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叶向个往南走,苏景枫蹦蹦跳跳跟在后面。
苏叶几个人到了地方,这时是休息时间,大家伙三三两两围着坐,有的人已经吃上饭,家里没送来的在等着,苏叶和陈兰很快找到了苏世伟叶国健,两家的几个男人都坐在一起,用石头垫着坐,看她们来了都站了起来。
苏世伟帮苏叶把背篓放下,把两张草帘垫地上,把木桶里的饭摆出来,饭还是温的,叶梅做了一个炖腌兔肉,一个炒白菜,饭是糙米和白米混煮的干饭。
陈兰也是两个菜,一个炒腊肉,一个白菜,饭也是一样,不过她家加上外公五个男人,量比苏叶家多了不少,两家的菜摆在一起吃。
吃饭时不断有人过来打招乎。
“世伟哥,你家饭菜真是好,还有肉吃”苏世伟心里有些得意。
“国建哥,你吃的是腊肉吧,看得真漂亮,听说城里酒楼一盘一点点卖得好贵,国健哥你真舍得。”
“叶子,你下回上山打猎带上我家小子,林子里野物多,也教教我们家孩子。”
苏世伟:“六哥,叶子还小,不能保证大家的安全,现在叶子和景林每天早上都有练习射箭,景楠也可以在家里先练习箭术,等熟练一些在前岭狩猎,有一点自保能力时再让叶子带着进山吧。”
“让景楠每天跟着景林和叶子练习吧”
“也可以”
“体能也要训练”
“他吃不了苦我把他脚打折了。”
“春耕过后再开始学吧,景楠15岁了,顶半个劳力了。”
吃完饭,苏叶坐苏景林身边:“哥,累吧,我来替你”
苏景林:“不用,这儿全是男人,你在这不方便,你别看我这么瘦,但身体好得很,前几个月老是跟你上山,都锻练出来了,而且下面不全是石头,没想像的难挖,估计很快就完工了。”
叶德正贼兮兮靠过来:“叶子,晚上整点好吃的来犒劳我们呗。”
苏叶:“你想吃什么?”
叶德正:“叶子,我对你做的饺子和馅饼念念不忘。”
陈兰拍一下打到他头上:“老娘做的不好吃,恩?”
叶德正朝陈兰谄媚地笑:“好吃,一样好吃”
叶国健:“出息”
苏叶送饭回来,继续摆弄木头,等到申时叶梅叫她出去做饭,苏叶进了厨房,发现原料都备好了,她只需要和面和搅拌馅,苏世伟做了两个面板,几根擀面杖,用竹子编了几个专放饺子的竹篾。
们下工回来,陷饼已经做好,饺子煮上就可以了,叶梅和陈兰商量在挖塘时期中饭和晚饭在苏叶家一起做饭,中午送饭时方便一起送,陈兰把粮食拿过来就可以。
吃饭时人多分男女两桌,女人则照旧在苏叶屋里吃。
叶梅还给男人们打了酒。
过了两天,天气变得有些暖和了,年前发酵的肥料得堆起来了。
这一天,外公叶闻江和苏世伟跟村长请了假没去挖塘,苏叶用面巾当口罩捂住嘴,苏世伟把发酵的肥料铲到长簸箕里,苏叶则提着系在簸箕上的绳子到旁边堆上,另一边则是叶闻江铲,陈兰堆。
全挖上来的肥料堆成一堆后,苏世伟让苏叶和叶梅挑了溪边的一些烂泥回来,苏世伟把烂泥和在肥料上面,干完了肥料堆变成了圆溜溜的泥堆,这样下雨也不担心会冲走,底下留点空隙,肥料里空出的水会从底下流出来,等流干了水,里面的肥料会变得松软,可以用了。
第二天,叶闻江和苏世伟继续挖泥去了,苏叶和叶梅陈兰则重新往发酵坑里填腐土和干草,草木灰,这回东西少,只填了半坑。
接下来的日子,苏叶每天上午凿木头,中午都和陈兰去送饭,下午继续摆弄木头,有时叶梅会叫她做晚饭。
十天后,人多,池塘挖好了,买的时候是二十八亩,有些地方不好挖就没挖,最后挖的是二十亩的池塘,深两米半,河堤太长没加高完。
挖好池塘,村长立马指挥挖一条渠连着河,把河里的水引进去,此时山上雪化,河水上涨了一些,再在原先指定的地方拦截河水,灌满池塘就容易了。
在引进河水的同时,两岸堤坝继续加高加固。
日子就在忙碌中过去了,一个月半后的3月中旬,两岸的提坝终于建好,此时春意映然,一出门就是满眼绿色,麦地里的杂草也噌噌往上窜。
在二月底杂草冒头后,苏叶再不能摆弄木头,每天都让叶梅安排她给麦苗烧水和拨草,在家的妇女老少都拨草去了,实在是麦地里杂草比麦苗还多,刚拨完这头,那头又冒出来了。
等男人们不用去筑堤坝了,就开始给麦田施肥,只是肥料有限,每家只施了三亩麦地,肥料便用完了,没有肥料的只好施了一点草木灰。
筑完堤坝后村里开始划分各家佃的官田,苏世伟的7亩和叶国健家的8亩连在一块,而且运气不好被分到的田是靠近野猪岭,叶国健不知年景会怎样便没有去申请多佃些田。
而且佃到的田收拾起来很费劲,因为开荒时大家都锄得很浅,现在杂草又冒了出来。
苏世伟和叶国健商量,两人合买一头牛,能耕田,还能收集肥料,银钱一家一半,到时牛粪两家平分,于是3月底,叶国健去县城牵了一头壮年的牛回来,花了十两银子。
买回牛的第二天便开始耕田,每天只能耕两亩,上午一亩,下午一亩,每耕完一块田,叶国健都会把水引进田里,把田灌满了泡着翻上来的土块,等泡软了还得用锄头或铁铲弄碎,在小苏叶印象中没有排犁,苏叶记得老家用的是排犁,土块泡软后用排犁来犁过去,土块会变碎,就可以插秧了,很显然这里没有,只能用人工把土块弄碎。
每天苏卉和叶青青都要去几篓草割草回来喂牛,叶国健用了8天时间把两家的15亩田全耕完了。
耕完了两家的田,牛休息了一天被苏世良借走了。
四月五日,官府把种子拉到了福家村,苏世伟和叶国健带着苏景林叶德祥去领种子,回来时一人扛了好几袋回来,苏叶上去把苏世伟扛着的袋子接下来,等把所有的种子放到坑上,把袋子都打开,好几种种子,有稻米,红薯,黄豆,绿豆,居然有玉米。
苏世伟指着玉米道:“这叫玉米,这是从海外运回来的种子,去年京城就有人种,收成不理想,现在把这些种子都发给我们这些安置的灾民,种不种由我们自已决定。”
指着红薯道:“这是从南方沿海弄过来的,原来也是从海外弄回来的,居说产量很高,但吃多了会烧心。”
苏叶抓起一把玉米粒,颗粒比前世小了些,但还是饱满的,这袋玉米种子有十斤左右,能种上两亩。
苏叶:“麦收完就种这个,肥料要是足了能亩产千斤。”
噗的一声,苏世伟把刚喝进口中的水喷了出来。
苏叶放下玉米粒,拿起红薯道:“这个肥料足了能亩产三、四千斤。”
苏世伟:“行了,要吹牛也不是这么吹的”
苏叶两眼黑漆漆地看着他。
苏世伟咽了咽口水:“真的”
“真的!”
第16章 排犁
看完种子,苏叶扛着锄头提着所有的红薯种来到菜地里,苏景林不放心扛着锄头跟在苏叶后面,菜地里有几垄地被叶梅用来育菜苗和种韭菜。
苏叶在一个角落划了约两分地,苏叶和苏景林把上面冒出的杂草锄了,扔田埂上,再把地翻了,把大土块敲碎,年前在地里的白菜根已烂掉。
两分地翻完了,苏叶把地挖成一条条的沟渠,把红薯种摆上,盖上一层薄土,红薯种用完了,两分地也没种满。
苏景林:“这太费种子了吧”
苏叶:“这是席苗,红薯藤和空心菜一样可以用一截来种,不用带根。”
苏叶挑水给红薯地烧水,拿着镰刀去灌木林里割了些茅草回来,给红薯种的上面一条一条盖上。
晚上,两家人商定明天去田里干活,要把育稻苗的田整好,苏叶对叶梅道:“我要两条布条”
叶梅:“要来做什么?”
“绑腿下田”
叶梅找了两条布条出来,苏叶用布条绕着盘小腿上,布条够长,苏叶把布解下来:“短了”
叶梅进去重新找了两条出来,这回她亲自给苏叶绑上,感觉还是不行,叶梅拿出剪刀和针线盒,又剪又缝,一会后成了一条斜三角的长布条,叶梅再给苏叶绑上,这回绑得又稳又平整,成了。
第二天一早,苏叶绑好了腿,舅妈陈兰也要下地,看见苏叶这么绑感觉不错,找叶梅也要了布条把小腿绑上。
叶国健和三个表哥,苏世伟苏景林苏叶陈兰一群人带上工具,浩浩荡荡地来到最早泡水的田里,这块田有两亩大,用来作为两家育稻苗的地方。
此时田里泡了几天的大土块已经微软,苏叶觉得用铁铲顺手,就用了铁铲来戳土块,苏叶戳几下便把土块戳碎了,还相当细。
于是苏叶站田里,用铁铲戳,铁铲能伸到哪个地方苏叶就戳到哪个地方,也不用找大土块,无差别地顺着地戳,边戳边后退。
叶国健见状抽了抽嘴,道:“叶子,你小心点,别铲到自已的脚”
苏叶:“噢”
不知过了多久,苏叶觉得自已干累了就上田埂休息,把铁铲放地上,坐在铁铲柄上。
苏叶坐在田埂上看着自已的劳动成果,只见她用铁铲戳过的地方,田里的土细细的,一片平坦,看着蛮顺眼的,且干的活比其它人多了两倍,只是水多的地方漂浮着一些杂草叶子和草根,陈兰正在她干过活的地方捞草根。
苏叶看向其它人,其它人是动几下锄头就弯腰捡起草根。
苏叶……还是按自已的方式干活吧,最多重头捡草。
于是下午苏叶继续简单粗暴地干活,跟在她后面捡草根的多了一个苏景林。
到了傍晚,这两亩田已经被整平坦,明天再把田整成一米宽的一垄一垄的苗床,就可以撒稻种了。
回去时,夕阳西下,人走在田埂上,倒映在水田里的身影被拉得老长。
田里还有好多人在忙活,苏世伟和叶国健时不时地和认识的人打招呼,苏叶望着这一幕,感觉一直以来漂浮在半空的心似乎落了下来。
回到家门口,已闻到饭菜飘香。
晚上苏叶躺在坑上,回想小苏叶的记忆,记忆里家里人撤稻种时是直接撒田里的,并没有晒种和选种、催芽。
苏叶一轱辘爬起来,惊到了苏卉:“叶子,有什么事?”
苏叶:“找哥有事”
苏叶穿上外衣到了堂屋,苏景林还在看书,看到苏叶出来道:“叶子,这么晚了有什么事?”
苏叶有些纠结,不知怎么说,呆坐在坑边。
苏景林看着她笑道:“叶子想说什么就和大哥说,不合常理的地方大哥我给你兜着,不过除了我,你不要和任何人说。”
苏叶看着苏景林好久,道:“我说,你用笔记下”
苏景林把笔墨纸砚拿出来,在砚台上滴了一点水,慢悠悠地磨起墨来,边磨边给苏叶讲怎么样才是正确的磨墨方法。
苏叶看着苏景林有种把墨甩他脸上的冲动,苏景林放下墨条,说道:“叶子,我下回进城里给你买单独一套笔、墨、砚,你好好练字,不要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卉儿和果儿也要练字。”
苏叶:这个可以有。
苏景林把纸铺在坑桌上:“叶子,开始吧”
苏叶沉思一会,道:“稻种撒下之前晒两天,之后选种、催芽,选种是用温水注入稻种,用手搅搅,浮上来的就是不能用的。
接下来是催芽,稻种温水泡12时辰,其间3个时辰左右换水,泡够时间捞上来放簸箕里,用旧布盖上,隔2个时辰左右翻一次,浇点水,不翻会烧芽和烂芽,稻种冒出白芽,长出有指甲盖一半长就可以撒
到苗床里,撒得疏一些,撒疏些秧苗粗壮,撒密了秧苗软细小。
苏叶停了一会道:“苗床下稻种之前应该撒些发酵好的肥料。”
苏叶:“完了”转身回屋去了。
苏叶刚回屋里,苏世伟走了出来:“这么晚了叶子找你有事?”
苏景林把手里的纸张递给苏世伟,苏世伟看了好久道:“你再抄一份出来,明在我给族长送去,就说你在一本旧书看到的,回头默记下来,我们家的稻种全按上面的做。”
次日一早,苏世伟和叶国健说了这事,叶国健没考虑就按苏世伟说的做,苏世伟交代叶梅把稻种拿出来晒,拿了一份资料去了族长家。
苏叶进了苏世伟放木材的茅棚里,找出了上回苏世伟指给她看的桦木,说那是硬木,苏叶记下了,苏叶扛出一段两米长的桦木比划了许久,用墨斗划了线,才用锯子锯起来。
锯到一半时,苏世伟回来了,看到苏叶的整的东西,说道:“叶子,你要做什么,画下来,我和你一起做。”
苏叶停了手上的活,去厨房里拿了根木炭出来,在一块木块上把排犁画了出来,标上尺寸。
苏世伟:“这是做什么用的”
苏叶:“犁田,用铁做最好”
苏世伟看了一会道:“我们先用木头做出来,好用的话去城里铁铺做一个出来。”
苏世伟按叶国健身高调整了尺寸,把要锯的划线,苏叶就按着线据木头。等把主干锯出来,主干是一块宽15公分长1米厚8公分的长板,苏世伟粗粗刨了,开凿槽口,槽口之间隔8公分。苏叶把犁牙锯出来,犁牙成三角形的木条,一头削尖,另一头削成榫头,插入苏世伟开槽口的板上,一个排犁装有十个犁牙。
苏叶把犁牙三面刨光,苏世伟让她在榫头最上面凿个个小槽口,犁牙插进木板小槽口露头,插稍。这样就稳固了,苏世伟把槽口开好,排犁两侧还各有一个支架,苏世伟把支架做出来。
把所有犁牙装上,锋利的三角尖同朝一个方向,插稍,两侧支架也装上,排犁下面就能立起来,苏世伟最后把扶手做好,装上,就成功了。
中午,叶国健和三个表哥从田里回来就在院子里看到一个奇怪的东西,经苏世伟解释后兴致勃勃,叶国健提起排犁,有点重,决定下午拿到田里试试。
苏世伟去找苏世良把牛牵回来,苏世良也跟着过来,叶国健把牛鞍给牛套上,牛两侧各有一根绳连系在排犁两边。
叶德祥在前面牵着牛,叶国健在后面扶着排犁,一开始不怎么顺利,叶国健调整几回后,就好用了,牛在前面拉,犁牙利的一方往前移,很容易把大的土块切碎,遗憾的是木头做的不经用,犁了一亩田后,犁牙断了几根。
此时田埂上围观了好多人,个个兴奋得很,更不用说苏世伟和叶国健两人了,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如用这个排犁能省好多劳力。
“这东西真好用,世伟怎么想的”
“世伟哥真厉害,这都能想出来。”
“木头做的坏得很快,得用铁做。”
苏世良兴奋道:“二哥,你怎么想到的?这东西好用”
苏世伟:“灵光一闪,就想出来了。”
“世伟哥,帮我做一个,工钱是多少”
苏世伟:“木头做的没法用,得到铁铺去订做回来。”
“世伟哥,你去订做帮我一起做,多少银子到时算给你”
“行啊,明天一早就进城”
“我也要”
“我也要”
苏世伟抬起手:“大家静一静,我不知道用铁做的回来用得怎么样,大家还是不要一下就订做,等我订做二三个回来,试用好了,大家再去铁铺订做。”
苏世伟一行人刚回到家,族长家的长子苏世涛就来找来了,苏世伟把苏世涛迎到坑上坐下:“族兄,可是为了排犁而来”
苏世涛笑道:“是的,刚听到消息,世伟你做出一耕田利器,父亲便让我来确认消息真伪。”
苏世伟跟苏世涛讲解排犁原理,最后说:“用铁做才行,做出来用的铁也不少,成本应该不低,好不好用得做回来试过才好说。”
苏世涛:“父亲说,如果好用,这犁的做法由族里出面献给官府,当然用你的名义,世伟你怎么想?”
苏世伟:“这个可行,跟官府打交道就由族里出面了,不过明天得进城订做回来试用后才行。”
苏世涛从袖子里取出十两银,道:“这是族里给你的,明天你去订做的银钱族里出,就算不成也不用你退回来”。
苏世伟:“这样好吗?”
苏世涛:“成的”
苏世伟收下了银两。
第17章 浇麦苗
竖日卯时苏世伟和叶国健赶着牛车进城,叶国健对城里比较熟悉,苏世伟便邀请他一起进城。
苏世伟身上带着昨天晚上苏景林画有详细尺寸的排犁图。
叶国健带着苏世伟来口碑很好的朱家铁铺,朱家铁铺老板是个五十岁出头的熊壮大汉,别看人家长得粗壮,看上去像土匪,但朱老板为人仗义,做生意实诚,在横县口碑极好,朱老板有三个儿子,三个儿不仅相貌长得像他,打铁的手艺也学了七八分。
苏世伟和叶国健来到铁铺门口,铁铺前面是个三十多平的小店,墙上挂着一些菜刀和镰刀,地上堆着一些农具,此时店里无一客人,打铁炉子在后院。看店的正是朱老板本人,看到苏世伟和叶国健迎了上来:“客官,需要什么?”
苏世伟:“我们想订做一样工具,图纸我们带来,这份图纸要保密。”
朱老板:“我先看图纸,看能不能做的出来。”
苏世伟把图纸递给他。
朱老板看了一会手有点儿发抖:“听口音两位不是本地人”
苏世伟:“正是,去年从江南逃灾来到此地落户福家村,这个能做出来吗?“
朱老板:“能做,这不难做,江南果然人杰地灵,这样的耕田工具如果推广了,受惠的农民无数。”
苏世伟:“此物正处研试当中,好不好用取回去试用才得知,如好用了将由我们族里交官府推广,还需朱老板口风紧些。”
朱老板:“这是自然,做生意自当讲究诚信,等下我父子四人人开始做,明天上午就能做出一个,兄弟要做几个?”
苏世伟:“三个,我姓苏”
指着叶国健:“这是我大舅哥,姓叶,来取货的可能是他,我们签个协议”。
叶国健朝朱老板点头:“朱老板”
朱老板回应:“叶兄弟”
朱老板转向苏世伟:“协议自然要签,苏兄弟,你们福家村在横县很出名啊”
苏世伟:“怎么个出名法?”
朱老板朝后院叫了一声:“老三,出来”里面传来“来了”答应声。
转身对苏世伟道:“去年你们村请了好多工匠起房做家具,起的青砖瓦房,很是富裕,人尽皆知,根本不像逃难而来。”
苏世伟:“真真是逃难来的,世人夸大了,能起房子的只是少数,在老家时房子没进水就逃出来了,家资没丢,只不过比其它灾民好一些,现在粮食可贵,余钱皆买粮食了,大部份人现在只能混个水饱,今年种的田是荒地新开的,前景堪忧。”
朱老板叹口气:“天灾难挡,现在生铁也不断上涨,苏兄弟,我也不和你整些虚的,做这工具用的铁较多,做出成品每个五两银钱,订金收三两。”
苏世伟:“好”
从铺子后门出来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长得和朱老板有八成相似。
朱老板朝青年道:“老三,这苏兄弟订了三个工具,成品每个五两,订金三两,苏兄弟自已出图纸,图纸保密。”
青年拿出笔墨纸砚写了相关协议,写完了苏世伟拿来看了没什么出错的地方,两方在协议下方注明一条,明天上午苏世伟来取一个,付一个银钱五两,订金不变,等另两个做好,再付七两即可。
青年又写了一份,双方签字画押,两方各执一份。
因不是赶集日,街上行人稀少,苏世伟和叶国健赶着牛车到粮店买了些粮食,又买了些叶梅和陈兰交代要买的东西,在小摊买了四个馒头,一人吃了两个垫肚子就往回赶。
苏叶早上起来,看到桌上一惯的稀饭和野菜团,顿时没了胃口,苏叶看着稀饭道:“娘,给我些白面和黑面”
叶梅:“你想做什么中午再做吧”
苏叶吃下一碗稀饭,一个野菜团,摸着还空荡荡的肚子,一字一字道:“现在就做!”
叶梅:“粮食在地窖里,你自已下去拿,以后你想做什么自已直接拿来做。”
苏叶: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苏叶掀开地窖盖子,等了一会,拿了个大盆,点着一盏油灯下了地窖,把油灯放到墙上凹进去的一块地方,那是苏世伟设计专门放油灯和蜡烛的地方。
苏叶找到白面和黑面,舀了一瓢白面,三瓢黑面,一瓢有约有一斤重,看到旁边挂着的腊肉,苏叶从中挑了较大的一条,翻出干蘑菇,苏叶先把面盆拿到厨房,拿了个碗再下地窖装了些干蘑菇,拿上腊肉,看到旁边一个篮子里有些红葱头,又抓了一把红葱头,上了地窖,把盖子盖回窖口。
苏叶拿着干蘑菇和腊肉葱头来到厨房,苏卉站在灶台
旁,苏叶从灶台看过去,苏果和苏景枫正期待地看着她,苏景枫虽然手里拿着书,但时不时还偷看她。
苏叶……
苏卉对苏叶道:“我给你打下手。”
“好,先烧多点热水”
苏叶把腊肉放在一个汤碗里,葱头放一边,往锅里倒水,苏卉在下面烧火。
“姐,家里有鸡蛋吗?”
“有三个,你要几个”
“三个,你看火时把葱头剥了”
苏卉转身把三个鸡蛋拿出来。
苏叶等锅里的水热了,舀半瓢倒入装干蘑菇的碗里,舀一瓢倒入装腊肉的大汤碗里,苏叶用菜刀把腊肉表面黑灰色的一层刮掉,露出暗金色的肉,把汤碗里的水倒掉,让苏卉给她舀了一瓢热水倒入,清先干净,放入锅里煮。
苏叶把白面和黑面搅混均匀,用一个碗装出半碗面粉,面粉中间挖了一个洞,把三个鸡蛋打入,用擀面杖碾碎了一点粗盐,撒在面粉上,注入清水,和面。
苏叶这次加入的水比和饺子面时少了一点,和起来面团有些硬,不过对苏叶来说无妨碍,和面跟玩泥巴似的,容易得很。
苏叶和好面盖了盖子放一边醒着,把锅里煮着的腊肉捞上来,冲下凉水,等没那么烫了,放案板上切,苏叶把肥瘦分开,都切成小小一粒,把蘑菇洗净也切成碎粒,葱头也切碎了放一边待用。
苏卉已经把煮腊肉的水倒掉,冲干净锅,看到苏叶切完了,重新烧火,苏叶等锅里的水蒸发了,划入一点点油,把肥肉倒放扁炒,等肥肉出了些油倒入瘦肉翻炒几下,加了一汤勺的酱油快炒,苏卉看她加的酱油心直抽疼。
快炒几下倒入碎粒蘑菇翻炒,炒了一会,加入一海碗半的清水。
“小火一刻钟加葱起锅”
苏叶把醒了的面团在面板上使劲揉了一刻钟,苏卉刚好把锅里的蘑菇肉酱装起。
苏叶往锅里倒了三分之二的水,让苏卉烧开。
苏叶把面团切成拳头大小一块一块的,面板上留一块,其余的放回面盆里,苏叶把面团擀成平坦一薄片,用刀切成面条,放竹篾上,苏叶动作很快,锅里的水开时,苏叶已经擀了一半还多。
苏叶把擀好一半多的面条放进煮沸的锅里,用筷子划开,避免面条连在一起,煮了一会,面条有点小透明,苏叶加了一海碗清水,锅里水再开,再加一海碗清水。
“停火装起来加肉酱就可以吃,不用都等一起吃,面会沱。”
苏卉装面条到各个碗里,苏叶加快把余下的面团都擀成了面条。
等苏叶擀完面条,下和第二锅面条已经煮熟,叶梅正在捞起来。苏叶找了一个小盆,装了一盆面条,淋上蘑菇肉酱,拌一拌,吃到嘴里,真爽!要是有点黄瓜丝,酸笋、酸豆角或酸菜更好了。
苏叶端着盆到坑桌上,上面摆着七八个碗,里面的面条都吃光了。
苏景枫挻着小肚子道:“肚子饱了,还想吃,二姐,中午再给我们做呗。”
叶德正又装了半碗过来,边吃边道:“叶子,中午咱再吃这面条,你要干啥哥都帮你做了”
苏景林瞪着他:“她哥在这里呢”
叶德正笑嘻嘻道:“表哥也是哥”
苏叶做的面条没多久都吃光了。
吃得舒服的苏叶和其它人都去挑水浇麦子了,苏叶把以前腌腊肉的几个陶缸搬到麦地里,苏叶苏景林挑来的水倒进陶缸,苏果和苏景枫用瓢浇,一个下午几人浇了三亩多的麦地,几个表哥浇得多了一些。
等中午苏叶回到家时,叶梅和苏卉做出了一大盆的蘑菇肉酱,两个大盆里装了混和好的白面和黑面粉,量比早上还多了一倍。
“盐撒上了,家里没鸡蛋了。”
半个时辰后,两家人都拿着大碗面条吃得吸溜吸溜的,到最后除了留给苏世伟和叶国健两人份外,都吃光了。
吃完中午饭,年轻一辈的又去挑水浇水。
等响午过后,苏世伟和叶国健回来了,吃完面条也去浇水。
到了晚上两家的麦地全浇了一遍。
晚上吃完饭收拾好个人卫生,两家人坐在院子里。
苏世伟:“下午六哥开找我,说官田最北有十来亩的沼泽地,开荒时有一个人陷进去了半个身子,那边就没人敢进了,现在有许多人在边上挖沼泽里的泥土用来育秧,家里壮劳力多的,把那些泥土运到自已佃的田里。”
叶国健:“明天我们也去看看,也挖些回来育秧。”
第18章 沼泽
苏世伟:“现在一直不下雨,先保住麦子,明天都去割草铺在麦子底下,防止水份蒸发过快,草烂了也能当肥料,稻种晒了两天,今晚泡上,芽出来还要两三天,后天再去挖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