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日月(八阿哥重生 第一、二卷)——梦溪石
梦溪石  发于:2012年04月13日

关灯
护眼

他抱怨两句也和他置气,只怕他最后连个最亲近,能说说心里话的兄弟也没有了。”

这句话直指胤禛的心结,让他闻言一震,久久没有说话。

良久才道:“他说你待他如亲弟,就这份心思而言,也确实不虚。”

如此说着,心中的阴影却也渐渐消了。

那拉氏暗自松了口气,面上却笑道:“女人家的心思往往要更细腻些,你们大老爷们,有时候就是想岔了半步。”

无论怎样,她也不希望这兄弟俩生了嫌隙。

第五十六章:归来

五月里,费扬古率领的西路军在昭莫多大败噶尔丹主力,斩首三千余级,生擒数百人,连同牛羊驼马等物,统共二十余万

头。

噶尔丹见机得早,望风而逃,仅以身免。

康熙下令全军各人因功嘉奖,并班师回朝。

御驾带着大军浩浩荡荡返京,太子自然率领文武百官出城相迎。

“恭迎皇阿玛大胜归来!”太子一撩袍子,当先跪下。

后面立时呼啦啦跟着伏倒一大片人山呼万岁。

“平身!”康熙脸上看不出喜怒,一身铠甲纵马而来,更显天子气象,令人不敢直视。

太子起身,上前拱手。“请皇阿玛御驾回宫。”

康熙点点头。“京城可好?”

“一切安好。”

康熙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扯了扯缰绳,往前驰行。

他这一走,后面大军自然跟上。

太子愣了一下,也领着百官往城内走去。

一路上百姓携妻带子跪拜路旁,欢呼雀跃瞻仰天颜,自然令康熙极为高兴的,可这份笑容却在回宫安顿好,召来众儿子之

后敛了回去。

“京城戒严,是怎么回事?”

这话没有指名,但能够下手令的也只有太子而已,太子连忙跪下。

一众阿哥的目光,全都落在他身上。

“回皇阿玛,据报近日京城有前明反贼潜入,事关重大,儿臣为了谨慎起见,故下令九门提督戒严。”

“哦?”康熙的声音不疾不徐,显得有点漫不经心。“可有证据?”

“这……只是风闻言事,并无证据。”

“既然没有证据,怎可如此儿戏?天子脚下,首善之都,小事也能化大,眼看秋闱将近,顺天府一带举子汇聚,一个不好

就要闹出事来,你来担这个责任?”

这会还未到三伏天,但太子额头上,已经隐隐见汗。

这是康熙第一次在别人面前落他的面子,以往不管什么事,康熙至多也就是留下太子单独与其谆谆善诱。

大阿哥此番随扈,就算寸步不离康熙,也算是攒下军功,底气自然又足了不少,眼见康熙如此发作太子,心中窃喜,只觉

得自己离那个位置,仿佛又更近了一步。

但他经过军旅历练,加上年纪渐长,也越发沉得住气,见状只是暗自冷笑,乐得看戏,并不吭声。

大阿哥能忍,三阿哥却不能忍,这种情况,自然要添把柴加把火的。

他站前一步,从袖中抽出一封奏折。

“启禀皇阿玛,儿臣有份折子,是儿臣这些时日琢磨的治河心得,请皇阿玛御览。”

三阿哥胤祉受命署理工部事,倒也下了些功夫去研究的。

康熙却不命人接,只先问道:“朕不在,太子监国,何不直接呈给太子?”

三阿哥垂首道:“儿臣十日前已将此折呈上,但太子一直没有批复,儿臣只好直接呈给皇阿玛,眼看要是进了七八月,雨

水渐多,治河一事又上了日程,儿臣想,总是早些定下方案的好,也能造福一方百姓……”

康熙不语,目光沉沉扫过太子,太子连忙跪倒。

“皇阿玛明鉴,儿臣从未在案头上见过三弟说的折子,必是下人奴才整理时疏漏了!”

“梁九功。”

帝王出声,梁九功立时会意,上前接过折子,轻轻放在康熙手边的矮桌上。

康熙并不急着拿起来看,只以指节叩着桌面,似在思忖。

其他人不敢打扰。

西暖阁内只余一片细微的呼吸之声。

在康熙看不见的角度,其他人若有似无地打量着太子,心中各有思量。

“胤禛。”冷不防,康熙点了名。

“儿臣在。”

“小十四落水的事,是怎么回事?”

胤禩心头一跳,望向那人,却见他面沉如水,仿佛早就料到自己会被诘问。

“儿臣与十四弟嬉戏,失手将他推落下水,请皇阿玛降罪。”

康熙盯着他看了半晌,没有说话。

胤禩情知此时不能开口求情,否则只会弄巧成拙,便也只好兀自沉默。

“胤禛留下,其他人都出去。”

康熙发话,儿子们自然不敢不从。

太子张口欲言,顿了顿,却还是作罢,起身也出了去。

走在外头,大阿哥忍不住刺他一句:“太子今日面色不好啊,可是这段时日操劳国事所致?”

太子冷冷看了他一眼,出乎意料却没有反驳,转身便走。

大阿哥转头看向胤禩,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有些日子不见,又长高了不少,什么时候跟大哥比比骑射?”

语气温煦,充满关切。

胤禩也回以笑容:“大哥别取笑我了,什么时候我能跟着上回战场,才有胆量与你过一过手。”

大阿哥大笑,又与他说了几句家常,这才走了。

此时三阿哥等也早就散了,余下十三阿哥还留下来,面带担忧:“八哥,四哥他不会有事吧?”

十三阿哥自幼聪颖活泼,很得康熙喜爱,但他生母是庶妃,如此反而惹来注目,像十阿哥胤俄这样贪玩逃学而经常被康熙

训斥的阿哥,自然瞧他不太顺眼。

这辈子却因胤禩从中调和的缘故,几个小阿哥关系和缓许多,但他心思细腻的那一面,却在此时体现了出来。

老九和老十他们贯来没心没肺,康熙一让众人散了,他们便邀胤禩同行,见胤禩留下来,也就先走一步。

惟独胤祥跟他一起等在外面。

单就这份心思,也莫怪四哥日后登基对他青眼有加,恩宠备至。

就在胤禩出神的当口,胤禛已从里面走了出来,他见了两人,明显一愣。

“四哥!”胤祥上前,扯扯胤禛的袖子。“你没事吧?”

胤禛摇摇头,又看了看胤禩,心中一暖。“没事,我有些话和你八哥说,你先回去读书吧。”

胤祥点点头,这才离开。

“四哥……”

“皇阿玛收了我的差事,命我闭门思过。”他刚开口,胤禛已经淡淡道。

胤禩皱眉。“因为十四的事情?”

胤禛点点头,没有再说话,脸上表情有些飘忽,不知道在想什么。

十四落水那件事的内情,胤禛从没说过,胤禩也一直没有问,真相如何其实已经不重要,宫里头的人往往看的是结果。

从小一起长大,又是前生仇敌,这副样子,胤禩不用猜也知道他心情不好。

“四哥跟我去个去处罢。”

“既是皇阿玛下了旨意,还是不要违逆的好。”胤禛看着自己被抓住的手腕,嘴里说着拒绝的话,但语意却并不强烈。

胤禩笑道:“总归还没下明旨,权当出去散心罢了,你跟我走就是。”

第五十七章:榆钱

胤禛被他带着兜兜转转,从宫里出来,也不让坐轿子,两人骑着马一路慢行,途经金鱼胡同,直出了崇文门外,再行了半

柱香时间,才见胤禩停下来。

胤禛虽也没少出宫,却从未来过这里,眼看此地鱼龙混杂,人声鼎沸,就先皱了皱眉。

胤禩笑道:“大隐隐于市,这山珍海味吃多了,也该尝尝清粥小菜,保管不会让四哥失望就是。”

他既是这么说了,胤禛也不好再说什么,便随他往里走,一直来到一间粗竹竿搭起的小面摊前。

不过五六张桌子,斑驳陈旧,却坐得满满的,正巧胤禩他们到的时候,其中一桌客人付账离去,胤禩忙拉着胤禛坐下,似

乎也不介意桌上的残羹冷炙。

“老板,来两碗榆钱面!”

“好嘞,稍等!”

老板见两人锦衣华服,与周遭气氛格格不入,不敢怠慢,忙拿着抹布过来收拾。

“你怎么会发现这种地方的?”

在胤禛眼里,这个弟弟自小跟自己几乎寸步不离,虽说他成亲之后两人见面少了,可也没发现胤禩喜欢到这种三教九流的

地儿来厮混。

“我也是偶然间发现的,想着你没尝过这种东西,带你来散散心的。四哥看他们。”

胤禛随着他话语所指望去,面摊旁边就是口井,不少妇女提了捅来挑水,五六岁的小孩儿,也跟在大人后面,吮着大拇指

,蹦蹦跳跳的模样。

其中两名妇人,似是因什么事情争执起来,横眉竖眼,吵了几声,周围都是左邻右舍,自然上前劝了,过了会儿,吵骂声

渐小了下来,又各自散了。

旁边还有不少人,吃面的有之,抽着烟袋的有之,都做着自己的事情,没往刚才吵架的两名妇人多看一眼。

“人生百态,本是如此,有人欢喜,自然也有人伤心,酸甜苦辣,俱都只有自己感受最深,旁人终究也只是旁观。”胤禩

笑道:“所以四哥还是要高兴些才好,无论是我,还是四嫂,定都不愿意见你郁郁寡欢的。”

你自己镇日将心事都埋起来,倒会劝解起别人了。

胤禛暗哼一声,默默腹诽着,心头倒仿佛真是随着他的话轻快了一些。

忽而想起他之前眼疾未愈,就为自己的事情四处奔波,又觉得自己确实是过于小家子气了些,难道都到这等田地了,还不

允许人家说一句累么?

难道自己就忘了还要护他一世周全的承诺吗?

堂堂四阿哥,绝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瞧见他在别人面前倾诉心事(说醉话?)而吃醋。

这么想着,脸上便有些讪讪,所幸一闪而过,身旁那人并没有察觉。

“你四嫂寻了些膏药,回头问问太医能不能用,可以的话你就拿去敷吧。”

有老婆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把一些明明是自己做的事情推到老婆头上。

胤禩点点头,他对这眼伤倒是无甚所谓。

一来太医早已说过,这伤要好,起码得长期调理,绝不可能是一夕之功。

二来有了这么点小毛病,就可以借此躲避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只是额娘良妃,却为了他这伤,日日犯愁。

说话间,两碗热气腾腾的榆钱面上了桌来。

白生生的面条中,嵌着一片片的榆钱,嫩绿如春色。

面条里必是又加了些其他的香料,却没有覆盖榆钱本身的香味,看起来便是喷香扑鼻,引人食指大动。

一口下去,榆钱浅淡的香气弥漫开来,却是咸淡适中,面条弹滑爽口。

就连胤禛这样的人,也不由露出些许赞赏的神色。

“市井之中的吃食,倒也有些新奇。”

胤禩笑道:“那是四哥吃腻了山珍海味,自然觉得它清淡可口,改明儿让你府上的厨子也学学民间的做法,我才好有借口

去多蹭几顿。”

胤禛却似突然想起什么,夹面条的手顿了一下。“有一件事,我忘了和你说。”

“太子可能在你我身边,安插了人。”

胤禩一怔之后,倒也不觉得意外。

这种事情,当年大位之争最激烈的那几年,他们兄弟都没少做过——拼命往对方府上安插耳目。只是现在众人都还小,没

想到太子却早已未雨绸缪了。

胤禛看他神色没什么变化,只以为他还没反应过来,便将那日从平阳归来之后,太子将他单独召去的事情说了一遍,末了

道:“具体是谁,我也不晓得,但是那几个人,我都盯着他们一举一动,暂时还没找到破绽,你那边,也需小心些。”

胤禩自然是应了。

离此不远的桌子,坐了两个人,似乎起了点争执,其中一个腾地起身,怒声道:“莫非子杰兄以为我是此等坐吃白食之人

,恕不奉陪了,告辞!”

另外一人忙起身拉住他,好言好语相劝,却是刻意压低了嗓门。

没几下,被拉住的那人又挣开对方,转身就走。

只是脚步太过匆忙,又低着头,不小心就撞上胤禩他们所在的桌子。

桌子本也不太牢固,被这么一撞,歪歪一斜,面汤全往胤禩他们身上倾倒。

胤禛眼尖,拉住胤禩就往后躲,饶是如此,袖子也被淋湿了一大片。

那人撞了桌子又被凳子绊倒,挣扎着起来,满脸通红,对着胤禛他们连连作揖。

“对不住对不住,兄台这衣裳多少,我赔!”

“你赔得起吗?”后面追上来的人,那个子杰兄嗤笑出声。

胤禛二人装扮气度都与这里格格不入,那人自然也是个有眼色的,思忖片刻,顺势拱手道:“在下张宏,字子杰,他弄湿

的衣裳,在下会照价赔偿,不知两位贵姓大名?”

撞翻桌子的人却讷讷站在一旁,被那句“你赔得起吗”堵得半晌作不得声。

胤禩看了他们一眼,见胤禛没有敷衍的欲望,便随手拱了拱:“我叫应八,这是我兄长,两位可是来参加大比的?”

大比就是乡试,三年一回,在各省省城举行,此时是五月,乡试一般定在八月,故而也称秋闱。

许多人因路途较远都提前来到,或寄住于亲戚家中,或下榻于客栈旅店,以便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备考。

张宏本是有心搭讪,见这兄弟二人锦衣玉袍,若不是出生富庶商贾之家,就是官宦世族子弟,但若是官宦子弟,又怎会跑

到这种偏僻地方来吃面,想来定是前者。

士农工商,自古商人地位最低,他这未来的举人,怎么说也比商人之子要高贵许多。

这边张宏正打着如意算盘,盘算着要如何与这两人结交,那边胤禩就开口询问,怎能不令他大喜过望。

“正是,我看两位公子器宇不凡,可也是来参加这次乡试的?”

第五十八章:识才

胤禛不说话,自然是由胤禩出面。

他看了胤禛一眼,笑道:“我等是京城人士,世代经商,今日只是随意出来走走。”

话虽如此,两人身上却全无寻常商人市侩习气,说是大家公子倒更像一些。

张宏有心结交两人,便须扯上一面大旗,他拉过那书生道:“这位是宛平县科试第一名,岑梦如岑兄。”

胤禛与胤禩相望一眼,显然略有惊奇。

凡是参加乡试的学子,需经岁试和科试,难度是层层递进的,宛平县是京县,位于北京城西侧,也出过不少人才的,这人

能考取宛平科试第一,显然是有几分才学的。

胤禩笑道:“果然是人不可貌相,没想到岑兄竟是如此厉害。”

岑梦如显得有些局促,他还惦记着因自己莽撞而弄脏两人衣服的事情,忙道:“不敢当,只是两位的衣服……”

“衣服不打紧,回去洗洗就是。”却是胤禛开了口。

其实弄湿的也不过是袖口和衣角,两人今天穿的又是深色衣服,看不大出来。

胤禩接道:“择日不如撞日,难得碰上两位,不如到附近茶楼坐一坐?”

他看此人甚是木讷,却没想到科考场上如此厉害,心下便起了些考究的念头,再看胤禛,却也露出颇感兴趣的模样,显然

与自己想到一块去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