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之计(穿越)中——分野
分野  发于:2013年05月24日

关灯
护眼

刘协明白了,就说怎么会真跑来一群,原来有个荀彧在里边蹦跶。

确认那个是假,这个是真,心里边还放着汉室的当然就来了。

荀彧道:“皇上为何不直接发天子诏令?接皇上密诏者,不到十之其一,若发诏令,便不止今日这几十个大臣。”

刘协暗叹,几十个已经出人意料了……

只送出三道密诏,结果这些人一个叫一个的,关系紧密的,信得过的,都来了。

想不惊动曹操是不可能了,但是归附来的大臣们,赤胆忠心,哪里忍心迁怒他们。

第九十章

刘协很清楚自己是个什么人。

胸无大志,心无社稷。

满肚子里只有自己的一点小小私心。

彻头彻尾的小老百姓,只会汲汲营营,扒拉一把小算盘。

先有吕布、陈宫、曹昂,后有董承、孔融、荀彧,虽然这些人心里头放着的是皇帝,不是刘协,但说来说去,他刘协不就是皇帝吗?

而且是没有其他人可以上位、替代,唯一的皇帝。

即便他是个百姓,这些人忠心汉室,不也为的百姓能够和平安乐,不也是……为了他吗?

刘协低下头,无法直视荀彧。

平生第一次觉得无颜面对。

老祖宗啊!他以为他是穿越来的,可他又不是占了正主儿留下的躯壳,借尸还魂什么的,王美人十月怀胎,董太后悉心爱护保全,先帝临终还苦心托孤——想要他来继位,甚至于短命的少帝也是真心疼着他的。

他只不过带着上辈子的记忆罢了!

他不就是刘协吗?刘协不就是他吗?他不就是大汉国祚四百余年,延续至今的继承人吗?

刘协的江山,不是他的还是谁的?

刘协的百姓,不是他的还会是谁的!?

他不是刘协还会是谁!?

……

三国……不止是罗贯中笔下的一段故事,几千万百姓死在这个乱世,而后呢?魏不久,晋不久,五胡乱华,背负着“汉”这个字的民族几乎灭绝……

上下几百年,血淋淋的几百年——

刘协面朝背光处,瞧不出是个什么神情,久久沉默不语。

旁边的诸葛亮想他一定找不到借口,便开口解围:“荆州内乱刚止,皇上是担心这时候下诏的话,逼得曹操发兵南下,刘表、刘备心不齐,恐怕难以抵挡,所以才暂时这样,待以后……”

荀彧只觉得刘协比汉室前几任皇帝聪慧有作为,必然能有一番成就,现在又脱了困,能够自主,实在是绝好的机会,只怕错过了又生变故,打断诸葛亮的话,道:

“有了诏命,岂不更易聚拢人心?再拖下去,才真的要生变故!”

诸葛亮叹气——总不能直说小皇帝志短的话,也沉默了,琢磨着下去后跟荀彧交底。

荀彧起身,跪在刘协身前道:“臣斗胆,敢问皇上密不下诏可是因为曹操之子,曹丕?”

刘协未动,诸葛亮急道:“你是不是在许都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了?不要妄自揣测!!!”

荀彧道:“若不是为曹丕,臣请皇上降罪。”

诸葛亮着急,刘协却在这时候轻轻点了点头,承认了。

曹植跟着他们出的许都,他和曹丕什么关系,曹植知道,荀彧既然连天子是假都可以问出来,自然已经知道了。

不下诏难,下诏也难。

两难啊……

荀彧驱前道:“皇上但请下诏无妨,臣敢担保,以曹丕本事,绝不会连性命都保不住!何止保命,就算有送皇上出宫一事,他仍旧能够坐定曹家世子之位!皇上眼光独到,怎么还信不过选中的人呢?”

诸葛亮傻了,道:“荀彧,你、你你……”

荀彧俯身叩首:“请皇上为天下、为百姓,下诏吧!只要汉室得兴,皇上将来就是把后宫全收了男子,臣也鼎力支持!”

诸葛亮眼睛都要突出来了——

娘啊!居然还有比他胆更肥的!

看来知道实情的都宁愿刘协一边玩男人,一边做皇帝,只要他不撂挑子。

刘协起身,走到荀彧身前,弯膝——

诸葛亮慢了一步,没赶上。

刘协跪倒在荀彧身前,张开手臂,甩开袖子,曲臂搭手,弯腰——

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满心里百味杂陈。

荀彧额头触地,看不到,被刘协的袖子扫过双手,才觉出不对,急忙抬头,天子跪在面前!

诸葛亮赶过来,荀彧也忙拉刘协,两个人一起,把刘协弄起来,再跪着道:“皇上,您是九五之尊,怎能拜下臣啊!”

刘协拉住诸葛亮的手道:“爱卿啊!曹昂随吕布回汉中前,已对朕名言,若不是你,朕将来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

再拉荀彧:“还有你,荀文若,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心里想着汉室、百姓,朕这个皇帝……高祖、光武帝之后,天下之主,却……”

一滴滴滚烫的水珠子打在诸葛亮和荀彧手上,两人吓得连声劝解,看着小皇帝哭,虽然心疼,心里却是高兴的。

有救了,终于有救了。

第二天一大早,诸葛亮和荀彧高高兴兴候在屋外,等着刘协召群臣议事。

结果……

等到两人眼冒金星,午时,刘协才睡饱了爬起来,洗漱更衣,用膳喝茶,又一个时辰……

两个臣子的心情啊~已经从打鸡血状态变成了悲催。

不过这天午后的“早朝”,好歹诏命是下了:

一诏天下,帝驾南下,迁都江陵。

二诏朝廷新立,四方募兵。

连荀彧都相信,那么刘协也愿意相信,曹丕必定能安然无恙。

既然有了决定,刘协便不再犹豫。

和荀彧谈过的那一晚,他根本就没睡,一直在思考,到天明,想定了,才沉沉睡过去,所以起晚。

可惜素日劣迹斑斑,即便告诉臣子们他要发奋了,只怕也没人信。

唯有在行动上证明一下。

下了诏命之后,刘协召了群臣商议了几天,隔了没多久,官员任免升降等终于下了旨。

跟着,刘协下诏,命刘备为使,诸葛亮为副使去益州。

这天晚上,刘协召刘备说话,只叔侄二人——

“皇叔,虽已建功,却是小功,朕听闻刘表为你安排的馆驿简陋,这便是功业不足之故,待诏命下后,你持朕诏书入蜀,刘璋已抗旨一次,这次有朕的诏书,刘璋必不敢再抗旨,皇叔当可收服益州归附朝廷,要中兴汉室,以荆州的怠惰之兵不足以剿灭叛臣贼子,朕还要更多兵力,否则社稷危如累卵,皇叔收服益州后,还要招募兵马送至江陵,此事拜托皇叔了!待皇叔回到江陵之日,大事俱定!”

前有诸葛亮的话,现在刘协又亲口托付,刘备忍住泪,割手立誓,绝不负所托。

之所以要诸葛亮同行,刘协是怕刘备到了益州不回。

可是换了其他人去,又不合适。

刘备倒也不笨,只带徐庶、诸葛亮和赵云及几百护卫入蜀,两个结拜义弟和兵马全部留在荆州保护天子,以表忠心。

另有天子诏令发往全国各州,针对各州各郡百姓。

这是一个新的举措——以往诏命,都只对诸侯、官员、士族等,这次,却是发给百姓,好叫百姓们知道,天子没有放弃百姓。

刘协这一道诏书,才真的叫臣子们惊叹,这可是从古至今没有过的事情。

黄忠来了江陵,五十岁不到的人,其实还用不上“老当益壮”这个词,颇令刘协惊奇,帝驾之前下跪,自有一股挡不住的巍巍山岳之气,很是威风八面,把刘协乐够呛,直接赏了禁军将军之职,开始筹集自己的亲兵。

刘备带了诏书去益州,刘表虽然后知后觉微有不满,已经无可奈何。

就连诸葛亮都错看了刘协。

诸葛亮一直认为刘协猜疑刘备,可事实证明,隆中的事情,根本没有影响到刘协用人。

刘备跟刘璋一样,汉室宗亲,且素有仁义之名,想不动刀兵和平取下益州,舍他其谁?

但让刘备去,就得信得过刘备,否则若是刘备取益州自立,朝廷鞭长莫及。

其实刘协也是没有办法了,曹操占据兖州、豫州、徐州、冀州、青州、幽州、并州,汉土十三州,他独占七州。

荆州虽大,只有一州之地,募兵有限,钱粮更是有限。

东边还有个拎不清态度的扬州孙策,益州必须立即收服过来,否则,等曹操尽起大军,那个危如累卵真不是随便形容一下的词。

只好让诸葛亮同行,微有督促之意。

刘备去后,刘表和其他臣子们立即开始招兵买马,他们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黄忠变成名副其实的禁军将军,而非光杆司令。

刘协自己呢?

终于不睡懒觉了。

每天一到辰时,刘表就带着一堆事情来找刘协,刘协微有无奈,只盼天下早定,少些事情~

除了这些,还有件事,必须刘协亲自去做。

那就是探孙策的态度,本打算再也不见,结果还是要见“变身”过的孙权。

这是……更加让刘协无奈的事。

正好,孙权要的海鲜来了,在船上备下盛宴,派陆逊来请。

陆逊道:“二公子言,上次冒犯了皇上,心下十分惶恐,请皇上恩赐赴宴,二公子已经备下了盛宴恭候。”

刘协道:“既是有心道歉,怎么他自己不来?”

陆逊支吾道:“刘表与公子有家仇,虽说两家相安无事过了这么些年,但以前也不曾来往过,二公子这次来江陵,已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且二公子来前,大公子也嘱咐了……尽量少弃船登岸,免得刘表猜疑二公子,何况……若用荆襄菜肴,不足以表歉意。”

这话倒是在情在理。

刘协于是顺水推舟,叫了孔学,依旧像是私下拜会那样,不兴君臣之道,登船赴宴。

黄忠领着从刘表那借调的两千人在岸上护卫,更送了消息给蔡瑁——蔡瑁的水师大营就在渡口一侧。

刘协登船,在船楼上入座,抢先道:“朕这一段不得闲,仲谋不会见怪吧?”

称呼虽亲切,口气却很疏远。

孙权没听到意料中怒气冲天的“孙仲谋”,暗悔上次唐突太过,起身后道:“岂敢,我是个闲人,请得到皇上来赴宴,已经十分有幸了,何来见怪?皇上肯来,高兴都来不及!”

第九十一章

看向孔学,一揖道:“敢问这位大人尊姓大名?”

孔学还礼道:“孔学,字文意,家父孔融,我不是什么大人,不过是皇上身边伴读,当不得大礼。”

孙权一脸吃惊:“孔融孔大人!?”

孔学笑道:“正是家父。”

孙权张口,还没问,刘协道:“你们要对站多久?都是平辈,也无外人,坐下再说罢!”

孔学笑起来,率性入座。

孙权也笑——刘协肚子里的馋虫倒是没变。

也入了座。

“皇上既然发话了,我便大胆一回,称呼你文意如何?”

孔学道:“甚好!仲谋弱龄便已名满天下,今日一见,果然风采过人!有幸相交,实乐事也!”

两人说着话,孙权拍手,下面上来一队下人,各自抬着托盘,扑鼻的香味顿时盈满屋内。

刘协为了免得口水流满地,转移注意力,向孔学道:“你倒会说话了?初见朕的时候万岁都叫不出来。”

孔学叹道:“还不是我爹揍的,好在,今年以来,他不像以前那么暴躁易怒,还时常问一下我的意见,至于提棍子之类,再也没有过,他不打我,我还怕什么?”

刘协哑然。

要不是孔学应变及时,孔融确实已经没命了。

只是提起这事,不免想起董承等枉死的大臣,也不知那时候被曹操牵连了多少进去,孔融逃了全家性命,对儿子的态度不可同日而语份属寻常。

看孙权也沉默不语,想必也想到衣带诏那事去了。

许都虽然只是曹操的心腑,可是朝廷在那,帝驾在那,自然也是天下人关注的中心。

丫鬟斟了酒,刘协端起来道:“罢了,今日只谈风月,来!与朕共饮。”

食案上的菜肴,即便是刘协这样餐餐顿顿佳肴珍馐不断的,也看得出费了很大心思和功夫。

选材全是海鲜。

鱼翅、鲍鱼等常做成干货的,刘协常吃,但干货比起鲜货来,味道肯定差了很多。

还有各式贝类、鱼类、虾蟹类,种类之多,食案都放不下。

还都弃了鼎、镬等大件食器,全用精细小巧的碟碗盛放。

荆襄虽有美味,偏辣。

刘协自小身处北地,好面食、肉食,辣椒那东西……喜欢是挺喜欢的,就是接受度低了点,可是辣椒一少,荆襄的美食滋味不足,减分不少。

扬州那方靠海,内陆也水泽丰沛密布,做海鲜水产最是老道,滋味鲜香肥美。

孙权早已把刘协喜好摸了个一清二楚,避过粥食,除了稻米饭,其他全是面食,配上江陵本地的野生山菜祛除油腻,吃得刘协差点没把舌头也吞了。

要是谁在这时候问他还记得兖州的死面饼子啥味,他一定茫然得很:那是什么东西?

吃到月亮爬老高,平时沐浴时分,宴席才罢。

孔学不胜酒力,醉得东南西北都找不着,刘协叫他:“文意,文意?”

孔学哼唧:“再、再来……”

刘协无奈,看向孙权,孙权脸皮子都没红,问道:“皇上,累不累?要不要回府歇息?”

想套的话还一句都没套出来,怎么能空手回去?

哪怕肚子已经吃滚,算不得“空”。

刘协摆手:“朕不累,怎么?仲谋还有安排?”

孙权道:“这个季节,乌龟正出水产卵,夜里很好捕捉,皇上若不累,可愿随我去看捕龟?若有好的,烹做菜肴,极是美味。”

刘协挠挠脸——别说,他还真没吃过乌龟、王八,虽然才吃饱,可是忍不住好奇。

孔学傻兮兮笑几声,头一歪,醉翻过去。

刘协犹豫,本想让孔学陪着,防着孙权“变身”,结果这么不中用,要去的话,身边没个人,孙权会不会又……

孙仲谋什么心肝?七窍都不足以形容,只怕不止七窍,心脏跟个蜂窝一样,全是窍才对。

刘协才犹豫,他已经猜到刘协担心什么,扬声对外面喊:“陆逊!”

陆逊站在外面,挑开一点帘子望进来。

孙权道:“乌龟上岸了吗?”

陆逊回道:“二公子,刚刚孙佢来过,说乌龟已经上岸了。”

孙权扭头,对刘协说:“皇上别看陆逊一副斯文秀气的模样,抓乌龟,他可是个好手!去看吗?”

刘协一听,不是他独个儿跟孙权去,还有陆逊、孙佢这些人,那还有什么担心的。

即便“抓乌龟”那话,让他脸皮子抽了抽——万岁的皇帝,万岁的乌龟~

终究好奇心占上风,点头,身子才动,孙权赶几步过来,伸手。

刘协拉住起身——

这时候的桌子很矮,跟小日本那样差不多,很可能小日本学过去的。

矮桌矮榻,吃滚了肚皮想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刘协只觉得胃里的东西“咕咚”一下落进肚子里去,肚子里本来就装满了,这下,砸实了,分外沉重!

感觉是一回事,面子上不露就好。

哪知道孙权有些脾气,跟小时候一样,死性不改。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