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之家by米饭加点糖
米饭加点糖  发于:2025年10月18日

关灯
护眼

“行我知道了阿爹,”徐仲林心里其实是惋惜的,想帮自家的兄弟,奈何他们扶不起来。
芦苇原本开始对府城徐记铺子,是报了很大的希望,可是一年多过去了,铺子还是那个铺子,生意还是那个生意,唯一做出名声的只有三哥的铺脸,其他几间铺子连个水花都没有,甚至还要开不下去。
来到府城没生意,别人的好东西也不去学回来做,反而他们豆沙还被别人学了跟风做,徐仲林想想都恼火的。
“仲林,你心里别有……”
“阿爹,我心里没有任何的想法,来豆庄的这大半年,我天天学习认字,瘸子叔还告诉了我很多书上的道理,我如今也能看明白很多事情了。”
“就说府城铺子吧!十多间铺子全都做豆沙,除了我三嫂主动学习新的东西了,五嫂八弟小妹那边都是闭眼等俺们上门教!”
“这样看门脸做生意怎么行呀?不学新东西光做豆沙,都能被小妹铺子里的伙计做完,其实她们并不适合看铺子的。”
“每天像是交差一样打开门,坐冷板凳一坐就是一天,铺脸开多了都做一样的东西,还把生意闹散了!大家都没得做,”徐仲林真的觉得自己变得不一样了,以前他是看不到这么透彻的浅显症结问题,现在一说就能说出原因来。
佟父伸手拍了拍徐仲林的肩膀,声音略显疲惫欣慰的说道;
“大女婿,我顾不上拉你兄弟了,我得顾着我闺女的命,别看我们送一次东西拿不少的钱,可是豆庄的开支大,现成的支出,不吃不喝还要给知府老爷一笔,我们不把豆庄的东西想法变钱,豆庄是撑不住的!”
“头上知府老爷还卡着我们脖子,我们实在是没精力慢慢拉拔人了,明早你送过去干活的人,都是按月结工钱管吃的,按照府城铺子的生意,雇佣一个人都吃力,更何况一下用了七个人了!”
“这样,以后秀姑她们就不跟徐记拿分红了,她们的分红都挂在五福糕点铺里,徐记小食也能轻松一点,”佟父目光微不可见的对闺女眨了一下。
芦苇安静的吃着饭,她是一句话都没说。
采薇的目光凝了一会,阿爹说的都是现实问题,豆庄现在所有的事都在姐姐身上,徐家妯娌人挺好的,但是好不能解决她姐的困境。
“姐夫一看就是明白事理的人,俺们也吃完饭了,顺和我们陪姐夫去清点糕点,明天你们去了有好多事要忙的,”采薇笨拙的起身笑道。
“我跟你们一起去……”
“阿姐你跟去干啥?阿爹不是说你做了好多小牌牌吗?你牌牌做完了没?”采薇借靠她姐手起身,不经意的紧握了一下松开。
“那些都是价格牌,差六个没做出来,你们先去清点着,我估计地瓜的还要一个多时辰才能完。”
“明天你姐夫去府城摆上摊子了,我带人去菜园里拔点蔬菜,蔬菜圆子正是到府城卖的时候,”芦苇温声嘟囔了两句。
“那个不急,先去给府城拉个脸再说,”佟父挥手示意他们去忙。
徐仲林跟彭顺和急匆匆的走了,采薇坐下看着她姐没有马上去大院。
“阿姐……”
“我没有对她们很失望,因为我对她们就没抱过希望,我当初对小妹是报过希望的,但是事与愿违,她们是安于现状的人,对生活都是依赖的菟丝花,”芦苇无奈的笑了笑。
佟父叹了一口气,“安于现状也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咱们如今比刚在柳林村好的不止一点半点的,不必事事依赖别人帮衬了。”
“二丫头,过完年你去咱们新铺子带成枝镇着,等你生了成枝也能上手了,她要是愿意就让她在那待着,她要是不愿意,咱们花点钱雇懂行的人管,就跟小妹那铺子一样。”
“好的阿爹,”采薇点点头笑。
“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了,我去大院那边看看糕点,”佟父起身乐呵呵的出门了。
“阿姐我也去看看……”
“去吧!”芦苇不在意的挥挥手,收拾碗筷去锅屋洗漱。
“这个糕肯定不便宜吧?里面放了好多豆子!还有野果干,”采薇指着南瓜糕问。
“这南瓜糕都是按块卖的,它咋说也得十多文一块,另外这南瓜糕冬天要吃热的,夏天有凉吃法,回头我去屋里给你们找小圆蒸笼出来,你们去了就把糕放在蒸屉里保着温就行了,”佟父指着南瓜发糕经验老道的解释。
“那圆子呢阿爹?这还有带糖浆的,”采薇指着南瓜饼又问。
“那个等你姐回头拿牌子过来了再说,”佟父也没敢轻易给定价。
几人把要带走的糕点仔细检查好,再给小心的装起来,一直忙到很晚才回去。
夜里徐仲林回来,芦苇还没睡觉趴在桌子上写东西。
“还没忙好呀?”徐仲林惊讶的上前看。
“我写的是去衙门上户籍的人,那边弄好了吗?”芦苇没抬头的问道。
“弄好了,”徐仲林说完拿了空盆出去打水过来洗漱。
上床的时候芦苇拿了一叠木牌给他,每个木牌上还挂了绳子。
“南瓜酥十五文钱一碗,南瓜糕十文钱一块,南瓜圆子饼十文钱三个,带糖浆的五文钱一个,南瓜油饼三十文一包。”
“地瓜圆子和饼二十文一碗,地瓜薄饼十五文钱一碗,地瓜糖片三十五文一包,地瓜糖酥饼十文钱一块,你自己看看牌子上都认识不。”
徐仲林翻看牌子过了一遍,“都认得。”
“认得就行,明天阿爹也会陪你们去的,睡觉了,”芦苇钻进被窝片刻的功夫就进入了梦乡。
次日一早彭顺和徐仲林牵车,后面跟着妇人们进城忙活铺子了。
小川娘提前一天得了消息,也给小川的铺子收拾出来,就等着人到了直接用。
徐三子他们从豆庄回来也没回柳林村,而是直接来的府城帮忙看铺子,上午人一到立刻过来卸东西摆上。
妇人们来的第一件事,佟父不让她们忙别的,吩咐给油锅架上烧开,把搓好的圆子直接扔进锅里炸,另外带来的架子锅点上蒸南瓜糕。
不过一杯茶的功夫,小川铺子跟前香味弥漫的勾人眼馋,引来不少破衣烂衫的孩子流口水。
佟父抓了一碗地瓜饼,走到围看的孩子跟前,“你们帮我喊喊来人看看,我给你们一把脆饼吃。”
“老爷现在就给吗?”一个小男孩擦了擦嘴问道。
“现在给一把,喊来人了再给一把,”佟父说完抓了一把分给十多个孩子。
“喊人就喊,徐记小食铺上好吃的糕点了,”佟父交代了一声。
十多个孩子一边吃一边点头,也有没吃的装起来带回去吃。
“徐记小食铺上新的糕点了!徐记小食铺上的糕点了!又香又甜又好吃,”几个孩子脆声高喊。
“徐记小食铺上新糕点了,香甜糕点只要十几文,香脆薄饼十文钱可以试吃了……”
佟父抬头打量后喊的这个孩子,脸上闪过笑意,这孩子他闺女看了肯定喜欢,心想回头问问清楚情况。
徐三子等人在门口看的目瞪口呆,别说还真给那群孩子喊来人了。
小川铺子跟前来了不少人看热闹的,佟父也不吝啬,抓了地瓜薄饼出来给人试吃,为啥抓地瓜的,因为地瓜的没兑啥东西。
“走一走看一看了,新糕点买个尝尝鲜嘞!不香不甜不要钱嘞!”那孩子不知啥时候跑回来了,在光看不买的人群里机灵的吆喝着。
徐仲林着重的看了那孩子一眼,打开蒸好的南瓜糕给围观的人看。
“你这糕咋卖的?”终于有人忍不住问了。
徐仲林抱着牌子笑道,“客官,便宜的十五钱一块,来一块尝尝?”
“十五文还便宜呀?”
徐仲林本想争辩的,一看好多人竖着耳朵听,心平气和的笑道;
“客官,俺这是精面加糖做的,十五文买这么大一块回去多有面子,你看看这糕里,还放了好多豆子,”徐仲林说着铲出一块糕,用夹子扒拉给众人看。
“糕上面这层是啥?”有人又问。
“上面这层是瓜子仁呢!你呀现在买了真是划算的,过完年我们就不在这里卖了,去庙王爷街正经弄铺子做糕点,那时候价钱可比现在贵的多,你想尝鲜趁现在买正合算,”徐仲林说完又把糕点拿回去保温。
“为啥去庙王爷街呀?”围观的人不解。
“这么好的糕点你想吃,那庙王爷不想吃呀?那边人来人往的,人家买了孝敬庙王爷保佑全家人,这不是好事吗?”徐仲林笑着反问。

“可不!要不给我来一块?”问的人被说的心动了咬牙要买。
徐仲林打量他笑道,“客官,我建议你买这种南瓜酥尝尝,买糕点肯定都买的起,主要是我想让你尝尝俺的绝手活。”
“今儿第一天上新,价钱原本要二十文一碗的,现在给你十五文一碗,你尝了好,咱家糕点多你可以挨着每样买点回去。”
那人先是听徐仲林不卖的话恼了,这会一听又给他捧的这么高,心里找茬的心思被堵的紧紧的,握着钱挤出皮笑肉不笑的脸看案板。
“既然你对自家东西这么卖夸,那就给我来一碗,不好吃别怪俺给你摊子掀了。”
“好……”
“不知客官你喜欢什么口味的?”佟父过来一把抓住徐仲林的手,笑嘻嘻的问那人口味,这人一看就不是正经买东西的,你给甜他说咸,你给咸他说甜,总能找到不好吃的理由。
“怎么不是卖的好吗?你管俺啥口味……”
“客官什么口味我们都不会多质疑,但是我们这糕点都是甜的,可能不适合客官的口味,真是对不住您了,仲林糕点收拾好了,你拿去给广升尝尝,”佟父不紧不慢的吩咐着。
余光看找茬的人面色不改,又道,“你要是拿的完,就给叶护卫和知府大人的也送去。”
“就你们还认识知府大人呀!”围观的人打趣笑佟父。
佟父听了笑没解释,低头专心的装东西。
“这条路认识知府大人也不奇怪呀,大人没事常来俺这铺子吃豆沙,还去那边小摊吃老人饼,这条街没有不认识知府吴大人的,”徐三子走过来笑呵呵的解释。
围观的人听完无形之中少了什么,不多时三三两两的人假装说话走了,留下了真正要买的人。
“你怎么看出他是找茬的?”徐三子奇怪的问徐仲林,他刚刚在门口忙看见弟弟打眼色,急忙跑过来看情况解围。
“看他外鲜里破,看我的目光里都是瞧不起的样子,那手干活的不像干活,养尊的不像养尊,这明显就是泼皮赖子,搞不好还是哪家的铺子捣鬼呢!”徐仲林不屑的说道。
徐三子惊讶的看着自己弟弟,“可以呀六子,你这看人一下给人看对穿了!”
徐仲林被夸了也没笑,表情没什么好脸色。
“我说的都是真的三哥,过完正月这糕点就要弄去庙王爷街了,那边会正经弄铺子做的。”
“为啥?”徐三子不解。
徐仲林转身出铺子拉着他三哥,指着徐八子徐五子铺面道;
“三哥你看,这三间铺面像做生意的吗?你再看看小川这铺面,你朝小妹跟你那边的看看,合适吗?”
徐三子眸光凝了一会,那边两间铺面没人冷清清的,小妹铺面有人还是门口小二吆喝,别人给石广升面子才进去的,他家铺面到是有人,但也不是特别多,到是小川这里这会吆喝来的人怪多的,他家也跟着受益了。
“没生意也不想办法,守着一碗豆沙你不添加东西,你到是把它做精了呀!关键你也不做精,每天天不亮起来忙的跟什么似的,一问上门生意没有!”
“这糕点啥的在放这边迟早还得黄了,指望不上不得另想办法吗?俺们头上还有刀悬着呢!三哥你们铺子以后不再给庆和他们分钱了,你们挣多挣少都归自己支配了,”徐仲林抬头看着铺名说完。
“是不是芦苇生……”
“她生啥气呀!她本来就对五嫂她们不抱希望的,她是感谢五嫂当初去通报的情分,芦苇每天都为钱和庄民发愁,她也怕知府大人不讲理牵扯了你们,索性就不跟你们牵扯了。”
“再说糕点在这里卖不上价,我带来的七个人,每人每月二十五文工钱,我在这边得卖死都不够她们的工钱,糕点还有各种材料油费,搬去好点的地段也能价格卖好点。”
“你铺子还好点,三嫂喜欢钻研学东西,走路不利索还都每天待铺子里看着,小食生意在这一带算有名的了,待我们过完年搬走了,你让三嫂给铺子里做些炸货出来卖,这里生意只能做成这样,想做大成本也不够。”
“三嫂忙着铺子你忙着纸,你们一年轻轻松松能赚到七八贯钱,这比什么都好,家里还不耽误春收秋种,”徐仲林话语真诚的对他三哥规劝起来。
徐三子真的认真思考了一会,“我听你的建议,过完年生意不忙了,我也给铺子重新弄弄把它经营红火起来。”
徐仲林笑,转身进铺子甩开手忙到天黑,给那几个帮忙喊的孩子,一人给了小半碗地瓜饼。
单独留下早上给试吃的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回老爷,我没有名字,所有人都喊我小疤赖,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多大了,回话的孩子怪机灵的,就是看着太瘦小了。”
徐仲林回头看佟父的意思,而后抓了地瓜饼给这孩子,又额外给了他十个钱。
“老爷,我明后天再给你喊两天,你可以给我一块糕点吗?我阿弟吃不下硬东西了,我想给他吃这软糕,”小疤赖算不上干净的眼睛看着徐仲林祈求,脸上糊的脏脏的还有臭味。
“你阿弟多大了?”徐仲林又问。
“六岁了,他太小了躲人家的屋檐下被人踩了脖子,我讨到东西回去找他的时候,他脖子肿的吃不了东西了,可以吗老爷?”小疤赖执着的问徐仲林。
徐仲林听完铲了一块糕点,“带我去看看你阿弟。”
“谢谢老爷,”小疤赖高兴的跪地就感谢,爬起来急忙就带路去找他弟弟。
兄弟俩住的离铺子不远,严格来说是在一个桥洞底下,四面漏风,小疤赖弟弟缩在一个狗洞里闭着眼,脖子胖胖的,跟整个身体骨架完全不搭,那模样要不是他手在动,还以为这孩子不在了。
“阿弟!阿弟我回来了!我今天遇到一个好心的老爷了,他给你带了一块软糕来,你有吃的了,”小疤赖顾不上冷跳下桥洞。
嘴里嘟嘟囔囔的说着话,伸手抱没几两重的弟弟,吃力的晃他拍打他,笨拙的像个新手母亲。
徐仲林看了眼里闪过怜悯,弯着腰跳下桥洞,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小疤赖弟弟。
小疤赖弟弟半迷糊着眼,伸出鸡爪手抓着糕,拼命的往嘴里塞,只看他嘴一张一合的咬,就看糕还是原样咬不掉,呜咽着挣扎想吃。
“阿弟我喂你,”小疤赖夺下弟弟的糕,自己咬一口嚼的稀烂,感觉差不多了,抠出来喂给弟弟吃。
徐仲林转身上了桥,站直身体任凭冷水吹拂着他,目光平静的看着他喂他弟弟,等了约么一炷香的功夫,总算喂完了。
小疤赖给他弟弟再次放进狗洞里,爬上来对徐仲林磕头道谢。
“你除了这弟弟,还有别的亲人吗?”徐仲林问他。
小疤赖摇摇头,“没有了!阿娘被官府抓走了,阿爹也不知什么时候死的。”
徐仲林不知道在想什么,良久道,“你们兄弟愿意跟我走吗?我可以给你弟弟找大夫看脖子,他这样不医治就要饿死了。”
小疤赖目光呆滞的看着徐仲林,他怀疑自己做梦了。
“你想想吧!明早来铺子告诉我……”
“老爷俺愿意去……你要是真给我弟弟找大夫治了,我愿意给老爷当牛做马,”小疤赖跑到徐仲林跟前跪下,仰头看着徐仲林说完,接着就是不停的磕头。
“去给你弟弟背着跟我走吧!”徐仲林吩咐了一声疾步带头走,回到铺子拿钱出门找郎中。
小疤赖抱着他弟弟在铺子门口缩着,大概等了差不多三杯茶的功夫,人和郎中回来了。
“看他吗?”郎中指着门口小疤赖弟弟说道。
“没错,”徐仲林说完递上了钱。
郎中迟疑了一会最终还是接了钱,进屋坐下对兄弟俩招手,先看了小疤赖弟弟的脖子,然后又让他张嘴看半天。
“他喉咙长疮烂了一大块,想治好得好几副药,”大夫说完拿笔开起了药方给徐仲林。
“药有点不便宜,”说完收拾药箱走了。
小疤赖不敢抬头看徐仲林,抱着弟弟僵站着不敢动弹。
“阿爹我去拿药,明天一早送他们回豆庄去,你累一天了赶紧去休息,”徐仲林走前小声跟佟父说完。
佟父摆摆手示意他去忙,又端了一大碗凉好的米汤油递给小疤赖。
“给你弟弟喂喂,”佟父坐下慈声说道。
小疤赖顾不上谢,接过碗抱着弟弟小心的喂着,一碗白米熬的米油不费事的喂完。
“今天先这样吧!他饿的太久了不能多吃,锅里的米油一直都有,夜里你再起来喂你弟弟一遍,”佟父说完起身进里屋,端了一碗菜饭出来递给小疤赖。
“这一碗是给你吃的。”
小疤赖看着佟父的目光都是茫然不解,放好弟弟伸手接了饭,他太饿了,闻着菜饭香大口大口的扒拉起来
徐仲林买药回来的挺快的,到家找了小罐子忙着生火,熬了小半个时辰药放凉,看着小疤赖弟弟喝完药躺下,他端饭匆匆吃了两碗,关好门和衣倒下就打咕噜了。
天没亮听见窸窸窣窣的声音,他抬头看了一眼是小疤赖摸黑要出门。
“你干啥?”徐仲林浓声问。
“老爷,我去隔壁给太太帮忙烧火,”小疤赖小声的回答。
徐仲林揉揉眼闷了一会,“别去帮忙了,你昨晚也没睡到什么觉,回去躺着睡觉,天亮了我送你们俩去庄子上。”
小疤赖想说什么又闭上了嘴,轻轻的走回弟弟边上躺下继续休息。
天亮徐三子过来拍门送饭,看见屋里多了两个小乞丐,“他们……”
“我马上给送庄上去,三嫂那边还有米汤吗?”徐仲林不在意的回道。
“米汤没了面汤可以吗?”徐三子忙道。
“可以,”徐仲林点点头。
翠桃如今饭食就跟采薇她们一样的,吃的都是精粮细面,徐三子回来这几天,还没事就给她买肉补着。

第178章 过个丰衣足食年
徐仲林洗漱好,吃了徐三子送来的饭,又看小疤赖弟弟喝完面汤了,找了草垫子给两兄弟裹紧放车上,一路打马跑回了豆庄。
下午来到府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着糕点盒子去了府衙,一直到天黑脸色不好的回了铺子。
第二天一早又去了府衙,中午出来的,这次脸上带了点笑意,中午吃完饭下午再次进了府衙,傍晚怀里揣的鼓鼓囊囊脚步轻快。
“办成了?”佟父忍着激动问徐仲林。
“成了阿爹!成了!”徐仲林激动的手都颤抖了,连忙把东西给佟父看。
“成了就好,你现在别耽误时间了,赶紧把路引送回豆庄,”佟父眸光里多了些沧桑。
徐仲林看看天色即将昏暗,拿起两块南瓜糕胡乱的塞嘴里,牵车急忙出门,赶在城门落锁前跑出去了。
晚上芦苇被窝刚捂热,听见拍门声起来打开门,“你怎么回来了?是不是府城遇到事了?”
“没有!是事情办成了,”徐仲林冻的脸通红的进屋了。
“他没为难你吗?”芦苇听完顿觉有些惊讶。
徐仲林把马车送去棚屋拴好,喂上吃的出来,芦苇已经给他热了饭。
徐仲林僵着手打了一盆热开水,给头脸都洗了一遍才感觉有点热乎气。
“吃饭了,”芦苇端来一盆热饭放下,又给徐仲林倒了开水凉着。
“给你,”徐仲林走过来坐下,掏出怀里的纸递给芦苇,还有半块玉佩,眉眼笑的比夏天的太阳还要火辣。
“我按照你说的,昨天下午磨了半天,他找了理由没见我,今天上午又找理由说人出门了,我就说你可能下午亲自过来处理。”
“那叶护卫就说他家大人中午回来,中午吴大人露面了,只答应给最后一批人路引,我想着先磨一批人的在手,下午找理由再过去要其他人的,就没说什么同意了。”
“中午忙好回去吃完饭,下午我在门口等着他出门堵上去,说你不同意要最后一批人的路引,还让我把路引带来了,言明你只要我们从北城官道迁的人路引,还要求吴大人把豆庄之前收走的路引也还给我们。”
“不知道叶护卫咋跟吴大人说的,他磨叽了好半天,才回衙门里给我全办了,我看他那样怪怕你的。”
芦苇看纸的手一顿,“你倒挺会看的,他哪是怕我呀!他是怕我不管不顾把最后一批人推手了,你以为豆庄的情况他不知道吗?他滑不溜丢心思毒着呢!他要是敢跟我充赖,我大约么过完年就不会再过来了。”
徐仲林听完怔了一下,“我咋没听你说过?”
“你每天有一大堆事忙的够吃力了,还拿这些事烦你干什么?”芦苇仔细的翻看了手里的名字,给一摞摞的分好。
“下午的主意是阿爹给你出的吗?”
“嗯,阿爹打算待两天让我三哥帮忙看生意,他得回庄里发工钱了,”徐仲林放下碗筷起身给送去锅屋,出来漱口洗洗便上床睡觉了。
次日一早跟芦苇出门先上了何坡村。
“张大哥这是你们庄里的路引,你仔细收好别丢了,这是他们的田契,每家三亩田及两亩荒地,”徐仲林先给了张多田一张大纸盖有大印,然后又给了他一摞厚厚的纸。
张多田小心的拿着纸契问,“田契要分给他们吗?”
“田契要分给他们的,昨天开始他们就是正经的何坡村人了,以后要想迁走,就得把田地退出来,”徐仲林高兴的说道。
“我马上就召集人给分了,”张多田脸上更多的是高兴,迁走?迁哪去呀?这么好的庄子你不待你想出去当鬼吗?
徐仲林在芦苇的目光里,再次拿出两张纸道;
“张大哥,他们的事情交代好了,剩下的该你的了,五亩田十亩荒地,何坡村的荒地不是太多,这边给你田,豆庄给你十亩荒地,正好你也跟着种甜瓜就不挪动了。”
“以后我们要是再有钱了,能拿下何坡村下面的庄子地,就把你的荒地分眼跟前来,之前跟你说的,五年不要你粮食税也给你立了字据。”
张多田闻言激动的手都颤了,接过纸契想对芦苇说感激之情,可是千言万语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这一年他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了好处,家里地窖堆的粮食,田里种的金宝贝,无一不在诉说他跟对人了。
“这是你辛苦应得的劳动成果,庄子算是安定了下来,庄基地边边角角还有不少空地,你带人给量量平分给每家每户,你不是学着跟种甜瓜了吗?”
“回头甜瓜要是卖的好,你明年就带庄里的人,在空地上都跟着种,这个也是自愿的,他们不愿种也没事,但是庄里的官道路,过完年是一定要修的,修好了也方便你们进出。”
“你忙着吧张管事,我们去半碗村了,”芦苇笑着指了指庄基边的荒地,长得枯草半人高荒着浪费了。
“少东家俺知道了!”张多田一直把芦苇他们送出很远的地,才回去召集村民量地分分田契。
来到半碗村,远远的就闻见了油香味,村里的精神面貌感觉比何坡村热闹点,大概跟油坊开坊了有关。
徐仲林拿着东西去了油坊里说事,芦苇顺着田边溜达看看,两杯茶的功夫,油勺子满面笑容的跟在徐仲林的屁股后面,恭敬的对芦苇打招呼。
“少东家!”
芦苇笑笑,“油坊忙的开吗?”
“忙的开少东家,这几天一直在榨我们收集的桐果子,”油勺子知道这油是芦苇要用的,除了开坊第一天榨的云菜油,后面榨的都是桐子油。
“那你接着忙,我们去大福庄看看,”徐仲林对油勺子摆摆手走了。
俩人从村下回来并没有去大福庄,而是直接去了耿大夫家,耿大夫正在给小疤赖弟弟熬药,见芦苇过来了忙起身让他们进屋坐。
“他嗓子有几成把握好?”芦苇上前看闭眼的孩子,脖子上包裹了一圈狗皮膏药。
“最少半年才能好,去根得一年的样子,怎么少东家急着用他吗?”耿大夫过来询问。
“不是,担心他被饿死了,”芦苇摇摇头。
耿大夫……
少东家是不是脑子不好?守着他这么个大夫,竟然担心人会被饿死?
“少东家这点你不用担心,半个月左右他就能进食了,只要不吃硬物都没事。”
“他哥哥呢?怎么不过来照顾他?”芦苇又问。
“被我撵去南林河那边忙事了,天不亮过来忙了一个时辰的活走的,”耿大夫说着吹凉了药,抱着小疤赖弟弟慢慢的喂了一碗药。
“我打算收这孩子当徒弟,”耿大夫放下碗看着芦苇说道。
“庄里那么多孩子都没看上呀?”芦苇有些惊讶。
“收徒弟得看眼缘和天资,”耿大夫笑了一下。
芦苇起身找了位置坐下,直直的看着耿大夫,“说吧!他是谁?”
耿大夫拿碗的手一僵,不自然的说道,“小疤赖的弟弟呀!徐管事亲自送回来的,少东家不是很清楚吗?”
芦苇沉沉的看了他一眼许久,“不要给我惹麻烦事,仲林把东西拿给耿大夫。”
徐仲林拿出包袱里的纸递给耿大夫。
“是你们的田契和户籍路引,以后你们就是五福村的庄民了,大小福庄的人你看谁合适,尽快推荐两位管事出来担任,回头还有事吩咐他们做。”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