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by木南斐
木南斐  发于:2023年07月22日

关灯
护眼

嬴政立即又开口严肃嘱咐宫人。
造船!秦朝需要改进造船技术!
另一边,已经进入造纸局的墨家子田胜以及荆元二人也不禁“严阵以待”起来——
造纸和雕版印刷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他们也想试试造船和改进船只!
【能造出足以支撑长时间下海的好船,自然离不开一直以来,历经各朝各代改进的造船技术。】
【正是因为经过了一代代人的努力,才使得造船技术也一次次的进步。】
【所以我们讲一下船只的“进步”过程——】
【首先就是桨和橹。】
【桨诞生的时间比较早,它是船只前进的动力来源。】
【毕竟你划船浪不起来的话,就必然要用到船桨了。】
刘彻:“???”
浪?什么叫浪不起来?
【但是初期,有个问题,这船桨虽然能使小船动起来,可是一个人只有两只手,两只手最多也只能握两只船桨。】
【而多加几个人到船上,手是多了,船桨也多了,动力也足了,但人也占地方不是。】
【于是问题又来了,又什么办法能让一个人也能划得动力大一些?】
【而且在划船的时候,桨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发挥作用——毕竟船桨只能作用于水里,出水之后就没动力使船前进了。】
【然后到了西汉时期,人们在桨的基础上就作了改进,发明了一种装置——即所谓的“橹”。】
【橹叶比桨更宽,放置在船尾,人可以通过绳子来调整方向,并带动水中的橹叶左右摇摆,给船只提供向前的动力。】
【这个过程叫作摇橹。】
【而且橹全程都在水里工作,动力比桨大得多,一个人差不多能顶三个人的活儿。】
刘彻不禁将刚才那个疑问抛诸脑后,然后点点头。
于汉朝而言,造船技术也尤为不发达,有待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橹的作用凸显出来,逐渐受到追捧。】
【并且与桨相比,人们能靠船橹到达更远的地方了。】
【这是人类在动力装置上的一次进步——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扩大了在水上的活动区域。】
【而且橹在工匠们的手中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用的就是橹的最新版本——即旋转橹,据说有点类似螺旋桨。】
【顾名思义,就是靠动力装置旋转起来,使得推动水的动力变得更大也更省力。】
旋转橹不可考,于是天幕之上出现了“螺旋桨”的简单构造图。
但这也足够让无数人茅塞顿开!
赶紧画下来!
【说完了橹,再来说说“舵”——】
【舵是调整方向用的,它的灵感和橹一样,依然来源于桨,毕竟一开始,桨也用于调整船的前进方向。】
【比如划桨的时候,要是驾驶小船,就只用在船两侧调整方向即可,可若是驾驶大船,那船尾之处还要再加个小人才行,当然这也没什么,但是要出海的话,如果还是这样,那肯定是不够安全。】
【于是人们根据桨的原理,继续改进,在东汉时期发明了舵。】
【即把桨叶加大变成舵叶,然后固定在船尾,再由船上的人进行操控。】
【只是在最一开始,舵叶全部在舵杆的一侧,要让它在水里转起来,那必然是很费劲的。】
【不过这难不倒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到了宋朝时期,造船工匠们再一次对舵进行了升级改进,并且按照功能分成了以下几种——】
【嗯,宋朝,毕竟一路向南,越来越靠海,这造船技术当然也难免得升级改造一番。】
【间接影响很大嘛。】
赵匡胤:“……”
天幕!真的求求了!
【好的,话再说回来——】
【这几种按照功能改造的舵,主要分别是:
其一,叫平衡舵,舵叶在舵杆的两侧,转动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其二,叫开孔舵,舵面上有很多小孔,转动时就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其三,叫升降舵,可以根据水位深浅来调节舵的高度。】
【综上——从桨到舵,再到各种类型和功能的舵,这可以说是古人在造船技术上,在转向装置上的一次进步。】
天幕每讲一种改造舵的时候,其上画面就会放出相应的构造图,详细又清楚。
真可谓是贴心极了。
【好的,说完舵,让我们再来说说帆。】
【古代的船只主要靠什么作为远洋航行的动力?】
【除了桨,橹,舵,还有什么?】
【你一定会说是“帆”吧。】
【错!】
【是风啦!】
惯性思维,天幕先说了“帆”,于是李世民在听到其后天幕的问话后,竟下意识想的也是帆,结果……
听到后面那句“风”,李世民不禁哑然失笑。
天幕这可真是设了个陷阱啊,竟是顺着思路走了。
不过也确实是风,有风,帆才能发挥作用。
【风,也就是古代远洋航行的动力之一。】
【利用不同方向的风,则可以推动船只前行,于是,这就有了帆。】
【帆的原理,就是根据风吹来的方向调整角度,将风力分解之后,然后利用产生的向前的力,来推动船只。】
【但是呢,帆,我们也通常说帆布,既然是布的话,那长期经历“风吹雨打”,自然是不抗造的。】
【于是为了让帆能顶住风的摧残,以提供更强的动力,古时的人们在制帆的工艺上也费了不少劲,最后再次凭借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明了——“硬帆”。】
【就是说,帆面每隔一段都有竹子撑住,这样的帆就会变得非常结实并且耐用。】
【除此之外,船帆的材质也自然是有所改进,不过这就要靠丝织技术的进步了。】
【比如船帆一般是用麻布,竹片,篾片,棉布,以及还有丝织品等制成的。】
【不过宋代以前,棉花种植并不普遍,一直到南宋以后,由于棉花种植日渐推广以及棉纺织业的兴起和发展,棉布的使用日益普遍,棉布才逐渐成为船帆的制作材料。】
【然后由此——于造船技术上,这又是古人在风力利用装置上的一次技术进步。】
嬴政听得不禁连连点头,甚至自己也在桌案上尝试着“拼装”船只出来。
涂涂抹抹,涂了又改,改了又加,从船桨,船橹,船舵,再到船帆。
然后呢?还有什么吗?
【动力技术的确是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毕竟船可是要装人的,那如果船漏水怎么办?】
【好的,我们可以提前让上船的人留个遗嘱,以免出现意外。】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天幕别闹!
【咳咳,正经说回来——】
【要怎么让船只更加安全呢?】
【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人想到了办法。】
【比如说以前的船只,如果有一个地方漏水,那完蛋了,水流会直接无可阻挡的流遍整个地方,那船里的人估计得后悔没提前留下遗嘱了。】
【于是为了不让没留下遗嘱成为遗憾,唐朝人就发明了“水密隔舱”。】
【所谓的水密隔舱,就是将船只分割成很多个舱,而舱与舱之间互不相通。】
【然后一个舱漏水,水不会再流进其他舱。
而靠着其他舱的浮力,船只就可以该怎么走,就继续怎么走,只需要针对性的补一下漏水的地方就行了。】
【像这种水密隔舱的设计,让船只漏水不再成为航行的致命危险。
船也能因此而跑得更远,这是人类在航海安全方面的一次重大进步。】
嬴政看着天幕之上画面点点头。
然后又低下头,在桌案上新鲜出炉的纸张上加了几道“杠杠”。
那几道杠杠竖在嬴政涂涂抹抹的船只上,着实有些……
嬴政在心底暗咳一声,心想这纸张的质量还有待加强,墨色都晕染了。
反正,一定不是他的问题。
又看了看到最后四不像的船只,嬴政不禁悻悻然放下笔。
不过到此,动力有了,安全性也有了,这船,可造起来了!!
【除了上面这些,其实相关的,还有很多技术的发明,就比如我们这一期的主题——指南针。】
【以及在一代代造船工匠的不断钻研和改进下,使得造船技术越来越先进,加上诸多其他因素,如外交关系,以及经济上的支持等,于是整体综合起来——这才有了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
【关于造船,每个方面技术的进步,都会大大的推进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进步。】
【还有社会的发展等,军事上的进步,人才的培养等等,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李世民认同点头,确实是如此。
从古至今,都是不断进步的,所以后世才如此发达吗?
可是想到此,李世民又皱了皱眉——
他突然又想起了那艘巨轮。
那艘巨轮!那样悠远低沉的嗡名声,竟不知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还有那样巨大的船只,远远超过现有船只的大小,如此巨大,难道只靠天幕说的这些就能办到?
不,当然不可能!
最起码那船帆就没有。
所以究竟改变了什么,为什么没有船帆,就能使那么巨大的船只得以航行于海上?
后世……究竟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越是想下去,李世民的心就不禁砰砰跳动起来,他觉得自己仿佛触及到了某种关键核心的存在。
可是却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该如何入手。
到底是什么……又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无独有偶。
冒出和李世民同样想法的人不少,毕竟当初巨轮那一幕是谁都见到过的。
如今对比天幕给出的,已经是造船技术大大进步的船只,再想起之前的巨轮,竟还是没有任何可比之态。
所以那巨轮,究竟又有何不同?

明朝朱棣时期——
朱棣自然也是见过那艘无与伦比的巨轮,就算说是“庞然大物”都不为过,着实震撼人心。
他的确有派人出海的打算,也自认为明朝的造船已然先进。
可那天,在看过天幕之上的巨轮后,朱棣就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
那艘巨轮……究竟是如何建造出来的?
这和明朝现在所造船只,单是看上去就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可究竟有何不同……他贵为帝王之尊,尽揽天下好物,竟是一点都分辨不出来。
如今听着天幕所说,朱棣又不由得想起那艘巨轮。
想要一探究竟的念头也不禁又再次升了起来。
但……他能有机会得到天幕的解惑吗?
一边想着,天幕还在继续往下说——
【讲完郑和下西洋的必备条件,让我们再来简单说一下郑和七次下西洋,具体都到过哪些地方,以及都做过什么吧,毕竟不管怎么说,郑和下西洋这件事,也是我国古代航海史的巅峰,同时也是我国大航海时代的标志——】
【前前后后,从永乐三年,即1405年开始,到宣德八年,即1433年结束,共计七次航行。】
【这七次,我们分为三段来简单概括性的讲一下——】
朱棣收了收心思,招呼左右认真听下去。
毕竟这关乎大明之后的出海航行要如何。
【首先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下西洋。】
【这三次的海上航行范围比较小,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比如越南,泰国,印尼,斯里兰卡等地。】
天幕每说到一个地方,就于天幕之上的地图中标出了相应的地点,以及郑和船队的航行路线图。
一目了然,怎么走的,到了哪里都具体清晰。
这让人也更心下有底——知晓国外哪些地方都有哪些国家。
【这三次航行,郑和率领船队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和那个地方的国家“建交”。】
【不过别忘了先前提到的下西洋目的分析,单是和这些地方上的国家建立联系怎么够,当然还要给点好处收小弟啦。】
【大明朝,不收点小弟过不去吧。】
这次天幕之上,一个戴着官帽的小人,率领一帮小弟站在船上,而船下地面上,则有一群肤色各异,样貌迥异的小人们,这些小人以臣服姿态朝着郑和小人张开手臂——
郑和小人满意点头,然后掏出兜兜,开始给他们撒钱。
“收了我大明的钱,就要做我大明的小弟!”
“记得来拜码头!”
船下那群小人哐哐点头,嗷嗷高呼:“必须滴!必须滴!”
朱棣:“……”
咳咳!!
郑和:“……”
不,他应该不会这样……
【不过收小弟这种事,有时候吧,总会遇到点特殊情况。】
【故事是这样的,就比如斯里兰卡有个特别贪财的国王,嘿呦,一看郑和带的东西不少哇,然后就起了心思——这个国王就想把郑和先请进宫里,等骗了郑和后,接着再去围攻郑和的船队。】
嬴政皱了皱眉,听到这里不禁冷哼一声。
然后转向王翦蒙恬等人:“这水军一定要好好训练才是。”
务必要扬我大秦国威!
【这国王算盘打得好啊,精准记账,标准送菜。】
【不是要把郑和骗进宫里嘛,这门口大开的……结果就是郑和确实是进宫了,不过是带人闯进宫里的,而且还把这位国王全家给一锅端了,然后临走的时候,这国王还被带回了大明。】
【你说说,这么不乖要怎么办呢?】
【最后明成祖朱棣还是大度赦免了他的罪,不过下诏让他们国家再重新选了个国王。】
朱棣不禁挑了挑眉,朝郑和看去——
“三保,倒是做的不错。”
郑和恭谨低头:“陛下谬赞了。”
朱棣笑了笑,对郑和越发满意。
想来这之后的出海远航人选,当然还是非郑和莫属。
【之后是郑和的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下西洋——】
【大概是有先前三次远航经验的积累,这三次的远洋航行,去的地方就更远了。】
【除了之前几个收到了小弟的地方,这次郑和率领的船队,还去了西亚和非洲东部。】
【而这几次的远洋航行,下西洋的影响力更大。】
【因为郑和船队路过的国家,不仅派使者跟着郑和回大明拜码头,还送上了自己国家的稀罕之物。】
【就比如说——长颈鹿!】
天幕画面之上骤然冒出了一头长颈鹿,探着脖子,嚼着叶子,惹得历朝历代无数人不由得惊呼出声。
“天啊!这是什么?!”
“怎么脖子那么长?!”
“长颈——果然是好长的颈!!!”
【当时非洲有一个国家进贡了长颈鹿,明朝人从未见过这种动物,于是在当时管长颈鹿叫作麒麟。】
【除了长颈鹿外,还有的进贡了角马,有的进贡了花福鹿,狮子等。
以及还有国家进贡了千里骆驼,鸵鸡,有的进贡了麾里羔兽,有考证说麾里羔兽就是印度的蓝牛,也称蓝牛羚。】
【来大明进拜的使者足有十六国之多,郑和率领船队所经各国及地区也是多不胜数。】
【总而言之,这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的航行,所带来的影响力及收获也确实是更大。】
【到了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这最后一次,郑和率领船队走得更远,到达了非洲南部地区。】
【不过据说也是在这最后一次的远航途中,郑和由此去世了。】
郑和倏然一怔,难怪天幕会把“第七次”单独分开来。
原来到这里,他的“下西洋”就“终结”了。
“还要去吗?”
正想着,便听耳边传来一道问话。
郑和转过头,便对上了朱棣的视线。
顿时心中一阵激动,陛下有此一问,难道是已经决定……
郑和立即正色回答道:“陛下,生死有命。”
这不是他能左右的,但是被后世铭记,原本就属于他的“职责”,他绝不会就此放弃!
朱棣瞬间大笑,赞了一声好!
“那如此,朕就期待你的表现!”
【唐朝,万邦来朝,八方来仪。】
【明朝,郑和下西洋,各国使者纷纷跟随船队来朝臣服与进贡。】
【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天chao上国自居,古代四大发明出自我国,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出自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也是现今唯一留存下来的,如今也有着“东方巨龙”之称谓。】
【在过往,相比于世界其他诸国,可以说,我国古代的发展与进程,一直是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
历朝历代众人不禁自得点头认同——
秦王宫。
嬴政听此言,心中越发的豪情万丈。
有天幕在,大秦帝国自此开始,也必然有更好的发展!
汉朝未央宫。
刘彻心中自然更是豪情万丈,颇以为豪。
强汉,汉人之称……东方巨龙!这个称谓,他实在是喜欢极了!!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与众臣对视一眼,尽是相视而笑。
大唐盛世即在眼前,只会更好更盛!
明朝朱元璋时期。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禁连连点头。
虽心思还很有复杂纠结之意,但另一方面,看朱棣的表情却还是挂着满意欣慰。
尤其这是由他开创的大明!
想当初他是什么身份,由此建立大明,竟在之后能发展到如此地步!
真可谓是——
【明朝,真是个让人纠结的朝代。】
朱元璋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甚至有些茫然——什么?……什么意思?
什么叫“让人纠结的朝代”??
明朝朱棣时期。
朱棣脸上神色也是一僵。
颇有些反应不及。
天幕此话怎讲??
秦王宫。
嬴政倏然一顿,想起了天幕之前说的话。
【之前说了,明朝,它的好与坏,它的利与弊,它的一切种种,都很有“说头”,也很拿得出手。】
【明朝,它也是个“过渡”阶段。】
历朝历代诸人的心稍微冷却下来。
——什么“过渡”阶段?
【从领先于西方国家,再到落后于西方国家。】
【如我们之前说的,展现过的——“落后就要挨打”,那样惨痛的历史,可以说是自明朝开始……】
他们竟是忘了!!!
可先前……先前展示太少,说得也太少了,他们虽震惊难言,却也无法结合到实处。
可现在,天幕又一次的“提醒”,甚至更为清晰明辨——从明朝就开始“落后”了?!从领先于西方国家,再到落后于西方国家?!那样惨痛的历史……
明朝众人更是脸色尽变,霎时间几乎都难看无比起来。
致使国家从领先地位落后于西方国家,是从他们这里开始?!
这叫他们如何能接受!!
才自得于诸多外国来朝的臣服与进贡,怎么就演变成如此……
这究竟是为什么???
汉朝未央宫。
刘彻脸色极其难看,再次想起之前那所谓的“百年屈、辱、史”,不禁又是一阵气血翻滚上涌。
但与此同时,刘彻也突然想起了天幕那时强调过的“科技与发展”?
所谓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难道是因为——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就讲到这里。】
【这四大发明尽是出自我国,然后影响到全世界范围,给世界各国带去了深远影响,这足可见我国古代的发展进步,以及最先有如此发明,其发展总会先人一步,那必然是遥遥领先的存在。】
【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这样一个向外“输出”的过程,便给各国带去了不少东西与文明。】
【明末清初第一次“西学东渐”,可是在此之前,却主要是“东学西渐”。】
【比如造纸术的西传——】
【8世纪中叶,我国造纸术在传入巴格达,大马士革,摩洛哥。】
【12世纪中叶,我国造纸术由摩尔人传入西班牙。】
【13世纪末叶,我国造纸术传入意大利。】
【14世纪末叶,我国造纸术传入法国,德国。】
【15世纪,我国造纸术传入英国,荷兰,瑞士。】
【16世纪,传入新大陆。】
明朝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还没从所谓的“明末清初”,那“清”是什么中回过神来,便又听天幕给出的“造纸西传”,不由陷入了怔楞。
尽管天幕一直说“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全世界影响深远”,可是具体听如此的“影响”,却更是叫人震撼且难言。
【磁学的西传——】
【我国宋朝时期,航海磁针在1180年左右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赵匡胤深深遥望着天幕,紧紧握拳。
落后就要挨打,从领先地位,落后于西方国家……明朝可就是在宋之后啊。
那西方国家……现在究竟发展如何,谁又能说得准?
不想落后,不想要那样的惨痛屈辱经历!
宋朝,决不能软弱下去!!
【丝绸的西传,印刷术的西传——】
【其中活版印刷术,经俄罗斯莫斯科传入德国。】
【茶叶的西传,我国古代经典的西传,如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西传等。】
【还有冶金技术的西传,造船技术的西传……】
【悬索桥之类的桥梁技术,我国古代文学,兵法,以及中医学等……这些都慢慢渗透到西方,彼此交互着影响和补充。】
【但与之相对的,西学东渐,主要有两次。】
【第一次就是明末清初,而第二次……就是那场惨痛的历史教训,是被动式的,不得已的,必然的,不得不向西方学习的“西学东渐”,是历经屈辱的,才主动的,带着沉痛教训的,想要站起来的,学习与觉醒的改变!】
被动式的,不得已的,不得不……
屈辱的,沉痛的,想要站起来,学习与觉醒??
李世民骤然吸了口气。
这些词,这些字眼,深想下去,竟是如此令人心惊胆战,不寒而栗!
从领先变落后,再从被动到主动……这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恐怕又哪里是文字能简单表达出来的?
所以……到底因何原因?!
【18世纪,当西方进入工业革命时,我们却因“闭关锁国”政策,而逐渐落后于世界!】
【工业革命……当西方进入大发展时代,当西方开始向外扩张之时,我们却依旧在“闭关锁国”!】
【甚至于,当时的清朝乾隆皇帝还说:“天chao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无有”,并且在这之后,不仅更是加强了闭关锁国的管控,与此同时,更是将通商口岸缩小为一个,并封锁外界的消息!】
【是啊,天chao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无有。】
【所以那些进入大发展时代的西方国家,可不就来我国烧杀抢掠来了!到最后,连国土都要寸寸割让出去!!】
“愚蠢!愚蠢!!”
刘彻不禁怒吼:“闭关锁国,闭目塞听!”
竟还更加强了管控?!
就算自得于强大之身,可也不该如此狂妄自大啊!!!
就如宋朝那般,如一颗镶金的金蛋,却是外壳酥脆,一碰就碎,这什么清朝,到底有什么底气能保全自身?!
所以世界上别的国家都在发展,你清朝却在“闭关锁国”?!
何其愚蠢!愚蠢!
竟然还割让了领土?!
那究竟割让了多少领土——
刚想到这里,刘彻望着天幕的表情倏然一顿。
只因天幕之上,竟放出了一幕幕画面——
一幕幕屈辱的,割地赔款的时间与条约……
被无情残忍的侵略扩张,被带走的无数国宝,被杀害的国民,牺牲的将士等……还有那被腐蚀的身体与精神,那满国上下,因国土侵占而哭嚎悲切的声音,以及越发悲苦与麻木的民众……
无声的,寂静的,就像默片一样。
只是通过画面,将那时候的一幕幕悲哀与苦痛,尽皆展现于众人眼前。
沉默,良久的沉默。
仿佛天地间都安静下来了一样。
嬴政从桌案后站起来,脸色无比严肃默然的望着眼前的一切,下颌紧绷。
刘彻咬着牙,目眦欲裂,却发不出声音。
李世民与众臣更是如此,全都遥望着天幕,呼吸粗重。
明朝——
朱元璋等人更是看得心惊胆寒,愤怒无比!!
天幕之上还给了那些国家的名字——
其中不乏有眼熟的。
而那眼熟之国,竟更是!!
当然,其他国家也决不能忽略……
这些国家……这些国家当真是要警惕防备的对象!!!
朱棣的脸色彻底阴沉下来。
半晌冷呵一声:“三保,可要好好看着,记着。”
郑和也是脸色难看,咬牙应是。
“陛下,臣自当谨记!!”
画面过得不算慢。
但尽管如此,那一幕幕掠过的画面,却依旧震撼残存众人心中,惊骇默然,竟是无以言表!
历朝历代众人都是不约而同的沉默。
不是真正的说不出话来,而是实在不知该具体去说些什么!
那是言语无法表达出来的痛与悲,那是感同身受,却又无可奈何的不甘愤怒!
他们……他们如何甘心到最后竟是那样的境地!
他们如何不愤怒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到最后竟是被欺辱至此!
耻辱啊……愤怒啊!
这又如何仅是这几个词能表达出来的心情!!
【工业革命,发展是首要前提,科学技术是必备条件,开放主动,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