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露浓
露浓  发于:2012年06月23日

关灯
护眼

董卓冷笑连连,说道,“一个不成器的董武而已,有何放心不下,又如何值得我这般深夜入宫来?倒

是陛下屡屡为难我,恨不能将我置于死地,倒是让我放心不下。我若仍是这般听凭陛下发落,只怕再

有两三个月,便要身首异处了。更何况,”董卓顿了一顿,脸色似乎更沉了,一字一句地问道,“陛

下可知曹孟德是如何占下黎阳营的?”

“如何?”

“臣得信报,是董武与臣的另一员部将频频争执,最后竟下毒手害死了与他争执的那员将官。那人年

纪虽轻,却也征战多年,更兼骁勇善战,亲善士卒,所以黎阳营中人皆敬之,并州军更是唯他马首是

瞻。便是有这样一员将官被害,才使黎阳营全军哗变,却叫曹孟德一举握住了大军。”董卓已是握紧

了双拳,接着说道,“董武那小子若当真做出这等事来,便是五马分尸也不为过!但是臣很清楚他做

不出这等事来。不错,那小子不过因为早早跟着我征战四方才混到如今的军职;不错,他昏庸骄横跋

扈,不得军心。但是说他下毒手害我的亲信,再借给他十个胆子量他也不敢!这只能是曹孟德从中作

梗,害我部将;若他当真遭难,我绝不会饶过曹孟德。”

董卓的脸色越来越狰狞,再望向少年天子时已是目露凶光。但是他没有再开口,只是将满腔的悲痛愤

怒强自收敛住了,不愿再多说。

诸葛亮只觉心中突然一紧。不知为何,董卓的哀恸很熟悉,熟悉得让他暂时忘却了愤怒。他定了定神

,问道,“董将军,你那遇难的部将究竟是何人?”

董卓缓缓呼出一口气,将神色语音调平和了,这才开口道,“陛下自不会识得他,尽管他是当世少有

的将才;折了他,我仿佛断一臂。他姓关名羽字云长,河东解人。”

28.董卓的托付

关羽遇害?!

震惊过后,诸葛亮只觉胸中一阵剧痛。这一刻时空流转,他仿佛又回到了十三年前,当荆州的败军使

者撑着最后一口气来到汉中王座前,报道——荆州,荆州失守;关将军,他……他被贼子杀了!他几

乎便要站起身来去拉董卓的袖子,就像当年那样,几步上前,在主公便要倒下的时候握住的主公的臂

膀。

可是他的对面分明坐着董卓,还是逼宫兵谏的董卓。那当初为了关云长痛不欲生的人,现今何处?关

羽与他的主公不过二十方才出头便在涿郡相逢相识,以兄弟相称,携手征战多年;关羽绝不会另投他

人,绝不会……

他还未从那一片纷乱的思绪中清醒过来,就听董卓说道,“于是如今臣要说的第一事,便是黎阳营之

事。黎阳不定,臣军中人心难稳;云长之名并州军中皆有所闻,如今四处传言他已遭毒手,军心如何

能定?陛下当立刻诏书调回曹操与董武二人,交予廷尉,由廷尉彻查黎阳营哗变之事!至于黎阳营,

当交给子龙。子龙亦在并州军中有些威望,定能查清此事。他军职不够,陛下可封他为右中郎将,再

令他往黎阳。子龙曾言陛下欲任他为羽林郎中;相较之下,一个右中郎将的职位陛下也不至于不舍,

是否?”

“将黎阳营交给子龙?”诸葛亮一怔,蹙眉不解地望着董卓。子龙方才临阵倒戈,与董卓刀兵相见,

董卓竟还要将黎阳营交给他。他沉默片刻,勉力静下心来,又道,“此事倒也合朕心意。只是董将军

今夜大动干戈,只为此事?”

“自不会只这一件事,”董卓沉声道,“雍营大军由皇甫将军统领已久;如今由张卫尉暂令尚可,但

皇甫将军若虚常驻凉州,陛下当早做安排。陛下若是有心用皇甫将军守凉州,便当给皇甫将军凉州牧

一职;再招回张大人,封皇甫将军之子皇甫坚寿为左中郎将,统帅雍营。此举定可保雍凉长治久安。

听董卓此言,诸葛亮不禁暗自冷笑。长治久安?董卓他大军逼宫,竟还道什么长治久安?只是事到如

今,他却要如何拒绝?于是他只能沉默不语。见他沉默,董卓亦是冷笑,道,“陛下,臣如今这般安

排,也容不得你不答应。”

“董将军还有何事,都还请道来,”诸葛亮压着火气,尽量平和地说道。如今他又能如何?只能先一

一应了董卓,再缓缓图之。

董卓点了点头,又是一口气续道,“请陛下封袁绍为汝阳太守,即刻上任;待召回曹操,陛下若察他

无罪,不妨封他为谯郡太守,亦令其即刻上任。倒是袁隗、曹嵩两人,不可重用。陛下当另置太傅和

司徒。朝中官员多有尸位素食之嫌,陛下不可放纵。”

诸葛亮心底暗叹一声。他之前还道董卓老谋深算,不想今日董卓亦是被激得全凭一腔怒火为事,竟这

般迫切。贬谪袁隗、曹嵩倒也罢了,却将袁绍曹操二人放在京城外,更在他们最容易召集兵马的故里

,岂不是催促这二人起兵勤王?董卓这究竟是何意?

不想董卓接着又是缓缓说道,“还有袁术、鲍信、张超等人,请陛下将他们一一派往州郡为官。”

“董将军,”诸葛亮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当真唯恐天下不乱。”

董卓竟是呵呵笑了一声,坦然说道,“是,臣这般安排,不免乱些时日。但是陛下放心,这是臣所能

掌控的乱;他们但敢有所异动,正好一网打尽。”他停了下来,虎目中闪过一丝锐利而绝然的光芒。

诸葛亮又是一怔。

“还有一事,”董卓又道,“陛下还请招朱公伟回来,仍将河南兵马交还与他。至于山越,陛下可用

长沙太守孙坚孙文台讨伐。孙文台曾为公伟别部司马,骁勇亦擅谋略,可胜此任。”

诸葛亮一边听着董卓说朱儁、孙坚二人之事,一边却翻来覆去琢磨着董卓的布局。将黎阳营给赵云,

河南尹还给朱儁,西部大军竟交到皇甫父子手中,却没有一兵一卒交给董家的人,到现在也未曾提起

朝中要职归属。董卓究竟要做什么?

见董卓说完了,他突然便问道,“董将军不欲取三公之位?”

董卓一愣,随口应道,“贬曹嵩之后,司徒之位可由荀老担任。太尉、司空皆有人选。”

“董将军亦不欲领尚书令一职?”

董卓几乎有几分莫名其妙,便道,“卢令才德兼备,忠心耿耿,乃难得的王佐之才;陛下何故欲另置

尚书令?”

诸葛亮缓缓站起身来,目不转睛地望着董卓。董卓甘为国贼,大军逼宫,却无心三公之位,也无心尚

书令之位,只是将政权兵权皆送于旁人,尽管赵云今夜方才倒戈相向。难道董卓看不懂赵云、荀爽、

卢植这些人对汉室的朗朗忠心?他这般安排,如何能握得住京城和天子?洛阳城墙内的卢植、周毖,

在外的袁曹、朱儁、乃至赵云,哪个能容得下董卓?只怕至多不过两三个月,便有大军攻入洛阳了。

董卓竟看不出这一条?不,不可能。难道竟是董卓根本有心将国器交与旁人?又想到董卓方才所说,

他只觉心下越来越惊疑不定。

“董将军,”他问,“皇甫坚寿驻守雍营,将军却要将并州交予谁?”

“臣有一名小兄弟,随臣征战数载,能托大事。臣入京以来他便与皇甫坚寿一同掌并州事。如今却要

请陛下给他加官,正式任命他为并州牧,好在此人年纪虽轻,也是汉室宗亲,几番征战黄巾,亦有军

功;陛下如今给他加官进爵却也不为过。”听董卓说到这里,诸葛亮顿觉心跳顿了一拍。还未及反应

,果然只听董卓续道,“臣这小兄弟姓刘名备字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后。”

29.大破大立的局

诸葛亮木然站着,再也无法开口。他的心中一片混乱,竟是一缕完整的思绪都停不住。也不知静了多

久,突然便听董卓问道,“其实臣所求这几事,也并不全是为了私心。陛下当真信不过子龙?信不过

皇甫义真将军?信不过朱公伟?”董卓的声音竟然放柔和了,带着一丝叹息和无奈。那神情,那语气

,委实太过熟悉。

他面前那人绝对不是董卓。谁,究竟是谁?可是无论是谁,那人终究是兵谏的逆臣,而如今的局面,

亦是不死不休。

“这些人我自是信得过的;便是董将军方才所说的刘玄德,我也信得过他,”诸葛亮看着依旧端坐的

乱臣贼子,缓缓说道,“只是将军为何如此忌惮袁曹两家,竟有意使袁绍曹操等人聚兵谋逆,再一网

打尽?”

“哦?”董卓挑了挑眉,看着他道,“陛下为何这般猜测?”

“董将军方才可是亲口说了,‘若有异动,正好一网打尽’。难道只是因为将军疑心曹孟德害了你的

部将?”

“呵!”董卓笑了一声,冷然道,“何尚书曾说曹操:此人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若不除他,

难道放纵若奸雄祸国?不除了袁曹二人,大汉必遭其害。更何况,臣要除的不止他们二人,更是这两

家的私党势力。陛下除去这两人,再启用贤能,大汉方能安定。”

诸葛亮亦是扬眉,道,“将军私兵霸朝,这‘启用贤能’,却又从何说起?”

他本不该将话说得这般毫无回旋之地,只是事到如今,他几乎忘了当初安抚董卓、缓缓图之的计划。

他已隐隐察觉,董卓此番举动似乎另有用意。但是这个想法非但未曾让他安心,竟让他心中更是烦躁

董卓又是叹了一声,说,“陛下且放宽心,臣也霸不得几日。”他似乎不愿再多商议,顿了一顿只是

说道,“陛下,臣只这几件事,还请陛下明日一一颁发诏书。今夜已晚,臣自当告退,陛下也请早些

歇息。待明日天命,臣自当再来此觐见,请陛下的诏书。”说着,董卓竟当真站起身来,转身便往殿

外走去。

诸葛亮忙提声道,“董将军,且慢!”他已迟疑许久,此时终究将心一横。他必得问清楚了;这么多

故人就在眼前,他如何能不问?他匆匆往前迈了几步,对着董卓的背,一字一顿地说道,“董将军,

朕当真这般昏庸,需要你赌上诛九族的代价以清君侧?”

董卓定住,许久方才问,“陛下此话何意?”

诸葛亮微微抬起头来,压低了那十四岁少年人稚嫩的声线,说道,“朱尹,皇甫将军还有卢令这般人

对汉室的忠心,将军不可能不知;而子龙更是临阵倒戈,若不是兵力不够以致朕不敢放手一搏,怕已

是坏了将军的大计。尽管如此,董将军却仍是将军政大权交至这些人手中。也许不过数月,这便有人

率军踏破洛阳,而董将军竟仿佛是等着他们前来一般。”

董卓终于转过身来,目光柔和地看着面前的小皇帝。“陛下,”他温声说道,“陛下如何昏庸?陛下

今年才十四岁,能有这般心机,这般眼光,当真是少有的贤明君主。”他缓缓走近,不容拒绝地牵过

少年天子的手,拉着他回到案边座下。

他一边摆弄着案上的器皿,一边头也不抬地续道,“只是不知为何,陛下似乎对我多有不满,将与我

友善的人一一贬谪调离,仿佛定要我置于死地方才能宽心。”

诸葛亮忍不住开口道,“董将军此言……”

董卓却是打断了他的话,一拍不停地接道,“不错,我手握大军,朝中人脉甚广,或许是让陛下不安

了。但我自问入京以来并未有何不臣之举,不知为何,陛下仍是不肯放过我。陛下要黎阳营也罢了,

何故遣曹孟德往军中生乱,竟害得云长……”董卓的声音陡起波澜,随后便断了;他抬起手来,将一

盅几乎快凉透的茶水送到天子手中。

董卓给自己亦是满上一种茶水,一口喝干了,叹道,“陛下已得了雍营,调开了公伟,如今又得了黎

阳营;我若是仍视若无睹,只怕不过数月,便要被陛下五马分尸了。陛下或许不至于为难义真和公伟

,但我那些并州旧部只怕都要遭殃;甚至连卢令,诸葛先生这般人物,亦是要多多少少被牵连,就好

似当年蔡……”

说到此处,董卓又是陡然停住,而诸葛亮则是颤声问道,“就好似当年何人?”

董卓可是说了一个“蔡”字?诸葛亮自是猛地想起因为怀念董卓的一句话而获罪身死的蔡邕,但是这

又怎么可能?!如今蔡邕还在来洛阳的路上。定是他听错了,或者是想错了人……

董卓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径自说道,“既然陛下容不下我,我也只好在尚能为事时为陛下扫清隐

患,保得那些与我亲善之人的平安。如今我这般行事,只怕无论是子龙还是并州大军,无论是荀老还

是君贡,都要与我刀兵相见了;想来今后陛下也不用再忌惮为难他们。陛下本只对我一人倒也罢了,

谁想我一时疏忽,竟使云长落难。如今我岂能再枯坐下去,眼见着兄弟遭灾?”说到这里,董卓的声

音又显激昂,夹杂着一份难以抑制的愤恨。

听董卓说到这里,诸葛亮突然也觉得怒火窜了起来。若董卓当真只是叛上作乱的亡命之徒,他根本不

必愤怒;小心应对,尽力安抚拖延便是。可叹董卓这个亡命之徒,带着大兵杀到云台殿中,却告诉他

——是被他逼得,为清君侧,为保忠义之士的平安,不得不为;而等这一切尘埃落定,董卓似乎也不

在乎谁能砍下他的脑袋。

诸葛亮呼了一口气,沉声道,“于是董将军到底是以为朕不过以昏庸小儿,不但会为难将军,甚至不

会放过任何与将军有干系的人。朕与子龙还有诸葛大人的长子亲善,董将军以为那是因朕心中对他们

暗自忌惮?”

董卓“呵”地笑了一声,说,“臣倒看不出陛下是为何,所以只是自家胡乱猜测罢了。”

诸葛亮勉力压下胸中越燃越盛的怒火,又是追问道,“董将军到底为何以为袁曹之辈必将是汉室之祸

?只凭何尚书的半句话?将军若有什么情由,还望告知!”

“为何以为袁曹必将是汉室之祸?呵,陛下,这叫臣如何说来是好?”董卓的声音中还带着一丝笑,

只是即便是笑声,却也是苦涩而无奈的。董卓抬起头来,若有所思地看着他,眼神飘忽,仿佛透过他

看到了什么遥远的事物。那眼神直让他心头纷乱;胸中愤怒散尽,只余一种莫名的恐惧缓缓腾起

“既然如此,不妨试着说于陛下听罢了,”董卓又道,“方术命数之说,陛下信否?我若说我能预见

后世之事,陛下信否?”

诸葛亮一怔,疑惑地望向董卓,问道,“难道董将军竟信术士言语?”

董卓又是叹息着一笑,说道,“无论陛下信否,我且说了出来,陛下你便当听故事一般听着。将来便

是我不在了,陛下也多想想我今日所言。我也不曾相信命数一说,但几次预见未来之事,且之后当真

一一应了,如今我如何不信?我曾见陛下遭难,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袁本初英雄否?我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