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承武对大历律法有些许了解,道:“此事由薛含星出面,且我们没有闹大,加上薛典史不算庸官,定不会放过江家三人。只是他们虽然卖过你却没有得手,判下来也最多打几十板子关押个一年半载。”
江云恨他们,对这种结果没什么意见,只希望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们,自己能安安分分把日子过好就行。
难受过了,江云起身离开灶膛,用烧开的热水添了新茶,才道:“我、我不知道怎么答谢。”
薛含星帮了他,只是他一个年轻夫郎,不好走到一群小子面前。也害怕自己说话磕巴怯场,给顾承武丢人。
“他虽然帮你,但也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你真想谢他,晌午做些好吃的。”顾承武了解薛含星,对他来说没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
听相公这么说,江云也松了口气,破涕为笑道:“好,做饭、我最擅长了。”
辰时中,浩浩荡荡的队伍终于出发。江云和张翠兰准备的东西不少,各类菜品、炊具应有尽有。东西太沉重,薛含星主动指使自家小厮扛上。
打猎和平时采菌子走的路不同,往深山的路更远,因为走的人少,周围都是野草丛,里面也稍微崎岖。
没走半个时辰,江云额头就出了薄汗。对比之下,顾承武简直如履平地,连粗气都没喘一下。江云跟在身后,怎么都想不通,同样都是人,怎么差距这么大。
陡峭的地方,顾承武都会放慢步伐,回头拉着江云一起走,张翠兰也被儿子扶着。
而后面的薛含星等人就没那么幸运,别说爬深山了,长这么大他们连坡都没怎么爬过,辛亏是听了顾承武的话换身衣服,否则还不知道多麻烦呢。
走了将近一个时辰,大部队终于到达目的地。
原本两岸夹山的崎岖小路,转个弯竟然豁然开朗起来。面前不仅有宽阔的平地,不远处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涓涓小溪,山间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
沙沙的风动树叶声、悦耳的鸟雀声,都是他们在镇上从没见过的。
薛含星没忍住激动,“嗷嗷”叫个不停,在空地上来回奔跑,不一会儿就跑到小溪那边去。其他少年虽然也激动,但顾忌顾承武在,没敢太放肆,只是眼里的神色能看出来激动。
“原地扎营,休息片刻,”顾承武集合众人,嘱咐今天的秋猎事项,道:“山林不比城镇,危险时刻都在。每三人跟紧一位师傅,不可擅自行动,不可离开视线范围内。”
激动过后,大家才回过神发现,这山里除了清脆的鸟叫声,更多的是毛骨悚然的野兽声。心里那些喜悦都被紧张替代,终于想起他们是来训练、不是来玩的。
顾承武走到江云和张翠兰面前,道:“此处我常来,周围都清理过,不会有危险,你们只要不走太远就行。”
“好,”他说什么江云都乖乖听着。
张翠兰也道:“放心好了,我们就在原地给大家伙做饭,你们尽管忙你们的,再说大黑今天也跟着,不会有意外。”
为了保证安全,顾承武把大黑也留下。大黑曾一条狗和山里野兽单打独斗过,战斗力不在话下,有它在顾承武放心。况且薛含星和吴河带的小厮也都留在原地,便更加安全。
野外做饭不比家里,灶台都是临时搭建的。张翠兰拉着江云:“走,去找些石头泥土搭灶,待会儿才好做饭。”
石头要找平整坚固的,那种松软的火一烧就碎可不能用,泥土就溪边的最好,粘性高,用来砌灶再合适不过。
薛含星临走前指挥自家小厮:“你们也别闲着,都去拾柴火,捡些体力活做。”
事情算安排的仅仅有条,顾承武和师傅们拿上弓箭、工具,分配好每队人,排成小队往更深处走。
扎营的空地人一少顿时安静下来。
这还是江云第一次进山,山里的小溪看着都和村里的不一样。他走在浅滩边,一边找石头,一边发现水里有很多指甲盖大小的鱼,成群在水里游荡。
大黑也目不转睛盯着水面,然后突然袭击,吓的鱼四散游开,不仅没咬上自己也弄了一身水。
江云被大黑滑稽的模样逗笑,摸了摸大黑:“这鱼、太狡猾,”也算是安慰大黑了。
不远处张翠兰找了块平整的石头,道:“山里小溪杂鱼最多,记得以前荒年的时候,很多人吃不起东西,就来捉这种杂鱼吃。怪难吃的,煮出来又腥又没肉,不如大鱼好吃。”
江云笑了笑,他也不爱吃这种杂鱼。
搬石头的时候,靠水边的石头底下忽然晕起泥沙,有什么东西在动!江云定住一看,才发现是巴掌大的螃蟹。
他有些激动,赶紧叫张翠兰:“娘,这里有、有秋蟹。”
“果真?”张翠兰看了一眼,也放下石头赶紧过来,顺着石头一看发现还真是,“差点忘了,溪边就这东西最多。那些镇上的馆子就爱卖秋蟹吃,一只还不便宜呢。”
江云伸出手小心翼翼抓,蟹钳夹人最疼,不能抓前面,只能抓屁股后面,再扯根草把钳子和腿一绑,再大的力气都挣脱不开。
“我娘教我、做过蟹,也很好吃,”江云道。
张翠兰一看儿夫郎抓蟹流利的手法,就知道这又是一道好吃的,也学江云的动作搬开石头找螃蟹。
大黑在一旁看的专注,只要是活的、能动的它都要招惹一番。结果刚凑近,就被蟹钳子紧紧夹住,“嗷嗷”的惨叫声回响在山里。
江云和张翠兰都笑的直不起腰,“这皮猴子,也算吃教训了,”张翠兰笑骂完,还是伸手从狗鼻子上把螃蟹取下来。
大黑吃了教训,不敢靠近溪边,四条腿跑的远远的。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娘俩就装了半筐的螃蟹,足足二三十只,肯定是够今天吃一顿的了。江云背着背篓,手上抱着石块,发现溪边还有水灵灵的野芹菜、野薄荷,可惜拿不下,只能多跑几趟。
临时搭的简易灶台做起来很方便,石头和泥一抹,烧把火烤干,放上大锅就能用。
家里带的食材都放在地上,就怕不够吃,江云想起溪边的野菜,给张翠兰打了声招呼:“娘,我去摘些、野芹菜,拌着吃。”
“成,你带上大黑,我留在这煮饭。”都是些年轻力壮的,又在山里跑,不吃干饭可不行。
米粮油这些东西,薛含星等人也从家里带了,不愁吃不够。往山泉接了干净的水,烧开下米煮五成熟,捞出来放凉,锅里的米汤也能喝。
做饭这事张翠兰自知不如江云,就主动打下手,烧火切菜手脚麻利。
江云背着背篓带上大黑,沿着溪边走,发现这里都是野芹。两岸还有野荠菜、清明菜,这两样都是季节时兴的东西,用油一炒就很香,和面粉拌了也能蒸野菜馍馍菜包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地方总能给人惊喜。
采完的菜就着溪水洗干净,回去就能直接切了。张翠兰没闲着,几条咸肉、萝卜切下来,已经过了一盏茶时间。
“油在锅里,咱先把饭焖上,炒菜都来的快,”张翠兰把位置让开,铲子交给江云。
咸肉丁、白萝卜丁就着姜片大火一炒,炒出香味再盖上五分熟的白米饭,沿着锅边掺两勺米汤,盖子一盖小火焖就行。
摘的野菜江云打算做成馅包子,蒸包子不比蒸饭费时间,和面发面也都是精细活。江云惦记着薛含星他们帮过自己,这顿饭做的很认真,蒸包子的面用的都是白面,蒸出来松软好吃。
螃蟹则放在水桶里,倒上几滴油,等它慢慢吐沙。
与此同时,顾承武也带着人穿梭在两公里的深山老林里。薛含星等人跟着学习如何在野外制作简易弓箭、陷阱。
“顾师傅,咱不是来打猎的吗?”薛含星半蹲在地面,看着一地竹箭小声询问。
顾承武扫了他一眼,道:“手中物资总有耗尽之时,学会制作这些东西才是进退防身之本。”
多年的作战让顾承武不敢放松警惕,他若不是学会制作弓箭陷阱,早在被敌人逼上深山时就死在里面了,何至于能活到天下太平。
薛含星觉得顾承武说的有道理,便老老实实跟着学习,和吴河二人搭手,做出来的弓箭虽然不够好,但也有较小的杀伤力。
第44章
深山密林里, 几只小分队分散在周边各自行动。顾承武带着薛含星、吴河二人抢先发现一只野鸡,野鸡这东西和兔子一样常见,个头不大五彩斑斓, 警惕性很好,稍微不注意就能飞走。
正追的这只野鸡狡猾的很,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实际上注意力正集中观察周围, 和埋伏在草丛里的三人较劲。
“我、我鼻子痒,”薛含星刚说完, 一声喷嚏脱鼻而出。
野鸡顿时往反方向逃跑,顾承武把吴河往前猛然一推道:“去追!”应付一只野鸡很简单,只不过今天目的是为了锻炼学员,不到必要时候顾承武只旁观不出手。
吴河顺着顾承武推的力量往前跑,一边骂薛含星:“你小子,显着你了。”
薛含星也紧跟而出, 知道是自己坏事,难得由着吴河说, 见野鸡还在视线范围内, 赶紧对吴河道:“你往右边包抄,我来猎它。”
用的箭是自制的竹箭,薛含星搭箭拉弓, 但是明显临场能力不足, 拉弓时手一抖,连野鸡毛都没碰上。
吴河也射空了,两人眼睁睁看着野鸡飞走,只能在原地呆若木鸡。
顾承武从头到尾看着,早能料到是这种结果。真正的围猎和在弓箭场上小打小闹可不一样, 考验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应变能力和时机把握。
两个毛头小子低着头垂头丧气,薛含星蔫蔫地:“打了半天,一只也没有。”可算是给师傅丢人了。
顾承武没有责备,拿过薛含星手上的弓箭道:“跟我来。”
身后两人顿时兴奋抬起头,知道师傅是要带着他们一起了,连忙跟上脚步。
常在深山打猎的人才知道,猎物最容易出现的地方在哪里,顾承武半蹲下,观察周围的草丛,每片草丛倒势都不一样,看上去像是动物走过的痕迹。
顾承武仔细查看,终于在草丛里发现蛛丝马迹,他拨开草丛,发现里面散落的颗粒状的东西,黄豆大小微微湿润。
薛含星二人也凑近好奇道:“这是什么?看着像蜜饯铺子的糖豆。”
顾承武抬头睨了他一眼,把颗粒放在薛含星手中,道:“好奇便试试。”
他没想到,薛含星睁着大眼还真想试,结果一凑近才闻到臭味。哪里是糖豆,分明是什么动物的粪便,他忽地一下嫌弃拿远,赶紧扔到地上。
“这是兔子的粪便,尚且新鲜,附近应当有野兔子洞,”顾承武给二人解释,顺便讲述各类动物的粪便形态,在野外常常遇见一些凶兽,若认清楚了也能提前避免。
俗话说“狡兔三窟,”兔子不比野鸡好抓,但是洞口还是容易分辨的。
“我看到洞了,”薛含星在附近走了一圈,终于在地面看见一个黑乎乎的洞口,他激动喊人,比找到金银财宝还高兴。
“附近应该还有其余洞口,尽量放轻脚步,堵住其余洞口,”顾承武道。
几人合力,又在草丛里找到另外三处洞口堵住。结果还是漏了几处,让灰兔子一蹦逃跑了。
“在那边,好肥一只,”薛含星率先发现。
吴河有了之前的经验,也三两步绕到一侧去堵。灰兔子见前路被拦,转向朝另外一边。
顾承武取箭拉弓,眨眼一瞬,箭头对准灰兔破空而出,准确射中灰兔后腿,穿过后腿把兔子死死钉在地上。
吴河先一步抓住猎物,兔子挣扎着却没叫,他提起兔耳朵激动道:“今天中午的吃食总算有着落了,咱再多打几只,还能凑锅兔肉汤呢。”
说着说着都饿了,盼着早点回营地吃饭。
与此同时的营地也升起炊烟,早上来的时候山间还弥漫厚厚的雾,眼下将近中午雾气散去,暖暖的太阳光线穿过茂密的树冠映到地面。
焖饭、蟹子都已经做好热在锅里,蟹子做的麻辣口味。江云刚嫁进顾家便知道,顾承武喜欢吃辣的东西,有时候吃馒头饼子也要沾点辣椒酱。
坐在竹席上休息,听着溪水潺流的声音,忙碌了一上午也不觉得疲惫。
看着蜿蜒至深林的小路,江云出了神。不知道这个时候他们怎么样了?都说深山老林危险多,就算是人多的情况下也不一定安全吧?
快到中午人都没回来,江云不由有些担忧,眼神里都是不安。
正巧这时候大黑冲着小路深处狂叫,不多时就看见陆陆续续回来的人,顾承武走在人群前面,手里提着好几只灰兔子。紧跟在后面的薛含星等人也提着山鸡。至于其他队伍,多多少少都有收获。
江云松了口气,碍于人多不好意思跑过去,就在原地眼巴巴等着顾承武回来。
顾承武一眼看见夫郎的担忧,走进才道:“抱歉,让你担心,深山路途遥远,赶路便去了半个时辰。”
江云摇摇头,他担忧倒没什么,人安全就好。然后视线向下,看见顾承武手里的五只兔子,眼里都是惊诧,“这、这么多。”
顾承武唇角一笑,低头道:“都是运气好,碰上它们一家了,正好一网打尽。”
薛含星三两步走上来,把手里三只野鸡往地上一扔,道:“不止呢,还有鸡。其中两只鸡、四只兔子可都是顾师傅打的。”
说着,薛含星掩盖不住的骄傲,可把其他学员和师傅羡慕坏了。
江云是喜欢吃兔子的,兔肉无论炒着吃、炖着吃都是独特的鲜美,加上他自己会做吃的,更加惦记这口了。
见夫郎这副馋猫的模样,顾承武眼底溢满笑,道:“知道你爱这个,才专门去找的兔子洞,中午都宰了给你吃。”
江云撞上顾承武的视线,忽然心里像是被撞了一下,扑通扑通的。他没读过书,不知道怎么说,只觉得连四目相对的视线都是灼热的。
若是平常,江云肯定舍不得一下子吃这么多,村里大多数人家两三天能吃一回肉就算好的,一下宰五只兔子、三只鸡,是过年都没有的待遇。
不过今天人多,二十几张嘴,几筷子下去就没了。江云没说什么,任由顾承武去处理猎物。
“兔子干娘也会做,我去溪边捕鱼,你去吗?”他仿佛是随口一问,视线却一动不动看着夫郎。
江云有些犹豫,看了看那边的张翠兰,点点头道:“那……一起”。
两人沿着小溪往下游走,看到一处溪水汇聚的深潭,潭水清澈见底颜色却发绿,稍有经验的人就知道水很深。
“潭水深冷,你在岸边等我便好。”顾承武道,潭水旁边都是浅滩,水面只到江云脚踝处,顾承武拿着鱼叉和网兜陷阱往深处去。
要下水就要脱衣服,山里除了他俩没有其他人,顾承武在夫郎面前也无所谓光膀子了,衣服下是小麦色的肌肉,还有战场上留下的旧疤痕。
江云只匆匆看着一眼,就慌乱低下头,手指在地上画圈,脸颊烧的很。好在顾承武很快游进水里,把提着绳子的网兜陷阱往深潭一扔,自己寻着较浅的地方叉鱼。
深水潭是鱼类最喜欢聚集的地方,只需往陷阱里放些不值钱的猪下水,半天的功夫就能收获一网兜,小鱼用来油炸或者熬汤都好吃。
尤其山里的鱼,熬出来的汤雪白鲜美,洒上葱花水芹盐巴,就能美美喝一顿。
顾承武下水了,江云有些无聊,就在岸边翻石头。水下还有很多指甲盖大小的小蚌,有的还没开口,有的已经成了空壳。
青苗村里的小河也有这样的小蚌,大多数人家都是捡了给家里鸡鸭吃。也有巴掌大的蚌,肉很肥厚,但是蚌壳太腥。若不是穷的吃不起饭的人家,是不会捡来自己吃的。
江云很喜欢蚌壳,壳内是像珍珠一样的白色,搜集起来放在家里好看的很,还有溪边一些漂亮的小石子,他也捡了一些。
日头正中午,不多时就听见小溪深处一阵阵水花声。顾承武手拿鱼叉,慢速在水中趟行,终于在岸边水草里看见巴掌大的鲫鱼,背脊都是银灰色。
趁着鱼不动,顾承武扎下鱼叉,铁器尖端正中鲫鱼头部。
“真、真的有鱼?”江云也跟着高兴,连忙跑到岸边,道:“还不小呢,可以做汤喝。”
“深山的鱼没人打捞,随便一处都能见着。等多捕些,一并带回去。”顾承武望着笑的开怀的夫郎,有一搭没一搭聊起天来。
“接着!”他将手里叉的那条取下,往岸边江云的方向一扔,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江云从草丛里扯了藤条,穿过鱼鳃提在手里,犹豫片刻问道:“捉了活的,能拿去卖吗?”
顾承武手上动作一顿,回头道:“不值几个钱,为何忽然想着卖?”
说完才记起,家里的银子全用在盖瓦房上,眼下九月月钱还没领,手里银子不多,小夫郎心里不踏实想攒些钱也正常。
江云却有自己的打算,道:“我、我想买些鸡苗,鸡长大了、还能下蛋。”
乡下人大多养不起牲畜,这年头人自己能吃饱就不错了,哪还有余粮去喂鸡鸭。江云是看到那些蚌壳,想着就算养一两只也好,总能攒点蛋,鸡蛋那可金贵着。
“我、我勤快些,肯定能养好,不会、不会给你添麻烦,”江云忐忑不安,见顾承武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觉得肯定是怕麻烦。
“你若真想养,年后带你去镇上挑几只,”顾承武不是不同意,只是一想到江云刚才小心翼翼请求他的模样,心里不是滋味,好在并不像一开始那么疏远他。
江云在岸上松口气,唇角荡起一点笑,盼着潭水网兜里收获越多越好。
第45章
秋日溪水冰冷, 饶是顾承武这样血气方刚的年轻汉子也禁不起泡,忙碌半晌,见江云手里提了长长一串鱼, 还有些吃力,才缓缓从水中央往两岸走。
江云把鱼放在岸上,取出手帕走过去给顾承武擦水,染了风寒生病可就不好。帕子上绣了只洁白的小兔子, 很适合哥儿和年轻的夫郎用。小哥儿不像女子用的花样多,最常见的就是蝴蝶、小花, 也有雅致的竹子、兰花一类。
以前在江家时,江墨就总让他绣些文竹帕子,走出去往外一拿,再掩嘴轻笑,见人都被夸呢。
江云手巧,绣的兔子啃萝卜活灵活现, 顾承武刚从溪水里趟出来,不舍得让自己脏污了江云的东西。
“无妨, 就着衣服穿上回去烤烤火就行, ”说完要把帕子塞回江云怀中。
“那、那怎么成,”江云抿着唇,固执地要给他擦:“生病了、不好, 帕子还多的是。”
被夫郎一句话道出心思, 顾承武也不恼,知道夫郎是关心自己。唇角轻笑抬起手臂,顺从地等江云给他擦背。衣裳一穿,才觉出暖和。
趁着山里无人时,顾承武偷偷牵住江云一只手, 只觉得夫郎的手跟面团一样,又白又软,牵着都不敢用力,生怕捏坏了。
江云被牵住一瞬间愣了一下,随即很不好意思,哪有……哪有大白天被汉子拉住手的。他偷偷看了周围一眼,确认没有人,才任由顾承武拉着。
顾承武虚咳一声,道:“山里石堆多,怕你摔着。”
“嗯,”江云点点头,小心跟在顾承武身旁。
走了许久才想起网鱼的陷阱,道:“网兜、不取出来?”
“晚些再来,眼下刚放进去,来的鱼不多。等吃了饭来,兴许就有大鱼。”顾承武解释,网兜里都是些不值钱的下水,就是放在山里丢了也不可惜。
又道:“也饿了,回去吃了饭再说。”
江云原本惦记着卖鱼买鸡苗,想等等再回。一听相公说饿了,也不想等了,跟着人回去赶晌午饭。
一炷香的路程,两人牵着手,愣是走了小半个时辰,直到看见前面营地人来人往,才倏地一下撒开。
张翠兰炒了两大锅兔子,下重油用辣子花椒炒的,看见小两口回来,道:“正说去找你们,就回来了。”
“云哥儿爱吃兔子,来尝尝味道如何,”张翠兰叫来江云。
江云捏了一小块,吃进去点点头:“很好吃、下饭,”麻辣咸香,兔肉紧致不柴,就是他都能多吃两碗饭呢。
带回来的鱼,顾承武全剖了,交给江云做汤。
锅盖大开,满锅腾腾热气混着香味扑面而来,二十个小子捧着碗,眼巴巴站在锅前,就等着大快朵颐了。
张翠兰看着这些和干儿子差不多年纪的小孩,满眼慈祥道:“都不拘着,大家坐在一起,想吃什么就吃。别的不说,肉肯定管够。”
“多谢婶子,那我们就不客气了!”薛含星往自己往里扒了大块烧鸡,坐下就开吃。
二十几个人团团围坐在一起,中间是大锅菜,焖饭、烧鸡烧鱼炒兔子、麻辣蟹子野菜包子凉拌水芹……
江云坐在顾承武旁边,小口小口扒碗里焖饭。他饭量小,动作也斯文,自然抢不过狼吞虎咽的小子们,也不好意思夹菜。
“多吃些,”碗里突然多出一条鸡腿,接着就是兔肉、鱼块,快堆成山了。
江云冲顾承武抬头一笑,捧着碗认真吃起来。这么多肉,可比过节还丰盛呢。
薛含星肚子撑的起不来,半躺在草地上打个嗝道:“才知道嫂夫郎厨艺这么好,难怪顾师傅有时从家中带饭,不肯和我们一起吃。别说顾师傅了,换成我也想天天蹭饭吃,这比镇上的酒楼都好吃。”
顾承武没说话,自己吃着,往江云碗里又添了块兔肉。
炒兔子加的辣子多,江云吃的唇色微红,抬头神色有些勉强:“吃、吃不动了。”
顾承武把自己的碗送过去,道:“吃不完给我。”
江云脸刷的一红,别说当着这么多人,就算在家里,也没有把自己吃剩的给相公吃的道理。换成是别家,早被家里嫌弃了。
“我、我又吃的动了,”江云把脸埋进碗里,最后一块兔肉吃的心脏砰砰直跳。
薛含星等人:……偶感多余?
说是吃不下,收拾残局的时候看见锅里一层焦黄的锅巴,又忍不住捏了几片吃,香香脆脆,比镇上卖的零嘴都好吃。
锅巴也是粮食,江云没舍得扔,用铲子铲了,装进油纸里包上,随时都能拿两块吃。至于那些鸡兔鱼蟹,早就被吃光了,连汤汁都被拌了米饭吃。
“云哥儿,咱把碗搬去溪边,洗了直接装桶里,”张翠兰道。
“好。”
两人合力,来回跑了两趟,炊具全都搬过去,蹲在溪边就能洗干净。
下山也需要时间,下午顾承武帮着装车放东西,收拾完跑去看陷阱。这次不用下水,顺着网兜的长线一拉,能全部拉回来。
绳子传来的力度就知道收获不少,打开一看,有巴掌大的鲫鱼、鲤鱼,甚至还有两根黄鳝,粗壮的一条,用来做鳝鱼面也好吃。
看到满满收获时,江云喜悦都要溢出来,“这、这么多,比咱们村里的都大呢,”鳝鱼他不敢碰,这玩意长的像蛇。
“明日去镇上一并卖了,等来年开春直接去镇上挑几只好鸡苗,”挑鸡苗说起来容易,其实也是技术活,怎么看公母怎么看好坏,其中的门道多着。
若买的差了,不是下不了蛋就是长不出肉来,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眼下江云期待着自己的小鸡长大后下蛋的情形,不仅能天天吃蛋羹,拿去卖也能卖两文钱一个。
一行人回到青苗村已经是夕阳西下,薛含星等人直接从村子正门走,比来时节省了许多路。
临走前,顾承武将薛含星叫到一旁,嘱咐道:“那妇人的事,还得麻烦你,这次算我欠你人情。”
薛含星难得正色起来:“说来也和我家有关,我既然知道其中原由,回去肯定禀告父亲公正处理,顾师傅且放心。”
“成,多谢,”顾承武不是说废话的人,知道薛含星平时看着吊儿郎当,但是关键时刻还算靠的住,自己也就放心了。
薛典史他也接触过,虽然算不得大公无私铁面无情,但也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不然也不会把儿子教的懂事。
人一走,江云才匆匆从灶房里跑出去,手里抱着两大罐头神色着急:“我、我本想答谢那位薛公子……”
顾承武看见他手里的罐头明白了,道:“无妨,明日去镇上我替你交给他。”
“嗯嗯,”江云点点头,松了口气。
而云水县石头巷周家已经闹翻了天。
周大富和两个儿子都在典史府上做账房,他是做了二十几年的老人了,月例福利都是一等一的,就连大儿子也沾光被安排到府里做管事。
说出去也是颇有身份,谁见了不叫一声周老爷,周大福洋洋得意,就等着再过几年辞工养老了。
谁知今早一到府里,便被府上总管吆喝着赶出去,连带着看见被捆绑的媳妇和小舅子一家。
周大富当即吓的腿软,跪下给总管求情,死也要死的明白。
总管见他做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才偷偷道:“你也算有福气的,可偏偏摊上这么个婆娘和岳家……”
周大富问明白了,总算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是自家那口子受了挑拨,去找侄哥儿不痛快,偏偏侄哥儿的丈夫和典史公子相熟,把小舅子一家的恶行也扯了出来,这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五十多岁的人一瞬间仿佛苍老十岁,他被辞退倒也没关系,可怜大儿子也跟着受连累。
江玉珍被堵上嘴巴,捆的结结实实扔在周家院子里。
周老太太气的病倒在床上,胸口疼的直哎哟,哭骂道:“家门不幸啊,进了这样的灾星,真是家门不幸。”
周大富以前也知道江玉珍爱扶持弟弟,不是偷偷拿肉就是拿米,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家里因为她遭了祸,周大富看江玉珍的眼神都是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