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餐桌上将事情定下来,晚上一点多才各自回住处睡觉。
有了新菜,周晏实在激动,回去之后也没睡着,半夜爬起来写了半天的工作计划,写完之后保存好才爬上床,心满意足地睡了。
周晏第二天依旧起得很早,起来之后精神抖擞,给老顾客发了个试菜邀请,让老顾客们过来尝尝酸笋榛鸡汤,并提意见。
正好夏季的蔬菜陆续下来了,店里也有很多新菜,周晏打算一并做出来,请老顾客们提提意见。
他素来人脉广阔,老顾客也很捧场,接到他的信息,纷纷给他回电,表示愿意过来。
他邀请的大多都是食客,不过也有同行听到消息后表示要过来尝一尝。
比如之前用过卿孟祝家番茄的厨师长范东华。
范东华主动打电话说想尝一尝酸笋榛鸡汤,周晏自然没有拒绝:“正好,范哥你过来给我提提意见。”
范东华:“哎,哪里称得上意见?就是交流交流,你们卿总家的菜最近太有名了,我好多粉丝都说想再让我尝尝他家的菜,我就厚着脸皮过来看看了。”
周晏笑着说道:“没事,你尽管来,我正需要一些实力强的老前辈帮我把把关。”
范东华:“那我能拍摄不?也算是个探店了,我拍点素材。”
周晏:“那我得问问我们卿总,范哥你等一下,我跟他商量一下再回复你。”
范东华:“应该的,我等你的回复。”
范东华好歹也算个大网红,他愿意拍摄,其实也是个宣传的好机会。
卿孟祝听完,觉得白来的流量不要白不要,直接答应了下来,标明拍详细一点也可以,他们的食材不怕被拍。
于是,周晏跟范东华约了第三天,说要做一下准备,再让范东华过来探店。
在范东华来之前,周晏先请了老食客们试菜。
来的老食客虽然大部分都不会做饭,但他们有钱有闲,在美食上又有一定的追求,舌头都叼得很。
周晏招待了十多位老食客,愣是没听到一点差评,他就知道这次稳了。
于是,周晏在农庄招待范东华。
范东华也是第一次来他们农庄,带着团队过来拍摄的时候,忍不住对周晏说道:“你们这里不愧是藤城的农庄,就是霸气,我探了那么多店,也没几家的面积和装修比得上你们家。”
周晏笑容满面地跟范东华握手:“别的还好说,我们农庄里的植物是我们卿总亲自管理的,所以我们这里的环境特别好。”
范东华左右张望:“看出来了,颇有点闹中取静的感觉啊。”
五月了,草木深深。
范东华他们在外面还觉得热,一进农庄,树荫和水汽扑面而来,瞬间心就静了。
哪怕他们这次不是来探店,就是普通地进来用个餐,也是要夸的,这家农庄的环境太好了。
范东华作为半个同行,这次除了过来探店试菜,也要看他们的厨房。
周晏一点都不怵,他们的厨房管理得挺好,所有人员都有相关证照,水平也过关,所有的食材也都有着很清晰的来源,全是一水儿国际高端食材——尤其那些进口食材,基本都是行内有名的食材。
后厨的食材要是被拍下来,放到网络上应该也是加分的。
自从周晏答应拍摄,范东华就知道他们这地方差不了,然而真正进到后厨看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惊讶了。
范东华:“你们这里也太好了吧,怎么做到那么干净整洁,管理得井井有条的?”
周晏的脸上带着骄傲:“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全都拿同水准的同行百分之一百二的工资。”
这下,不仅范东华脸上露出了惊叹,连他后面跟着拍摄的工作人员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惊叹的表情。
果然是大农庄,真有钱啊。
周晏给范东华介绍后厨的食材和工具,重点介绍今天的酸笋和榛鸡:“酸笋是我们老板承包的竹林里面产的,用井水泡足了六十天,所以才会有这么金黄明亮的色泽。”
范东华忍不住微微低头闻了一下:“确实酸香,我看你们这竹笋也足够脆嫩肥厚,是用冬笋泡的吧?”
周晏:“对,这一批酸笋是用冬笋泡的,我们刚泡下去的那一批就是春笋了。”
范东华:“那榛鸡呢?”
周晏:“榛鸡也是养在竹林里的散养走地榛鸡,模拟野生环境,吃的是草籽小虫,喝的是山泉水,养殖的时间基本长达半年,宰杀之前也经过了检疫,这是我们的证书。”
范东华点头:“是弄得挺规范。我现在比较好奇酸笋榛鸡汤的味道,这道菜的灵感是来自于文学作品里面的酸笋鸡皮汤吗?”
周晏笑道:“不知道老板的灵感来源是什么,我们老板让做的。”
卿孟祝之前提出酸笋榛鸡汤更没有考虑过文学作品里面的菜品,他纯粹是想用优质的食材堆一堆,稳住农庄的口碑。
“优品-”的竹笋和“精品”的榛鸡,目前应该是他们能批量拿得出来的最好食材了。
周晏带范东华在后厨参观了一圈,然后开始做酸笋榛鸡汤。
这道菜的配方完全不用保密,它考验的就是厨师对火候的把控能力和食材的品质,周晏大大方方地在镜头下做好,又请范东华品尝。
周晏做这道菜的时候,范东华就知道这道菜一定翻不了车。
太香了,同为厨师,范东华知道那是食材带来的本源香气,是任何一种烹饪手法都没办法凭空达到的香气。
等喝到汤的时候,那香、浓、酸、鲜的滋味,直让范东华闭着眼睛仔细品尝。
喝了好几口,范东华叹了一声:“太香了,难以想象食材居然配合得这么恰到好处,互相映衬,互相点睛,你们这汤做得真好。”
周晏笑着说道:“我们的汤好就好在食材特别好,之前有食客说,一口汤喝下去,整个味蕾都被点亮了,人好像忽然‘醒’了过来。”
范东华又仔细品尝一口,点点头:“这话总结得到位,哎,怎么不知不觉就喝完了?我再来一碗尝尝。”
周晏:“来来来,我给你盛。厨房里也还有,这是我们的招牌菜,后厨都备着。”
范东华喝着汤,忍不住说道:“你们这不叫招牌菜,应该叫镇店菜。有这道菜在这里,谁来都不能说,来你们农庄来亏了。”
周晏看他是真的喜欢,笑着说道:“那范哥你回去的时候打包只榛鸡带回去。”
这也是给范东华提供素材,方便他后续拍视频了。
范东华闻言果然一喜,笑着答应下来:“那我就不客气了。”
第171章 竹林里长出了一棵变异的竹子
农庄里的酸笋榛鸡汤顺利成为新的招牌菜,卿孟祝见状,安排人将积攒下的榛鸡蛋送去孵化。
他们要抓紧时间孵化出一批小榛鸡,要不然这批榛鸡用完了,接下来的招牌菜就很难接上档了。
又忙碌了一早上,卿孟祝刚从山上下来,赵和曦提着一个西瓜过来找他,问道:“竹林那边怎么了?叮叮当当的。”
卿孟祝:“春晰订了自动养殖系统,我们之前的装修申请下来了,现在正在改造山上的鸡舍,准备用更科学先进的养殖方法。”
赵和曦:“哦,我明白了,就是你之前跟我说的,给榛鸡打上脚环,智能养殖,对吧?”
卿孟祝点头:“差不多,反正就是引入智能养殖系统,加强监管,减轻人的负担。你怎么过来了?”
赵和曦:“给你送西瓜。”
卿孟祝接过他手中的西瓜:“今年的西瓜下得还挺早,前段时间我还在想要不要种西瓜,后面给忘了,等有空我种点。”
赵和曦那是得意地敲了敲瓜:“这就是我们的西瓜。”
卿孟祝抬了抬眉毛:“什么时候种的?我怎么不知道?”
赵和曦:“不是我们种的,是它自己长出来的野瓜。冯姨他们干活的时候看到了也没有拔,偶尔还会浇一点肥料跟水,现在长大了我就抱过来了。”
卿孟祝没想到地里居然还有野西瓜,敲了敲:“那可真是意外之喜,应该熟了,我先拿去冰箱冰一冰,晚上再吃吧?”
赵和曦:“都随你,好几个呢,我跟大家已经在地里吃过了,味道还不错,这个是专门给你带的。竹林那边什么时候才能弄好?我看你都好一段时间不去田里了。”
卿孟祝:“也没有,我前天傍晚还去巡视了一圈,感觉我们田里的菜都长得挺好的。”
说着,卿孟祝又说道:“竹林那边可能还需要一两个星期,我现在正在竹林里种大豆,要种完大豆再说。”
赵和曦第一反应便是:“竹子长得那么茂盛,在竹林里面种大豆能长起来吗?不会被遮住阳光吗?”
卿孟祝:“我修剪过竹子的枝条了,也不是每一寸土地的竹子都很茂盛,在能晒到阳光的地方种大豆就行。”
大豆除了能固氮之外,还能利用发达的根系松土,在竹林里种大豆有利于竹子的生长。
除此之外,大豆也是主粮之一,卿孟祝想要成为中级种植者,需要有种植大豆的经验。
经过综合考虑之后,卿孟祝干脆就在竹林里种了一批。
大豆属于非常好种的植物,犄角旮旯都能活,顶多就是产量低一点,他种一批也不麻烦。
星际商城上没有大豆卖,这批大豆还是他线上线下考察了好几家店,最后才找到的“良品+”大豆。
现在种下去,等秋天的时候应该能收获到不错的豆子,到时候能做个豆浆、豆腐之类的,味道应该会很好。
卿孟祝现在一心扑在竹林中,基本每天都要巡视一圈。
两座山巡视下来,他每天都累得够呛,确实没有太多精力关注其他的事情了。
不过,竹林给卿孟祝的回报也很丰厚,除了竹虫、竹笋、竹荪等之外,偶尔还能发现野生的药材。
这天,卿孟祝正带着两只狗子在山上巡逻。
护法和护卫习惯了跟卿孟祝上山,到了山上后,一直在他身边跑来跑去,呼哧呼哧地吐着舌头喘,显得很是兴奋。
竹林里有各种昆虫、野鸟之类的小动物,两只狗子看见这些小动物就会兴奋起来,甚至会有捕猎的举动——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捕不到什么东西就是了。
卿孟祝已经习惯了两只狗子的动静,也没有管它们。
就在卿孟祝认真巡视的时候,跑到前面的两只狗子忽然“汪汪”地叫了起来。
卿孟祝养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听它们的声音就知道它们在前面发现了一点有意思的东西,于是扬声回应道:“别催,我马上过来。”
护法和护卫:“汪汪汪!”
听声音还是在催促,卿孟祝“啧”了一声,抬腿往那边走。
卿孟祝猜测前面可能有新长出来的蘑菇,竹林比较湿润,天气暖和之后就有特别多的蘑菇。
当然,这也得益于他没少往竹林里扒拉各种野生蘑菇的孢子。
孢子放多了,总有长出来。
卿孟祝背着背篓往前,眼看就要到狗子们所在的地方时,他突然看见一根新长出来的竹子。
这是由竹笋长出来的竹子,可能是这两天长出来的,顶端还是笋尖的模样,底下就已经化成了竹子,整根竹子长得特别高,大概有两米多。
这么高的新竹子在竹林里并不罕见,刚刚他巡视的时候就发现了几十根。
如果没有意外,一个月后,它就会变成嫩竹,和周围的竹子没什么两样。
不对劲。
卿孟祝的直觉第一时间向他示警。
这根竹子的颜色跟姿态有点不对,它好像跟周围的竹子竹笋都有点不一样。
好像鸭子里面混了只大鹅的感觉。
卿孟祝这么想着的时候,走过去仔细查看。
“哪里不对了?”卿孟祝围着竹子自言自语,还敲了敲竹子,“难道是变异了?好像比一般的竹子要高。”
卿孟祝转头看了看周围的云镜竹,很快发现,这棵新长出来的竹子确实要高一点,质地好像也坚硬一点,敲击的声音有点“吭吭吭”的,像是金属的声音。
作为一个初级种植者,又购买了楠竹的中级种植技能书,卿孟祝从不怀疑自己的直觉。
他察觉到这点之后,立刻停下脚步,仔细查看眼前的竹子。
不是错觉,这棵竹子就是变异了,只是不知道变异的程度和方向。
卿孟祝这么想着,干脆掏出手机对准这棵竹子开始扫描。
商城助手的扫描结果显示,它果然是一种新的竹子,而不是云镜竹。
它的品质比周围的竹子稍微差一些,虽然也达到了“优品-”的品质,但是离“优品”还有百分之九十九的距离。
不,现在重要的不是它的品质,而是它的变异情况。
卿孟祝拿商城助手查看它的有效成分,可惜的是,它的主要有效成分和周围的竹子一样,看不出它变异的方向。
看来,就算是变异了的竹子,也还是竹子,没法从成分上和周围的竹子区分开来。
尽管这样,这已经足够令卿孟祝惊喜了。
他立刻掏出手机,找到明春晰给他特制的地图,在地图上标记这里有一棵变异了的竹子。
种了这么久的竹子,这是他培育出来的第一棵变异竹子。
卿孟祝怀着激动的心情给这棵竹子拍了照,第一时间发给了明春晰。
他没有具体说明,明春晰还是立刻反应了过来:【这棵竹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卿孟祝:【它不是云镜竹,而是一种新竹子!我刚刚发现的。】
明春晰:【变异?】
卿孟祝:【对!我打算跟段老总那边说一下,你觉得怎么样?还是等过几天,它长成了新竹,我截取一段竹枝,培育出了新的竹苗再说?】
明春晰很快回复:【我投培育新的竹苗一票。要是将这棵竹子直接交上去,他们未必能种得比你好,还不如两边都留下竹苗,比较保险。】
卿孟祝想想也是:【那我先不说了,等它长起来再说。哎,护法和护卫正在咬我的裤脚,我不跟你说了,等你回来再聊,你下午早点回来啊。】
卿孟祝聊完,收起手机低头看两只狗子。
两只狗子在前面等他等不到,又跑回来叼着他的裤脚,想拉着他往前面走。
对上他的视线,两只狗子大声地:“汪汪!”
卿孟祝抢救回自己的裤脚:“你们别汪了,前面有什么?”
狗子没法说话,只能绕着他走了两圈,继续叫。
两只狗子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卿孟祝跟着它们去前面看。
没想到去了前面,发现是一小丛野百合,也不知道什么动物把它们带到了这里。
可惜了,现在不是收获百合的季节,没法采挖。
卿孟祝摸了摸两只狗子:“就让它们长在这里吧,别管了。”
护法舔了舔鼻子:“汪。”
护卫也没再叼卿孟祝的裤脚。
这应该就是答应了。
卿孟祝没心情管野百合,他继续回去看那棵变异的竹子。
可惜凭他的肉眼,他实在看不出来这棵竹子的更多信息,只能做好标记之后暂时作罢。
这里有一棵变异的竹子,说不定会有第二棵。
卿孟祝在竹林里寻找起来,可惜他走遍两座山,也就找到了这一棵。
倒是在走的过程中,他又发现了不少野生的草药。
这棵变异的竹子实在太难得了,第二天卿孟祝带着肥料和井水上来,打算给竹子浇水施肥。
等这棵竹子再长大一点,他就可以割下枝条,培育新的竹苗,用以研究了。
没想到,卿孟祝还没来得及培育新的竹苗,段宇昂那边先给他打电话:“孟祝,我们这边培育出了新的竹苗,你哪天有空?我给你送过去。”
卿孟祝:“啊?新的竹苗?”
段宇昂意气风发地说道:“是啊,就是用从你那里带回来的竹子培育的。我们专门将竹子送去太空,用太空诱导技术培育了好几株竹苗。”
卿孟祝:“确定吗?”
段宇昂:“已经做过基因方面的检测了,非常确定。我们这边的几位领导说你种竹子的技术非常强,想分几株过去你那边,让你帮着种,你觉得怎么样?”
卿孟祝张了张嘴:“我这边应该也很快就能培育出新的竹苗。”
这次轮到段宇昂:“啊?”
段宇昂很快就带着工作人员赶了过来。
一行人抵达卿孟祝家,卿孟祝也不废话,直接带着人上山,站到了那棵变异的竹子前面。
卿孟祝摸了摸竹子的外皮,转头对众人说道:“就是这棵竹子,它刚长出来的时候,我就发现它跟其他竹子的颜色不一样,姿态也不一样,它长得更高,竹节处还有点发红。”
大家一起看向面前的竹子。
段宇昂说道:“我们得截取点枝条回去研究一下。”
卿孟祝毫无意见:“尽管截,只要不碰主干就行。”
段宇昂后面一个研究员带着激动的语气嘟囔:“难得出现了变异的竹子,保护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还碰它的主干?”
卿孟祝笑笑,这群人比他更宝贝这棵变异的竹子,也是件好事。
段宇昂今天带着研究人员过来就是专门看竹子的,看完他们就要回去了。
在离开之前,段宇昂私下问卿孟祝:“你们去边疆开农场的事情考虑好了没?”
卿孟祝无奈:“心里想去,只是实在抽不出空来,要等明年再看看了。”
段宇昂拍拍他的肩膀:“明年也行,明年我们同样能帮忙。”
卿孟祝感激:“麻烦了。”
段宇昂笑:“应该的,不麻烦,巴不得你们能去。”
段宇昂他们很快离开,倒是给卿孟祝留了三株太空育种的竹苗。
这三株太空育种的竹苗格外瘦弱,卿孟祝目测,应该是“精品”的品质,他用商城助手扫描的时候发现果然如此。
可能太空育种的过程中,对竹苗造成了一定的损伤。
不过,这三株竹苗确实变异了,竹质更加坚实细密,韧性也更强,要是它们能一直保持着这种形状,等长成竹材的时候,就能用去制作高新材料了。
竹苗已经送过来了,卿孟祝便拿到山上,在用过地力恢复剂的地方挑了三块稍微空一点的地,把这三株竹苗种上,同时浇了井水。
希望这些竹苗能在这里生根长叶,尽快成长起来。
段宇昂他们那边有同批的竹苗,他不好给它们堆太多的星际物品,要不然真可以用生长液试试。
在卿孟祝忙着种竹苗的时候,段宇昂带着研究员回了他们集团,其中还带了十段从卿孟祝家变异的竹子上截取下来的枝条。
他们将枝条送进实验室,经过检测之后,他们很快发现这确实是变异的竹子。
看着各项检测数据,他们发现,卿孟祝家的变异竹子甚至比太空育种育出来的竹苗更好一些,不过太空育种育的竹苗还没长大,具体比对要等这批竹苗长大了再说。
研究人员忍不住感叹:“这么快就搞出了变异的竹子,那位卿总还真是埋没在乡野中的天才。”
另一名研究员头也不抬地说道:“人家是天才,可没有埋没。最近很火的弑虫杆菌,弑虫杆菌生物导弹和蚯蚓,都是人家公司的产品。”
先前那名研究人员查了一下:“咦,还真是,怪不得人家那么厉害。这么厉害的一个人,没往学术方向发展啊?”
另一名研究人员:“可能志不在此吧?人家都是老总了,利用公司的资源比去大实验室或研究所舒服多了。好了,快别聊了,组长在看我们。”
卿孟祝不知道背后的讨论,他依旧按部就班地种植他的竹子,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他很忙,明春晰便多承担了一些家务劳作,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最近都是明春晰在干。
傍晚,卿孟祝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正看见明春晰从烘干机里取出烘干的衣服叠好,不由过去趴在他背上,将脸贴着他的衣服:“这阵子辛苦了。”
明春晰稳稳地接住了卿孟祝:“还好。你怎么样?真不用多请两个人一起忙山上的竹子?”
卿孟祝:“不用,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山上的土很快就能换好,不用担心。”
明春晰:“换好山上的土后,是不是就轮到挪虾了?”
他们在网箱的青虾一直交给陈屹在管理。
卿孟祝偶尔会去看一看,这些虾苗长得不错,现在已经快脱离蚤状幼体,成为幼虾了。
一旦它们正式成为幼虾,就不能再放在网箱里养了,而是要挪到稻田和茭白田里,要不然它们的营养会跟不上。
卿孟祝家现在一共有五亩稻田和一亩茭白田,六亩田加上两口池塘,应该足够养这些青虾了。
只是他不把青虾交给公司养,全留在自家养,那么就不好将养殖青虾的活全交给公司,自己也要去看着点,多多出力。
卿孟祝想到这点,更不想动了,将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明春晰身上:“这活怎么那么多啊?”
明春晰:“委托给公司干?”
卿孟祝:“好多注意事项他们都不会,得我亲自出手。对了,要是在稻田和茭白田里养青虾,我想在田里也埋一点灵珠渣。”
999星币的灵珠渣对现在的他们来说已经不是负担,完全不用考虑价格问题,想买就买了。
卿孟祝打算一亩地用一袋灵珠渣,把田里的水的质量拉上来,在更好地养殖青虾的同时,也方便种植水稻和茭白。
水稻和茭白都需要大量的水源,水源好了,它们才能长得更好。
正是因为需要在田里埋灵珠渣,卿孟祝才不想把相关的活交给公司那边,全都交给别人,风险太大了。
明春晰大概知道他的想法,说道:“周末再埋吧,我跟你一起。”
卿孟祝心中一松:“行,那我先安排别的事情,等周末再干。”
明春晰:“别的什么事情?”
卿孟祝:“种西瓜?你前几天不是说和曦带过来的那个西瓜挺好吃吗?我在星际商城搜了一下,上面有瓜种卖,688星币一袋的西瓜种,我打算买了在后院种一点。”
西瓜对土质的要求没那么高,实际上相比起田里松软的泥质土壤,它们会更适合沙质土壤。
卿孟祝家的后院就是这样的砂质土壤。
他打算把西瓜种在榛鸡圈里。
现在榛鸡全都放到竹林里养着去了,榛鸡圈空着,短时间内都不会派上用场。
又因为榛鸡在这里生活过,留下了大量的榛鸡粪,后院的土壤肥力非常不错,种西瓜应该不错。
主要西瓜种在后院方便照看,想吃的时候也方便摘取。
明春晰对此没什么意见,卿孟祝便直接在星际商城买了一袋西瓜种子。
688星币一袋的种子才包含100粒种子,好在每一粒都非常饱满,看起来质量不错。
卿孟祝稍微育了一下种,然后把冒出了白芽的西瓜种子种到后面。
他特地挑了个下午开始种西瓜。
种西瓜的时候,赵和曦过来找他,看他正蹲在后院里忙活,敲了敲后院的篱笆,问道:“需要帮忙吗?”
卿孟祝抬头:“还是我自己来吧,我比较好把握行距。”
卿孟祝种西瓜也没有提前起垄,依照他现在的种植技术,他往地里一蹲,对地里的情况就能大致地摸清楚了,起不起垄都无所谓。
要是换一个人来种,可能就把握不好植株间距的大小,也把握不好挖坑的深浅。
688星币一袋的西瓜种子,尽管他们现在不缺星币,也是不能浪费的。
赵和曦:“谁说种西瓜的事了?我是说你们的虾。”
卿孟祝笑:“虾也不用帮忙,等周末的时候,春晰会回来跟我一起弄。”
赵和曦:“你们一个周末要弄六亩地啊?”
卿孟祝:“还行,主要养虾也不像种东西,还要一株株种下去,我们只要管理一下稻田和茭白田的水质,施点肥,就能把虾苗放下去了。”
赵和曦蹲在旁边:“那是不是要种什么藻?我看你们家池塘去年好像种了。”
卿孟祝:“对,要在回形沟里种一批轮叶黑藻,不过不用太多,那玩意自己繁殖得很快。轮叶黑藻可以给青虾补充一点口粮。”
回形沟就是挖在稻田和茭白田四周的深沟,那是给青虾躲避天敌用的,此外也可以给它们避一下暑。
现在还没到盛夏,田里的温度不算太高,青虾直接在浅水区活动也可以。
要是到了盛夏,最高温度甚至能达到40℃,到时候肯定需要深沟,不然水量不够,水温快速上升,甚至能将青虾低温慢煮,直至煮熟。
卿孟祝把西瓜的种子种下去,又拿桶去水井那边挑水。
他按下电动按钮,水泵将清凉甘甜的井水抽上来。
赵和曦跟进跟出,一直跟在他后面。
看他抽了井水上来,赵和曦探头看了一眼:“直接给西瓜种子浇井水呀?那温度会不会低了一点?”
井水冬暖夏凉,现在就到凉的时候了。
卿孟祝:“没事,我稍微放一放再浇。”
赵和曦:“哦,那也行。那我们接着回来说虾,你们要是周末才将虾转移到田里,那这两天是不是有空?我之前跟你说的柿子树,现在我们去选了吧。”
卿孟祝忙起来还真把柿子树给忘了:“你找了几家备选的果园?”
赵和曦:“原本找了三家,最近又找了两家,分别是软柿、脆柿和火晶柿,我还发调查问卷了,会员们选火晶柿的比较多,市面上的火晶柿价格也比较高。”
卿孟祝闻言便道:“那我们就选火晶柿好了。”
赵和曦:“没那么容易,火晶柿的价格比较高,果苗的价格也高,而且市场上的果苗良莠不齐,我分不出来,得靠你出马。”
卿孟祝笑笑:“行,那我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