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王姨娘与万三姑娘,在未来根本不会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以致于她们对万隆的妻子有任何不满,都不会影响万隆和妻子的感情?
第1313章 家书
谢慕林在娘家并没有逗留太长的时间,吃过午饭就回燕王府了。
临行前,她有些不放心地嘱咐母亲文氏和四妹谢映芬,捎带的也提醒了大金姨娘一声,倘若万家那边,王姨娘或万三姑娘有些什么身体不适或是受了委屈啥啥的,她们能帮就帮一把,尽可能让这对母女生活愉快,不要对谢家产生什么怨言。
没办法,谢映容自己处不好跟未来婆婆与小姑子的关系,只能由娘家人出面帮忙圆场子了。谢家费了那么多功夫去提携万隆这个女婿,万一因为谢映容自己太蠢,好好的恩情变味成了仇怨,那岂不是得不偿失?这已经不仅仅是谢映容个人婚姻幸福的问题了,还关系到万隆跟谢家与谢家的姻亲燕王府的关系,谁都不希望万隆将来有了出息,却因为妻子怨恨起谢家来的。
听了谢慕林这话,文氏深以为然,大金姨娘也紧张起来,暗暗下定决心,回头一定要苦劝女儿谢映容去探望王姨娘。不然总由她这个生母打着女儿的名号送东送西的,有秋月那句挑拨的话在,王姨娘和万三姑娘信不信谢映容的真心,还真的很难说。谢映容自己不出面,人家未必会相信她的,哪怕是装模作样,也要意思意思地露一回脸才行。既然谢映容自己年纪小,又疏于交际,想不到这些事,大金姨娘觉得自己这个生母就只能尽力替女儿描补了。
谢慕林嘱咐完娘家人便离开了,虽然今天来得突然,未能见到父亲谢璞,两位哥哥也带着三弟出门访友去了,她除了母亲妹妹,就只见到了四弟,还有宋氏母女以及谢老太太等人,不过她心里只是有少许遗憾罢了。相信以后她还会有很多机会见到亲人,心里并不十分着急。
回到燕王府,谢慕林先是去见了燕王妃,提及在娘家的收获。燕王妃也挺高兴的:“染料货源既然不成问题了,那织场的筹备之事,想必也完成大半了吧?”
谢慕林笑道:“开织场的屋子还在收拾,人手也未集齐,集齐之后也至少要培训上十天半月的,筹备事务还远远未完成呢。不过眼下事事进展顺利,想必用不了多久,织场就能开始生产了。”
燕王妃笑着点头:“人手的事你不必担心,我心里有数呢。”又问点心铺子的事儿,得知谢家小妹与表妹都大力赞成永平郡主入股,她心中更是欢喜,“好,瑞哥儿媳妇,你的妹妹和表妹也挺有魄力的,虽说年纪轻,但见识比起寻常闺阁女子,高了不止一筹!我往日虽见过你四妹妹,但不曾见过你表妹,她姓杨?多大年纪了?”
谢慕林便把杨沅的身世背景做了个简单介绍。燕王妃感叹一声:“你姑姑也不容易……不过她如今既然决定了大归,又打算在北平安家入户,那就好好在这里过日子吧。北平风俗,并不忌讳和离什么的,你让她别担心闲言碎语。下回王府开茶会、赏花会的时候,王府管事若要给你们家送帖子,就让他们再单给你姑姑也送一份,让她别有顾虑,只管来王府玩耍。她又不是守寡之身,很不必整日关门闭户地过日子,偶尔也该出来结交几个朋友。无论是平日打发时间,还是日后为儿女婚事做准备,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谢慕林有些惊喜,连忙应声下来,又替谢梅珺向燕王妃道谢。不过为了避免误会,她也同时告诉了婆婆,谢梅珺之子杨淳事实上已经定下了谢映芬这个未婚妻,只是考虑到谢梅珺母子如今都住在哥哥谢璞家中,与谢映芬天天都能见到面,为了避免闲言碎语,以及两个孩子相见尴尬,因此不曾外传罢了。等到谢梅珺带着两个孩子另立门户,在北平城里安下家来,这个消息也就不需要再保密了。
杨沅倒是还没有下落,不过宋氏与谢梅珺都不是很着急。她们觉得杨沅的性子还象个孩子似的,怕她如此天真,到了陌生的婆家会受委屈,还不如多留她几年,让她大几岁再说。
燕王妃理解地点点头:“王爷与我当日也舍不得让珮儿出嫁,因此特特多留了她两年,又千挑万选地挑了袁燮为婿,见珮儿跟他相处得也好,再不让她出嫁,只怕小两口就要生出怨言来了,方才定了婚期。你姑姑想必也是一样的心思,因为心疼女儿,所以反倒舍不得她出嫁了。”燕王妃表示,她能体会谢梅珺的想法,所以,以后如果听说哪家有合适的子弟,可以与杨沅匹配的,她会帮着留意的。比起对北平人事并不熟悉的谢梅珺,自然是燕王府能接触本地望族与官宦子弟的机会更多一些。
谢慕林觉得,谢梅珺姑姑未必打算把女儿嫁到太显赫的人家去,本地望族和官宦子弟什么的……罢了,反正燕王妃又不会自作主张,她能帮着留意人选,对杨沅也是件好事。等她发现了合适的人,大家再细细商量就是了。
谢慕林接着又跟燕王妃商量了一下中秋家宴的事儿,还有月饼的新口味。燕王妃表示对她打算做的几种新品种月饼都非常感兴趣,让她只管让厨房试做去,能做出多少种,就做出多少种,到时候再一样一样尝试过来,看哪一种味道更好些。若是今年用不完,大不了多留几种等明年再用,也是一样的。
得到了婆婆鼎力支持的谢慕林自然更加高兴了,她本来立刻就决定要回院子去召集人手,准备做新口味的月饼了,这时候吴琼叶姑姑急步走了进来,向燕王妃与她禀报:“王妃,郡王妃,王爷刚刚打发人送了家书回来报平安。”
燕王妃双眼一亮,忙道:“家书何在?!”吴琼叶双手将家书奉上,燕王妃忙忙接过来拆开看了。谢慕林也站在她身边伸头去瞧里头写了些什么。
燕王在家书中提到,他写信的时候,船队刚刚过了淮河,离京城还有挺远的路呢。这一路都颇为顺风顺水,平安无事,船队里几位重要的人物也没有身体不适,所以他特地写信回家报了个平安,让妻儿勿念。
接着便是燕王嘱咐妻子和女儿的话,也不忘交代朱瑞一些事。他也提到,船队在过了天津之后不久,就遇到了皇帝从京城派过来的一个太医团队,足足有四位太医在内,全都是医术高明之辈。有了这四位太医,太后与四皇子身边侍候的燕王府府医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不过,考虑到人手分配的问题,有三位太医被安排到了太后的身边,负责她老人家的日常治疗与保养,仅有一位据说得了皇帝嘱咐的太医能与府医合作,一同负责四皇子的脉案,因此府医暂且还放松不得。
不过四皇子近日身体情况还不错,显然先前的“小恙”并未影响到他的健康,想必他到达京城时,就已经看不出曾经染过小疾了。
燕王在家书里用辞非常小心,不过在知情人燕王妃与谢慕林看来,她们已经完全领会了他的意思。
第1314章 谈资
燕王在家书里并没有提及太多隐秘的内容,大体上就是给妻子儿女报个平安而已,顺道地带交代了一下自己在路途中的饮食与日常作息,偶尔也会说些与太后和四皇子、永宁长公主相处时的小趣事。
他有单独一封信是指明了留给儿子朱瑞的,并没有送到内宅来,而是交由王府长史代为转交了,估计与公事有关的内容,不涉及隐秘的部分,主要都在那封信里了。
燕王妃含笑看到丈夫家书的后头,特别喜欢其中燕王与她分享沿路景致和他个人感想的部分。这是他们夫妻之间的交流,谢慕林便很有眼色地缩回了脖子,轻步走回一旁坐下,没有继续看下去了。等到燕王妃看到信尾部分,方才再度叫她过去:“万家母女果然在南下途中生事了。”
谢慕林连忙走过去一瞧,只见燕王在家书中跟妻子燕王妃吐嘈了万家人的行径。他素日几乎不肯北平官员的家眷打交道,关于万四姑娘的“一见钟情”,以及万太太的骚操作,他都是听妻子女儿媳妇提起的,自己会作一些评论,但亲自目睹却是头一回,心中也颇为无语。
万太太在坐船走运河南下途中,一直紧紧跟在太后与四皇子一行的船队后头,船队是几时出发,她就几时出发,船队在哪里歇息,她也命自家雇的船老大在哪里歇息,哪怕是遇到什么忽如其来的意外,使得她家雇的船一时难以追上前头的船队,她宁可不眠不休,也要让船老大和船工们缀上皇家的船队。对外她只声称是跟在皇家船队后头更安全,其实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知情的人都一清二楚。
她这样紧跟皇家船队行事,自然是为了时时有机会接近贵人。每逢船队在码头停靠歇夜,倘若船上有哪位贵人上岸闲逛,她必定要带着女儿去“偶遇”,若是船上只派出了侍从,她也要打发心腹去接近那侍从,先努力攀一攀交情,看能不能收买,不能收买,那就尽可能示好,试图从对方口中打听到些许四皇子的行踪。
四皇子途中完全没有下过船,身边的心腹也几乎不到岸上去,一应采买事宜,都是交给同船的燕王吩咐随行人员解决的。万太太大约是觉得自己钻不了空子了,只得改了方法,让女儿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再叫随身侍女提了精致的琉璃灯,主仆三人趁着船队在码头上停靠时,借口要“伸展一下腿脚”,跑到接近四皇子船驾的岸上来回“散步”。
这个时节,天气已经入了秋,但万四姑娘每天还穿着轻薄的夏衣,在夜间的秋风里走来走去。虽说确实有那么几分美感,但周围的人见状,又有几个不说万太太是个狠得下心的?为了让女儿攀上高枝儿,连女儿的身体健康都不顾了?
据说由于非议声音太大,万四姑娘小女孩脸皮薄,有些扛不住,发脾气不肯上岸继续散步了,万太太便让长女万大姑娘陪着妹妹去。万大姑娘不情愿,为此与小妹妹吵了一架,可无论是母亲万太太,还是两位嫡亲的哥哥,都不站在她这一边,她委屈得哭了半个晚上,哭声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很远,听得燕王心里都觉得毛毛的,太后身边的嬷嬷们更是抱怨哭声影响了太后与四皇子夜里的睡眠。
不知是不是因为受了大委屈之故,万大姑娘到了下一站徐州码头过夜时,就索性丢下家里人,只带着两个婆子丫头,上岸瞎逛去了。徐州的码头颇为繁华热闹,夜里港口附近还有夜市,永宁长公主也生出了几分兴趣,便带着下人与护卫微服下船游玩。长公主在夜市里不慎上了当地小贩的当,买了个假货,恰好叫万大姑娘遇上,正在气头上的万大姑娘当场就揭了那小贩的底,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好小贩一度恼羞成怒要打人,不过被永宁长公主身边的护卫给制止了,只能灰溜溜地走了。不认识万大姑娘的永宁长公主因此对她生出几分好感,便邀请她到自个儿船上喝茶。
永宁长公主前些时候在北平一直为了马驸马的病情忧心。关于万四姑娘的闲话在城中传得最厉害的时候,长公主都没什么闲情逸致关注八卦。她虽然认得出万太太和万四姑娘,但对于一向处于八卦边缘的万大姑娘却非常不熟悉,顶多只是觉得后者受了母亲妹妹的连累而已,对其还有几分同情。这一回的邀请,永宁长公主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意思,就是旅途寂寞,跟儿子媳妇相处久了也有些腻,便想找个新鲜些的小姑娘聊聊天罢了。她如今已经没有儿子需要娶媳妇了。
当然,若真有看中的女孩儿,她还可以介绍给侄子、堂侄们。宗室里尚未婚配的年轻子弟其实还有很多。出身尊贵些又是爵位继承人的兴许还要讲究一下妻室的家世出身,其余人等娶媳妇就没那么高的要求了。平昌侯府旁支的嫡长女,只要教养人品都过得去,其实还是挺适合嫁进宗室去的。
然而,永宁长公主的好意给万大姑娘带来了惊喜的同时,也让万太太不肯放过大好机会,希望长女在赴约时,能把小妹妹也捎带上,好让永宁长公主认识到万四姑娘的好处,从而帮忙在太后与四皇子面前说项。万大姑娘闻言立时就变了脸色,只是无奈拗不过母亲的命令,最终还是不情不愿地带着万四姑娘赴会了。
于是在那之后,永宁长公主就再也没有搭理过万大姑娘了。她能看出万大姑娘的不情愿,可她还不至于因为同情这个女孩子,就让行事不讨她喜欢的万四姑娘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赏万大姑娘两件首饰几个尺头,就已经算是回报了她在徐州码头夜市上对自己的帮助了。
于是万大姑娘又跟母亲、妹妹吵了一架,又在夜里哭了许久。只不过这一回,四皇子早有准备,给太后与自己都准备了耳塞,祖孙俩都睡得挺香,没有再受哭声困扰了。
而在那之后,太后与燕王都没办法坐视万家母女胡闹了。每逢万四姑娘要在岸上“散步”,又或是她们母女想到码头上“偶遇”谁,总会遇上宫中侍卫劝阻,把她们半劝半强制地送回自己的船上,免得她们再给旁人造成困扰。就连万家两位少爷,几次想要上岸闲逛,都受到了阻拦。
只有万大姑娘,在哭过第二晚之后,便再也没出过舱房,连甲板都没上过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气得狠了,觉得自己没脸见人。反正她们母女姐妹间的八卦,没两日便已传遍了同行各船,成为了众人寂寞无聊的旅途中,消遣娱乐的大热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