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玩家 上——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  发于:2014年12月17日

关灯
护眼

少女微微一愣,随即双手合十:“扎西德勒!”

万俟央也很有礼貌地回道:“扎西德勒!”

李寻也慢慢走过来,和少女一样双手合十问了声好。

少女微微一笑,掏出两个转经轮,用汉语说道:“买吗?”

李寻微微一愣,感情原来是过来推销的,不过还是点点头:“就要两个吧,多少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难得来一次西藏,怎么也要留个纪念,顺便去一下布达拉宫吧。

旁边的万俟央摇摇头,说道:“我不用,我不信这些。”

李寻点点头,掏出钱来买了一个转经轮,少女又是一笑,双手合十,嘴里呢喃着,不过这次说的是藏语,李寻倒是没听出什么意思,说完就转身离开,应该是去推销了。

万俟央会藏语,向李寻翻译道:“刚刚她说:佛像无形,心有佛则处处有佛,心诚者灵。”

李寻轻笑,这小女孩还很会哄人嘛。

看了看手中的转经筒,李寻依稀辨认出上面的是“六字大明咒”,每转动一次就等于念诵经文一遍,转动经轮的功德,转动一周者,即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转动二周者,等同于念诵所有的佛经,转动三周者,可消除所作身、口、意、罪障,转动十周者,可消除须弥山王般的罪障;转动一百周者,功德和阎罗王相等;转动一千周者,自他皆能证得法身;转动一万周音,可令自他一切众生解脱;转动十万周者,可远至观世音菩萨海会圣众处,转动百万周者,可令六道轮圆海中一切众生悉得安乐;转动千万周音,可令六道轮回众生皆得拨除苦海;转动亿万周者,功德等同于观世音菩萨。

李寻稳稳地转动着转经轮,一边缓缓地朝布达拉宫走去,他虽然不信佛,但是自从那一场离奇的事件后,他也已经开始对世界有着莫名的敬畏,越是知道得多,就越是觉得自己无知。

在布达拉宫长梯下,这里也有不少朝圣者,他们双手合什高举过顶,仰望蓝天,念念有词,前进三步便四体匍匐,双手前伸,磕一长头,然后再爬起来前进几步再匍匐。他们的身影与蓝天白云、青山江流合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李寻昂着头,看着布达拉宫,口中喃喃道:“这就是信仰吗?”李寻并没有信仰,万俟央纯粹就是不敬天,不敬地的家伙,像这样的人往往会活得很累。

天空静蓝,花岗岩混以铁汁的纯白,和褚红的宫墙,如此鲜艳,李寻站在阶梯前,竟然也会有种朝圣的心,不为那巍然而立的佛像,也不是为那相传几世的威严,只因那种虔诚与精致……

李寻和万俟央踏步上前,脚下石路如镜,那是几百年来无数的等身长头膜拜出的光滑,几百年的反复通行和朝拜在石阶上留下了清晰的踏痕,记载着圣地几百年的兴衰。

李寻还见到一个人,无名指包上浸满酥油的布后点燃,然后举着这节点燃的指头,环绕布达拉宫转经,李寻是吃惊无比,就连万俟央也有些动容,这些人是在出发朝圣的时候,把左手的无名指中间关节处用绳子扎紧,让其上部逐渐坏死,到达拉萨后再点燃,这就是狂热信徒所做的事:燃指供佛。

布达拉宫红宫入口处,李寻走到这里时,一位喇嘛将其拦住,万俟央身子微微一动,却没有踏出去,他能看出,此人眼神清澈,目光柔和,显然对他们没有恶意,还隐隐流露出善意。

李寻双手合十,问道:“不知上师有何事?”据他了解,这里面是对旅客开发的,刚刚还有人进去了。

喇嘛双手合十,微笑了一下,说道:“尊贵的客人,珠古让我请您过去。”

李寻听了,很是惊讶,珠古他倒是知道什么意思,意为“化身”,这是根据大乘佛教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之说而命名的。藏传佛教认为,法身不显,报身时隐时显,而化身则随机显现。即“转生或转世之活佛”。故“珠古”是多种称谓中最能表达“活佛”所蕴含的深奥义理和精神境界的唯一准确、全面的称谓,是“活佛”的正统称谓。

李寻愣了下神后点点头,跟随喇嘛的脚步,他实在想不通,自己到底哪里惊动了活佛,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要见他的,是呼图克图,呼图克图意为圣者,是藏传佛教最高等级的活佛名号。

只是任凭李寻在一旁如何询问活佛为什么见他,喇嘛仍旧闭口不言。

踏入红宫的第一步,扑面便是浓重的酥油味,岩石地面折光如镜,相传那是酥油反复涂擦千遍的结果,整墙的壁画,成于几百年前,竹签做笔,颜料皆是绿松石、红珊瑚、天眼石配以金汁,所以千年不腐。布达拉内,这般壁画千余幅,工程之浩大,价值之奢华,只能叹之。

穿过一道回廊后,三人来到一间房间的外面,喇嘛双手合十,默念几句,轻轻将门推开。

这间房子可以说是相当简陋,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不过却少了几分浮华,多了几分真实。

李寻只见到里面一张蒲番上坐着个面容苍老,脸上有些老人斑,皱纹堆积得已看不出年岁的老喇嘛。在打开门的一瞬间,老喇嘛也随着睁开眼睛,目光望着李寻很是慈祥,给他的感觉也是很不一般,就像万俟央一样,不过不同的是,万俟央的眼睛有种让人陷进去的魅力,而这位老喇嘛,目光清明如境,直射人心,有种看透世间沧桑之感。

老喇嘛的话语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有缘者,我已经等候多时了。”

旁边的喇嘛说道:“尊贵的客人,这就是珠古呼图克图。”

李寻点点头,双手合十:“扎西德勒”

“请跟我来吧。”活佛走下蒲团,说道。

李寻又是一愣,来到布达拉宫后,他总是觉得,一切都出乎他的意料,仿佛一切已经不在他掌控一般。

活佛回过头,说道:“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李寻又是一惊,内心涌起不可思议之感,世上很多事情都是讲究缘分,难道世间万物冥冥之间真的有彼此的联系?

此时活佛又说道:“缘即缘,有缘未必有分,种下因也未必结出你想要的果,凡事随心,莫强求,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李寻大骇,刚刚他没在意,现在才回味过来,活佛说的全是解答他内心疑问,相传密宗佛教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即法,报,化;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做智;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不过李寻没想到这些神通真的存在,面前的活佛说不定就是会他心通的大德。

活佛兜兜转转带李寻来到一处偏僻之地,停了下来,转过头看了看万俟央说道:“这位客人杀气太重,恐防打扰,请留步吧。”

万俟央没有任何表示,望着李寻,从他答应李寻做他的保镖时,就已经开始履行着保镖的职责。

李寻犹豫了一下,说道:“万俟,你到处参观一下,到时我打电话叫你。”

万俟央点点头,身子却是没动,就守在此处出入口。

活佛也没在说什么,双手合十说了声见谅,便跨步走进去,示意李寻跟上。

李寻紧紧跟在活佛后头,他相信活佛不会害他的,忽然李寻眼中满是震撼之色,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来到了这个地方。

第39章:醍醐灌顶

“这是灵塔!”李寻望着眼前林立的巨塔,眼中惊骇不断。

这是供奉和收藏活佛、上师法体或骨灰的一种佛塔,由佛祖释迦牟尼信徒的舍利塔演变而来。因塔内供奉活佛以及在藏传佛教上有巨大成就的大师骨灰,故名灵塔。

这一向是密宗重地,李寻居然能来到这里,他自己也感到很不可思议。

活佛没有说话,继续向前走,李寻稍一犹豫,也跟随进去。

这里的灵塔已经构成了群落,从古至今那些佛法大成的人圆寂后都葬于此地,可想而知这里的灵塔数量有多么庞大。

这些灵塔的构造也有所不同,有泥塔、石雕塔、土塔、木塔、砖瓦塔、玉塔、铜塔、银塔、金塔等,集佛教土、火、水、空“四界”思想于一体,象征着“出生—生活—精神—死亡—出生”这一生命轮回。

“孩子,你过来。”活佛招了招手,李寻应声走去。

活佛那干枯的手,抚摸着李寻的头,说道:“闭上眼睛。”李寻闻言立即把眼睛闭上,李寻能感觉到,活佛的手在触及到他的头顶时,一个清凉的感觉从手中直渗入李寻的脑袋。

活佛嘴里念念有词,似在颂念佛经,李寻心底油然而生一种虔诚的感觉,突然耳边那活佛的诵经声由轻及重,深入他的脑海回荡,李寻不知道的是,活佛的能力并没有那么神奇,主要还是他那还没发觉的能力,将灵塔群那些所有得道高僧,生前成就最大的那片记忆,在活佛这一介媒下,在醍醐灌顶中,给吸收了过来。

李寻沉浸在佛声中渐渐平静,全身心投入在那吸收来的记忆当中。

突然佛声戛然停止,李寻随即缓缓睁开眼睛,虽然那种奇妙的感觉消失,不过精神却感觉到相当的顺畅,眼睛前所未有的明亮,此时的他隐隐有了活佛的感觉。

“咦?”活佛脸上露出奇异之色,刚才他只不过觉得李寻与佛有缘,生出为他醍醐灌顶的念头,不过现在看李寻的样子却是收获良多。

李寻双手合十:“突及其!”李寻也只能用他仅会的几个藏语向活佛表达感谢之意。

“你看到了什么?”活佛问道。

李寻张口正欲说的时候,活佛一个手势阻止了,随即双手合十:“因果之道,你今日结的果必有当初种的因,却是我唐突了。”

活佛微微想了一下,又将自己手腕的一串佛珠递给李寻:“这佛珠我自小带到今天,现在我将它赠给你,可以保佑你诸事安康。”

活佛带了几十年从不离身的佛珠自然不会差到哪去,可以说是顶级法器了,若是拿到拍卖行去拍卖,肯定会有很多大老板争相拍下。不过这是活佛赠与之物,李寻也不会缺钱到要拿去拍卖。

活佛握着李寻的左手,将佛珠戴了进去,低声诵经,李寻低头向手腕看去,这串佛珠呈黄褐色,与枣子一般大小,颗颗包浆圆润,散发着一种温和的光泽,每个天佛珠上面都有一条条的白色纹理,像图腾,那些花纹组成的图案,李寻也稍有认识,这是佛教“五轮法界塔”由此李寻可以断定这佛珠由天珠串成。

不过李寻却没有认出,这串天珠名叫龙珠,是天珠之王,代表了六字大明咒之化现,佛教的真髓,被誉为万咒之王,传说戴上后具有大威神力,可降伏魔敌,可以万邪不沾身,其功德说之不尽。

“突及其!突及其!”李寻双手合十,向活佛表示感谢。

活佛微笑着摆手,说道:“你也该离去了,好像你那朋友着急了。”说完便闭上眼睛,显然刚才的醍醐灌顶使他很是疲劳。

李寻这才发现一轮夕阳挂着天边,天色已晚,李寻双手合十,告罪一声便缓缓离去。

没等走出多远,身后传来活佛的声音:“你所寻找之人,那位朋友可能知晓。”李寻脚步一顿,身后活佛又说:“莫被表象所迷惑,善与恶就像色与空,仅在一念之间,遵循本心即可。切记切记!”活佛说完这句,便不再出声。

待到李寻离开灵塔范围,老活佛望向彩霞,喃喃道:“前路艰难,希望这两人能修成正果。”

就在刚才,老活佛察觉出自己即将坐化,却也明悟了天眼通。

天眼通者,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覆若细诸色,无不能照。

天眼缘色,天耳缘声。若尔,何缘说死生智知有情类由现身中成身语意诸恶行等,非天眼通能知此事,有别胜智是通眷属。依圣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与通合立死生智名。

“朝闻道,夕死可矣。”活佛再次闭上眼睛,面相慈祥,就此坐化圆寂。

同一时间,布达拉宫日光殿——

一位正在念经的老喇嘛睁开眼睛,望向了灵塔所在之处。

拿起转经轮缓缓转动,嘴里沉声念道:“唵嘛呢叭咪吽。”

布达拉宫活佛修行各处——

众活佛拿起转经轮,缓缓转动,念道:“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

整齐划一的诵经声从四处响起,由弱至强,布达拉宫喇嘛们不知发生什么事,却也就地跟着经文齐诵着。

******

李寻走出灵塔范围,看着在外等候的万俟央,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等很久了吧?”

“没什么。”万俟央淡淡地说。

两人边走边谈走出布达拉宫,当然大多数都是李寻独自一人在说话,万俟央时不时应一下表示自己在听。

行走到布达拉宫阶梯前,李寻和万俟央忽地停下脚步,回望这“第二普陀山”,红宫里传来震天的法鼓声,喇嘛数千人齐齐诵经,梵音禅唱,整个布达拉宫笼罩在经文声中。

前来朝圣的人们依然络绎不绝,听到诵经声,皆在原地跪下,跟随着这诵经声梵唱,慢慢地,整个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一种声音存在,声音虽不算大,却让人听得格外清晰,李寻只感觉到心头一片安宁祥和,不知不觉,脑海中经文浮现,李寻不由自主地跟着吟诵起来。

旁边万俟央身上漫天的煞气在这诵经声中冲淡,让他感到一阵难受,不由得皱起眉头。

如果有人会天眼通,便可看到诵经的布达拉宫上方涌现了浓浓白雾,聚而不散,这就是佛家所云的愿力。

愿力,愿是祝愿、愿望,是一种思想信仰之力,依佛法以观,法术不敌神通,神通不敌业力,业力也还不敌愿力。能显大神通。

李寻看不见,却发现夕阳本暗淡的光,在经文声中明亮起来,红宫上方的灵塔金顶,光辉熠熠,阳光下煞是耀眼,天空瞬间暗淡,布达拉宫的光芒,一时间盖过阳光。

李寻转过头看向万俟央,万俟央的眉头不知何时已经舒展,那双眼睛在光芒的反射下煞为动人,李寻一时间竟也着了迷。

诵经声停止,李寻对万俟央说道:“走了。”

万俟央点点头,跟着李寻身后。

沿着另一侧的迂回蹬道下山,一如来时的纯白,偶尔抬头,褐色的窗棂,褚红的瓦檐,高高耸立的金顶……下山的蹬道,一路彩幡飞扬,明丽的颜色,一如布达拉宫内的斑斓。

李寻和万俟央的身影越走越远,拉开了长长的影子,而布达拉宫依然千年不变地毅力在山巅,浩然之气弥漫。

李寻终于忍不住再次回望,突然发现,诸多的影像已然模糊不清,只剩下那颗洗涤了的心……

那老活佛的身子依然盘坐在灵塔前,在夕阳光芒下,手指指向远方……

第40章:云南苗疆

一家宾馆房间内——

李寻和万俟央各自坐在沙发的一旁,万俟央一向是话少的人,李寻也一时没说话,心里活佛的那番话缠绕在心头,让他纠结万分,终于他咬了咬牙,忍不住了,向万俟央问道:“你认识一个叫孙逢武的人吗?”

万俟央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升起一股惊异,他没想到李寻也被牵扯到这个计划中来了,不过在计划中并没提到李寻,显然是无意中卷进来的,想到这里万俟央不知怎么地松了口气。

孙逢武那份资料天堂已经拿到手,万俟央也乐得告诉李寻,更是因为天堂如今岌岌可危,如果这水再搅浑点的话……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