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悲催伴读(重生之韩嫣)下——八爷党
八爷党  发于:2014年01月13日

关灯
护眼

窦太后闻言,满不在乎的摇了摇头。“新皇即位,正是雄心勃勃的时候。他巴不得我什么都不管呢!我要是说多了,他该不爱听了。年轻气盛,总觉着自己什么都行。他父皇当年也是这样!”

老太后说着,神色一怔,一丝哀痛划过眼眸。“启儿啊,是为娘的对不起你!糊涂啊!”

“太皇太后节哀!”韩嫣神色不忍的劝了一句。“我适才从梁王那里回来……”

“哦?”窦太后神色一动,装作不在意的问道:“那个逆子怎么样了?”

“我去的时候梁王刚刚吃过晚饭,胃口还好,吃了满满一碗。菜是太食监最近新弄的香酥鸡,脍了几块儿羊肉,还有两个素菜!”韩嫣细细说道。

“他倒是还吃的下去!”窦太后听着,不是滋味的说了一嘴。

“他还是坚持说自己没做对不起先皇的事儿。还说他想太皇太后了,说太皇太后若是不气了,就去看看他吧!”韩嫣将梁王的嘱托说给窦太后听,窦太后虽然有些意动,却还是坚持不去看梁王,任由他在那里自生自灭。

韩嫣也就不再多说,抬头看看时辰,略作犹豫,还是吩咐李嬷嬷道:“我晚上还没吃饭,还请李嬷嬷给我送点容易消化的吃食来,我垫吧两口。”

窦太后闻言,啐了一口。“想吃饭去你屋里吃就是了,摆在我这儿算是怎么回事?”

“这不是想太皇太后能陪着我一起吃点嘛!自己吃饭多无聊。”韩嫣笑嘻嘻的说了一句,一旁的李嬷嬷立刻下去准备。

“你不是去赴王娡的酒宴了吗?她还有胆子能饿着我的孙子不成?”窦太后冷笑一句。

“这吃饭,吃的不光是色香味,同席的人也至关重要。若是席上多了那些不消化的人,吃的东西也不消化。肚子会不舒服的。”韩嫣说着,拿起送上来的碗筷说道:“我就看着太皇太后高兴,太皇太后赏我碗饭吃?”

窦太后忍不住勾了勾唇角,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倒也随着韩嫣又添了小半碗米汤。

到底是上了岁数的人,韩嫣也不敢让窦太后多吃。看着差不多了,就让宫俾将饭菜撤了下去。自己扶着老太太在殿里转悠两圈,看时辰差不多了,这才告退。

回到了房中,宫俾正在屋里洒扫,叠被铺床的。见到韩嫣躬身行了一礼,柔声说道:“阿嫣公子,屋子已经收拾好了,奴婢告退。”

“等一等!”韩嫣叫住那相貌清秀的宫女,凑上前去,轻声吩咐道:“去查查先帝驾崩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效率,变差了!”

“回禀公子的话,咱们的眼线大部分都在椒房殿,未央宫里头根本没多少。寥寥几个根本近不了正殿,当日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真的不清楚。还请公子责罚。”那宫女柔顺的说道。

“我问的就是椒房殿!”韩嫣嘱咐道。“将这几个月椒房殿的动作仔仔细细给我排查一遍,就是哪个小黄门什么时辰如厕了都不准漏掉。给我仔细的查!还有长信宫那边,王太后刚刚搬过去,肯定不信那些新进的宫俾太监们,你们那些跟随她几十年的老人就要受重用了。”

“奴婢知道!”那宫女低头说道。

“告诉那些个老人,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别怠慢了太后娘娘。还有你,不是想给你姑姑栗姬报仇吗?等了这么多年,这次的事儿要是办好了,就有希望了!”韩嫣弯了弯唇角,勾出一抹潋滟到极致的笑容,轻轻说道。

那宫女闻言。轻轻垂下眼睑,遮盖住眸中丝丝恨意,缓缓应道:“诺!”

第一百零四章:举才

谈起卫绾,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忠厚老实、贤德清正这几个字。而韩嫣对卫绾的印象,则是谦让不争。这是个真正的谦谦君子,信奉儒学,把忠孝两个字当做圭臬一般执行着。当刘彻还是太子的时候,卫绾就给他灌输了很多儒家治世之说,曾经还想教化韩嫣来着,只可惜韩嫣过于顽劣,没怎么成功。

如今当了丞相的卫绾给刘彻提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诏令四方,为朝廷举贤。”

“治理国家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尊重贤德,使用能人,让那些德才兼备有操守的人呆在官位上。昔日墨子也曾经说过,崇尚贤德的人,是国家行政的根本。唯有任用贤能,吏治才能清明。”卫绾如是说道。

刘彻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看了看一旁恭谨站立的韩嫣和周明锦。

察觉到刘彻的目光,韩嫣若无其事的低下了头,周明锦则开口符合道:“微臣也觉得老师说的对。”

刘彻耐心的听着,却没想到周明锦说完这一句也消无声息了。等了半晌,刘彻有些愕然的眨了眨眼:“完了?”

“完啦!”周明锦挺了挺胸,说的理直气壮。

刘彻无奈的摇了摇头,点名问道:“韩嫣,你觉得呢?”

“陛下即位,就要做事。既要做事,就要有人。”韩嫣模棱两可的说道。

刘彻知道再也从这两人口里挖不出什么来了。转头问向卫绾:“那如何才能找到有贤德有才能的人呢?”

“回禀陛下,可以下诏,让各诸侯国以及三公九卿世家公卿们举荐有才之士。”卫绾躬身说道。

“好!明日大朝的时候朕就下旨,让他们举荐贤良方正之士!”刘彻一击掌,一锤定音。

由于是新皇的第一次大朝,意义不同。卫绾作为丞相还要全权张罗此事,得到了刘彻的肯定答复后,分身无暇的卫绾兴奋的告辞,一脸激昂的准备去了。

看着老头昂首挺胸的背影,韩嫣意味不明的摇了摇头——他要是知道历史上这次举才最后触怒了窦太后甚至快动了废帝的心思,他自己也被迫告老还乡的话,还能不能像现在这般积极?

“韩嫣,你想什么呢?”刘彻看着韩嫣阴晴不定的模样,不由得出声问道。

“没什么!”韩嫣摇了摇头。

“怎么,你对于卫绾的建议有疑虑吗?”刘彻追问道。由于先前几年韩嫣在诸事上几乎是算无遗策的表现,让刘彻有种分外依赖的习惯。似乎什么事情要是没得到韩嫣认同的话,这事儿就一定不能成似的。如今看着韩嫣百无聊赖的模样,刘彻不由得心中打鼓。

“新皇登基,自然是要有一番新气象。人事变动更是正常,不然也就没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了。”韩嫣在脑海中组织着语言,缓慢的说道。“可是陛下千万要记得,无论做什么事情,这当中还得有一个度!”

“度?”刘彻闻言,若有所思。

“不错!”韩嫣点了点头。“卫丞相是一个谦谦君子,他信奉的是儒学。因此他便认为儒学什么都好,似乎这治理天下只要有儒学就可以了一般。”

刘彻挑了挑眉。“难道不是吗?”

他这几年在卫绾、王臧的熏陶下,也读了不少儒学治世的典籍,心中也略微偏向儒学一些。甚至心中隐隐有了想要改动治国之本的想法。

韩嫣在刘彻身边呆了十多年,每日闲来无聊揣度的就是刘彻的想法,看着刘彻这般表情、语气,就知道他想要做的和历史上差不多,不由得摇了摇头。“旁的不说了,陛下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让我大汉的旗帜飞扬在漠北匈奴的王帐之上。难道打仗的时候那些将军们手里抱着《论语》就成了?”

刘彻心中一动,歪了歪头不再说话。

韩嫣继续说道:“国家吏治这块儿究竟需要什么人才,我还不清楚。不过以我这么多年经商的经验来看,这算账的账房可不是抱着《论语》算账的,他们得手持算筹。同理而言,国家管理经济的官吏们需要的也是算筹吧?与其他商家甚至别国商人沟通协作的时候我就需要找那些纵横捭阖、口齿伶俐之人,最重要的是他们得懂得锱铢必较,若是像儒家学说一般都那么宽宏大度,泱泱风范的话,估计我早被旁人算计的底儿朝天了,也挣不下如今的家业了。若是偶尔不幸,哪里的分号所在地点发生了洪水地震,当地的掌事还要有救灾调度的本事,这也不是靠一本《论语》就能行的。”

被韩嫣一连串儿的排比说的有些头晕脑胀,刘彻有些气闷的说道:“那你的意思是不看好卫丞相提出的举荐人才啦?”

韩嫣微微一笑。“举荐人才自然是好的,这个没什么不对的。关键是陛下要出什么样的考题才能找到符合你期望的人才呢?”

刘彻眨了眨眼睛,饶有兴味的往旁边一歪:“继续说。”

“还是先说说,陛下准备出什么样的考题来考校那些个才子呢?”韩嫣追问。

刘彻沉吟片刻,开口说道:“就问治国之道,让大家都写一个策论交上来。”

韩嫣默不作声。

“怎么,这个题目不对?”刘彻扬了扬眉,开口问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举个例子,陛下这问题就好像在问如何做出美味佳肴一般。”韩嫣迂回的答道。

“有什么问题吗?”刘彻在韩嫣的面前还是很谦虚的。这也是他前期执政的优点之一,只要有道理的话,就能听得进去劝。全然不像后期的刚愎自用。

“问题可大了,这提问的太过笼统。我可以针对每一道菜的火候掌控,采用原料甚至配料的比例来回答,如果再详细些,甚至可以告诉你用什么形状最能入味。也可以范范的用华美言辞来讲一讲只要色香味俱全,甚至连周围的风景和你一起吃饭的人都会影响整顿饭的质量。听起来也是言之凿凿的,可是前后落差天壤之别。”韩嫣顿了顿,解释道:“前者虽然可能看起来干巴巴的,可是所看的人只要照做,哪怕是照葫芦画瓢也能得出个差不多的结果过来。后者听着慷慨激昂,仿佛很有用一般,可是太过飘渺,甚至每个人弄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要知道想法和实际行动还是有差距的,要不然怎么会有纸上谈兵的说法呢?”

刘彻皱了皱眉,面沉如水。过了半晌,刘彻缓缓说道:“那若是你来出题的话,你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呢?”

韩嫣微微一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快点说!”刘彻佯怒,“这是命令,你敢抗旨不成。不光是你,明锦也得说出个四六来!”

韩嫣和周明锦相视一笑。韩嫣缓缓说道:“那得看陛下想要找哪方面的人才了。若是想要找聚敛资财方面的人才,就要考他们算筹甚至经济方面的能力,若是想要找刑罚方面的人才,就要找通读律法,心思谨慎,善于按图索骥,顺藤摸瓜的人。若是要找长于军事方面的人才……这个最好还是陛下自己培养,反正羽林军已经成立,各位将军闲来无事都会来上林苑授课,陛下若觉得不够,还可以成立一个军事培训学校,专门负责培养基层、中层将领,以陛下的名义开立学校,陛下可以直接担任祭酒。到时候大家都是天子门生,自豪感有了,忠诚度也上来了。若是要找精于农事的人才,个人觉得农家或者墨家都可以,农家对于稻栗熟悉,墨家可以改善农具,甚至能够铸造兵器等等,也不错……”

“你刚才说的军校是什么意思?再仔细说说!”刘彻听得津津有味,说到底,他还是对打仗感兴趣。

韩嫣旋即将后世的军校概念和刘彻笼统的说了一遍,感觉刘彻还是很感兴趣的模样,韩嫣顿了顿,开口说道:“这东西也比较麻烦,这样吧!我回去将这方面的想法都仔仔细细想一想,写成一个奏折呈献给陛下。”

“那也行!”刘彻点了点头,又问向周明锦。“你的想法呢?”

“陛下选才,大概是想从寒门子弟当中寻找。”周明锦见刘彻点了点头,不由得苦笑道:“可是世家公卿经营多年,若是陛下这次举才完全在寒门子弟当中寻找的话,恐怕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刘彻立刻有些不高兴,“朕是皇帝,难道选几个人还要听他们的摆布不成?一个个尸位素餐的,朝廷用人的时候不见他们出来蹦跶,讨封赏占便宜的时候跑的比谁都快。这样的人朕能用吗?”

一句话说的周明锦脸上热辣辣的,韩嫣也有些不自在。

刘彻这才记起来,自己这两个伴读也算得上是“世家公卿之子弟”了,不由得一乐:“朕可没说你们。”

他当然没有含沙射影说韩嫣和周明锦的意思,不过从这番话中也看出来刘彻对于世家公卿的愤恨。韩嫣思索了一下,缓缓说道:“先帝在位时,最喜欢和陛下说的就是制衡二字!”

刘彻点了点头,示意韩嫣继续。

“这制衡,就是说两方的分量要一般大小,这样才容易平衡。”韩嫣徐徐道来。“世家望族如今的权利着实很大,朝中几乎八成的官员都由他们把持着。”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彻气氛的撇了撇嘴。

“陛下即位,自然是要选拔人才。举国招贤也是显示陛下英明的举措。”韩嫣不负责任的拍了拍刘彻的马匹,刘彻龙颜大悦。“可若是全部都用寒门子弟的话,也就是非常明确的给世家公卿一个讯息,那就是陛下不喜欢他们。他们前途堪忧了。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安心呆着吗?必然会如跳梁小丑般的蹦跶,各种牵扯陛下的施政措施。两相僵滞起来,就不好办了!”

刘彻闻言,心中一紧。他呆在后宫这么多年,旁的不说,但从改换太子的事儿上就看出了世家公卿的力量。若是真如韩嫣所说,所有的世家公卿都和自己杠上的话……

而且韩嫣还有一句话没说,刘彻是靠什么登上皇位的?那是长公主的鼎力支持,说白了就是世家公卿的支持,现如今刘彻刚刚即位,调转枪头就要对付世家公卿来,说出去难免有刻薄寡恩之嫌。这样的名声对于一个地位还不是那么太稳的帝王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经过韩嫣和周明锦的连番泼冷水,刘彻一门心思想要尊崇儒学的想法也就淡了。他这时候想到的还有一个事儿,虽然大家都没说,但是这个障碍才是刘彻必须压制住自己心思的最大理由——那就是太皇太后。

这可是当今世上最大的公卿世家,而且还是黄老无为之学的最虔诚的信奉者。她把道家的每一个字都奉为金科玉律,谁要是敢改动国本,她真能和着死磕到底的。然而不论是新皇帝刘彻,还是那些个世家望族,都不会忽视了这个威慑两朝马上还要威慑第三朝皇帝的深宫老太太,她的政治手腕她的心机谋算可不是白给的,真要动了雷霆之怒,别说是一个刘彻,哪怕是十个刘彻也挡不住啊!(估计这也是历史上的汉武帝在老太太一怒之下罢免了赵琬王臧、甚至窦婴田蚡之后,老老实实在上林苑呆了五年的原因。无他,避其锋芒而已。)

就这样,在韩嫣和周明锦的连番劝阻下,在深宫老太太还没露头的威慑下,刘彻有些讪讪的压制住了抬举儒学的心思。顺道也闷闷的把测试的题目都给改了——

说到底,这位年轻的帝王还是个实用主义者。完全没有一个纯粹的信仰者的执着之心,只要能对他统治有利,什么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都无所谓。他最终的目的,还是在自己即位的时候创造出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太平盛世。至于手段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第一百零五章:第一次朝会

建元元年,刘彻即位之后第一次大朝就在今日召开。

这是个意义非凡的日子。早上,天还没亮,刘彻便在众位宫俾的服侍下沐浴宽衣。他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兴奋,整个身体都有些颤栗着,浑身散发出一场美妙的火热感觉。他昨天晚上几乎没怎么睡,不过依然神采奕奕的,看起来十分精神。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