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纯熙眼眸微微一亮,复又暗淡下去,“提成平妻?会不会引狼入室?”
“叶姨娘是什么样的人,您还能不知道?她从小看着您和大少爷长大,待您们视如己出,掏心挖肺,比那关氏强了不知几何。倘若您担心她得了子嗣后人心易变,索性给她下几年药,等您出嫁,大少爷获封世子、承袭爵位,再给她一个孩子养老便是。”
能给叶繁下药,自然也能给关氏下药。赵纯熙心尖微颤,显然已被说动,思忖片刻又摆手道,“姨母出身低微,若想提成平妻殊为不易,还需徐徐图之。然而我时间有限,不过两三年功夫就要出阁,怕是等不到她出头了。”
“小姐您可想岔了。时间长短不但由老天爷说了算,也由咱们说了算。婕妤娘娘圣宠不衰,随便吹几句枕头风便能把叶家提携为顶级门阀,届时叶姨娘的家世也跟着水涨船高。而府里头,您和她可以联手对付关氏,将之打压下去。倘若关氏私德有亏,岂能再掌中馈再当命妇,便是关家说破天去也不占理。三面合击,只需一年半载她便成了落架的凤凰。”
“好主意!”赵纯熙拊掌低叹,继而忧虑道,“但她毕竟是皇上亲封的一品诰命,若是被打压得太狠,会不会冒犯圣颜?”
“您还怕皇上护着她,不护着婕妤娘娘不成?唯一跟随皇上出入战场的女人便是婕妤娘娘,唯一与他同生共死的女人也是婕妤娘娘,唯一舍命救驾的女人更是婕妤娘娘。而今皇上登基称帝,满宫嫔妃唯婕妤娘娘位份最高。执掌凤印,统摄六宫,椒房独宠,这般大的荣耀,莫说护持您一个,便是造就一座世家巨族也轻而易举。您且等着,待婕妤娘娘诞下龙嗣,更进一步,叶家就该一飞冲天、满门光耀,而您和大少爷是最得她看重的小辈,将来前程必定不差。您大可不必拘泥于眼前,只管把眼光放长远些。”
“我娘……”赵纯熙及时改口,“我大姨母果真能更进一步的话,我外祖父就是正儿八经的国丈,按规矩可册封国公,届时,区区关家的确不足为惧。”
“是啊,所以您何必像侯爷嘱咐的那样在关氏跟前做小伏低、委曲求全?您只管交好外家,拢住婕妤娘娘,将来必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荷香越说越觉得自己机灵,不由露出得色。
赵纯熙还在犹疑,忽见雪柳匆匆跑来,兴奋道,“小姐,方才门房给奴婢递了消息,说是婕妤娘娘赏了叶府许多东西,其中一座八尺高的红珊瑚专为叶姨娘添妆,通体晶莹,色泽艳丽,价值连城,把路人的眼睛都看直了。门房还说,单那一座红珊瑚便足以把公主陪嫁给比下去!乖乖,叶府这下出名儿了,大家都在议论呢!”
荷香连忙敲边鼓,“婕妤娘娘果然最惦记叶家,容不得旁人欺辱半分。届时叶姨娘过门便再也不用担心被那贱婢压一头了。”
“不止,叶姨娘还能反过来压夫人一头,看他们正房还敢不敢怠慢大小姐!”雪柳仰着下巴,神情极为倨傲。
有这样得力的外家,又有如此受宠的娘亲,赵纯熙还担忧什么?她心里一阵舒爽,当即就与管事打了招呼,趾高气昂地走人。至于嫁妆和婚事,都可让娘亲帮忙筹谋。她贵为婕妤,只需一句话下去,莫说让女儿嫁入世家,便是指给皇室宗亲也并非难事,而关氏若敢克扣她嫁妆,下场必定凄惨。
一行人前脚刚走,关素衣后脚就回,瞥见案几上犹带余温的茶盏,问道,“赵纯熙来过?”
“启禀夫人,大小姐等了您一下午,刚走半刻钟不到。”管事婆子边说边把桌面收拾干净。
“没等到人就走,怕是获悉叶婕妤给叶繁做脸的消息,已改弦易撤了。日后咱们这个院子再想恭迎大小姐尊驾,必是难之又难。”她不以为然地笑了笑。
“不来才好呢,咱们院子里终于清净了。”明兰把锦盒摆放在书桌上,自去准备修复碎纸残片的工具。
主仆二人修书修到大半夜,终于将残片保存妥当,压入特制的夹板。明兰趁小姐沐浴的间隙,让她即兴唱一段诗歌,也好教她多识几个字。关家乃文豪世家,自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连看门的大爷都能出口成章,更别提伺候主子的丫鬟。倘若没点儿好学的精神,说不得就会被主子厌弃。
关素衣枕在浴桶边沿,闭着眼睛慢慢哼唱,“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袅袅余音,悠扬婉转,却又带着诉不尽的哀愁。
明兰听痴了,捂着胸口说道,“小姐,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啊?我觉得心里有些难过。”
关素衣睁开双眼,望着虚空,逐字逐句解释,“汉水之南有乔木,我却不愿探林幽。隔水美人在悠游,我心渴慕却难求。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这首诗诉的是痴爱衷肠,却也饱含求而不得的苦痛。”
“难怪我心里这么难过。”明兰恍然,不知怎的竟流下两行眼泪,换来关素衣一声轻笑。痴情的人可悲,痴情的人可怜,痴情的人更为可笑,这辈子,她断不会沾染半分情爱。
第39章 贤臣
翌日,承德殿内,文武百官分列左右,共奏朝事。
因得了徐广志的请托,几位鸿儒均写了荐信准备呈报皇上,忽见景郡王上前几步力主徐广志入仕,便也顺应而为一起发声。关父略微跨前一步,准备附议,却听自家老爷子中气十足地驳斥,“启禀皇上,徐广志此人私德有亏,蜕化变质,不堪为官……”末了展开手里长长的奏折,一字一句念诵。
爹,咱们之前不是说好了吗?不要在朝上折了景郡王的脸面,您老说话不算话啊!关父心中扶额哀叹,面上却分毫不显。而得他授意,准备弹劾徐广志焚书废文的几位法家学派文臣,此时也有些措手不及。他们万万没料到关老爷子竟如此耿直,自家学派的小辈也说撕就撕,然而听着听着,却被他“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浩然之气与光明磊落所触动,纷纷湿了眼眶。
推明孔氏的政策刚颁布没多久,诸位大臣各有学派,自然也担心利益受损。而徐广志“废黜百家”的言论令他们本就岌岌可危的处境越发艰难,倘若不改弦易撤,那些法家典籍的下场说不得就是他们的明天。然而让学者放弃平生所学,勉强接受自己并不认同的思想,比直接斩杀了他们更为残忍。
故此,他们欲与徐广志抗争到底,却也深知皇上必不会为其他学派张目,唯有以命相搏,舍生取义罢了。却没料贵为儒学泰斗,帝王之师的关老爷子会先他们一步站出来痛下针砭。倘若所有儒家学者都似关老爷子这般德厚流光,那么文坛当兴,朝堂当稳,社稷当源远流长。
待关老爷子洋洋洒洒、字字珠玉的奏折念完,朝上已是一片轰然叫好之声,连素来与文臣不合的武将也拊掌大赞,附议不断。
徐广志行事极为高调,不,应该说两世以来,他都是个器小易盈、旁若无人之辈,不同的是上一世有圣元帝力挺,这辈子却只能攀附权贵,步步筹谋,起点不同命运也就迥然相异。上一世他那般残害别派学者,未必没有树敌,却因靠山强硬,背景深厚,始终屹立不倒。但这一世,他尚无自保之力就锋芒毕露,树敌无数的下场便可想而知。
偏他以为儒家学派的大臣都堪为后盾,却忘了执牛耳者,也就是关老爷子会不会欣赏他倚势凌人、焚书废法的作风。答案是无法欣赏且还嫉恶如仇!
圣元帝头一回认真聆听帝师说话。因私心里推崇法家,排斥儒学,他对关老爷子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因循守旧、不知变通这个层面。对关素衣情愫暗生之后,他才开始重新审视老爷子,也终于发现对方掩藏在迂腐顽固之下的忠诚、耿直、顶天立地与浩然正气。
而关父此人则更为有趣,明面上是儒学巨擘,私下却与各派学者十分交好,对诸子百家亦极为精通,道一句“全知全能、老于世故”也不为过。他步入朝堂正如蛟临深渊,必风生而云起。
难怪关素衣那般蕙心纨质、钟灵毓秀,却是家学渊源、耳濡目染之故。此时的圣元帝还不知道,中原人有一个说法叫做爱屋及乌,因喜欢一个人而理所当然地喜爱她身边所有亲近之人,于是之前还觉得酸腐的关家父子,竟也感佩起来。
他此时犹在煎熬、反抗、压抑,却也并不妨碍他更进一步地抬举关家。待叫好声与附议声渐渐消去,他道,“帝师所言甚是,徐广志此人急功近利、私德有亏,不配为官。”
眼见景郡王似要争辩,他继续道,“朕之圣意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竟被他曲解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倘若一个官员连圣意都理解不了,要来何用?法家刑明、儒家施仁、墨家兼爱、兵家卫国……诸子百家各有所长,力争上游,各派学者龙腾虎跃、斗志昂扬,于是我大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武官员见贤思齐众志成城,何愁社稷不稳,江山不固?朕推崇儒学单为一个‘仁’字,仁爱臣子、仁爱百姓,焉能效仿暴秦行那‘焚书坑儒’之事?你们可以有自己的思想,朕亦有治国之方针,诸君觉得然否?”
一席话下来,景郡王已无力辩驳,羞臊难言,而文武百官齐齐跪地山呼万岁,关老爷子更是被皇上的深仁厚泽感动得泪流满面,心悦诚服。
徐广志入仕一事就这样罢议,圣元帝又审理了几桩政务,这便提出完善法典,重建秩序之事,因前面有宽仁各派学者作为铺垫,文武百官很是配合,除了夸赞君主圣明,并无任何异议。
下朝之后,圣元帝留下帝师、太常与几位法家学派文臣,共同商讨完善律法的具体细节。关父跟随在关老爷子身后,慢慢朝未央宫走去,悄声说道,“爹,您老昨日答应得好好的,为何在朝上又摆了儿子一道。”
景郡王气量狭小,野心勃勃,前有拉拢关家之意,拉拢不成又扶持爪牙,提携心腹,而今计划12 再次被关家搅乱,虽面上装得大仁大义,心里必已恨透关家。他再怎样也是九黎族人,更是皇室宗亲,倘若他有心与关家为难,皇上舍谁保谁还是个未知数。
关老爷子嘴唇未动,腹语已递到关父耳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话我每每用来勉励你,亦勉励自己。旁人为官或因权利、或因富贵,我关家人入仕为的什么,你可曾忘记?”
关父低声回道,“儿子一日不曾忘记,为天下人开智,为天下人谋生,为开创盛世、海晏河清。”话落顿了顿,深刻反省道,“爹,儿子知错了!”
关老爷子冷哼一声,这才缓和了面色,“你能不忘初心便好。你使你的圆滑手段,我行我的忠直之道,日后各不相干,或通力合作,或争锋相对,且听凭你我政见罢了。”
关父唯唯应诺,拜服不已。谁说老爷子没有心机,不懂变通,他让父子二人各行其道便是最大的心机,最好的变通,真乃进可攻退可守,倘若折了一个,亦可保全余者。
二人心领神会,一路无言,在殿外等候片刻就被引入御书房。
“诸位爱卿请坐。”圣元帝一点架子也没有,已解下龙袍换了便装,伸手邀请几位大臣落座。请了三月长假的镇西侯早已等在一旁,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奏折。
“国不可无君,更不可乱法,法乱而世乱,世乱而民殇,故朕早有修法之意,特请诸位爱卿帮忙参详,重铸法典,还世之清明。”
众位大臣均被君王仁爱所感,众口一词地道,“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大魏效死,愿为百姓效死。”
“大善!”圣元帝龙心大悦,言简意赅地道,“朕刚接触中原文化不久,限于学识,不便多言,只一条原则请诸君谨记:修法当以‘君轻民贵’为本,泽被百姓为要,国法凌驾于宗法,民意凌驾于官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废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亲亲相隐、官官相护’之陈规陋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仁为本。”
殿内寂静数息,法家学者自是欣喜若狂,心悦诚服,却又担心帝师和太常出言反对,待要看去,却见二人双双跪下口称圣君,竟比他们还要激动,“皇上一心为民,大仁大义,必创万世伟业,留千古芳名!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元帝连忙拉起两人,胸中涌动着千头万绪,亦有勃勃的壮志雄心。他思忖片刻,又道,“除修法之外,朕还要另舍一官署,名为督察院,由督察御史和给事中组成,行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弹劾百官、按察地方等实权,大到中央小到乡县、上至皇帝下至百官、由国之大事延及民生百态,均在御史监察和言事范围之内。朕赋予他们绝对之自由,当痛下针砭,弹劾百官,不以言获罪,亦不下死狱,以避免昏君乱政、奸佞祸国之灾……”
这却是听了关素衣直陈法家君权独断之弊病而产生的构想。
皇上话没说完,关老爷子已经再次下跪,山呼万岁的声音都在发抖,他甚至提出愿辞去超品帝师之位,去做那小小的七品御史,为民请命,以正视听。其余诸人亦纷纷下跪情愿,并无丝毫勉强之意。
“好!有贤臣若此,何愁我大魏不兴,社稷不固!”圣元帝朗声大笑,极为开怀。从这一刻起,他对关家父子的印象已完全改观,由儒学标榜可有可无变为肱骨心腹左膀右臂。
秦凌云亦被二人高义感染,甚是拜服,心道难怪关素衣那般优秀而又特立独行,原是家风清正的缘故。龙生龙凤生凤,这话果然没错。
众人从早晨议事到傍晚,在未央宫中用过御膳方各自还家。行进的马车上,关父徐徐道,“修法、设督察院,皇上忧国忧民,克己奉公,我却要借这二者行一私事。”
“依依那事?”关老爷子心领神会。
“爹您果然智周万物。”关父笑着拍了一个马屁。
“行了,这事我来办。”关老子爷子大包大揽,哪怕知道入了儿子排除异己的圈套,为孙女一生安泰着想却也甘之如饴。
第40章 碎了
关老爷子和关父上朝之时,关素衣也早早醒了,洗漱过后行至书房,一面练字一面等待赵望舒前来请安。她手腕上缠了一圈纱布,内里捆绑铅块,倘若卸下称量,足足有四五斤重。然而这样的苦修,在她十一二岁之时便已习惯,故一手毛笔字练得气势万钧,力透纸背,乍一看还当是哪位出入沙场的将帅所书,绝想不到来自闺阁。
明兰看得啧啧称奇,恨不能把小姐的手按在自己腕子上,也洒脱不羁地写几个来回。
练了大约一刻钟,本该卯时就到的赵望舒终于姗姗来迟,身后跟着春风拂面的赵纯熙。看守院门的老妈子连忙上前迎接,好听话不要钱似得往外吐,看来她们已经收到叶婕妤给叶繁添妆做脸的消息,担心夫人既失宠又被凌辱,想结点善缘找些门路,日后也好往高处走。
昨日来时被晾了半个多时辰,今日却连踩过的地砖都有人擦拭,权势与圣宠果然是个好东西。这样想着,赵纯熙越发坚定了巴结娘亲、联合姨母、笼络外家、打压关氏的计划。
姐弟两个跨过门槛齐齐行礼,虽面上毕恭毕敬,眼里却都含着几分轻蔑。赵望舒没有城府,心里憋不住事,不等姐姐开腔便得意洋洋地道,“母亲,我们今日不与你一块儿去正院请安,午时和晚间的功课也免了,这是爹爹说的。”话落眨巴眼睛,一脸“你快来问我缘由”的表情。
他那点小心思,关素衣焉能不知,却依然配合道,“哦,这是为何?”
“我大姨母给三姨母添妆啦,其中一座八尺高的红珊瑚堪称魏国瑰宝,价值连城,我和姐姐受邀去看。听说三姨母还请了很多人共赏,连大长公主亦会出席。她自个儿都说这样的宝贝连她的公主府里也没有,国库只这一件,竟被三姨母得了去,三姨母好大的福气。”赵望舒伸展双臂在空中划拉一下,神情十分骄傲。
赵纯熙轻笑修正,“傻弟弟,这哪里是姨母的福气,分明是外祖家沾了大姨母的光才有今日荣宠。最该感谢的还是大姨母,她毕竟是咱们叶家出去的女儿,褔荫家族原是应当。哦对了,三姨母给母亲也下了帖子,怪我太高兴竟差点忘了,母亲与我们一起去吗?”边说边从袖袋里取出一张双红名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