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综合症by千萌
千萌  发于:2025年11月05日

关灯
护眼

张显捧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被骂得都快自闭了。他现在出门都要戴口罩,怕被粉丝认出来殴打。
“经理......我要被骂到什么时候?”
他其实也不明白柏瑾之为什么突然给顾玺营销“理科学霸”,顾玺明明是文科生吧?他为什么不反对呢?
柏瑾之满意地敲打着键盘,刚用小号发完“守护我们的顾玺,张显滚粗娱乐圈”,抬头安慰张显:“放心,最多半年。”
他对顾玺的论文有信心。万一被拒稿,半年后粉丝也差不多忘记这事了。
半年……
张显想想每个月到手的高额奖金,咬咬牙,这个锅,他背了!
就在舆论持续发酵,粉丝们一边痛骂张显,一边担忧柏瑾之病情,更担心顾玺接下来的发展时,一张照片静悄悄登上顾玺各大社媒账号。
没有华丽的布景,没有刻意的摆拍。照片里,顾玺坐在一架黑色的钢琴前,侧影被柔和的灯光勾勒出温润的轮廓。
他微微低着头,手指轻搭在琴键上,神情平静而专注。背景简单得只有一面素净的白墙,却莫名地让人感到一种安宁的力量。
最让粉丝们心头一暖的,是配图的文案,简短,却带着温度:“谢谢你们,让你们担心了。”
那一刻,积累的愤怒、担忧、委屈,仿佛都在这简单的一句话面前融化了。
粉丝们看着照片里那个安静的少年,突然意识到,他们的守护不是徒劳的。他们成功阻止了一次可能毁掉顾玺的荒唐营销,她们保护了自己的偶像!
“呜呜呜哥哥真好,他什么都知道!”
“是我们应该谢谢你啊,没有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带跑偏!”
“这才是顾玺啊,是我们认识的那个顾玺。不需要虚假的学霸人设,他本身就足够好!”
“突然觉得好骄傲,我们保护了顾玺,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我们。”
“以后会更忠诚地守护哥哥!绝不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再伤害他!”
评论区迅速被暖意和坚定的支持填满。
顾玺目光温柔地看着评论区留言,尽管粉丝们对他的形象有误解,但她们守护他的心意令人感动。
为了不让她们失望,“音乐天才”和“文科学霸”的形象,他也会尽力维护的。

在柏瑾之的骚操作之前, 顾玺的粉丝如他一样,都很佛系。
毕竟顾玺既不唱歌也不演戏,不需要粉丝打榜控评或刷电影票支持。
粉丝最常做的, 就是在网上看一看顾玺的美照,听听他作曲的新歌, 在评论区分享听歌后的心情。
直到柏瑾之的“骚操作”砸了过来。
当然她们不知道是柏瑾之干的,只知道背锅侠张显强迫顾玺营销, 还擅自给他强加不合身的人设。
愤怒的粉丝们冲了韩漓工作室的官媒账号,冲了韩漓、柏瑾之的个人账号,要求他们处罚张显。
终于, 韩漓工作室官网发布公告,已将运营部部长张显撤职。正在剧组拍戏的韩漓也匆匆在拍片现场直播, 向粉丝们承诺绝不会强迫顾玺做不喜欢的事, 也不会给他强加人设,粉丝们才满意了。
然而这场风波也让粉丝们觉醒了——顾玺是未成年, 顾玺是孤儿, 他没有背景后台。韩漓终究是外人,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护顾玺——只有我们能!
“姐妹们,我们不能再佛系下去了。”顾玺粉丝大群的群主“玺乐嘉年华”呼吁道。
群里的女孩们有人是学生,有人是上班族,平时最多就是在顾玺发微博时点个赞。
但现在不一样了——她们必须帮顾玺强大起来,将来能脱离韩漓工作室,做个不被欺负的独立音乐人。
“我联系了二十个省市的后援会分会长。”玺乐嘉年华在群里共享一份文件:“从今天起,我们要建立完整的打榜组、反黑组、数据组和宣传组。”
“可是……”一个粉丝犹豫道:“顾玺好像从来不在意什么打榜数据……”
“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保护他。”玺乐嘉年华坚定道:“我们要为所有顾玺作曲的歌打榜,让各大音乐公司看到他的实力,让所有歌手都追捧顾玺的作曲。等他成年后, 有资源和人脉成立自己的音乐公司……”
一番话说得粉丝们热血上涌。
她们想起顾玺总是在看书的日常照,想起他照顾韦乐言、祈天语时的温柔,想起他打动人心的音乐。
没错!那么温柔善良的顾玺需要她们的保护!
“我加入,我的社媒号有上万粉丝。”
“我也加入,我擅长剪辑。”
“瑾之,你在干什么?”顾玺敲开书房的门,叫道:“出来吃饭了。”
“就来。”柏瑾之把“玺乐嘉年华”的账号密码发给助理孟灵:“以后你负责管理这个粉头账户。”
孟灵:“明白。”
不久后,各音乐平台首页,顾玺作曲的老歌,以一种近乎野蛮的姿态重新杀回榜单。
《山河无恙》《我在风中想你》《暮色》《欢乐日》……等等早就下榜的老歌突然强势回归,播放量、收藏量、评论量以每小时数万的速度飙升。
粉丝们自发组织起“循环听歌”活动,有人甚至制作了“顾玺作曲歌单”的超长播放列表,从清晨放到深夜,用最直接的方式向资本证明顾玺的实力。
这种狂热的支持,迅速蔓延到了顾玺参与的综艺节目《唱作俱佳》。
这档主打原创音乐创作与竞演的节目,近段本就因顾玺而备受关注。风波起后,节目后台的流量数据监测系统几乎陷入瘫痪。
每期节目播出前,#顾玺《唱作俱佳》舞台#的话题必上热搜;播出时,实时弹幕被“支持原创”“支持顾玺”的字样刷屏。
播出后,节目相关的短视频片段在各大平台疯传,顾玺在舞台上专注创作、深情演唱的画面,同样霸榜各视频平台。
《唱作俱佳》节目组的工作人员看着后台暴涨的播放量和广告流量数据,笑得合不拢嘴。
魏倩导演甚至连夜加班剪辑,把顾玺的镜头又多加了几分钟。
如果说音乐平台和综艺的数据暴涨还在情理之中,那么白月洗衣液销量的“井喷式”增长,则让整个日化行业都傻了眼。
顾玺唯一拍过的广告,就是参加《唱作俱佳》时与祈天语为白月洗衣液拍摄的一支TVC。
白月洗衣液是老牌子了,顾玺和祈天语的广告固然清新唯美,广告词“白衣如雪,琴音似泉,白月洗衣液,洗净岁月尘埃,守护纯净初心,让美好如这琴音,恒久悠扬”也很动人。
但销量涨幅不是太大,毕竟家中负责买洗衣液的妈妈们并不看这种综艺。
在粉丝们证明了自己的购买力后,顾玺如愿被白月日化集团选为洗衣液品牌代言人。
顾玺的海报广告投放后,各大电商平台的白月洗衣液店铺,瞬间被粉丝“攻陷”,单日销量直接突破十万,库存迅速告急。
线下超市的货架上,白月洗衣液也成了“抢手货”,不少粉丝为了买到有顾玺签名海报的限定礼包,跑遍了周边好几家店。
很多粉丝开心的表示:“不仅拿到顾玺海报,妈妈还夸我买洗衣液回家,会为家里着想了。”
在此热度之下,本来不太瞧得上顾玺的《诗词咏流传》节目,终于给他打来电话。
在《唱作俱佳》录制结束时,魏倩就向正在筹备《诗词咏流传》的朋友推荐过顾玺。
尽管顾玺拿到过今年的“最佳作曲人”奖,但制作人沈星晨还是更倾向邀请老一辈作曲人。
在他看来,只有老人才更理解诗词,编的曲更有韵味。
这次邀请是因为这段时间,《唱作俱佳》因顾玺引来的流量,魏倩为了感谢他,再次向《诗词咏流传》的制作人沈星晨推荐。
沈星晨听了魏倩发来的顾玺原创古风歌《踏尘行》,觉得可以给个机会才邀请的。
当然,顾玺接到《诗词咏流传》节目组的正式邀约时,并不知道这背后还有段插曲。
他和柏瑾之应邀来到节目筹备办公室,见到了制作人沈星晨。
沈星晨三十岁左右,穿着一身熨帖的浅灰色衬衫,鼻梁上架着一副细边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温和却带着审视。
“顾老师,久仰。”沈星晨主动伸出手,语气客气却保持着距离:“我是沈星晨。”
“沈老师你好,我是顾玺。”顾玺握手时力道适中,眼神平静。
三人在沙发上坐下,助理端来茶水。沈星晨没有绕弯子,直接说道:“顾老师的《踏尘行》我听了,觉得很有古韵。这次请你来,是想聊聊《诗词咏流传》的合作。”
他顿了顿,从桌上的文件夹里拿出一张纸:“这是崔护的《题都城南庄》,顾老师应该熟悉。能不能……现场来一段改编思路?就当是……我们互相认识一下。”
空气有片刻的凝滞。
现场改编?
而且是给一首妇孺皆知的唐诗。
柏瑾之危险地眯起眼:“你什么意思?”
已经打算回去搜索他的黑料了。
顾玺抬眼,撞进沈星晨那双看似温和却暗藏考较的眼睛里。
他明白了,这不是普通的交流,是考验。眼前的制作人并不相信他的能力,可能是因为魏导推荐的原因,才给自己一次机会。
顾玺接过纸张,目光落在那四句诗上,沉默了几秒。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起身走到一旁的电子琴前坐下。指尖在琴键上轻轻试了几个音,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
沈星晨靠在沙发上,双手交叉放在腹部,目光落在顾玺身上,带着审视。他倒要看看,这个“最佳作曲人”能作出怎样的改编。
突然,顾玺的手指动了。没有复杂的和弦,只有几个简单的分解音,带着点古琴的泛音质感,叮叮咚咚,像春雨落在青石板上。
然后,他开口了,不是唱歌,而是用一种近乎吟诵的调子,将原诗念了出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尾音微微上挑,带着点怅然若失的意味。
沈星晨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这吟诵的腔调,居然带着几分昆曲的味道,却又更贴近现代人的语感。
接着,顾玺的手指在琴键上变换了节奏,加入了些许琵琶轮指的模拟音效,他开始哼唱旋律,同时,在原诗的基础上,轻轻添加了几句歌词——
“……桃花影里人影重,
春风未解相思痛。
今岁花还发,不见去年容……”
这几句词像是从原诗的缝隙里生长出来的,既延续了原诗的意境,又将那份物是人非的怅惘铺陈得更细腻。
旋律时而婉转如流水,时而低沉如叹息,电子琴的音色被他调得温润如玉,却在副歌部分突然加入了一段急促的鼓点,像是心头突然泛起的波澜。
“……早知如此绊人心,
何如当初莫相识……”
当顾玺唱到最后这句时,他忽然停了下来,手指按在琴键上,余音袅袅。
整个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沈星晨坐在沙发上,身体微微前倾,眼睛里充满了震惊。
他刚才还在心里盘算着老一辈作曲人会如何处理这首诗的韵律,会用什么样的民族乐器来铺陈意境,却完全没料到顾玺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不是生硬的传统复刻,而是用现代音乐手法,精准地捕捉到了诗词里那份含蓄又浓烈的情感。
他添加的歌词不仅没有破坏原诗的美感,反而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原诗背后更深层的情愫。
“顾老师!”沈星晨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顾玺面前,脸上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刚才那段……你能不能再弹一遍?”
顾玺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重新弹奏起来。
这一次,沈星晨听得更仔细,他甚至拿出手机录了音。当顾玺再次弹完,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一丝懊恼又释然的笑容。
“顾老师!”他伸出手,这一次的握手比刚才用力得多,语气里充满了歉意:“是我失礼了。之前……是我太固执,以为只有老一辈才能做好诗词改编。”
他看着顾玺,眼神真诚:“你刚才的演绎,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传统不是古董,原来用现代乐器也能传承。是死磕老派风格的我太古板了。”
顾玺微微颔首,没说什么,只是眼神里多了些暖意。
沈星晨深吸一口气,仿佛卸下了某种包袱,语气变得轻快起来:“顾老师,《题都城南庄》这个曲子,就拜托你来做了!另外……”
他转身从文件夹里又抽出几张纸:“还有《秋风词》《卜算子·咏梅》《长相思》这几首,你看看有没有兴趣?咱们好好聊聊编曲思路!”

第75章
沈星晨原本只打算让顾玺改编几首曲子试试水, 可当《临江仙》的旋律在录音棚里回荡时,沈星晨原本沉静的目光骤然亮了起来,眼神越来越专注。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 他猛地站起身,几步走到顾玺面前, 紧紧握住他的手,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
“顾老师, 我想邀请你担任《诗词咏流传》第一季的编曲顾问,你愿意吗?”
顾玺微微一怔,随即唇角扬起一抹浅笑, 点头应下:“荣幸之至。”
节目筹备进入正轨,首期嘉宾的人选却成了制作组会议上的焦点。
“我建议请王礼先生。”一位资深策划推了推眼镜:“他老人家德艺双馨, 唱功扎实, 由他开场,节目格调一下子就立住了。”
“王老师是好, 但会不会年纪太大了?”另一个年轻编导反驳:“咱们节目得考虑受众啊, 尤其是年轻观众。我觉得该请黄莉,当红小花,流量和实力都有,话题度绝对够。”
“那还不如请影帝影后跨界。”有人敲了敲桌子:“比如新晋视帝陆飞,他要是来唱诗词,热搜能挂三天!”
会议室里吵吵嚷嚷,各种提议此起彼伏。沈星晨揉着太阳穴听了半天,目光无意间扫到角落里安静写着曲谱的顾玺,忽然开口:“顾玺,你觉得呢?”
所有人的视线瞬间聚焦过去。顾玺似乎没料到会被点名,怔了一下才放下手中的笔。
他没像其他人那样分析流量或格调, 只是很直接地说:“我提议韩漓。”
“韩漓?”有人惊讶地挑眉:“他是很红,实力派也没错,但他最近不是在剧组拍戏吗?档期能排开?而且……他太年轻了吧?”
韩漓才23岁,在重视稳定的央台节目组看来,太年轻的人不够稳重,担不起大制作。
顾玺抬眼,眼神很平静:“韩漓是今年的‘最佳男歌手’,唱功不必说。他在年轻一代中的人气,想必各位也清楚。”
众人点点头,对此都很认同。
顾玺顿了顿,继续道:“而且他在《盛世长歌》中饰演的欧阳羽书这个角色人气极高,由他扮成欧阳羽书来唱诗词。就像是角色本人亲自为我们演驿诗词,观众接受度会很高,也更有话题性。”
他说话时条理清晰,没有多余的废话,每一点都切中要害。
沈星晨听得频频点头。韩漓饰演的的欧阳羽书和节目确实契合,而且欧阳羽书是历史人物,有自己的诗词流传。
若是让韩漓扮成“欧阳羽书”,唱欧阳羽书的诗词……
沈星晨已经能想象到这画面会有多美……
“顾玺说得有道理。”沈星晨一锤定音:“就按这个方向去联系韩漓的团队,务必争取下来。”
韩漓接到邀约后,二话不说跟剧组请了几天假,风尘仆仆地赶来录制现场。
他一进门,目光就迅速锁定顾玺,大步走过去,低声问:“怎么样?在片场没人欺负你吧?”
——柏瑾之回去没少告沈星晨的状。
顾玺失笑,摇头道:“这里的人都很好,没人欺负我。”说着,递给他一份曲谱:“欧阳羽书的《望乡台》,我改编的,你好好准备。”
韩漓接过,嘴角微扬:“放心,不会让你失望。”
后台化妆间里,灯光打得透亮。化妆师拿着眉笔仔细勾勒,韩漓闭着眼靠在椅背上。
顾玺坐在不远处的沙发上看谱,偶尔抬眼,能看到镜子里韩漓的轮廓在妆容的修饰下渐渐变得柔和又温润,那是属于欧阳羽书的气质——清俊、文雅,带着点书卷气的疏离。
当韩漓最后戴上那顶与电影中一模一样的束发冠,换上月白色的古装时,整个化妆间都安静了几秒。
镜子里的人,眉眼如画,唇色浅淡,明明是现代的灯光,却仿佛自带了一层水墨般的柔光,和大银幕上那个白衣胜雪的欧阳羽书几乎分毫不差。
“太美了……”旁边的小助理忍不住低呼出声。
韩漓对着镜子转了个身,露出属于欧阳羽书的笑容,温润如玉,俊雅出尘。
顾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看着那身装扮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看着他眼底映着灯光的笑意,忽然觉得脸颊有点发热。
他迅速移开视线,低头翻着谱子,声音有些不自然:“……韩哥,快去准备吧,马上该彩排了。”
韩漓没注意到他的异样,应了声“好”,跟着工作人员往外走。
经过顾玺身边时,还特意停了一下,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等录制结束,我们一起吃顿饭。”
顾玺低低“嗯”了一声,不敢抬头。直到韩漓走远,才抬头定定看着韩漓离去的背影。
月白长袍的修长身影在走廊灯光下,竟有种奇妙的朦胧美。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演播厅的灯光却愈发明亮。第一期《诗词咏流传》的录制缓缓拉开帷幕,观众席间弥漫着期待的窃窃私语。
“各机位注意,A区特写准备,B区跟全景,C区抓拍观众反应……”
沈星晨站在导播台后,听着耳机里传来各机位的就绪确认,倒计时的数字在监视器角落跳动。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坐得整整齐齐的观众。
“五,四,三……”
沈星晨的手势落下,舞台后方的纱幔突然如流水般向两侧退去,一支洞箫的声音从黑暗中飘出来,低沉,呜咽,如泣如诉。
光影骤变,追光灯照亮了缓步走上台阶的身影。
韩漓一身月白长袍,广袖流仙,衣摆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拂动。他的妆发极素,仅用墨线勾了眉骨,鬓角留出几缕碎发,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那张本就俊美的脸此刻更添了几分疏离的谪仙气质。
箫声陡然拔高,如孤雁唳空,韩漓开口了。
“孤灯挑尽夜未央,忽惊乡思入肝肠……”
他的歌声甫一响起,观众席便传来热烈的掌声。
他的嗓音不似平日清润,反而带着沙哑的磁性,仿佛在悲伤地思念着故乡。舞台背景屏上浮现出江南山水,与他的身影重叠成水墨般的意境。
“……燕山雪覆千重嶂,楚水云连万里樯……”
古琴的泛音和远处若有似无的鼓声,衬得韩漓的声线格外清透。
导演间里,沈星晨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一号摄像机缓缓推进,给韩漓面部特写。
镜头里,韩漓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细密的阴影,鼻梁高挺的线条如刀削般分明,薄唇轻抿,透着一股克制的美感。
“完美。”沈星晨低声赞叹,对身旁的副导说:“韩漓开场,这期收视率稳了。”
台下嘉宾席里,顾玺几乎是屏住了呼吸。
舞台上的韩漓被暖黄色的追光笼罩,月白长袍在转身时划出好看的弧线,那身影熟悉又陌生。
此刻的韩漓,每一个眼神、每一次抬手,都精准地落在他喜欢的点上。
“……人生百岁终须别,唯有乡心不可灭。”韩漓的声音在此处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坚定:“纵使骸骨葬他乡,魂魄犹向故山越……”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韩漓微微低头,以袖掩面,仿佛在悲泣。
演播厅内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灯光大亮,韩漓抬起头,脸上已换上得体的微笑,向观众鞠躬致意。
沈星晨满意地点头,对着对讲机说:“切观众反应,特别是前排那个穿黑衬衫的年轻人,对,就是作曲的顾玺。”
镜头转向顾玺,捕捉到他眼中隐隐有水光闪烁,似乎也被韩漓的歌声打动。
录制进入访谈环节,韩漓与几位文化嘉宾围坐在仿古茶几旁,娓娓道来这首《望乡台》的创作背景和诗意解读。
他的谈吐优雅,引经据典却不显卖弄,偶尔抛出的幽默引得现场笑声阵阵。
顾玺注意到,每当韩漓说到关键处,总会不经意地朝自己所在的方向瞥一眼,那眼神如蜻蜓点水,却让他心跳加速。
“这首诗描绘的不仅是古代戍边将士的乡愁。”韩漓的声音在演播厅内回荡:“更是所有离乡背井之人共同的情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故土的眷恋永远是人类最深沉的情感之一。”
录制结束后,工作人员开始收拾设备,观众陆续离场。韩漓在舞台侧翼与几位嘉宾寒暄告别,眼角余光却一直关注着正从观众席走向后台的顾玺。
他今天穿了一件简单的黑色衬衫和深色牛仔裤,衬得身材修长,干净利落。
“韩哥,今天的表演太棒了!”顾玺走到韩漓身边,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比我编曲时想象的还要好。”
韩漓转身,近距离看着顾玺明亮的眼睛,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是你的曲子写得好。”他轻声说:“我只是把你想表达的东西唱出来而已。”
两人之间突然陷入短暂的沉默。韩漓能闻到顾玺身上淡淡的柑橘香气,混合着少年人特有的活力。
他想伸手整理顾玺有些褶皱的衣领,却在半路改为调整自己并不需要调整的袖口。
“饿了吗?”韩漓打破沉默:“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江南菜馆。”
见顾玺似乎很喜欢他欧阳羽书的古装扮相,他故意笑道:“我就先不卸妆了,穿着这身陪你一起吃饭?”
顾玺的眼睛瞬间睁大,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一直红到耳根。
韩漓被他的反应逗乐了,轻笑出声:“开玩笑的,这身太热了,我全身是汗。”他转身向化妆间走去,背对着顾玺说:“等我十分钟,换好衣服就走。”
转过身时,韩漓嘴角的笑意慢慢淡下去。
他能感觉到顾玺的目光停留在自己背上,那目光里有信任,有依赖,或许还有些别的什么,像初生的藤蔓,正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攀爬——可他不能回应。
顾玺才华横溢,心思纯粹,像一张未被染色的宣纸。
娱乐圈的流言蜚语足以毁掉一个人。更何况,顾玺对他可能只是对家人的喜欢,而非他暗自期待的那种感情。
顾玺还未成年,他不能引诱他走上这条被人非议的路。
他的小孩那么优秀,他必须万众瞩目,身上没有一丝污点。
——即使这意味着,他要永远隐藏自己那颗已经不再安分的心。

如沈星晨所料, 第一期《诗词咏流传》在黄金时段播出后,节目当晚就爆了。
社交媒体上关于古典诗词的话题讨论量激增,#诗词咏流传#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首, 各大教育机构、文化学者纷纷转发节目片段,称赞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
其中, 韩漓以欧阳羽书的古典妆造演绎《望乡台》的舞台片段成为最大亮点。
编曲顾玺也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创作实力。
第一期的收视率如火箭般窜升,峰值突破3.8, 社交媒体讨论量破亿——这组数据让分管文艺的张副局长非常满意,重重嘉奖了沈星晨。
沈星晨也很高兴。《诗词咏流传》是他第一个独立负责的项目,不知多少人等着取而代之。
如今收视率稳了, 他制作人的地位也稳了。
“都是张局领导有方。其实节目能做成,主要靠顾玺老师的改编功力。他把欧阳羽书的词编得既有传统韵味, 又符合现代审美。”
沈星晨顿了顿, 补充道:“其实我们前期也请了几位业内资深音乐人,但录制时才发现, 还是顾玺的改编最能抓住诗词的韵。”
——多亏了顾玺提议让韩漓扮成欧阳羽书开场, 也多亏了他改编的诗词唯美动听。投桃报李,沈星晨便向领导推荐顾玺。
而且他说的不是假话。节目筹备初期,沈星晨曾组过一个改编团队,既有学院派的作曲家,也有流行音乐圈的金牌制作人。
但几个demo试听的效果,确实是顾玺改编的最抓耳朵。
“顾玺?”张副局长若有所思地重复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他是不是……”
“《山河无恙》那首歌,作曲人就是顾玺。”
因为那首歌,台里甚至邀请当时名声有争议的韩漓参加国庆晚会,可见对那首歌的喜爱。
“《山河无恙》啊……”张副局长若有所思。
没过几天,张副局长再次将沈星晨叫来办公室。
“张局,您找我?”沈星晨来到办公桌前, 眼尖的发现上面有一份顾玺的纸面报告,似乎这几天在调查顾玺?
张副局长双手搭在桌上,说道:“我这几天让人调查了一下顾玺,他作曲的歌确实都很好听。唯一的问题就是太年轻了,年轻得履历都不像真的。”
“星晨,你说实话,顾玺这孩子真正的作曲能力怎么样?你觉得他能不能担得起国庆主题曲?”
问题来得突然。沈星晨愣了两秒才恍然大悟。
国庆主题曲向来求稳,往年多是老牌作曲家操刀。这次启用新人,可能张副局长是想在保守框架里搏一把亮点?
有些冒险,但想到顾玺的作曲能力,沈星晨又觉得稳了,一点风险都没有。
“顾玺绝对担得起,我向您保证!”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