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臣子死了,吴文远当然要派人去查,但不查还好,一查吓一跳,因为这事,竟然像是荣王做的!】
荣王再次:“……”
他深刻的体会到自己之前的想法还当真是多虑了,这个弟弟不仅没有进套,居然还给他设了个套!
而且谁陷害他都能陷害成功,这显得他很呆啊!
【没办法,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谁让荣王没也找个人来杀呢?下手还晚了,不过他要是真这么做了,当时的形势估计会乱成毛线球吧?没有其他意思,但这么一想居然还挺有意思的。】
作为乐子人,天幕的话语从来唯恐天下不乱。
【同样的道理,吴文远当然也不可能轻易相信这个结果,可有的时候他和他手底下的谋臣哪怕再怎么聪明,也总得按照正常人类的步调走,没有一点线索就开始真相只有一个,那是超人,不是人类。
而这个时候殷闵一贯表现在外的形象又是仁爱下属那一款,当然,这属于外界刻板印象,殷闵的风格从来没怎么变过,只不过现在大家正齐心打天下,下属们大多也没余裕为自己谋取私利而走向歪路,从而得到来自上司的铁血制裁。
总之根据吴文远派来的探子来报,楚王这个时候正在青州无能狂怒(括弧。貌似身边亲近之人的死的确令这个敌人多少乱了心绪,所以难道这事还真是荣王做的?
……也不是不行,最起码的确成功离间了这两个兄弟,令二人无法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况且自己也成了受害者之一,他完全可以找殷闵联合起来先打掉荣王啊!】
“这荣王……还真是挺倒霉的。”
不少百姓听到这里甚至都有些怜爱荣王了,这种情绪倒不至于有多真情实意,总之就是觉得对方对比起来未免太倒霉了点。
也有人聚精会神的等待天幕继续解说,所以楚王到底会不会与吴文远联合起来对付荣王?
被一众人以复杂目光注视的殷闵则沉稳的坐在原位,一脸的淡然,丝毫看不出半点会给兄弟设套的迹象。
【倒霉的荣王眨眼间就这样背了两口黑锅,还完全解释不清,就连他自己觉得对面俩人八成要联合起来了,可难道事情就这么简单吗?哎,这个时候他亲爱的弟弟就来雪中送炭来了,殷闵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忽悠说,这事儿其实就是那个姓吴的在自导自演,为的是什么不用多说,他想找我联合,但我信不过他,而咱俩再怎么样也是兄弟,最应该做的是先把外人弄死,其他的到时候再关起门来算账。
我估计这事到最后究竟是谁在暗中使坏,在殷闵看来既然查不清楚,那也已经不重要了,总之他想要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俩人他就都必须得打败,目标还是对的,那当然是先干正事重要!
这就是政治生物啊!】
既然不容易分辨出究竟是谁干的, 那就直接下定决心一起都除掉是吧?!
众人听到这里纷纷无语凝噎,但这又何尝不是楚王的果决之处?但凡他多耽搁一点时间,想要这般容易迷惑住吴文远和荣王还真不会是件容易的事。
【现在的一些电视剧就经常有一个桥段, 就是演到最后啥啥啥都没有爱情重要, 很多网友看太多视觉疲劳也跟着吐槽过。
你自己想要追求爱情, 只要不连累别人,那你怎么爱都没人管, 但问题是动不动就毁灭三界或者让别人陪葬啥的这就很让无辜的其他人难受了, 就, 三界和普通人都没有惹你。
所以说这种类型虽然作为身边人, 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差点意思, 毕竟理智过头就会难免让人觉得冷情, 但作为上位者却是再适合不过了, 最起码对需要活在社会上接受管理的大多数人而言都很友好。
就跟电视剧里王母娘娘说的神仙动情三界不宁一样, 嘶,仔细一想,要是财神爷谈恋爱, 然后徇私把财运全都给某某, 那换我我也接受不了啊!毕竟这玩意儿按照玄学来说给谁不都应该有定数的吗?他凭啥啊!】
虽然对天幕提到的所谓电视剧桥段不是很能理解,但最后一句就相当通俗易懂了, 哪怕是一辈子没读过书, 没出过村子的老汉都立刻就理解了天幕这一整段话,瞬间同仇敌忾, 这说的简直太有道理了啊!
不少人这么一想, 也倒抽一口凉气, 纷纷赞同的不能更:“说的对!绝对不能徇私枉法!”
就连太子不想娶妻的事都有小部分人开始赞同了,人心都是肉长的不是?万一日后对方偏私皇后的母族呢?前朝可就有不少这种妃子的娘家仗着女儿得皇帝宠爱, 就作威作福祸害百姓的事,反正皇帝不生也自有人继承皇位,何必闲操心这种事?
当然,这只是小部分人的想法。不过大多数人听了这个形容后倒也觉得有道理,皇帝能够理智行事,不搞出乱子来,这的确是件于国有益的好事。
【正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虽然心知肚明这个弟弟和他即便合作也只算得上是个同床异梦的半路夫妻,毕竟这么多年来大一统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只有天下归一才能算是真正的皇帝,不统一顶多算个王,格调上差远了,但凡有点野心都不可能止步——这个但凡当然也包括当事人自己。
即使如此,怎么说也比自己一个人挨打强,而且能合力分掉吴文远也对自身有很大的好处,况且荣王其实也早就想过联合的事了,他的想法差不多,吴文远这人鹰视狼顾,作为合作者实在很难让人放心这人会不会在背后捅刀子。
相比之下和他是兄弟,还颇有君子之风的楚王作为合作者就让人放心多了,不是说对方不会用计谋给人设套,这种事在战略上属于正常,但总之大事上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
半路夫妻……
两名当事人纷纷嘴角抽搐,天幕你不会用成语就不要用!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所以说信誉这种东西,最起码在你需要用到的时候还是相当有用的。
皇帝对天幕大一统的说法表示赞同,像是历史上以前还没有统一的时候,许多人做了诸侯王就已经很满足了,想要统一甚至都有只知遵循古制的人不同意,想要再次分封。
可自那之后,每当天下再次分裂,许多人心中却都无形被刻下了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将这片大陆再次统一。
这就像是一个执念。
【于是,趁着徐州那边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两方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联合了起来,快速展开了对徐州的包围,由麾下将领各自带兵出战,一连夺下好几座城池。
坐镇徐州的吴文远得此消息顿时大怒,派兵前去抵御,可麾下三名将领在各自出战的不到一刻钟,便分别被荣王麾下的方从南,殷闵麾下的周韬、宋珂等人斩于马下,士气当即锐减。
吴文远坐不住了,而且这时候他早也反应过来了,不管殷闵是看出了是他在使坏,还是即使死了身边人也毫不在意,对方能跟荣王联合到一起就代表了很多事情,他死的那名谋士,说不准就是对方动的手!
但这个时候计较这个也没用啊,不,也不是完全没用,最起码他还可以当众谴责一下殷闵的这个不道德的行为,顺便在对方与荣王之间埋下一颗钉子。】
不道德,笑了,对方有什么资格指责楚王不道德?
有人道:“这不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他这个时候显然是没什么招数了,也就只能耍耍嘴皮子。”
面对两方围攻,吴文远的形势显然不好,许多人都看出了这点,只静静听着天幕继续往下讲。
【“殷闵!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
听到站在城墙上的吴文远,骑着马兵临城下的楚王颇有兴致的抬眸:“吴兄,打不过也不至于出口污蔑吧?这显得你很输不起。”
吴文远冷笑:“那你敢发誓几个月前我麾下谋臣之死,不是你动手后栽赃给荣王的吗?”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连今日同样亲临当场的荣王表情都变得莫测了起来,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楚王的回答。
可楚王还真的不会发这种誓。
倒不是他真信发誓会遭天谴这种事,可用计谋是一回事,凭什么对方说让他发誓,他就要发誓?
至于旁边同样听到这句话的荣王的想法,有些话一旦说出口,种子就已经埋下,发誓有什么用?况且二人本就是因为利益凑到一起的,因此楚王有理由相信,哪怕今天吴文远拿出证据来证明他真的栽赃了,荣王都可以假装没看见,甚至还帮他说话。
于是他冷笑一声,说的话一点都不留情,直接便道:“你叫本王发誓本王就要发誓?你以为你是谁?你也配?”
此言一出,对面的一群人皆面露怒色。】
一句“你也配”直接展现出了殷闵狂炫酷霸拽的一面,天幕下的众人也没想到,楚王竟还有这么冷酷刻薄的一面。
但不得不说,这么说话的确很爽。
远在边关的定国公秦祎听到此处顿时哈哈一笑,一口喝空了坛中的酒“哗啦”一声摔在地上,豪迈的道:“哈哈哈,说的对!那个狗东西的孙子他也配?!”
当年打天下的时候,吴文远的祖父老吴王曾杀了他不少部下,此刻看到楚王如此不留情面的当众给吴文远没脸,定国公就仿佛在炎炎夏日喝了一口冰饮,简直不是一般的爽。
就连皇帝看的都面露笑意。
反而狂炫酷霸拽的当事人则一脸淡漠的看着天幕。
【两军对峙数日,吴军心知不敌便连挂免战牌,但这样就没事了吗?不可能的,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毕竟要打仗总不能没有饭吃,不然也没力气打不是?而为了早日攻打下徐州,虞景洵便向殷闵谏言派人潜入吴军大营烧掉对方的粮草。
而此举其实也不只有让敌方没饭吃这一个目的,毕竟粮草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被烧了肯定不可避免的分出兵力去保护嘛,而这个行为也的确成功吸引了吴军的注意力,于是当夜,联军发动奇袭,吴文远被保护着仓皇逃窜!】
天幕话音落下,一段画面便浮现出来。
【敌军粮草成功被烧的消息传来,早已在营帐中等待的众人顿时一喜,楚王不慌不忙的看向一旁面容严肃的荣王,微笑道:“那弟便先行一步了,九哥不若留在营中歇息?”
荣王看向这个自己亲手造就的对手,缓缓道:“为兄又怎可自己留在这边安逸,却让你独自一人劳累?”
兄弟二人相互对视,意义不明的话语到此为止,都心知肚明对方的目的,遂也不再耽搁,很快便分别整合好各自的队伍,亲自上马带兵出战!
敌军内部此时正乱成一片,纵然对方猜到了他们的意图,却也不可能不管粮草,兵力空虚之下,城池很快被攻破。
隔着一众火光与汹涌攒动的人群,耳边不断环绕着各种喊杀声,楚王目光如炬,很快便发现了被下属保护着的吴文远。
他眼神顿时一亮,旋即大声喝道。
“吴文远!”
声音瞬间盖过鼓角齐鸣与刀光剑影,立即响彻云霄,远远传入当事人的耳中。
而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在叫自己,吴文远一时不备,下意识地便回过身去看——只见万千人群之中,那人正挽弓搭箭,竟就这般朝自己的胸口射了过来!】
楚王精湛的射术之前便被众人见识过,见此一幕,许多人不禁心潮澎湃,以为吴文远或许便要就此命殒于这支箭下!
同一时刻,吴文远也紧盯着这一幕。
然而令所有人失望,却又令当事人松了一口气的是,这一箭不知为何竟然被挡了下来,没有射中!
”嗨呀!这狗东西命真大!”
有人不禁懊恼的一拍大腿道。
因为天色太黑,所有人也没看清原因,只恨吴文远命大。
天幕的解说再次响起。
【殷闵和荣王直接带兵把吴文远追的仓皇逃窜,顺便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直接朝着对方的心头来了一箭,明明射中了,结果这一箭却没能致死,为什么呢?】
是啊,为什么?
就连皇帝都不由身体向前倾了倾。
而殷闵听着天幕这个卖关子的语气,却本能有种不好的预感。
只听天幕铿锵有力的道。
【因为吴文远的心,早已提到了嗓子眼!】
不少人听到这里,猝不及防间,直接没忍住喷了。
第41章
天幕这个冷笑话猝不及防, 差点没把所有人的腰都给闪了,不少人听完之后,甚至不可置信的又和身边人确认了一遍自己没有听错。
这什么啊?!
许多人哭笑不得, 同时也意识到天幕方才必然是在讲笑话, 不然吴文远的心还能真提到嗓子眼儿吗?那还是人吗?
【对不起, 刚才是开玩笑的,因为吴文远带了护心镜, 所以这一箭才没成, 不过大家不要担心, 殷闵紧随其后又来了一箭, 造成的后果也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独眼海盗了。】
这个结果就让人放心多了。
【吴文远一朝大败, 之后也没能爬起来, 显然殷闵和荣王都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毕竟痛打落水狗嘛, 您既然已经跌倒了,那就继续在地上好好趴着吧,别起来了。
可求生毕竟是人类的本能, 更何况是他这种人, 既然争夺天下没得想了,那咱就回老家继续种田……不对, 继续当钓鱼佬呗, 反正前三十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没什么不适应, 但问题是殷闵也想到了这个可能, 并且不是很想放过他, 提前就让人去蹲守了,而后果不其然将人当场逮捕, 顺便缴获了当初在厉帝死后就流落在外的传国玉玺,要不他和荣王之前为啥争着要抓吴文远呢。
这方面荣王其实也派了自己的大将方从南去围堵,可惜……嗯,总之二者相遇,最终还是楚王的人成功捕猎。】
传国玉玺确实是重中之重,这也难怪之前在帐中时,荣王与楚王之间隐隐有别苗头的意思了。
而天幕结果虽说的轻巧,但想必但抓捕吴文远的途中,两方怕也是少不了许多明争暗斗。
也有琢磨着天幕停顿的那一瞬间微妙的语气,怎么觉得……这里面可能有隐情呢?
【剧情到这儿又衍生出了无数早期同人文特别爱写的情节,情节之黄暴当事人看了都想报警。说吴文远为什么要保留他被俘虏的经历?甚至这个梗最近还火到了网上,被网友们纷纷玩梗。
嗯……就,怎么说呢,这胃口也太好了,怎么什么都吃得下去。
不过要是不知道当事人历史上真正的形象的话,似乎看看也不是不行,毕竟那些文中都把他一个三十多岁虎背熊腰的独眼海盗描写的可诱人了,除了名字可以说和当事人一点都不挨边。】
“……”
老实说,天幕讲了这么久,便是再笨许多人也都该琢磨出一点来了,就例如这个黄暴的意思,许多人此时乍一听就很不敢置信,吴文远一个被俘虏的,这个黄暴总不可能是对方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那种黄暴吧?
那这……确实胃口挺好的了。
听着天幕的话,许多人不禁露出嫌弃的表情。
殷闵不愿再听这一段,他总归是在现代生活过的,有些事儿别人不清楚,他还能不明白吗?此时就算天幕没明说,他也有种自己在后世同人文中清白不保的感觉。
等回到东宫他一定要沐浴!
其中一个没被提到的当事人都是如此,另一个主要受害者就更不用说了,吴文远此时气的面色通红。
所幸他的戏份也到此为止了。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吴文远彻底扑街,外敌没了,那当然就只剩下兄弟阋墙了,普通人尚且还有为了三室一厅搞兄弟夺嫡打出狗脑子的呢。更别说他们这种级别的了,涉及到利益亲爹被复活都不好使,更何况他们又不是只有自己,还有一群嗷嗷待哺的手下呢,老板吃肉,他们也能跟着喝汤啊,肯定也想把蛋糕做大,总之就是大家都很想进步。
是以这边才干掉吴文远没多久,形势就开始险恶了起来,不出所料,战争的锣鼓很快便被打响,初八,消化了吴文远爆出来的金币的荣王率先出手,趁其不备便悍然夺下了殷闵的一座城池。】
这话说的就很真实了,亲耳听见两个儿子打的你死我活的皇帝左边瞅两眼,右边瞅两眼,也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挺希望能多给他留一个儿子的,毕竟荣王再死,他也就剩下殷闵这一个儿子和成王留下的那个孙子了。
但就和天幕说的话一样,先不说他没办法冲进去阻止,未来他要是真死了,也没人会听他的。
【荣王虽然内政是搞的不怎么样,完全没有殷闵治下繁华,为人也有点刚愎,每次吃亏都吃在不听手下劝谏上。但这个人其实也很会打仗,又武艺也很高强,毕竟作为能唯二笑到最后的人,当然也是要有点本事的,吴文远是败在两方的围攻之下,相比之下想要再干掉他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可事在人为,殷闵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就在几个月后,战事进展到最严峻的时候,一件大事就这么发生了。】
显然,是楚王的反击到了。
众人屏着呼吸,随着天幕的解说,也不自觉的紧张了起来。
下一秒,只听天幕说道。
【荣王麾下将领方从南叛变!】
荣王听到此处,瞬间捏碎了手里的杯子。
之前天幕曾说过,这个叫方从南的人是他麾下的一员大将,作为众多下属中唯一被提起名字的人,必然是有本事且受到重用的,而这样的人,竟然会因为殷闵背叛他!
画面随之展现。
【且说当日荣王正领兵与楚王厮杀,却在这时,一队人马竟从荣王军腹地杀了出来,与楚王军合在一处,猝不及防对其展开了绞杀。
荣王听到下属来报军中有人叛乱的消息,沾满鲜血的脸上满是欲择人而噬的煞气:“谁?叛变的人究竟是谁?”
他心中飞快的闪过几个名字,不是平日里偷奸耍滑,便是投奔他的时间还短,且还不受信任的将领。
谁知下属却说出了一个他从未想到过的名字。
“方从南!”
这三个字瞬间狠狠的砸在了荣王的心头,令他头晕目眩,他下意识不敢相信的道:“不可能!他怎么可能会叛变!你确定没有认错?”
被他拎起衣领质问的下属不忍的道:“王爷,叛变的人的确就是方从南,一切都是属下亲眼所见,绝无虚言!”
话说到这个份上,荣王也没办法再继续质疑,但这又怎么可能呢?他仍旧不愿相信,方从南本是贫贱出身,若不是当日他出手搭救,对方现如今还不知道能不能继续活在这世上,他自恃于此人有大恩,不然绝不会如此信任。
方从南为什么要背叛他?!
荣王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踉跄数步。
下属纷纷劝道:“王爷,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我们还是快撤吧!”
“撤?往哪里撤?前后都是他殷闵的人,援军远在千里之外,你告诉我往哪里撤?”
荣王忍不住怒吼道,他心知自己此时多半是已经无力回天,便是想要一鼓作气冲出重围,四面都是敌人,又该往哪里冲?
原本即便说不上是大好的形势,也绝对不会落到这等地步,这时他便不由有些后悔了起来,自己此次不应该亲自带兵,但转念一想,这件事却又是方从南撺掇的,当时不是没有谋臣劝过他不要亲身涉险,可楚王也在前线领兵,被他们的人截断了后方,他便想要亲自擒下对方立威,却没想到威没有立成,反而把自己折了进去,如今看来,殷闵分明是早就设好了套在等着他!
“九哥你若是愿意主动带人归降的话,我也不是一定要赶尽杀绝。”
就在这时,楚王骑着马在一众下属的簇拥下出现,他看着自己这位兄长,神色无波无澜的说道。
而与对方一同出现的,还有方从南,这个一向沉默寡言的下属此刻就宛如忠心的护卫一般,伴随在楚王身侧。
荣王没有理会楚王,只是目光如电般的看向这个背叛自己的下属道:“为什么?本王何时对你不起过,你为何要背叛本王?”
方从南沉默一瞬:“王爷您当然没有对不起我。”
荣王怒极反笑,正待说话,可却在这时,却听方从南继续徐徐的道:“但我也没有背信弃义,因为我从头到尾,效忠的都只有楚王殿下一个而已。”
“您对我的确不差,可凡事都有先来后到。”
凡事都有先来后到。
话音落下,荣王的面色顿时就是一滞,隐约带上了一丝不可置信。
方从南跟在他身边已有七年之久,对方却说从头到尾效忠的都是楚王,可七年前,大众眼中的楚王甚至还是个死人!就连他自己也已经蛰伏许久。
这怎么可能?!
殷闵怎么可能这样早就开始在他身边埋钉子!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九哥,您不也是早早就开始为自己的野心做好准备了吗?早在那时,我便已经知道你的志向,又怎么可能一点不做准备?毕竟……”
楚王含笑看着荣王缓缓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至于荣王所谓的对方从南的大恩,普通的投奔还要找机会得到对方的信任与重用,相比之下,给对方主动施恩的机会,这戏码看起来不就感动多了吗?
谁又能想到自己亲手救下的人会是敌人安插的钉子呢?
若是这样的人都怀疑,那身边怕是没有一个人可以信任了,就像楚王也不可能怀疑严松清一样,这便是防不胜防。
荣王也想通这其间的关节,不由惨然一笑。
终究是他棋差一招!
他红着眼睛环顾一周,此刻厮杀早已停止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他,静静等待着荣王做出决定。
楚王也静静看着,没有任何催促的举动。
荣王冷笑看他:“我知道你都在打什么主意,本王既败,便绝不苟活!”
说罢,手中剑锋便对准了自己,鲜血瞬间迸射而出,旁人甚至连拦都没来得及去拦。
“荣王!荣王殿下!”
下属纷纷呼喊,方从南的手也紧紧握住了缰绳,楚王见此,心中忍不住叹息。
这又是何必。
他早已亲口从吴文远的口中得知了刺杀的真相,那件事既不是荣王做的,他也可安心留对方一命,一来向天下彰显自己的仁德,毕竟怎么说也是兄弟;二来,方从南毕竟跟在对方麾下日久,如此也可安抚住他以及荣王那些残余的部下。
唯一不好的,就是荣王此生不可能再得到任何自由了,终身必须待在京城,待在他的视线范围下。
却没想到……不,或许也不算意外,荣王竟自己选择了这个结局。
他这位兄长,或许也是清楚这些才会如此吧……
“厚葬吧。”
楚王道。
声音随风飘荡到了远方。】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荣王听到这里,陷入了良久的沉默,真是如此的话,那楚王还当真准备的足够充分。
连信任的将领都是对方的人,二人之间必定少不了暗通款曲,自己却还没有发现,仔细想来……输的还当真不冤。
画面渐渐散去,许多人却还仍旧沉浸在方才的那一幕久久回不过神来,谁又能想到楚王竟如此早便布局设计起了荣王?!
一旦从方从南从始至终就是对方的人这点出发,那之前追捕吴文远没能先一步成功,怕不就是这人故意的吧?
而谁又能够想到,自己好心好意救下的人,竟然会使敌人刻意送到他跟前的呢?更重要的是,七年了,方从南竟然都没有背叛,这点无论从哪个方向去想,都绝对不可能有天幕说的那么简单。
许多人只是这么一想,便觉得头皮发麻。
这……太子,实在是个可怕的人!
【荣王既死,他麾下剩余的那些人瞬间便也成了无头苍蝇,便是有野心之辈想要趁机自立,先不说内部意见短时间根本无法达成统一,也要看看殷闵此时答不答应,于是便只剩下了唯一一个选择,那就是投降。
至此,殷闵正式成为了这天下的共主!盘旋于这片大陆上多年的纷乱也就此彻底画上句号。
新的篇章,即将展开!】
【九州一统, 天下归心。
帝王身着一身华贵冕服,头戴十二冕旒,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敬告天地, 拟定天凤二字为年号, 随后坐于龙椅之上接受百官朝贺。
听着下方山呼万岁之声, 楚王,不, 如今的他已然是这天下之主了, 帝王登临绝顶, 自高处垂眸, 声音带着威仪道:“众卿平身。”
随后便是大赦天下, 封赏群臣。】
画面的最后停留在这一幕, 君威煌煌, 君威赫赫, 恍惚间,坐在席间的诸多老臣仿佛回到了当今陛下刚刚登基的数年前,同样都是军功卓著的帝王, 谁能想到有生之年他们竟能同时见到两个。
今夜大概许多人无法安然入眠了, 皇帝散去宴会之后,便单独将荣王叫走, 想了想, 随后又把太子给捎带上了。
殷闵觉得皇帝八成是怕有闲人多想他要改立太子,这才把自己也给留下了, 虽说这想法有些离谱, 可旁人随便瞎说两句搅和搅和又不妨事, 但皇帝要考虑的显然就多了。
过问了几句功课,又被考校了一番关于民生政务方面的见解。
前者没什么可说的, 太傅林昇早就在第一天授课的时候就私底下称赞过太子的资质,后者皇帝听了倒是颇有些惊喜的意思,毕竟他从前也没往这个方向培养过殷闵,这方面太子完全可以说是野生的。
再一看殷闵神色,丝毫没有因为天幕一直以来的盛誉,以及方才亲眼目睹自己登基的一幕,而产生什么骄矜自傲的情绪,可见后世人夸赞的情绪稳定,还真不是假话。
资质果然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