攻击我们,杀人夺宝。”
“虽然我及时教训了他们,让他们知道了冒犯我们大齐船队的后果。但大齐的颜面,岂是这一点点代价就能折损的?”
梁千山嘿嘿一笑,“这一路要是经过了那些海盗的国家,我们不得好好同他们国家的国王交涉交涉?胆敢对大齐的船队下手,还惊扰了两位王爷,哪是那些人的性命能抵消的?”
看看骚扰大齐的倭匪下场是什么。倭国都不存在了,倭岛直接改名金银岛。倭匪骚扰的还是大齐百姓呢。现在海上这些金发猴子更可恶,胆敢对大齐的王爷动手,想要害两位王爷的性命,不让他们的国家好好付出代价怎么行?
梁千山摩拳擦掌。
实在是蒸汽战船太好用,梁千山指挥水师攻击更加兴奋,恨不得再打一场大仗,继续为大齐开疆扩土。
萧景曜看了一眼梁千山,出言制止了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别冲动,先看看,我们带的水师也不多。”
梁千山眨眨眼,继续对萧景曜嘀嘀咕咕,“这帮家伙看着凶狠,打起仗来并没有我们那么灵活,很少用战术。”
说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梁千山整张脸都在放光,“这样的对手,我打个以少胜多的漂亮仗,不足为奇。”
萧景曜又瞟了梁千山一眼,这大概就是名将的自信吧。萧景曜忍不住问梁千山,“难道你们这些名将,会有什么冥冥中的感应吗?比如说和敌人对上眼,就知道对方会是你的手下败将?”
梁千山惊讶,“这是什么稀奇事吗?我先前打仗都是这样的。顾将军也一样,都不用和敌人对上眼神,他的名字就让敌人闻风丧胆。”
说完,梁千山还叹息着摇头,“我比起顾将军来,还差得远。”
萧景曜:“……”
不是很懂你们名将的凡尔赛。
跟着萧景曜出海的都是先前使臣团的人。不过就是换了领头的,其他的人员都没变。就是萧景曜得了永嘉帝的密令,回到闵州后,又多带了一批水师。既然满剌加国王有意归顺大齐,那当然是要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将满剌加拿下,立马派兵过来驻扎,免得夜长梦多,又要动兵戈。
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的疆土,坚决不让拖延症给耽误了!
在从闵州到满剌加这一路,除了新添的水师之外,大家都很放松。一回生二回熟,他们一来一回走了两次这条航线,现在走的是第三遍,船上的人已经知晓前面会到哪个国家,碰上什么人,一个个儿都淡定得很。
萧景曜肯定是要代表大齐接受满剌加国王的献国仪式的,这是彰显大齐大国风范的时候,万万马虎不得。萧景曜也严阵以待,争取在满剌加来一个惊艳的亮相,让满剌加的人,不管是王室还是贩夫走卒,都觉得跟着大齐混,不但能吃饱,还能吃上肉。
梁千山乐呵呵地打趣萧景曜,“总督大人何必为此忧心?就凭你这张脸,这挺拔的身板,这出众的风姿。换上一身飘逸的衣裳,都会有无知庶民将你当神仙!”
萧景曜心说论及仙风道骨的形象,他可比他祖父差远了。萧子敬那才叫一个仙风道骨,不染俗世红尘的仙人形象,留的长须都透着一丝仙气。
梁千山还在那儿给萧景曜出馊主意,“要不咱们也干点装神弄鬼的事?”
萧景曜微微一笑,“建议得很好,下次不要再建议了。”
出的都是些什么馊主意!
梁千山摸了摸鼻子,终于消停了,只是目光中的兴奋还未散去。这可是满剌加国王主动献国欸!不战而屈人之兵!
萧景曜觉得梁千山的某些话还是有些道理的,快到满剌加时,萧景曜特地将自己拾掇了一番。他平日里就比较讲究,衣裳整洁,发冠一丝不苟,仪态极好,每次从出现在甲板上,都能收到或明或暗诸多目光。
萧景曜这次尝试了一下宽大袖袍的衣裳,峨冠博带,翩然立于船头,海风吹起他的衣袍猎猎作响,远远望去,更是风姿卓绝,恍若仙人降世,似要乘风归去。
萧景曜所乘的蒸汽战船被护卫船只牢牢护在里面。在靠近满剌加的港口时,满剌加的官员看到熟悉的龙旗,知道这是宗主国的使者再次踏上满剌加的土地,自然是恭恭敬敬地出来相迎,出来时,还急匆匆地让人迅速去禀报国王。
等到宗主国的船只越来越近,在港口的人都看到被保护在中心的那艘战船的船头上,站着一位仿若仙人的官员,哪怕离得太远看不清对方的面容,但这一身风姿气度便足够令人心折。
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声讨论,“这位大人,前两次是不是没来过?”
“当然没来过。要是来过,就这位大人的风姿,谁会对他没印象?”
“先前大齐不是派了两位王爷出使?也不知道这位是什么身份,会不会比王爷还尊贵?”
这话说完,这人的脑袋就被人狠狠拍了一巴掌,“胡说八道什么呢!比王爷更尊贵的就只有皇帝了。大齐皇帝刚刚登基,你觉得他会出海?”
再说了,他们这个弹丸小国,哪里值得大齐皇帝屈尊降贵,来个王爷都算是看得起他们。
他们的使臣去大齐,想见一些大官都见不上面呢!
港口的人都看到大齐的船离码头越来越近,船头那个仿若谪仙的人影也越来越清晰。对方身边跟着两排面容的严肃的护卫,那些护卫个个儿人高马大,就连头发丝儿都透着一股凶悍之气,一看就很不好惹。想必那位走在前头的大人,定然也是大齐的高官。
就是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多么尊贵。
萧景曜神色淡然地下了船,所有人只觉得眼前大亮,仿若云破月来一般,一道亮光蛮不讲理地刺进他们的眼中,直逼他们的心口。
人,或多或少都是有点颜控的。
萧景曜这个出场震住了所有人,略显冷淡的眼神扫过最前面的那位满剌加官员,露出了一个清浅的笑意,“不请自来,还望你们莫要见怪。”
在港口的满剌加官员们是听得懂大齐官话的。不仅能听得懂,他们还会说大齐官话。毕竟是在港口,每天经过的商船无数,打交道的人多了,自然也变得更机灵,总能学点其他国家的话。
大齐原本就是满剌加的宗主国,就算先前大齐一直施行海禁政策,并未有官员来过满剌加。但先前四大家搞海上走私,商船不知在满剌加的码头上停过多少回。
是以满剌加的官员和百姓,对大齐人一点都不陌生。
萧景曜想了想自己来满剌加的任务,脸上的笑容又真切了几分,笑着询问对方,“可有歇脚的地方?”
“有的有的,就住先前大人们住的地方!”满剌加官员抬头看了一眼萧景曜,只觉得他看似温和的气质下,是比上次的两位大齐王爷更慑人的威势。
这位大人,在大齐肯定也是个了不得的大官吧?
梁千山站在离萧景曜身后半步的地步,亦步亦趋地跟着萧景曜,只觉得萧景曜这会儿看起来有些吓人,让人不敢造次。
满剌加国王匆匆而来,竟是在萧景曜还未住进歇脚处时,就来找萧景曜了。
这就是小国的无奈。满剌加的使臣团到了大齐后,全都得夹着尾巴做人,免得触犯了大齐的律法,被大齐按律法处置。但萧景曜等使臣到了满剌加,一点都不必战战兢兢,而是可以任由的性子行事。也就是萧景曜等人不是什么蛮横无理的性子,上回来过的康王和荣王也不是嚣张跋扈的人,这才让满剌加的国王和官员们松了一大口气。
要是大齐的使臣张狂无理,他们除了受着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这么一想,大齐果然不愧是文明之国,人人都十分有涵养,哪怕是皇室子弟都不是蛮横无理之人。这点,反倒是他们满剌加输了。满剌加国王想到自己不省心的儿子和糟心的儿子,更是一口气堵在胸口。
再一看丰神俊朗的萧景曜,满剌加国王心中更郁闷了。人家年纪比王子还小,都能独当一面,身居高位大权在握,哪像他儿子,真是想想就想带着人一起回葬。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萧景曜作为一方大员,两代帝王宠臣,自然是满剌加使臣进京后的重点打探对象。萧景曜突然想起来,前几年满剌加使臣进京时,还给萧府的门房递了拜帖和厚礼——当然被门房拒绝了。
萧景曜想到这茬,心中更加淡定。
满剌加国王一口就叫破了萧景曜的身份,“萧总督亲至,小王万分荣幸!”
萧景曜目光温和,“国王太过自谦了。”
满剌加国王却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萧景曜身边的梁千山,用蹩脚的大齐官话问道:“小王先前同梁将军聊了些话,不知道梁将军可否如实转达?”
梁千山毫不犹豫地摇头,心情同样大好,伸手一指萧景曜,“别看我,看他。陛下听闻你的意思,特地让萧大人前来处理此事。”
萧景曜对着满剌加国王微微一笑,“国王不必着急,陛下已经应下了你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