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农夫(穿越) 上——凤初鸣
凤初鸣  发于:2012年09月30日

关灯
护眼

宝琪坐好听他讲故事。

从前,有个富商去看戏,在戏园门口看到一个卖笔的,衣衫褴褛满脸菜色看上去很可怜,富商心里怜悯他,在他手里塞了几个钱就走了。走了后想起了什么,又转回来从笔筒里拿了几支笔,抱歉地说:“对不起,刚才我买东西忘了拿。”

几年后在一次酒会里,有个穿着体面的商人向富商问好,说:“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在戏园门口卖笔的人,是您让我意识到我不是一个乞丐,而是一个商人,从那以后我恢复了自信,努力做生意,终于成功了。”

这个故事是庭霜很久以前在某本书上看到的,印象很深。宝琪听了若有所思,一路上一句话也没有说。

庭霜赶着车回到村,到家把车放下,然后带着宝琪去山上小豆子家。

所谓的家只是一个茅草屋,用泥混着草坯芦苇糊的墙,四处漏风,屋里没有一件家具,地上是一堆干草,上面一床烂棉絮下躺着一个老妇人,脸色蜡黄,地上三块石头支着一个罐当煮饭的锅。

宝琪看了呆住,他以为孟家已经够穷了,想不到小豆子家更穷,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境况下还能生活,和小豆子家相比,孟家的屋子算是宫殿了。

庭霜蹲下去看着躺在地铺上的老妇人,看她的脸色头发指甲的颜色还算正常,皮肤暗淡没有光泽,再捏捏她的胳膊,完全没有弹性,一按一个窝,看来得了浮肿病。

“你们平时都吃什么?”

“吃菜汤窝头。”

庭霜揭开瓦罐一看,里面是清汤漂着几片菜叶和树叶,还有两个黑黑的搀着野菜的高粱窝窝。现在庭霜可以有八分把握来断定,这个妇人得的是重度营养不良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症,光吃药是不行的。

“小豆子,你娘的病我倒有个法子治,你可愿试试?”

“愿意愿意。”小豆子惊喜地跪下磕头,“恩人救了我娘,我当牛作马报答……”

庭霜赶紧扶住他:“哎,你先别忙着谢。你既然要当牛作马,那你从今天起给我家干点零活吧。”

宝琪一挑眉毛看着他。

庭霜吩咐小豆子,每天给他家放牛放羊打猪草,他可以制一种可以食疗的东西给小豆子的母亲养身体。

小豆子高兴地答应了,宝琪也明白了,庭霜没有直接以施舍的态度帮助小豆子,而是让他堂堂正正靠劳动来交换,他们是一个打工一个付工钱的关系,谁也不欠谁,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压力。

庭霜的食疗方法就是从每天挤的羊奶里省下一碗来给小豆子的母亲喝,配上鸡血汤加入捣碎的鸡肝,又给了小豆子一些包谷面小米和黄豆白面,让他每天熬白面疙瘩汤,包谷面糊糊,小米粥,豆沫之类,里面加切碎的青菜碎末。告诉小豆子,病人肠胃弱吸收不好,一定要将食物捣碎成泥,先暂时不要吃鱼肉之类。等肠胃养好之后,再逐渐吃固体食物吃肉类。天气好时在外面晒晒太阳,逐渐增加活动。

记得这是前世挺热卖的一本关于健康的书上说的,把食物切的越碎,越利于人体吸收。合适的食物,阳光,新鲜空气和适量运动,是治百病的良药。

第二天,庭霜打开院门就发现门外放着一个草编篓子,里面是几条细小的鳝鱼。

宝琪翻着篓子问:“这是谁放在这儿的?”

“你猜。”

宝琪也明白了,叹道:“真是个好孩子,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这算什么恩?”庭霜感慨万分,“我只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他一把,他就记在心里,尽自己的能力回报,倒是个有志气的孩子。”

宝琪点点头,把篓子抱进院子,鳝鱼还小,放在池子里养一段时间。

后来,每天早晨院门外都会放着东西,或是几个蘑菇,或是一堆野果子,或是一篓田螺什么的。庭霜心里有数,面上什么也没说,因为他知道,如果拒绝这点可怜的回报,等于摒弃了人家那份真挚的情意。

野果子有些酸,给小鸡吃了,田螺用辣椒炒炒在现代是下酒的好菜,但是庭霜害怕血吸虫病,所以不许家里人吃,剁烂了喂黄鳝吃。

庭辉窝在家养伤,其实他的伤只是皮肉伤,再加上年轻,很快就养好,只是他觉得丢了面子,不敢出门,做完家里的活没事就趴在桌上描花样子。大英子带着针线活过来陪说话,说她绣的鞋面子,传遍整个村都夸好,其他姑娘媳妇听说也请庭辉来画花样子,来时还带着水果果脯葱饼什么的零食给他吃。

庭辉得意的满面春风,趁养伤时没事,天天窝在家里描花草。

“你还很有女人缘嘛。”庭霜打趣他。

宝琪立马接嘴说:“因为他长了一张哄人的脸,那些女人就是注重外表不管内涵。”

庭辉马上反驳:“你连一张好脸也没长,一副傲咧咧的样子,啥都不会只会拽。”

“我知道你一直嫉妒我长得比你好,我大人大量不跟你计较。”宝琪牙尖嘴利。

“呸……”庭辉刚要反击,庭霜制止他们:“都给我闭嘴,吃多了撑的是吧?”

庭辉撒娇:“我受伤后胃口很不好,不是吃撑了,而是吃不下去。”

“那你想吃什么?”

“想起去年大哥给母亲做的寿桃包,我肚里的小蛔虫都得相思病了。”

庭霜被他逗笑:“你嘴馋就直说,就你嘴皮子利落。”

说着,洗手进厨房和面。

宝琪在旁边看着他忙活,不知怎么心里有些不痛快,磨叽一会儿,忽然说:“如果我受伤了,你是不是也专门给我做吃的?”

“当然。”庭霜莫明其妙,只觉得他有点孩子气,随口答应一声。又吩咐:“你去摘几个桃子。”

一边把面发好,一边把桃子剥皮去核煮烂加白糖熬成酱,做成寿桃包。

过了一阵,一锅热腾腾的寿桃包出锅,庭辉抢先下手抓了一个,宝琪也忍着烫拿过一个一咬,甜甜的果汁溢满唇齿之间,外皮绵软细腻,果馅香甜爽口。

“嗯,一两银子一个也愿意买呀。”宝琪吃得很满意。

“傻瓜。在县城里谁会一两银子买这个呀,就算在京城也不多见 。”庭霜又给他拿了一个放碟子里,“慢点,小心烫。”

平安也吃得笑逐颜开:“去年你给太太过寿时做的寿桃包非常好吃,现在这个好象更香甜。”

“那是你小子好久没吃到好东西,肚里的油刮干了。”

“不是不是,真的比去年还要好吃,二哥,你说说看。”平安也象家人一样和以前的少爷称兄道弟起来。

庭辉点头:“我也觉得是这样。你们有没有觉得,咱家院里的菜果都比别家长得好而且长得快,以前我以为是楚老丈会拾掇,现在他已经去世了,我们也没怎么侍弄,院里的菜还是长得特别好,确实很奇怪。而且院里果树结的果子也是又大又甜,比我们以前吃的都好。”

“是啊,是很奇怪。”庭霜也注意到这个问题,院里的菜象打了激素,长得又大又快,连杂草也是疯长,真怪。

“哦……”庭辉想起了什么,“我忘了告诉你们,那几条小黄鳝放到池子里以后也长得很快,不信你们过来看。”

几个人跑到后院的池子边一瞧,可不是,前几天还很细小的黄鳝短短三两天的功夫就粗大了几乎一倍。

“这是怎么回事?”几个人都感到很不解。

“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脑子最灵光的庭辉首先想到一个解释,“一定是爹娘在保佑我们,是咱家的风水好,先祖的阴灵在祖宅显灵了。”

“切。”庭霜不能接受这种说法,这是封建迷信,没有科学根据。可是他也找不到合理解释,最后只好归结于池里的这眼泉水富含丰富矿物质啥啥的。

庭辉又有了新想法:“既然咱家祖宅的风水好,不仅是蔬菜果子,连动物也长得壮实,那我们在池里养黄鳝好了,就算卖不出去自己吃也好啊。”

想到爆炒鳝鱼的香美,咽了咽口水。

庭霜觉得这也是个来钱的路子,草鱼虽然好养,但是离水即死亡,运输上不如黄鳝便利,黄鳝养好了可以卖到城里或是更大的城市还是比较来钱的。主意一定马上告诉小豆子,要他尽量多捕些黄鳝,大小不论。

小豆子接到任务,感到受了重视,非常振奋,每天一边放牛一边寻找黄鳝的巢穴,两天里捕了好几十条。

37.技术转让

小豆子的母亲有一天自己走到孟家来道谢,吃到补养气血的五谷,她的身体好了些,脸上也开始有了一点血色,精神也慢慢好转。

她也明白庭霜在帮他们,他家就一只羊,没啥可放的,放牛这种活其实很轻松,一般都是村里七八岁的娃娃干了,他却给了他们母子这么多的粮食。

庭霜却说:“小豆子很能干,这是他该得的,以后我需要他的时候多着呢。”

小豆子听了,立马胸脯挺的高高的。

庭霜又和母子俩唠了几句,才知道小豆子居然也姓孟,是本家亲戚,往上追溯的算是同一个高祖,母亲李氏,是本村人,嫁到孟家不久就死了丈夫,小豆子是遗腹子,她被人骂做克夫的扫把星,夫家不容,就带着孩子来到散花村,因为有克夫的名声,所以李氏很自卑,一直没有再找,寡妇带着孩子日子过得艰难,三十多的妇人被生活折磨得象五十岁的老妇。

庭霜很同情他们,说:“说起来我们也算一家人,应该互相照应才是。我们哥几个忙着干活,也忙不过来,家里正缺个做饭,等大嫂身体好转了,就在我家做做饭,六七个人的饭,很轻松的。另外我买了两百只鸭子,明天卖主来送货,以后让小豆子除了放牛,也把这些鸭子在水塘里放一放,晚上赶回棚来。每个月给他五百文工钱。”

李氏感动的两眼含泪,拘谨地说:“太多了。”

小豆子马上说:“我不敢要工钱,求东家能教我读书认字。”

庭霜看他好学,更喜欢他:“行,跟着我好好干,我会教你。”又说:“再过一两个月就入冬了,冬天山上就没法过,你们搬到这里好了,干活也方便。”

母子俩当天就从山上的窝棚里搬下来,在西厢房收拾了一间住下。

晚上,宝琪躺在炕上睁着眼不睡,忽然说:“我明白了,帮助人只是给钱用处不大,他很快就花光了,教他自立给他找个谋生的路子才是最重要的。”

“是啊。”庭霜说,“所以古人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入秋后各种水果非常丰富,集市上很多人手里都提着蒲包,装着满满的果子,走在街上鼻端都飘着果香。

宝琪跟着庭霜进城送货,在集市上左看右看又问了价钱,说:“村里好多人家屋前门后都有果树,卖到城里也能挣笔钱小补一下。”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庭霜摇头,“在乡下种菜种果不成问题,难的是卖出去。乡下人进城卖一回果子不容易,地里还有农活要做,哪有时间进城卖果子,只好把果子卖给下乡收果子的果贩,可是价钱被压得很低,挣不了几个。”

好象验证他说的话,回到村里,村口就有小贩来买果子,问了价钱,鲜桃三文钱一斤,梨子两文钱一斤,枣四文钱一斤。

宝琪是不知生计艰难的,算了一下才知道卖果子真的挣不了几个钱,如果拉到城里卖,一来一往很费功夫,已经有不少村里人把家里的果子卖给小贩,他们也不把种果子当个正经营生,没有好好侍弄,果子的品相也不如专门种果的大果园里产的。

平安也摘了两筐自家院里的桃子来卖,价钱还是一样。宝琪不乐意了,这桃他吃过,皮薄汁多又香又甜,肯定不止这个价。

小贩还很牛气,说:“不卖拉倒。”

庭霜刚要说话,宝琪抢先说:“不卖就不卖,平安,把果子挑回去。”

“哎,四文钱一斤。”小贩赶紧在后面叫,他也看得出这桃很好。

宝琪说:“十文。”

庭霜把他拉开,笑道:“你这公子哥儿居然也会讲价了。”

十文这个价只怕不行,小贩运到城里也要运费的,还有路上的颠簸损耗,人家没有利润自然不做这生意。最后讲成四文钱一斤,卖了两筐桃,约得四百来文钱。

宝琪还是有些不服,觉得贱卖了。

庭霜给他分析:“你不让几分利润给人家,人家不和你做生意。好处不大的事没人做。”

“那我们自己卖。”宝琪忽然有了想法,“你做的寿桃包很好吃,样子也好,可以在城里卖,胜过直接卖果子。”

庭霜有些惊讶,夸奖他:“小宝也会过日子了。”

宝琪受到夸奖并不高兴,庭辉,庭芝,甚至平安,小豆子,受到夸奖时都会被庭霜亲昵的摸摸脑袋,可是他却得不到这样的待遇,不公平。

庭霜采纳了他的建议,回到家洗手和面,叫宝琪去摘一筐桃子。

孟家的院子不小,大约有十几棵果树,除了两棵桃树,两棵枣树,其它的都是梨树。粉红的桃子沉甸甸的挂在枝头,却带不来丰收的喜悦。宝琪踩着凳子摘桃子,觉得乡下人实在挺苦的。

摘完桃子看庭霜已经和好了面,问:“你要做什么?”

“我要做水果派。”

“什么?什么派?”宝琪愣住,吃过多少山珍海味,没听说过这名目。

庭霜知道这带洋味的名字不好懂,也不解释,手里不停忙活。水果派他吃过但是没做过,不管做成什么样,他说那是水果派,那个东西就是水果派,反正这里的人也没吃过。

把桃子剥皮切片成放射状摆到饼皮上,抹上焦糖汁,没有烤炉怎么办?

庭霜抓了半天头,想起《鲁宾逊飘流记》里鲁兄是怎么弄烤炉的,好象是拿个陶瓮扣在面包上,上面盖上烧炭。

理论上是这样的,实际操作时火候不好掌握。

对于弄吃食,庭霜向来劲头很足,再加上败落后搅尽脑汁把有限的食材尽量弄的可口,后来又有楚老丈的指点,手艺进步很快。经过两次试验,名为“桃子派”的东西就做成了,做好后还给邻居周婶家,还有李昌富家送了一些请他们品尝,都受到好评,只有李昌富叨叨两句:“又不开馆子,爷们家在家捣鼓这个干什么呀?”

庭霜还做了蛋糕,其实他没做过蛋糕,也不知道怎么做,但是村里好些妇女都会做发糕,所以,他学着做发糕,做时打进鸡蛋和脱脂后的奶,加糖,然后上锅蒸,或是放在那简易的烤炉里烤,做好后上面放上漂亮的果子干。

对着美味又好看的作品,庭霜得意洋洋,加了鸡蛋的发糕,难道不是蛋糕吗?谁说不是我跟他急。谁敢说不好吃,掐他。

食客们很知趣地一概说好吃。

“当然好吃了。”庭霜很自信,又从楚老丈留下的书里翻找几样糕点的做法,对果酱寿桃包和桃子派,水果蛋糕进行改良,糕点里加入松子,山核桃之类干果,吃起来绵软中带着可咀嚼的感觉,香甜中有一种淡淡的苦涩味,甜而不腻,香而不浓,回味无穷。

做好后,直接用车拉到城里汇源楼请掌柜的品尝。

掌柜的一尝,直说好吃,订了第二天的货,几样点心各要二十份试卖。

庭霜兴致勃勃收了钱,在城里粮店买了做高级点心的飞白面回家,晚上临睡前再做一遍每天都必做的功课——数钱。

数来数去,越数越兴奋,每天卖鸡的钱除去成本,每天能净剩二百文,一个月就是六两银子,明年这时候就可以把贷款还上了。买牛羊鸭子的分期付款可以用卖点心卖鱼的钱顶上。数完,把钱罐藏在炕洞里,然后睡觉。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