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轴很长,一端垂落铺展在桌面,一端被叶阳辞举在手中。秦深手按桌沿,倾身端详——
精心装裱过的长卷上,用狂草疾书了一首乐府诗《走马引》: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落款为“甲午三月 李长吉”,并盖了一枚姓名印。
秦深屏息而视,极为专注,忽地冷笑一声:“这首《走马引》应是丙申年作,看来你这双腿要保不住了。”
叶阳辞神色淡定:“那是后人谬传。这诗是甲午年作的,当时他南游吴楚途经襄阳,小驻了一段时日。”
“昌谷鲜有真迹传世。数百年前事,你如何知道得这么清楚?”秦深逼问。
叶阳辞深吸口气,指着第三句诗说道:“因为这个襄阳走马客,正是下官的祖上。”
秦深露出意外之色,正眼看他。
“我祖上乃大唐游侠叶阳天霜,有《决云剑谱》传于后人。甲午年三月,先祖于襄阳街头邂逅李贺,与他一言不合起了冲突,后又释了嫌饮酒交谈,获赠一首他亲笔所书的《走马引》。先祖受‘持剑照身’之规劝,惕然大悟,从此再不好勇斗狠,专心修身养气,子孙遂成耕读世家。”
叶阳辞一气说完,反问:“王爷不信?可惜下官来夏津赴任,并未把族谱与纪事带在身上。”
秦深沉吟不语,来回看笔迹与纸面,最终笃定道:“——是真迹!”
他握住了卷轴垂落桌面的一端:“开个价。”
叶阳辞摇头:“家传之宝,不卖。”
“不卖,你来找本王作甚。居奇抬价?”秦深目光转冷。
叶阳辞依然摇头:“真不卖。只是想在王爷这里做个典押,待下官日后有钱了,再来赎回。”
秦深轻嗤:“本王这里不是当铺。”
叶阳辞无奈笑笑:“下官也并非败家之人。”
他想要收起长卷,秦深的右手却紧握着卷轴的另一端不肯松开。两人隔着六百年光阴流转,隔着绚丽冷艳、阴幽飒沓的诗鬼遗韵,一言不发地对视着,角力着。
发梢上的一颗雨水,悄无声息地滴落,即将落在第二行诗句上。叶阳辞惊急地去抓发梢。秦深则急促地伸出左手,于纸面上方险险接住雨滴,他注视那两个得以幸免的字迹,欣慰地脱口道:“截云……”
“嗳,”叶阳辞下意识地应了声,“涧川。”
秦深彻底怔住,旋即皱眉,着恼道:“本王跟你很熟吗,表字也由你随便叫得?”
叶阳辞错愕后恍然,失笑道:“是王爷先唤了下官的表字,下官同等回应而已。”
“本王说的是‘玉锋堪截云’的截云!”
“那么下官说的便是‘踏碎涧川雪’的涧川。”
这句诗分明是对方胡诌的,还要“踏碎”他。秦深噎了一口气,凝滞后缓缓吐出。他肃声道:“叶阳辞,你好大胆。”
窗外春雨初歇,斜晖穿透云层,掠过白梅枝头,荡进窗棱,晃晃悠悠地落在叶阳辞的半边脸颊与脖颈上。他的脖颈连着雪白的一小段肩窝,在锁骨处凹出了浅坑,光晕掬着清波。湿漉漉发梢上的雨水便融入这波光,又沿着锁骨边缘,流进他衣领去。
秦深耳中“叮咚”一声微响,像枝头融雪后的雨滴落入深潭,叮咚,叮咚……他嗅到白梅的幽香,网一样笼过来,要俘获那些忍不住颤动的绮念。
他在这颤动的绮念中,第一次看清了叶阳辞的模样。
叶阳辞说:“下官冒犯,王爷恕罪。”
但秦深并未听出任何怯意与惧意,反而觉得暗藏调侃,不是个正经“下官”该有的语调。
这个叶阳辞,从初次遇见他,在山坡上将扇子掷向他,就开始打他的主意了,秦深想通了这一点,顿时觉得面前之人实在狡猾,又沉得住气,竟然等到十日之后才登门。
该如何惩罚他……要接受典押的方式吗,典多少钱合适……少了显得本王悭吝,多了万一被他误解为强买……
叶阳辞见秦深仍未松手,冷脸上连眼神都是虚的。他暗叹口气,准备把心里底价再降一降:“下官确实有需要,否则也不会典押传家宝,王爷您看多少钱合适,两——”
他本想试探着说两千两银,谁料对方突然打断:“两万两银。”
叶阳辞震惊。
不止震惊于他对诗鬼的痴迷,竟然情愿花费五年的郡王俸禄,豪掷千金换取一卷真迹。也震惊于他明明有钱,还整天一副欠债八百万的晦气样,也不知甩脸子给谁看。
秦深问:“成交吗?”
叶阳辞说:“可下官短期内赎不回来。”
“三年。赎不回则是死当,届时它便归本王所有。”秦深缓缓向上卷起卷轴。
“……”
“成交吗?”
“——成交!”叶阳辞咬牙做了决定。三年内,他一定要赚到两万两银,把传家宝赎回来。
卷轴卷到最高处,叶阳辞松开了手指,神情怅然:“王爷惠存。”
秦深扎好绳结,正待说话,房门被叩响,王府管事的声音在门外道:“王爷,有要事禀报。”
秦深眼神一凝,将卷轴放回长盒中,对叶阳辞警告一句“待在这里等着,本王回来之前,哪儿也别去”,就匆匆离开了书房。
房门关闭,叶阳辞环视一圈博古架上的古玩摆件,走到一尊青铜错金博山炉前慢慢欣赏。
他不会去翻动这屋内的抽屉与柜子,一来没必要刺探别人隐私,二来这里既然作为待客的书房,就不会藏秘密。
欣赏了四五件后,一只大猫从窗棱间钻了进来,耳朵尖有两簇竖起的黑毛,浑身砂黄色皮毛被养得油光水滑,嘴里叼着一只孩童穿的虎头鞋。叶阳辞如临大敌地盯着它,赫然发现这不是大猫,而是一只猞猁,民间唤作“土豹”。
他在宫苑见过凉州上贡的猞猁,被当做宠物豢养,贵人们游猎时带去追逐麂子和鹿。却不料高唐王府内也有。
猞猁踩着王者般的脚步,趾高气昂地朝他走来。叶阳辞不想伤它,只想在三丈之外赶走它,正待找趁手的东西投掷,又听见窗外一个女子声音唤道:“於菟,把虎头鞋还回来!”另一个女子声音紧接着响起:“姐姐,我看见於菟跳窗进书房了,我们进去找。”
婢女与仆役不能擅自进主人家书房。叶阳辞心想,这大约就是高唐王的两个侧室了,听说前几年没名没分地流落在外,两个月前刚接回府,还带了个三岁大的男孩儿,说是高唐王亲生,王府内皆呼为世子,只是尚未报朝廷批准。
房门推动,叶阳辞忙藏到博古架后面,男女授受不亲,要避嫌。
先开口的女子率先进屋,去猞猁嘴里抽鞋子,那猞猁被养熟了,也不反抗,乖乖松嘴。后开口的女子说:“姐姐,鞋被咬穿了个洞,妹妹再重做一双吧。”
“没事,就一个小洞,补补还能穿。唉,再过几日便是夫君的忌日了,你忙着抄经供奉,这鞋还是我来补。”
“姐姐……”那女子哽咽起来。
夫君的忌日?叶阳辞回想了一下秦深的脸色……虽然阴沉,但也不至于像回魂尸。
“是姐姐不好,又提起伤心事了。妹妹别哭,如今我们寄身高唐王府,三王爷既对外宣称我们是侧室,就不能叫人看出破绽。否则一旦暴露,我们姐妹的安危事小,娃儿的性命堪虞,也连累了三王爷犯下欺君之罪。”
叶阳辞越听越觉得疑惑:高唐王的侧室都是假的?她们口中的欺君之罪是何意?这个三岁大的小世子,究竟是谁的血脉……
他正在思索,又听得脚步进门。两个女子福身唤了声:“叔叔。”
秦深的语气有些意外:“二位嫂嫂如何在我书房?可见到……陌生人?”
“於菟抢了炎开最喜欢的虎头鞋,炎开大哭着要鞋,我们才追过来的。书房内并无人,叔叔放心,待出了房门,我们不会喊错的。”
“鞋拿回来就好,把於菟也带走吧。”
两个女子带着猞猁离开,房门重新关闭。叶阳辞屏息躲在最深处的架子后面,盘算着该怎么收场,却听秦深冷冰冰说了声:“出来。”
叶阳辞没奈何,走出来朝他拱了拱手:“王爷,下官在。”
秦深逼近他,背光的眉宇间仿佛投下锐器的阴影:“你都听见了……”
叶阳辞从这五个字中听出了杀意,叹气道:“对。如今下官是王爷的共犯了。”
“共犯,共什么犯?”
“前任鲁王,也就是你的大哥秦浔。藏匿他号称殉死的内眷,犯下欺君之罪的共犯。”
秦深沉默片刻,峻声道:“你今日走不出这高唐王府。”
“王爷想要谋财害命?要不,下官抵押得再便宜点,一万五?一万?”叶阳辞说。
秦深咬牙:“这是钱的事吗?!”
叶阳辞:“不是钱的事,那王爷何不先付款?把两万两白银送到夏津,交给典史,就说是下官的卖命钱,让他拿去修理城墙和门楼,把护城河挖宽一点,再建个曲城防匪。还有城内破烂的道路、仓廒、文庙也给修修。还有,再多买些黄牛、麦种、棉花,别误了春耕。”
秦深:“……”
秦深:“这两万两,你自己是一分不留?”
叶阳辞:“谁说的。下官预留五百两,给自己修一座豪墓,前面要有石兽和望柱,旁边的碑碣要赑屃底座。棺椁要油杉朱漆的,要大,下官习惯睡大床。”
秦深:“……”
眼下局面有些难以收场。
秦深得到了叶阳辞抵押的传家宝,但尚未付款,此时叶阳辞出意外,他谋财害命的嫌疑跑不了。叶阳辞身为知县,此番来高唐必有随从,也许还拜见过上官,行踪根本抹除不掉。
而叶阳辞不慎听到了鲁王府的秘密,这个秘密一旦曝光,必定翻出更深内幕,牵扯一批人头落地,搞不好也包括秦深自己。
这才见第二面,就被迫要把自己的性命押在对方的良心上,叶阳辞不干,秦深更不干。
于是在这雨后初霁的春晚书房,他们凝眉肃色,压着眼神,深着心思,各自盘算牵制之法。
叶阳辞率先开口:“下官愿为王爷幕僚,除了人不在王府当差,王爷可以书信吩咐,三年之内免费。”
秦深道:“本王府上两名宾友一名教授,不缺你一个挂职的。不过,厨娘与书童的位子可以空出来,给你的妻儿。”
叶阳辞道:“下官今年二十,尚未娶妻生子,父母兄弟都在千里迢迢的老家,还有个妹妹在宫中当女官,实是无亲可质。”
第一轮交锋,叶阳大人以光棍之身略占上风。
秦深转念又道:“两年前,你以一甲探花赐进士及第,想必文采斐然。何不效仿宋公明的‘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也去空宅粉墙上题诗一首?放心,本王把那宅子封存着,作为你在高唐的产业。”
题反诗?全家抄斩的大罪!这是要拿捏我三族命脉呀。叶阳辞当即拒绝:“下官一枝秃笔,胸无壮志,写不出那般豪气干云的诗。”
秦深说:“本王找人写。你抄一遍上墙,署名。”
第二轮交锋,高唐郡王因深谙律法扳回优势。
叶阳辞深吸口气:“下官不会写,也抄不了。只能以自身一命为质,发誓守口如瓶。”
秦深摇头:“你的一命,抵不上我两位嫂嫂、一个侄儿,与高唐王府上上下下几百人的命。”
叶阳辞:“下官命虽不如天潢们金贵,但王爷今日也取不走。待到下官离开高唐,王爷派人刺杀也好,下毒也罢,下官一一接下便是。”
秦深仍是摇头:“只怕你一出王府,就能把消息漏给随从,扩散到整个东昌府乃至朝廷。”
相互拉扯不决,叶阳辞郁闷至极,说起了气话:“要不给我塞颗慢性毒药,王爷把唯一解药攥手上,按月发放?”
秦深冷冷道:“你以为本王会把武侠话本当真?哪有什么唯我能解的慢性奇毒,解药成分又不会认主!本王倒是想灌你一瓶鹤顶红,直接弄死算了!”
叶阳辞破罐子破摔:“那下官就发匹夫之怒,与王爷玉石俱焚!来啊,来血溅三尺啊!”
第三轮交锋……证明体面人若是不要体面了,便有如两头龇牙挥爪的斗兽。
果然秦深猛地上前,伸手去扼叶阳辞的脖颈。叶阳辞错步一拧,从他手边滑走。
秦深眸色一敛,漫不经心的攻势也收干净,屈起的指掌如苍鹰缚兔,带起猎猎风声,扣向他的筋骨关节。
叶阳辞反转关节挣脱,心下暗凛:先鲁王秦榴曾在军中创了一套擒拿格斗之术,取名“征衣碎”,讲究的就是精准、快速、狠毒,捕捉战机切人要害,胆大力雄者施展起来,更是威力倍增。看秦深这身手,怕不是得了乃父真传。有这身功力在,又如何会给朝廷留下宗人们口中“低调、平庸”的印象?
除非是他自己想低调平庸,并借宗人之口去流言朝野。
不能再让他施展下去了。倒不是怕打不过,而是对方暴露得越多,自己就会被牵扯得越深。而秦深眼下不在乎暴露,或许是因为身在密室之内,亦或许是因为无需顾忌将死之人。
叶阳辞就着对方的一招缠龙盘腿,踉跄着向前跌倒。秦深剪住他的双臂,屈膝顶着他的腰眼,把他压在青砖地面,沉声道:“敢不敢把本事都使出来?”
“下官不敢,王爷最好也别太勇,悠着点好。”叶阳辞的回答是似而非。
秦深不应,一只手摁着他的后颈,呼吸沉重,心事难决。
叶阳辞外袍的对襟盘扣挣脱了两三颗,贴里的交叉领口也散乱了,秦深不由自主地沿着他的衣领看进去。黄昏的光线暗淡,屋里灯未燃,他只隐约看见一截肌肤,光润如脂玉,弯曲出堪合掌心的弧度。
若能揉一把。秦深鬼使神差地想,会揉出温热的雪与荡漾的春波吗?会在指间嗅到南风捎来的京城的清冽梅香吗?
他缓缓俯身挨近,听见自己毫无感情的声音:“你说以命为质,可命却无法像诗卷一样典押。那你还有什么……能典给我?”
他不自称本王的时候,叶阳辞也不再自称下官。叶阳辞抬脸,喘了口气,说:“我典一个同等分量的秘密给你,如何?这样我们就握着彼此的把柄了。”
秦深有些失望,又有些庆幸。
“皇上有十一子,早年战场上折损了两个,后来又有五个成年后陆续薨了,如今只剩下八、九、十和十一皇子,大的年未弱冠,小的不过总角。皇上心疼他们,不封王也不送去藩地,就放在宫中养着。”
“这不是秘密。”
“嘘,听我继续说。去年我还在京城翰林院当编修,前往八皇子殿里送史书抄本时,八皇子突然发起了疯,我为自保,险些失手杀了他。”
“八皇子为何突然发疯?”秦深问。
叶阳辞没有回答,语气幽幽地继续说:“他疯劲过后,倒是没有拿我问罪,也似乎忘了自己说过的疯话。但我知道,这紫禁城是待不下去了,所以我就想法子诈了皇上一把,搏一个外放的机会……然后我就来到了夏津。”
秦深追问:“八皇子为何突然发疯?他说了什么疯话?你又是如何诓诈皇上的?”
叶阳辞反问:“前任鲁王秦浔病逝时,为何要妻妾殉死?是谁下的命令?难道没人发现有女眷怀着身孕?”
秦深不答。
叶阳辞说:“方才说了‘同等分量的秘密’。我只是管中窥豹,王爷也别指望着能尽收眼底啊。”
秦深思忖片刻,松手起身。
叶阳辞撑地坐起,整理衣领,把胸口盘扣一个个系上:“天快黑了,下官赶不及回夏津,今晚打算先在驿站住下,王爷也好做准备。对了,全额银锭太重,下官的马车拉不动;宝钞兑换比率总是在浮动,也不方便。劳烦王爷明早先点检五千两碎银给下官,剩下的一万五千两,待下官回到夏津,再派一队巡检司兵马前来护送。”
秦深看着他系盘扣的手指,指尖透白,想是方才在冰凉地砖上贴久了。
“——王爷在想什么?”叶阳辞站起身,掸了掸衣摆上的灰尘。
“没什么。”
“那么下官方才所请,王爷可应允?”
“巡检司不行,一群派佥服役的弓兵,有什么战力可言。本王不放心自己的钱,待盘点完让王府侍卫去护送。”
这真是意外之喜。叶阳辞轻笑一声:“遵命。但王爷说错了一句,这是下官的钱。”
秦深道:“三年后不还了?正好。”
叶阳辞立刻改口:“是王爷的钱!王爷是伯乐慧眼,做了下官的投资人。”
秦深满意颔首,下逐客令:“怎么进来的,就怎么出去。”
逃过一劫的叶阳辞提着青绸油伞,原路返回,走到王府大门口,见马车仍在阶下等候。暮色沉沉,街头灯笼一盏盏挂起,照着车辕上的方越不耐烦又担心的脸。
方越见了他,眼前一亮,转头对车厢里说:“出来了!”
车帘撩开一角,唐时镜从缝隙中瞥了叶阳辞一眼。
叶阳辞进了车厢,把湿伞往壁椅下一搁,笑道:“成了,就是费点手段。”
他如了愿又全身而退,松弛得很,这一笑遍生华光。须臾后,唐时镜方才问:“大人打了多少秋风?”
“五千两白银,明早送到驿站。”
这数额远超唐时镜预料,他讶然挑了挑眉:“高唐王竟如此慷慨?”
“本官也是付出了代价的。”叶阳辞轻叹口气,“今夜先在驿站住一宿,明早你们随我去集市上采买,再雇几辆运货的车。”
唐时镜想知道“代价”是什么,但没问。他吩咐方越:“去驿站。”
官员在驿站食宿免费,但驿站饭菜口味不佳,客房也局促,品阶高点的官员都不爱来。唐时镜和方越无所谓,他们习惯奔波,夜宿荒野也常有,原以为叶阳大人会吃住不惯,没想人家一觉到天亮,半点不娇气。
叶阳辞就寝时,唐时镜和方越在隔壁客房坐着,端详桌面上一叠海捕文书,上面绘制着通缉犯的画像,各自标明身份背景、所犯案件和悬赏金额。
“这个,还有这个。”唐时镜用灯簪子戳着画像,“活动范围在高唐附近,行事急躁、贪心,还与响马贼大首领‘血铃铛’有勾连。”
“主要还是因为,这两个马贼头子的赏金最高吧?”方越大胆打趣。
唐时镜嗤一声:“事成了你不要分钱。”
方越求饶:“头儿我错了!”他连忙转移话头,“钓鱼的饵在哪儿呢?”
唐时镜说:“在隔壁。”
“隔壁……叶阳大人?!”方越大惊,“拿他当饵来钓马贼?头儿,你三思啊!”
“三思过了。”
“那就六思九思一百思!那可是知县大人,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
“——夏津又可以换新知县了。”
方越十分无语。
唐时镜扯了扯嘴角:“说笑的。他不会有事,我会安排妥当。你这就去召集高唐城里的卫所暗探,把消息散布出去。”
方越照吩咐做了,回来后仍忧心忡忡,一晚上翻来覆去没睡好。唐时镜睡他对面的炕,倒是一夜安静,无声无息。
第8章 没受惊是受教了
早起随意用完点心后,王府送来的五千两碎银也到了驿站。叶阳辞前往集市,采买了许多铁制农具、木料、麦种、油菜籽、棉花种子,还有一捆捆桑树苗和杏树苗,整整装了五辆货车。
碎银还剩下四千二百多两,包好了藏在马车里,叶阳辞满意地拍了拍唐时镜的肩膀:“回吧,唐巡检。”
六辆车前后排开,像个小商队的模样。车夫是与货车一起雇的,叶阳辞的马车依旧由方越驾驶,唐时镜不坐车了,径自骑马在队尾压阵。
高唐城距离夏津县城,快马不到两个时辰,货车因为驿道不平整会慢些,得走大半日。
叶阳辞在车厢内摇来摇去,感觉不太对劲——来时路并没有这么长,原路返回怎么好像更远、更绕了?就算车队慢一点,也不至于这么久还没到。
他掀起车帘,往外探看,只见驿道两侧多是荒野,还有不少林木稀疏的山坡。一支箭陡然从山坡上疾飞过来,直射向他的马车,咄一声钉在车窗边上。
叶阳辞手一松,帘子落下,旋即又掀起,他直视箭来的方向,眼神锐利。
山坡上影影绰绰有人马晃动,铃铛与马蹄声由远及近,七八支冷箭呼啸破空,再次朝叶阳辞乘坐的马车射来。
车夫拽动缰绳,惊叫着:“响马贼!是响马贼——快跑啊!”
这几支箭在射中车厢之前,就被唐时镜的刀锋斩落。他朝车夫厉喝一声:“不准弃货逃跑,谁跑谁死!”又对方越道:“抄家伙,迎战!”
方越当即撩开车辕后方的帘子取弓箭。车夫们知道响马贼的骑射厉害,此刻再逃也来不及,只得钻进货车里瑟瑟发抖。
山坡上的人影看得更清楚了,是四五十名马贼,手持弓,腰挂刀,背负箭筒,头戴毡帽,正呼喝着从坡上策马俯冲下来。
方越起手一箭,射落一个打头的。马贼们爆发出怒骂,来势更汹。
唐时镜躲开箭矢,接二连三射落好几个马贼。眼见对方已逼近,他把弓往马鞍上一挂,钻进车厢,对叶阳辞道:“马贼人数太多,请大人随卑职下车迎战,否则货物难保。”
叶阳辞把手放在膝盖,神色自若:“本官不擅武力,一贯以理服人。”
唐时镜皱眉道:“现在不是讲理的时候!大人还不动手,是没带武器?”他从壁椅下抽出一把刀,沉甸甸地按在叶阳辞大腿上,“这是卑职的备用刀,事急从权,大人凑合着用。”
叶阳辞低头看这把打造精良的雁翎刀,伸手握住了刀柄。
唐时镜从车辕直接跃上马背,抽出腰刀指向已逼近至十丈的马贼前锋:“来受死。”他双腿一夹马腹,刀斜握在手,疾驰而去。
兵刃相交,迸射出火星与铿然脆响,唐时镜绞住对方攻势,旋腕一卷,刀锋破腹后拖曳,溅了他一腮血。
那马贼哀嚎着栽下马背。
唐时镜舔了舔嘴角的甜腥血味,刀锋在空中划过半轮寒月,“噗”地扎进另一具肉体。切肉断骨的手感从刀柄传递而来,他享受着生死较量中胜利的瞬间。
又斩落几名马贼,唐时镜抽空回头看一眼车队,见货车已被包围。
有马贼砍开雨布上的绳索,见一车都是捆好的带土树枝,吃惊后大怒:“恁娘个穷腚咧,大老远你运个树!这满山是没树是没土啊,你运个树!”
另一名头目打扮的马贼也砍开一车雨布,这回不是树苗了,全是七长八短的木料,以及锄、耙、锤、犁等农具,他更是怒不可遏,转头破口大骂:“哪个熊死孩子报的信,报你娘个熊腚,都瞎这鸡零狗碎上了!拿来作,种田啊?”
“有没脱壳的麦子,还有……棉种和油菜籽?这麦子可以啊大哥。”
“——都给老子住手!”看不得麦种被糟蹋,方越策马挥刀冲过去,与那一拨马贼缠斗厮杀。
一个马贼瞅准了叶阳辞乘坐的马车精致,估摸值钱的东西都在这辆车里,刀刃一下割断帘子,尚未看清车厢内人影,便骤然向后倒去。
他重跌在地,仰面抽搐,喉结处一粒碎银随着血沫喷出,滚落在黄土路上。
“是暗器——不,是银子!”马贼们两眼泛出血红,纷纷举刀朝车厢冲来。
唐时镜在车帘被割断时,就已收刀挽弓,将箭头对准了意欲冲进车厢的马贼。叶阳辞若是不动刀,他这一箭将正中马贼头颅。
结果叶阳大人没有动刀,动了银子。
碎银一粒又一粒射出,精准命中马贼们的咽喉,血花迸溅,弹无虚发。
唐时镜扯动嘴角,连带眉梢眼角也弯了弯,望着车厢断帘内露出的半边身影。他取下弓弦上的利箭,从箭囊里换出一支哨箭,点燃火药,射向天空。
哨声尖锐,伴随着红光与烟雾在高空炸开。
埋伏在附近山林中的巡检司弓兵看见信号,跃马下坡,挽弓在手,朝驿道马车处奔驰。
“有伏兵!风紧,扯滑——”马贼本就只剩半数不到,这下眼见要被伏兵围剿,更是望风而逃。
唐时镜眼尖地发现海捕文书上漏网的贼头,追上去手起刀落,一刀削下首级,血喷如泉。
最后逃走的马贼约有七八人,唐时镜吩咐手下不必再追,走到车厢旁削掉另一个头目尸体的首级,将头颅的乱发系在一起打个结,挂在马脖两侧。
尚未干涸的血从断颈处粘稠地落在地面,一滴一印,如开赤莲。
尘埃落定,遍地横尸与血迹,马贼的坐骑也被弓兵们收拢了不少,又是一笔进项。
唐时镜撩起半截帘子钻进车厢,见叶阳辞仍保持了原先的坐姿,未出鞘的雁翎刀横于腿上。
他用衣袖拭了一下脸上血迹,沉声道:“大人受惊了,是卑职的错。”
叶阳辞似笑非笑,眼底流动着松雪般的冷意:“本官没受惊,是受教了。原来三十六计中的‘抛砖引玉’还能这么用。不知本官这块砖,唐巡检用得还顺手么?”
唐时镜低头,以示退让与自省:“大人言重了,卑职怎敢不顾惜大人性命,必先做好万全之策。”
“这万全之策,也包括把刀塞进本官手里。”叶阳辞拿起刀,掷还回去,“唐时镜,你很能耐,但这能耐若是对我使,我不喜欢。我不喜欢的东西,必不会用,也不想看。”
唐时镜知道,叶阳大人这是动了将他免职或调离的心思。夏津虽小,却也是五脏俱全的麻雀,自有它运行的规则,在这块辖地上,知县就是说一不二的皇帝。
他几乎没有犹豫,单膝下跪,抱拳道:“卑职胆大妄为,今后不敢了,大人宽恕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