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寡夫寻夫记 下+番外——叶书
叶书  发于:2015年10月30日

关灯
护眼

“学医?”范大人皱起眉,“你堂堂护国公,学什么医术!”

“外公,国公也吃五谷杂粮,也会生老病死,学医术又有什么奇怪?”韶儿没见过外公几次,之前太小没有印象,后来长大了,外公却几次三番要利用他,本就淡漠的亲情更不剩几分,说话也越来越无礼。

“韶儿!怎么跟范大人说话呢?跟范大人道歉!”屈羽在韶儿起身的时候就推门进来了,正好听到后面的话。虽然他觉得韶儿说的没错,但是范大人毕竟是长辈,韶儿承袭国公爵位将来少不得要与朝中人打交道,名声很重要。

“韶儿知错,请外公宽恕韶儿无礼之罪。”韶儿很听话地一撩衣摆跪在地上向范大人请罪。

“都是自家人,说这些做什么,快起来!”范大人等韶儿磕了头,才像个慈爱的长辈一样,弯腰将韶儿扶起来。

“范大人是韶儿的外公,您觉得韶儿不该学医,韶儿以后不学也是应该,然而今日已经与人约好。君子不可言而无信,范大人以为如何?”屈羽将韶儿拉到身边,问。

“这是应当的,如此,老夫就此离开。只是韶儿,你外婆很是思念你,若是空了,就常常去看看她。她早先最疼你的母亲,如今你母亲不在了,你该替你母亲尽尽孝才是。”范大人临走也不忘敲打敲打韶儿。

送走了范大人,屈羽和韶儿便去了老柳的家里转了一圈儿,一路上小家伙都闷闷不乐。屈羽想了不少办法都没能让韶儿开心起来。“不如今天把遥儿接过来玩两天吧?”

听到可以跟小弟弟玩儿,韶儿心情好了不少,“好啊!”

说是去接遥儿,其实他们只是派人递个话儿,晚上,宁王爷亲自将儿子打包送上门。“父王,您这是为了媳妇要将亲儿子送出去了么?”

顾兴戟脚下一个踉跄,这都谁教的啊?

遥儿说完叹口气,“送就送吧,羽叔叔和韶儿哥哥对我都挺好的,以后我就做羽叔叔的儿子好了!”说完还拍拍自家父王的肩膀,“父王,以后你就没有儿子了,赶紧找个媳妇生个儿子吧!”

顾兴戟瞪了儿子一眼,“你羽叔叔是我媳妇儿,他儿子就是我儿子!”

“那遥儿还要叫父王啊?遥儿想叫爹爹!”遥儿小王爷皱起眉头。

“你可以叫你羽叔叔爹爹!”顾兴戟心底盘算着,要怎样把小媳妇娶进门,到时候遥儿就要叫媳妇为娘亲了!

可怜的宁王爷忘了,如果屈羽真的与他成亲,韶儿可是要叫他婶婶的。所以,结果就是谁也没占着便宜!

顾兴戟将儿子送去跟韶儿玩儿,自己则去跟小媳妇说话。屈羽没将顾兴戟当成外人,便将今日的事儿说了。顾兴戟边听边若有所思。

“皇上何时才能下旨剿灭叛军?”屈羽语带不忿,“有门糟心亲戚在,韶儿在京城待得很不开心。幸好有遥儿在。”因为遥儿小王爷会撒娇卖萌,屈羽越来越喜欢他,称呼也从“小王爷”变成了“遥儿”。

“有韶儿陪着,遥儿也开心了不少。”顾兴戟心里想着事情,嘴上也没耽误跟小媳妇说话。

屈羽想到什么,忽然笑起来。“他俩现在玩儿的这样好,也不知道以后我们返乡的时候,俩娃儿会不会哭鼻子?”

“应该不会。”顾兴戟漫不经心地回答完之后,突然很严肃认真的对屈羽说,“这两日我有事情要出京一趟,遥儿就留在你这里,你帮我照顾两日。”

“嗯?怎么突然要出京?不是说叛军要来了么?皇上派你出去的?”屈羽皱起眉。他也说不清为什么,心中万分不愿意顾兴戟出京冒险。想来,顾兴戟不让他离开京城也是一样的心情。这大概是朋友之义吧?

“不是皇命,是一点私事。我秘密出京,回来了再来看你。”看到小媳妇皱眉,顾兴戟忍不住伸手替他揉眉头,“不要皱眉,会老得快!”

屈羽像是被烫到一样站了起来,退了两步。然后有觉得自己反应太过激烈了,又走回了两步,却鼓不起勇气看他,只能侧身对着顾兴戟。

“咳嗯,那个,有事儿让下面人去办不行么?你身份尊贵,怎好轻易涉险?”屈羽努力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但是爆红的脸颊出卖了他此时的心情。

顾兴戟很想不管不顾的就这样上去抱住小媳妇,与他说情话,但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小媳妇想要的是安稳的日子,现在的他还给不了。“这事儿挺重要的,光派人去我不放心,还要亲自去看着才好!”

“我能帮上忙么?若是……”屈羽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顾兴戟打断了。

“不,这事儿,我要亲自了断。你乖乖的,留在京城里照顾两个孩子。我会多带几个好手,不会有危险,最多半个月我就回来看你。”顾兴戟站在屈羽身边,虽然没将人抱进怀里,但也靠得很近,绝不是普通朋友的距离就对了。

听到顾兴戟说带几个好手,屈羽不知道他要去做什么,却隐约猜到少不了血腥。在西北的时候,他也曾上阵杀敌,头颅飞起,鲜血四溅的场面没少看,但始终习惯不了。便不再说要帮忙的话了。

顾兴戟又叮咛了几句,很快就离开国公府。屈羽心中有着淡淡的失落,“城门已经关了,还这么着急离开做什么?”

屈羽忘了,由于叛军的存在,京城的城门已经不像往常一样开关了,京城的大门只许出不许入。出京的人员都要严加盘查,顾兴戟想要秘密出京,自然不能等着城门开,只能趁着夜色想办法。

第七十五章

顾兴戟走的很匆忙,自从两人相识以来似乎还没有这么就不能见面。屈羽的日子照常过着,但每每闲下来,总感觉怅然若失。

对屈羽来说,顾兴戟不在只是有些失落,有的人却是提心吊胆。比如说,四皇子,顾兴戈。这些日子关于叛军的战报几乎一日一封地传来,顾兴戈唯恐皇帝沉不住,招来顾兴戟。届时,顾兴戟不在京城的事儿谁都瞒不住。

顾兴戈每日战战兢兢,不过有句话是,“怕什么,来什么”。这日战报传来,对抗叛军的战事再次失利,朝廷再失去一城。

皇帝摔了战报,“废物,一群废物!朝廷养兵千日,却连一时都给朕抵挡不住,还要你们何用!”

“来人!给朕传宁王过来!”皇帝果然沉不住气,放弃了要晾一晾儿子的想法。羌族之战虽说在他的治下大获全胜,但是带兵之人却是他儿子,据说二皇子在民间的声望日益高涨,皇帝怕了,怕百姓只知宁王,不知皇帝。所以他要晾一晾儿子,但是叛军一日比一日近,他又怕了,怕叛军真的反了朝廷,那他不仅皇位没了,连命也要失了,所以他不得不将儿子找回来。

“皇上,不可啊,皇上!”不等四皇子出言阻止,朝中大皇子一派的一位老臣先站了出来。“皇上,宁王殿下大战羌族蛮夷,建不世之功,尚未封赏,此次若是再带兵平叛得胜归来,皇上该当封宁王……”大臣没有说完,但是听话的人都明白,他的意思是,皇帝你要封他为太子么?

其实皇帝觉得封了二皇子为太子也没什么,二皇子英勇善战,百姓声望也高,算是个不错的储君的人选,但正因为太不错了,皇帝才更担心。儿子若是资质平庸,或许还能安安分分地当个储君,待自己驾鹤西去之后再登大寳,可是儿子太优秀就不一定了,优秀的人想法就多,皇帝怕自己压不住儿子。

于是皇帝犹豫了。“诸位卿家可有和对敌之策?”

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不再言语,刚刚出声的老臣,也悄悄的退回朝臣之列。皇帝见没有一个人出生,又发了通脾气,却没再说将二儿子招来的话。

四皇子暗暗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担心。父皇此时对哥哥明显是忌惮打过倚重。要如何才能让父皇打消疑虑呢?

散朝之后,四皇子单独求见了皇帝。一方面他想替哥哥带兵的事儿敲敲边鼓。另一方面,父皇素来知道他与哥哥关系亲厚,如果此时他不来替哥哥表白一番,反而会引来怀疑。

所以,顾兴戈见了皇帝之后,也没遮掩,坦坦然然的说,“父皇,哥哥从来只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并无其他想法,还请父皇明察!”

“朕明白,老二是个好的。只是朝臣说的也不错,朕若是此时立老二为储君,那么现在朝中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我朝刚刚经历了羌族之战,辽东王叛乱,外还有倭寇伺机而动,藩王虎视眈眈,实在不宜再内斗消耗。”皇帝将自己的私心掩藏在层层大义之下。

“父皇忧国忧民,儿臣惭愧。”顾兴戈不动声色地拍了皇帝的马屁,“父皇,儿臣以为,即使让二皇兄领兵,也不一定要晋封。二皇兄此次对战羌族,虽然立下大功,但是二皇兄不听调令,父皇不是已经勒令二皇兄闭门思过么?父皇不若就让二皇兄将功折罪,等二皇兄得胜归来,父皇赏些金银田地便是。”

皇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嗯,容朕再考虑考虑。”

接下来,父子俩又哈拉了一阵,又有大臣求见,顾兴戈才辞别离开。接下来几天,皇帝一直没提召见顾兴戟的事儿。从顾兴戟离开已经有十余日,叛军一路北上日益壮大,眼看着情势就要失去控制。

然而顾兴戟还没有消息,顾兴戈觉得自己似乎要愁白了头发。他暗自发誓,以后再也不要替哥哥打掩护了,真真是要命的事儿,至少少活二十年!

“主子,叛军再夺一座城,到京城还有最后两道防线了。”顾兴戈身边的一位谋士向主子进言。

“嗯,让咱们的人行动起来吧。西北之战已经过去多日,有功之臣尚未得到应有的封赏,不利于军心稳固啊。”顾兴戈似有所感般感叹。

“是,将士们得了利才能更勇猛的讨伐叛军!”谋士立刻明白主子的意思。

第二日,便有大臣上奏,为援北军请功。论功行赏,该封的封,该赏的赏。然而有两个人的封赏却迟迟定不下来。一个自然是援北军的主将顾兴戟,另一个便是护国公张景韶。

前者皇帝不想封,自然是搁置,而后一个,却也是个麻烦。张景韶本不是援北军或是西北军兵士,他是为了寻回叔叔遗骨才去的西北,恰巧碰到羌族来袭。但是这军功是实打实的,多少兵士都看到了。

本来,有功就赏也没什么。可是问题出在,张景韶还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娃娃。一个小娃娃,在对敌的前线,立下大功,说出去谁信?这肯定是抢了别人的军功啊!而且,张景韶年纪小小已经承袭了父亲的一品公爵,再封就是异姓王了!他的父祖辈为国战死沙场,到了都没获得封王,他一个奶娃娃怎么可能封王?

朝众人又吵作一团,三日都没打出个结果。第四日朝臣像前一日一样吵起来,外面突然传来急报,“报,叛军再破一城,距京城不足八百里!”

八百里是什么概念?快马加鞭仅剩一日的路程了,虽然这八百里之间还有一道防线,但是再不派兵进行反击,这道防线被攻破是迟早的事儿!已经不能再等了,皇帝坐不住了,“来人,传宁王觐见!”

“父皇,二皇兄还在家中闭门思过!”顾兴戈突然出列。依他的心机,本不该如此简单粗暴的阻拦皇帝。但是,没料到叛军来势如此凶猛,短短几日就攻破了一道防线,他根本就来不及跟手下人谋划。而哥哥,昨日虽然是半月之期,但是直到今早他都没有接到哥哥回来的讯息。所以他不得不出此下策,亲自出面阻拦。

皇帝沉默了一小会儿,“江山社稷危在旦夕,命宁王将功折罪,带兵平定叛乱!来人,宣宁王上殿领受帅印!”

事已至此,顾兴戈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力挽狂澜了。只能默默退回自己的位置,开始思索待会儿要怎么给哥哥脱罪。

宫人领了皇命出宫宣召宁王,大臣们在朝堂上也不能干等着,便继续刚刚的话题。毕竟马上就要让人再上战场了,欠人家的封赏给了人家,人家才能继续给你卖命啊!

于是朝臣又开始你来我往的吵起来。皇帝被刚刚的战报弄得心底惶惶,朝臣们又一刻不休,皇帝被吵得头大。“都住嘴!你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能说出点建设性的建议!”

范大人对不远处一个大臣使了个眼色,大臣微微点头,随后出列,“启奏陛下,臣听闻护国公能在西北立下奇功,乃是因为身边有一护卫,神勇无比,多次舍生忘死为主拼杀。微臣以为,这功劳与其说是国公爷的,不若说是这护卫的。”

大臣此言一出,立刻就有对家出言讥讽,“杨大人好耳力,连远在西北的事儿都能听闻!为何我等不曾听闻此事,莫不是军中有人跟大人说的?”

对家这句话算是杀人不见血,自古皇帝最忌讳文臣武将相互勾结,你高居庙堂的一个文臣如何听闻西北战场的事儿?来吧,好好说道说道。

“街头巷闻而已,茶楼里不少人都在说护国公的护卫如何神勇!”大臣面不改色的接招。

“那便是捕风捉影!”眼看着大臣们又要重新吵起来,皇帝果断地大喝一声:“够了!”这事儿皇帝心中也有数了。老二的奏折他看过,里面确实提过护国公的一个护卫。在皇帝看来,张景韶断断不能再封赏了,可是又不能抹了这份功劳,那么为了显示皇恩浩荡,封赏他身边的人也是一样。如果见过这个人,真的不错,提拔为将领,也算为国招募人才,也缓解了朝中无将可派的尴尬局面。

只是皇帝有了这个心思,却不能直接说,要等朝臣给他架梯子。范家不愧几代为官,看皇帝的眼色那叫一个准。范大人悄悄戳戳身边的同僚,同僚立刻出列,“皇上,微臣以为护国公是否强夺了下属的功劳,国公身边的侍卫是否真如街头巷尾议论的那般神勇,大可招他们上殿,询问一番。想来他们慑于陛下龙威,必不敢说假话欺瞒的!”

皇帝似模似样的装作思索一番,点点头,“招护国公及其侍卫上殿!”

顾兴戈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知道哥哥对护国公府格外不同,甚至他未来的嫂子都有可能出自护国公府,但此时他只能全力保护哥哥,其他人的死活,他顾不得了!

顾兴戈的手握紧,很快被汗湿,他在想,要不要提前对皇帝道出实情?要用什么理由才能让父皇宽恕哥哥私自离京的罪责?哥哥也是,为何要在这个当口非离京不可呢?

在顾兴戈胡思乱想的时候,殿外想起太监尖利的声音……

第七十六章

“宁王觐见!”

顾兴戈乍然听到太监的声音愣了一下,反射性地回头朝殿门外张望,随即发觉自己的动作失仪,立刻收敛了动作重新面向正北躬身站好。然后,他才发现自己后背的衣衫已经湿透,腿也在微微抖着,不过还好,哥哥赶得正好。

顾兴戈松了一口气,再说顾兴戟。顾兴戟一路来回日夜兼程,每日只睡一两个时辰。终于在今早黎明前赶到京城外,趁着黑暗翻越城墙回到王府。本打算洗把脸,换换衣服就去看小媳妇和儿子,不曾想刚换了衣服,就听到外面有人传旨,让他上殿领受帅印!

顾兴戟觉得此事并不简单,略一思索,提笔写了封信派心腹之人送到国公府给了小媳妇。不得不说,顾兴戟这封信很是及时,屈羽刚刚拆阅了信件,外面就有宫人来传召护国公及其侍卫觐见。

韶儿疑惑地看看小婶婶,屈羽递了个荷包给宫人。“公公,小公爷第一次面圣,轻容我们整理一下仪容?”

宫人掂了掂手中荷包的重量,乐呵呵地说:“应当的应当的,只是不要让皇上久等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