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田建农家乐救全球by宫槐知玉
宫槐知玉  发于:2025年06月26日

关灯
护眼

“所以剩下的那一箱是要拿来卖吗?”
多的那箱童湛言分给基地其他人,剩下少的那箱,他稍晚点搬回了后门那边,搬到了清霁月的宿舍。
清霁月喜欢这东西,那他就让他吃个够。
清霁月晚点回来时,看见那都能装下两个成人的大箱子,好半天才缓过神。
他怀疑童湛言在把他当成养殖区圈里的某种东西在养。
“一天最多只能吃四个。”童湛言提醒一句,这东西吃多了同样烧胃。
002.
两天后,童湛言订的那批家畜家禽送来一部分。
猪、鸡这些基地之前就有,这次只是补齐品种,其他人早就已经见过并不稀奇。
新的牛和鹌鹑,一群人却是颇为好奇。
特别是童湛言带着人牵着黄牛去养殖区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停下动作看来。
这世界活物都有些暴躁,牛也一样。
被围观,它们鼻子喷气,蹄子更是几次打在地上。
还好它们现在体型小,没什么攻击力,童湛言倒也不怕。
怕它们打架,童湛言把它们领进圈后没有解开绳子,而是分开拴好。
末了,童湛言让苏烟然带人去割了些紫云英那些回来,喂它们吃。
紫云英那些很多本来也是饲料。
忙完,童湛言回去小楼附近时,一辆代步车突然就以极快速度猛地冲了出来。
童湛言吓了一跳,正准备开口让那人小心些,就见那人刹车的同时就赶紧冲着地里那群人大喊,“宁琅东?”
不少正忙着的人都抬头看来。
也因为人太多,那人没能看见宁琅东,“宁琅东?你母亲好像醒了,你快去后面——”
童湛言怔愣。
地里那群人也都是一愣,下一刻纷纷看向同一个方向。
不等他们看清,一到人影就猛地冲出人群,以极快速度向着后门那边跑去。
“开车!”童湛言赶紧提醒一句。
已经跑出一段距离的宁琅东赶紧回来,他选了一辆最近的代步车,启动,然后一脚油门踩到底。
路并不完全平整,他速度太快,车子都被震得飞起。
来叫人那人赶紧启动车子去追。
童湛言迟疑片刻,也跟着上了车。
一同上车的还有田新清和苏烟然。
几分钟后,他们到达后门时,宁琅东已经站在笼子前。
他面前的笼子里,一只瘦骨嶙峋的肋骨都清晰可见的狮子,正一边痛苦地低吟一边甩动脑袋。
它的举动和只会疯狂攻击的那些深度感染的人不同,可也明显还没完全清醒。
“……”宁琅东忍不住跨前一步,他试图发出声音,可喉间苦涩的根本发不出声音。
笼子里的狮子根本不认识他,察觉有人靠近下意识就撞向笼子,喉间也发出危险的怒吼。
“别过去。”就在旁边的一个医生连忙把宁琅东拉离笼子,“这个阶段还很危险。”
一群医护人员也很激动。
因为宁琅东的母亲送来的时候就已经深度感染八年,再加上基地这一年多,已经足足九年多,是这基地深度感染时间较长的几个人之一了。
因为来到基地的时间不同,上一个清醒的人,才深度感染四年左右。
如果她能醒,那这个记录就将被刷新。
深度感染的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狂,再加上体型过大无法被很好地照料,一般都会随着时间越来越长而越来越虚弱。
能撑过十五年的人很少,能撑到二十年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
如果感染近十年的人都能清醒,那基本上就已经算是囊括大半深度感染的人了。
那就不只是刷新纪录那么简单了。
发现童湛言过来的人,纷纷回头看向童湛言。
童湛言没过去,只远远看着。
看完宁琅东那边,他看向清霁月。
清霁月爷爷深度感染的时间比宁琅东的母亲长,已经十五六年。
他爷爷和宁琅东的母亲是同一时间送来,也是最早送来实验的人,宁琅东的母亲醒了的话,他爷爷应该也不远了。
清霁月并未注意到童湛言的到来,正有些失神地望着他爷爷所在的那个笼子。
因为这边的动静,笼子里的大老虎正骚动。
它深度感染的时间太长,比宁琅东的母亲还要虚弱,甚至连攻击的力气都已经没有。
但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
如今这份希望更是已经近在眼前。
刚开始清醒,维持的时间不会太长,而且也不会太清醒。
宁琅东因为奔跑而急促的呼吸还未完全平静,笼子里的狮子就已经开始发狂。
那些医生见状,连忙让把笼子上的布拉上,也开始驱赶周围看热闹的人。
田新清和苏烟然上前,把宁琅东带走。
宁琅东频频回头。
童湛言又看了看已经在忙的清霁月后,跟了上去。
走出许远,宁琅东才放弃回头。
他像是从梦中惊醒,停下脚步看向童湛言,“童湛言……”
“接下去你就不要去地里了。”童湛言道。
宁琅东嘴唇翕动,试图说点什么。
他妈妈是不愿意留下的,为了不拖累他,当初她甚至试图自杀过,是他一意孤行强行把她留下。
他抱有希望,可实际上他也绝望。
种子库都解封五十多年了,他们连种活都还做不到,又拿什么去治疗?
他知道的,他其实没有希望。
可他就是不甘心那样放弃。
那是他仅有的亲人了,那是他的妈妈啊。
报考斯荻军事学院后,他不得不一边上课一边打工。
看着自己的成绩一点点下滑,他也不是不着急,但即使最痛苦的时候他也还是坚持了下来。
他做好了被退学的准备……
但就是在那时候,在距离考核都已经只剩不到十天时,童湛言向他伸出了手。
他一开始以为,童湛言只是在那时候拉了他一把。
后来他才发现,童湛言向他伸出的那只手里,还放着希望。
童湛言不只是拉了他一把,还拉了他母亲一把,拉了所有人一把。
“多陪陪她,说不定能好得更快。”童湛言在宁琅东开口之前道。
进了基地后,宁琅东被他安排负责后门这边的事,他不能经常看见他都在忙些什么,可他从来不担心。
因为他知道,宁琅东肯定会把一切都做好。
宁琅东也确实做好。
后门这边的事之外,童湛言也经常在傍晚其他人都离开后,在小楼前仓库那边看见他。
放回仓库的工具他会整理,用过停到处都是的代步车他会开到一起,脏了的箱子他会洗……
宁琅东的母亲能醒,童湛言打心底里替他高兴。
“我没关系——”宁琅东反应过来,马上就要播种了,会很忙。
“都说让你别去了。”田新清打断他。
“基地现在这么多人,也不差你一个。”苏烟然也开口,“大不了我们加点油把你的那份也干了。”
宁琅东看去。
他试图说点什么,可没等组织好语言,视线就模糊,紧接着什么滚烫的东西顺着脸颊滑落。
宁琅东连忙侧过头去抹了把脸,“……谢谢。”
他不想让三人看见他狼狈的模样,可这一刻他真的有些控制不住。
苏烟然拍拍宁琅东的肩膀,“有我们呢。”
田新清走到宁琅东另一边,笑着勾住他的脖子,“你小子……”
童湛言跟在后面。
走出一段路,像是有所察觉,童湛言回头看去。
后方,清霁月正独自一人向着他们这边走来。
童湛言停下脚步,要等他一起。
片刻后,清霁月到达童湛言所在位置,童湛言准备带着他去追宁琅东他们时,才发现宁琅东三人已经停下等他们。
童湛言和清霁月连忙加快脚步。
靠近后,五个人一起向着前方而去,一如当初在学校时。
“等有空了,我准备去学校待一段时间,我还没参加过野外训练。”童湛言突然想起。
清霁月早就知道,也说过要陪童湛言一起去。
宁琅东三人闻言,纷纷回头看来。
“行啊,到时候带我一个。”田新清第一个道。
“我也去。”宁琅东深吸一口气,他眼眶依旧通红,眼中却已有了笑意。
“咱们现在都已经三年级,等他有空,搞不好我们都已经毕业了。”苏烟然幽幽提醒。
童湛言这两年有多忙,他们这些过来帮忙的人最清楚不过。
也正是因为清楚童湛言每天有多忙,所以在基地这段时间,哪怕他们累到早上都爬不起来,也还是会咬牙坚持。
“实在不行咱们就自己去,权当度假了。”田新清道。
“自己怎么去?”
“你就说你去不去?”田新清看去。
“当然去。”苏烟然道。
“那不就结了……”
走在后方,听着宁琅东三人的对话,童湛言看向身边的人。
宁琅东的母亲能醒,对清霁月意义也不同。
夜里,童湛言忙完地里的活回去清霁月的宿舍时,一进门就看见清霁月正和清随风通讯。
清霁月背对门口而坐,童湛言直接就入镜。
那让气氛有瞬间的尴尬。
因为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缘故,这世界的人对同性的事并不排斥,他和清霁月的事他也就并未隐瞒,可他这当着人家父亲登堂入室的……
清霁月倒没什么感觉,他父亲早就知道他对童湛言的心思,而且两边都是对他来说最亲近的人。
清随风先反应过来,他看向清霁月,“那我先去忙了。”
“嗯。”
看着通讯结束,童湛言松了口气。
童湛言一口气才吐出,就听清霁月说道:“他会尽快过来。”
童湛言瞬间头皮发麻,“过来?”
清随风要过来,那不就得每天见?
童湛言瞬间连手脚都有点不知该怎么摆放。
沉默片刻,童湛言硬着头皮问道:“他之前都住的哪?”
“隔壁。”清霁月道。
童湛言瞬间想死的心都有了。

“怎么了?”清霁月不解。
童湛言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以前一直觉得清随风挺好相处,现在却有种本能的畏惧感。
这就是岳父的压迫感?
童湛言看向清霁月。
清随风是岳父的话,那清霁月就是……
清霁月愈发不解,“我怎么了?”
童湛言心情突然就好了起来,他大尾巴一甩一甩的就向着清霁月而去,“累了一天了,我们睡觉吧。”
清霁月看了一眼时间,“才八点多,还早——”
童湛言不等清霁月把话说完就吻了上去,不早了。
夜长一点才好。
现在虽然已经过了兽潮的季节,但清家那边事情依旧挺多,清随风也就没能马上过来。
童湛言松了口气,一边做起心理建设,一边继续忙地里的事。
地里的作物已经采摘得差不多,那就可以再进行新一轮的播种。
玉米、南瓜、红薯因为种子活性已经上来,再加上种得多,他连育苗盘这个步骤都放弃,可其它作物还是得老老实实育苗。
它们里面不乏还没度过养种阶段的。
感染率已经卡在20%的,他则收了起来。
等这一批一千亩地作物成熟,在下一次没有更多土地需要开荒的前提下,肥料一下就会变得富裕。
到时他准备把所有土地再从头养一遍,让整个基地都慢慢变成“绿肥地”。
正好他现在已经有不少作物感染率都卡在20%,到时就可以卖感染率20%以内的作物。
琢磨着,童湛言找了纸和笔,画了张基地的草图,把所有已经种上作物的地涂黑剩下没种的,做起规划。
地越来越多,作物种类也越来越多,凭感觉来已经不行。
而且随着作物种类越来越多,作物生长周期上的时差也越来越明显,还是统一规划下比较好。
这样采摘时方便,后期要再播种,空出来的地也能集中在一起,否则就是东一片西一片。
童湛言这边忙完时,徐老他们正好结束一轮采摘,正粉碎新拔的作物苗沤肥。
童湛言把徐老、王老、田新清和苏烟然叫了过来,仔细地跟他们说了说接下去的安排。
地太多,指他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几人都已经不是第一次干这些,弄明白要种些什么后,很快就张罗开。
他们忙着泡种子装土间,童湛言带了一百个人去了紫云英那些的地里。
紫云英那些他之前留了大概一百亩用来留种,现在已经到了可以收种的时候。
人多效率高,再加上紫云英那些前期的采摘只需要把种荚剪下来,只一天半,事就忙完。
收完种,童湛言正好试了试新送过来的作物秸秆粉碎机。
时隔一个多月,研究团队那边终于把东西做好。
外形上,它们和童湛言记忆中的模样差不多,依旧是卡车的形状。
只不过车头前方多了一排十米相当锋利的切割刀刃,车厢的位置则是粉碎机,以及上方多了个排出臂。
因为之前连作物都没有,这东西他们花了目前为止最长的时间,童湛言因此不抱什么希望。
机器运作起来之后,情况倒是让童湛言惊喜了一把,效果意外的还不错。
试着开了两个来回后,童湛言停车换人。
古云扬一群人早就已经迫不及待,见状争先恐后地往上爬。
因为那些紫云英并不需要弄去化粪池那边沤肥,而是要直接埋进地里,童湛言也就没让开配套的卡车。
车子很快重新运作起来。
一百亩地,如果是之前的他们,怎么也得折腾一天。
现在那车一次就能覆盖十米的宽度,也就是几个小时的时间。
粉碎车进行间,童湛言点了几个没能抢赢的人,让他们回去开了小的翻地机过来,要直接把根系和残渣粉碎了埋土里。
翻地机他们好多人都已经开过,但人太多,每个人开的时间也都不算长,还是稀奇。
闻言,一群人立刻又争先恐后地往小楼那边跑,车子都停在河边的水泥地。
见他们玩儿得开心,童湛言叮嘱一句小心后,回去忙起其它。
紫云英那些所在的土地在基地上方,童湛言回去时路过养殖区,顺便进去看了看那些新买的牛和鹌鹑。
刚来,它们还吃不惯饲草和作物,看着有些焦躁,不过都还算精神。
地里的紫云英那些全部粉碎了,河边树林里却还有,实在不行地里还有小白菜那些。
小楼左边那片空地里,田新清他们正忙得热火朝天。
童湛言去了大棚,小麦已经可以采收。
童湛言给它们各自采了样,然后叫来清霁月。
清霁月早就已经在等待这次的采摘,过来后,无需童湛言说什么就熟练地忙了起来。
童湛言带着样本回去小楼,做了鉴定。
这一批种子他选的全部是感染率60%那棵的,之前两次感染率分别降低的7%和8%,顺利的话,这一次应该已经进55%以内,运气好说不定直接50%。
鉴定结果很快出来,感染率分别是56% 、57%、58%。
最低的一个都没能进55%,童湛言有些惊讶。
不过想想他又释然。
之前那些玉米和它们感染率相差巨大,所以压制的效果明显,但随着感染率越来越接近,这种压制自然也就不再那么强势。
而且这一次它们感染率虽然降得不多,体型上和生长周期却变化明显,总的来说进步还是很大。
小麦的麦粒也明显变小了些,不过比起体型和生长周期上的变化,它们变化不算太大。
童湛言小心地把种子收好。
童湛言去养殖区那边的仓库弄了些玉米粒回来,泡了水,然后去了清霁月那边。
清霁月还在忙。
童湛言去隔壁另外一个大棚看了看。
古生物那群人搬过来时,把他们基地所有的古生物都一起带了过来。
这事上童湛言毕竟不是专业的,在确定它们不会互相把对方吃到全灭后,就一股脑全扔进大棚做了隔离。
算下来,也已经快一个月。
童湛言把门敞开,准备全放出去。
最先有反应的就是那些会飞的蜻蜓,童湛言转个身的功夫就飞了好几只。
其它的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发现可以出去,童湛言也懒得管,把门敞开着就去了隔壁。
他帮不上忙,不过可以看着清霁月忙。
清霁月五官长得挺不错,认真起来后就更是好看,特别是想到这样一个人现在属于自己后,童湛言心情就更好几分。
清霁月察觉看来,以眼神询问。
“就是觉得有你真好。”童湛言道。
被清霁月控制着,正不断向着门外车上漂浮而去的那些泥土,明显停顿了下。
下一刻,它们继续往外。
童湛言靠在玻璃壁上,继续欣赏。
清霁月被他看得浑身难受,想想,召唤灵兽。
经过长期的训练,他就算不召唤灵兽也能一定程度使用力量。
童湛言注意力立刻被转移。
小老虎一看见童湛言,两只耳朵立刻向着后方压去。
童湛言立刻追了上去,“喵呜……”
小老虎转身就跑。
绕着大棚跑了十几圈,童湛言也只摸到个尾巴尖,不过那也已经足够他乐呵一整天。
清霁月把大棚里的土弄出来后,去山脚边预留下来埋树叶的地里挖腐殖土。
那边距离这边挺远,清霁月准备一次性把土带回来,所以把小老虎也带走。
童湛言算着时间差不多,恋恋不舍地回了小楼。
田新清他们还在忙,童湛言趁着他们不注意,偷了些他们刚刚装好土的育苗盘给玉米播上种,浇了水,然后盖上塑料膜。
忙完,童湛言手都还没来得及洗,养殖场那边就联系他,第二批家禽家畜送来。
童湛言赶紧安排人跟他一起去门口接。
这一批里有驴,大部分人之前只在网上看过,突然看见依旧稀奇不已。
童湛言付了尾款后,花了点时间才把它们处理好。
这一批送完,所有家禽家畜就都送完,他这基地也算是收集齐了市面上所有水产和家禽家畜。
整个养殖区被挤得满满当当。
养殖区都是活物,和地里那些的作物不同,它们能走动能发声,很是热闹。
那也让因为远离城市而有些过于安静的这基地,更多了几分生命的气息。
童湛言再回去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清霁月已经忙完回去。
随着宁琅东的母亲清醒,他那边事情也挺多。
童湛言收了心,乖乖跟着田新清他们播起种。
两个多小时后,夕阳彻底下山,路灯亮起时,一群人收工。
童湛言看着他们把工具放回仓库,然后或去后门或向前门而去后,去了地里,准备早点吃完饭早点去后门。
他拿着两根丝瓜回到小楼时,客厅里多了个人。
童湛言一开始还以为是徐老他们,他们有时会在忙完后单独留下和他说点事,靠近了才发现那人是清霁月。
“你怎么来了?”童湛言并未进门,直接就着院子里的水龙头冲洗起手里的丝瓜。
丝瓜虽然目前还没度过养种期,但因为是他自己解封的种子,他也能吃。
清霁月没说话,只是指了指桌上放着的那袋营养液。
那是他的晚餐。
他来找童湛言一起吃晚饭。
后门厨房也有锅灶,不过因为煮的是大锅饭锅太大,并不方便童湛言用,所以很多时候童湛言都是在小楼吃完饭再回去后门那边。
童湛言嘴角抑制不住地勾起,“等着。”
说着他把手里洗干净的两根丝瓜放下,再向着地里而去。
002.
几分钟后,他捧着一堆土豆回来。
土豆是他自己解封的种子,已经度过养种阶段,不过因为感染率本来就低,所以目前还并未大量种植。
土豆也是主食之一,等肥料多起来土的情况再好些了,他肯定是要大量种植的。
童湛言把它们洗干净扔锅里,然后加了些盐和水,开始煮。
等待间,童湛言把那两根丝瓜削了皮,切成大块。
丝瓜煮了会变软就会变小。
因为作物稀缺,这世界连个削皮器都没有,此外榨汁机、厨房用打粉机、微波炉、烤箱之类的也都没有。
童湛言琢磨着让研发团队的人研发的可能。
他能吃的作物已经多起来,油菜籽运气好这一批感染率就能到20%,下一批他单独种点在绿肥地就也能吃上,到时候菜谱可就大量解锁了。
土豆煮透后,童湛言把它们盛到一旁晾凉,然后敲了两个蛋,和丝瓜一起煮了丝瓜蛋汤。
童湛言还挺喜欢丝瓜的口感。
丝瓜汤煮好时,土豆也凉得差不多。
童湛言把它们剥了皮,用勺子一点一点碾压成泥,末了撒了些蒜末和葱进去增加口感。
这样一来,土豆泥和丝瓜蛋汤就做好。
“尝尝看。”童湛言把它们端上桌,然后看向清霁月。
清霁月有些无奈,作物是用来治疗狂暴的,童湛言却总喜欢拿来喂他。
土豆泥入口,清霁月那点无奈瞬间荡然无存,土豆粉质细腻的口感他从未尝试过。
“好吃。”清霁月道。
“放心吃,再过个一年半古云扬他们就学完了,到时候我把他们赶出去让他们自己去种,作物的压力自然而然就小了。”童湛言吃起自己的。
清霁月那点心思他又怎么会看不出来?
被提醒,清霁月才想起还有这么一回事。
古云扬他们是童湛言亲自教出来的,而且一下就是一百五十个人。
要是他们都能像童湛言这样大面积种植,哪怕不是这么大面积,那也绝对能种出不少东西。
不过这也让清霁月想起之前网上关于这基地以后的事的担忧。
现在外面种得越来越好的人本来就已经越来越多,下场的企业更是不计其数,如果再加上古云扬他们……
童湛言道:“等情况好起来了,我就不像现在这样紧赶着种了,到时候多重点生长周期长的果树之类的,只留一片地用来种菜。”
顿了顿,童湛言补充,“就种点我们自己爱吃的。”
想象着那画面,清霁月本来还有些紧绷的神经缓缓放松下来,“好。”
那样也好,那样童湛言就可以不用像现在这么累。
至于基地的运营费用,大不了他多努力些。
清家除了维护前线的产业,也是有些私人产业的。
“快吃吧,都凉了。”童湛言提醒一句。
“好……”清霁月低头认真吃饭。
因为清霁月也过来,吃完饭童湛言倒没再急着往后门那边而去,而是带着清霁月围着基地漫无目的地绕起圈吹起夜风。
作物正在采摘阶段的,种得晚或者生长周期相对较长还在开花的,刚发芽,没发芽的,土地还空着的,又或者盖着塑料膜的……
那一幕幕,挺治愈人心。
夜里,两人早早睡醒。
之后二十多天,田新清他们一边继续播种一边继续采摘。
童湛言有空时也去帮忙,但更多时候都在满基地跑。
养着蜻蜓那些的大棚,会飞跑得快的虫子早早地就跑掉,剩下那些笨的,童湛言只能带着人人为“请”它们出去。
把它们请出去后,童湛言把里面的那些都已经不知道自己走茎繁殖到第几次,长得凌乱无比的草莓全部拔了,又把土翻了一遍备着,准备晚点种些其它。
养殖区那边,苏烟然经验已经相当丰富。
不过新来的那些牛、鹌鹑、驴,苏烟然也是第一次见,童湛言还是得时不时过去看一眼,否则出了问题都发现不了。
牛、鹌鹑、驴之外,那两只母猪也先后到了预产期。
已经生过两胎的那母猪生产过程很顺利,另一只第一次生产,折腾了一整天。
去养殖场学习了一段时间,见识了养殖场里面那些母猪的凶残后,苏烟然夜里还带着人盯了新下崽的那头猪一夜。
好在一切都还算顺利。
童湛言还抽了次奖,带着两百个人去给那些玉米、南瓜和红薯做了个小手术。
他把它们头顶的塑料膜划开了个口子。
因为没有育苗,它们的体型明显要比育苗的矮小些,不过大半个月下来最矮的也已经十多厘米。
塑料膜已经阻碍它们成长。
这个阶段的它们,按算下来其实也就是假值的时候。
直接把塑料膜揭掉,土地中的水分会大量蒸发,再加上早晚温差,它们的生长速度立刻就会变得更慢。
所以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把膜划开一条小口,让土地继续保温保湿,让叶片探出头。
这个阶段的幼苗已经开始需要阳光,这样也能让叶片得以直接照射阳光。
割膜的时候,童湛言顺便让做了疏苗。
抽奖而来本来挺高兴的一群人,听说要把长得最差的那些拔了,脸上的笑容直接就僵在原地。
紧接着,就是难以抑制的心疼。
那些苗都活了下来,而且它们只是长得差了一点,也一样能开花结果。
童湛言早有准备,直接把抢肥料和土地不够的事说了。
一群人对他这一套早就打心底里接受,但那无法冲淡他们心中的愧疚,好些人甚至红了眼眶。
效率两三个小时后才提上来。
大棚、养殖区、玉米那些外,童湛言还抽奖采摘了之前的玉米、南瓜、红薯和油菜,并且新播了油菜种。
童湛言优先采摘的油菜,因为它们要脱粒还需要晾晒。
不过西瓜地那片的阳光温度都足,也就是一个星期的事。
这一个星期里,童湛言正好把玉米、南瓜、红薯都收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