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繁华 下————非言非默
非言非默  发于:2010年04月27日

关灯
护眼

  “德才兼备,品性纯正吗?”景骊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可是,朕始终觉得他不够优秀。”

  “陛下日后慢慢教导就好了。”卫衍笑了笑,皇帝始终没有立储君的原因他当然知道,主要还是觉得皇子们都不够好,不过要诸皇子都像他这么优秀是需要一定时日教导的。

  见他笑,景骊也笑了,突然抬起手对着上面的人勾了勾手指。卫衍以为他要说什么悄悄话,赶紧把头低了下来。

  景骊见他低头,伸手勾住他的后脑勺,吻住了他。如此良辰美景,和谐气氛,应当做些美好的事情才不辜负这样的好时光。

  弘庆十一年秋,闹腾了近半年的储君风波终于到了尾声,二皇子景琪被立为储君。次年春,因流匪犯边,皇帝御驾亲征,六皇子景珂随驾一同出征,太子监国,太后辅之。

  “皇祖母……”举行完盛大的出兵仪式,大军终于开拔,景琪上前一步,欲扶住一直站在前面的太后。

  “哀家不碍事的。”太后甩开他的手,笔直站立着,那泱泱皇家威势让人不敢直视。她一直注视着皇帝的背影,直到所有的人都成了一个小黑点,消失在路的尽头。

  太后的神情动作都没有任何异常,只是,在触手的瞬间,景琪发现她的手掌一片冰凉。

  “皇祖母……”电光火石间,景琪恍然感觉到了点什么,一霎那脑中又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抓住,他唯唯诺诺着开口,声音仿佛是在颤抖。

  “琪儿,你已经是一国储君,行事要有储君的威仪,这幅样子成何体统?”太后见他这样,训了他几句,后来见到他眼中又是惊惧又是心疼的神情,很快叹了口气,“哀家没事的,我们回吧。”

  这次皇帝亲征,留下太子监国。不过太子才十六岁,要监国还有点勉强,事实上是给了太后手把手教他理政的机会。

  不过,这么好的机会,就不知道景琪能够学到多少,毕竟她的时间不多了。

  太后在殿外凝视着正俯首案上认真做事的景琪,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管怎么说,琪儿这段时间的进步是巨大的,也许等皇帝回来的时候,琪儿已经成长为皇帝心目中一国储君应有的模样了。

  真能这样就好了,否则一旦失去了她的庇护,再不得皇帝喜爱,就算琪儿成了储君这未来的日子也会很难熬的。

  太后慢慢转身,向外面候着的众人走去,等她回到了自己的寝宫,终于忍不住咳嗽起来。

  “娘娘,这样不行,让奴婢去禀告太子殿下,请他给陛下修书一封求陛下赶快回京。”随侍她多年的女官见到太后锦帕上的血迹,一时唬得不行,嚷着要去禀告太子。

  “不许去,这种时候,谁也不许用京里的事去打扰陛下。”如同皇帝想的那样,太后同样认为这是最好的时机,一旦错过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她当时就算隐隐感觉到了什么也没有阻止皇帝亲征,只是逼他在出征前立下太子以防不测,这时候正是前方征战激烈的时候,她当然不可能容许任何人借此去扰乱君心影响军心,当然不准任何人去告诉皇帝她的身体也许撑不到皇帝回京,“那是陛下由来已久的梦想,就让陛下安稳地去完成他的梦想。”

  “娘娘……”女官听到她这么说,忍不住哽咽起来。

  “这件事,谁也不准说出去,连太子殿下都要瞒住,谁敢乱嚼舌头,休怪哀家无情。”太后虽然病容苍白,这话还是很有威慑力的。时至今日,她依然是这后宫最有权力的女性。这事瞒得严严实实的,除了身边伺候的人和太医外,无人知晓她的病情,甚至是景琪,也是等再也瞒不住了才知道太后已经病重。

  军报上节节报喜的时候,景太后王氏的生命之火越来越微弱,这位自隆盛四年开始摄政,把持朝政十多年,又在暗中影响了朝政近二十多年的女子终于迎来了她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哪怕有无数的太医围着她转,也无法从让她的生命之火多燃烧片刻。

  在最后的一段日子里,她一直昏昏沉沉的,睡着的时候比醒着的时候还要多,景琪已经在她床头守了好几夜,其他后妃和皇子们也都候在外间。

  那日到了午后,太后的神气突然间好转了许多,景琪心里悲痛,不过脸上却笑着陪太后说了一会子闲话,直到太后突然冒出了一句话,他脸上的笑容才凝固了起来。

  “以后,离奉城王远点。”太后突然莫名其妙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奉城王左思溟,南夷降君,为了彰显皇帝仁德泽被四海归降后封王,弘庆四年被皇帝带回京城,已经在京里住了近十年,不过景琪认识他却没几天。几天前,他趁太后睡着的时候,去怀安寺为太后祈福,偶然间遇到不过说了几句闲话,没料到这么快就传到了太后的耳朵里。

  对于榻上这位骨瘦如柴的皇祖母暗中拥有的力量,景琪又是害怕又有些兴奋。害怕的是这么点小事都能被报到太后跟前,太后还有什么事不知道;兴奋的是如果太后把这些力量传给他,如果他也能有太后一样的耳目和力量,他就不用害怕皇帝不喜欢他会随时废了他,就不用担心他的弟弟们寻机踩他两脚了。

  “记住哀家的话,陛下是你的君,你是陛下的臣,这一点你要牢牢记住。还有,你是陛下的儿子,陛下是你的父亲,这一点你也要牢牢记住。最后,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去做什么蠢事。”

  可惜,让景琪失望的是,太后没有留给他任何力量,最后这几句话,就是太后留给他的唯一的东西,或者,还有他座下的储君之位,也是太后留给他的遗产之一。

  “不管怎么样,孤都会保住自己的储位的,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不负皇祖母多年来的辛勤教导。”景琪在太后的榻前暗暗发誓。

  “等陛下回来转告陛下,他是哀家这辈子最大的骄傲,有了他哀家的这一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还有一些话,哀家留在了遗旨里,要不要按照哀家的遗旨去做让陛下自己看着办吧,反正,哀家以后再也管不了他了。”太后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仿佛这些话用完了她所有的力气,慢慢闭上了眼睛。

  稍后,慈宁宫内哭声一片。

  弘庆十三年冬天,皇帝回到京城的时候,只见太子和前来路迎的朝臣们都是满身缟素。

  “父皇,太后她老人家薨了。”一见到他,景琪就哭开了。

  皇帝呆愣在那里迟迟没有反应,事出突然他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明明在他离京时太后还好好的,他在外面也没有收到任何太后病重的消息,怎么会突然间薨了。很久以后,他终于迟疑着反问了一句,心中还是希望自己刚才听错了:“太后她老人家薨了?”

  “是的,太后她老人家薨了。”

  景琪哽咽的回答声打破了他的幻想。一霎那,皇帝的心里空荡荡的,北伐胜利的喜悦全部散到了九霄云外。

  “太后到底是怎么薨的,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朕?”他上前揪住儿子的衣襟厉声喝问。

  “父皇,太后她老人家不让,父皇……”景琪的眼泪越来越多,再也说不出话来。

  第四十三章 太后遗旨

  入冬以后,京里刮了连日的大风,天气一下子就冷了下来。这一日风突然小了一点,天气也有所回暖,天空中却是白花花的一片。

  大概要下雪了,而且看这天色,会是很大的雪。卫衍匆匆走在路上,往天上望了几眼,心中这样想着,脚下不停,带着人进了寝宫北边的某个小院子,这是皇帝寝宫的小厨房所在地。

  小厨房中的人早就得到了吩咐,他进去后,马上就有人奉上清水,伺候他洗干净了手,然后带领他来到了厨房切菜的地方。案板上放了两个雪梨,一小筐枇杷叶,以及各色厨具。

  卫衍仔细听着身后人的指点,在案上挑了把七八寸来长的小刀,在手里转了两圈找到了手感,才拿起一个雪梨,小心地去了皮,另一个也同样处理,然后换了把刀,把两个雪梨去核切成了小块。

  虽然他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不过有人在一旁详细指点着,他处理的时候又始终凝神屏气、小心翼翼,倒是没出什么岔子。

  那边炉子上早就摆了个干净的砂锅,卫衍将切好的雪梨块都放入了砂锅,把枇杷叶也洗干净放进去,加了几块冰糖,再加满清水盖上盖子才算了事,最后自有照顾炉子的人帮他把砂锅里的东西文火慢熬成羹。

  等了大概一个多时辰,这盅冰糖雪梨枇杷羹才算熬好,那时候,外面已经开始下雪了。

  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果然很大,鹅毛般的雪花飘飘扬扬,漫天而下,一会儿的功夫,宫道上就积起了一层雪。见这情形,早就有机灵的内侍送来了伞。卫衍捧着东西走在前面,替他打伞的内侍走在身后,一众人拥着他很快回到了东暖阁。

  “大雪过后天气必会更加严寒,传旨京都府尹,加强城中巡防,尽力施粥布衣,以防流民孤寡冻毙。各州府亦要以赈灾济疾为首要之责,不得有误。”

  刚踏入内殿,卫衍就听到皇帝沙哑的声音传来,心中一阵抽痛,紧赶几步到了他的跟前。

  “你去哪里了?这天眼见着越来越冷,不要到处乱跑让朕操心。”皇帝半依在榻上,正在吩咐秉笔的内侍拟旨,见卫衍这时候才进来,皱着眉头说了他几句。

  若是平常百姓,至少治丧期间一切以丧事为重,其他的事都可以放在一边缓一缓,但是皇帝贵为一国之君,却没有这样的权力,就算还在太后丧期里面,依然有无数的国事需要他处理,白日间来不及处理,很多政事就放到了晚间。

  这几天,皇帝心痛神伤外加日夜操劳,此时神色萎靡,再没有往日的一丝神采,让卫衍看着心里更加难受。他不敢说什么,怕一开口自己的声音也要带上哑意,只是把手中的药盅捧到了皇帝跟前。

  “这是什么?先放着,朕待会儿再喝。”皇帝眉头皱得更紧,口中问了一声,却很快摆摆手,示意卫衍放到一边去。

  “这是冰糖雪梨枇杷羹,有化痰润喉清肺的功效,陛下这几天嗓子不舒服夜间也有咳嗽,又不愿意喝药,喝这个正好。这个方子是臣亲自去外面抄来的,这羹是臣刚才亲自去熬的。”卫衍紧了紧心神才开口,勉强没有露出任何不妥。这一招,他是向景珂学来的。

  可惜景珂这次并没有随大军一起回京,而是被皇帝留在了边疆历练,等接到讣告回来奔丧恐怕还需一段时日。若是景珂此时在跟前,必会有本事哄得皇帝稍微止一下哀伤。

  这一招景珂用来对付卫衍百发百中屡试不爽,卫衍学了拿来对付皇帝也是很有奇效。这不,听他这么一说,皇帝马上就接过了药盅,又拉过他的手看了几眼,确定没有什么损伤,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很快把东西都喝了下去。

  虽然这是个土方子,不过这几样东西的确都有这方面的药效,放在一起熬成羹效用也不差,皇帝喝了以后果然感觉喉咙舒服了一点,眉间总算舒展了一点。

  “陛下歇一会儿吧,这些折子臣先看一遍,写个节略出来,陛下醒来再细看。”卫衍见他这样疲惫,怕这么下去他的身体熬不住,悄声建议。

  他身后的那两名秉笔的内侍,本来正垂着眼坐在下面的小几旁拟旨,听到这句话,手指顿了一下,却都没有抬头,继续往下写。

  能做到秉笔拟旨这个位置,早就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什么话可以听见什么话只能当做听不见他们都非常明白,这时候,自然个个装聋作哑,反正永宁侯不是第一天接触这些政事了,平时皇帝懒得动手让他帮忙翻折动笔批阅的事也是时有发生,不过这一次显然是又进一步了,只是,皇帝都没有阻止的意思,哪容得他们这些人多嘴饶舌。

  这种事,一般的有为之君肯定是不会同意的。说是说以后再细看,实际上只是说说而已,有了节略概括,这批折子皇帝肯定是不会再细看了,最多会照着节略挑几本有兴趣的或者比较重要的多看一眼。如果那个帮忙阅折的人有什么私心企图,很容易就能让皇帝永远看不到某些折子,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也是屡见不鲜的。

  若是有哪位正直忠臣听到卫衍这句话,卫衍恐怕马上会被骂个狗血喷头的,不过此时在内殿的只有那两名装聋作哑的秉笔内侍,皇帝本人听到这句话什么多余的表情都欠奉马山颔首同意了,他自然想不到他要做的是多么犯忌的事,也没人会提醒他他现在到底在干嘛。

  不管怎么说,卫衍在有些事上绝对感觉灵敏永远不肯碰触皇帝忌讳的事,在另外一些事上又明显傻到让皇帝根本提不起精神去怀疑他是不是居心叵测,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好本事。

  皇帝眯着眼小睡了一会儿,醒来的时候就看到卫衍在那里认真写节略的身影。

  他当然知道卫衍在干嘛,不过他没有介意。一是因为卫衍在国事上绝对是属于耿直之臣,他根本不需要为此担心;二却是因为某些补偿的心理,如果他不能给卫衍任何名分,是不是可以在别的方面给他一些补偿。

  身前事身后名,到底孰轻孰重,他突然想起太后遗旨上的内容。太后不愧是生他养他的人,对他知之颇深,连他以后想做什么都了如指掌。

  “陛下只为满足身前事却不愿顾惜他身后名,是否当得上真心爱他?”

  那是太后在遗旨上对他的质问。他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卫衍曾经无数次对他说过他不介意那些虚名,但是他自己这么介意,到底是为了卫衍还是为了他自己?这个问题他已经问了自己无数次,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而且那是太后遗旨,他岂能不遵?没有侍疾床前为母送终已是他不孝,再为此让太后泉下不安,他根本就做不到。但是因为这让他委屈卫衍,他同样觉得很难过。更何况他这满腔爱意又被太后怀疑是否是真心之爱,偏偏他又无法反驳,更让他觉得难受。

  如此一来,丧母之痛不如意之事几重哀伤难过一起向他袭来,才导致他精神如此不济,眉眼间俱是憔悴。

  “陛下怎么醒了,是不是饿了?”卫衍看完一本奏折写好节略,收回心神,听到身后皇帝的呼吸声不复有睡着时的绵长,马上就知道皇帝已经醒了。转过头去一看,果然,皇帝正睁眼望着他。

  “朕没什么胃口。”皇帝摇摇头,示意他现在还不饿。

  不过卫衍没听他的,依然招呼人把膳食摆上来,亲自动手伺候。

  “臣来伺候陛下用膳,陛下好歹赏臣一点面子。”卫衍的声音很温柔,语气间仿佛是在哄小孩子,行为举止间更是一派哄小孩子的模样,让皇帝一时哭笑不得。

  卫衍虽然年纪比他大几岁,不过往日里总是他在哄着卫衍,现在突然间颠倒了一下,倒真是个新鲜的体验,不过这个体验一点都没有让他觉得不舒服,相反让他的心里暖洋洋的。用完膳,他更是难得脆弱了一把,逼着卫衍扔下那些折子,陪他一起歇息。

  皇帝此时正是伤心难过的时候,为了让他好受一点,无论让卫衍做什么都不是问题,何况只是陪着他一起歇息,卫衍当下二话没说,收拾好就躺到了他的身边。

  到了半夜,如前几夜那样,皇帝除了偶尔的咳嗽声还隐隐约约在喊着什么。卫衍醒过来之后没有闹醒他,只是帮他擦掉额上的汗水,然后紧紧抱着他安抚他。

  “臣不委屈,也从来没有怀疑过陛下的真心。”每次皇帝在梦中呼喊,卫衍就这么一遍遍告诉他,直到皇帝再次安静下来。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