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田间(穿越)上——御景小爱
御景小爱  发于:2013年05月25日

关灯
护眼

内院里黄豆,晒干的黄豆秧用棍子敲打几下黄豆就会蹦出来,然后拿掉黄豆秧下面就是黄豆了,余氏不放心,又把黄豆秧一棵一棵的看过一遍,偶尔会找出几颗漏网的黄豆。

花生也是带着枝叶的,也整个的晒在前院,花生是要一颗颗摘下来的,虽然不是很累,但是赵方摘了一会就觉的手疼,悄悄看了看手,上面已经有些痕迹了。

余氏看见了:“小方还是别摘了,你还是看书去吧,你手嫩,做不来这活。”

虽然觉的很不好意思,不过赵方还是到书房去了,他虽然是70后,不过也是读书长大的,还真是觉的更适应读书一点,不过他也在努力的适应农村的生活,古代的君臣思想太重,不是他能接受的,有点银子傍身的农夫生活再好不过了。

刚摘下来的花生洗干净,放进盐水里,加上八角、桂皮、香叶,煮熟了在水里浸一夜,再晒干,连花生壳都有味道,非常好吃,赵方分几次煮了满满一箩筐,又用河沙掺着也炒了一箩筐,闲着无聊时拿几颗磨牙,非常好用。

赵方从不拿他们磨牙,赵方都是把他当做一件要事来做,给自己定了读书量,读完书的奖励就是花生,然后拿出半篮子花生开始吃,吃累了才会继续读书。

许木青的豆腐做的很好,偶尔会到村子里的磨上磨些豆浆,回来煮些豆浆做些豆腐,刚出锅的豆腐,加上些剁椒,一些调料就很好吃,软嫩细滑,口感一流,而且许木青手艺很好,在赵方的奇思妙想下也能把豆腐做出来,赵方偶尔会把切碎的腊肉丁放到要做成豆腐的豆浆里,不过也有时候做不出豆腐,赵方也会放些剁椒进去,有一次用竹笋、豆角、茄子、青椒都切成细丝炒熟了放进去,当然那两次都没吃到豆腐,只吃到一些很奇怪的东西,赵方一边吃一边感叹:“我以为我放什么进去青叔都能做出豆腐呢。”偶尔的孩子气弄的许木青和余氏哭笑不得。

第十四章

这次收了不少东西,赵方在主食上得到了改善,不用天天吃馒头了,把红薯放到锅里蒸,又糯又甜,代替馒头完全不是问题,余氏把玉米磨成细粉,加上些面粉做成饼状贴到锅里,虽然没加糖,但是吃起来还是甜甜的,虽然口感没有馒头好,但是让吃了很久的馒头的赵方觉的比馒头好吃。

他还在玉米地里套种了些红豆、绿豆,也都收了不少,赵方看见满屋子的粮食第一次有原来他是农民的感觉,还自觉是个富农,要什么有什么,还不用上班,读书也只是玩票性质的,比上一世过的不知道舒服了多少。

等到全部都收拾好,重阳节就到了,赵方以前没有过这个的习惯,不过这里很重视,赵方也乐的能正大光明的吃肉,自从许木青和余氏来了以后,什么都很节俭,赵方也很少买肉杀鸡了,虽然有不少东西可以吃,不过还是让肉食动物赵方过的很辛苦。

早晨刚吃过饭,余氏就在厨房忙开了,重阳节理要吃重阳糕,先把红薯蒸熟,捣成泥铺放在篦子上,然后依次放上剥了皮煮熟的小麦、磨成粉的玉米、去了红衣的花生、红豆、绿豆、薄薄的撒了层芝麻,芝麻上面是核桃碎,最上面是去了核的干红枣,蒸熟就能吃了,层次分明的重阳糕看起来很艺术,吃起来不同的口感和味道吃起来也很不错,不过当午饭吃赵方还是无法接受。

重阳糕出锅后,余氏拿刀把划成小块,然后放到篮子里,里面还放了几个柿子、梨、苹果都是常见的水果,昨晚许木青从城里卖回来的,让赵方觉的很难过的是,这么常见的水果他也不能吃,水果卖回来时祭祀用的,许木青偏偏是按个卖的,赵方一个都不能偷吃,只能等上山祭祀完了才能吃。这让赵方对院子里的果树怨念很深,明明自家院子里长满了果树,但是却没水果吃,只有几棵树零星的开了花,长出几个瘦瘦小小的果实,葡萄树也是就长了两串葡萄,每串上只有十个左右的葡萄,都不够他塞牙缝的。

整理好东西,赵方一家开始登山,几乎家家户户都出来了,到处都是人,小孩子跑的满地都是,呼来喊去的十分热闹,小远走路已经很稳了,不过赵大娘还是不放心,总要在后面跟着,小远跑到赵方面前,手里拿着一块吃了几口的重阳糕,赵大娘做的重阳糕和余氏做的不尽相同,反正重阳糕只要求有九层,并不规定原料,各家都是有什么用什么。

“哥哥,吃。”小远举着手中咬过的重阳糕递到赵方嘴边,赵方很无奈的在布满口水的重阳糕上咬了一小口,立刻咽到肚子里,心里默念‘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俗语。

赵方跟着小远,剥了几颗花生拿在手里,小远很喜欢吃水煮花生,偏偏一个两岁的小孩子牙没长齐,吃花生很困难,要一点一点的磨,赵方很喜欢一次塞几粒花生到小远嘴里,看着他两颊鼓鼓的很好玩。

余氏在山上找了一块干净的地方,拿出香炉,摆上水果,重阳糕,再放上一坛菊花酒,点上香,和许木青磕了几个头,又让赵方也磕了几个,一边磕一边念叨这保佑来年丰收的祈语。

祭品要等想燃尽以后才能吃,赵方看周围不少人也都在祭祀,有些坐在旁边说话,有些还正在磕头,祭祀完的都凑到一起说话,许木青和余氏脾气好,又能干,在村子里人缘很好,村里不少人找他们说话,东家长李家短的,连带着让赵方也知道不少村里的八卦。

已经快中午了,赵方对着一堆祭品口水泛滥,想到偷吃祭品的后果,赵方打了个寒颤,会被念叨死吧。

拿了几颗花生吃着,发现越吃越饿,他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饿的还快。

赵方走出人群,拒绝再看那些祭品,他记得附近有升麻,虽然有些过了采的时候,不过现在也不算过。

“升麻,甘、苦,平、微寒,无毒。同柴胡,引生发之气上行;同葛根,能发阳明之汗。”赵方想起医书上的话,他把医书大致看过一遍后,就着手背医书,闲着无聊的时候背一点,他没有志愿要当齐大夫,不过一些普通的药理知识还是知道的好,反正他嫌来无事只能看医书。

“升麻,春生苗,高三尺以来。叶似麻叶,并青色。四月、五月着花,似粟穗,白色。六月以后结实,黑色。根如蒿根,紫黑色,多须。书里也提了这些吧,你怎么不背了。”齐大夫从赵方后边走出来。

“这药我也采了不少,外形、果实我都看过,知道的很清楚,不用重复都能记得。”

“你知道的很多啊,有没有兴趣和我学医啊。”齐大夫看着赵方问道。

这让赵方找到以后解闷的方法了:“我是想学,可是我还要考秀才。”

“你为什么想考秀才?我看你对医理很感兴趣,也有天分。”

对医理有兴趣是没钱逼的,想考秀才是能不交税,比种田做生意划算,古人把读书看的极为神圣,这些话自是不能说。

“我父亲一直希望我能考取功名,虽然他去了,我还是希望我能满足他的愿望让他泉下有知也能开心些。”

“这也没错,可是你不学医术可惜了。”齐大夫本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十年前才从外面回到这里,眼光不错,看出赵方有些学医的天分,很是希望能有人传承自己的衣钵。

“我也想学医,我读书期间如果没事或者看医书遇到问题可否到先生那请教一二。”

“有何不可,我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齐大夫笑着说,很欣慰的样子。

“那我就先谢过先生了。”赵方鞠了一躬。心里感叹,这古代就是麻烦啊,尤其是和这些读过书的人说话,脑细胞是一片一片的死。

告了别,齐大夫向上面走去,赵方估计着香该烧完了就回到余氏身边,的确是烧完了,因为焚香的时间差不多,又是正午时分,所以不少人家已经在吃东西了,赵方回去看到余氏面前摆了好几份重阳糕,有各种样式的,从最上面一层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这是你赵大娘送过来的,这是你三婶子送来的,这是……”余氏看赵方盯着重阳糕,就指着不同的重阳糕为赵方介绍。

说的都是平时关系好的,或者邻居,还有坐在周围几户人家的,都送来了重阳糕,赵方也乐的吃不同的重阳糕,只吃一种很容易就会腻,虽然没有加糖,但是赵方不爱吃甜食。

辛苦的撑到晚上,赵方坚持做饭,余氏只能再旁边打下手。

饿了一个下午的赵方,看见肉都想生吞下去。

现在家里有材料又有人,而且时间还早,赵方就打算做两个费时的菜。

赵方先切了大约三斤的五花肉洗干净,让许木青剁碎,又在大一些的锅灶里倒进半锅水,放上猪蹄、花生和一些调料,烧开后让余氏小火慢慢煨着。

然后把已经宰杀清理好的公鸡拿出来,余氏已经剁好小块了,就在水里浸着,这时候的公鸡已经八个月大了,肉不是很嫩,还因为经常的运动,肉质很紧,肉和骨头很难分开,不过这骨头是越啃越香,赵方最喜欢吃了,很可惜家里公鸡养少了。

把鸡油放进锅里烧出油来,再加入少量的油,待鸡肉变色后放进葱、姜、八角、干红辣椒、烟、酱油、黄酒、砸碎的冰糖,至颜色炒匀,也加入适量的水炖十分钟左右把泡好的蘑菇倒进锅里,一般中火炖四十分钟,不过鸡有些老,赵方特意让余氏炖了一个小时。

这时候许木青的肉已经剁好了,赵方看看他的手,再看看自己的手,确实差了很多,这些肉他要剁半个多小时吧,许木青一刻钟也就剁好了,赵方仔细看了看,肉剁的很细,比他剁的质量要好的多。

从橱柜里找出三个馒头,撕去馒头的表皮,本来打算直接扔掉的,看看烧火的余氏和在旁边坐着的许木青,赵方权衡了一下,本来扔馒头皮的手转了个弯把馒头片送进自己嘴里。把去皮的馒头放进水里浸泡,等全部泡透后取出馒头,用手攥去馒头里的水分。

把多好的肉末放进木盆里,加入切碎的葱、姜,再打三个鸡蛋和淀粉一起加进去,倒入酱油、黄酒、盐调味,再把挤干水分的馒头也加进去,搅拌均匀。

赵方看许木青没事就把盆子递到他面前,在余氏的暗示下,许木青开始搅拌肉馅,余氏不断的在旁边提醒。

第十五章

鸡已经炖好了赵方拿了一个打陶碗把鸡盛了出来,厨房里香气更浓郁了,赵方忍不住偷吃了一块,肉汁四溢,嚼劲十足,赵方满意的又偷吃了一块。把锅刷洗干净,到入小半锅油,烧到温热,赵方开始把肉馅挤成一个一个的小丸子放进锅里炸,这种小丸子因为加了馒头,吃起来不会感觉油腻,口感超好,炖汤炒菜,都非常好吃,赵方一次做了很多,给村长家送了一些,其实主要是给小远的,刚出锅的热丸子可以拿来当零食吃,当然这在普通百姓家有些奢侈。

猪蹄也已经炖好了,赵方在上面放上蒸笼,把馒头放到上面加热,然后把干豆腐切成两寸长细丝,拿些干辣椒丝也剪成丝,其实放青椒会更好看一些,不过赵方只能找到红干红辣椒,把豆腐丝和辣椒丝放到锅里翻炒大约两分钟左右,赵方把炖的鸡汤倒了一些在锅内,加盖中火炖分钟左右,起锅时勾点薄芡,撒些青葱。

另外一个锅开始冒热气,馒头也热好了,赵方又切了些冬瓜,切成小小的滚到块,只加了盐和醋翻炒,一顿饭就做出来了。

冬瓜刚盛盘,小远就跑进来了“哥哥,我饿了。”

“小方这真会赶时间啊,你不是才吃了不少丸子,肚子都鼓起来了。”余氏笑着把小方抱起来。

“要吃要吃。”小远指着小鸡炖蘑菇,汤汁本来就不多,又被赵方倒出来一些,碗里满满的都是肉,倒是看不见汤了。

“这是我家的,不给小远吃,你回你家吃去。”赵方看小远馋猫的样子,不禁想逗逗他。

“我的,我的。”小远手舞足蹈的指着一桌子的菜说。

“好了好了,都是你的,我们先出去,厨房里油烟大,小心熏了你。”余氏把小远抱出去,赵方和许木青把菜一盘盘端出去。

农村里吃饭不甚讲究,所以赵方做的菜不多,但是份量可都是很足,每份都放足了材料,把猪蹄汤每人盛了一小碗,余氏的碗里都盛了些花生,留着一会喂给小远吃,小远啃不动鸡块,猪蹄又太油腻了,只能尝一些,花生已经炖的软烂倒是可以多给他吃一些,由于小远常常会跑来吃饭,赵方已经很清楚的知道小远爱吃什么,能吃什么。

赵方做饭的时候特意捡了一盘肉丸子扣了起来,现在端出来温度正好,直接吃或者沾些鸡汤,猪蹄汤都是极好吃的。

吃饭的时候余氏给小远喂了一小块鸡肉,小远含了一会果然又吐出来了,骨头上的肉都还好好的在上面,很守时的猫猫正在下面等着呢,喵了一声,迅速衔起鸡肉,余氏又挑了些猪蹄肉给小远吃了一些,其他的菜也都喂了一些,小远只对花生和肉丸子感兴趣,余氏干脆拿了一个碗里面捡些花生和肉丸子让小远拿着吃。小远很开心的跑出余氏的怀抱,端着小碗到门口吃起来。

余氏擦了擦眼泪:“小森小时候也这样。”小森是余氏的孙子。

“这好好的哭什么,小森有他爹娘照顾,好着呢。”许木青抬起头训斥余氏。

“我只是一时想起了,你就没想过。”余氏反驳。

“那是我孙子,我能不想吗,不过我们能回去看他吗,当初说清楚了,我们不拖累他们,你没看小森也很高兴吗,我们啊,就是讨人嫌,也只有小方这么好心的人才能收留我们,还对我们这么好。”许木青想到当初孙子的表情心里也是一疼,不过小孩子知道什么,无非是他娘天天说着爷爷奶奶多讨厌他也才会讨厌的。

“就是,看我都老糊涂了,我就觉的最近过的像梦一样,就怕哪天会醒了,都几十年没过的这么舒坦了。”

赵方继续吃,他们很偶尔的都很想起以前,感叹一番,赵方最好的对策就是装作没听见,偶尔发泄一下也好。

没几天,学堂就开学了,许木青领着赵方送了些束,拜见了夫子,赵方正式进学堂,这一年他十四岁,穿越到古代也快一年了,慢慢的开始融入古代生活。

赵方在学堂里呆了几天就呆不下去了,这里学生年龄很掺杂,从六岁到十五岁都有,不同的年龄会出现很多不同问题,课堂每天都乱糟糟的,总结下来就一条,课堂环境很不好。

夫子每天都只是读写诗词、课文,教教生字,让学生背背课文,偶尔掺杂一些算术和律法,都是极简单的问题,赵方觉的他回家一样能学,而且会比这里好,就跑去和夫子谈了谈,最后夫子同意他一次给赵方一个月的作业,把该学的东西给赵方划一下,赵方每个月来一次,把作业给他检查,至于课文就一定要学到他划的地方,当然,多了不限,作业做的不好,或者课文没跟上,就立刻回来继续上课。

赵方抱着他的书兴匆匆的回家了,学堂是开在邻村的,离赵方家有五里路,走起来很不方便,赵方每天要早起晚归,上学上的十分不爽,现在在家自学不用每天走那么多路,赵方非常的开心,看见猫猫在门口很开心的打了个招呼,猫猫起身快速溜走。

赵方以前在家看了不少的书,偶尔也背些好的文章,比起夫子给他的课文都要深一些,因此,赵方学的十分轻松,两个月就请先生换了课本,字也写的越来越好。

到年底,赵方就把所有的课文背了一遍,也能解释的头头是道,也能把自己想说的写的句子翻译成古文了,赵方写的文章比一般学生自然是更有深意,先生十分的满意,建议赵方参加明年二月的县试,考过县试才能报府试,考过府试赵方就是秀才了。

赵方住的地方离永宁城不完,但是离他所在的县城倒是有些远,坐牛车也要五六日的功夫。夫子带了十几名要考试的学生日夜兼程赶到悦丰县报名。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