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现代耽美]——BY:飞叠
飞叠  发于:2022年11月26日

关灯
护眼

  祝主任被俞竹藜那副不为所动的样子搞得束手无策, 但又不能就这么放弃,他今天是带着军令状来的。
  燕大近来一直不怎么顺, 原本扛鼎坐镇的樊继安倒了,高霄研发出光子芯片却不肯叫学校沾光, 先后向阎安瑾、季知行发出就职邀请却都被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燕大真的是头一回这么被嫌弃。
  隔壁水木大看热闹看得可开心了, 嘲燕大留不住人才。于是校长就想到了俞竹藜, 想借他演一出千金买骨,展现一下自己礼贤下士的风貌。
  在偏微分方程方面,俞竹藜在华夏乃至全世界都算得上出类拔萃。更何况他前段时间还发表了解决“晴空湍流”问题的论文,名噪一时。所以,其实学校还是挺看重他的,也没想到他对调动到量子信息研究中心那么反感,当天说辞职就直接写了辞呈。
  校长那时正为高霄的我行我素、恣意妄为而怒不可遏,看到辞呈更是火冒三丈,觉得一向安分守己的俞竹藜也变得跟高霄一样反骨了。他不觉得俞竹藜真的舍得辞职,不过是装腔作势逼学校让步的把戏罢了。所以偏要在辞呈上签个同意叫俞竹藜下不来台,没想到最后下不来台的是学校。
  祝主任私下也对校长的心胸颇有微词,不过在其位谋其事,校长有令,他也只能奉命前来挽回俞竹藜。当然,他也确实是为了俞竹藜好,以俞竹藜内向社恐不擅交际的性子,还是更适合待在学校。学校里哪怕有些利益之争,但整体环境已经比社会单位单纯多了。
  哪知俞竹藜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去季知行那个八字都没一撇的研究所。
  祝主任空手而归,校长有点坐不住了。从阎安瑾到季知行再到俞竹藜,这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拒绝,显得他这个校长是那么的不得人望——上头已经透出认为他不称职的风声了。
  于是校长带着祝主任和教务处的焦主任又一次登门了,还当着俞竹藜的面将焦主任批评了一番,说他当初曲解了自己的意思,以至于在征求俞竹藜的调动意见时态度过分强硬。
  校长舌灿莲花,俞竹藜一语不发。不是他有意慢待,只是他觉得自己想说的已经都说清楚了,实在是不想再开口说车轱辘话了,心累。
  见俞竹藜油盐不进,校长越说越恼火,作为燕大的校长,他还没被人这样当面漠视过。
  “年轻气盛可不是……”
  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阵手机铃声打断了,俞竹藜接起电话,淡漠的眼睛终于有了神采。
  “好,我明天就过去。”俞竹藜很干脆,确认了地点没说几句就挂了电话。
  一听话音,祝主任和焦主任就互视一眼,都猜到了电话那头是谁。
  校长见俞竹藜挂了电话后神采奕奕,心知无可挽回,礼贤下士的假面就装不下去了。
  “看来,燕大这座小庙是请不动俞先生这尊大佛了。不知道那边许诺了什么待遇啊?”
  哼,燕大教师的工资已经是高水准了,平均16740元/月,年终奖平均也有6万左右。要知道,像华科院那样的研究所,平均工资也就10107元/月,年终奖平均也才22109元。
  年轻人啊,就是容易被理想啦兴趣啦冲昏头脑,他就不信一个草创的私人研究所能开出多好的待遇来。
  但待遇什么的并不是俞竹藜所关心的,所以他刚才也没想到要问。不过,他的手机立刻就收到了一份合同。俞竹藜随手点开一看,愣住了。
  坐在他身边的祝主任忍不住瞥了一眼,啊!这!
  注意到祝主任的异样,焦主任忍不住起身探头看了一下,而后惊呼出声:“年薪百万?!”
  坐在对面的校长还能把得住矜持端坐着,但却在心里大骂:季知行懂不懂规矩啊!
  季知行并不想懂规矩,科研人员的待遇是他难得认真对待的行政事务。
  朱仁当时也有不解:“这待遇会不会太高了?”
  “不!”季知行坚决地摇头,“你之所以觉得高是跟其他单位的科研人员比。可跳出这个领域,跟娱乐圈的平均收入比一比呢?还算高吗?”
  “那哪能比啊。”朱仁说道。
  即使是像他这样不怎么关注娱乐新闻的中年男人,也对日薪208万的传说略有耳闻。他当时听说了也不是不酸,自己小半辈子的积蓄才抵得上人家一天的收入。
  季知行继续说道:“可能我自己身为科研人员,说话的立场不是很客观。但我觉得单就对国家的贡献而言,科研人员还是更重要一些的,而现在的薪酬水平远远配不上他们的贡献。”
  朱仁也忍不住点头,像这些年航天技术发展得多好啊。但首都航天一院,起薪差不多是14-15万/年税前;丄海航天八院听说好一点,起薪18W-20W/年税前。但跟周边五六万、七八万一平的房价一比,那算什么!
  “好像说起科学家,总是跟“甘守清贫”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但是为什么呢?他们就不值得更好的生活吗?”季知行说着叹了口气。
  生活不能仅靠情怀、理想、热爱来支撑,对科研人员的奉献回以充分的物质回报,这样才是双向奔赴、才是良好的正向激励。
  当然,如今国家也渐渐出台了许多提升科研人员待遇的措施。但具体到各个地方,政策落实程度是不一样的。
  “至少在我这里,我希望,能让那些科研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地往前冲!”季知行真挚地说道。
  “我明白了。”朱仁点了点头,虽然心里难免觉得季知行过于理想主义,但也为此而感佩。毕竟是老阎教出来的学生,老阎当年为了开启高校科研利益分配的新风气,能拿出专利费的1/4共计1亿分给学生。季知行如今想促进科研人员待遇的提升也不是不能理解。
  朱仁花了很多时间调研,又参考一些大厂的薪酬待遇,综合制定了一份优渥的分级薪酬计划。
  季知行其实觉得还可以再高一点,不过暂时先这样吧,他的钱还得支撑研究,等有点起色了再集体涨薪也不迟。
  ……
  《王者归来!季知行重回广陵再启征帆》
  广陵日报用这样有点中二的标题报道了季知行回到广陵创立个人研究所的事情。
  媒体们一直很关注季知行的动态,毕竟季知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流量宝”,凡是提到他的新闻都能获得不错的点击量和阅读量。
  所以,季知行在结束光子芯片研究工作后的去路正是媒体追逐的热点。在季知行回到广陵市后,广陵日报就第一时间向他发出采访邀请。
  季知行原本是不爱接受采访的,不过这回他没有拒绝。只是推迟到研究所建成、需要招揽人才的时候,好借媒体宣传一波。
  采访报道视频发出去之后,相关词条迅速缀上了个“热”字,评论不断增多。
  “我还以为他会留在光子芯片研究中心呢,没想到另起炉灶自己创建研究所啊。”
  “这……来真的吗?研究所的名字都要注册了才临时取啊?”
  ““知行研究所”这个名字挺好的啊,又扣季知行的名字,又有“知行合一”的含义。”
  “主攻能源领域?跟光子芯片有什么关系吗?”
  “没关系,完完全全的连研究方向都另起炉灶。”
  “怎么说呢,感觉季知行好像有点没定性啊,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
  “无语了,人家都在两个领域开创先河了,你拿这个标准评价他。”
  “对!发现新大陆、开垦航道才是最难的,季知行相当于把最难走的路淌平了,后来人就可以一路狂奔了。”
  “敢于跳出舒适圈,单这点我就佩服他。”
  “啊!我当年要是读物理或数学多好啊,如今就有机会进他的研究所了!呜呜呜——”
  “哇塞,我看错了吗?工资开得好高啊!”
  “我也怀疑自己看错了,好几个等级我只看清最下面那个,那岂不是起薪就有35万?”
  “五金三险也有,还有各种补贴,妈呀!狠狠心动了!”
  “啧啧啧,果然是发财了啊,给那么多。”
  “还是觉得搞科研的应该纯粹一点。”
  “什么话嘛,工资高一点就不纯粹啦?非得清贫才算纯粹吗?什么脑子!”
  “想拿那个薪水你也去应聘啊,没那个搞科研的本事就TM少说酸话!”
  吃瓜群众们大多认可科研人员应该拿到优渥的薪酬,说酸话怪话的少数几个人很快就被群喷得一声不敢吭了。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简历如雪花般朝知行研究所的公开邮箱飞去。
  作者有话说:


第85章
  季知行预计要招聘的研究员只有10个, 而且为了尽快出成果,设下的门槛还挺高。
  截至报名期限为止,知行研究所的邮箱总共收到了2036份简历, 扣除抽热闹、瞎掺和的,符合季知行要求的也有1563份。录取比例高达156:1,要知道,国考总体录取比例也就100:1。
  季知行知道, 优渥的薪酬势必能吸引不少人来应聘, 但人数之多还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报考的人多当然是好事,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怎么安排笔试。
  他预设通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来筛选出他需要的人才, 如今简历符合笔试要求的就有1563人, 就算只来1000个,研究所这边也没有适合作为笔试的场所,主要是没那么多桌椅。
  “这算什么问题。”朱仁根本不当一回事, “哪里的桌椅最多?不就是学校嘛。我去联系咱们老校长,让他借几间梯形教室给我们就全都有了。”
  看着朱仁轻轻松松就解决了他觉得麻烦的问题,季知行感叹道:“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啊。”
  朱仁欣然接受季知行的赞美,说道:“虽然打一通电话就能解决, 不过请人帮忙还是要有个态度, 我现在就去广陵大学。”
  广陵大学如今把季知行写进校史、写进招生材料, 印有他成就与事迹的海报更是贴满了校门外一整排宣传栏。教学楼、试验区甚至宿舍楼也是见缝插针地贴得到处都是。
  季知行是广陵大学立校以来最杰出的人物, 没有之一。广陵大学恨不能留他任教以深度捆绑,对于出借教室这样的小小要求, 自然不可能不同意,甚至还主动包揽了组织、监考、收发试卷等琐碎工作。
  笔试时间定在一个周六的上午九点, 但大多数应聘者八点就都到达广陵大学考点了。
  考场还没打开, 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聊着交换信息。
  “不知道笔试难不难。”
  “那还用说, 肯定难啊!一千多个报名最后只录取10个,笔试起码得筛掉一半多人。”
  “唉,要是连笔试都过不了,就见不到我偶像了。”
  此话一出,周围一圈候场的人都心有同感。
  在学术界,季知行如今是很多人仰望的存在。
  破解了七大千禧年难题之一的NS方程,获得华夏第一枚菲尔茨奖奖章,研发出世界领先的光子芯片。随便拿出一项就已经是许多人奋斗终生而不可企及的成就了,而这三项举足轻重的成就集于季知行一身,将他加持得金光闪闪,吸引了无数的科研工作者以他为奋斗目标与终身偶像。
  在场的很多人积极应聘的最大原因就是想在科研之路上追随季知行。
  当然,也有很多人考虑的是现实因素。
  “我原先待的那个科研所已经半年发不出工资了。唉,我是真的舍不得那个项目,但上面四个老的下头两个小的,由不得我抱着情怀这么耗下去。”
  “我们那工资倒是发得挺准时的,可一个月到手五六千,给孩子报个暑假班都得千挑万选精打细算。”
  “就是不知道知行研究所招聘公告上的薪酬能不能落实到位。”
  “应该没问题,只要老板的资金足够充裕。”
  在场的人不约而同地想到光子芯片的技术转让费,当初各种各样的转让新闻上并没有写明转让金额,吃瓜群众们讨论了很久,都觉得一定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起码在百亿以上!
  “而且,季知行不是还有零重力座椅公司吗?那可是台印钞机!”
  “不过他只是股东之一吧?”
  “但是是大股东!我之前看过他们公司公开的财报,去年营收破40亿!反正季知行肯定能分到不少。”
  当一部分人热烈讨论着零重力座椅公司的营收时,朱仁正抱着几袋笔试试卷路过,听到讨论,心里也是感慨万千。他当初在零重力座椅科研社团的创立申报表上签下“同意”的时候,哪里能想到一个小小的社团最后能发展成本市税收贡献度第一的龙头产业。
  如今零重力座椅公司可不得了啊,销售线覆盖全国,一年卖出100万张椅子!若不是生产力实在是跟不上,绝对不止这个数。
  在所有人对季知行的资本信心十足的时候,季知行正看着施工报告单直叹气,钱不经花啊!
  这份施工报告单是朱仁临走前留给他的,哪怕他早有心理准备,但打开一看还是忍不住呼吸一滞——实验室造价已经接近一个亿了。
  当然,这一个亿是值得的。
  建造无菌恒温恒湿实验室本来就不便宜,更何况因为他想尽快用上实验室,所以朱仁请了好几家厂家来做方案,最后决定使用BIM技术实现工程预制。管道系统100%预制,通风系统50%预制,防火系统80%预制,这就使得工期有效缩短5个月!当然,价钱也随之走高。
  不过,实验室已经交付了,也顺利通过了国家安全检查与认证,资质齐全,算得上物有所值。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