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路[科举]——沈桑榆
沈桑榆  发于:2020年05月26日

关灯
护眼

  造成这种原因也很多,首先就是书籍本身的珍贵性,书就是稀有资源。其次沈陵觉得和印刷以及出版方式有关。
  此时不是全名皆识字的时代,大部分买书的都是读书人,堪堪会识字的人也不会去买书。所以出版都是要自己去印刷的,多的是回本都回不来的,这就是求名。
  沈陵思想还是后世的,对私人藏书没什么兴趣。若以后他能有能力,还挺希望能够帮一帮平民子弟的,他就是这么过来的,感受过这种没有书没有好老师的艰难。
  今年八月,严清辉再一次上场,这一回他准备得很充分,不出意外,中了第二十名,严清辉这人对自己认识很清晰,去年说自己不行的时候的确不行,今年出来,觉得自己有点把握,沈陵就知道他稳了。
  今年碰上了一个主考官,恰是刑部的,觉得严清辉的律法答得很不错,鹿鸣宴上点了他的名,和他聊了许久,严清辉也是难得这么和人聊得来,大人对他印象很不错,竟让他日后进京赶考时来找他。
  可谓是羡煞旁人,沈陵也觉得这运道非常好了,恰好碰上严清辉最感兴趣的事情。
  一般来说,进京赶考都是会去拜会官员的,大部分都回去拜访从和自己一个地方的官员,大人们也都会指点一下。
  既然三个人都中了举,三个人就商量何时进京赶考,肯定要去一回感受一下的,水得试一下深浅,虽然这刚中举,但再往上走,真不是你继续读书就能够中进士的。老师也和他说,中举之后,就得靠自己了,别人教再多都是没用的,需要自己去领悟的阶段了。
  所以老师一直很支持他出去走一走。
  他们也商议好,去京城时他们提前大半年出发,一路向北,一边游历一边去京城,总之这回去肯定是不能带家属的,中不中还不一定,若是中了之后再接过来也是可以的。
  这个时候沈陵没有家属的好处就凸显了,他就牵挂少。
  后年恰好又是一年春闱,他们打算明年就出发,夏季的时候就得走,一路游历过去,大概能在下雪前赶到京城,必须要在天冷前赶到,不然结冰后,路就难走了。
  所以今年下半年开始,沈陵就乖乖待在家中多陪陪父母了,本来沈全想陪同一起去,沈陵劝阻了他,他这一来一回至少得要一年,家里还需要他。路上有汤鸣则和严清辉,到了京城老师在那儿等他,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
  想想他如今经验可能比自己还丰富,沈全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沈老头忽然把大家都召回来,宣布了一件事情,他要分家!
  虽说大家如今没什么矛盾,可总有一日是要分家的,前几年大家都不想分家,如今大家就更不想了。沈陵中了举,难保还会再进一步。
  沈陵有些诧异,没想到这分家是他爷爷先提的,看村里其他老人,都恨不得子孙一起住到天荒地老。
  大房二房心里也清楚,家里能有今天,还是这个侄儿的功劳,家里生财的点子是他想出来的,沈家的门楣也是靠着他一步步抬高的。若没了侄儿,他们家就还在辛苦种地。
  沈全不想分家是因为他们这一房人丁稀薄,就沈陵一个独苗苗,还是得靠堂兄弟们相互支撑,家里最大的收入就是作坊,没有他两个兄长,这作坊也办不起来,供沈陵考进士用钱就更多了。
  沈全道:“爹您怎么又想这一出了,咱们家这日子好端端的,您提什么分家啊!”
  沈全起了个头,沈大沈二知晓了他的态度,也立即说道:“就是啊爹,咱们家和和气气的,您和娘的身子还这么硬朗。”
  沈老头坐上首,便是这两年养尊处优,可年轻时吃太多苦,这两年也是很明显的老了,眉毛胡子都白了,看着一屋子的儿孙,心里舒坦,道:“你们别急,这回我想着先内部分家,官府那边先不报备,主要把咱们家大头的东西给分好,要是我哪天突然就不在了,你们兄弟三个也别争。”
  “爹说的哪里话!”三个儿子都惊慌失色,忙问沈老头是不是哪里不舒坦。
  崔氏嗔怪道:“你这说的什么话!看把几个孩子吓的,你就快点说完。”
  作为枕边人,崔氏肯定是知晓沈老头的想法的。
  沈老头道:“这些事儿都是说不准的,我和你们娘年纪都大了,事儿也都交给你们兄弟三个了,你们是手足,这些年也一直相互扶持,咱们家才能有今天。但现在孩子们都大了,重孙儿都有了,宴席迟早要散。明年铁娃就要去京城了,考进士的花哨大。咱们自家人先分一下,零零碎碎的不管,主要是家里的作坊和田地以及现银。”
  沈二道:“爹,铁娃考进士花哨再大,难不成我们还不乐意供了?铁娃是咱们家的门楣,怎么都得供上去。”
  侄儿这样以前算是花钱少的了,每回都是一次就中。
  沈老头自然不担心儿子孙子,他是担心……沈老头视线扫过几个孙媳妇,到底家里人多了,心容易不齐。沈老头不想最后几个孩子撕破脸皮,有些事情还是说清楚一些,等他不在了,三房念旧情,肯定也会拉扯大房二房。
  铁娃以后指不定就中进士了,大房二房还是要靠三房的,如今铁娃中举,这免税田就能给家里省一大笔钱财。更不要说中举过后,他们家在建业县也有了名望。
  沈老头欣慰道:“这我自然不担心你们,铁娃给家里做出这么大的贡献,你们怎么会舍不得这么点钱。如今分个大头,又不是真的分家,是为了让大家心里都有个数目。”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心里一想也是,至少能知道自家能分到多少。
  先是作坊,作坊肯定是大房占大头,这个大家都没有意见,作坊还是大家一起经营,盈利是大房四成,二房三房三成。
  “铁娃要继续读书,出力的还是大房二房,日后若是老三跟着铁娃也不出力了,也得这么分,这些点子都是铁娃想出来的。”
  “这个田地,三房得多占一些,这些都是挂在铁娃名下免税的,别人赠与铁娃的田地还是归铁娃……”
  “家里在城里有几套宅子,当初说好了,府城的宅子是给铁娃买的……”
  沈陵算是明白了,他爷爷这个分家完全是为了他而分的!他要去京城,开哨花哨大,分家后,他爹手里能够掌控的银子就多了,指不定他登科后,还得在京城安定下来,处处都是钱银。
  到后面,沈全任由沈老头说了,因为这一次分家,明显是为了他儿子。
  沈陵内心百般滋味,沈老头一直都很努力平衡家里,个个孩子都照顾到了。
  “家里就铁娃一个孩子没成亲,这钱以后还是公中要出的……”
  沈老头虽然是为了沈陵,但是分家还是不偏不倚,不会让其他两房吃亏,大房是长房,但二房有两个儿子,三房是最出息的,最后大家分到的其实差不了多少。
 
 
第068章 
  内部分家过后, 沈老头立了一份文书,若以后有变动还可以调整,但如果突然有意外, 家也就这么分了。
  银子公中先留一部分钱银, 作坊需要运转, 其他的就先分掉, 这样一来, 大家手里的钱银就多了。而且如今沈老头提了分家, 各家也都可以办置自家的资产。
  大房二房原本也都想买几个铺子,没分家的时候就是不好意思, 现在说了分家,各家就可以办置各家的资产。
  沈全规整了一下自家的钱财,大概算了算数额,沈陵都有些惊讶,自家竟然这么能攒钱,不算公中分的, 都有四千多两。
  沈全得意洋洋地和他说:“爹可都给你存着呢, 不止这些,咱家在你干爹那儿还有些分成。你科考花费大,若都靠公中, 难保谁有个怨言。到底不痛快,大头公中出,零零碎碎的爹都不走公账。前几年你干爹拉上我入份儿,这些年分了不少, 都是私下里的。”
  沈陵没想到他爹想得这么周全,他这两年只顾着出去游学,花哨肯定是大的,他爹在背后什么都给他考虑好了。
  “爹……”沈陵喊了一声,无言地感动。
  沈全看着高高大大的儿子,已经比他高了半个头,他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生了这么个儿子,就一个又怎么了,他儿子比别人都出息,沈全做什么都觉得有盼头,道:“你进京赶考,还好有你老师在,不然爹怎么都不放心。京城的开销肯定大,可千万别省,爹想着以后要是你中了,指不定要在京城定下来,不能没房子,趁着爹还能做,多给你攒攒家底。”

  沈陵哭笑不得:“这事儿估计远着呢,中进士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爹,您可别省自己,我以后也能自己挣。”
  沈全忙呸:“不许乌鸦嘴,这事儿不能乱说的。”
  沈陵对这一次考进士把握不大,他考秀才之后隔了这么多年才去考的举人,他就是希望一次就中,因为重来的感觉实在太难受了,这次考进士隔得时间太短,但沈陵又不知道自己的水平,还是要去试试水。
  京城路途遥远,到底不是太方便。他又没有往年科考的卷子,进士科又变化多端,年年都会有变化,都说科举是门玄学,有时候也要有运气加成。
  家里突然间多了这么多现银,沈陵觉得放手里会贬值,尤其如今不是乱世,肯定会通货膨胀,不如用来做些小投资。
  沈陵和沈全就商量怎么安排这些钱,一部分钱银肯定要用做备用,另外沈陵觉得买铺子买田地租出去是最省力的,利润也是最可预测的,但肯定没有做生意来钱快。沈陵觉得一部分就是买铺子买田地,另一部分看看有没有好的可以入点份额的生意。
  总是依靠干爹也不好,干爹看在两家的交情,带着他们家赚钱,可他们也不能当成理所当然。
  父子两列了份规划,然后算了账目,怎么安排这些钱银。
  沈陵想在离家前,把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
  第二年夏,沈陵严清辉和汤鸣则准备出发去京城了,他们走的是陆路,虽然有运河,但他们去的地方太多,走水路不方便。
  夏季出发就是有一点不好,天气太热,洗漱不方便,他们也不能带太多行李,厚衣服都让官邮寄过去。说起这个官邮,沈陵又要感谢穿越者皇帝。
  穿越者皇帝觉得信息传递太不方便,就像现代一样设立邮站,当然不可能是像现代那么密集的运输网,只有大都市有。幸好建康府是个重要枢纽,所以也有邮站。不过普通人根本用不到,因为邮站的便捷,价格自然昂贵,普通人根本寄不起。
  使用的大部分是达官贵人,穿越者皇帝不愧是穿越者,还分了快邮和平邮,前者更贵。他们选择了后者,反正他们也不急,等他们到京城估计是十一月左右的事儿了。
  三个人简装出行,都只带了一个小厮,汤鸣则多带了一个身手不错的侍卫,担心他们路上遇事儿。
  走陆路灵活性就高,临行前他们就规划好了路线,从建康府出发,先去滁州府,向河南方向走,当然不是每个府州都停留,主要去商丘、开封、邯郸等中部大都市。
  一路都会跟随商队,不容易出事情。
  沈陵经验丰富,倒也不是难事情,严清辉和汤鸣则是头一回出这么久的远门。
  才刚出来几天,某天赶路的夜里,严清辉就深深叹息道:“我想我家囡囡了。”
  汤鸣则也戚戚然,他和媳妇新婚燕尔,正是恩爱的时候,陡然间要分别这么久,汤鸣则也是犹豫了很久才决定一起来的,他媳妇明事理,让他以科举为正业。
  沈陵无奈地看着两个人像是思乡石一样望着明月……
  不过真正开始旅途之后,两个人也就偶尔想一想了,因为旅途非常充实,基本上一个地方只会停留十来日,除了走访当地,他们也会拜访一下当地有名的大儒,举人的文贴已经很够用了。
  大儒其实也很高兴外地的学子来拜访,这是名声远扬的象征。外地的学子远道而来,特地来拜访他,听着就很有面子的样子。
  越往中部地区走,他们最大的困难就是饮食习惯,像河南那边,吃得实在是太辣了,他们都吃不惯,还记得第一回 吃到这么辣的,在小铺子里,他们灌了几大壶水,最后涮着茶水才能吃下去。
  这种体验虽然不好,可他们这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再有第二次,吐槽归吐槽,但这一趟出来的确也涨了见识。不出来亲眼所见,不会知道原来不少书里说的都是假的。
  汤鸣则当真是后悔之前没和沈陵出去游学了,道:“阿陵,早知道当初就不那么早成亲了,秋季成亲也能同你再出去几回。”
  沈陵颇有些自得,当初可是放了他鸽子的。
  越往北方走,天气就越冷,到天津的时候,他们冷得不行,在路上就买了厚衣裳。
  他们赶在十一月之前到了京城,此时北方陆陆续续都开始下雪了,河道也开始冰封。
  *
  “按道理,这几日就该到了啊。”梁氏又忍不住算了一回日子,又担忧道:“几个孩子路上会不会出事儿啊?”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