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二甲第一名的传胪,那也是要经过考核才能有工作的。再者,一甲进士及第,和二甲的进士出身,日后说起来名称上不
同,资历上更是天差地别了。关系到日后入阁的道路有多少曲折和坎坷呢……
或许现在说这些还都是没影子的事情,可是朱厚熜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决定了。毕竟科考也是国家大事,就算朱厚熜心里对
于徐阶更加有好感,他也不能就因为这样的一点点好感就决定了这两个人的名次,这样对方绪不公平……
那么……到底出个什么题目啊……
朱厚熜支起左手,托着下巴。实在是没有任何想法……现在让他问,没有任何的准备,朱厚熜只能问出来数学题物理题化
学题生物题地理题……或者还有时政评论?可是经历了多少回的惊吓,已经习惯了的王守仁夏言赵审杨廷和可以坦然的面
对皇帝“你觉得我这个措施怎么样?”的问题,现在还是新鲜人的方绪和徐阶可不习惯啊,万一吓出来心脏病,那不是害
了人家吗?
现在朱厚熜忽然有一种恶意的想法——这些大臣们,是不是故意的?把问题留给他解决,专门为了这些日子他们花在科考
上面的心思和辛苦示威抗议。
要知道朱厚熜对于科考的要求,是有大明朝以来前所未有的严格。不但抓考场作弊抓得严,对于透题漏题的防备,更是像
防洪一样。更别说对于科考贿赂和考场腐败的提防处置,根本就是铁桶一样。这些日子,凡是忙活科考的官员,吃住都在
宫中,一天十二个时辰,恨不得有八个时辰以上都在为了科考工作,实在是累人。
而对于科考提出了最严格要求的朱厚熜本人,却悠闲自得的每天照常作息,连每天下午固定的看地图和绘制新地图的时间
都没有占用分毫。这真是让忙断了肠的大臣们恨得牙痒痒了,如果皇帝跟他们一起忙,估计他们心里还会觉得这样忙活真
是荣幸;但是现在情况正相反,于是这些现在越来越大胆的臣子们,就积怨了?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朱厚熜摸着下巴想,忽然发现,自己又一次的走神了,然后跑题了……于是朱厚熜对着期待的看
着他的方绪和徐阶,暗暗叹气。
出题目,出题目……朱厚熜在脑子里绞尽脑汁的搜索着现在可以用的题目。
这十几年的所学,现在是用不上了。按照明朝的标准,朱厚熜这十几年来跟随赵审学到的东西也算不少了,但是说到文化
水平,他还是远远比不上顺利走过了独木桥,成功考上了进士的方绪和徐阶的。所以他这一点墨水,还是不要在这两个人
面前亮出来了,否则以后怎么有面子驾驭这两个才子下属啊……
至于上辈子学过的,不能问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英语……除了这些,也就没什么了……难道要问脑筋急转弯?朱厚熜
倒是还记得几个特别经典的,有时候和黄锦陈林说笑的时候,或者是逗蒋太后开心的时候说上一回,可那是难登大雅之堂
的东西……
山穷水尽啊……早知道会穿越我大学的时候就选汉语言文学专业了……朱厚熜表面上维持着和煦的微笑,内心里几乎要喊
了。
那些举子们,已经板上钉钉就是今科进士的考生们,只见皇帝温文的侧着头,在考虑着什么,不禁都有些同情即将面对问
题的那两位——皇上想了这么长的时间,想必不是什么容易的题目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现在朱厚熜的心境就是这样了。
原来人到了极限的时候,真的能爆发出平常潜藏着的能量啊……
朱厚熜不禁自得起来:那么久远的时候,久远到了上一个少年时代,偶然的扫了一眼的一个对联,谁能想到我到现在还记
得?真是RP爆发了……所以说人的潜力是无极限的呀……或者说我其实是过目不忘?
就在将要放弃努力,叫王守仁或者是赵审之中的一个来解围的时候,朱厚熜忽然想起了上辈子曾经见过的一个对联,真的
很适合现在给这两个人作答。就好像是灯泡一亮的那种豁然开朗啊……
于是朱厚熜轻咳一声,故作郑重的开口道:“朕如今有一联,既然方卿徐卿皆是才学出众,或可试着对上一对……”
说着,吟道:“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朱厚熜话音未落,下面徐阶就开口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这个对联最早出现在清乾隆年间,据传啦据传……是乾隆皇帝出上联,某探花对了下联……现在借用一下……呵呵……
)
虽说这样的抢答有点失礼了,但是这样工整出彩的对子和快捷的反应速度还是让周围的配考官们赞叹不已。而知道标准答
案的朱厚熜,则是不雅观的瞪着眼睛看着徐阶:和他曾经看过的那个下联,好像是一字不差吧……难道当初对上了这个对
子的人本来就是徐阶?
朱厚熜赞叹完了,看向一边明显的正在郁闷和懊恼的方绪:“如此,方卿可得了?”
方绪脸涨得通红,说了几句什么,但是朱厚熜愣是一个字都没听懂……于是朱厚熜只得说:“如此,方卿虽说也是不差,
毕竟慢了徐卿一步啊……
“徐卿的对子却是对得好!既是如此,你便是朕的探花郎了!”
第三十八章:严嵩此人
春闱结束了,朱厚熜趁着春闱的热潮还没过去,所有人的注意力还都集中在新科的进士们身上时,悄悄地,但是迅速而坚
定地撤掉了原先的吏部尚书,换成了王守仁。按说身在内阁,王守仁不应该再担任吏部尚书的职务了,只是现在他是皇帝
面前最得用的亲信,又是皇帝的老师,还没人敢说他什么不是。
而夏言,没有了都察院的左佥都御史自然是做不下去了,除非他也跟着监察御史们去地方上任职。所以朱厚熜借着他督促
税法改革有功的名头,让他接替王守仁做了户部尚书。连升四级的夏言,一时之间分散了很多原本应当关注王守仁的目光
,只是现在没有了言官,夏言又明摆着是皇帝面前的红人,针对夏言的骂折倒是没有出现在朱厚熜眼前。那些心存不平的
人,也只是抱怨几句,议论一下。
这么两个重要职位的换人,朝廷上又是一阵折腾。等到折腾完了,春闱的热闹也完全的过去了。因为文举殿试上年少多才
的探花郎,和之后朝廷六部职务变动的波动而忽视了武举那边,谁也没有看到皇帝任命了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担任了
锦衣卫南镇抚使的职务,并且同时兼任了禁军副统领。
陆炳在武举的考试中实在是很争气的,以他的年龄,朱厚熜本以为二甲的前几名已经是很理想的成绩了。谁能想到他能拿
到榜眼的位置?武举不像文科的考试,可以走人情关系来将自己的名词提前一些,或者是提前拿到考试题目,在最后的殿
试上获得赞赏。武举是实打实打出来的成绩,一个不小心,可能连命都会丢在考场上。
其实陆炳也算是运气比较好了,最后的策论一关,是他拿手的文化课考试,于是在这一项上他成功的超越了好几名积分(
……)在他前面的考生,变成了第二名——不是第一的原因,实在是状元郎武功高强,文章写得也还能让人看得过去,不
让人家得第一太说不过去了。
一得知他的成绩这么出色,朱厚熜当下就决定了陆炳的去处。锦衣卫现在不能再等了,名声不好,也只有慢慢的洗刷了。
所以,陆炳必须现在就上任,接下这个担子。
如今的锦衣卫没有指挥使,原先的南镇抚使朱厚熜并不放心,早早的撤出了,只剩下看守诏狱北镇抚使,勉强的担任整个
锦衣卫部门的主官。朱厚熜对于情报机构的设想,并不是很想用东西厂的太监们。虽然他知道他根本不现实,但是他还是
比较偏好007那样的特工。对于俄国的克克博机构,朱厚熜也是很有些想法的。
所以锦衣卫的改编,势在必行,并且必须在有人能够让朱厚熜放心他主持这个至关重要的部门之后,就立即实行。
南镇抚使实际上掌管着锦衣卫的行政处事权力,如果陆炳能够在空降锦衣卫之后,掌握住南镇抚使应该得到的权力,那么
整个锦衣卫也就可以说是他的了。
这个活儿是很危险的,就算那些锦衣卫的老油子们知道陆炳是皇帝的心腹也不见得就会给他面子。人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时
候,胆量是不可估量的。狗急了还会跳墙呢,何况是做惯了威享惯了福的人?就算现在锦衣卫式微,还有多少手段是旁人
想象不到的呢……
所以朱厚熜尽管不怎么想见到他,还是在陆炳上任前几天找他谈了一回。嘱咐万事小心自然不用说,另外当然还是让东厂
现在的负责人给陆炳讲了半天东厂掌握着的,关于锦衣卫内部的一些事情和一些重要人物的把柄。
想到陆炳的安危问题,朱厚熜总还是难以放心的。就算当时再怎么生气,现在也是过去了一年多了。再者,关乎陆炳的性
命,朱厚熜还是很上心的。所以最终考虑再三,朱厚熜又给陆炳加上了一个新的头衔:禁军副统领。
虽然禁军其实就是一群老爷兵,战斗力还不如现在正在被王守仁改造中的团营,但是朱厚熜派给陆炳的却是神机营——也
就是明朝唯一一支能够配枪的部队。就算打不过,火枪的威力总是要比拳头大一些吧?冷兵器时代的枪支,威力还是不可
小觑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够躲过枪子的速度(碧忍不住插话:比如《漆黑的追踪者》里面在不到十米的距离躲过Irish
手枪子弹的小兰,被机枪扫射也只是胳膊挂彩的柯南,真是让碧好好地雷了一回啊……),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的中枪
而不死。
也是这次探察京师禁军三大营的经历,朱厚熜才知道,原来现在的大明朝已经有类似机关枪的连发枪支了。虽然每次只能
连发五弹,可是比起打一枪就要填充一次的原始枪支,这已经是质的飞跃了。可惜朱厚熜对于枪支没什么了解,仅有的一
点枪械知识还是上辈子看动画片的时候得来的,到现在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否则,对于现在的连发枪支原型进行一下改
造,那明军的战斗力就能够上一个大台阶了,或者也不用惧怕将来必定会发生的战争了。
不过,现在毕竟还是冷兵器时代啊……
或许是家族遗传——陆炳家里也是世代为官,传承好几百年的官宦世家——陆炳虽然年少,心眼儿手腕却是十足的。加上
他功夫好,文化水平也有,等到上任满三个月,按照朱厚熜新制定的公务员考核规定,该做第一次工作总结的时候,他来
汇报了初步的工作成果,不管是收服了笼络了的还是压制了的,总之他已经掌握了锦衣卫八成的势力了。包括原先的他的
前辈,锦衣卫北镇抚使,现在也已经形同虚设了。
朱厚熜着实为自己的眼光好而沾沾自喜了一阵子,在欣喜之余,也开始计划下一步的动作。只是不知道是开始往锦衣卫换
上自己这边的人比较好,还是留给陆炳一段缓冲的时间,让他巩固自己在锦衣卫的力量,于是便留待陆炳自专了。不过朱
厚熜还是先升了陆炳的官,让他正式做了锦衣卫的最高长官,指挥使。
当然了,朱厚熜又一次不得不面见了陆炳。说来也是别扭,两个人不见面的时候,朱厚熜对于陆炳的感觉也还算过得去,
但是只要是见到了他的脸,朱厚熜总是感到烦闷和不安。
不过或许陆炳也是这样了,因为朱厚熜也注意到他的局促。陆炳要说是和朱厚熜最熟悉的人了,可是现在他在面对朱厚熜
的时候却是十足的恭敬规矩,视线从来不和朱厚熜的相接。
所以还是尽量少见面比较好吧……大家彼此都舒服一点。
两个从小一起长到大的伙伴变成了现在这样,朱厚熜心里也是不能不说,有些惆怅的。
只是这种惆怅,在看到了夏言之后,就完全的消失了。
并不是说因为朱厚熜多么的喜欢夏言,所以在看到他之后心情就无比的舒畅。只是夏言带来的这一堆奏折,让朱厚熜完全
没有了那些小儿女的伤感心情。
当然,夏言带来的奏折也不是关于天灾人祸兵患边疆告急的消息,也不是什么报喜的折子,只是普普通通的奏折罢了。并
且,是当初朱厚熜亲口要求,让那些下放地方的言官们写了汇报一周工作情况和当地发生的各项事宜的奏折。
只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奏折,书写它们的人,可并不是普通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严嵩。
就算朱厚熜对于历史再怎么一概不知,他也还是听过严嵩的大名的。毕竟是一个可以和蔡京秦桧和珅并称的大奸臣,这样
有名的人物,朱厚熜不可能对他一无所知。
不过朱厚熜也就是仅限于知道他的名字,和一些大概的生平罢了。在看到这些奏折之前,朱厚熜甚至不知道,严嵩就是明
朝的人。
其实类似严嵩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历史名人,朱厚熜知道他们的名字,也知道他们做过一些什么知名的事情,甚至是他
们大致的生平。但是,至于他们具体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环境下,朱厚熜就是一头雾水了。
所以虽然朱厚熜知道严嵩这个人,知道后世人们口中评论的严嵩,是个大奸臣,当然,也是个贪官,并且他有个比他自己
还坏上一百倍的儿子,最后的结局很惨。但是,当他真的看到严嵩这个人的名字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时,朱厚熜的第一个反
应还是:啊,这个严嵩是我知道的那个严嵩吗?原来严嵩是明朝人啊!我现在居然和严嵩处于同一个时代呀!
一种终于见到历史上的名人了真是没有白穿越啊(……)的感觉忽然的就浮现在朱厚熜的心头,当然了,这个名人是个有
名的坏人这一点,朱厚熜是稍后才想起来的。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夏言怎么认识这个人的?夏言又是为什么拿了严嵩的一堆折子来到了这里,来到了朱厚熜的面
前?
难道是要弹劾?严嵩在这时候就坏到能招来夏言的弹劾了?
朱厚熜翻了翻那一摞应当是严嵩手书的奏折,字写得非常好。如果字如其人的话,这个人应当是个很不错的人了。只可惜
朱厚熜知道,这句话根本就是在放屁。蔡京的字写得也非常好,和珅也是个才貌双全的大才子呢。
至于内容,很详尽的描述了他的所在地,北直隶容城的情况,条分缕析,每每说得都很有理。并且也都很敬业的附上了所
有的证据,不论他是不是在弹劾谁,还是只是描述了某件事情而已。看起来是个很敬业的人,叙事能力也不错。
当然了,奏折有一点吹嘘自己的嫌疑,也有些无所谓的虚华辞藻,不过就算他奏折里说的只有六成真,那这个人也能算是
个一方干吏了。再加上这么出色的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只是在容城做一个检察院长,朱厚熜都觉得很亏啊……
难道严嵩其实是个很不错的人?朱厚熜诧异了。还是说,人变坏毕竟还是有个过程的,现在的严嵩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