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恋爱脑清醒后摆烂了by明月问酒
明月问酒  发于:2025年10月22日

关灯
护眼

一个时辰后
时安收起朱笔,缓缓起身,走到台前,目光犀利地扫过台下的一百二十三人,沉声道:
“本次京官笔试考核到此结束,不合格官员共二十九人,红玉,念!”
红玉拿起皇上挑出来不合格的试卷,上前一步,朗声道:“礼部左侍郎张致远,工部郎中马进.....”
被念到名字的,皆是面色最难看的几人,张致远听到自己被第一个点名,直接从椅子上滑落,瘫坐在地上。
脑海中只回响这一句话,‘完了,一切都完了...’
红玉念完后,转过身对时安恭敬地道:“皇上,已朗读完毕。”
时安冷眼扫过下面那些被点名的人,声音满是冷意道:
“此次考核试卷,朕会让人贴在红墙上。”
“另,违反考核五条纪律之一的人,朕已经给过你们机会,可有些人总以为朕查不出,机会只有一次,既然你们不要,那以后都不用有了。”
她伸出右手动了动,一直静静站在角落里的玉枝,手里拿着一本账册走上前,恭敬地道:
“皇上,这是各位大人考核簿,全都是这段时日,我等暗中调查所得。”
“念!”
玉枝翻看第一页,抬眸看了一眼下面盯着她看的官员,收回视线后,面无表情的念着,
“御史汪远,自天圣元年十月初一至今日,私放高利贷五万两......大理寺少卿金成明,纵容其子伤人,诬陷无辜百姓......”
共计十三人,这些都是抱着侥幸心,以为皇上发现不了的朝臣,纵容家眷,为祸百姓。
时安没在多说什么,只淡淡道:“按照律法来办!”
站在角落里的史官,奋笔疾书,将这一幕快笔记录下。
【天圣元年十月初十,城东军营京官考校,百二十三人,众目睽睽考之,然不过者三十有三,帝威怒叱,罢官罚之,天子威严深入人心......】
当日,考核不过的三十三个京官,不论官职大小,还是身份地位,全都被脱了身上的官服,摘了乌纱帽。
朱慈烺带着督查司,亲自执行皇上的命令,凡是触碰新律令者,一律秉公处理。
户部尚书倪元璐看到一箱又一箱的金银珠宝,被搬到户部,翘起的嘴角几乎没下来过。
户部侍郎吴甘来站在他身后,喜笑颜开道:
“大人,还是皇上厉害,国库又充盈了不少。”
倪元璐笑着感叹道:“是啊,以前国库空虚,先帝为了银两愁的彻夜难眠,我等更是有心无力......”
“自从皇上出现后,老夫终于能睡个好觉,只要一想到满满当当的国库,老夫就高兴啊......”
吴甘来颔首赞同道:“我现在出去腰杆子都直了不少,不像之前,那些将军来要军饷,我恨不得躲他们三百里。”
倪元璐笑着笑着脸色渐渐冷了下来,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这次被罢官的人之中,有我户部一人,看来,还是老夫太好说话,过几日,户部也来一场考核,你通知下去,不准许有人休沐。”
吴甘来也收敛起笑意,应道:“是,大人。”
与此同时,其他七部的大小官员,也迎来上司的考核通知。
上行下效,很快,一场浩浩荡荡的官员考核,在大明境内普及。
时安针对各地的官员,采取互换考核制,即江南省的主考官是河北省的,而江南省的主考官去川省,主打一个不许徇私舞弊,任人唯亲。
这一骚操作,打乱了不少官员的计划,毕竟,谁也不知道,前来考核他们的考官是来自哪个地方,想要提前收买都没法下手。
这些考官全由督查司亲自接送,就连考官本人也是到地方后,才知晓目的地。
陌生的省份,没有自己人,这些考官也不用顾忌那么多,伤了人情关系。
于是,在督查司的监督下,考官将皇上特意准备的考卷下发下去,他们这些考官的作用,就是批改考卷,剔除浑水摸鱼的人。
一时间,大明各地,一场考试,筛下来不少花银子买官的无能之人,并查抄出不少‘赃款’。
同时,各地诸如地下赌庄,青楼等灰色产业,也被强制关闭叫停。
赌坊内的大小头领以及背后人,一经核查全部斩首示众,搜出来的‘脏银’也被送往京城,充盈国库。
部分青楼被强制关停后,针对这些青楼女子,或是男妓。
家世清白,被强制拐卖来的可怜人,经核实无误后,准许恢复良家身,自由嫁娶。
凡是涉及拐卖人口的青楼,时安下令,相关负责人全部斩首示众。
并公布赏金,凡是发现拐卖人口者,私设赌坊者,积极举报,一经核实,赏银五两。
针对这些社会的‘毒瘤’,时安不信时间能感化他们,让他们变回一个好人。
这些毒瘤,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死亡!

第316章 大明:断臂公主她受命于天39
时安处置了一批浑水摸鱼的无能之官,文武百官本以为少了那些臭虫,朝政会出现问题。
然而,恰恰相反,他们处理政务的速度还快了不少。
一时间,不少经常因为公务,熬夜加班的大臣脸色一黑,不用时安提醒,他们自己内部制定了考核标准。
凡是水平不够,拖后腿连累大伙的,直接被排挤到最边缘的位置。
若是还不思进取,那便会被新人取而代之。
奉天殿,时安得知后,心中感叹,这些文官真能卷啊,她喜欢,这样的牛马多来一些,她不嫌少~
没过几日,各地种植土豆,红薯,玉米的地区,陆陆续续收获。
因地质问题,结的果实都不大,但收成也远远超出百姓大臣们的预期。
时安为了让百姓们,更快接受这些新粮食,特意在《民生报》上,让人弄了一期菜谱,上面教百姓们,如何用这些疙瘩做出美味的食物。
其中,还特意叮嘱百姓,发芽的土豆红薯绝对不能吃。
粮荒随着丰收的土豆,红薯,渐渐缓解,路上再也没有饿死的百姓。
其中红薯最受百姓们喜欢,不仅叶子可以当菜吃,结的果实还大,烤起来又甜又糯。
各地的流民们也在官吏的安排下,就近安定下来。
这让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活下去的百姓纷纷跪在地上,朝着京城的方向磕头谢恩。
谢谢神龙保佑,皇上保佑!
时安听闻后,一直紧绷的情绪缓了缓,没几日,她就收到来自各地军营,传来的好消息。
天圣元年十一月,云南传来大捷,吴三桂率领的关宁军重创缅甸军队,取得重大胜利...
同月,张献忠带军夺回宁远,斩杀降清叛贼将领洪承畴、耿仲明、孔有德三人,斩杀‘满族第一勇士’鳌拜,重创清军......
天圣元年十二月,黄得功带领归顺的闯军,攻打下开原,斩杀降清叛贼祖大寿,斩杀清军主要将领扬古利,索尼二人......
要不是天气越发寒冷,张献忠等几个大将还不打算停战。
对这些给她开疆拓土的功臣,时安知道他们最想要什么,为此,她特意让宣传部开设新的报纸——《军报》。
《军报》只在各个军队之间流传,上面记录的全是各个军队优秀将才。
这期报刊不是关宁军占领版面,下期就是大明军,几方互相比着来。
时安为了激发各军队良性竞争,年前,根据几个军营的战功,提供不同的年礼赏赐。
东北宁远城
朱慈炯穿着一身厚实的毛皮大衣,搓着手在外面和手下巡逻。
经过三个多月的历练,他凭借自己的能力,混上了个百夫长的职位。
为此他还得意的写信给时安三人炫耀,朱慈炤得知后,给他回了一封吐槽信。
信中满是对他的羡慕,抱怨范景文几位大臣太过铁面无私,一点都不通情达理,他背书快要背吐了,还有什么五日一次的小考,半月一次的大考......
朱慈炯看完信后,心有余悸地拍着胸膛表示,还好他机灵,因此哪怕土匪灭完,他也厚着脸皮没回京。
走在他身后的一个手下突然开口道:“老大,那边好像是个车队?”
朱慈炯眯着眼看过去,瞧见车队上挂着的大明旗帜,立马招呼道:
“应该是朝廷给我们送的赏赐,我们快去看看,刘二,你快去通禀几位将军......”
“是,老大。”
张献忠带着四个养子,正在巡抚府看着地图,商议等天气暖和后,该攻打哪里。
“报,将军,皇上又派人送赏赐来了!”
“哦?”
张献忠几人停下议事,李定国挠了挠头不解道:
“爹,我要没记错,粮草不是才送来没两个月吗?”
艾能奇已经迫不及待的冲出去,留下一句‘去了不就知道了。’
张献忠几人跟上,等见到送赏赐的押送官后,才从他嘴里得知。
这是他们大西军,因在前面几场战役中表现优秀,皇上根据大明各个军队,这半年的战功排名,给第一的年礼奖赏——满满当当的十车肉。
若不是天气寒冷,这些肉还不一定能运来。
李定国听到后面全是肉,眼睛‘唰’的亮了起来,不止是他,就连朱慈炯都激动起来。
东北这边天气寒冷,动物们都躲在深山老林,想要打猎也非易事,他们也是很久才能尝个荤腥。
张献忠闻言,眸光微闪,打探道:“那其他军队的赏赐是?”
押送官笑眯眯地夸赞道:“张将军,还是你们厉害,下官听说黄得功将军带领的大军排了第三,只有七车肉,吴三桂将军第二,八车肉,听说为了送到他那,路上都是换马不歇车......”
说着,他突然拍了拍自己的脑门,从身后的马车上翻出一个包裹,笑道:
“这是最新的《军报》,上面有皇上亲自定下的排名,大西军排第一!”
“还有一个将领战力榜,这也是皇上让弄的,好像是根据什么战损比,胜率之类排的,下官也没搞明白,反正您排第一!”
他的话,很快吸引了张献忠等人的兴趣,招呼着手下拉到军营卸车,并招待押送官等人。
他们则带着报纸先一步回到军营,把报纸分给了众位将领。
另一头,先一步收到《军报》,以及赏赐的吴三桂,臭着一张脸在书房里已经骂了快一个时辰。
坐在他下首的女婿夏国相却与他相反,脸上带着抹喜色,爱不释手的翻着手上的《军报》。
只见报纸上,属于军师智慧榜那一栏,他排第一。
这如何让他不高兴。
新的一期《军报》,很快在各大军营引起轰动,瞬间激发排名落后的将士们的攀比心。
个个憋着一口气加训,势要在战场上找回面子,证明他们自己。
时间一转,很快便到了大年三十那晚
时安不愿铺张浪费,简单讲了几句后,便让大臣们回家,特批准他们休沐三日。
她也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了三日。
......
天圣二年,三月初六
大明各州府贡院门口很是热闹,第一批参加乡试的学子,经过锦衣卫的详细搜身后,踏进了考场。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考官还是交叉安排,考卷也是由锦衣卫护送,杜绝泄密的可能。
而护送试卷的锦衣卫,再由御林军盯着,天上还有神龙震慑。
这让某些心怀小心思的人得知后,直接一脸懵。
一个乡试而已,皇上,您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吗?

但大多数学子得知后,却拍手称赞,皇上圣明。
他们这些学子,最怕的就是考题泄密,以及考中后被顶名。
现在,皇上直接把他们的后顾之忧解了,听说考完试后,所有试卷由锦衣卫收走,交由负责批改的考官。
考卷上名字处全部糊名,批改的阅卷官员,也一直由锦衣卫和御林军盯着,做不了一点手脚,批改完一份,便被收走一份。
直到所有考卷被批改完,然后在换人登记名次。
保证没有一个本地官员接触到考卷。
等名次被公布后,有名次不理想,但自认在某方面有天赋的学子,想要申请工考或者农考等,考官便继续组织新的考核。
只不过,这些考核更严,里面的考官,都是京城各部特意培养的属官。
有没有真本事,要先过他们这一关。
柳如是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排在队伍中,作为队伍里面,唯一一个女考生,她瞬间吸引了众人诧异的目光。
但她不在乎,看就看吧,反正掉不了一块肉。
不远处,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内,钱谦益悄悄掀起一角窗帘,透过缝隙看着人群中那抹倩影,眼里满是恼怒和不屑。
他倒要看看,没了钱夫人的名头,凭她一个有妓女污点的身份,怎么进入考场。
马车外,云和一脸担忧地看着前主子夫人,心中不解她为何宁愿放弃安稳的生活,也要冒着异样的目光去参加科考。
很快,身份没问题的考生一一进入贡院,队伍很快便轮到柳如是跟前。
检查户籍的御林军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虽然皇上允许女子考官,可真正有才华的女子却不多见,没想到还真有女子报名。
柳如是如今是良家子身份,自是一副坦然的模样,任他打量。
然而,人群中有学子认出她,大声反对道:
“官爷,她以前是个青楼女,这样肮脏的身份怎么能进入考场!”
“就是,要是和一个青楼女共同考试,那岂不是侮辱我等的身份?”
“官爷,快把她赶出去,不然,我们就不参加考试了,和这样卑贱的人一起科考,我等哪还有脸面见人......”
不远处,马车内,钱谦益得意的啐了一口,
“看到了吧,柳如是,这就是你非要和本老爷和离的下场!”
期间,也有钦慕柳如是文采的学子替她辩解道:
“呸!你们好大的脸,皇上都允许不论身份,你们说不许就不许,有本事到京城找皇上说理。”
“就是,《民生报》上写的一清二楚,你们若是不知,我家里那份报纸还在,等考完结束后,我送给你们好好阅读......”
柳如是听到那些辱骂自己的声音,眉头轻蹙,一双秀拳紧紧握起,漂亮的美眸忐忑的望着核查资料的官爷。
她深吸一口气,扭过头看向说话的几人,眼神满是坚定道:
“我从没掩藏过我的过去,沦落青楼非我所愿,我虽一女子身,但亦有鸿鹄之志。”
“更何况,英雄不论出处,我如今已是良家子,怎么就不能参加科考?”
“还是...”她自信地扬起下巴,眼神中带着一抹鄙夷,冷笑道:
“你们该不会怕考不过我,所以才这般紧张吧?”
最前揭露她身份的学子不服气道:“就你?别以为作了几篇文章,真当自己是才女。”
“谁不知道你其中一个相好的,是云间才子——陈子龙,说不准啊,你那些文章都是出自他手”。
“他为了博美人一笑,把自己的文章说成是你的,也不是没有可能。大伙说,对不对啊~”
他的话,很快引起不少学子的附和,柳如是气的美眸满是怒火,却无可奈何。
目睹这一切的御林军林默,突然警告道:“安静!”
很快,嘈杂吵闹声消失,林默冰冷的目光不带一丝情绪地扫过众人。
他将户籍文书还给柳如是,冷声道:“身份无误,去那边搜身检查。”
柳如是激动地接过文书,连连点头感激道:“谢官爷,谢谢...谢谢...”
她跟着一个丫鬟走到一空房间,被她搜身检查。
贡院门口,林默淡淡道:“下一个......”
众学子看到柳如是,竟然真的进入了考场,震惊的愣在原地。
碍于官爷的冷脸,没人敢说不满的话,就连刚刚放出狠话,说‘柳如是参加科考他就不参加科考’的学子,也恨不得缩小身子。
林默对这些高傲,不可一世的江南学子没什么好感,曾经祸乱朝堂的‘东林党’,大部分来自江南。
更何况,他又不和这些人有什么牵扯,来之前,皇上特意叮嘱所有御林军和锦衣卫:大明需要的是有真本事的贤才,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聪明人’。
若还有人看不清形式,准许取消考试资格,时安可不希望录用一批‘聪明人’来恶心自己。
马车内,钱谦益看到柳如是进入考场,脸上得意的笑容直接僵硬在脸上,进......进去了!
贡院内,四川巡抚龙文光得知这一批考生竟然有女子,还是有污点身份的女子,脑海中第一反应便是将这女子轰出去。
但当他瞥到身旁守着的锦衣卫,立马将这种想法压了下去,他目光扫到离自己最近且空着的号舍,淡淡道:
“将那女子,安排到第一间号舍。”
“是,大人。”
只要不涉及徇私舞弊,这些要求锦衣卫都是听考官的安排。
柳如是通过搜身检查后,被带到号舍位置,她先是朝考官行了一礼后,垂眸走到自己的号舍。
号舍不大,只有两块板子,一块是考桌,一块是用来坐的地方,下面还放着一个恭桶。
而这就是她接下来三场考试待的地方。
看到头顶上方有帘子遮挡,她暗暗松了一口气。

第318章 大明:断臂公主她受命于天41
接下来只要她少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机会,这三日很快便能熬过去。
当所有考生进入贡院后,大门被从里锁上。
这三日,所有人不得进出,包括考官本人。
第一场考试,考经史。
柳如是将试卷翻阅一遍后,心中顿时有了数。
为了参加科考,她在未与钱谦益和离时,将他书房里的书几乎全部看了一遍,还用各种增进感情的借口,缠着钱谦益给她讲经史。
等一切十拿九稳后,她才正式和钱谦益提出和离。
近四年的日夜相处,钱谦益有多么大男子主义,她这个枕边人一清二楚。
钱谦益决不允许夫人抛头露面,最重要的是,他深知柳如是的才华,若是让她考上中举,以后官途比他还高,这让他如何出去见人?
柳如是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曾经几段失败的感情,让她清晰地认识到,这个吃人的社会,身份便是一道鸿沟。
她哪怕在优秀,青楼女子身份在这个社会便是最底层,最卑贱的。
科考,是她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如皋,冒家老宅门口,冒襄的夫人苏元芳脸上带着抹担忧,看着站在她面前的女子叹息道:
“小宛,你可真的想好了?要去京城,自荐当御厨?若是后悔,还来得及...”
二十一岁的董小宛,貌美温柔,眉眼弯弯,一双多情的眸子看人时,总是给人深情的感觉。
有“针神曲圣”之称,“秦淮八艳”之一,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虽身份低微,却是一个热烈的爱国者
董小宛朝她福身行礼,轻轻摇头,感激道:
“大夫人,妾身不后悔,您也知妾身在厨艺上也算是有几分天赋,文采上也算拿得出手,妾身想去试试。”
苏元芳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莞莞提醒道:
“莫要在妾身自称了,你现在是自由身,不是冒家那个妾室董氏。”
闻言,董小宛眼眶红了起来,她不好意思地擦去眼泪,含着哭腔道:
“夫人您人很好,能不计较我这卑贱之身,愿意让我进入冒家大门,给我一容身之处,我真的很感激您。”
若要说冒府她最感激的是谁,只有主母苏氏。
曾经她以为冒辟疆是她的良人,被他的才华吸引,不顾一切也要跟随他。
哪怕被拒了五次。
可当她进入冒府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天真的傻子,所谓的各种推辞,其实是冒辟疆不想和一个妓女有牵扯。
在冒府,更是借着各种名头折磨她。
两年,让她心力憔悴,眼里的光黯淡下来。
好在,她现在逃脱出来了。
苏元芳温和地看着她,杏眸里满是安抚道:
“莫要妄自菲薄,小宛,过去的事莫要在提,如今你是良家子,自由身。”
她轻轻笑了笑道:“说来惭愧,我是佩服你的,你有一颗热爱国家,明辨是非,敢想敢做的心怀,在这一面上,我不如你。”
接着,她抬眸看了一眼小宛身旁的侍卫丫鬟,沉声道:
“路上路途遥远,你等定要照顾好小宛,若是她出了事,莫怪本夫人不客气。”
“是,夫人。”
苏元芳复杂地望着董小宛,心中叹了口气,叮嘱道:
“小宛,我相信你一定会被录用,以后啊,可别那么天真,被男人的花言巧语欺骗。”
她自己没几分本事,但见识还是有的,做一后院女子,还是成为有官职的女官,孰轻孰重她心里有数。
这两年,董小宛自来到冒府,从不闹幺蛾子,进退有度,对她这个主母也很是尊敬。
甚至好几次,她撞见董氏常常看书,还教导她的两个孩子学习。
也是因此,她对董小宛改变了看法,知她文采不俗,且热爱厨艺,是个心思很纯粹的人儿。
皇上的‘招贤令’一出,也是她提议让小宛去试一试,更是和她设计,让夫君主动休了她,还她一个自由。
苏元芳抬头看了一眼天色,温和道:“时候不早了,小宛,你该出发了,走后莫要回头了...”
董小宛后退一步,给她行了一个大礼,颤声道:“是,多谢夫人,也望您以后平安顺遂...”
苏元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感伤,转过身缓缓离开。
董小宛在丫鬟的搀扶下上了马车,她不知道的是,在马车行驶后,迈入冒府大门的那道身影,走了出来,目送她离开。
时间一晃,四月初
放榜前夕,各地贡院挤满了学子,因新帝不拘人才,人群中除了穿着青衫儒服的学子,还有衣着华丽的商人之子。
因时安砍了以范永斗为首的‘汉奸商人’,他们的产业很快被当地的其他商人瓜分,并识趣的捐出不少银两给官府,用来铺路修路。
对这些有眼色的商人,时安自是允了他们子嗣为官的要求,她打算再开一商部,专门为国家经商的部门。
江南苏州
很快,穿着黑色劲服的锦衣卫,揭开了红榜。
不远处的酒楼,柳如是透过窗户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扑通扑通’跳个不停,紧张地双手紧紧攥成拳头,喃喃道:
“一定要中榜,一定要中榜啊......”
她看着人群中,有人高兴狂喜,有人失落痛哭,她的心随着这些声音悬在嗓子眼。
很快,她看到人群中某个人影快速挤出人群,脸色带着激动朝酒楼跑来,边跑边大喊道:
“榜首是柳如是,柳如是是榜首......”
他的声音犹如一道惊雷炸响了鱼群,周围的人纷纷震惊不已。
榜首是柳如是?
怎么可能?
可叫柳如是这么特别的名字的,貌似只有那个人,可是,怎么会?
她不过一略有文采的女子,竟能考过他们这些满腹经纶的男人?
还是榜首!
酒楼,柳如是听到那熟悉的名字,眼泪‘唰’的流了下来,她捂住嘴,喜极而泣道:
“我考中了,我考中了...呜呜...我真的考中了......”
与此同时,京城城东校场
时安与众大臣一同‘面试’这些自荐,或是推荐的‘有才之人’。

左上是微观沙盘,根据某地最容易决堤的一段地形还原。
擅长治水的人根据地形,提出自己的改造想法,并写在纸上,不会写字者,口头叙述,身旁有人记录。
右上是十几张桌子,上面放着各种大大小小的零部件。
擅长手工制造的人,现场使用零件,设计一款东西出来。
左下是锅碗瓢盆以及一些灶具,旁边是各种食材或是药材。
考验的是擅厨擅医的人。
右下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为一些会小众技能的人准备。
时安和范景文等大臣坐在上面,望着下面正在忙碌的众‘考生’。
虚空空坐不住,在四个考场飞来飞去。
半个时辰后,它激动地闪现回来,嘴角带着可疑的哈喇子,激动道:
“安安,安安,我...我发现了一个厨艺不输小七的女人,她做的菜闻起来好香......”
“你一定要录用她。”
时安眯着眼望向左下考场位置,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好奇道:
“哦?是谁?你可看到她的名字了?”
虚空空舔了舔嘴巴,回想道:“好像是叫董小宛?没错,就是董小宛。”
听到这个名字,时安眼里闪过一抹异色,董小宛?
“秦淮八艳”之一。
“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
和顺治帝传过绯闻的董小宛?
她竟然会出现在这!
此时她还不知道,用不了多久,她就能见到‘秦淮八艳之首’。
时安好奇了一会,便收回心神,将注意力落在一众考生身上。
数个时辰后,锦衣卫将记录的答卷交到了她手上。
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想来蹭个官职,皆看手上的东西是不是言而有物。
接下来整整一天,时安和范景文等人轮番考问。
最终录取三十五名擅治水之人,其中有二十五位是不识字的农民。
因从小居住的环境,经常决堤,加上长辈们的口口相传,以及天赋,设计出来的治水治沙方案确实有用,时安直接当场封正六品——管河通判。
这让落选的人羡慕地眼睛都红了。
剩余的要么是商贾之子,要么是有学识,但运气极差的学子。
面试结束后,时安收获了一批有真本事的臣子,将当场录用的官员分到各部,她带着董小宛等几个厨艺不错,医术不错的女官回宫。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