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拍了拍吴家媳妇的肩,道:“好歹人是保住了,一家人在一起,都向前看,想办法谋条生路比什么都强。”
“道理我知道的,婶子。”难过归难过,日子还得活下去。
只是她男人接受不了自己半瘫的事,整日跟丢了魂一样,公公婆婆又自责不已整日以泪洗面,丫头又还小。偌大个家,如今只能靠她到镇上给人缝补浆洗撑着。
好在夫家不是那黑心的,日子再难也没想着卖丫头去换钱,公婆相公没出事前都待她不错,她也没想过一走了之。
江云看着吴家媳妇单薄的背影,明明只比他大两三岁,却仿佛苍老了十岁。
从前他觉得自己日子是最苦的,可后来遇上顾家,再没挨打挨骂饥寒交迫过,日子已经过的比镇上的夫郎媳妇还好。
如今见了吴家的境遇,才觉得真正的苦是要苦一辈子的。
顾承武偏头一看,发现夫郎小小年纪颇多感慨,端的少年老成的模样,他不由一笑,手指揉开江云微皱的眉头,道:“叫上娘,回家去了。不是挖了猪鼻孔?回去拌着吃。”
说到吃,江云眼睛便亮了,和顾承武并肩走在田埂上,盘算着拌几种口味。
顾家院子外的不知名野树也冒出新芽,张翠兰往徐大娘张秀兰家看秧苗种子去了,江云和顾承武拿出钥匙开院门。
门刚一打开,余光里一黑一黄嗖地一下窜进去,江云看呆了,半晌扯了扯顾承武的袖子,指着大黑的狗窝道:“有、有只黄狗。”
顾承武也注意到了,大黑向来是青苗村狗中霸王,其他家狗野狗见了它都要害怕,怎么今天反倒往家里带了一条回来?
黄狗长的眉清目秀,体格比大黑小一些,身上毛发打结无光,唯有一双狗眼亮堂堂,看着就知道是野狗。
此时大黑和黄狗窝在狗窝里难舍难分,江云哪还有不明白的,大黑这是给自己找了个媳妇呢。
他抬头眼巴巴看着顾承武,捏住顾承武一片衣角,轻微摇晃道:“可以……可以留下它吗?”
顾承武原本是不赞同的,黄狗是野狗,难免有野性,若是不注意把夫郎和干娘咬了该如何是好。
可一看夫郎殷殷请求的模样,他拒绝的话说不出口,微微叹口气道:“好,不过需要人教它规矩,若它不服管,便留不得。”
无论如何,人的安全才是重要的。
江云眼眸含笑,道:“那、那给它起个名字……叫……小黄如何?”一大一小一黑一黄,正匹配呢。
乡下人养狗都是根据狗的特征起名字,好记又顺口,顾承武当初给大黑起名也这样,因此没有反对。
本以为小黄得花费些时间驯养,没想到比大黑还有灵性,且性格温顺,只一个时辰,就能看懂顾承武的手势和命令,让它坐就坐,让它吃饭才吃饭。
江云在一旁蹲着观赏,对小黄越发喜爱了,从灶房拿了半根没肉的骨头扔给小黄,这本是留给大黑吃的。
大黑也在一旁看着,一双狗眼一动不动,目光都在“媳妇”身上,时不时聒噪地“汪汪”两嗓子。
江云看的乐呵,道:“都、都知道关心小黄了。”
张翠兰拿了几包秧苗种子回来,被家里多出的一条黄狗吓了一条,见黄狗趴下没叫唤,她才松口气。
听儿子儿夫郎说了原委,才指着大黑狗鼻子笑骂:“长能耐了你,春天来了,都知道给自己找伴儿了。”
骂归骂,也没抱怨什么。家里有时候人都出门了,多条狗看家还放心些。
傍晚江云打了盆水洗猪鼻孔,小黄就在旁边安安静静陪着它,别提多乖顺了。
猪鼻孔泥沙多,用水洗了三四次才洗干净,装在盘子里淋上麻辣鲜香的辣椒油,几滴香醋,洒上盐胡椒花椒,筷子一拌就是一顿菜,夹一筷子吃起来脆生香味十足。
第63章
冬后难得出了一日大太阳, 前几日的厚夹袄已经穿不了了,稍微一干活便容易出汗。江云搬了小凳坐在廊下,靠着柱子在太阳里打盹。
吹来的风仍是微冷的, 张翠兰端鸡食路过,放下鸡食,转回房里拿张毯子给江云盖上。
顾承武趁着休假日,从后山拉了两根大毛竹, 用柴刀劈开,刮掉竹青编成围栏, 又和了一堆黄泥,抹在竹围栏上,篱笆就算做好了。
开春鸡苗鸭苗都要买,原本宽敞的后院,篱笆一放便显的拥挤。
张翠兰轻手轻脚绕过江云,来到顾承武旁边, 小声道:“我瞧着鸡鸭鹅都放不下,院子前后外面都宽敞, 找个时间稍微扩一下。”
顾承武手上动作停下, 想了一下,道:“普通的草棚便好,把后院墙推一部分, 往外再搭一面墙。”
鸡鸭不像人住的那么好, 但也得把墙砌高了,就怕那手脚不干净的,半夜翻墙来偷。
“不然家里有两条狗,前院后院各栓一条,白天再放出来让他们自己跑。”张翠兰琢磨。
顾承武回头看了一眼狗窝里难舍难分的一黄一黑, 只怕根本离不开,一离开就得叫唤。
“买鸡鸭不在眼下,等他俩下了狗崽,狗崽大了自然会看家。”顾承武道。
他说的不无道理,张翠兰一想也是,便没管这事。
说话的功夫,江云已经醒了,迷迷糊糊睁着眼睛,脑袋还有些不清醒。
他刚一醒,小黄便“抛弃”大黑,绕过来趴在他面前,头搭在前爪上,尾巴时不时摇晃一下。
简直比小娃娃还乖巧,江云看的喜爱,忍不住上手摸了摸狗头。摸完下意识抬手一闻,皱起了眉头,好大一股狗味。
小黄来的时间不久,家里人都忘记给它洗个澡。乡下人一年只给狗洗一两次澡,夏天的时候往河里一扔就行。
但现在是冬后,河水尚且料峭,不管人或者狗,下去了都受不住。可小黄太臭,指不定大黑也臭了,江云有些犹豫。
小黄看了眼江云,似乎也察觉出什么,低着头呜呜走远些,在江云几步外趴下看着他。如此委屈的目光,让江云都有些责怪自己。
顾承武很快做好一半篱笆,他干活认真,连夫郎醒了站在自己身后都没发现。
拿刀的时候,才看见江云在他面前蹲下,抬头眨眨眼睛望着他,犹豫开口:“我想烧热水,给、给小黄洗个澡。”
顾承武放下刀,道:“怎么突然想起这事?”
江云狡黠一笑,立马把摸过狗的手送到顾承武鼻子前。
顾承武便立刻皱眉,握住夫郎的手腕,“做什么了这是?”
江云铺垫好,才说道:“方才、方才摸了摸小黄,他、好臭。”
原来是狗身上的味道,顾承武倏然反应过来,夫郎这是故意捉弄他呢,就是想让他也被臭一下。他唇角微扬,抓住夫郎两只手腕。
江云愕然,被握住手无法反抗,只能任由他大白天的偷香。两人嬉笑片刻,江云才得以挣脱手假装老练,只是熟透的耳尖出卖了他。
顾承武道:“趁着晌午太阳足,不如现在烧热水给两只狗都洗干净。再过几日春耕忙起来,便顾不上它俩。”
一黄一黑还不知道接下来要面临什么,正靠在一起互相咬来咬去,等被双双按在水里的时候,已经逃不了了,只能呜呜认命,简直一对落难夫妻。
江云找了以前不用的老木桶,洗干净装上皂荚水,用丝瓜瓤给两条狗搓洗,顾承武按着小黄,免得它急眼咬人。
好在两只狗都算听话,洗完摆摆水,自己跑到院坝里太阳底下吹风晒太阳烤干。
晌午要做饭,江云不能只顾着玩,切了半块冬瓜,用油炸肉炒了做汤,又简单炒了两个菜,一家人随随便便吃一顿。过年都是大鱼大肉,若不吃些素的,肚子可受不了。
张翠兰正清理出好的种子,一边筛选一边说话:“方才同你徐婶子说了,借她家的地育秧苗,过几天长起来了就能下田插秧。”
顾承武点头:“我明日提一壶酒,去村长家借耕牛,趁着这几日牛歇着先用,不然一到农忙时,谁家也借不出来。”
耕牛在乡下,是仅次于马的存在。谁家还没个几亩田,有许多买不起牛的人家,只能出动全家人下田用锄头刨。若有了牛和铁犁,一亩地小半会儿就能耕完。
张翠兰心里过意不去,总借人家的东西,人家也会嫌麻烦。她道:“再添些鸡蛋果子去,他家不是有喜事了?也给孕妇补补。”
周芝芝前几日从娘家回来后便身子不爽利,闻不得一点腥味,吃饭时也捂着嘴作呕。起初以为是病了,就给吃的治风寒的药。
最后还是他家大嫂和婆婆有经验,什么话也没说,悄无声息带着周芝芝去找许郎中,才知道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胎坐的还算稳。幸亏发现的早,没由着折腾。
家里要添新丁,一家人脸上都掩盖不住笑,走在路上别人一问就忍不住炫耀起来。
江云也高兴,他还没见过刚出生的娃娃,不知道是不是和小狗崽小猫崽一样,巴掌大软软的?
“我、我也绣了几个肚兜,送给芝芝的孩子。”还不知道是男娃女娃或者哥儿,江云都做了几样,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上好的棉布料子,穿上最柔软,花也绣的仔细。
顾承武冲夫郎一笑,道:“明日一起去。”
第二日吃了早食,顾承武和江云提上礼,往村长家去。经过村里祠堂,一刻钟便到了。远远看见村长家院门开着,王山扶着周芝芝正散步。
见了顾家人来,王山和周芝芝都跑到门口迎接。旁边拴着一条白狗,见了陌生人就开始吠叫,凶狠的很。
王山把白花往里面赶:“去去去,回窝去!”
周芝芝拉着江云的手往院里走,把两个男人甩在后面,坐在廊下有说不完的话。
江云好奇摸了摸周芝芝的肚子,生怕碰坏了,只敢小心翼翼触碰,还抬头好奇问:“孩子、孩子就是在这里面?是什么样的?”
“我也不知道,应该同我小侄儿一样,生下来皱巴巴跟小柴杆子似的。就凭他爹那样,指不定又是一个木讷的小王山,”自打有了身孕,王山比她还紧张,一孕傻三年这话反倒在王山身上应验了。
嘴上是嫌弃的话,心里却对这个孩子期盼的很。周芝芝抚摸肚子道:“等他生下来,我要让他认你做干爹爹。”
江云也高兴,他终于不是最小的了,也要当长辈了。道:“我、我给我干侄儿,不对……或者干女儿干哥儿做了几件肚兜,就当提前的见面礼了。”
他打开小包袱,里面是五六条颜色不一的肚兜,针脚细密样子灵活,质地也格外柔软,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
周芝芝怀了孕情绪不稳,一下见着江云做的肚兜,感动地直落泪,开玩笑得多生几个,让江云当干爹爹当个爽快。
另一头,王山一边和顾承武说话,一边扭头看媳妇,就怕哪里不适需要照顾。他转过头道:“你家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
顾承武神色一顿,之前想过这事。也不得不说,方才看夫郎对未出生娃娃的期盼,他也生了立马要孩子的心思。可生子不易,哥儿比女子更难。多的是成亲两三年才怀上的哥儿,就是怀上了,若养不好,那也是鬼门关里走一圈。
他摇摇头:“不急,等多赚些银子,将来才好仔细养着。”
王山不多掺和人家家事,带着顾承武往圈里去看牛。他家买的是大水牛,正值壮年的时候,一身力气多的是。牛性格也温润,大眼睛里毫无攻击力。
“你拿去用便是,只每日喂三顿鲜草。不忙的时候拉出去放放,后山脚下长了青草,往那栓一天,它自己就能吃饱。”
养牛不难,回家的路上顾承武牵着牛慢悠悠走着。江云距离几步远,他既好奇,也有些害怕这庞然大物。最后还是大着胆子,轻轻摸了摸牛背。水牛回头看了他一眼,晃动尾巴继续走,瞧着温和的很。
顾承武眉眼一笑,任由夫郎玩耍,若这牛真要攻击人,有他在也不会让夫郎受伤。
张翠兰也第一次近距离看牛,她胆子倒是大,直接靠近啧啧感叹:“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好,吃的起干米饭,但也没买过牛。这下可算摸到了,乖乖,这快赶上人高了。”
村里大多人买不起水牛,便买了便宜的黄牛。黄牛脾气暴躁,若教不好,性子起来了攻击人也不少见。相比之下水牛温和,力气也大,庄稼人没有不喜欢的。
大黑小黄正躺在院子里互相追逐,陡然看见庞然大物,都吓得嗷嗷叫,退开几步远龇牙咧嘴做威胁状。水牛看了它们一眼,理都不理会。
大约是被无视了,大黑在媳妇面前丢了脸,继续冲着牛叫唤,大有打一架的气势。
张翠兰用脚虚踢一下大黑,把它赶走。又把小枣红的食槽挪了一些,添了水给牛喝。安顿好牛,张翠兰和江云背着背篓,到村边野地里割鲜草给牛吃。
第64章
二月底, 山上积雪冰瀑全部融化。顾家小院升起炊烟,稀饭在锅里煮着,顾承武还没吃早食, 把牛牵到水田边拴着,扛起锄头下田开沟渠。昨天傍晚巡田才发现,原有的沟渠被淤泥堵住,水流不进田里。
顾承武脱了鞋, 把裤脚挽至膝盖,踩进淤泥水田里。还没彻底入春, 田里仍然是冰凉的,连他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都激灵了一下。
通了一个时辰,沟渠才引水成功,五亩地并不集中,还有一半在山那头。水田两岸桐子树绿叶翠顶生机勃勃,再过一月, 漫山遍野都是桐花。
水牛被栓在桐树边,低头用嘴寻地上的青草吃。等它吃足了, 顾承武给水牛架上铁犁, 赶着水牛下田。他走在牛后面,折了一根树枝拿在手里,时不时轻轻抽打牛背, 控制速度方向。
水田犁的深, 原本板结的淤泥干土松软起来,加上山间雪水灌入,不一会儿水便没过泥面。这点水还不够,需得到人的膝盖才行。
河对面影影绰绰走来一人,是来叫顾承武回家吃饭的江云。两岸绿油油的桐子叶被风吹动, 在江云头顶簌簌作响。
“早食好了,你快、快收拾收拾,吃了饭再来。”江云站在岸上,看到顾承武被冻的通红的腿,眉间有些担忧。
顾承武正驱动牛前行,泥点子不免沾在衣服上,他看了眼浑身脏污的自己,道:“你和干娘先吃,不用等我,我尽早犁完,趁着上工前再进一趟山。”
春后窝冬的动物已经出来觅食,他既承诺过教小栓子打猎,自然不能嘴上说说,早些把人教会,也是一条谋生的路。若有了野兔野鸡往镇上酒楼送去,就是一笔收成。
江云嘴唇微动,想说什么,顿了一下道:“那我、那我把饭给你送来,今早做了一筐蒸糕,煮了三个咸鸭蛋。”
顾承武停下歇息片刻,怎么会看不出夫郎的担忧。若不是隔着水岸,他必定要上手摸一摸夫郎的头。没办法,顾承武依了他道:“成,我等你。”
说完,就见岸上的小身影往家跑,隔了一会儿,江云挎着一只篮子。里面是咸蛋蒸糕,还有切的泡豇豆,木桶里装着菜粥。
顾承武借着沟渠的干净溪水洗了洗手脚,挨着江云半步的距离坐在田埂上,终于可以喘口气。接过江云递来的蒸糕,大口咬下去。
他吃饭不算斯文,动作却好看的很,和村里那些爱吧唧嘴的汉子都不一样。江云撑着下巴瞧他,听他和自己说话。
“你和干娘吃过没?”
“还没呢,”江云摇摇头,给顾承武剥咸鸭蛋道:“干娘去徐婶子家育秧苗,还没回来,锅里饭都留着。”
第一次只有他一个人吃饭,江云没什么胃口,便想着先给相公送饭,送完自己再回去吃。
说完,嘴巴便塞来一块蒸糕。江云愣了一下,眉眼弯弯浅笑,咬了一口推回去:“我、我不饿,你吃,若是不够家里还有,我再回去拿。”
蒸糕份量十足,配上菜粥怎么都够了。顾承武不贪食,吃饱便足够。吃完饭又和江云坐着吹吹风,趁着无人时偷偷拉住夫郎的手,等到夫郎要羞赧的时候,又恶趣味地放开。
陪着休息片刻,顾承武继续犁田。江云收拾碗筷往回走,到家时张翠兰还没回来。大黑和小黄叼着狗盆殷切看着,后面的鸡鸭鹅也咯咯哒嘎嘎嘎叫不停。
江云揉了揉小黄狗头,道:“等我、等我喂完鸡鸭,就给你们泡饭。”
从麻袋里舀一勺谷糠,混着苞谷面拌好,就能给鸡吃一顿。用手敲打盆子,咚咚咚的声音一出,三只母鸡两只公鸡都飞奔过来。
鸭子大鹅便没那么胆大,喂食的时候躲的远远的,等江云放下盆子,才成群结伴嘎嘎跑来,一盆子苞谷粉有一半都被拱到地上。
喂完食还没走远,鸡圈里忽然一阵躁动,还有两只鸡打架的动静,鸡毛都掉了一地。两只公鸡因为争抢食物,互相叨啄,其中一只眼睛都被啄出血,眼看着有气出没气进了。
江云看的心惊胆战,他害怕公鸡,喂食都是隔着圈门,更别说劝架了,情急之下跑回灶房找了根长竹竿子,把两只正在打架的鸡分开。但已经来不及了,公鸡气性大,没被打死也气死了一只。
只听见那只瞎眼鸡长叫一声,直挺挺倒在地上一动不动,被路过的母鸡踩了一脚,也再没起来。江云无措站着不知道该怎么办,打赢的那只杀的正威风,就连他也不敢进去把死鸡拿出来。
正好,这时候院门传来吱呀声,是从徐大娘家回来的张翠兰。江云没犹豫,赶紧从后院跑出去道:“干娘,刚才鸡、鸡打架,死了一只。”
张翠兰才坐下端着碗喝水扇风,听到这话一下子坐起来,风风火火往后院走,“定是那只好斗的鸡,早知过年就该一并杀了,省的成天抢食物!”
虽说顾家不缺肉吃,可养鸡也宝贝的很,自然是想留着过节吃新鲜肉,这下鸡一死,都不好处理了。
张翠兰和江云围着鸡圈,那只公鸡正霸占吃独食,旁边死鸡眼睛糊了血。张翠兰气的不行,直接推开门把凶鸡踢的远远的,一脸心疼拿起死鸡。
凶鸡是个欺软怕硬的,从小就被张翠兰收拾惯了,这下也不敢吃独食了,咯咯长叫躲进架子底下。三只母鸡才趁机会围上来填饱肚子。
“啧,可惜了,还说多养一段时间,等长足了肉再杀。”张翠兰翻来覆去看死鸡,只有伤口,也没什么病,是可以吃的。
江云道:“那我、那我去烧水,先把鸡处理了?”
张翠兰点头,拿了把菜刀比划着鸡脖子,道:“现在放血应该来的及,还没死多久,摸着还是热乎的。”这样的天若是死上半个时辰,就不好抹脖子了。
鸡还是嫩鸡,体格不算太大,宰完了也只有一小盆子。秧苗已经点完,张翠兰闲下来无事,道:“晌午就吃了,也省的腌。”
江云用丝瓜瓤刷洗大锅,道:“还有、干辣子,不如炒一盆辣子鸡,下个汤。”
宁平府是出了名的爱吃辣,就连冬日里暖身的锅子,也要加许多辣椒进去。张翠兰也许久没吃重口的东西,一听辣子鸡还有些馋,道:“说起辣子,后院那片萝卜地空了,找个时间起垄,也栽些辣子。”
江云自是应和,拿砍刀把鸡剁成拇指大小的鸡块。这种做法和镇上馆子的青辣椒炒鸡不一样,也不需要过油炸。鸡块要剁的小,用大把干辣椒和干花椒葱姜蒜爆炒,加香料调料,不停翻炒小半个时辰。炒出来的鸡丁麻辣入味,也很有嚼劲,吃起来微微干香。
还没开饭,张翠兰已经捏了好几块吃,就连吃完的骨头嚼起来都是香的,大黑小黄都顺着狗洞爬进来张望。张翠兰把骨头扔给他们,两狗埋头大吃,刚入口就被辣的嗷嗷叫。
张翠兰哈哈一笑,江云也乐的不行,到底还是心疼两条狗,舀了一瓢水倒进狗盆让它们喝。它俩没吃进去,也不会闹肚子。
见大黑小黄实在嘴馋,江云便用剔肉剩下的鸡腿骨和鸡胸骨煮了汤,泡了一些早上的剩饭给它俩打牙祭。
噔噔噔的牛蹄声进了院子,顾承武把牛牵进马棚旁边,人和牛身上都沾了不少淤泥,吹了一晌午已经干结成块,顾承武是光脚回来的,脚背脚心冻的发红。
江云刷完锅,听见院里声音,放下锅铲跑出去。顾承武后退一步,怕脏了夫郎,道:“我去打水洗一洗,晌午饭好了?”
江云看着他的脚,点点头道:“还差一个汤……你、你等一下,我打温水来,”他怕顾承武懒得等,小步跑去打水。
热水是提前烧好的,江云兑了冷水试试水温,正好合适。把脚盆搬到院子里,拿了矮木凳道:“你、你坐下,仔细泡一泡。”
他个头只到顾承武胸膛,偏偏还垫起脚,努力把顾承武往凳子上按。顾承武低头便能嗅到夫郎耳边的皂角香,若不是身上脏,他恐怕已经伸出手打趣。
“耕、耕了有多少?”江云又端来一碗热水,询问进度。
顾承武喝完水,估算片刻,道:“约莫一亩,村长家的牛正值壮年,跑的也快。加紧些,差不多两日便能犁完。”
年岁稍微大一些的水牛,一天下来也只能走一亩。若是人拿着锄头,只怕得花两三天的时间,已经足够快了。张翠兰怕累着牛,跟江云约着下午出去割些嫩草。
院里没别人,顾承武脱了脏污的外衣,暂时穿了一件还没来得及洗的外衣,比泥衣干净些。江云勤洗衣,冬天的衣裳几乎三四天一洗,棉衣也是仔细着擦拭处理。
乡下泥腿子多的是那十天半月都不换衣裳的人,还没走进就能闻见一身臭味,回了家都要被媳妇夫郎赶下床的。顾承武以前从军时也爱干净,如今成了家,更不愿意被夫郎嫌弃。
一进灶房便闻见麻辣的椒香,张翠兰在舀干饭,一人一大碗舀好,用铲子铲掉锅底的锅巴,自言自语道:“啧啧火又大了,都生锅巴了,底下给武小子吃……”
江云把一大盆辣子鸡和萝卜汤端到灶房,擦了擦桌子,忙碌了一上午,终于坐下来好好吃顿饭。鸡丁份量十足,吃到最后却一点不剩,连辣椒都炒的干脆咸香,被吃了不少。
第65章
开渠后的水田积水已到小腿, 人光脚踩下去半条腿都在泥里。短短几日,青苗村已经染上一层新绿,大部分田里已经插了小半亩秧苗。
村里交好的人家都会互相帮忙, 也不给钱,包一顿晌午饭就成。张翠兰不用说,徐大娘和张秀兰就背着背篓来了。
旁边是村长家的水田,王山和他大哥大嫂都在田里弯腰放线, 周芝芝已有身孕不好下田,只能在岸上看着。柳玉也难得出门跑来看热闹, 还给江云带了一本书来。
“爷爷说你有悟性,让你别枉费了天分,嘱咐我拿本千字文给你。”柳玉晃一晃手上薄薄一本书,封面三个字江云已经认识。
柳家向来不论身份一视同仁,柳老爷子看出江云机灵,学的也快, 才让孙子送书过去。别看只有薄薄一层,书可是金贵东西, 一本书一两银, 放在寻常人家能吃多少肉。
江云眼眶一红,不知怎么报答,自己手上也脏, 不敢去接书, 道:“你帮我、帮我谢谢柳爷爷,这本书,我肯定好好学。等我忙完,我亲自去谢。”
“你且忙你的,我家别的不说, 书是最多的。你看完了再找我,我那还有许多,”说完柳玉跑过去压低声音委屈道:“前几日爷爷没收了我所有话本子,连私房钱也减了我二百文。如今爷爷正筹备办学堂,没空管我,这零花钱我求都求不回来了。”
柳玉衣食无忧,唯有的爱好便是看话本子。
江云却捕捉到柳家要办学堂的事,一边插秧一边道:“要、要在村里办?”
柳玉顿色:“或许是,前几日还请了以前的同窗,也是一位颇有学识的。学堂还没说定,便有许多员外带着儿子来,我爷爷说,要办两个学堂,一个教男娃,一个教女娃小哥儿。”
这世道不让女子哥儿做官,但大历朝比前朝开明,准许女子哥儿读民间私塾。只是很多老顽固坚守旧思想,不肯教女子哥儿。
江云直起腰,听柳玉讲他爷爷的想法,对这位严肃的柳家爷爷由衷敬佩起来。
柳家是世代读书人家,祖上在前朝也是正二品官员,若不是厌倦了官场斗争,凭着如今的名声,也能平步青云了,又怎么会缩在这样小小的乡下。如今太平盛世,朝廷吏治清明,柳老爷子才又生了让孙子入朝效力的想法。
办学的事不在眼前,江云听了一耳朵,继续顺着田里放好的线插秧。张翠兰从苗田里挖了一些苗,背过来添补,娘俩和徐大娘张秀兰排成一排,半天的功夫便插了两亩地。
插秧最累腰,别说张翠兰她们,就是江云这样年轻的也有些受不住。他插完一排,直起身来,忽然眼前一片黑暗,头昏脑胀有些想吐,若不是用力站稳,只怕已经倒下去。
分明早上吃足了饭,也跟没力气似的。江云缓了足足半刻钟,那种强烈的不适才慢慢消失。抬眼看去,他的进度落后一大半,不敢耽搁庄稼,赶紧弯腰继续。
晌午张翠兰她们接着干活,江云从淤泥里拔出腿,到沟渠边用干净的水擦洗小腿和手上,晾干了才穿着鞋回家做晌午饭。
今天插秧徐大娘家的和张婶子家的都来了,六张嘴吃饭。江云往麦饭里掺了些精米,吃起来才有力气。菜也是份量大油水足的,一大盆腊肉菜心,凉拌猪鼻孔,盐菜烧豆腐。
坐在灶台后烧火,炙热的火温烘在江云身上,还是感觉背后发冷。江云托着下巴,有些昏昏欲睡,眯着眼打算休息片刻,再睁眼时灶膛里的火都快烧完了。
他心一惊,生怕耽误田里的人吃饭。赶紧装好菜,拿了六个大碗筷子水桶,装在背篓里背上,脚步微晃朝河对面田埂跑去。
路过原先江家那边地的时候看了一眼,才发觉已经荒了许久,江顺德和刘桂花如今怎么样他也不知道,只知道人在牢里,家里是没人种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