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绵绵跟着哥哥左拐右拐的又穿过好几个胡同,最终才在一个不显眼的铺子前前停下来。
看到眼前的这家铺子,绵绵扁着嘴问:“哥,你怎么非得来这买,一会抱着纸回去该多沉啊!”
玉宽叹口气:“我这不是穷吗,这家的毛边纸比别家便宜两文呢,买两刀可以省五文。”
绵绵很意外的看向老哥:“哥,没想到你这么会过日子。”
“那当然,我花钱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不省着点能行吗?”玉宽唉声叹道。
爹娘的意思是过完年就送哥哥去私塾读书,差不多的私塾一年光束脩就要十两银子,加上笔墨的消耗,怎么算都不是一项小的开销。
想到这里,绵绵摸摸荷包里的丝线,真希望自己现在就能挣很多的银钱来贴补家里。
可惜了,她现在只能做着这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还是最简单的那种,好希望可以快点发家致富。
进到店里后,绵绵看到铺子里整齐摆放的各色笔墨纸砚,心里有一股把全部东西都打包带走的冲动,然而想想干瘪的荷包,这点念头很快被她给压了下去。
店里的伙计看上去对宽哥的印象还不错,一见到他就笑着打招呼:“哟,陈小哥又来了,这回要买几刀纸啊?”
“四……五刀,五刀纸,再帮我挑两块好一点的墨锭。”玉宽看了眼妹妹,自觉的多要了一刀纸。
兄妹俩结完账刚要往外走,迎面正对上一人。
绵绵第一眼就看到了对方身上月白色的斗篷,上头的祥云暗纹竟然跟自己衣服上的一样!
对方一抬手,袖子上用的浅蓝色锦缎镶边竟然也跟自己的一样。
天哪,谁跟我这么有缘,竟然穿了“情侣装”!
第22章 宽哥的新朋友
绵绵一抬头,正好对上冯云琦含笑的双目:“我刚才还在想,什么时候云锦在这也这么常见了,原来是你啊。”
小姑娘穿这颜色真好看,衬的一双眼睛格外的明亮璀璨。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云锦啊,多亏了令堂厚赐,要不然我还真没机会穿。对了,夫人的身体好些了吗?”对于救命恩人的身体情形,绵绵还是很担心的。
冯云琦微微抿唇:“多谢记挂,多亏了你们送的鳙鱼,家母喝了鱼汤果然好了许多,今天早上还起来散了会步。”
绵绵跟宽哥对视一眼,忍不住松了口气:“那真是太好了。”
小姑娘笑起来更好看了,云琦心里默默的念叨着。
他看了一眼两人手里抱着的东西,挑眉问:“这是你们买的?”
说着,把头转向一旁的伙计。
伙计忙堆脸笑道:“二爷,小的实在不知这两位是您的朋友,要不说什么也不能收他们的钱,小的这就把钱退给他们。”
绵绵看了一眼宽哥,后者忙摆手笑道:“不用了,这点小钱我们还是出的起的,冯公子要是太客气,以后我们都不敢来了。”
冯云琦沉吟片刻,从旁边的架子上随手拿起一盒湖笔塞了过去:“行,那些就算了。这盒湖笔就当是我的谢礼,还望莫要推辞。”
“这不太好吧。”玉宽再次摆手。
云琦皱了皱眉头:“这湖笔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聊表心意。”
看到对方还在犹豫,云琦把端着盒子的手又往前伸了一下,有些落寞的叹了口气:“我还以为我们是朋友了,那天我可没有坚持给你鱼钱。朋友之间礼尚往来,不是很正常的吗?”
看到对方原本好看疏朗的剑眉皱在一起,绵绵心里啧啧暗叹,这小模样太撩人了。放前世,不知道会引起多少小姐姐想帮他抚眉。
这回玉宽才把盒子接过来,大大方方的笑道:“行,你都不嫌我家贫,我也没什么好矫情的,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听了这话,云琦的脸上才重新有了笑模样。虽说家里常有亲戚和故交家的孩子来往,但云琦不喜欢那些人眼底杂七杂八的小算计。
眼前这个少年虽然看上去傻乎乎的,但眼神干净气质平和,是他愿意结交的那一类。
他一笑,云开雾散。
绵绵心底默默的叹了口气,这人才几岁啊就长的这么祸国殃民,以后也不知道要引的几家少女春心萌动。
“那我们重新认识一下,我姓陈名玉宽,还没有表字。”
“冯云琦,字修远,你以后可以叫我修远。”……
绵绵在一旁看着俩半大孩子在那里郑重其事的称兄道弟,心里觉得好笑又不好表现出来,就把视线转向了别处,盯着窗户上的八仙纹看了起来。
“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要不长辈会担心的。”两人聊了一会儿,玉宽笑呵呵的提出告辞。
回去的路上,宽哥把云琦公子夸了一路,什么平易近人、温和谦虚啦,末了又抻抻自己的衣襟说:“唉,云琦兄家世好就算了,长的也比我好看,而且还比我用功。你知道吗?他才比我大一岁,已经读完《四书》了,我才开始读《大学》竟然还沾沾自喜。他每天要练一个时辰的大字,我才练半个时辰……”
然后,他看了一眼绵绵,使劲攥了攥拳头:“以后我也要加倍努力才成,将来定不能给你丢脸。”云琦说了他在京中同等人家的子弟里不算最用功的。人书香世家的孩子都这么用功,自己要是不努力,以后妹妹就嫁不到好人家啦!他可不舍得让妹妹受苦。
宽哥经常抽风似的给自己打鸡血,效果吗,也不能说没有,但是一般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
所以绵绵也只是一笑置之。
俩人回去的路上还没忘给冯氏买了一盒她爱吃的绿豆糕做孝敬。
果然,看在点心的份上,冯氏没有追究她们在外头晃到黑天的事情。
到家后,绵绵就把身上的新棉袄脱了下来,想到今天那个人身上的斗篷,还真有缘分,随即有些可惜的叹了口气,齐大非偶啊!
冯氏听她叹气,不免笑道:“小孩子家家的叹什么气,怎么了,出去把银子都花完了?”
绵绵摇了摇头,把自己新买的丝线给她看:“我是在想都是丝线价格差的也太多了,这个比之前买的贵好几倍呢。”
冯氏细细的看了一回笑道:“一分钱一分货,这些线虽然贵但是品质也好,不过你那手艺……算了,买都买了,你可得好好用,别糟蹋了这么好的线。”
“您是我亲娘嘛,对我这么没信心。”绵绵不高兴的撅着嘴。
冯氏挑眉:“就是亲生的,才懒的跟你来虚的。”
绵绵摸摸自己“脆弱”的小心脏,亲娘真不是一般的毒舌,她都要顶不住了。
好在宽哥及时转移了冯氏的注意力:“娘,这里怎么多了好几个麻袋啊,里面装的什么?”
冯氏扫了一眼:“奥,那是西山那边的郭家送来的,听说咱们家什么过冬的菜也没有,特意送了半车白菜和一袋萝卜,还有些五谷和半袋花生。”
“有萝卜啊,那明天我们腌萝卜干吃吧。总是吃疙瘩头都吃腻了。”绵绵过去扒拉开一个麻袋,看着里面翠绿色的青萝卜笑嘻嘻的说。
冯氏“哼”道:“你要求还不低,有咸菜疙瘩吃就不错了,哪来那么多意见。”自打进城以后,闺女吃东西是越来越讲究了,吃个咸菜疙瘩都要切成丝用香油和醋拌一下,现在又要折腾萝卜条……
算了,随她去吧!
云琦脚步轻快的回到家里,就连给父亲请安的时候都多了几分耐心。
等到了母亲的院子,看着徐氏红润不少的脸色更是开心:“娘,您今天觉得身体怎么样?”
“我今儿觉得还好,没什么不舒服的。你去哪了,瞧着心情不错。”徐氏看着儿子高兴,自己也跟着开怀。
云琦笑道:“就去书铺看了一下,生意还不错,等明年母亲生辰儿子就能用自己挣的银子给您买贺礼了。”
刚开不到仨月的铺子还没回本呢,挣个几十两银子对他来说压根不算什么,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去了一趟之后就特别开心。
第23章 海岱书院
听了儿子的话,徐氏莞尔笑道:“那好,那为娘就等着了。对了,我让人炖了你最爱的老鸭汤,赶紧换了衣服去喝吧。”
待云琦走了,宋嬷嬷有些担忧的说:“一间小铺子也挣不了几个银子,何苦拿来分散哥儿的精力。”
徐氏轻笑着摇头:“琦儿是个心里有数的孩子,不会让这些杂事耽误自己学业的。”
宋嬷嬷立马笑道:“这倒是,二哥儿自小做事就有条理,就算分了些精神,也比某些人强多了。”
徐氏脸上却没什么笑意,她轻叹一声:“我也不想让他年纪小小的就操心这么多事,可是我这身子骨嬷嬷是清楚的,说不定哪天……趁着我还在多教他些东西,将来有个万一……他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她的病时好时坏,所以她不愿把儿子养成不知人间疾苦的性子,平日多鼓励他出去观察世情,这间铺子也是她建议让儿子拿出私房钱开的。铺子虽小,但是一点一滴都是儿子自己操持的,也算难得的经验了。
“对了,我那天嘱咐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徐氏端起茶杯轻轻的啜了一口。
宋嬷嬷正色回道:“已经安排妥当了,保管没有第三人知道她是太太您安排的。”
徐氏点点头:“过后把她的卖身契给云琦送去。”
“这,这合适吗?哥儿毕竟还小。”宋嬷嬷有些犹豫。
徐氏神色坚定:“过完年就11了,也不小了。朝中多少青年才俊自身端正,却毁在了后宅阴私之中。况且咱们家本来就不清净,西院那母子俩可是时时刻刻想找他的麻烦,有些手段也该让他见识见识了,省的被人钻了空子。”
“是,一会奴婢亲自去跟二爷说。不过太太既然说到了西院,我听说那边一直抱怨底下人手不足想多要几个丫鬟,您看要不要……”
“你知道,我以前最不屑这些手段的。”徐氏哂笑一声,随即目光转冷:“不过对付贱人用什么手段也不为过,嬷嬷看着安排吧,不要扯到咱们头上就行。”
看着徐氏眼神里的冰冷,宋嬷嬷心里叹了口气,当初姑娘没出阁的时候也是爱说爱笑的开朗性子,可是这天杀的冯家却把她生生逼成了这样。她心底一叹,躬身回道:“姑娘放心,我一定把事办的漂漂亮亮。”
徐氏轻轻点头,似乎没有注意到宋嬷嬷称呼里的不妥当。
如果可以,她宁愿一辈子都是徐家的大姑娘。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绵绵正在那跟冯氏商量晚饭吃什么,陈三拎着一提东西回来了,见到绵绵笑眯眯的说:“闺女,看爹给你带什么好吃的回来了?”
“是肉?”虽然老爹手里的东西都用油纸包着,但绵绵还是一下就闻了出来。不要问她鼻子为什么这么好使,让你试试半月吃不到一回肉的日子你的鼻子也会变的分外好使。
当然进城后还真没过过那么苦哈哈的日子,但是之前在山里待的那段日子可真是充分考验了她的耐性。
陈三一边把手里的肉递给闺女,一边跟老婆交代:“我今天帮人卖了两头猪,那人要把下水送我我没要,大冬天的收拾起来太麻烦。想到你跟闺女都喜欢吃排骨就要了过来,人还多送了一块后带皮五花肉。”
“家里还有些干豆角,用来炖排骨最好吃了,我去做去。”这排骨上的肉还挺肥的,吃起来应该挺香。
看到绵绵欢快的提着整副排骨就去了厨房,玉宽正要帮忙的手落在了半空:“小妹什么时候力气这么大了。”刚才抱着两刀纸在路上可是喊了好几次手酸。
冯氏嗤笑一声:“你妹跟你也一样,看到好吃的就有劲了。”
玉宽嘿嘿一笑,埋头读书去了。
只要他开始读书,娘亲一般就会停止对他的挖苦。
果然,冯氏见他拿出书本便不再跟他搭话,转而看向陈三:“你跟二哥商量的那事怎么样了?有谱了吗?”
陈三叹口气:“唉,那事是没戏了。咱们能想到的事人早都想到了,这县城附近几条鱼多的河早就被人给霸下了。护城河那里是没多少鱼所以才没人管,听说有些人在那守了好几天都没捞到一条鱼。”
“这么说这俩孩子还真是走大运了。”冯氏有些好笑的问。
陈三点头:“可不是,周家大舅不让咱们沾那些浑水。本来我现在这事就碍了不少人的眼,没的再去得罪另一帮子人。明儿我准备去府城一趟,看看有没有什么好门道。”
冯氏也不拦着:“行,你想去就去吧。注意些安全,咱们家也不是一穷二白,挣钱早一步晚一步的不急。”
陈三看了眼正在埋头读书的玉宽,小声嘀咕道:“我听说过了年西门外的海岱书院要收一些新学生,我准备让咱家宽哥儿去试试。那万一进去了,一年光束脩就要二十两银子,加上杂七杂八的没有三十两下不来,我可不得多寻摸点门路。”
“这消息可靠吗,海岱书院不是都不收平民家的学子吗?”冯氏有些意外。
刚把排骨炖上,进来拿玉米面准备贴饼子的绵绵听到谈话内容忍不住在那听了起来。
海岱书院在这儿的名头甚至比县学都要大,就连绵绵这个不怎么出门的都知道。听说书院建成几十来年,光进士就出了四个、举人十几个,秀才更是无数。
当今礼部尚书于大人幼时就在这个书院读书,如今书院还留有他老人家题的不少匾额。
每年都有无数学子前来求学,其中不乏外县和府城的学子。
只不过听说这个书院却不是那么好进的,没有人引荐,就是有再多银子也照样进不去书院大门。
陈三摸摸下巴:“谁知道呢,读书人的想法咱们可整不明白。”
绵绵扁嘴:“于阁老不就是平民出身吗?我估计不是书院不想收平民子弟,只是前几年名头太盛,收的都是有后台的书生,但读书这件事是要讲天赋的,可不光凭家境好就能学有所成。估计是好些年没有出挑的学子,山长什么的绷不住了,所以才想从外头扒拉些好苗子。”
第24章 于阁老
她一说完,就发现爹娘眼睛不眨的都看着自己,就连读书的宽哥都向自己投过来十分震惊的眼神。
完了,一不小心说的太多了。
绵绵有些心虚的摸摸下巴,正在想着要找什么理由把这事圆过去呢,就听便宜爹拍着巴掌大笑:“真不愧是我陈三的闺女,这脑袋瓜就是聪明。”
“切,跟你有什么关系。就凭你那点子鼠目寸光的出息能生出这么伶俐的孩子?绵绵这高瞻远瞩的劲明明是随了我。”冯氏很不屑的对自家相公翻了个白眼,自己什么玩意心里没点数吗?好意思这样大包大揽的!
陈三屁颠屁颠的凑到冯氏跟前,嘿嘿笑道:“是,媳妇说的对,多亏娶了你这么个聪敏有远见的媳妇,才给我生了这几个好孩子。”看着小儿子乌溜溜的大眼睛,他乐滋滋的想,这小儿子看着也很有股子伶俐劲儿,等孩子们大了自己跟媳妇就只管享福了。
哎呦喂,自家老爹的求生欲可真强。
被这把狗粮甜到齁牙的绵绵忍不住舔了舔牙齿,天天吃这样的狗粮不知道会不会把牙给酸坏了。
不过被老爹这样一搅合,似乎没人发现她话语里的不对。以后还是要更加谨慎一些。
绵绵咧着嘴回了厨房,到了灶前却发现自己拿着个空瓢出来了。
晕死,不是要去屋里挖玉米面的吗……
都怪屋里那对乱撒狗粮的爹娘。
唉,这俩人也不知道怎么凑一块的,怎么就这么……配呢!
绵绵暗搓搓的想,她以后也要找个这样的相公,让他往东不敢往西。
不过便宜爹虽然惧内但人还是很能干的,第二天他又是天不亮就起床预备出门。
绵绵听到动静,迷迷糊糊的要起来给他做饭,被陈三按在了被窝里:“冷哈哈的别起来,小孩子家家的多睡觉才能长个子,我一会在路上吃就是。”
说完,揣上俩苞米饼子就急匆匆走了。
绵绵重新缩回温暖的被窝里,心想便宜爹对自己也还是很体贴的。
再次醒来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了,她起来发现冯氏不在房里,小弟自己躺在炕上。
小弟是个乖巧的小朋友,醒了也不哭,自己在那咿咿呀呀的玩。不过这小子明显是个调皮的,把襁褓都给踢散了,两只脚丫子蹬在半空中晃晃悠悠的,看到绵绵伸头过去还给了她一个无齿的笑容。
“你这个小调皮。”绵绵伸手捏了捏弟弟的脸蛋,嗯,又软又滑,手感真好。
摸了摸尿布,果不其然已经湿了。
绵绵熟练的帮弟弟换了干净的尿布,把脏尿布放到木盆里。
她也是穿越后才知道,有许多人家连像样的尿布都没有,就算有也只有很少的三五片。而且好多人家的尿布只有拉粑粑的才给洗,不拉粑粑的都是晒干或者烘干了继续用。
那味道,绵绵只要想起来就恶心的吃不下饭。
幸亏她娘是个比较讲究的,要不然绵绵还真不知道该怎么适应。
早饭就是简单的小米粥和玉米饼子,一人一个煮鸡蛋,还有一碟咸菜疙瘩。
在大冬天的早上能吃个煮鸡蛋已经是十分富裕的早饭了,就连咸菜疙瘩都有很多人家吃不起,不过已经吃了俩月咸菜疙瘩的绵绵还是有些吃腻了。
尤其是在有了一袋萝卜和半车大白菜可以挥霍的时候,单一的咸菜已经不能满足她了。
吃完早饭,绵绵就开始了自己的腌制之路。
翠绿的青萝卜洗净切成条,加盐腌制两三个时辰后,萝卜就会变软出水。把多余的水分挤掉,然后晾干。用开水焯一下洗净浮尘再次晾干。
锅里加盐,再加适量的糖、醋、花椒,然后加水煮开。晾凉后把萝卜条放进去,腌制四五天就可以吃了。
这是爽脆口的萝卜条。
绵绵还留了一部分晒成了萝卜干,里面只放了盐。吃的时候抓一把出来倒点香油米醋和辣椒油,再加一点油炸的花生米,那味道好吃极了。
陈三喝酒的时候就喜欢让闺女给自己整一盘这个,说是吃着比肉都香。
腌好了萝卜,绵绵又把手暗搓搓的伸向了大白菜。这里一般人家都不舍得用整棵白菜做咸菜,都是把炒菜时剩下的白菜疙瘩随手扔进咸菜罐子里。
第一次在老家见的时候绵绵差点都以为是谁腌咸菜的时候放错了,但是看到大家都面不改色的吃到嘴里才发现是自己想多了。跟着吃了一两回,发现味道还可以,脆脆的,不是很难吃。
不过绵绵可不是为了腌那几个咸菜疙瘩,她特别喜欢吃东北的辣白菜和酸菜炖五花肉。
怕挨骂,她第一次就拿了四颗大白菜出来做试验。
没想到试验很成功,她娘喜欢吃酸酸辣辣的辣白菜,她爹则偏爱用五花肉炖的酸菜。
于是两位家长大手一挥,家里剩下的白菜就交给她折腾了。
不过绵绵同学已经没有了继续倒腾下去的劲头,她已经有些明白为什么这年头大家为什么都不怎么用白菜来做酱菜了,太费调料。
酸菜还好点,只用粗盐就可以。
但是辣白菜要用的辣椒面什么的在这个年代都很贵,腌萝卜的卤水是可以反复利用的,辣白菜不行啊。
所以绵绵很干脆的放弃了这道小菜,最后把目光转向了家里的疙瘩头。怪不得这里家家户户都腌这玩意,便宜省事是硬道理啊。
加上她有了新任务,已经没有太多精力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她爹从外头带回来一本《东游记》让儿子抄写。
冯氏把书拿起来翻了几页:“原来是于阁老写的游记,于阁老的文笔自是不用夸的,只是这会子你让他抄这个做什么?”
“于阁老告老还乡了,这会已经到了府城,听说过完年要在浮云山讲学。府城的学子已然疯了,于阁老的文集诗集都卖了个精光。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抢到这本游记的。那书肆老板说了,这书不愁卖,只要字写的周正,他收五两银子一本。”
冯氏咂舌:“一本游记而已,这么贵啊。”
“那可是于阁老的书,能便宜了?”
也不知道这于阁老是何方神圣,让便宜爹娘提起他来的时候都一脸崇拜。
第25章 备年货
然后绵绵就听到爹娘在那里嘀咕,这本游记抄写一遍大概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然后笔墨成本需要一两银子,也就是说抄这样一本书大概能挣四两银子。
貌似利润还算可观。
正在绵绵思考着要不要好好练字,以后也靠抄书发家致富的时候。就看到她爹从怀里小心翼翼的掏出一个荷包递给她娘:“媳妇,这是你绣的那两幅屏芯卖的银子,一共二十四两。人说了,你这手艺精致是足够了,就是绣品稍小了点,年底大户人家都喜欢大幅的绣品,银子不是问题。”
冯氏撇了撇嘴:“我还不知道大的挣钱?这都是以前在屋子里偷着绣的,要是绣大的不早被发现了?等明年老三不怎么占人了,我再好好绣上几幅大屏芯。”
“我就这么随口一说,挣钱养家的事还是交给我,你要看孩子又要操持家务已经够辛苦了,刺绣既伤眼又伤身的,你身子弱,还是少做点的好。”
绵绵默默的揉揉眉头,明明家里的家务绝大部分是自己和哥哥在做,她爹眼是瞎了吗,把功劳都放到她媳妇身上……
不服有用吗?
貌似是没用的。
所以绵绵认命的端起木盆去给弟弟洗尿布去了。
不过,原来便宜娘的绣工那么好啊,一幅绣品能卖十多两银子,不知道跟抄书相比,哪一样挣的更多?
看看自己尚显稚嫩的小手,不管了,反正我还小,完全可以两手抓两手都硬嘛!
技多不压身,多学点东西总是错不了的。
万一哪天穿回去了,自己还能做才艺双全的小仙女。
过后绵绵总算知道她爹为什么那么不遗余力的鼓吹她娘的彩虹屁了,他不但拿走了卖绣品的那二十四两银子,还又从她娘的小金库里顺了五两银子。
所以,彩虹屁不是白听的,还挺贵。
不过她爹也不是那种不靠谱的,银子并没有被随意挥霍。她爹拿着这些银子去置办了一辆骡车,连车厢带中钱等杂七杂八的一共花了二十八两银子。
绵绵还是很佩服她爹的头脑的,这位老人家竟然想做古代的客运生意。
临近腊月,除了要办年货的人多了起来,还有许多要成亲的人家。
尤其是一些薄有家产的,总觉得县城的东西不够时兴,就想去府城瞧瞧。可一般人家是不会花大价钱置办什么马车骡车的,就算置办的起,日常养护也太费银钱的。
所以好多人都要雇车去。
陈三那天去府城可是好不容易搭了熟人运货的车才去的,那车是运猎味的,他来回待了几个时辰身上都被熏出一股子怪味来了。
绵绵看到她爹第二天一早兴高采烈的驾着车出门了,有些担忧的回过头来问她娘:“我爹这买卖靠谱吗?府城那么远,一天只能来回一趟,最多能挣二三百钱,除掉草料和吃喝等本钱,这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本啊?况且这是腊月,去府城的人多。等转过年去的人少了,这骡车不就空下来了吗?”
冯氏好笑的看着她:“过了年去府城的人少了,可还有十里八村来县里的人可以拉。就算不拉人了还能拉货,你爹那点生意有辆车也方便一些。最不济,还能转手卖出去。”
对奥,骡子还可以再卖一次,以爹娘的精明怎么会做赔本生意。
自己真是关心则乱了。
绵绵捂着小脑袋,冯氏笑着点点她的额头:“不过你这小账算的还挺明白,以后总算不用担心你会被人给卖了。”
听到前半句的时候绵绵还很开心,听到后半句她直接无语了。
这么毒舌,她爹当初是哪根筋搭错了看上她娘的。
她一不留神,竟然把话直接问了出来。
谁知冯氏云淡风轻的回了一句:“我跟你爹是王八看绿豆,就这么看对眼了,也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呃,绵绵觉得她娘要是去混娱乐圈的话一定会火,这自黑的水平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二,明天就是小年了,绵绵一家也在为分家后的第一个新年做准备。
从小年开始年味就十分浓厚了,各家各户都在为过年做准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这里的风俗是在二十三这天清扫灶房,贴上崭新的灶神画像,供奉糖瓜等甜食,祈求灶神大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她们家搬家之前刚把屋子重新粉刷,加上平常打扫的干净,这回不怎么用费劲打扫。
一家子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做吃食的上头。
蒸馒头、蒸包子、蒸枣糕、熬皮冻、炸各种东西……绵绵跟在冯氏后头做着各种辅助工作,她第一回 知道原来过年还有这么多东西要做。
加上她爹时不时的带回些东西来,绵绵觉得自家备的年货可以吃到正月底了。
想起她爹,绵绵不得不承认便宜爹比她想的要聪明多了,人家不但拉人还捎带着送信带话等业务。偶尔还从那边带点胭脂水粉、头花香囊等精巧物件回来贩卖。
过年嘛,大姑娘小媳妇的都想打扮的漂亮点,而她爹在冯氏不遗余力的影响下审美还是非常不错的,带回来的货物往往还没到家就会被一抢而空。
短短二十天的功夫,陈三就把置办骡车的本钱给挣了回来甚至还多挣了一倍的利钱。
他本来就是个爱吃的,手里又有了钱,置办年货的时候毫不手软。什么鸡鸭鱼肉、瓜果点心的的带回来一大堆,而且绵绵看他似乎还没有停止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