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摸着老邓休息的时间,林南江出去打了电话,约好具体的出发时间,回小区时又跟门卫大爷唠了会儿嗑,顺便留下老邓的车牌号,嘱咐对方明早看到这辆车直接放行。
于是第二天一早,柳素琴他们差不多收拾好,林全生也从阳台回来,“楼下停了辆出租车,应该是老邓的。”
林南江立刻招呼道,“素琴,你先抱着孩子去车上等,我们搬完东西就下来。”
柳素琴听劝的率先下楼,正好阻止正打算上楼帮忙搬东西的司机。
“老邓大哥是吧?您就在这边稍等两分钟,南江他们马上下来,两个人一趟就能把行李搬完。”
不同于柳素琴只是听林南江提过几回,对老邓本人并无太多印象,老邓对她这位不常出现在店里,但听说非常大方漂亮、对客人也热情耐心的老板娘却是印象深刻,当下爽朗笑道,“老板娘,好久不见,你先带着孩子坐前面,前面宽敞些,孩子也不容易晕车。”
柳素琴心想她闺女从小坐惯了大车小车婴儿车,一上车只会咧着小嘴傻乐,晕车的概率不大。
不过副驾驶视野好,想来也很符合小家伙的心意,她也就谢过老邓的好意,率先钻入副驾驶坐好。
老邓帮娘俩关了车门,又忙着去开后备箱,然后帮林南江两人把安置行李。
在他熟练的动作下,两个蛇皮袋和旅行包成功被塞进后备箱,还剩一个蛇皮袋只能放后座,加上林南江和林全生这俩人高马大的,整个出租车瞬间拥挤不堪。
两人没想到第一次坐出租会是这幅场景,又拥挤又局促,一时间缩手缩脚的。
老邓对这个场面见怪不怪,一边发动车子,一边爽朗的安抚后座两人,“害,谁回家过年不是大包小包?你们这还算好的,至少包裹干干净净,不像有些人,左手一只鸡,右手一袋鱼虾,我都不敢让他们放后备箱。”
林南江和林全生这才自在很多,林南江笑道,“要不是认识老邓大哥,我们还不知道要怎么搬着这些行李去车站呢。”
“林老板这么有钱,叫辆车还不是招招手的事,该我感谢你们照顾生意才是。”
大人正在商业互吹,小芳芳早已兴奋起来,看着玻璃窗外不断倒退变换的风景,她不仅伸长了脖子,还知道站在妈妈腿上能看得更高更远。
这么机灵活泼的样子,让老邓大哥这个糙汉稀罕不已,时不时就要扭头看过来,“老板娘,你们家孩子养得好啊,瞧瞧这小鼻子小嘴巴和机灵的大眼睛,长得真是客气……”
柳素琴真担心司机大哥沉迷看娃,连方向盘都不顾了,赶紧出声打岔,“大哥家里孩子几岁了?”
“两个臭小子明年就中考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个好点的高中。”老邓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目视前方专心开车,嘴里也在滔滔不绝,“说起这个我都想不通,以前在老家,我还说他俩但凡能考上中专,得回去摆三天流水席庆祝,没想到来了深市,那些成绩好的学生都去考高中上大学了,老师也鼓励大家报考重点高中……”
话题一聊到孩子,后面的林南江就坐不住了,整个人扒在副驾驶靠背上,物理意义上的加入话题,“我老婆也说念大学比中专好,还说学无止境,孩子要是愿意,读完大学考研究生,博士什么的……”
“还是你有福气喔,老婆这么漂亮还有远见,早早就给孩子规划好了。我们家是上初中才转来深市,俩孩子刚开始跟不上,听人介绍说大学里有大学生周末兼职,给孩子辅导功课很不错,我也去找了一个,给他们补习那什么洋文,按小时收费,死鬼死鬼的,还好成绩提高了不少。”
林全生虽然没孩子,但渐渐的也把头凑了过来,惊呼,“还在上大学就赚钱了呀?”
“可不嘛。那些出来当家教的大学生,只要周末放假多排几节课,一个月能赚三五百,已经比打工的强了。”
聊起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三个男人简直是唾沫横飞、挥斥方遒,发起这个话题的柳素琴愣是找不到插嘴的地方,眼看着快到火车站了,才抓紧时间问了一嘴考驾照的事。
老邓一边帮他们从后备箱搬行李,一边告诉柳素琴,他有个熟人兼老乡就在一家驾校教车,有需要他可以帮忙牵个线,“你们不了解这行,可能不知道,这里面水很深的,各方面费用也乱得很,有个认识的教练,至少你们以后练车摸车方便些。”
柳素琴也听说了早年很多考驾照被教练吃拿卡要的例子,就像老邓说的,实地练车都要看教练的心情,有些地方学员不塞钱,甚至连方向盘都摸不到。
老邓能介绍熟人教练,她自然欢喜,连连道谢。
老邓不在意的摆手,“小事而已,什么时候需要就说一声,先去准备过站吧。”
林南江赶紧掏钱包结账,又跟老邓友好道别,回头正想问媳妇,好端端的考这劳什子驾照做什么,没想到抬眼先看到人山人海的站前广场,瞬间两眼一抹黑,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最后还是柳素琴一拖三,有条不紊的领着他们去排队检票、进站候车,直至顺利登上车,找到属于他们的车厢床位。
拥挤嘈杂主要在硬座那边,卧铺虽然也基本满员,但一节车厢就几十个床位,检票也更严格,少有逃票上车的,因此几人一踏进硬卧车厢,周围便显得安静很多。
林南江和林全生机械的跟着柳素琴行动,找到属于他们的床位,安顿行李,随着耳边清净下来,浑浑噩噩的脑子也慢慢清醒过来,最后双双坐在下铺抹汗,“妈呀,我这辈子也没见这么多人。”
林全生也感慨,“这一路排队周围嗡嗡的,连带我脑子都嗡嗡响,要不是跟着素琴,估计自己上错了车都都不知道。”
柳素琴看似镇定,实则同样心有余悸,“听说这两天坐车没那么挤了,我才托人买今天的车票,真不知道春运最热闹那会儿是什么场景,带着孩子肯定挤不上车吧。”
幸好她有先见之明,回程也是定的正月初七卧铺票,大批务工潮在元宵节以后,正月初七的情形应该跟现在差不多。
林南江缓了缓,去卫生间洗了把脸,回来从柳素琴怀里接过睁大眼睛四处观望的闺女,“我带孩子四处瞧瞧,她第一次坐火车,非但没被那么多人吓着,反而新奇得很。”
同样新奇的还有林全生,听到这话腾的一声站起来,“我也去。”
柳素琴便叮嘱道,“应该快发车了,你们就在车厢里走走,不要下去站台。”
林南江他们一去就是半个钟头,柳素琴都给闺女把小毯子铺好了,她睡觉一直抱着的小羊玩偶也摆在上面,奶粉奶瓶尿不湿都收拾好了,还去接了热水,随时准备投喂闺女,结果等到出去半天才回来,脸上还带着些意犹未尽的父女俩。
柳素琴:“终于回来了,我以为你们忘记车厢和床铺,差点去找乘务员帮忙找人了。”
林全生下意识摸了摸口袋,“怎么会呢,就算忘了车厢,车票上也有信息啊。”
林南江则是抱着闺女挨着她坐下,一脸好奇,“找乘务员怎么帮忙,不也是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人吗?”
柳素琴指了指头顶广播,“人家可以播报,提醒走失人员去指定地点汇合。”
“广播还有这个作用?”林南江和林全生不明觉厉。
接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他们去了哪些车厢,看到什么热闹,全都竹筒倒豆子似的告诉柳素琴。
“我们还发现了餐车,就是火车上的食堂,一日三餐都有供应,不过我们就坐十来个小时,还自己带了干粮和方便面,应该用不到餐车。”
“对了,隔壁隔壁的车厢有个小男孩,比芳芳大两岁,他俩刚刚在一起玩,小男孩给芳芳吃了奶片,他妈妈说等下再带他来咱们车厢看妹妹。”
柳素琴用湿巾擦了擦小家伙沾着糖渍的嘴角,亲昵道,“你还真是在哪都有人投喂。”
林南江笑得一脸自豪,“说明咱闺女招人疼。”
坐车不哭不闹的小朋友确实挺招人疼,他们周围打牌的人都下意识收着音量,抽烟也会尽量走远一点,或者直接去车厢连接处抽完再回来。
完全避免抽烟却是不可能,列车长都不管这个,柳素琴三人只能轮流抱着小家伙去通风处透透气,每到一个站,也会带她去站台缓一缓。
这时的火车站台安检并不严格,各种盒饭小吃应有尽有,堪比小型菜市场,他们的举动可把爱看热闹的小芳芳乐坏了。
除了午睡的两个小时,小家伙这一整天都在竖着耳朵关注广播,她听不懂太多内容,但已经聪明的发现,只要广播一响,他们就不会晃悠了,然后爸爸妈妈和叔叔就会轮流带她去外面看热闹,偶尔还会买香喷喷的好吃的,她超喜欢去外面的!
这个流程重复几次,小家伙立刻掌握了规律,广播一响,无论是四脚朝天躺小毯子上啃脚丫,还是待在爸爸妈妈怀里喝奶奶,小家伙都会立马放下手头的事情,开始挥舞着小拳头,支棱起脖颈,身体力行提醒大人,该抱宝宝去外面放风啦。
一趟又一趟,永远乐此不疲。
最后一趟放风,同时也是他们到站,这回不用小东西提醒,柳素琴几人已经行动起来,收拾东西的收拾东西,抱娃的抱娃,然后去车门口排队准备下车。
等待火车挺稳的时间,小芳芳趴在妈妈肩上,看见后面扛着行李的爸爸和叔叔,可爱的歪了歪头,大大的眼睛里闪过大大的疑惑,不过下一秒她就不在意了。
爸爸和叔叔全都陪在宝宝身边,宝宝开心。
小家伙惬意得都开始吃手手了,被妈妈轻轻拍开小手,也没影响她的好心情,继续晃悠着小脚丫,待在妈妈怀里,顺着人潮走出站台,爬上楼梯,来到火车大厅,小家伙才后知后觉发现看不见大车车了,开始在妈妈怀里挣扎,咿咿呀呀提醒他们走错啦。
柳素琴轻抚她的背安抚道,“宝宝乖,我们到站了,等下就能回家,看到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开不开心?”
不知道是被摸得舒服了,还是听懂了“回家”两个词,小芳芳很快又乖乖趴回妈妈肩上,继续好奇观察周围不一样的风景。
然后她那对不省心的爸爸和叔叔开始作妖了。
林南江和林全生在四季温暖的深市待了两年,完全忘记了老家寒冬杀伤力,柳素琴在车上给闺女换上毛衣和羽绒服的时候,提醒他们最好也穿一下秋衣秋裤,两人信心满满的表示他们大男人火力旺,这点寒冷不在怕的。
这会儿出了大厅,站在屋檐下,被湿冷的夜风一吹,两人不仅立刻清醒了,也老实了,哆哆嗦嗦的向柳素琴求助。
柳素琴也欣赏够了他们缩着脑袋的狼狈模样,才大发慈悲提醒道,“那个绿色的蛇皮袋,里面有给你们买的羽绒服……”
不等她把话说完,林南江和林全生已经找到相应的蛇皮袋,手忙脚乱翻出两件长款羽绒服,连款式和尺寸都没来得及看,各拿一件赶忙套在身上。
随着温度的回归,两人仿佛又找回了衣锦还乡的自信,迈着坚定的步伐越过她去前面带路,“媳妇,你在后面跟紧了,千万别走散了啊。我去找辆面包车拉我们回村。”
柳素琴嘴角抽了抽,但还是配合的让出主场。
算了,大过年的,给他一个面子。
她抱紧闺女,默默跟在后面,看着林南江找了辆崭新的面包车,大手一挥表示包车。
司机兼老板的男人一脸欢喜,“老板,你们三个大人包车,跟十个人拼车的价格一样,确定要包车吗?”
十人是最少的,他这辆车最多的一次拉过十三个乘客。
不过他刚送完上一波乘客回到车站,就遇上这一家子,目的地也不是很远,都在一个村,还不用中途绕路,立刻出发的话,他还能送完人赶回来再拉一趟,所以只收十个人的价格也不算亏。
林南江也没让他失望,听完价格爽快点头,“行,包车吧,现在就走,我们带着孩子,正想早点到家安置。”
第45章 这正是他们想要的衣锦还乡……
钞能力果然给力, 往常需要近三个小时的车程,这次缩短至两个小时出头,车子便稳稳停在熟悉的房子门口。
刚上车那会儿, 芳芳精神头还不错,依旧坐在副驾驶左顾右盼, 怎么看都看不腻的样子。
但随着车子驶出城区, 视野里除了车灯便是一片黑暗, 加上面包车也一颠一颠的,小家伙不知不觉就趴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还从鼻腔里发出了熟睡的鼾声。
一路和司机高谈阔论的林南江,听见熟悉鼾声,立刻结束话题,搞得司机也不不好意思大声说话,后半段路程十分安静, 以至于柳素琴下车的时候,都有点儿昏昏欲睡了。
不过一打开车门,她就立刻清醒了, 不是因为冷风足够提神醒脑, 而是婆家门口站了一大群人。
借着昏黄的电灯和车灯, 柳素琴看清了一张张满心欢喜的笑脸。
这正是林南江和林全生想要的衣锦还乡!
一看到家门口的场面,两人因为车子颠簸出的那点子困意瞬间烟消云散, 迫不及待推门下车,陷入拥簇包围的同时, 立即进入热情营业模式。
柳素琴反应慢了半拍, 但也没受到冷落,林母和两个嫂子目标明确的朝她过来,有人上前就搀扶她抱着孩子下车的手, 有人落后一步,便帮着扶好车门,林母的视线则直直落在她怀中的一小团身上,“坐了一天的车,累了吧?芳芳路上闹不闹腾?”
“妈,大嫂二嫂,这么晚了怎么都还没睡?”柳素琴客气的打招呼,顺手帮趴在她怀里呼吸绵长的小家伙换了个姿势,横抱在怀里,完全露出那张营养充足、白里透红的小脸,“芳芳这一路换车都很兴奋,哭闹是没有的,就是还没到家,自己先累睡了。”
林母刚想说孩子睡着了,那就先不折腾,直接抱回床上安顿好,爷爷奶奶、伯伯叔叔这些长辈,有的是时间认识。
不过当看清孙女那比剥了壳的荔枝还水灵的小脸上,嘴边的话突然转了个弯,“好白,哎呀,这孩子睡得真香,老三媳妇,我来抱一会儿,你先去堂屋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看出林母眼底的欢喜,柳素琴顿了一下,心想婆婆是这么疼爱宠溺孩子的奶奶吗?
记忆中林母虽然大面上不偏不倚,在孩子们心中也算慈祥的老人,但身为儿媳的她还是能看出来,老太太心底最疼爱在意的还是孙子们,尤其是孩子们的大堂哥,简直是老太太的命根子。
不过在公公婆婆去世前,小叔子他媳妇才揣上小儿子,柳素琴生的老二一度是老太太最小的孙子,所以这样满心宠溺的眼神,儿子可能得到过,闺女芳芳却是从来没有过的。
老太太对所有孙女一视同仁,有点关心,但不甚亲密。
心里头百转千回,柳素琴面上却是一秒恢复自然,爽快的双手一伸就把孩子递出去了,语气中也多了几分亲昵,“这丫头能吃又能睡,给自己养出一身奶膘,压手得很,您抱一会儿就成,可别抱着一直累着自己。唉,也是我们回来的太晚,芳芳要是能看到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们在家怎样欢迎她,还不知道要高兴成什么样呢。”
甭管林母如今的改变是因着什么,孩子奶奶总不会伤害亲孙女。
上辈子她是新手妈妈,啥也不会,给芳芳接生、洗澡、换尿布全都是林母一手操持的,也没见她是个丫头片子就轻慢什么的。
林母看到老三媳妇对自己满是信任的言行,心中的满意更甚,忙不迭抱过坐了一天车,脸上身上依然干干净净、甚至还散发着奶香的小孙女,嘴角简直要飞到天上去,“活泼点好,活泼的孩子长大了聪明有出息。”
林大嫂也笑着跟柳素琴寒暄,问她一路累不累,饿不饿,厨房灶上还给他们温着饭菜,“只知道你们是今天的火车,不确定晚上回来,还是先在市里住一晚,反正也没什么事干,灶上便一直温着饭菜,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到家了。”
花花轿子人抬人,柳素琴也亲近笑道,“外面哪有家里住得舒坦,刚好车站外面还有揽客的面包车,我们就抓紧回来了。”
林母的目光始终黏在萌娃孙女脸上,却也没错过儿媳们的寒暄,此时出声赞同道,“当然还是家里好,你们的房间一直有打扫通风,前两天是大太阳,被褥也全部洗晒了一遍,保管睡得舒舒服服。”
柳素琴一听被褥全都洗晒过,更安心了些,“麻烦妈和大嫂二嫂了。”
婆媳几人聊起孩子和家常就有点刹不住车,不像林南江那边,看似人多,实则三两句就打完招呼了,林南江招呼兄弟们帮忙去车里搬行李,给司机结了账,然后一大群人呼啦啦去了林家堂屋。
柳素琴和婆婆嫂子们则是一边寒暄,一边跟着大部队行动,直到进了屋,两个嫂子手脚麻利的去厨房端饭菜。
在乡下,年关的伙食总是比其他时节要丰盛一些,毕竟辛苦忙碌一年,地里收成还算不错,大家也不想太委屈了自己。
而林家一早知道林南江一家三口今天要回来的消息,准备也就更充分些,买了猪肉,炒了鸡蛋,反正数九寒天饭菜也放不坏,今天不回家,明天吃也不浪费。
不过丰盛的也很有限,到底还没到过年,大鱼大肉是没有的,林家大嫂二嫂很快就把饭菜摆上桌,同时还有三幅碗筷。
林母依然抱着孙女不撒手,一边站在饭桌前招呼着,“先别聊了,老三老三媳妇,还有全生,你们三个赶路累了一天,先上桌吃点热饭热菜,暖暖身子。”
林全生家就住在他们后排,也已经听见动静赶来了,表示家里同样备好了饭菜,要拉林全生回自己家吃。
但老林家盛情难却,碗筷都摆上了,林全生打小在这边跟自家一样熟络,顺手就接过林大嫂盛过来的白米饭,自然而然坐在了林南江旁边。
他父母见状也没有办法,索性留下来跟着大家一起听大城市的故事。
老林家的餐桌不大,柳素琴他们三个坐着吃饭,难得享受了一把贵客待遇,还剩一条长木凳被林父林母占据了,其他人只能围站在四周,或者自己找个板凳椅子坐着听热闹。
饶是如此,满屋子里的人也没谁中途离开的,反而有越来越热闹的趋势。
等柳素琴吃完饭抬眼一瞧,差点吓一跳,不大的农家瓦房简直是人头攒动、满满当当,好家伙,大半个村子尤其是年轻人半夜不睡觉,全都跑过来凑热闹了。
她突然想起一个成语——万人空巷。
而被众星捧月的林南江和林全生,更是一个赛一个的红光满面,说话嗓门贼亮,堪比吃了假酒。
不过柳素琴坐在旁边听了几耳朵,发现两人捧得再怎么飘飘然,指点江山、吹牛不打草稿,但关于自家赚钱的门路和收入等关键内/幕,他们愣是一个字都没有透露。
有人直白的问到头上,林南江也总能游刃有余的岔开话题,看起来依旧踏实淳朴,实则打得一手好太极。
柳素琴放心之余,便也决定不打扰他们难得的高光时刻。
她吃饱喝足,继续坐着跟前来搭话的人寒暄了会儿,当作消食,之后便准备带着闺女去睡觉了。
林母避开了她伸过来的手,自己抱着大胖孙女站起身,叮嘱了老大老二媳妇烧水洗碗,便亲自领着母女俩回房安顿。
在林母的角度,老三家的还是个新媳妇,嫁进老林家快三年,给他们生了个白白嫩嫩、特别招人疼的小孙女,但只有刚结婚那会儿在家里住过,满打满算没超过一个月,这会儿又是两年未归,自己这个当婆婆的热情周到些也是情理之中,于是亲自陪着回房间收拾。
老林家没有结婚就分家的规矩,或者说大部分村民都是家徒四壁,分家也没东西可分,当父母的任务就是给儿子讨个老婆,等儿子生了孙子,家里住不开,他们自己就会申请宅基地搬出去了。
村里宅基地不花钱,有条件可以盖好点的房子,没条件随便堆个土房子也能住人,父母能帮衬的可以帮一些。
一旦搬出去住,就相当于分家了。
林南江上头两个哥哥结婚早,成家后还跟着林父林母住了好些年,才攒了点钱,前后脚盖了瓦房搬出去住。
轮到林南江,他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大哥二哥分家了,林父林母最多出出力给带孩子,不怎么需要掏钱补贴,三个姐姐先后嫁人,更是只有往家里拿彩礼的份,加上他自己在外面打工多年,还会定期给家里上交工资,林父林母手头一宽裕,索性提前给两个最小的把婚房备好,他们两口子也算是提前完成任务。
当然林父林母给的“婚房”,真的就只是个睡觉的地方,一个五十平米的单间,厨房厕所浴室卧室什么的都在里面,外面看着红砖黑瓦还挺像模像样,里面完全就是土坯房,下雨天在家里还可能踩一脚泥的那种。
即便是这样的房子,在村里头也算条件不错的,结婚那会儿,柳素琴娘家还给陪嫁了几床被子,打了几样家具,加上林家自己添置的桌椅床柜,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房子两年多没住人,但因为就在林父林母隔壁,林母经常帮他们开门通风透气,晒一晒被褥床单什么的,柳素琴此时踏进记忆中的“老房子”,竟然觉得它颇为干净亮堂,靠近床铺更是闻到满满的阳光味道,睡意瞬间涌了上来。
但现在还不能睡,柳素琴让林母把孩子放床上就好,她则放下顺手拎过来的旅行包,从里面翻找小家伙的睡衣毛巾和尿不湿。
林母知道她要给芳芳擦洗一番换上干净衣服再睡,也转身回去拿了暖水瓶和脸盆过来,亲自兑了温水给孙女擦身子、换上柔软的纯棉睡衣,再托着柔软的小身子放进晒得蓬松的床榻中。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小家伙全程呼呼大睡,小眉头都没皱一下。
最后,林母还从怀中摸出个大红包塞到枕头底下,一下一下轻抚孙女乌黑的发顶,“我们芳芳过完年都两岁了,还是第一次见爷爷奶奶,以后可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长大。”
柳素琴心想好险,老人习惯算虚岁,落地就是一岁,幸好她闺女出生在年后,这要是年前出生,四舍五入就三岁了。
她当然看出婆婆两辈子不同的态度,不过锦上添花、花团锦簇,总比毫无作为强,至少孩子奶奶此刻眼中的疼爱不是作假,她又何必耿耿于怀从前?
所以林母如何关怀备至,柳素琴都全盘接纳,等着对方发泄完对孙女的疼爱,她也从包里拿出一个盒子,“妈,让您破费了,不过奶奶对孙女的心意,我们也不好推辞。这里也是我们当儿子儿媳的一点心意,您也不要客气才是。”
林母看到金链子,眼睛一下就直了,嘴上客套两句便开心收下礼物。
柳素琴钱都花了,也不介意过程更完美些,亲自给婆婆戴上金链子,笑道,“南江也给爸买了块手表,明天他亲自给戴上。”
林母粗糙的手不断摩挲着金光闪闪的链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叫爱不释手,嘴里却是下意识嗔道,“花这么多钱做什么?不当吃又不当喝的。以后可别这样破费了,孩子还小,应该多攒点钱才是。”
婆婆说什么,柳素琴好脾气的听着,再说就是都听孩子他爸的,林母一看家里还是儿子做主,顿时更加心花怒放,再看老三媳妇结了婚生了娃,却还比当姑娘那会儿更加水灵的小脸,她心里也不嘀咕了,眉眼含笑的嘱咐道,“外面一屋子客人,老三他们也是被捧得上头了,不知道还要聊到半夜几点,你别管那小子了,陪着芳芳早点休息。”
见林母起身要走,柳素琴只是略略送了两步,又问还有没有热水。
“要洗漱是吧?锅里正烧着热水瓦,等下好了给你送过来。”
柳素琴表示热水好了喊她一声,她自己去提,林母嘴上应了,不过她活了半辈子第一次得了金首饰,心里正美得不行,戴着金灿灿的链子去堂屋,更是被好多乡亲们拉着一通羡慕恭维的,人生巅峰也不过如此。
对于让她如此风光的老三两口子,林母此时正是一千个一万个喜欢,老三媳妇只是要些热水洗漱,当然是满足,统统满足!
林母抓住在堂屋上蹿下跳的小儿子,让他给他三嫂提了满满一桶热水过去。
柳素琴自然是来者不拒,热水足足的,她痛快的擦洗全身,换上睡衣回到床上,搂着小火炉一般的闺女,很快就睡得人事不知。
至于林南江什么时候回房睡觉的,她完全没印象,一觉睡到大天亮,睁眼才发现腰间被一只大手紧紧箍着。
睡在里侧的闺女也不知道醒了多久,柳素琴睁眼就看到小家伙正掰着爸爸的大手,玩得不亦乐乎。
躺在上辈子熟悉的老屋,身边也是熟悉的丈夫孩子,好像两辈子第一次重合,柳素琴此时的心境却又完全不同,内心满满涨涨的幸福,嘴角轻轻勾起,忍不住伸手去摸闺女软嫩的小脸。
被闺女怎么把玩手指始终呼呼大睡的林南江,却被她一个小小的伸手惊喜了,睡眼惺忪的呢喃着,“媳妇,几点了。”
“不知道,不过你闺女醒了有一会儿,不想起床就把手撒开,我得带她去换尿布了。”
林南江闻言,非但没松手,反而搂得更紧了,头也埋在她脖颈蛄蛹磨蹭,却又在她耐心告罄之前松开,一个鲤鱼打挺,把被惊得只知道仰着小脑袋愣愣看他的闺女抄起就走,“昨天赶了一天的路,你再睡会儿,我去给闺女换尿布。”
孩子他爸抱娃出门,直接就一去不回了,柳素琴一个人躺在被窝里赖了十分钟,虽说很清净很舒服,可越躺大脑越清醒,她最终还是爬出了温暖的床榻,裹上秋衣秋裤和羽绒服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