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是科举大佬——杜卿卿
杜卿卿  发于:2019年08月29日

关灯
护眼

  李杰心里不情愿,面上恭敬开口,“小姑,我知道了。”
  “说那么严重干嘛?小杰又没什么坏心思。村里的学子自来比不过镇上和县里的学子,真有什么猫腻也说不定。” 方氏看到自己儿子被人教训,忍不住开口辩解。
  李氏看了一眼自己大嫂,在两个孩子面前,为了给她留些面子,不欲继续说下去。
  方氏走到叶溪身边,“大人说话有什么好听的,和你表哥玩去吧!”
  叶溪摇摇头,“我陪在娘身边。”
  方氏一笑,“你表哥这段时间忙于复习,许久不见,看着你们倒是生疏许多! 去吧,让杰儿和你讲讲县城里的东西。”
  “夫君一会儿就来了,让溪溪待在这儿吧”,李氏突然开口,“小杰今个可是主人公,快去和其他长辈说说话。”
  溪溪和小杰毕竟已经长大,男女大防,再说那胭脂味,是怎么个拥挤情况才能在身上沾染许久不褪呢!李氏心里有些膈应。
  李杰笑看着李氏,随即目光移到叶溪身旁,“我挂念表妹好久,看来今日不得空,下一次咱们好好说话。” 着实一副好哥哥的做派。
  叶溪看着前方,“表哥快去吧!” 内心却在嘀咕,他可以去表演换脸,人前人后两幅面孔。即使有空了,干嘛要浪费时间和你聊天!
  回去的路上,李氏看着对面的小人儿,玉脸皱成一团,欲言又止,轻掐她软嫩粉颊,“娘的乖女儿,这是怎么了?”
  为了打消爹娘亲上加亲的念头,叶溪把事情告诉李氏,“娘,我看见表哥和一个姐姐在一起,挺亲密的。”
  李氏脸色不变,笑意却未达眼中,“娘知道了。” 她仔细看了看自己女儿神色,并无任何不快,这就好。
  看来下次大嫂再提起亲事,就要想办法推拒了,自己侄儿,长大了,心眼也多了起来!
  马车慢下来,叶溪掀开帘子,通过窗格看向外面,恰好看到求知书院门外高高悬挂的榜单,水盈盈的眸子,一眨不眨的盯着大大的“顾驰”二字,闪烁着细碎光芒,顾哥哥是第一名,他可真厉害!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日是农忙的季节,月水村大大小小忙碌起来,插红薯秧,撒小麦,种菜,养鸡喂猪
  顾母从村里老杜家,花费近三百文买了一头小猪崽。老杜家是养猪的一把好手,就连镇上的屠户,也从他们家买猪。除此之外,冬季老母鸡抱窝时,又多了二十来只黄绒绒的小鸡,家务活一下子多起来。满山坡的割青菜,找虫子。多头猪就好似多个人口,所幸顾家粮食不太紧张。
  顾父和顾大郎、顾二郎忙活几天,十亩地终于犁好,小麦种下了,月水村好似披上一层翠纱,放眼望去,尽是新绿。
  县试过后,通过考试的六位学子仍需要到书院学习,但张院长考察了顾驰的功课,加之他也算出了名,总是有些学子爱来凑热闹,所以他就在家里复习,倒是安静许多。
  草长莺飞,春意盎然,绿荫蔽天,杏花飘地,顾驰看着这番景象,脱口而出前人诗句:“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枝头杏花一簇簇,桃花也不甘示弱,争芳斗艳,伴随着阵阵贵如油的春雨,一晃眼来到四月份。
  有道是“清明禁烟,雨过郊原”,拜扫祭祖和寒食则是流传已久的习俗。
  但是各地有各地的情况,月水村在清明节这几天并不吃冷食。
  据顾父的讲述,月水村的老祖宗是当年战乱逃荒来到这个地方,看着这里三面环山,安全牢固,就在这里安家立业。
  “据说当年,一棵树绵延几里地,从枝干上爬,一棵挨着一棵,遮天蔽地,无穷无尽。” 听到这儿,大宝“嗷”的叫出声,多神奇的事情啊,也不知那时天地是怎样的一幅壮阔场景。
  “后来村里人慢慢多起来,就开垦了不少荒地,形成如今的样子。” 大宝又有些遗憾,为什么老祖宗当时不找一个繁华热闹的地方安家,比如去到云阳镇,大家也不用辛辛苦苦种地了。
  顾父接着开口,“以前咱们交通不便,和外界接触不多,所以很多习俗都不遵守,就比如说吃寒食,咱们就没有这个习惯。”
  大宝点点小脑袋,每到节气,顾父总是要给小孩子们讲述各种习俗传说,最朴实的话语,却让人格外向往。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话着实不假,每到清明节总是细雨朦胧,温度也降低不少。
  村里的人都在准备祭祖。似乎是千百年养成的习惯,人要报团居住在一起,去世的人也要被埋在一起,后山山脚的一大片空地,松柏墨翠,大大小小的坟堆给人阴森之感,这里埋藏的都是月水村的祖祖辈辈。
  顾家一群人,走了好久,来到两个小坟堆面前停下,上面爬满野草,开着各色小花,随风摇曳。即使每年都要清理,可架不住野草太旺盛。
  顾父深深看了许久,“你爷爷奶奶肯定喜欢这里,安静自然。”
  顾驰并没有见过爷爷奶奶,就连顾大郎和顾二郎也没有见过,据说在顾父五六岁时,双亲早逝。
  顾驰看着顾父鬓边的白发,眼角的皱纹,掌心厚厚的茧子,父亲年轻时一定吃了很多苦吧!
 
 
第29章 府试(一)
  顾父几人把垮塌的泥土堆砌好, 清理有些慌乱的杂草。
  然后点上香蜡, 摆上白面馒头和一碗鸡肉当祭品,几个人围在一起烧纸钱和金元宝, 顾父虽然没说什么, 但顾驰可以感觉到他的那股伤感,无论多大, 心中还是挂念着父母。
  最后,顾父庄重而肃穆的领着儿孙们磕头, 希望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三郎学业有成。
  祭祖完毕,大宝有些好奇, “爷爷,为什么这里只有老爷和老奶, 其他人呢?”
  顾父之前很少在孩子面前提及以前的事情, 他沉闷许久, 最后缓缓开口。
  “老爷和老奶是我带着他们来到月水村,咱们的老祖宗不在这里。”
  吴氏有些好奇, “爹,那你是哪儿的人啊?” 她还是第一次知道公爹是迁移过来的。
  顾父望着一旁的松树, 像是沉入回忆当中, “当时我还小, 在亲戚家生活几年, 随后离开那里, 一个人独自打拼。后来遇见你们娘, 在月水村慢慢置办田地,盖起房舍。”
  见着吴氏还要继续问下去,顾母看了自己老头子一眼,“你们爹啊,之前可是县里的少爷,你再问下去,他可就要后悔了,如今成了种地的,差距多大啊!”
  顾父有些不好意思,“什么少爷,你见过没有几两银子的少爷吗?你娘开玩笑的。种地多好啊,要不然你娘也不会嫁给我。”
  顾二郎噗嗤笑出声,“感情爹娘都瞒着我们,到底是儿子比不上媳妇,爹爹有什么事都不和我们说。”
  顾父顾母对视一眼,脱下鞋子扔过去,这个臭小子,打趣到爹娘头上了。
  顾二郎几步跑到前头,“大宝还在呢,爹娘,你们给我留点面子。”
  身后几人看着他的样子哈哈大笑,一扫刚刚的感伤。
  春来槐花香,浓郁清香四处弥漫,白色槐花一嘟噜一嘟噜挂在树间,格外漂亮。
  顾二郎砍根竹子,去掉竹叶,在末梢绑了把镰刀,大家伙一起去割槐花。高处的就由他负责,低矮的地方,大宝大丫还有吴氏、苗氏几人摅下来,放在背篓里。
  顾母将新鲜的槐花去筋,用开水烫过;鸡蛋液加入面粉和控干的槐花,搅拌均匀;鸡蛋槐花液倒入加热的锅底,摊平,直到变成金黄色出锅。
  然后将蒿葱子洗净剁碎,配着鸡蛋在锅里炒,搅拌在面条里。
  桌上摆着槐花鸡蛋饼,金灿灿的,又香又软,碗中的是蒿葱鸡蛋面,香喷喷的。
  大伙肚子吃的圆鼓鼓,靠在椅背上懒得动弹。
  顾母懒洋洋开口,“还剩下好多槐花呢,接下来咱们吃槐花盒子、槐花炒鸡蛋、槐花包子。”
  二丫开心的点头,眼睛都笑弯了,“那我就要成个香娃娃喽。”
  时光匆匆,转眼间到了府试的日子。
  府试的基本流程和县试一样,主考官由知府主持,因此需要去府城参加考试,路程大概两天时间。
  因着大家对宛阳府不了解,就连郭父几人见多识广,也没去过那里。
  所幸郭父结交的临南县的一位老板,要去府城进货。大家决定跟着他一起出发,彼此有个照应。
  四月十五日是县试的日子,以防路上耽误时间,大家十日那天先去县里汇合,然后一起出发去宛阳府
  摇摇晃晃走了两日,晚上在驿站休息,十一日的下午,一群人终于来到府城。
  宛阳府城墙高大,人流络绎不绝,热闹繁华,高楼林立,道路宽阔干净,随处可见小摊店铺。
  就连府城外的村庄,一排排粉墙黛瓦,青石路面,看着比云阳镇还要富裕。
  进了城,一同随行的老板和他们分开,临走前介绍了几家可靠的客栈。
  顾父几人先去临近考场的一家客栈询问。最近很多人赶来参加府试,客栈早已爆满,接连询问几家,一件下房就要二百文左右,上房三百五十文,包餐另加一百文,相比临南县,价格翻了几番。
  郭父几人自是不差钱,他们定了上房。顾驰知道自己的家境,并未打肿脸充胖子。
  “爹,李老板还介绍了几家便宜的客栈,咱们去看看。”
  顾父有些犹豫,“便宜的离考场远,也不方便。”
  “到时候早起一刻钟就是了,爹,咱们去看看。”
  顾驰和郭父几人说明情况,驾着牛车重新出发,边走边看,最后找了一家客栈,看着还算干净。
  客栈距离考场大约四里地,中房只需二百文,和之前那家客栈的下房一个价钱。如果一日三餐包吃,就要另外加钱一百文。
  顾父交了钱,决定在这里住下,匆匆收拾好房间,吃过饭顾驰要来热水,洗去了灰尘和疲惫。
  除了府城里的路面是青石路,来往的官路铺着厚厚的土灰,避免马车牛车因石子和土块颠簸。两日下来,即使顾驰整日待在马车内,也不能幸免,身上、头发里藏着石粒和灰尘。
  顾父和顾驰二人洗漱完毕,早早上床休息。房间只有一张床,顾父多要了一床被子,所幸床板宽大,倒也不算拥挤。
  第二日一大早,顾父出去买了胡辣汤和小油条,还有一笼灌汤包。
  吃过饭之后,顾父打算和郭父几人交代一下自己如今的住址,顾驰也跟着他一道去。
  连续两日的赶路,身上总有些酸软,提不起劲儿,他出去运动一番,顺便考察一下考场路线,规划好时间。
  客栈里考生挺多,三五一群,或谈论文章,或交流府城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十多岁的少年,当然也有上了年纪的考生。
  顾驰年岁小,温润和善,倒也很是顺利的结识了几位学子,都是从不同县里赶来参加府试。
  大家交换了觉得有用的书籍资料,还打听了以往主考官的风格,分析重点难点,剩余的时间顾驰就在房中复习。
  顾父倒也没闲着,找了个搬运的活计,木匠打完家具,顾父驾着车送过去,一日也有五十文左右。果真地方越大,消费越多,钱也越好挣。
  搞笑的是,还有一些专门推销资料的,整日守在各个客栈外,打出的噱头就是某某秀才、某某举人押题密卷。顾驰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种操作。
  “府城里除了在府学学习,有钱人家在家中也专门请夫子教学。但是自圣上下令,建议学子入书院学习,这些私塾的夫子日子不好过”,同桌的一位周学子开口解释,“因此他们想出一个法子,专职在晚上和书院放假时补习学子,赶在考试前出些所谓的模拟卷、押题卷,以此获利。”
  看着他们的架势,许是获利不少。不过仔细想想也是,一份卷要不了几文钱,大家自然不愿意错过,万一真的提前押中试题,这就是赚到了。基本上来参加考试的学子,人手都有一套。
  周学子喝口茶,接着说起来,“不仅如此,赶在考试前一个月他们还会定期举行模拟考试,完全按照府试的流程,让学子提前体验,心里有个谱,不必太紧张。不过这一般针对在他们那里补习的学子,咱们没法参加。”
  顾驰了然点点头,府城和县里果真大不一样,挣钱的方式也更为多样。
  他自然掏钱买了一份,同时借了其他学子不同的密卷对比,大同小异,换汤不换药,这些重点知识只要把书本吃透,参考往年的题目,自然能够归纳出来。
  顾驰心里有个想法,不过这都是之后的事,暂且不提。
  除了繁忙的备考,平时大家的乐趣就是吹嘘自己或者小伙伴的成绩。因着来自不同的县城,今个他们又在讨论每个县的县案首,猜测谁能继续获得第一。
  宛阳府下面还有十一个县,临南县算的上人口多,但文风不盛。其中两个淅川县和北峡县则成绩不错,偶尔可以和府学相比。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