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不是这样的(穿越)上——草木良品
草木良品  发于:2015年07月24日

关灯
护眼

第10章:备考

自从二姨娘在老夫人那里碰了钉子之后,宋沫娘的心真是日日煎熬。直到那日二姨娘告诉她,老夫人、夫人都没有将宋溪娘说与苏冠阳的意思,她才觉得自己又重新活了过来。只是虽然解除了危机,但二姨娘那里是指望不上了,宋沫娘觉得还是得靠自己了。

今日在苏家呆了一整天,宋沫娘心里格外欢喜。虽然一整天都没能得见苏冠阳,但宋沫娘跟苏冠阳的妹妹苏慧很是投缘,两人还约定庆生的时候一定给对方下帖子。过个十几日便是苏慧的生辰,到时候说不定便能见上苏冠阳一面。宋沫娘觉得只要能跟苏冠阳说上几句话,苏冠阳一定会喜欢她的。

带着这种心情回家,宋沫娘心里的旖旎还没完全消退,就忽然听到了宋七代有如晴天霹雳的话。

此时宋七代也恨不得吞了自己的舌头。他不是宋六代那个二愣子,从宋沫娘几次有意无意的提起他就弄明白宋沫娘的意图了。宋沫娘喜欢苏冠阳,如果能嫁给他,那自然没什么不好。只是现在苏冠阳已经定亲了,宋沫娘再纠缠下去,在宋七代看来就有些傻了。

只是他作为弟弟,有些话实在不该他来说。

“二姐……”宋七代迟疑着没有开口。

宋八代也是个明白人,两辈子加起来他到底也活了二三十年,也没有宋七代那些顾虑,当下便直截了当道:“苏冠阳大哥已经定亲了,听说定的是温州城米商陆家的姑娘。”所以你就死心吧。

“不会的——”宋沫娘的声音都变得尖锐了,脸色白得可怕。“三弟,”她忽然抓住宋八代的手,强撑起一个微笑,“这是打哪儿听来的,别是以讹传讹呢!”

她的指甲深深嵌进宋八代的皮肉里,疼得他倒抽一口气。

宋七代尝试拉开她,“二姐,你把三弟抓疼了,快放开他。”见宋沫娘根本不为所动,情急之下也不遮遮掩掩了,“我们不是从哪儿听说的,是苏大哥亲口同我们说的,二姐若是不信,可以亲去同赵铭大哥求证。”

说完用力一扯,将宋八代从宋沫娘手里救出来。

“咱们快走。”宋七代拉着宋八代火烧屁股头也不回地走了,宋八代略有迟疑,一回头便看到宋沫娘如失了魂一般跌倒在地。

隔日便是初四。宋家一早供上三牲,子孙三代沐浴更衣,焚香上礼,礼毕,燃放炮仗,迎神仪式结束之后,一家人围桌用饭。

宋八代扫了一眼,竟然没有看到宋沫娘。跟宋七代对视一眼,两人有种说不出的心虚。用完饭,两人鬼鬼祟祟避出来,被宋溪娘喊住了,“这急匆匆的是打算去哪?沫娘病了,你们若是得空便去瞧瞧她。”

“二姐……病了?严不严重?”

“只是小风寒,许是昨日去苏家,一个没留神吹了风。”宋溪娘给宋七代理了理领口,又道:“听父亲说,开春院试打算让你们俩都下场一试。这都初四了,你们俩也该收收心了,看完溪娘就回去读书。”

宋溪娘在他们跟前还是很有威严的,两人乖乖应下。

她走了之后,宋八代有点紧张:“咱们真去看二姐?你说她会不会怪我们?”想到昨天宋沫娘那副绝望的样子,宋八代心里就有点后悔。他只想着宋沫娘当初敢对李梅娘下黑手,定是个狠心冷情之人,却不知道人一旦动了真情,竟是这般的脆弱。

宋七代也有些踌躇,半响才道:“过些日子等这事淡下来再说,她现在……也未必就想见咱们。”似乎找到了不去探病的合理解释,宋七代的语气又坚定起来,“大姐说得对,咱们还是回去定心读书。”

院试分两场,主要考试的内容是文章和诗词。宋七代不用说了,文章写得四平八稳有理有据,言辞虽稍显稚嫩,但有些观点还颇为新颖,令人耳目一新;诗词方面讲究格式和韵律,宋七代也能信手拈来,作出的诗句不敢说纵横多姿,也有几分宛转流动。用老先生的话就是——这孩子很有灵性。

至于宋八代,老先生就有些发愁了。

这孩子肯下苦功夫,但根底太差了,写文章不求辞藻华丽,宋八代学识典故知道得多,背一背也能混过去。但是诗词方面,不知道他是不是没有开这一窍,写出来的诗不是毫不押韵,便是匠气十足。

宋八代自己也很苦恼。

一开始他也确实没想过这么早便下场科考,但老先生提出来了,对他来说也算是另一种肯定,宋八代也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想着自己大概也是学得不错的吧。只是遭受各种打击之后,宋八代不禁又开始自我否定,觉得老先生是怕宋七代压力太大,这才拉上他——好歹还有个垫底的。

宋七代倒不这么认为,安慰他道:“你不过进学堂几个月便学得这么好,写文章引用典故都能信手拈来,这点我不如你。今年的院试时间初定在开春三月,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你文章可先放一放,多花些时间在诗词上。”

宋八代泪流满面,默默在心底解释:“那是因为我比你多看了二十几年的书。”

沮丧归沮丧,宋八代还是跟着认真看书。反正他年纪还小,今年不成还有下一年。

只是诗词到底不比文章,没有天赋的人还真是无从下手。宋八代抱着书籍向宋七代求教,宋七代皱着眉头,比划了半天,道:“……就那样,出来了……”

二哥,你能说人话吗,根本听不懂好吗?

看到宋八代要哭出来了,宋七代抓破头皮,终于给他想出一个主意来。

“三弟你这情况应该是感悟不够深。比如大诗人圆至能写出‘清明院落无灯火,独绕回廊祀夜香’,是因为当时他科场失意,漂泊无依,又恰逢清明时节,一时有所感而作。三弟你需要做的便是多思多想,加深感悟。”

“……”

宋八代忍了忍,没忍住打了个喷嚏,对着宋七代鬼吼鬼叫:“你说的那个,跟我现在穿秋衣光脚站在积雪上到底有什么关系?!”你说出来,我一定打死你!

宋七代紧了紧身上的棉裘,哈着热气道:“你现在就要体验一下饥寒交迫、孤独入骨的感受。我不跟你说了三弟,免得打断你对孤独的感悟。”说完一溜儿小跑,脚底带起刚刚落下的寒雪。

大概是他一贯太有威严,宋八代竟然真的迟疑了——这法子该不会真的有用吧?迟疑的结果就是风寒发热,在床上躺了整整两天。宋七代大概是真后悔了,把铺盖都搬到他这里来,同吃同住照顾他。

宋八代白了他一眼,“你走吧,免得过了病气给你。”他还觉得奇怪呢,李氏怎么可能答应让他搬过来。

宋七代情绪不是很高,宋八代一病倒他就反省过了,这事是他欠考虑了。那日看着三弟烧得红通通的脸,他真是把肠子都悔绿了,“连母亲都没说什么,你就别管我了,我要在这里监督你按时用药。”转头粗声粗气对着阿福喊,“大夫说了,三弟暂时不能沾荤腥,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全都拿走!”

最后送到宋八代跟前的就是一碗清淡的小米粥、两碟子小菜,以及一碗浓稠得看不见底的汤药。

“先喝粥,喝完粥再吃药,要二哥喂你吗?”

看到宋八代摇头,宋七代显得更加自责。

宋八代心里好受些了,终于把自己是个蠢蛋这事儿暂时忘掉,高高兴兴喝了粥用了药,这才想起刚刚的问题,“母亲……怎么会同意你搬过来?”

宋七代细心拿了锦帕给他擦嘴角,浑不在意道:“她哪儿有心思理这个!”说着想起什么,“哦,你大概还不知道吧,三姨娘被查出来有三个多月身孕,大夫这一胎说极有可能是双生儿,可把父亲给乐的,连祖母给赏了好多东西。”

哦,那也难怪李氏顾不上了。不管怎么样,三姨娘这一胎来得太及时,至少可以把自己身上的注意力引开大半。这么一想宋八代又觉得对宋七代有些歉意——他衣不解带地照顾自己,自己却在提防他的亲娘。

“好好休息,不要胡思乱想。”宋七代给他掖了掖被角。

宋八代的意志一遇上他那条粗大的懒筋,顷刻便缴械投降。还在病中嘛,多休息是应当的——他如是安慰自己,然后顺从地滑进暖暖的被窝里,全身懒洋洋的,舒服得想迎风招展。

宋七代蹑手蹑脚走出去,轻轻帮他掩上门。

三日后,宋八代的风寒好了个彻底,重新回学堂读书,这时候他终于看到了久违的宋六代。这才几日没见,宋六代瘦了一些,看起来神采奕奕的。

“……我就直接把账本摔他脸上,哪一笔少了、哪一笔他自个儿添的,我都一一指出来。哈哈哈二弟,你是没看到他当时的脸色,跪下来就管我叫爷爷呢!”宋六代正在跟宋七代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

宋八代努力减少存在感,宋七代忽然喊了一声,“三弟。”

宋六代眼神热烈,搭着宋八代的肩膀哥俩好的模样,“三弟你可算来了,你刚刚没听前面的,我跟你说……吧啦吧啦……”

趁着这个空档,宋七代脚底抹油溜了。

第11章:临考

两个月的时间悄然而过。

三姨娘的肚子已经显怀了,午后阳光正好,三姨娘喜欢捧着肚子去花园里散步。对于三姨娘这一胎,宋老爹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每日便是再忙都会抽出时间去三姨娘的院子里看看。李氏就要显得低调多了,终日料理家事,尽心侍奉老夫人,想来是有危机感了。

而宋沫娘,也终于走出自己的院子了。

第一次见到她,宋八代吓了一跳,她整个人几乎瘦了一圈。从前的宋沫娘也不丰腴,但是肌肤是健康的粉白色,眼睛亮而有神,整个人洋溢着年轻的光彩。现在的宋沫娘,长得也依然是动人的,却因为太瘦而显得有些弱不禁风。

连李氏看到了,也不禁多问了一句,二姨娘一提起来就直抹泪,“就是那次留下的病根子,现在人总是懒懒的,话也不多说。”

“好好养养,总是能养回来的。”李氏将宋沫娘的份例提了提,跟嫡女松溪娘也差不离了。二姨娘感激不已,“要知道夫人这么疼她,这丫头也该争气些,把身子养好。”

就此,李氏跟二姨娘算是结成了联盟,一起对抗腹中有免死金牌的三姨娘。

后院烦扰,只是这些都打扰不了宋八代。距离童试时间越来越近,他也越来越忙。近几日老先生已经不讲学了,开始按照童试的方式出题,让他们尽可能地适应考试的节奏。题目五花八门,都是历年来常考的题目,每次做完之后,老先生便就着他们的试卷讲解。

几天下来,宋八代一看到宣纸就惯性地提笔。

“好了好了,终于也是到了这时候了。”老先生笑看自己的两个得意门生,“这三日你们不可再苦熬了,看看书,闲暇时就出去走走。你们运气好,今年的童试点就恰好设在咱们鲤城,明日休沐,老夫带你们一同过去瞧瞧。”

“还能进去瞧瞧?”宋八代感叹老先生的人脉之广。

老先生抿茶微笑,半响放下茶杯,缓缓道:“自然是不能。”怕他紧张,又宽慰他道:“历年来考试都是如此,要知道这童试只是第一道门槛,过了这个坎儿才算是进了科举的大门,所以这难度也不会太难,你们就当做平日做题一般即可,无须过分担忧。”

饶是老先生这样说了,宋八代还是紧张得一夜未眠。

三日很快便过去。

这一天,宋八代起了个大早,洗涮完毕便与宋七代一起到正院叩拜宋老爹和李氏。宋老爹没有没敢训太多话耽搁时间,等两个孩子用过早饭之后便带着他们给宋家祖宗上香,又勉励了几句便放行。

两人上了马车,宋八代紧张得想要如厕。

宋七代也是神情紧绷,见宋八代这样反倒慢慢轻松下来了,还跟他闲话起来,“时间还早,先生又托了人在考场外等咱们。听说是先生的弟子,是今年秋闱的热门人选,再过些日子只怕也要动身去省城,这次还是看在先生的面上才亲自过来。”

宋八代也好奇起来,跟着八卦:“我也听说了,据说此人才高八斗貌比潘安,是先生当年弟子里的佼佼者,据说啊,他还是那一年童试的案首。”

“童试案首并不算什么,全国多少府,府下又多少县,算下来一届要出多少个案首?!关键还是要看接下来的秋闱,更有能耐者受策于廷前,受钦定御批,那才叫金榜题名天下皆知。”宋七代下巴一扬,神采飞扬。

宋八代呆了一呆,心里终于明白他们两人之间的差距在哪了。

无论是上辈子的宋八代,还是现在的宋八代,他的努力归根到底都只是为了不活得太窝囊。他的出身、品貌,甚至是才学,都不是他走不了太远的主要原因。最大的阻碍,是来自于他的内心。

相比于宋七代,他少了那种追逐权力的野心!

接下来一路走得很安静。宋八代在这种震撼中慢慢冷静下来,摆在他眼前的童试,似乎也没有他想象的那样恐怖了。

“少爷,到了。”

这一次陪他们来考试的除了宋老爹选的两个护卫,便是阿福和宋七代的书童添灯。添灯过完年十三岁了,长得人高马大,人也非常机灵。相比起来阿福就显得木讷多了,多数时候都是添灯在传话。

宋七代和宋八代下了马车,这才发现考试的人非常多,年纪更是参差不齐,像他们这样年少的少,更多的是十几二十岁的青年,当然也有少数的鬓发之间已见花白。大部分人只匆匆扫了他们一眼便继续低头看书,等待考试开场。

两个护卫小心地护着他们,添灯跑出去一会,半响兴冲冲回来,“少爷,老先生说的仇先生应当就是那位。”他手一指,宋七代宋八代看过去,只见不远处一凉亭里,一男子遥遥朝着他们微笑。

“咱们过去跟仇先生打声招呼。”

宋七代拉着宋八代的手,护卫走在两边小心护送,一路挤进了凉亭里。

“先生可是姓仇?”宋七代拱手作揖。宋八代瞪着圆咕噜的眼睛,心想这人真真是名不虚传,长得格外的好看。

“你们就是先生的两个小弟子?果真是英雄出少年。”仇先生并不因他们年少而看轻他们,回以一礼,又道:“考试的东西想必你们一早都准备好了,我也给不出多的建议,既然先生盛请,我便托大给你们讲讲考场的一些规矩。眼下时候还早,咱们换个地方说话?”

真是个干脆利落的性子。

当下三人回到马车里,少了那许多打探的目光,三人说话显得自在多了。仇先生给他们讲了他当年的考试经过,将一些他当时的疏忽指出来,又讲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法子,包括如何安排答题的顺序,在考场内进食的注意事项……

“童试分两场,早上正试,下午复试,中间进食、休息一个半时辰。”仇先生强调道,“你们无须带过多干粮,吃得太饱下午容易困觉。中间休息时间较长,有些考生继续看书,这样容易导致下午过度疲劳,我个人并不推崇。我的建议是先用饭,饭后闭目眼神半个时辰,开考前的一点时间,你们不妨起来活动一下身骨。当然,这也是我一家之言,你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调整。”

仇先生讲的虽都是细节,却格外有用,殊不知有多少人便是败在细节上面。宋七代和宋八代连连点头,听得很认真。

仇先生又叮嘱了几句,最后道:“希望我所说的帮得上你们。好了,时间差不多了,两位小师弟,师兄要先走一步了。”他跳下马车,转身拱手,“三年后,咱们师兄弟京师再聚。”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