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嫁老头,侯府嫡女转身当女官by迷途的小心肝
迷途的小心肝  发于:2025年11月19日

关灯
护眼

正好这次借着让你去巡查江南一带善堂的事情去查查江南税赋的事情。
慕晓正好也带着春不晚的信物去看看江南一带的春不晚。
宋芷眠嘛……借着给朕采买的由头一起去。
你们去查查看,说不定能查出来不一样的事情呢!”
宋芷眠赶紧起身行礼接旨。
永新郡主和寿康公主也只得起身接旨。
她们俩有种感觉,这就好像是她们俩才启蒙,然后作为大家长的叶云舒突然把她们俩叫了过来,还轻描淡写的告诉她们俩,你们俩已经识字了,去给姐姐考个进士回来吧……
宋芷眠也有一种感觉,感觉就像是后世别人给了你一道公式,然后让你根据这道公式造个火箭出来。
旨意是接了,大家也都知道寿康公主和永新郡主接了旨意要去江南巡查善堂了。
不管是吴贵妃还是韩国公府心情都不错。
不错,新君对他们这边还是很友好的,刚一上任就派了差事。
还是巡查善堂这种轻快的差事。
而宋芷眠也接了去江南采买的差事和她们一起下江南。
百官们心里却不是滋味。
果然女帝上位了还是有很大改变的,要是搁以前,这些差事都是那些大老爷们的,哪能有那些女子的事情呢!
韩国公府老夫人很开心,拉着永新郡主的手说了好多话。
“陛下看重你,你一定要把差事办好。
虽然这次是和寿康公主一起去办差,但陛下这是把比当心腹来看的。
善堂的事情多重要啊,陛下交给你们,这是看重你们。
好好干,外祖母相信你,肯定能把差事办好的。
等你从江南回来了,肯定还有更重要的差事交给你的。”韩国公府老夫人拉着永新郡主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
永新郡主尴尬的笑笑,善堂的事情是不难,春不晚的事情也不难,难的是江南税赋的事情啊!
连监察司都查不出江南税赋的问题在哪里,她一个郡主就能查出来了?
“宋芷眠,你说这差事该怎么办啊!”永新郡主拉着寿康公主来找宋芷眠。
宋芷眠已经在收拾去江南要穿的衣服了。
见永新郡主和寿康公主都是一脸愁容,她赶忙放下手里的活。
“公主和郡主怎么还子啊发愁啊!”宋芷眠笑着问道。
寿康公主叹了口气。
“能不发愁吗?我连账本都看不明白,长姐就让我去查江南税赋的事情?
长姐啊长姐,你还真看得你这个妹妹啊!
烂泥扶不上墙你非得扶,我不是那块料啊!”寿康公主也冷静下来了。
只是越冷静就越发愁。
永新郡主也嗯了一声。
“是啊!我们都不是那块料好不好啊!就我们三人加起来,看一本账本估计得要三天。
江南税赋的事情连监察署和监察司都查不出来,那肯定是一屋子账本的事情啊!
宋芷眠,我总觉得这次我们要无功而返。”永新郡主也消极了起来。
宋芷眠却不这么想。
她给俩人都倒了茶后才在两人对面坐了下来。
“陛下派我们出去肯定是深思熟虑过的,陛下也说了,江南去年的税赋是监察署和监察司查都查不出来的,或者说是查不出问题的。
那就说明要想查清楚江南税赋的事情就不是单纯的看账本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就不是要我们去看账本,而是让我们去查账本之外的事情。
而账本之外的事情无非就是市面上的事情。
所以,我倒是觉得这次的差事应该不会那么难。
陛下应该是想借着我们三个的眼睛去看看江南税赋后面真正的问题。
这就是说,我们不用去关心账本的事情,而是要看和账本看着无关的事情。”宋芷眠笑道。
永新郡主和寿康公主想了想,也是!
陛下是知道她们俩几斤几两的,不可能真的任人唯亲,明知道她们俩没什么本事,还让她们出去办差。
要是办砸了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那……我们就去?”永新郡主小心说道。
“去!必须去!我就知道,我长姐那么厉害,我肯定也不是只知道找面首的废物!”寿康公主拍了下桌子。
宋芷眠点点头,继续收拾东西。

就这样,宋芷眠跟着寿康公主和永新郡主下江南了。
在临行的前一晚,叶云舒把宋芷眠叫了过来。
“这是朕在监察司的令牌,到江南了,你给那边监察署的主事看,什么事情她都能帮你办到。
还有这块金牌,也是给你准备的。
兰浅和慕晓俩人都和皇族有关系,有些事情她们俩不适合出面,那时候你拿着御赐金牌出面就行。
记住了啊,安全为主,只要能查出来东西就行。
还有,看住了兰浅那个丫头,她性子有点急,也有点傲气。
在皇城里在朕面前还能压着脾气,出去了,遇到了不顺心或者看不惯的事情,肯定收不住脾气的。
你看着点,只要不是太过分,就由着她,她本性不坏的。”叶云舒给宋芷眠交代了很多。
宋芷眠都一一答应下来了。
不过宋芷眠还是有种感觉,感觉叶云舒当了女帝之后,脾气好像好多了。
“陛下,您之前让我去西南可不是这么说的。
那时候您轻描淡写的告诉我,去把阮行止给我杀了,那感觉……
现在陛下好像脾气收敛了很多。”宋芷眠突然说道。
叶云舒先是愣了下,然后就轻笑了一声。
“是啊!以前做事情不管不顾的,只要一个真相,那还是因为朕知道,不管有什么后果都有父皇担着,那时候的朕真的是恃宠而骄啊!
现在……没人给朕兜底了,不管什么事情朕都要想想后果。
当皇帝也不好,至少不能由着性子来了!”
叶云舒的话让宋芷眠恍然大悟。
是啊,现在的一切都要叶云舒自己来承担。
三日后,宋芷眠跟着寿康公主和永新郡主一起去了江南。
一路平安,没有任何的阻碍。
金陵知府准备的院子里,宋芷眠,寿康公主,永新郡主坐在一起赏月。
今天是十五,天上的月亮比任何时候都皎洁。
三人到了金陵已经三日了,再过两日就要去姑苏了。
“姑苏的叶家是长姐的本家,虽然长姐那一脉早早的就分出来了,但谁都知道姑苏叶家有多辉煌。”寿康公主有一搭没一搭的说道。
宋芷眠和永新郡主都不断点头。
姑苏叶家,虽说是皇商之家,但其地位可一点都不比京城的那些顶级勋贵家差。
京里的那些勋贵家,谁家和叶家没点关系啊!
要是从根上说,现在的女帝叶云舒,还有先皇后可都是叶家的子嗣,甚至京里的韩国公府也和叶家有关系。
对于叶家,她们可不敢轻视。
“嗯,我外祖母也说了,让我去给叶家的老祖宗上柱香呢!”永新郡主也跟着说道。
宋芷眠也想着去姑苏好好看看,也许在姑苏能查出来一点线索呢!
在金陵的三天,她们三个是真的一点线索都没查出来。
寿康公主去金陵的善堂转了一圈,也把善堂周围的庄子转了一圈,一切都正常。
善堂的老人和孩子脸上的笑不像是假的,也不像是被威胁的。
庄子上的人也不像是被压榨的,大家好像都挺知足的。
寿康公主还去了学堂,一样的一切正常。
看来金陵的善堂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永新郡主也去了金陵的春不晚,她把手里的信物一拿出来,金陵春不晚的掌柜立刻把大家奉为上宾。
看了一圈,春不晚也没有问题。
宋芷眠是打着采买的名头来江南的,既然是采买,那肯定就绕不开金陵的各家织坊。
在召集了各家织坊的东家开了个小会之后,宋芷眠也明白了,宫里的采买还真的没有什么花头,各家的报价给的都是正常价格。
甚至说好多家都是赔本赚吆喝。
毕竟自己的东西能送进宫里,被内府采买那也是一种荣耀是不是?
就因为这个,金陵周围所有的大小织坊都送了自家最精美的东西过来,希望着祖坟冒一次青烟,自己的东西能送进宫。
所以说,在别人眼里,三人的差事办的好像挺好的,也挺顺的。
其实她们三人真正想办的事情……一点头绪都没有!
“没事,不用担心,下面还要去姑苏和扬州呢!这两个地方也繁华,越是繁华的地方越能看出问题来。”宋芷眠小声安慰永新郡主和寿康公主。
俩人都点点头,然后继续抬头看月亮。
金陵的月亮挺好看的!
又在金陵闲逛了两天,三人把善堂和春不晚所有的事情都认真理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的疏漏,三人才往姑苏去。
原本从金陵去扬州更近,但三人考虑了一下行程,决定把扬州放在最后一站。
因为寿康公主说了,扬州有大渝最好的花楼和小倌馆。
她想在差事办完之后去看看,顺便看看小倌馆里有没有不错的小倌带回京城,自己长姐看谁家大人不顺眼就给谁家夫人送个小倌……
要输先去了扬州了,看上小倌再去姑苏的话,影响不太好,别人会以为她们三个玩物丧志,沉迷美色。
车队一路不停,很快就到了姑苏城外了。
看看远远的还有点模糊的那座寺庙,宋芷眠心里一下子就冒出来那句有名的诗词。
姑苏城外寒山寺!
在江南果然是一处一景,一景一诗……
后世的江南文旅压根就不用对外宣传什么,足有古代的这些诗人们给江南做宣传。
还是那种你从小上学就必须要学……
“前面就是姑苏城了,一路奔波的,我们在城外修整一下再进城吧!
另外这次是公务让人先去通知下姑苏城的知府。”寿康公主建议。
宋芷眠和永新郡主立刻都答应下来。
马车颠簸了这么长时间,大家好像都挺累的,休息一下也挺好的。
车队很快就停下来休整了。
下了马车之后,宋芷眠三人才发现,姑苏城外的官道两旁也比其他地方要繁华。
官道两边都是一些简易的棚子,有人卖茶水,有人卖包子,还有人卖馄饨和其他的吃食。
宋芷眠只扫了一眼就看到一个让她意外的身影……
宋芷睛……
那个头上包着粗布,一身布衣做妇人装扮的年轻女子不正是自己那个曾经恨的咬牙切齿的妹妹吗?

第266章 自力更生
一个简单的棚子,一个柴火灶,上面坐着一个大铁锅,铁锅里是翻滚的开水,靠着官道摆着三张桌子并一个长凳。
柴火灶旁边的案板上是已经包好的馄饨和汤圆。
宋芷眠,寿康公主和永新郡主坐在靠里面的桌子旁。
她们衣着精致,别人看着架势立刻都不过来了。
宋芷睛笑着将下好的馄饨和汤圆放到了三人面前。
“尝尝看,我自己做的,干净着呢!每样只给你们盛了一半的份量,都尝尝看!”宋芷睛说着还从案板下面掏出了三个洁白的瓷勺。
“我一直收着的,就是怕在这边遇到富贵人家的客人,没想到你们是第一个用到的。”
不止是宋芷眠没说话,寿康公主和永新郡主都没说话。
她们俩也是认识宋芷睛的,在京城里,她们举办的宴会,宋芷睛曾经也是她们宴会的座上宾。
虽然宋芷睛身份和她们不能比,但是好歹也是京城的闺女,侯府之女,现在……
一身的布衣,手也因为经常干活变的粗糙起来,还有脸蛋也因为风吹日晒的不如在京城的时候白嫩。
宋芷眠拿起勺子舀了一个馄饨吃了下去。
茴香馅的,有着一股特别的清香。
再尝一口汤圆,黑芝麻馅的,口感也很好。
寿康公主和永新郡主也都各尝了一口。
“味道不错,以前怎么都不知道你会做这些吃食啊!”宋芷眠问道。
宋芷睛笑笑。
“以前……也没机会做!”
“怎么会在这边的?我以为你会去金陵,我前些日子在金陵还打听了一下呢!”宋芷眠继续问道。
宋芷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刚离开京城的时候是想去金陵的,那时候我以为金陵肯定是江南最繁华的府城。
后来跟着姑苏的商队一起往江南来的。
和商队的那些人聊了聊,他们都说姑苏的繁华不输金陵。
而且姑苏这边女子出来抛头露面做生意的也很多,我就跟着商队一起来了姑苏。”宋芷睛解释了一下。
宋芷眠点点头,继续吃馄饨和汤圆。
一旁的寿康公主和永新郡主又问了宋芷睛一些其他的事情……
宋芷睛住在姑苏城外,租的一个小院子,一年十两银子。
原本她也想在姑苏城里摆个摊子的,但在姑苏城里摆摊子的花销要比在城外要高,没有合适的地方不说,每日进城出城都要不短的时间。
后来宋芷睛见官道这边来往的商队也多,就决定在这里摆摊子了。
宋芷睛对外人说自己是男人死了到姑苏这边讨生活的,因为在家里排行第二,别人都称她宋二娘。
“棚子是找人帮忙搭的,虽然姑苏雨水多,但也算结实。
馄饨和汤圆的馅不止是素的,也有荤的,但没给你们包荤的,你们是贵人,可不敢给你们吃外面油腻的东西,万一吃坏了肚子就不好了。”宋芷睛一边说一边继续包着馄饨。
“一天能挣多少?”宋芷眠问道。
“一天的话……除去成本至少能挣五十个钱左右,还行,挺稳定的,我的汤圆包的好吃,不少城里人都会来吃呢!”宋芷睛说到这个还有点骄傲。
宋芷眠点点头。
寿康公主和永新郡主又问了一点宋芷睛其他的问题。
宋芷睛也都一一回答了。
“可买地了?要是手里有田地的话日子应该会要好过一点吧!”宋芷眠继续问道。
宋芷眠知道宋芷睛手上肯定有能买地的银子的。
不连她母亲偷偷塞给她的,就是宋芷眠给她的那个小荷包都能买不少的地。
买个小院子,再买点地,宋芷睛在姑苏这边的小日子过的应该挺自在的。
宋芷睛却是笑着摇摇头。
“长姐,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手里有地,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有出息,能把日子过下去。
但我就一个人,要是买了地还得雇人或者是佃给别人种。
我身边又没个秀才或者举人的,免不了田税。
这样一算下来,辛苦一年也落不下几个钱。
虽然朝廷体恤百姓,已经减少了很多税赋,但我一个女子……还是觉得吃力。
万一遇上年成不好了,那日子更难过了。
还不如像现在这样摆个小摊呢,成本也不高,每天都能见到钱,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宋芷睛笑呵呵的说道。
宋芷眠感觉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脑子里闪了一下,但很快就过去了。
她看着宋芷睛现在的样子突然小声问了一句。
“累吗?”
宋芷睛一愣,然后就轻轻摇了摇头。
“不累!虽然说每天都要起早贪黑的,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但是……好像感觉更踏实了。
以前当着千金小姐的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看着好像很自在。
其实心底都藏着事情。
但现在呢,每天忙完了,挣钱了,就睡的特别香,感觉很踏实。
至少现在吃的喝的都是我自己的双手挣出来的,我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我不管在哪里好像都能生活的下去。
长姐,你不用担心的,我过的很好,现在的日子很踏实,我也很知足,粗茶淡饭至少安稳,不用整天担心自己被人拖到屋里揍一顿。”宋芷睛看着宋芷眠认真说道。
宋芷眠点点头,不再问宋芷睛这些事情。
临走的时候,即使宋芷睛百般推辞,寿康公主还是留下了一个荷包。
“拿着吧!我出来办差还能遇到故人,这就是缘分。
怎么?本公主的赏你还不敢接吗?”
宋芷睛这才把荷包接了下来。
永新郡主另外还给宋芷睛留了一份帖子。
“一个人过日子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的,以后要是遇到不好解决的事情了,拿着这个帖子去姑苏的春不晚,那里的人会帮你的。”
宋芷睛接了下来,随后又看向宋芷眠。
她知道,这俩人都是看在宋芷眠的份上才这么照顾她的。
“长姐……”宋芷睛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好好照顾自己,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你那么难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不管怎么样都会比之前要强的。
我们走了!”宋芷眠轻轻拍了下宋芷睛的肩膀后就上了马车。
宋芷睛看着三人都上了马车,看着马车驶往姑苏城门……
她笑了笑,将荷包和帖子收好后继续大声招呼。
“馄饨汤圆,素馅荤馅的都有!”
宋芷眠悄悄回头看了眼招呼买卖的宋芷睛,心情突然轻松了一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第267章 姑苏叶家
姑苏知府带着姑苏的官员和当地的勋贵们在城门口迎接了这支从京城来的队伍。
虽然不是钦差,但是一位公主,一位郡主,还有一位陛下的贴身女官,这阵仗……比一般的钦差都要厉害吧!
姑苏知府恭敬的迎了宋芷眠她们进城。
宋芷眠她们呢,也和在金陵的时候一样,先去干了自己明面上的差事。
宋芷眠召集了姑苏的那些织坊和工匠坊的东家议事。
寿康公主和永新郡主呢,一个去了善堂一个去了春不晚。
第一天结束后,三人又在住的院子里总结忙了一天的结果。
“姑苏的善堂比其他地方的善堂都大,不管是孩子还是老人们生活的都挺自在的。
我仔细看了下,姑苏这边善堂的孩子们吃穿好像都比别的地方善堂的人要好很多。
还有学堂,善堂旁边的那些学堂也比其他地方的要好。”寿康公主说道。
宋芷眠和永新郡主一点都不惊讶。
姑苏善堂的条件几乎是大渝所有善堂里最好的了。
没什么其他的原因,因为姑苏的善堂和那个免费的学堂都是姑苏商会供养的。
姑苏商会的会长就是大渝第一皇商,也是大渝第一富的叶家。
听说他们家每年往善堂和学堂拨的银子至少都在万两以上。
叶家人做善事做的很多,不管是夏天水灾捐银子,还是冬天下大雪设粥棚,叶家都非常积极的掏银子。
上百年来,光是皇家给叶家赐的牌匾就有三块。
“嗯,叶家的确有钱,我今天去了春不晚了,春不晚的掌柜的也和我说了叶家的事情。
姑苏的商贸发达,在江南这边甚至都超过了金陵。
这些都和叶家商队有关系,春不晚的掌柜的说了,叶家的商贸几乎覆盖了姑苏所有的行当。
姑苏城里的铺子有一半都是叶家的。
而叶家每年交的税赋也是最多的。”永新郡主也跟着说道。
宋芷眠嗯了一声。
今天她见的那些东家和掌柜里,至少有一大半都和叶家有关。
宋芷眠一点都不意外。
姑苏叶家上百年来一直都是大渝最大的皇商,天南海北就没有叶家去不了的地方,叶家还有个船队,专门做海外的生意。
姑苏又是叶家的大本营,这里的商贸发达也是应当的。
“我们刚进城那天叶家老太太就托姑苏知府送了帖子过来了。
我们哪天去叶家?”寿康公主拿着一份帖子笑着问道。
“后日吧!先忙两天差事,至少让别人看着我们的确是来办差的吧!”宋芷眠笑道。
寿康公主和永新郡主都点头称是。
该办的差事还是要办的,至于陛下私下安排的事情……慢慢来,不着急!
又在姑苏城里晃了一天,大家都知道京里来的这三位贵人真的是在认真办差了。
不过他们也不担心,姑苏的善堂和春不晚可没有什么猫腻,随便查,他们一点都不怕的。
至于说什么冤假错案的,姑苏更没有了。
一日后,宋芷眠跟着寿康公主和永新郡主去了叶家。
叶家的宅子不小,但据说百年前就是这么大,并没有因为家里出了有出息的人或者说得了圣宠就把周边的人家买下来。
叶家的宅子一看就是年代很久的老宅子了。
宋芷眠她们到了叶家的这个巷子的时候,叶家人已经都恭敬的在大门外面候着了。
“参见寿康公主,永新郡主,尚宫大人!”叶家众人在三人一下马车的时候就大礼参拜了。
成年的男子们恭敬的行了一礼后就赶紧离开了。
叶家的女眷们在叶家老太太的带领下非常恭敬的将寿康公主,永新郡主还有宋芷眠给迎进了叶家的后宅。
宋芷眠只扫了一眼就在心里暗暗赞叹。
叶家的确豪富,从大门开始就都处处透露着有钱两字。
但好像又不是那么招摇。
所有的东西看着普通但认真一看都是价值不菲的。
而更让宋芷眠惊讶的是,叶家所有人的吃穿用度几乎没有一样是逾制的。
叶家分出去的一支可是出了 不少能人的,但姑苏叶家这边好像一直都本分的很。
唯一一样看着逾制的就是叶家女眷们身上穿的衣服料子是天丝缎了。
关于这点,熟知宫里仪制的宋芷眠还是知道一点的。
大渝第一织坊百织坊是叶家的产业,虽然后来成了那位大算师的嫁妆了,但因着百织坊在姑苏,一直都是姑苏的叶家帮着管理。
百织坊所出的天丝缎更一直是皇家最钟爱的料子。
而叶家也早在百年前就得了宫里的恩赐,除了皇家之外,叶家是唯一能享用的天丝缎的人家,除了明黄和富贵紫两种颜色。
宋芷眠看着满脸慈祥,但不经意间就能看出杀伐果断的叶家老太太,再一次感叹了大家族大家长的重要性。
永新郡主从春不晚那边打探过皇商叶家的消息。
皇商叶家不管是在商贸上还是在后宅的事情上,基本上都没有内斗的事情。
在商贸上,叶家所有房头都拧成一股绳,大家都知道,只有叶家强盛了大家才会更好。
至于在后宅……
别的大家族出现的那种各房斗来斗去,嫡庶之间争来争去的事情在叶家压根就不会发生。
不管是哪一房,只要出现了一点这样的苗头,立刻就会被当家主母掐断。
也是因为这样,叶家的后宅比任何人家都要团结。
“公主,郡主,尚宫大人请坐!这些日子辛苦了。”叶家老太太笑着请三人坐了下来。
三人按次序落座之后就示意大家都坐下来。
“老夫人身子可好,出京的时候陛下特意和我说了,要我来叶家拜见一下老夫人呢!”寿康公主笑着说道。
叶家老太太赶紧起身谢恩。
“陛下还挂念着老身呢,一年前陛下来江南办差,老身还见了陛下呢!”叶家老太太笑呵呵的说道。
“陛下说了,老夫人是难得的女中豪杰,特意叮嘱我,让我有事情一定要来见见老夫人。”寿康公主继续说道。
叶老太太明白了,这三位主来江南肯定不是表面上的那点事情。
“公主殿下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和老身说的。
别的地方不敢说,姑苏地面上的事情,老身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老身在城外有个庄子,殿下要输不嫌弃,可以去小住两日的,那里独有一番风光。”叶家老太太立刻表态。

对于叶家老太太的邀请,宋芷眠三人立刻就答应下来了。
这样一个见过无数场面的 老太太邀请她们去农庄上看看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也许叶家老太太就是想通过带着她们三个去农庄上看看提醒他们一些事情呢!
宋芷眠三人在叶家老宅用了晚膳才回了知府衙门安排的住所。
三人都一个感觉,那就是叶家的老太太真的是个厉害人物,说话滴水不漏不说,做事情也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即使在别人眼里是商户,但叶家上下所有人,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都让人挑不出错来。
“宋芷眠,你说后日叶家老太太想让我们看什么呢?
难道说江南这边的土地有什么问题吗?”寿康公主还是觉得疑惑。
宋芷眠耸了下肩膀。
“我也不知道,等后日去了再说吧!也许叶家老太太想的就是让我们看看姑苏田庄的风貌呢!”
永新郡主也是这个想法。
土地能看出来什么?现在又没有灾没有难的,土地上的那些作物长的不是都挺好的吗?
叶家老宅里,已经换了家常衣服侧躺在贵妃榻上的叶家老太太眼睛半眯着。
一个丫鬟手里正拿着美人捶小心的给叶家老太太捶着小腿。
叶家大夫人轻手轻脚的走了过来。
“母亲,点心和果子都送到知府衙门那边了,知府衙门的人说了,已经都交给伺候贵人的内监了。”叶家大夫人小声说道。
叶家老太太点点头。
“这是礼数,虽说陛下没有改回皇族的姓,但君臣有别,叶家该尽的礼数还是要尽的。”
说完,叶家老太太一挥手,原本给她捶腿的丫鬟赶紧放下美人捶,小心的扶着叶家老太太坐了起来。
叶家老太太在贵妃榻上坐直了之后,扫了一眼屋里伺候的人。
“你们都出去吧!我和大夫人说两句体己话!”叶老太太说道。
丫鬟婆子们赶紧都退了出去。
叶家大夫人一听,赶紧也站了起来。
“来!”叶家老太太冲着叶家大夫人抬起了左臂。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