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任务?我只负责打脸!by不过是回忆
不过是回忆  发于:2025年11月12日

关灯
护眼

这话倒是有道理。
大队长听了都连连点头。
王癞子妈自然是不依,黑着脸大叫,“我儿子出门之前,就是你来过我家!你就要给我一个交代!”
苏鱼都懵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
她确实看到王癞子白天跟在自己后面的,本来还以为他是对苏慧有什么企图呢,后来他又没有出现。
真是怪事!
不过,她两世为人,也知道,这种事说不清,可不能说自己见到了。
于是她也是咬了咬牙。
“我真的没有见到,我背着一个人,哪里看的的那么远啊,不信,你们可以问问苏慧。”
她用手一指旁边的堂妹。
王老太婆一个激灵,上前就要去抓苏慧的手。
长青从旁边伸出手,将她拦住了,“有话说话,别动手。”他淡然开口。
青年虽然不是很壮,但个子很高,煤油灯下一大片影子压了过去,王癞子妈不由得缩了缩。
苏慧心中一安。
“我那时候都晕过去了,什么都不知道。”
她从长青背后探出头,细声细语地道。
几位知青露出奇怪的神情。
万知青这表现有些怪啊。
他可是向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帮女知青干活都不做的,这时候,竟然为一个村姑出头?
苏爷爷看在眼里,眼睛一亮。
王癞子娘也知道从苏慧这里是问不出什么了,于是又转头盯上了苏鱼。
“你,肯定见过我儿子是不?”
苏鱼还在犹豫,一旁,杨威也站了出来,指出,“苏姑娘,我记得你白天还提到了王癞子的。”
苏鱼脸色一变。
其他人经过这么一提醒,倒还真想了起来,当时,一群人跟着去找苏慧,就是在草垛那附近,苏鱼惊讶地说出了王癞子几个字呢。
王癞子娘脸色一变,上前一步,又抓住了苏鱼。
“说!怎么回事?你是在哪里见过我儿子?!”
这次老太婆用力更大,将苏鱼都拽了一个趔趄。
就连苏爷爷也愣了一下。
好像......那时候苏鱼是提到了王癞子的名字。
“我,我.....”
苏鱼此时都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了,当时就是没见到王癞子太吃惊,嘴瓢了。
现在怎么解释?
她不是个有急智的人,一时间,还真找不出什么理由。
一旁苏慧目光闪动。
突然,她站了出来,目光盯着苏鱼。
“苏鱼,你故意绕路,然后,又将我丢在那里,就是为了让王癞子对我非礼是不?你还带着人来,结果没见到王癞子,所以,你才惊讶,说漏嘴是不?”
她声音很冷,带着压抑的愤怒。
众人瞬间都惊讶了。
长青不由得都有些佩服起来,这姑娘一下子竟然想到了那么多,而且,基本上猜的八九不离十。
闻言,苏鱼自己心中都漏了一拍,她当然不会承认。
“我没有!苏慧!你这是红口白牙,污蔑人!”
苏慧上前一步,目光凌厉,“那你说,你为什么要绕路,而且经过王家门口,王癞子是不是跟踪你出来的?”
她心思细腻。
这位堂姐这些天一直不对劲,对她敌意很大,她早就感觉出来了,除了挤兑她下地干活之外,生活中也处处针对,她会那么好心送自己去卫生室?
本来她就觉得奇怪。
现在各种线索扎堆在一起,还真让她猜出一些东西。
苏鱼张口结舌,不知道怎么解释。
倒是王癞子娘急了,抬手一巴掌就扇在她脸上,“贱人!我儿子呢?你肯定见到我儿子了,他在哪?”
一声清脆的响,苏鱼脸都被打的一偏。
王癞子娘年纪虽然大,但常年干活的,力气可不小,这一巴掌来的毫无预兆,苏鱼脑子都嗡嗡的,她重生归来,为的要大杀四方,可不是挨巴掌的,当即心中也火气上来了,猛然挣脱手,反手一巴掌就甩在了王癞子娘的脸上。
“死老太婆!你敢打我!”
苏鱼尖叫一声,扑了过去。
王癞子娘本就着急,也不是脾气好的,她又是长辈,更是倚老卖老,结果被小辈打了,心中火气也上来了,反手就抓住苏鱼的头发,两人扭打在一起。
众人都看呆了。
怎么突然就打起来了。
长青拉着苏慧后退一步,让开场地。
大队长与苏爷爷赶紧上前,各自将人拉开,只是,两人明显也慢了一步,就这么一会儿,苏鱼与老太婆脸上都是好几条血印子。
“贱丫头!你肯定见过我儿子,说!我儿子在哪里?”
老太婆脸色狰狞,咬牙大骂。
苏鱼心中也是怒火蒸腾,听到这话,当即也骂了回去。
“死老太婆!你儿子不见了关我屁事,我又不是他娘!你那么喜欢你儿子,给他别在裤腰带上,别让他离开你的视线啊!”
“也就你这死老太婆给他当个宝,就你儿子那种垃圾,要我说早点死了才好,我们村少了你儿子,兴许明年还能评个文明村!”
她火力全开,气的老太婆直翻白眼,差点晕了过去。
苏家几人都看呆了。
谁都没想到,这个向来老实巴交的苏鱼,竟然也有这么泼辣的时候,竟然与村里的难缠老太婆斗的旗鼓相当。
众人不知道的是,苏鱼这会儿也委屈的很。
她好不容易重生回来。
结果,还遇上这种事,死老太婆还跟她动手,这让她根本没法忍。
自己是有大机缘的人。
这一辈子,都不会委屈求全了!
“我什么都不知道!有本事你们就去报公安!”
最后,苏鱼甩下这句话,直接就躲进了房间。
苏爷爷叹了一口气。
“大队长,王胜娘,要不还是报公安吧?”
王癞子娘狠狠地啐了一口,“报就报!我儿子消失,肯定跟那贱蹄子有关!”
大队长倒是更加稳重。
“先组织人找一找吧,过两天没见,在报警,若是谁一天没回家吃饭就报警,公安都忙不过来了。”

王癞子娘与苏鱼打起来的事传开了。
次日,整个大田村都知道,王癞子娘因为找儿子去了苏家,还跟苏家孙女,苏鱼动了手。
一些不明所以的人猜测纷纷。
甚至,有人猜测,是不是苏鱼与那王癞子有什么关系。
这让苏鱼听到后气炸了。
“我是有婚约的人!跟王癞子有什么关系?是那死老太婆不讲道理!我诅咒他们一家不得好死!”
她真是没想到,苏慧一点事没有,自己还黄泥巴掉裤兜,不是屎也是屎了。
就连与她有婚约杨家老娘还特意来拜访,问了一些事情。
这让苏鱼更加气了。
都怪苏慧!
凭什么她什么事都没有啊。
白莲花似得。
就自己一身麻烦。
尤其是早上爷爷说让苏慧不用下地了,别又晕倒了,她更是忍不住了。
“凭什么啊?爷爷你不能这么偏心,我也是你的孙女,为什么我就要下地?她不要?”
苏鱼差点扔了碗,大声质问。
苏爷爷脸色难看起来。
这孙女是怎么了?以前还是很尊重他的,现在,竟然质疑他一家之主的权威?
“慧慧身体不好,你不知道?昨天晕倒了,就发生那么多事,今天,你还想再来一遍?”
老头眼睛一瞪,又看向自己的二儿子。
“我说老儿,你这女儿也越来越不像话了,你们两口子得管管她。”
苏鱼她爹是个孝顺的,当即抬起手要教训女儿。
但苏鱼却不吃那一套了。
她仰起脸,“你打吧?等杨军回来,我就告诉他,你们是怎么欺负我的!”
苏鱼爹手就僵在那里。
女儿这门婚事他是满意的,现在,女儿也是到了嫁人的年纪,他还真有些顾虑,可别在家里给人得罪死了,到时候嫁出去,跟家里生了间隙。
苏慧见状就站了出来,“爷爷,我没事的,我也去下地吧,没关系的,万知青昨天送了我两盒清凉油,今天应该不会晕倒了。”
苏爷爷表情一松,狠狠瞪了一眼苏鱼。
“你看看你,为人处世就要好好跟你妹妹学学。”
苏鱼气的不行。
这堂妹太能装了。
她怎么那么能装啊?
那委屈的表情,还故作大方,故作懂事,她感觉自己即便是二世为人,也难以做到啊。
这天苏慧也下了地。
不过苏爷爷特别嘱咐,让她干一阵子就歇一阵子,所以,大部分时间她都是坐在树荫下的。
吹着风。
有些无聊。
她自然就看向了知青那边。
然后就对上了长青的眼神,她心中猛然一跳,赶紧转开脸,再回过头时,却看到长青已经走了过来。
这人一点都不知道害羞吗?
她脸色微红。
长青倒是淡定的很,走到她旁边,坐了下来,从兜里拿出两颗奶糖递给她。
“补点糖分。”他说。
苏慧:......
“我要去干活了。”
她将糖果往兜里一揣,赶紧站了起来。
回到地里。
苏爷爷就凑了过来。
“慧慧,万知青是不是对你有意思啊?”
老头有些八卦地问。
不只是老头好奇。
其他人也都注意到了,这位万知青对苏慧很是不同。
一旁,苏鱼听到了,嗤之以鼻。
万知青?
一厢情愿而已。
记忆中,在上一世,这位万知青就好几次替苏慧说话。
可惜没用!
苏慧看上的可是她的未婚夫,杨军,前世,就是抢了自己的好姻缘,才过上好日子的。
苏慧低着头。
没有回答爷爷的问题。
老头笑了笑,也没有追问,小姑娘害羞,老头子还是懂得,他已经决定要好好观察一下那个万知青了。
另一边,知青们也好奇的问长青同样的问题。
长青倒是不含糊。
“我觉得苏慧挺不错的,不过,感情的事要看人家的意思啦。”
众人露出了然的神情。
杨威更是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你懂事很早啊。”
他就是在村里找了一个对象,明年估计就要结婚了。
知青点太苦了。
看不到希望。
不仅一些女知青会选择嫁给村里人,就此安家,男知青也有选择娶一个村里姑娘的,也算是在村里安了家,有个照应,日子好过些。
长青:......
他倒是没想到,因为这事,杨威这位老知青对他有一种找到同道的感觉,甚至,还专门找时间聊了一下在村里安家的好处。
老知青很有威望。
长青自然也不介意与其交好。
于是,等赵建国住院两天回来,就发现,长青已经与其他知青打成一片了,而自己,不仅欠了钱,而且,还有融入集体的问题。
赵建国懵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己这么热爱集体的人,就因为耽误几天,反而难以融入集体了?
都怪万长青!
若不是他拒绝帮李彩薇拿行李。
自己又怎么会累的病倒?
他现在看长青是怎么看都不顺眼了,吃饭时阴阳怪气两句,还被杨威老知青批评,更是让他火大。
眼看几个知青都站在长青那边,他更是急了。
“你们都被他骗了!万长青就是个混子,以前在学校就是不读书的,而且还打架,跟家里关系也不好!”
他忍不住控诉起来。
然而,效果很不好,反而是让大家更讨厌了。
杨威当即反驳,“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们知识青年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明显,万知青就接受了教育,而且很成功,赵知青,你一来就生病,这可是漏下了教育课程,可得补上啊。”
赵建国心中憋屈的很,听到这话就火大。
“什么贫下中农再教育,不就是干农活吗?你还真信啊。”
一气之下,他口不择言起来。
一旁长青就笑了。
“赵建国,你这态度很不端正啊,干农活也是再教育,你是在质疑上面的决策吗?”
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赵建国当即吓得脸都白了。
这时代。
质疑决策,可不是小事。
若是有心举报到上面,那可就是思想有问题了。
李采薇也是心中猛跳。
这万知青什么时候人缘这么好了?而且,他怎么还变得伶牙俐齿起来了,以前可是动不动就要威胁动手的。
难道真是接受了再教育的缘故?
最后,赵建国恭恭敬敬给长青道了歉,这事才算过去。
不过他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了。
什么再教育?
赵建国是不信的,那些口号就是拿捏人的幌子,以前他也用来拿捏别人,没想到现在用到了自己身上,还真是难受。
更麻烦的是,自己住院还欠了钱。
怎么办?
只有写信给家里了,要点钱吧。

他虽然还有一个弟弟,但父母健全,都是工人。
相比起万长青父亲已经去世,母亲改嫁,自己算是好多了,而且,万长青一直与家里关系不好,他就是个混子,家里根本管不住他,估计早想将他送下乡了。
所以,见到长青也在给家里写信,他心中也是嗤笑连连。
“万知青,你竟然也会给家里写信?我记得你以前说过,肯定不会下乡的,是你后爸给你报了名吧?”
他特意咬重了后爸两个字,强调的意味明显。
长青抬起头,轻飘飘地看了赵建国一眼。
“建国同志,你这是挑拨我的家庭关系吗?”
赵建国冷笑,“你的家庭关系还需要挑拨吗?谁不知道,你不愿意下乡,与家里闹翻了天。”
知青点众人也看了过来。
长青闻言便笑了,他坦然道,“那都是以前的事了,我现在接受了贫下中农再教育,早就认识到父母的苦心了,倒是建国同志你,以前可是很热心的,现在是怎么了?采薇同志活干不完,你都不帮忙了?你的觉悟怎么还降低了?”
赵建国表情一僵。
这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他现在身体还虚弱呢,干自己的活儿都不利索,哪能给人帮忙啊。
如今他都还没融入集体,跟其他知青有了隔阂,也不好喊其他人帮忙。
自己拼命的做好事?
他发现那就是傻。
若不是为了帮李彩薇提行李,自己也不至于累倒,结果,让她在医院照顾两天,都还烦躁的很,没个好态度,所以,他也不乐意帮忙了。
“你怎么不帮忙?”
他冷着脸反问。
长青手一摊,“我现在可是有喜欢的人,帮女生干活要避嫌的。”
赵建国无语了。
回来两天,他自然也知道长青喜欢苏慧的事了,那小子就没瞒着。
这理由还很充分。
长青笑眯眯的,“所以,建国同志,你的思想觉悟降低明显啊,我们来的时候,你还知道帮人提行李,现在,接受再教育后,还懒惰了,看来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还不够。”
一位女知青忍不住笑了。
赵建国脸色涨红。
这让他怎么解释?
让他说自己身体不行了吗?男人不能说不行!
他发现,自从住院回来后,与万长青对线就没赢过了,每次一开口就是一肚子气,而且,也没人支持自己了。
实在太憋屈了!
“行行行,那你就好好写信吧,看你家里还会不会给你寄东西!”
他又是口不择言,直接讽刺。
长青猛然站起来,抬手就是一巴掌扇在了他的脸上。
“赵建国!我给你脸了?我家里怎么样需要你来提点吗?”
啪的一声。
清脆悦耳。
赵建国本就涨红的脸色更加红了。
“万长青!”
他咬牙扑了过来。
但却被一旁的杨威一把拉住了。
“建国,冷静冷静,打架解决不了问题!”
这踏马就是拉偏架了。
赵建国都要气炸了。
“是他先动手的!”他大吼。
杨威松开了手,神色严肃,“万知青给家里写信是他的家事,建国同志,不是我说你,作为外人,还是不要随意评价的好,这样,我让万知青给你道歉,这事就过去了,你看行吗?”
长青干净利落,“建国同志,刚才是我冲动了,对不起。”
赵建国憋了一肚子火。
气呼呼的走了。
他倒要看看,这家伙写信给家里能得到什么,估计他家里根本就不会回信。
然而,结果却与他想象中的一点都不一样。
几天后。
赵建国收到家里寄来的钱,但,钱却不够覆盖的他的欠债的,家中来信表示暂时没有余钱,让他先缓一缓。
这原本也是正常的,这年头,大家都不宽裕,若是以前,赵建国自然也是心态平和的接受,可现在,他就心里有些不舒服了,毕竟,他本来就着急,想着一次性清掉债务,还一身轻的重新出发呢。
尤其是信中隐隐的质疑让他火大。
其父亲,在信中特别还提到,隔壁院的万长青也寄信回家,而且还给家里带了不少山货,大大长脸。
万长青!
又是万长青!
这小子竟然还有时间去采山货。
可自己是生病了啊。
这能怪他?
赵建国心中火大的很。
他隐隐有一种不对的感觉。
不该这样啊?
明明自己才是别人家的孩子,万长青那个没爹的家伙,而且自暴自弃,从来都是被自己比下去的,怎么一下乡,就不对劲了呢。
他皱起眉头。
好像.....对,就是从帮李采薇提行李开始的,本来就该万长青出力的,他拒绝了,所以自己才那么累,所以,自己才会病倒!所以才会欠债,所以现在才这么难!
万长青和李采薇都有责任!
赵建国越想越气。
偏偏这时,长青与几名知青也一起从公社回来了,长青手里还提着一个大大的包裹,那是家里寄来的东西,而且,李采薇也跟他们一起,有说有笑。
赵建国当即忍不住了。
他豁然站起,拦住了一群人,要求李采薇与长青一起承担住院的债务。
“你们有责任!”
赵建国梗着脖子,大声道。
闻言,长青还没说话,李采薇倒是忍不住了。
“赵建国,你住院还是我照料的呢,我还没问你要劳务费,要务工补贴,你还要我承担医药费?你自己生病,跟我有什么关系,早知道如此,我就不该让你动我的箱子!”
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赵建国竟然是这样的人?亏她还觉得赵建国是个热心的小伙儿,没想到思想比那些农村大妈还落后,可真是烦人。
李采薇是真的烦了。
从医院回来,她就决定要跟赵建国划清界限了,这人就是个事儿精。
赵建国额头青筋乱跳。
“你,你,若不是你,我怎么会这样?!”
李采薇冷哼一声,“我觉的万知青说得对,赵建国,你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失败,思想觉悟比起以前低了太多了,以后,别跟我说话了,我看到你都烦躁。”
赵建国气的一个趔趄。
一旁长青也笑了,“赵建国,看来你家里没给你寄钱?还是说寄的钱不够还债的?多大事,咱们都是一个集体,正好,我家里又给寄来了十几块钱,这样,我也不说借给你,捐给你五块,你看行吗?这点集体意识我还是有的。”
说罢他还真从兜里掏出五块钱,就往赵建国手里塞。
赵建国一张脸比吃了屎还难受。
捐给他?
他是个骄傲的人,什么时候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我不要你捐!这是你的责任!”
他怒吼。
这.....长青直接将钱收了起来,神色严肃了,“建国同志,你这么说我就不同意了,要不,我们去找大队长评评理?”
赵建国立马哑火了。

他感觉自己受到了孤立。
家里寄来的钱他已经全部还了,虽然还不够,但大队长倒也没说什么,万长青组织集体捐款,他当然是拒绝了,丢不起那个脸。
那小子,就是利用集体躲避责任!
想通这一点。
赵建国更是恨得牙痒痒。
当然更让他睡不着的,是他发现,长青家里不仅寄了钱,还给他又寄来了很多吃的,小零食,糖果,甚至还有麦乳精!
这就让他更加难受了。
不是后爹当家吗?怎么比他亲爹还上心啊。
他不知道的是,长青这次写信回去,态度好得很,不仅一改原主往日与家里别扭的态度,甚至,还反思了自己以前的不好行为,给亲妈好好道了一个歉,这给他娘感动的稀里哗啦,觉得这个儿子终于长大了。
至于长青寄回去的山货,家里根本没吃,除了给邻里送了点外,其他的都卖掉了,换来的钱,也全都寄回了给他。
所以,他才能收到那么多东西。
长青想的明白。
虽然是重组家庭,但,这个家里都是正常人,他自然也愿意将心比心正常来往的。
他甚至在信中也提到了苏慧,说自己看上了一个村里的姑娘。
这也是他娘给他寄来那么多东西的原因。
儿子长大了!
想谈对象了!
家里当然要支持的。
况且,他娘还觉得,儿子的改变肯定也与那姑娘有关,以前多不懂事的孩子啊,现在,竟然主动给家里写信,还寄东西回来。
果然,男人就需要个女人管着,才算成熟!
他娘在给他的回信中,就特别嘱咐,让他一定要好好对待人家姑娘,有机会也要带回家看看。
“挺好的。”
长青很满意。
他来大田村的路上,就在思考修复与家里的关系了,好在,事情并不复杂,这时候,家里也还没对原主完全失望,尤其他母亲,一直是希望他能够成长懂事起来。
这不,有效果了。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马上就成长了。
当然,长青也很清楚,这家庭,算不上好,养父虽然是厂里的技术工,但也无权无势,母亲更是没有工作,能够在物资上支持一些已经是很不错了,其他的,就没法指望了。
所以——
“还是要靠自己啊。”
他叹了一口气。
原主的钻营路线倒是不错,但,风险也大。
这年头。
可是举报成风的。
做事尤其要小心才对。
不必要的风险当然还是不要冒的好,长青能选择的路子有很多。
他决定按部就班,等一个机会。
随后几天。
照样农忙。
知青们一个个都累惨了。
新来的几位知青适应起来都很不容易。
赵建国就更不容易了。
他刚来就病了一次,前几天的适应期错过了,现在回来又是高强度,直接将他差点累趴下。
一天下来。
不仅脖子上晒脱皮,就连腰杆子都累的直不起来。
别说给人帮忙了。
他自己的活都干不完。
这时候,他就有些庆幸了,毕竟,他与李采薇也闹翻了,嗯,不用当好人去给她帮忙了,现在,他就只想顾好自己。
只是,这样一来,他就显得更加孤僻了。
白天忙一天。
晚上回到知青点,累的一句话都不想说,吃完饭倒头就睡。
心中不着急吗?
当然是着急的。
但他没有办法。
倒是长青算是最适应的了,每天干完活还有点余力,不过,他一般不主动给人帮忙。
如果有人请他帮忙干活。
他就要求去找大队长,多干的活要多计他的工分。
用他的话来说,这叫一码归一码,工作是工作,就应该公事公办,不能混为一谈。
私底下,他却又和气的很。
自家寄来的小零食也会分给知青们,甚至,有时候,他还会从山里弄来一些山货,给知青们加加餐。
当然,他也不忘记给大队长家送一份。
原因很简单。
因为经常上山找山货的原因,他与大队长的老爹苏老头竟然结成了忘年交。
苏老头上了年纪。
家中孩子也多,自然不需要他下地挣工分了。
但他是闲不住的。
所以就经常进山。
有时候甚至会晚上去。
他本就对万知青印象不错,加上两人一起进山几次,他就发现这位年轻的知青对山里的东西特别熟悉,各种草木性质,动物习性都说的头头是道,竟然比他这个老山里人都还了解的多。
长青当然是声称都是书中学来的。
苏老头自然是佩服不已。
有一次他被一种不知名的毒虫咬到,长青弄了几样草药治好后,他更是由佩服变成了感激,甚至,说出了要拜长青为师的话。
这让大队长都是哭笑不得。
好在长青懂事。
没有收下这个老徒弟,只说互相多交流。
就这样交流着。
一来二去的。
他与大队长一家子都熟悉了,就连大队长老婆都感慨,可惜自家没有一个闺女,不然,还真想招他当女婿呢。
长青自然也是顺杆爬。
他当时他就眼睛红了,说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还说大队长的妻子,跟自己的母亲长得有些像,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那和气的样子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让老阿姨慈母之心大动。
当即拍板。
要认他这个干儿子。
长青这段时间的表现,大队长也看在眼里,为人好,人又勤快,可以说是在知青中都是一等一的,大队长自然也没有理由阻止。
不过,虽然认了干亲,但长青除了多走动下外,一切照旧,甚至他都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起过这回事,这让大队长也放了心。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