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王爷[穿越重生]——BY:梨子甜甜
梨子甜甜  发于:2020年08月30日

关灯
护眼

  这位凶神恶煞的婆婆这次并没有用藤条抽她,只是态度冷冷道,“小姐,规矩不用我多说吧,摔碎一个碗,就少一餐饭食,今晚的晚膳是没小姐的份了。”
  “是。”傅云婉垂眸,用泪水遮住了眼底的那抹怨恨。
  由于骑兵见识到了马鞍的好,五万骑兵都愿意购买马鞍,就显得工坊的速度太慢了。
  目前的沂城算是暂时保住了,但谁也不知草原部会不会卷土重来,毕竟泾城和渭城还在草原部的手中,没有延河的阻拦,他们想要进攻轻而易举。
  不管是为了邕朝的骑兵们,还是为了防备接下来的战事,谢安澜都不得不加快工坊的进度。
  加快进度就意味着需要充足的人手,他不得不放开了条件招人。
  这次他打算直接招二百人。
  招人陆乘舲没有意见,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对谢安澜提醒道,“殿下,工坊一次性招这么多人,良莠不齐,得再管理上找个用心之人才行。”
  停了停,他又道,“另外人多也容易闹事,殿下开的工钱虽然不高也不低,但在这战乱之地却足以养活一家温饱,若是军中不再需要马鞍,遣散回家时也得妥善处理好,免得他们闹事。”
  两百多人,就意味着两百个家庭,一个家庭三至五口人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一千人了,再加上煽风点火的邻居族人,闹起来未免太难堪了些。
  以前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最后还是主家使了银子才摆平。
  毕竟士农工商,请人做工的都是些普通百姓,他们一闹,做生意的自然吃亏。
  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忌惮着殿下的身份不敢闹事。
  陆乘舲只是把这些可能会发生的坏事情提早告知谢安澜,让他好有个准备,也不至于事情发生的时候,束手无措。
  谢安澜感慨,陆乘舲不愧是个生意人,把人心看得透透的,如果把他放在现代,没准两人还会成为势均力敌的对手。
  不过,这次他可没猜到谢安澜的心思。
  “遣散,我为什么要遣散?”谢安澜躺在陆乘舲不知从哪儿买来的躺椅上,舒服地轻摇着。
  “可马鞍只要五万副,做完了就没了,难不成殿下还有其他的营生?”陆乘舲坐在谢安澜对面,细心替他剥着橘子皮,连上面白色的橘络都一缕缕的扯掉了。
  谢安澜眼馋地看了眼陆乘舲手中正在剥的橘子,笑道,“谁说马鞍只做五万副了?做完了军中生意,不还有其他人的生意可以做。”
  陆乘舲手中的动作一顿,略略有些懊恼,他犯了一个局限于的错误。
  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没往长远的地方去看。
  这马鞍军中骑兵需要,其他有马的人自然也是需要的。
  放眼整个邕朝,马匹何止五万副。
  “而且做其他人的生意,我可就不止收一两了,说起来还得感谢你把牛皮的价格给我压到这么低,一副马鞍卖给别人二两银子,我不仅能赚他钱,还让他对我感恩戴德。”
  谢安澜有找人问过,就算是一双要不了多少皮子的牛皮靴都能卖到一二两左右,他一副马鞍开价二两银子,那些养得起马的人家,自然不会拿不出。
  “况且,做完了马鞍,我还可以做皮靴,皮衣,皮包等等一系列的货物,还怕人手不够呢,怎么会遣散工坊呢。”
  这些事,在谢安澜去做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原本他还害怕这个世界的百姓太过于看重士农工商的身份,不肯来工坊做工而招不到人,现在听陆乘舲一说,他就把心放进了肚子。
  陆乘舲见谢安澜得意,挑了挑眉,“所以殿下从一开始就把乘舲给算计了,从我这里源源不断拿低价的皮子,充实殿下自己的腰包。”
  陆乘舲原先以为少赚一万张皮子的钱,能拿到谢安澜手里的火.药也算是不亏了,谁知,谢安澜算计的是他从今往后所有的皮子钱。
  一张皮子少赚一两半,十几万张……
  “我看你签契约的时候挺开心的呀。”谢安澜停止了晃动躺椅,眼巴巴地看着陆乘舲手中的橘子。
  “呵……”陆乘舲冷笑一声,五指紧缩,将手中刚剥好的橘子给捏成了汁,残渣放在了谢安澜面前,“殿下请吧。”
  谢安澜,“………”


第33章 第33章
  城中的百姓们在各自家中躲了两三天, 没有听见敌军攻进来的动静,肚子饿得实在是受不了,不得已从枯井、地窖中爬出来找吃的。
  发现敌军已经被打退了, 兴奋得敲锣打鼓,通知其他人。
  得到消息的百姓们, 纷纷喜极而泣。
  他们终于不用过那种躲在暗无天日的地下, 还提心吊胆害怕敌军攻进城来肆意杀戮的日了。
  虽然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能维持多久, 但能活一天赚一天。
  至少这次他们看到了希望, 这次能打退敌军, 下次没准也能。
  但他们没高兴多久, 新的问题又来了。
  “娘, 我饿。”
  何双全家的小儿子何桑捂着饥饿的肚子对着一位身材佝偻的妇女可怜兮兮道。
  妇人是何双全的妻子何氏,她正在拾掇家里为数不多的家什,听到小儿子的声音, 温柔地揉了揉他的脑袋, “小桑乖, 等你爹爹回来,就有吃的了。”
  妇人神情温柔,眼睛里却满是忧愁。
  打仗前,能跑的商户都跑了,现在街道上哪里还有卖米粮的。
  别人家的存粮也不多,使银子买, 价钱都要得高,孩子他爹今年又没挣到什么钱, 家里那点存银怎么养活两个子女,以及二老。
  何桑似乎是被何氏给安慰到了,不闹了, 走到门边坐下,远远地看着门外那条道,等着爹爹回来。
  不多时,何双全回来了,可是却两手空空。
  何桑看到了,却懂事的什么也没有问,只道,“爹爹渴不渴,小桑给爹爹倒水。”
  何双全捏了捏儿子瘦得只剩皮包骨的脸蛋,收敛起一身的失落,勉强笑笑,“爹爹不渴,小桑饿不饿。”
  何桑点了点头,又反应过来快速摇了摇头。
  何双全叹息了一声,抱起儿子,进到屋内,看到忙碌的妻子,满脸的愧疚。
  “没买到粮?”何氏一看丈夫这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何双全叹息地点了点头,“我把城里都走了一个遍,卖粮的铺子依旧没有人,敲了百余户人家的门,都不肯卖粮,倒是有两家同意卖粮,要一两银子一斗,我没答应。”
  “一两银一斗,想钱想疯了吧。”一向温柔的何氏听到这个价格都目露惊恐,可见价格高得有多离谱。
  何双全放下儿子,捂住脸即是无奈又是心酸道,“今年这光景怕是那些商人不会再回来了,其他的我们还能想想办法,粮食实在是没法子了。”
  何氏见丈夫这样,低声安慰道,“没事,家里我还存了些杂粮,还能再顶个三五天的,慢慢想法子,总会有活路的。”
  “嗯。”何双全难堪地应了一声,都是他这个当家的没用,才会让妻子孩子跟着受苦受累。
  其实夫妻两心里都有数,若再想不出办法,他们一家大概只有饿死的份。
  “双全家的,双全家的。”
  就在两人静默无言时,屋外传来一个粗犷的妇人声音。
  是住在他们隔壁的花婶。
  “哎,花婶进来吧。”何氏听到声音,应了一声。
  花婶迈着利落的步子,踏了进来,满脸笑意地打着招呼,
  “双全也在家啊,快带你媳妇去东街,听说那京城来的王爷,在招工人,要针线手艺好的,我记得你媳妇的针线活,那是没得说的,去试试呗,没准就过了,十文钱一天还管一顿饭,我是眼睛不行,不然也是要去试试的。”
  花婶是个热心熟络的人,一进门上下嘴皮子一碰,叽里呱啦一通就把来意给说清楚了。
  何氏眼睛一亮,内心一动,在这个节骨眼上能找到一份有钱又管饭的活,一家人就有活下去的希望了。
  可是看了看丈夫孩子,她又有些犹豫,她若是走了,家里老人孩子怎么办。
  多年夫妻,何双全一对上何氏的目光就知道她在想什么,苦笑道,“去吧,家里一切有我呢,总比一家人待在一起饿死强。”
  邕朝民风比起前朝来要开放得多,没有女子不得出门必须在家相夫教子的规定,因此何双全也接受得比较快。
  并没有因为妻子养家,他操持家里而觉得难堪。
  “那我去试试。”何氏也不是个犹豫不决的人,见丈夫都答应了,利落地收拾了一下发髻,整理好了衣裳,对花婶再三感谢道,“今日谢谢花婶子告知这个消息了,我与相公先去试试,不管成与不成,回来再报答你的恩情。”
  花婶笑眯了眼,甩了甩手,“不过就一句话的事,谈不上什么报答报答,你们快些去吧,快去快回。”
  花婶显得比夫妻两人还急,一个劲催促两人出门。
  夫妻两无奈,只得草草整理了一下屋子,掩上门向东街而去。
  东街这一片原先住的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家,最不济也是大商户,平日里是不许他们这些平头百姓进来乱逛的,现在倒是能了,可这条街上的住户也空了一半,那空荡荡的大宅子,大门敞开着,看着还有几分阴森。
  夫妻两抱着孩子,来到一处人头攒动的宅子外,周围两边还围着不少披甲持锐,表情肃穆的护卫,一看就知道准是这儿不错了。
  他们不敢去与那些严肃的护卫大哥对话,找了个在宅子前排队的妇人,问清楚了情况。
  得知来的妇人,都得排队进去试试手艺,手艺通过后才能留下。
  夫妻两人就默默排在家这人身后,身后不断有人加进来,他们也会给别人解释。
  速度很快,没多久就轮到了何氏,何氏紧张地捋捋头发,整整衣角跟着一个带刀的侍卫走进了一间屋子。
  屋里有着十来个跟她一样来试手艺的人,还有两个站在一旁看手艺的女师傅。
  那两个看手艺的师傅年纪约莫与她差不多大,其中一个给她们每个人发了一张很小又很厚的牛皮,要她们在牛皮上下针钱。
  下针钱不难,难得是这么厚的牛皮,不使点劲穿不过。
  好在何氏经常在家纳鞋底,这点力气还是有的,不多会功夫,她手上的一小块牛皮就缝制好了。
  那两位师傅看了看她牛皮上的针线,满意地点了点头,“明日卯时来上工,酉时下工,午时工坊里会安排午饭,就不用了带饭了,一日十文钱,你可以选择日结,也可以选择月结。”
  这位师傅给何氏说清楚后,又问了问何氏的姓名年龄,记在一张纸上,纸的最前面有个数字,登记好名字后,给了何氏一张与纸上数字一模一样的木牌,防止有人冒充。
  何氏千恩万谢接了木牌,临走时还是没忍住,多了一句嘴,“请问……能不能把每日的工钱换成粮食啊,粗粮也可。”
  两位师傅明显一愣,交头接耳一阵,其中一位出去了会,不一会她回来对何氏点了点头,“主家说可以,不过十文钱只能换两斤粮。”
  “谢谢,谢谢,谢谢。”何氏激动得热泪盈眶,十文钱两斤粮,可比外头一两银子一斗便宜太多了,这下不用担心全家人饿死了。
  不提何氏是如何回去与丈夫分享的喜悦的,谢安澜也是通过下人回来禀告才想起,沂城现在的商业完全处于瘫痪状态。
  街道上就没有开门做生意的,连摆摊的小商小贩都没有。
  短期内大家家里都有存粮不会出岔子,时间一长,存粮耗空,没有补给,定会大乱。
  “对了,城里的衙门呢?”谢安澜猛然想起他来沂城这么久了,所接触的都是军中之人,而其他官员则是一个都没见到。
  “早跑了。”陈桂提着一大麻袋收好的鹅毛回来,听到谢安澜的问话,回答道。
  这些天,他天天走街串巷的收鹅毛,对城内的情况可谓是摸得一清二楚。
  早在知县他们得知侯爷兵败的时候,沂城的衙内们都跑了个精光。
  谢安澜一愣,“知县也会跑吗?”
  “跑还算好的了,顶多就算作一个不作为,有些甚至还会带头投敌,也不知会不会亏心。”陈桂也知王爷从前不会过问这等小事,不疑有他,主动解释道。
  谢安澜眉目一挑,长知识了,原来还能这样。
  “这次守住了沂城,陛下应该会派遣新的知县,王爷不必担心。”陈桂见谢安澜不说话,还以为他在为此事忧心,劝解道。
  “嗯。”谢安澜应了声,心思根本没有放在这上面。
  目光一转,眼神落在陈桂抗回来的麻袋上,坐正了身姿,“这里有多少斤鹅毛。”
  “二十斤。”陈桂几乎跑遍了整个沂城,就收来了这些鹅毛。
  其中不乏有许多脏了臭了的,都叫他给扔了,只余下最洁净的二十斤鹅毛。
  谢安澜打开麻袋检查了一遍,发现陈桂还挺细心的,放心道,“再去找两个手脚干净麻利的妇人将这些鹅毛洗涤烘干分拣出里面的绒丝再洗涤烘干……”
  谢安澜与陈桂说了一通处理方法,陈桂一一记下,复又从怀里拿出一个油布包来呈上,“这是老奴收集的种子,请王爷过目。”
  “好。”谢安澜打开油布包,见里面还包着十几包各类种子,满意地笑了,“办得不错,有空继续收集。”
  “是。”陈桂得了谢安澜赞赏,心中一喜,干劲满满地退了下去。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