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写山水田园的,在后来就被成为“山水田园诗派”,写边关景象的,就叫“边塞诗派”喜欢写时政的,当时有两个领头人物,即元稹和白居易,所以统称为“元白诗派”。】
【还有形成一种奇崛硬险风格的,以震荡光怪为美,表现出着重主观心理,以及在创作上体现出一种奇险怪异倾向的,以韩愈和孟郊作为领头人物,于是这种诗派则被统称为“韩孟诗派”。】
【而唐诗众多诗派中,最突出的两位,当然就是浪漫主义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李白,以及现实主义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杜甫,这两位诗人在整个诗坛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则是被称为诗圣。】
曜,竟是这么多流派风格。
刘彻不禁啧了一声:"也不知道这些流派诗人,具体都写出了什么样的诗。"快让朕看看。
【关于唐诗具体的发展,我们先延后再说。】
【因为现在是顺延古诗词文化的发展,在唐诗之后,可别忘了还有宋词,所以宋词又是怎么发展和兴起的?】
【其实诗的发展和曲子有关,词的发展也和音乐有关——】
【不过是有关于西域音乐,即当时在唐朝时期,西域音乐传入中原,与汉族的音乐融合之后,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叫“燕乐”的文体,说简单点,就是为填词而兴起的一种“曲子词”
的文体。】
【曲子加配词,是为曲子词,可是人们逐渐发现,和汉族音乐相比,唐诗用来填词,每句五个或七个字,填完了很完美,但是对比燕乐,因为旋律更加复杂多变,唐诗的五言诗或七言诗就搭不上了。】
【所以基础这个现象,人们便开始根据燕乐的旋律进行重新配词。
于是这些歌词就有长有短,和唐诗变得完全不一样了,而这种“曲子词”的文体,就是宋词的前身。】
【不过“词”其实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而后到了隋唐时期就更是得到了发展,从而盛极于宋代。】
【加之宋代经济繁荣,社会氛围更加宽松,比如宵禁较前朝限制更少,娱乐也更多样化,所以对于那些文人而言,从一开始偶尔喝个酒填个词,到后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这种便形成了潮流趋势,于是宋词也更发展了起来。】
【再之后,文人也开始给曲子词规范格式,甚至让其脱离音乐,于是宋词最终走上了宋代文学的巅峰。】
秦王宫,
赢政心想,又是和音乐有关,那乐府其实在秦朝就有设立,竟是只出名于汉代,这其中原因,大概和秦二世而亡有关,什么都没有发展起来……但现在,或许也可对于这乐府,着重去发展一下?
至少总要出现个秦乐府吧。
还有那汉赋,唐诗,宋词等,每个朝代竟是都有每个朝代的代表文化,他秦朝也要有才行。这么想着,嬴政不禁点头。
这后世必背诗词和文章,也应该有他秦朝的一席之地。
要发展起来。
【与唐诗分为了不同流派一样,宋代时期,不同文人笔下的宋词,自然也呈现出多种面貌和风格,所以后人也根据这些不同的风格,将宋代词人大致分为了两个主要流派——】
【即以抒情婉转为代表的婉约词派,以及以大气磅礴之势为代表的豪放词派。】
【具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们也其后再说,再来说古诗词在这之后的发展——所谓高峰过后,必是低谷。】
【没错,在唐诗宋词字后,诗词文化等的发展就陷入了低潮,简而言之,就是出众作品减少,基本没什么特别突出的亮点出现,倒是元曲,明小说更为出名,而这两种文化的发展,也和当时的国情及社会现状脱不开关系。】
r>【元朝科举制停了几十年,明朝科举制以僵硬的八股文为主,在加上当时的社会氛围,各项政策等等,其经济和社会等的发展,便决定了诗词文化在这一时期,必然是呈现衰落趋势的。】
【再到清末社会动荡,才又涌现出一些用诗来揭露现实的诗人来,不过对比唐朝宋代的辉煌,终究是令人叹息。】
【但总体而言,诗词文化的发展,不仅是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留下了众多精彩篇章,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诗词文化等的发展,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和认知那时的历史,以及当时朝代下的风土人情等。】
【仿佛能够透过这些诗词文章,可以走进那些古人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所听所闻,所思所想,多么奇妙精彩。】
历朝历代下,不少人倒是听出了些什么。
虽然每个朝代的文化发展都有其特点,但好像是“唐诗宋词”地位更高也更出名一些?所以这唐诗宋词究竟有何精彩之处,竟能压其他文化一头?
【讲完古诗词的发展演变,那让我们再回到唐朝这里,看看唐朝的诗究竟是怎么具体发展和兴盛起来的吧。】
【首先还是要说一下格律,格律的定型是在唐朝,但其实格律也是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当时就已经讲究了诗的格式和音调,但主要特征最多更是讲究声律和对偶,象征着从古体诗到近体诗的过渡,代表诗人就是沈约,提出了四声八病,在诗的语音方面也是很严格。】
【古体诗没什么拘束和限制,但近体诗,也称格律诗,限制和讲究就多了,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
平仄,押韵,对仗。】
【随着唐朝国力的日益强盛,政治开明,科举制的发展,以及其后国家命运的转折等等,其诗的发展变化,自然也是越来越讲究,风格流派也越来越多样化,于是造就了百花齐放的灿烂和巅峰局面。】
【但这其中,必然少不了众多诗人的参与。】
【所以唐诗是怎么被推动发展的?我们先来介绍第一位人物——即初唐时期的王绩。】"嗯?“”竟是我!"
听到自己的名字竟是被天幕提起后,王绩瞬间笑起来,举起一杯酒朝向友人:“是不是当喝一杯?"
"这是自然——">【王绩三仕三隐,可都和酒有关,虽然心念仕途,但是又自知难以显达,于是最终归隐到了山林田园之中,以琴酒诗歌自娱,而王绩三次仕途的经历,第一次就因为喝酒误事,于是就被弹劾回了家。】
友人:'
手中的酒突然不知该如何办了。他们是喝……还是不喝?
【第二次,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而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
【当时弟弟王静问王绩:"待诏快乐否?"王绩回答说:"良酒三升使人留恋。"于是侍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
【对,因为当官能够每天三斗酒。】
【第三次是在以病罢官后,王绩再次被朝廷征召为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便自求任太乐丞。
吏部认为这不合品级不同意,王绩坚决请求说:“这是我深切的愿望。”最终吏部只能按照王绩的请求任命了他。】
【焦革去世后,他的妻子甚至还一直给王绩送酒。
一年多以后,焦革的妻子又去世了,而后王绩说:“这是苍天不许我畅饮美酒吗?”随即竟是就弃官离去了。】
【是的,因为焦革擅长酿酒,于是王绩死活要和人家当同僚,在同僚和妻子相继去世后,没了酒喝,就干脆回家隐居,然后自己研究酿酒,实属是为了酒自产自销了。】
秦王宫。
赢政:"……"
嗜酒如此,他不是很懂。
不过酒嘛……
看看资料库中应该有相关资料,倒是能发展起来,毕竟美酒这种东西,确实是让很多人都难以拒绝。
【听到这里,是不是以为王绩就是个嗜酒如命的人?】王绩立即摇头,他当然不——
【是的,他是。】
王绩:"……"
【但王绩也是有治国理想在的,只可惜三仕三隐,他自认自己的才华无人赏识,这点在王绩的《野望》中就有所展现,在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时,在闲逸的情调之中,又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最后一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大致就表达了现实中没有人懂我,于是只能寄情于隐居生活了。】
【其中“采薇”的"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之后,伯夷,叔齐不愿意做周的臣子,于是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其后“采薇”就有代指隐居生活的意思。】
【王绩的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风骨。】
【他追随陶渊明的脚步,语言风格朴素清新,又将山水与田园结合在一起。
其代表作《野望》,可以说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相当于开了“山水田园派”结合到一起的先河,也算是唐朝诗歌改革发展的先驱代表人物。】
听到这里,王绩确实是有些感慨。
不过他的《野望》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让王绩不禁觉得——
还是当浮一大白!
干了这杯酒,再说其他。
只不过这初唐时候,诗的发展有他,也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人?
【对于唐朝诗作的发展,当然不止王绩一个人,我们继续往下说,“初唐四杰”的名号,大家也都该还记得吧?】
【那接下来这位,不仅是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人物,和王绩可也是有些关系的。】
作者有话要说:
王绩:喝了这杯酒,我们来做好朋友~
天幕之上,出现了一副画面——
橘红色的落霞映照了半边天空,绚烂而又多彩,远远能瞧着成排的大雁飞在天空之上,叫声传来之际,江水荡漾,无尽的延绵出去,仿佛和落霞映照下的天空都连在了一起。
好一副充满意境的景色,让人不禁一瞧再瞧。
至于要说些什么?
是要描绘赞美眼前之景吗?
【若是不学古诗词,大概我们就只会脱口而出:“哇,好美啊。”】
【或者是:“哎呀妈,可真好看啊。”】
天幕有些搞怪。
听到这里,历朝历代下,有不少人都笑了起来,然后又听天幕继续说道——
【但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却会这样说——"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汉朝未央宫。
刘彻品着这一句话,不禁亮眼点头。
"不错啊。"
看来这唐诗的确有种不可言说的美在其中。
【这句话就是出自王勃写出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也是我们要背的一大长篇之一。】"喱,千古名篇?!如此高的评价吗?"
【听到“王”这个姓,大家应该就知道了,王勃和王绩的确是沾亲带故的——他是王绩的侄孙,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王福時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
【16岁的时候,王勃就进入了沛王府做官。
其人生正是得意之际,出门送个朋友,都能写出又一篇必背诗篇——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其中这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堪称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之句。】
【咳咳,我们现代人在分别的时候,大概不会有这样深刻的情绪,毕竟无论分别多远,现在联系可是非常方便,但要知道在古代一场分别,再见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所以古代的送别诗,可以说是很情真意切的。】
"嗯?"
嬴政眯了眯眼,特别在意其中那一句“现代无论分别多远,联系可是都非常方便”,那要怎么方便联系?
这“非常方便”,又是如何方便的?是有什么区别于他们这里的联系方式吗?
看来这资料库中很多资料,都需要持续去翻阅探索才行啊。【王勃是怎么写出《滕王阁序》这个千古名篇来的?】
【这就要说一下王勃在王府时,写另一篇诗的经历了——
当时王府的王爷们没事就喜欢斗鸡,王勃跟的人是沛王李贤,当时沛王李贤在和英王李显斗鸡,王勃为了给沛王李贤助威,就写了一篇同样也很有名的《檄英王鸡文》,来讨伐英王的斗鸡。】
【其中几句是——"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
【要知道“檄文”在古代可是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是声讨,以及揭发罪行等的文书,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等,所以这个文章一出,传着传着就传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手中,而后李治一看,瞬间就怒了。】
唐朝李世民时期。
突然听到雉奴的名字,李世民瞬间挑了挑眉。
这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竟是在雉奴儿子的王府中做官。
不过倒也是,那李贤的名字虽然先前没听天幕提起过,可是英王李显岂不就是后来那位被废的庐陵王?
想到雉奴的几个儿子,李世民不禁摇了摇头。
看来改革教育真的要从现在着重抓起来才行。
【李治看完这篇文章后,直接就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
【也就是说唐高宗李治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于是就钦命将王勃逐出了长安。】
【结果王勃的仕途竟是就因为这样一篇写给鸡的檄文给毁了。
然后从此人
生也一路不再顺畅,之后还摊上人命官司,差点就丢掉小命不说,还为此连累了自己的父亲,使得他父亲被贬到了越南北部的交趾县,可谓是很偏远又荒凉的地方了。】
【对于此,王勃很是自责,于是就跑去探望自己的父亲,而后途径南昌滕王阁,便在这里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其中几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方面感慨了一下自己的悲催人生经历,一方面却仍表现出了要振作起来的意思,结果更悲剧的是,在写下《滕王阁序》不久后,王勃就失足落水,惊悸而死。】
现在还在王府中任职的王勃:"……"
好的,这以后他一定离鸡远远的,离水也远远的。
不过对于这些还未发生的事,王勃虽然心有戚戚焉,但很快就将情绪平复好,而后去看诗词栏目中,属于未来的他写的那些篇章,尤其是那篇《滕王阁序》,看完之后,竟是自己也为自己赞叹了一句,真的不愧是他。
不过如此佳作,现在已是没必要重复了。
但那又如何,这之后他必然还能写出同样的千古名篇来!到时候上传到资料库中,同这《滕王阁序》摆在一起!
【王勃的经历简单说完,再让我们有请“初唐四杰”的下一位诗人来,他就是杨炯。】
【少年中举,但是其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很不受重用,所以在杨炯的诗作里,很能感受到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只是杨炯熬到了三十多岁,在太子府担任要职,却被造反的亲戚连累——】
【对,这个造反的亲戚就是杨炯的伯父——即杨德干的儿子杨神让,曾跟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
【我们都知道这起兵讨伐很快就失败了,随后杨德让父子被杀,杨炯也受到了牵连。】
【倒是没死,但是被贬到了四川梓州,担任司法参军,后来又出任盈川,即今天浙江衢州的县令,最后在县令的位置上郁郁而终,这样的人生经历,在此期间,让杨炯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就完全可以看出杨炯郁郁不得志,一直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烽火照西
京……这个‘照’字用得好啊!"
“投笔从戎,出塞参战,这短短几句诗,竟是都表达了出来,而且读下来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值得再细细品味!"
“那《滕王阁序》也很是精彩,不愧是初唐四杰,也不知道接下来这位又会是如何。”【好的,让我们再有请下一位——同样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
【说起卢照邻,也和王勃一样,曾被誉为神童,而且也是年纪轻轻就到了王府做官。
王府的藏书很多,卢照邻总览书记,竟是全部读完了,于是连王府的王爷都对卢照邻很是赞叹以及佩服,并且颇为重用卢照邻,逢人还赞叹说:“此吾之相如也。”】
【相如就是指的汉朝时期的文豪司马相如,"汉赋四大家”之一,被誉为“赋圣”,“辞宗"写过著名的《子虚赋》,颇受汉武帝刘彻的赏识,后又作出《上林赋》,遂被汉武帝封为郎,所以这位王爷的意思,就是夸赞卢照邻为大才子。】
听到这里,刘彻点了点头,司马相如啊,大才子。初听《子虚赋》之时,他还以为是古人所作,没想到其人就在身边。
【我们看过很多影视剧里,是不是都通常出现过这样一句话——“只羡驾鸯不羡仙”,用来表达对爱情的向往。】
【这一句话就是出自卢照邻写的诗作《长安古意》之中,是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其中就有一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驾鸯不羡仙”,被后人无数次引用,便演变成这一句“只羡驾鸯不羡仙”。】
【不过这首诗可不是写向往爱情,而是感叹世事无常,托古意而写今情。其中既有描绘当时京都长安现实生活的场面,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也有写权贵阶层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及内部倾轧的情况,深寓讽喻之旨,同时还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寂寥之感,以及牢骚不平之气,另外也揭示了世事无常,荣华难久的生活哲理。】
【于是这首《长安古意》就得罪了人。】
【因为其中几句“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结果被诬陷,得罪了当时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有了牢狱之灾。】
【后来卢照
邻出狱之后,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开始出现手足残废的症状,最后因为实在无法忍受疼痛,于是跳河自尽了,一代才子就此陨落,和王勃因为写诗丢了仕途一样,最后也都是“溶于水”。】
历朝历代下许多人:"……"
这……写诗需谨慎,看来很可能会死人啊?虽然留下了名篇佳作,可这遭遇的事情……真是让人纠结,这写诗的事情。
【其实高中的时候,对于这些必背的诗词文章,大多都是死记硬背,或是真的感兴趣背下来,可是离开高中之后,接触的事情知识越来越多,对于这些古诗词等,可能就深埋脑海,忘之脑后了。】
【但有一首诗,只要响起前调,几乎无论在多少岁,都能顺着说下去,甚至连三岁小孩子都能够背诵下来。】
【这首诗就是最后一位“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写的,对,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写《讨武瞾缴》,结果反被武则天称赞才华的骆宾王,他7岁时写出的《咏鹅》,可以说是“全民诗”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可谓是朗朗上口,又生动形象。】
【不过不说这首《咏鹅》,再说骆宾王长大之后,也是入朝做了官,而且可不止是追随徐敬业起草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在任职期间,武则天当政,骆宾王就多次上书讽刺,最终当然是因为得罪武则天而入狱。】
【而后一直到朝廷大赦天下,骆宾王才被放出来,只是放出来之后就更变本加厉,跟着徐敬业起兵造反去了。】
汉朝未央宫。
刘彻真是不禁啧啧两声,何至于?
能写出连后世三岁孩子都会背诵的诗篇,其才华并不小。而且还被那武则天称赞过才华,要是换一条道路,没准就变得不一样了。
【再之后,徐敬业造反失败,骆宾王本人也下落不明,有人说他被杀了,也有人说他跳河了,还有人说他出家了,总之骆宾王,加上王勃,杨炯,卢照邻,这四个人的仕途都不怎么样,很是坎坷和可惜。】
【不过到这里,这四人的诗风和当时唐初文学风气已有很多不同。
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领域,扩展到了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
空间,赋予了诗以新的生命力。】
【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勃和杨炯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
陆时雍的《诗镜总论》中曾说——”王勃高华,杨炯厚重,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所以这“初唐四杰”,可以说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秦王宫。
赢政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因为在他看来,这初唐文学风气的转变,和这四个人的坎坷经历是分不开的,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成就了什么。
不过怎么说,若是这四人没有经历过那些,恐怕有些诗篇佳作,也写不出来了吧。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这四人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于当时可称一变,也是从这时起,诗人除了注重格律之外,也开始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而他们和王绩一起,为唐诗的发展率先指明了方向。】
【那这之后,在这条路上,自然也站着其他人。】【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对于唐诗发展也是有着重要贡献的,他就是诗人陈子昂。】
【简单说一下陈子昂的背景经历,他父亲是个商人,所以陈子昂从小家境就不错,但相比于经商,陈子昂史喜欢舞刀弄枪,于是在他十七八岁之前,基本上没怎么读书过。】
【但是突然有一天,别人是弃笔从戎,他是弃武从文,这时候陈子昂当然是已经过了十七八岁的年纪,但人嘛,就是人比人气死人,因为陈子昂堪称是进步神速,学了没多久,年纪轻轻就通过了当时的科举。】
历朝历代下,还在为科举而努力的众多文人们:"……"
真的是人比人气死人!
【陈子昂当官之后,很敢于直谏,恰逢唐高宗李治病死在洛阳,武则天想将李治的灵枢运回长安,陈子昂认为这样很劳民伤财,就谏言上书劝阻,武则天看了之后,觉得很感动,然后拒绝了陈子昂的建议。】
才刚当了官的陈子昂:"……"
【后来契丹入侵,陈子昂随军出征,主帅是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对行军打仗方面实则是个无能的,所以在前线连吃败仗,然后陈子
昂就主动自告奋勇,再次进谏,想要当前锋区打仗。】
【然后武攸宜也是很感谢,但却说“素是书生,谢而不纳”,然后拒绝了陈子昂的建议,并且还把陈子昂降职成军曹,在当时,也就是和一般士兵差不多一个级别了。】
【基于此,陈子昂来到幽州台,便在这里写下了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幽州台有个典故,就是战国时期有个叫燕昭王的国君,为了招揽贤才,于是就建了个黄金台,后来也叫幽州台,所以陈子昂到幽州台这里,作下《登幽州台歌》,实则是为了表达自己壮志难酬,并且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心灰意冷之际,又因父亲老迈而解官回乡,不久陈子昂的父亲病死,可是在其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对陈子昂加以迫害,最终陈子昂冤死于狱中,年仅四十一岁。】
唐朝李世民时期。
"这武三思……"
李世民不禁蹙起了眉,不过转瞬又缓缓松了开。
有天幕说的这些话,别说他这里的武家,恐怕不用他敲打,都要越发谨慎行事了。
那就更别说往后那武三思所在的时期,加上这资料库人才资源和功德值的限制与约束,怕是那武三思必然讨不着好了。
【陈子昂的政治抱负虽然没实现,这一生也是坎坷,但他在唐初诗歌上的影响,可谓是相当的大,不仅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实,刚健的诗风,还基本肃清了传自齐梁诗歌中绮靡纤弱的习气。】
【而且陈子昂曾说道——“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大致意思就是说,像汉魏时期诗中慷慨悲凉的感情,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没了,汉魏风骨最鼎鼎有名的就是建安文学,关于建安文学,我们之前也说过,就是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写天下事,百姓疾苦等,情感很是充沛。】
【在陈子昂看来,这种风骨非常值得推崇,所以他就提出要像汉魏时期的诗人学习这种风骨,逐渐为当时唐朝诗歌的发展,更加指明了方向,并且当真是使得文坛风气变得更“积极向上”起来,所以其影响很是深远。】
【那关于诗风的转变,以及格律上的规范,
发展到这里,还需要吏强烈的“会心一击”。】【所以这时候,就有人写出了一篇有着极高艺术价值的诗作来,被称为“孤篇盖全唐”!】这倒是让很多人都震惊了,什么诗作能被称为“孤篇盖全唐”?
"这才只是初唐时期吧?"
"这一时期就出现能比得过所有诗篇的诗作来?这究竟是何等的千古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