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卧长安(GL)》完本[耽美 GL百合]—— by:多吃快长
  发于:2016年09月30日

关灯
护眼

还有离开(希望只是潜水)的小伙伴,谢谢M君的长评,评价太高,但我大概让你失望了

恩,还有小留

还有傲娇的兔子、字母君、英雄、小K、love...... 我记性挺差的,如有遗漏,还望恕罪ONL ------------------------------------------------ 说说云卧长安吧

我准备发文的时候,发现...既没文名又没笔名,试了好几个终于成功

开始的意思大概是闲云雅鹤,醉卧长安

写着写着长安变成的长治久安

对,这个文章没大纲

准确的说大纲写着写着,写没了

玄乎些就是她们不肯听我摆布= = 比如我既想糊你们一脸糖,齁甜齁甜的,又想虐得的你们嗷嗷的

但景秀不同意

景秀曾经问张月鹿——中秋宴席为什么会出现韩王妃?谢伯朗棺椁入城的时候巡察的金吾卫街使是谁

还记得欺负张月鹿的那个梁丘木么?他爹是礼部员外郎

这个锅是甩给他的

谢伯朗棺椁入城的时候,是周滑当值

张月鹿想“勾搭”雅美人,雅美人说“要”一对簪子

千秋万岁宴前夕,景秀给宫中诸人的礼单,就有“一份头面首饰”

为什么让凤阁女官和公主府长史一起准备?这里面张月鹿就可以做手脚

哦,雅美人是谢家塞进后宫的,谢家除了打仗,其他也没闲着

景秀为什么没说?这不是“有些事情可以做,但说出来难免觉得太在意了些

” 又重情又理智的两个人在一起,困难是用来克服的,误会是别人家的

--------------------------------------------- 很多人其实没他什么事情,但偏偏要出来冒个头,说一两句台词,抢个戏份= =就是这么讨厌,可我又拦不住

月乌、景如意、禄闻、明巧乐、孙老头、敬迟明煦、洛小阮孔老头、沈先、高望、蒋怀莲、翾风、张襄、张五郎.....老的小的,美的丑的,穷的富的、贵的贱的,别说你们了,我都记不清,上面的名字还是去翻的人物篇

我知道,对大部分人来说,主角的爱恨纠葛才最吸引眼球

百合文里面大肚肥肥的卢十二郎,大概没人喜欢,可他真的是个不错的朋友,即便知道张灵蕴借着他往报局塞眼线

恩,他不傻

第二卷大概这样家长里短、絮絮叨叨

因为克服定州的,不是谢良玉一个人

里面有张五郎和他儿子,还有一样倒霉、连名字都没有的亲戚

同样没有名字的千千万万的将士的功劳

忘了再次介绍,他们是张月鹿本尊的爹、弟、亲戚

------------------------------------------------- 不聊路人了,说说景睿之

大纲里面没有景睿之→隐士高人一样→智多近乎妖 想法是美好的,但景睿之这种人,实在不是别人可以改变的

宣州侯府很落魄,景睿之她娘粗识文墨,她爹是个混蛋

所以顶着侯府千金的名头,景睿之小时候既没接受好的教育,也没特别享受过

她亲情淡薄,你看她十年没怎么回宫,回来她娘派人叫她,她也不怎么搭理就知道了

她没什么特别喜欢的,缺乏个人欲望,但有强烈的责任感

这种责任感又因为她的性格气场,变成很强势

没有喜欢别人整天冷着脸对这自己,景厚嘉也一样

哪个领导会容忍充满压迫感的下属?何况皇帝,更受不了

孤傲冷僻,强硬独/裁,景睿之不是一个讨喜的人

而谢元灵恰恰被坚硬外壳下的温柔吸引

就像那个鎏银铜熏球,宣州侯府穷,景睿之只送的起鎏银的,时间旧了就会露出里面的铜色,看起来就知道不值钱

但谢元灵知道,熏球里面放着炭火,一直是暖的

补:景睿之说“长安城中,我只留你一人

”贤妃本该“保她无恙”

景睿之的心思改变和张月鹿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是被她触动,另一方面是这次长留京中,所见所闻

---------------------------------------- 权仪同东宫和东宫之间,隔着多远? 就像谢家和景家隔着君臣

景睿之和景厚嘉隔着男女

景厚嘉和晋阳王隔着嫡庶

张五郎和征召令隔着官民

就像菀奴和自由隔着良贱

...... 十年前,景睿之坚信并且做到了——命运可以改变

十年后,景睿之发现,那是因为命运本来就优待了她

有些事情改变不了,有些事情不会改变

百姓小心维护的家庭,獠寇一把刀就可以毁灭

平民几代积攒的财富,官家一纸公文就可以没收

---------------------------------------------- 有些细节我也记不清了,有些bug我也圆不起来了

说说第二卷吧

主线肯定是幽州战事,但CP还在纠结

设想是,从第一卷的贵族阶级视角,换到平民,甚至社会边缘人士

闻人贞X路上捡到的流民/逃奴/土匪/骗子/逃犯... 谢良玉X敌国女将/奸细/基层小兵/边民... 请相信,我真的很喜欢她们俩!!! 或者闻人贞X谢良玉= = 来来,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意见

-------------------------------------------- 这篇大概要停更一两个星期(?),我整理一下思绪,理一理大纲

没办法,我写文很慢,一个小时一千字不得了

之前是雄心壮志打算爬季榜,后来发现差的有点远,就心安理得打算偷懒了(并没有!) 打算抓虫,所以看见更新提示请无视

然后大家可以收藏一下作者,近日会把都市奇幻发出来试读

好像还有什么没说,不过想不起来了,就这样吧! 多吃快长 2016.4.17 作者有话要说: 独/裁也屏蔽,晋江也是够了,□□屏蔽么= =☆、第 89 章 外头的天,黑窟窿东

张五郎眨巴了一下眼睛,想起现在不用早起下田,又躺下

睡不着,瞪着眼睛看着帐篷顶

听着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心里惦记着田里秧苗有没有种,家里鸡羊有没有喂,还有媳妇和女儿

巧娘,唉! 想到大女儿,张五郎心里又恼又恨

恼得是女儿没生出个儿子,恨的是朱家狼心狗肺

又恨媒人嘴歪,又恨自己眼瞎! 接着又想起小女儿,这心里就跟五味瓶打翻了一样,酸甜苦辣说不上来

老实人遇到事情,这脑瓜子多半拧不过来,认死理

这刚开始几年,小女儿还往家里带信,逢年过节有个事情都送东西回来

可这两年前就少了动静,开始家里老小还担心是不是出什么事

到县里张家铺子去了两趟,都叫人奚落回来,张五郎也就没脸再去了

这次征兵服役,要不是牵扯儿子和侄子,张五郎都不一定拉下来脸

谁知道,这一去...... “唉!”张五郎忍不住长叹一声

张小郎睡在他旁边,一惊而醒,迷迷糊糊的小声叫他:“阿爹?” 张五郎扭头看向儿子,黑漆马糊的也看不清,就见那小脑袋缩在被子里,和小时候没什么区别

张五郎终于没忍得住,热泪滚下

要不是当初想让儿子早点进学,改了年纪,哪会有今天!张五郎这心里,恨不得捶死自己! 张小郎见他爹摸眼睛,有些急了,探起身不解的问:“阿爹?你怎么了?” “嚷个鬼头,你爷俩真精神,没事去把六驮马喂了!三更半夜的不睡觉,摸黑抓鬼啊

”通铺那头突然传来一声吼

那浑汉叫做李悍,原是偷鸡摸狗的帮闲

张五郎是老实人,不是不会吵架,是不愿意吵架,屋里还有其他人在睡觉了

倒是东头的冯三壮被他吵醒,没好气说:“揍嘛哩,半黑呀的狼嚎

” 冯三壮,是个屠夫

人壮、养的猪壮、那把后背砍刀更壮!不用刀锋,刀面就能拍死人

性子又横冲莽撞,劲头来了伙长都劝不住

这张家父子只不过轻声说了两句,李悍和冯三壮这两句吼的,那是一声更比一声高

连着几个人被吵醒,最靠里的地方有人嘟囔:“天黑地眠,勿声勿嬉

” 冯三壮一听,跟着说:“睡吧睡吧,逗听大仙的,歇了

” 李悍虽然生的人高马大,却是个欺软怕硬的

冯三壮这样的,他可不敢真杠上

呸了一口,低声骂,“头钱价田奴

”头钱价田奴,那是骂张五郎是只值一文钱的农夫

骂完他想起来,这屋里好几个种地的

拉上被子不说话

张五郎听着没动静,轻轻拍拍儿子的被子,压低声音:“你再睡会

” 说着起身,悉悉索索的穿好衣服,猫着腰下了铺

走到帐篷门口,刚掀起布帘,呼呼的大风扑了一脸,吓的他赶紧出来放下帘子

抬头望望天上的残月,张五郎缩着脖子往马厩去喂六驮马

什么是六驮马? 这要从张五郎现在的身份说起

大尚国成年男子,十四以上,五十以下,都需服兵役,少则两年,多则六年,战时又不同

全国各地设折冲府,府兵是兵又是农

平时种地,闲暇训练,战时披甲带刀护卫家国

张五郎是清河县人,清河县隶属河北道贝州,所以张五郎现在大概算作是河北道贝州折冲府府兵

为何是大概算作? 那是因为张五郎的身份有些特别,他是来顶班上岗的

他伯父一家是振威军军士,是父死子从,世代打仗的边兵,并不属于府兵

但又不能为他家三人专程派人送往振威军

正巧,谢太尉奉旨出征靺鞨,朝廷发鱼书调发河北道府兵征防幽州,折冲都尉直接大笔一挥,把他们三人划进去

反正都是去幽州,一起上路吧

张五郎穿好衣服出了门,走到一处空地,抬着脑袋一看,就看见什长韩经纬在练枪,二三十斤的铁枪舞得虎虎生威,那枪尖被火光一照,就像个活物一样

张五郎站着远远的瞧了一会,突然想起什么,低头摸摸腰间,忘拿刀了

又想了想,抬脚继续往马棚走去

马棚里拴着各色的马匹,川贵马、河曲马、西极马、云滇马.....长耳骡子和灰毛驴那就更多

守夜的士兵抱着刀,靠着草堆打盹

篝火冉冉,柴火烧得差不多了

张五郎走近,那士兵一惊而醒,腾地爬起来

见着是自己人,收起刀,打了个哈欠,话都懒得说,摆摆手

往篝火边伸手烤火,他那一身单衣,这早春倒冬寒,够受的

张五郎看着他搓手跺脚,不由有些难过

心里叹了口气,就像伙长说的,谁让咱贝州穷了! 这又要说到各地折冲府的钱资来源

都是由朝廷给予公廨田四至六顷,或者公廨钱十万至二十万

给予不同,是因为各折冲府府兵多寡不同

上府一千百人,中府八百人,下府六百人

公廨田租佃给农夫,收取地租

公廨钱就是官家的高利贷,收取利息

这些钱资收入,就是折冲府公款,用于各项开支

按理说,这些钱资收入中,折冲府要储备战马、帐幕和鍪、甲、弩、矟等等武器,但各地情况又各不同

若当地富裕,不说各项补贴,不说商贾捐赠

就是公廨田的租金,公廨钱的利息也高许多

再者,有些地方折冲府的公廨钱都是投的份子钱,那年底红利,啧啧

张五郎由记得伙长说那话时候,脸上的羡慕之情

除了折冲府,各地府兵也是各不相同,一眼就能瞧出来

听伙长说,南方,特别江南那边,府兵都骑大白马

瞧着瘦瘦巴巴跟书生似的,穿的轻甲、革靴的,肯定是江南的

说起话来都像先生,手里没二两劲

要是光着膀子,穿皮衣藤甲、拿着长矛杆子,后面背着一个大箭篓子,那十有八九是剑南道的

他们说话你是听不懂的,除非是益州的,那还好些,十句里面你能听明白一句半

要是看见一人带二三匹马,一骑一驮一备

身穿甲胄,脚踏铁皮革靴,腰间一侧挂弓,一侧悬箭囊,背后一柄寒光四溢的长/枪

或是马上挂一面牛皮盾,身后背断柄重刀,配弩,背后背着一个更大的箭娄

亦或者手里头拿着斩马陌刀,须发俱张,往那一站就像一面山

那样的,不是博取马上功名的世家子弟,就是募兵而来的江湖豪杰,或是逃避仇家避入军中的强头,都是招惹不得

张五郎没去过江南,也没去过剑南道

不是世家子弟,也不是江湖豪杰,更不是强头

只不过是老实巴交倒霉的平头百姓

他自己准备衣服、护心、横刀和干食,还有锅子、火钻、盐袋、碓等

没轻甲也没皮衣,只有厚袍子,听说北边能冻死狗

革靴也没有,巧娘纳了千层鞋,他和儿子、侄子,一人两双,想来够的

马厩里有头土黄的马探出头,张五郎伸手摸摸它脑袋

除了自个准备自个的物件

折冲府编制,伙长下管五什,一什有十个人

这十个人要一起准备驼物资的马

六匹,驴或者骡子也行,这就是所谓“六驮马”

他们这一什的六驮马,是真二八经的马

其中两头是李悍带来的,这也是他格外霸横的原因

不过马不是他买的,他不过是带人服役而已,这叫出资代役

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区区兵役

张五郎他们这十个人中,除了他张家三口人,其他七个人中六个是代役

人高马大、虎背熊腰,看着就不是好相与的,旁的队伍都避之不及

“吃吧,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劲头扛家伙

”张五郎粗糙的大手摸摸那些畜生的脑袋,一个人瞎嘀咕

旁边槽里的灰驴闻着香味探头过来,他也不赶,掰了半块豆粕递过去:“你也吃点,瘦了吧唧的还得跟着大长腿跑,唉,又得走一天,不知道啥时候能走到头

” 拉磨盘的驴子驮着军资,种庄稼的汉子背着刀剑

从贝州至幽州,途不过千里,行不过一月

有人这一走,却是一生

☆、第 90 章 以前,张五郎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清河城

清河城池东西两里,南北一里半,呈椭圆形

城墙高三丈,宽二丈

里外两面砌七层青砖,中间填土夯筑,上面盖着一尺厚的灰渣,东、西、南有三门,可供进出

“在县署门口站会,说不定就能瞧见县令、县丞、主簿...城隍庙那是金砖银墙硫璃瓦,里面的城隍爷大冠长袍比县令还气派

戏楼更不用说了,就是你从路边走,那是巷子也是青砖黑瓦!” 张五郎听着村里人闲扯,一直想去县城看看

第一次去是巧娘出嫁,要准备嫁妆

朱家知道他家得了钱,开口很是不客气

张五郎和媳妇一商量,觉得也不能委屈了女儿

两人合计的一晚上,第二天张五郎带着巧娘去了县城

从牛车上下来,落地的时候张五郎差点腿一软摔着

从衣兜里掏钱的手都抖,铜钱从手里滑掉,滴溜溜滚了老远

不是受惊,也不是舍不得车钱

是牛车颠簸的一路,车上人又多,张五郎这大个子缩坐在角落里,一坐就两三个时辰不动弹,能不腿麻手麻么

第二次是带张小郎去县学

他跟媳妇嘀咕:结亲的时候都没穿这么好

大冬天的,张五郎提着米粮腊肉,站在县学院子里头

北风呼呼的,像刮刀子

县学屋檐下挂着三尺的冰冷,张五郎瞧着进进出出的学子,手心里冒汗

那时候县城在他眼里就是大地方了

现在他才知道,原来城墙可以高得遮住半边天!上面可以跑马!官道路比田还宽,站两边要喊话才听的清!原来贝州有那么多县,河北道有那么多州,大尚国有那多地方! 伙长说贝州离幽州近,淮南道的府兵到幽州要多走一倍的路,山南道的府兵过去要多走三倍的路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