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断声声繁华梦(上)——牧云岚卿
牧云岚卿  发于:2009年02月26日

关灯
护眼

    睡吧,睡着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第五章

  再次醒来已经是百鸟归巢,暮色沉沉的傍晚。

    睁开眼,却见母亲坐于床边,端丽光洁脸庞上,岁月的痕迹仍然掩盖不住的流了出来。我一下坐起,顺手拉了拉衣领。

    "母亲?"

    母亲笑了笑,伸手帮我捋捋鬓发,道:"轩儿,你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真让娘看着心疼。"

    我放轻了身子,说:"孩儿还好,征战在外,那也是应该的。"

    她皱了皱眉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微微叹了口气,我瞅瞅她眉眼间的神色,倒是有些不能理解的东西。

    难不成我没在府里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事么事情不成?

    "母亲,府里出了什么事情吗?"我慢慢地挪动身体,想要下床,虽然下身依旧疼痛,但还是极其小心的不让母亲看出端倪。

    "前些日子有人上门给你提亲,"她略带歉意地笑了一笑,又拉拉我的衣领,道:"是母亲疏忽了,按说这么大的年纪......"

    她的话忽然停住了,手指也瞬间僵住,她忽的抬起头来,颤抖着问:"轩儿,你脖颈处是怎么了?"

    我心中暗暗叫苦,也顾不得多少,一下子将她的手拨开,将领子裹紧,道:"母亲,没什么,塞北蚊虫多,被叮咬一两下也在情理之中。"

    母亲好像没有听到,呆了半晌,才如梦方醒般收回手,低低的说:"是吗?看来是为娘的多心了,"随即从床边站起身,背对着我,声音低不可闻,"饭已经好了,你洗洗就来吃吧。"

    我"嗯"了一声,目送她慢慢的走出房间,夕阳从门口照进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不认识母亲。

    穿衣的时候,我慢慢的回想着自己知道关于母亲的事情。

    母亲在我的记忆里是很温柔的,因为父亲早逝,她独自一人含辛茹苦的抚养着我,温柔贤淑,神色淡然,平日好像什么事情也引不起她的注意。虽然管理着一方家业,但很少外出走动,连敬佛上香也是极少的。

    摇摇头,我走进饭厅,母亲已然在桌前等我了。满桌的佳肴冒着热气,一股饭菜香味在屋内飘荡。

    "轩儿,来,这是你最爱吃的。"母亲微笑着给我挟了一碗菜,我笑着接过,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离家这么多年,还是母亲做的饭菜最香,思及此,我有些难受。在外四年,母亲必定是望眼欲穿,我却不能尽孝,真是有愧。

    母亲却没有动口,她双手支于桌上,目不转晴的看着我,嘴角不时地泛起一丝浅浅的笑容,我被看得有些不自在,忙把以一盘菜推至她面前,说:"母亲,您也吃啊。"

    母亲眯起眼睛,轻轻的舀了一勺鱼汤,送至嘴边却没有喝,突然说:"轩儿,想你小的时候,还为了有人说你长得像女娃儿和人家打架,现在却已经是个高高大大,金戈铁马的男儿了,这时间还过得真快啊。"

    我点了点头,笑着说:"母亲,您又取笑孩儿了。还而那时是因为年少不懂事,现在可不会了。孩儿还记得那夜母亲让孩儿在父亲灵位面前下跪思过,那时孩儿就发誓到,一定要做个堂堂男子,不能被人家说三道四。"

    "你啊,小时候长得真是像个女娃儿,不过也难怪,人人都说你长的像为娘。现在倒越发有些男儿的英气了。"

    "孩儿一直以父亲为荣,父亲是英雄,孩儿也要像父亲一样!"

    母亲脸上的表情却一下子僵住了,过了半晌,她慢慢的垂下了眼皮,肩膀有些微微颤抖。气氛一时有些沉闷,室外却是一片灿烂,红的黄的树叶间杂在清劲的风里,天蓝蓝的,阳光也暖暖的。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慢慢的抬起头来,道:"你五官里只有眼睛像他,越来越像了......也许,真是命吧......"

    说罢她猛然站起,任凭我怎么呼唤,头也不回,大步跨出门槛,渐行渐远。

    我不知所措的扶着饭桌站起,看着母亲些许单薄的背影,一片茫然不解。以前也提过父亲,可没见过一向温婉的母亲如此的失态。

    晚上怎么也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最后只得披衣下床,经过母亲的房间时,我放轻脚步,却看到一灯如豆,母亲侧着身坐在床边好似在哭泣,双手还在抚摸着什么东西。

    怕是自己不经意间提到了她心头的伤疤。

    我默默地走到了花园里,月光下的树枝婆娑,在地上映出大片大片的阴影。突然间,起了几丝风,我的发丝有些散乱,水面荡开几缕细纹,水香缭绕。

    轻轻的坐在岸边青石上,我抬首仰望夜空,漫天的星斗熠熠发光,我的心里,却是异常的灰暗。

    说实话,我一点也不了解胤琅了。

    胤琅的母亲,也是当今的太后,当时并不很得宠幸,所以胤琅幼时多受其他皇子的的欺负,有一次因为冲撞了大皇子而被罚在烈日下跪了整整两个时辰。我因为父亲为国捐躯而被先皇带在宫中养育,其他皇子给我的只有白眼和讥讽。胤琅和我,两个同样孤单的孩子,在冰冷的宫廷里相互扶持着长大,直至我去了军营。

    先帝临终前的嘱托,连同之后的一切,就像一场梦一般恍惚。

    有时候我就在想念父亲,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兵败如山倒,即将城破的那一刻,他有没有过一丝的后悔?在地动山摇,面对死亡的那一刻,他究竟是怎样将那把闪着凛光的剑插入了自己的身体?

    一切的一切,我都已无法知晓。

    我又想到了先帝,他将我抱进宫廷里抚养,视若己出,爱如亲子,很多个春意盎然的午后,他都会私下里将我抱坐于他的膝上,细细的讲那些已经久远模糊的英雄传奇。

    垂下眼睛,定定的看着被吹皱了一池水,暗自想到,也许,我真该考虑成家了,不为别的,何家的香火,不能断在了我这里。

    一阵清风拂过,水面荡起涟漪,明月,也碎成几片。

    第二日足足过了正午,我才被唤到了宫里。

    朝堂上黑压压的都是重臣,相互恭维,见到我走了进来,便一起围上来,我笑着行了行礼道:"各位大人好。"

    "哎,我们哪能担的起您的大礼啊,何将军。"

    "就是就是,何将军真是雄姿英发,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呐。"

    我一面走,一面不住的行礼,直至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文武分列,我的位置在武职里的首位,遥遥对面,便是文渊阁大学士,先帝加封的太子太保加顾命大臣丛默涵。

    "皇上驾到--"

    黑色的衮服连同上边的金色龙纹就那样张狂的进入了我的眼睛,数串耀眼的珍珠在鎏冠下方摇晃,遮住了他的眼睛,只有薄薄的嘴唇弯起一个精致的弧度。

    淡色帷幔在他身后合拢,我已悄然颉首下跪。

    "今日招各位卿家前来,是想谈一谈关于这次与鲜狄作战的事情。"胤琅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分外威严,"正如各位所知,何将军已于一月前将鲜狄远逐大漠,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有战事,今天朕要奖赏有功之士。"

    我对面的丛默涵走出队列,行罢礼后道:"皇上圣明,鲜狄边患解除,要数功劳应当是何将军居首位。"

    胤琅没有答话,静默一阵之后,才问道:"其他卿家的意见呢?"

    "臣等认为丛大人所言甚是!"所有的官员都好像商量好了一般,齐声答道。

    我悄悄地叹了一口气,尽管我知道一定会被胤琅尽收眼底。

    如今的我,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是先帝的加封的托孤大臣,圣眷极盛,位及人臣,还有什么好封的呢?

    古语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用母亲的话说,平安才是福。

    想到这里,我走出队列,跪下道:"臣何以轩不敢居功!此次大捷上有皇上,下有各位将士,还有各位同僚的鼎力相助,才能一鼓作气击败鲜狄。还请皇上奖赏那些勇敢杀敌的将士,以鼓励军心!"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我,我跪的笔挺,目不转睛的看着面前的地面。

    隐隐约约一些"大人一日三省,真圣人也","大人居功不傲,实难能可贵"的话传我的耳中。

    胤琅咳嗽了一下,大殿里顿时寂静无比,只闻得数声浅浅的呼气。

    半晌,他大笑道:"何将军还真是难能可贵,别人巴不得朕的奖赏,爱卿却可着劲的往外推。"

    我听到自己的心跳,于是再度俯下身,"臣不敢。臣别无所求,将士们风餐露宿,流血牺牲,只为保得家国平安!臣身为将军,自然要替将士们着想。"

    "行,就依爱卿所言,奖赏有功的将士。"鎏冠晃了晃,他抬起一只手,便有太监前走几步,展开一方明黄的诏命,朗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塞北大捷,朕深感欣慰。何将军功不可没,准其中门行走,禁内骑马,带刀觐见,入殿不拜!"

    我头上冒了些许冷汗,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看向胤琅,他的表情隐没在珠串间,我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笑意。

    这......这......

    "何卿家,这该赏的还是因该赏,不然你让天下人怎么说朕。你出生入死,流血流汗换得的战功,朕却瞧都没有瞧上一眼,他们会怎么看朕?是说朕苛刻?还是说朕不尽人情?"他慢悠悠的道来,换得众臣的一片附和。

    我只得再次低下头,"臣不敢那样想,臣谢陛下隆恩。"

    "至于那些有功的将士们,你拣个时间给朕上个折子,这该赏的,该罚的,朕再做定夺,朝堂上就不再议了。"

    "臣遵旨。"

    我从地上站起,走回队列中间,太监又尖声尖气地说:"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要奏!"一名身着蓝色官服的官员从文官那一队中走出,面朝胤琅道:"臣慕风林启奏陛下,塞北大捷之后,我大澜潮的精锐损失过多,臣认为应该及早补充,以防下次再生事端。"

    "那依爱卿所见,该如何补充?"

    "臣斗胆,我大澜潮开国以来,各地蕃王就一直手握重兵,已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几下险些酿成大祸。臣以为,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将各地蕃王的精锐调入朝中,一来补充兵力,二来削弱地方势力,一石二鸟之计也。"

    我心里冷笑了一下,那些王爷们岂是吃素的?慕风林只不过是一个靠着裙带关系爬上来的外戚而已,哪里知道那些如狼似虎王爷的利害之处。

    五年前的平叛已经削弱了不少地方势力,各个王侯如今对朝廷言听计从,虽然有些暗地里不服,但表面功夫还是做的毕恭毕敬。削弱地方势力需要时机,而现在不是。

    "臣不同意!"站在文职末尾第二位的一个身着青色官府的官员昂首而出,行过礼后道:"现在地方势力对朝廷言听计从,臣认为没有必要刺激他们,不然有可能再生事端。"

    柳林徽,翰林院的一个年轻修编,其实是个可有可无的官儿,但他一向忠心耿耿,耿直上言,也是个士族子弟,本着那份精神,我倒是十分的欣赏他。

    "林爱卿所言,朕看倒是有些个道理,"胤琅向后靠了靠,"各地蕃王,现在还不是时候。至于补充兵力的问题,慕爱卿,先从民间征召些,余下的待朕考虑考虑。"

    "臣谨遵圣旨!"

    "臣户部侍郎范颜有本要奏。"又有一人走出。

    "说吧。"

    "之前为了塞北之战,朝廷从民间征召了不少的粮草,现在马上就要秋收,臣请陛下恩准先还清征召的粮草,余下的再入国库。"

    "准了。"胤琅的声音里已经戴上了一丝丝的不耐烦,挥了挥手道。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他说着从龙椅上直起了身子,走了下来,突然回过身说,"何爱卿,你随朕来。"

    我本已经随众人跪了下去,听他这么说,只能站起,随他离开了吵吵嚷嚷的朝堂。

    巍峨高大的皇宫在慢慢西斜的霞光中犹如琼楼玉宇,美的不可胜收。旁边的卫士们神情坚毅,如同战神般守卫着这座皇家宫殿。

    胤琅走在前面,气宇轩昂,我默默的跟与他身后。

    "以轩,"他突然开了口,"告诉朕,你今天是真心不想要赏赐,还是只是推托一番?"

    "臣句句话都是真心,从来不敢蒙骗陛下。"

    胤琅微微向后回了回头,瞟了我一眼,道:"朕看你就是不想要赏赐,怎么,你嫌少?"

    我定了定神,道:"臣不敢,臣是个知足的人,对目前的一切都很满意,从来不敢再痴心妄想什么。诸位将士是我朝的有功之人,皇上该好好的奖励他们才是。"

    我们已经走至一处高台,胤琅却突然停下,望着前方。

    "以轩,你看着大澜潮的国土,"他手一指,周身笼罩在夕阳里,浮现出一股霸气,"朕是这万里江山的主人,朕要做一代明君!继位已经五年,朕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次的塞北大捷,才是刚刚而起的第一步!"

    "皇上天资聪颖,年少才高,自然大有一番作为。"

    "以轩!"他猛地转回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你知道朕最讨厌什么吗?朕最讨厌你这样说话!"

    我愣住了,他一点一点的靠近我,道:"朕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让你离朕越来越远,朕给你的封赏你不要,朕给你的官位你不要,朕究要给你什么,你才会象少年时一样对朕?朕喜欢看着你对朕笑,朕喜欢你生气勃勃的样子,而不是现在老气横秋,一副的官腔的你!"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