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素琴果然惊得瞳孔地震,“你哪来这么多钱?”
她知道小伙伴能干,没想到这么能干,进城才几个月啊,竟然就不声不响攒了七八千,抢银行也不过如此了。
“哎呀,别用这种眼神看我,跟你家那口子的日进斗金比起来,我这点家底就是毛毛雨,而且攒了很多年的。大概就是每年偷偷存下千把块私房钱,因为不能让家里面知道,所以也不敢告诉你们,就怕哪天闲聊时不小心说漏嘴……进城后的工资你也是知道的,算上加班和各种补贴,每月到手能有八百多,相当于翻了一倍,攒起来就更快了。”
柳素琴竖起大拇指,真心实意夸道,“你一个女孩子,又要上交家用,自己还能攒下这么一笔钱,真的非常厉害,有这个成算和毅力,做什么都会成功的。不过李红,你这次不准备回去过年,还要给家里寄钱吗?”
李红不好意思的摆摆手,听到最后一句则是怅然点头,“老规矩,每年两千五,哪怕我今年自己不回去,也得让老乡帮忙捎回去,不然以后没得安宁。”
她告诉好友的存款,是除掉了这部分需要寄回去的钱。
“也是,就当花钱买清净,不然他们闹起来,万一知道你如今的工资待遇,就更是不好打发了。”柳素琴知道李红并不是真的软包子,上辈子她回老家结婚生子开店乃至离婚,都没让娘家人拿捏住,离婚后母女三个过得那叫一个逍遥快活,如今她都跑来深市发展了,更加不可能被家里掌控拿捏,便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只是打趣道,“不过你都这么有钱了,让你学化妆怎么还跟要命似的?”
“不攒钱还好,越是攒钱就越舍不得花。”李红也笑道,“不过算上过年的加班补贴和奖金,我心里已经踏实很多,决定就跟你一样花个五千来块学化妆,这样手里也还有两三千的存款,心里没那么慌。”
“这还差不多。”柳素琴拍着好友的肩,语重心长,“我对美发师没有偏见,这行的收入也不差,只是论前景还是化妆师强一些,学完美发你出来只能去理发店,或者自己开店两个选择,而化妆师的工作就丰富多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化妆店,还有那种高端的照相馆,婚庆公司,文工团和剧院,对了,毕业后如果去首都发展,还可以去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和电影厂等单位应聘试试,万一成了,你以后就混上了娱乐圈,可以给明星化妆。”
李红被她的大饼哄得心花怒放,“好好好,都听你的,我以后就踏实的跟着你混。”
说完越发干劲十足的回厂里打螺丝钉。
柳素琴也在继续她的购物大业,越是临近过年放假,越是花钱如流水。
不过,柳素琴只要不再一言不合就买房,那她每天花钱的速度,还是赶不上林南江赚钱速度的,她花得再多,买了金链子又去买皮衣,林南江摆摊也能把钱赚回来。
夫妻俩就这样一个拼命赚钱,一个不要命的花钱,迎来了正式歇业的日子。
被媳妇劝了半天才“勉为其难”答应去烫头的林南江,放假的第二天一早,就迫不及待要柳素琴陪他去理发店。
快的让柳素琴都有点措手不及。
“今天不是还要送张大妈回家吗?要不你们早去早回,下午或是晚上去烫头都没关系的,短发烫起来很快的。”柳素琴委婉给出建议。
但林南江同样振振有词,“这次送张大妈回村,少不得去陈大爷金大妈他们家都坐一坐,聊聊天,依着他们的热情,势必要留我吃饭喝茶,搞不好不到天黑不放人,等我紧赶慢赶回来,理发店肯定打烊了,还不如烫完头再走。现在去理发店,一个上午的时间应该够了吧?”
“够了够了。”这点小事,柳素琴也不想跟他杠,林南江高兴就好,她爽快起身,“那我换身出门的衣服,你也去跟张大妈说一声,本来都答应上午送她回去,正好在村里吃午饭的。”
“好。”
柳素琴便回房间换上最近买的针织连衣裙,勾勒出窈窕玲珑的身段,外罩深色羊毛呢大衣,充满风度又不失温度,蓬松有型的卷发披散开来,又简单的描了下眉、上了点口红,自己照镜子都觉得整个人说不出的容光焕发,
拎上手提包走出卧室,林南江早就整装待发了,张大妈也抱着芳芳让他们只管好好出去松快松快,她在家照顾孩子,“对了,你们午饭想吃什么?冰箱里没什么东西了,加上冷冻的那些鱼虾牛肉丸的,最多能炒三四个菜。”
张大妈以前会觉得三四个菜还有鱼有虾,已经很丰盛了,但她跟着雇主一家进城,四个大人每顿五六道菜起步,而且每次的份量刚好空盘,下一顿又要重新炒菜,隔夜菜更是不被允许,这样的日子久了,勤俭持家的张大妈也逐渐养成了习惯。
柳素琴只思考一瞬,果断道,“午饭就不做了,去外面吃吧,你要不要一起出门?芳芳也可以带去理发店,不用专门留在家里带孩子的。”
“我就不去了,你们年轻人好好玩,而且素琴你不是说理发店的药水刺鼻难闻?我们乖宝就不去了吧,就算对身体没什么影响,闻久了药水味小鼻子也遭罪啊。”大家都已经很熟了,张大妈也越来越自在,有什么说什么。
柳素琴同样清楚她不是个扫兴的人。
这段时间她带着孩子去逛商场超市,买衣服,吃麦当劳糖水铺,还开车去海边吹风挖沙子,都少不了对方在旁边陪同,甚至上了年纪的张大妈才是抱孩子的主力军。
虽然张大妈起初也会紧张拘束,但也会积极配合她的出行安排,并逐渐乐在其中。
看得出来,张大妈是个愿意接受新事物的老太太,所以她现在不想跟他们去理发店,柳素琴知道对方不是客套,也爽快点头,“那也行,你和芳芳在家里,等我们弄好了,回来接你们一起去饭店。”
不得不说,不用带小家伙一起,柳素琴也觉得神清气爽,转头去看林南江,“那我们出发吧,对了,全生哥不去吗?”
“他怎么可能不去。”林南江今天也穿了媳妇新买的毛衣,是一件宽松厚实的羊绒麻花套头衫,他还在里面配了件衬衫,下面是慵懒宽松的牛仔裤,说话时双手插兜,一副沉浸在自己帅气造型中无法自拔的样子,还朝好哥们房间的位置努嘴,“不知道在里面鼓捣什么呢?”
柳素琴瞥了他一眼,心想你俩半斤八两好吧,大哥别笑二哥。
不过当脚步声由远到近,她回头看过去时,还是瞪大了双眼。
林全生在房间鼓捣半天,原来是提前把过年的“战袍”给穿出来了。
是的,柳素琴去给林南江买皮衣和大金链时,顺带也给林全生也整了一套。
本来她考虑对方才买了房子,手头有些紧张,这次的年终奖不如直接兑现,包个两三千的大红包,能当场缓解林全生一大半的经济压力。
自己此举也算雪中送炭,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呢。
不过当两口子关了灯躺在一个被窝里,林南江照旧强撑着疲惫的身体跟她闲聊,好像夜里不聊上这两句,一天就白过了似的。
林南江那次夜话的主题,便是好哥们对他有媳妇给买皮衣和大金链的羡慕嫉妒恨。
林南江说一次两次的,柳素琴只当他又在装了,但是都说到第三次四次,她不得不信了两分。
她便找时间试探了林全生本人的想法,过年礼物是想要现金,还是更喜欢林南江同款的皮衣和大金链,对方听到第二个选项那瞬间放光的眼神,柳素琴想装瞎都不行。
好吧,是她想当然了,男女的思维不能说一模一样,简直是毫不相干。
不过柳素琴不理解,但支持。
说好是对他们辛苦工作一年的奖励,当然要依照当事人喜欢的安排。
再说年轻人喜欢装个逼有什么错?也没耽误他们干正事。
柳素琴完全满足两人的要求,去商场认真挑选了两件皮衣。
自家男人肩宽腿长一米八,她很放心的给挑了件黑色的,林全生则是百搭的棕色,别的地方就相差不大了,都是大方经典、不易过时的款式。
深谙端水之道的柳素琴之后去金店,也给买了克重相似,只是款式略有差别的金链子。
项链没有没有大小尺寸,买回家的当天晚上,柳素琴就直接让俩人自己挑选了。
此时看林全生这迫不及待穿戴出街的样子,柳素琴已然知道他的喜爱程度。
相比柳素琴只是睁大眼睛,林南江的反应就要大得多,林全生还没走近,他就在意味不明的“啧啧”出声,等人走近,更是围着转了几圈,语气酸成柠檬精,“难怪关在房间鼓捣这么久,知道的是去烫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今天结婚呢。”
林全生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摸着打了发胶的刘海美滋滋,“真的吗?你也觉得弟妹挑的这身很不错?”
林南江:……
他努力把黏在皮衣上面的眼神拔出来,侧头去观察媳妇的反应,“素琴,你觉得呢?”
“我也觉得不错,颜色和大小都挺衬全生哥的,显得人精神又洋气,也不失沉稳。”
林南江想听的不是这个!他疯狂暗示,“可这不是回家过年穿的吗?”
柳素琴心想她又不是他妈,无所谓道,“他想穿就穿呗,衣服买回家就可以穿啊。”
林南江一看媳妇这么宽容,蠢蠢欲动的小心思再也压不住了,“要不我也去换一身?”
对于他小心翼翼的试探,柳素琴只有三个字:“搞快点。”
“好嘞。”林南江迫不及待转身回房,极限换装,两分钟后也一身皮衣大金链的出来,跟林全生两人勾肩搭背的出门下楼,完全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柳素琴则远远坠在两人身后,努力降低存在感,不是很想承认她跟这两个显眼包有关系。
不过他俩也是难得这样轻松快活,幼稚是幼稚了点,倒也更符合他们这个年纪了,柳素琴嘴上嫌弃,身体还是很诚实,他们在烫头的时候,她去周围的店铺逛了逛,顺手又给他们挑了两幅时兴的□□镜。
等林南江和林全生烫了流行的发型,戴着墨镜离开理发店,步伐已经不是六亲不认,是祖宗十八代都不认了。
柳素琴也架了一副能遮去半张脸的大墨镜,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假装自己跟前面两人没关系。
在外面烫了头, 吃了饭,林南江他们就回家帮张大妈搬东西了。
张大妈这大半个月天天陪柳素琴去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大采购,看到好东西, 她也总忍不住跟着一些,一不小心积少成多, 这次回村的行李堪比小规模搬家了。吃的用的, 应有尽有, 完全够张大妈跟儿子两人吃用上一个月的。
不过考虑到过年走亲访友,自家也要待客, 这些东西倒也不算夸张,彻底拜托了过去,过个肥年也是好的。
但张大妈这下一个人是搬不动的,不让林南江开车送都不行了。
林南江对此倒也毫无怨言,回到家, 他跟林全生一起小心脱下心爱的皮夹克,然后挽起袖子就是一通搬上搬下,半点没让张大妈动手。
张大妈想跟着一起搬行李, 也完全拗不过他们, 转念又想起这次分别, 至少大半个月见不着芳芳。
这可是她一手带大的奶团子啊,从还没满月时的红皮小猴子开始, 一点点养成现在这个大眼睛白皮肤的小萌娃,张大妈看在眼里, 疼爱在心里。
因着这个, 柳素琴每月给她两天假期回村处理事情,张大妈却根本待不了这么久,她一天见不到小乖乖心里就想得慌, 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然后第二天一早收拾东西赶回来。
一天不见尚且如此,分别半个多月,那滋味张大妈根本不敢想,这会儿也顾不上其他,牢牢抱着芳芳就不肯撒手了。
柳素琴拎着几个礼盒出来时,看到张大妈还在抱着小家伙絮絮叨叨,反复叮嘱跟爸爸妈妈回老家不要哭不要闹,要乖乖听爸爸妈妈的话云云。
而小家伙也就那么安静的仰头看着张大妈,时不时眨一眨葡萄般的大眼睛,好像她全都听懂了似的。
画面看起来温情脉脉,柳素琴都不好意思打扰了,就在边上站了会儿。
见张大妈似乎有没完没了的趋势,她才不得不上前打断道,“张大妈,这几个礼盒分别是给你和陈大爷,金大妈几家准备的,等下到了村里帮我提醒一下南江,别让他忘了。”
张大妈终于舍得把目光从小家伙的脸上挪开,看清楚柳素琴手中精美包装的礼盒,连忙摇头,“给阿明妈他们家准备就行了,我家不用什么礼盒,就别浪费钱了。”
“也没什么,里面就是些海鲜干货,包装好看,你们拿去送人或者自己吃都可以,不会浪费的。”柳素琴不由分说把礼盒放在桌上,叮嘱张大妈别忘了一起拎上车,接着又把准备好的红包掏出来,“你今天回村,我们是后天回老家的车票,大家再见面就是明年了,先给你拜个早年,张大妈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啊,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柳素琴这辈子日子顺心,想要的基本都能得到,渐渐养成了给身边人发红包奖金的习惯,家里赚钱了,买房了,开店了,她上课培训并顺利毕业了,跟大家用美食庆祝过后,总爱再派一圈红包。
红包金额不等,根据事情的大小而定,柳素琴主要是觉得,每次把喜气分享出去,不仅身边的人高兴,他们家运势好像也更好了。
发几个红包又不会让家里变穷,何乐而不为呢?
张大妈跟着他们混,对这个场面也是屡见不鲜,连客套推辞的流程都省了,说了两句“老板娘恭喜发财”的吉祥话,便笑呵呵伸手去接。
一摸厚度不对劲,她才吓了一跳,“这是包了多少啊?”
柳素琴也眉开眼笑端着老板娘派头,云淡风轻的表示,“没多少,也就两个月的工资而已。”
“这还不多啊。”张大妈平日里拿个八十八,一百八十八的红包,连眉毛都不皱一下,可现在老板娘说是两个月的工资,按照她喜欢吉利数字的习惯,里面不是六六六就是八八八。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张大妈都不敢拆,忙不迭推回去,“素琴,这个太重了,我不能拿,快收回去吧。我每个月该领的工资奖金都领了,怎么还能要额外的钱。”
柳素琴又推了回来,半真半玩笑的说,“拿着吧,我这也是希望你拿人手短,这个年过完,你可一定要回来帮我照顾芳芳啊。”
张大妈语气坚定,“就是没有这个红包,我过完年也是要回来干活的啊,不说我们芳芳多么招人疼,让人放不下,就是素琴你们这样大方好相处的老板也不多见啊。只要你们两口子不嫌弃,我能一直在这把芳芳照顾到大,以后要是再给芳芳生个弟弟妹妹的,我也能给你们带。”
“那就好。”柳素琴把红包放进张大妈口袋里,又把闺女接过来,“这个红包更要拿着了,就算是让我跟芳芳爸爸安心,好不好?”
张大妈向来吃软又吃硬,听她这么说,瞬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嘴巴张合几次,都没能发出声音,倒是门外传来林南江中气十足的声音。
“张大妈,东西都搬上车了,你还有落下的包裹行李吗?”
被这一打岔,张大妈便忘了刚才的推拉,扭头回道,“没有了,我的东西全都搬下去了。”
“那就可以出发了。”
林南江说着还不忘拿起挂在凳子上的皮衣重新穿好,仔细打理衣领和袖口。
林全生有样学样,动作宛如复制粘贴。
柳素琴对林南江又强调了一句别忘了带海鲜礼盒,这才惊讶的看向林全生,“全生哥,你也跟着回村吗?”
林全生十分淡定的表示在家坐着也无聊,跟着去村里热闹热闹。
柳素琴心想是谁昨天说回老家之前,要在家里好好睡上两天两夜的?
林全生怕不是在家无聊,而是闷在家里,就没法展示他刚做好的造型了。
当然林南江也没好多少,这俩家伙在理发店和饭店被叫了几声靓仔,已经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柳素琴抱着闺女,眼不见为净的摆摆手,“行吧,你们俩早去早回。”
她就不送他们下楼了,母女俩都换上睡衣,美美的睡个午觉。
睡醒起来,柳素琴懒散的窝在沙发里看电视,闺女趴在铺着毛毯的地板上玩玩具,说不出的岁月静好。
张大妈回村的第二天,也就是他们动身回老家的前一天,柳素琴拉着林南江和林全生,三人开了个颇为正式的年终会议,主题是对账,以及总结全年的收获。
由于林南江和林全生下半年开始合伙摆摊,其实林南江赚多少钱,反正全都在媳妇兜里揣着,他并不在意账目什么的,但林全生不一样,亲兄弟明算账,柳素琴一直有认真记录他们每一天的支出和收入。
为了这个会议,她还提前整理誊抄了一遍,尽可能让账目更加清晰、一目了然。
然而她这样认真用心的准备,林全生只是草草扫过,一目十行,只关注一个重点,“摆摊几个月赚了这么多吗?那我岂不是今年就能把欠你们的钱还清!”
林南江一听也来了兴趣,把脑袋凑过去,“真的吗,让我看看。”
看到好哥们这几个月的分红,林南江在心里飞快算了笔账,然后肯定的点头,“不错啊,就赚到深市一套房了,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不过你确定现在就还钱吗?立刻还钱,你兜里就不剩几块钱了,过年咋办?”
柳素琴也劝道,“是啊,还钱的事不着急,要不还是过完年回来再说?”
林全生摇头,“背着几万的外债回家过年,我睡觉都睡不踏实,还是早还早安心。”
没钱也就算了,有钱不还,林全生还做不出这种事。再说南江两口子对他够好的了,带着他做生意赚钱,主动借钱帮他买房,一分利息不要,让他占尽了便宜,他实在无法得寸进尺。
至于好哥们担心的他没钱回家过年,林全生表示不慌,“往返的车票已经买好了,而且我手头还有几百块零花钱,加上这个月的工资,也有快两千了,回家过年绰绰有余。”
柳素琴一听有道理啊,他们在深市看多了有钱人,兜里没个万把块都不好意思出门,差点忘了,对老家的乡亲们来说,两千已经算是巨款了,万元户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有钱人”,林全生带两千回去还真是一点不寒碜。
她果断选择尊重对方的想法,收回了正要递过去的存折,转而回房间把欠条找出来还给林全生,“这样也好,无债一身轻,过完年正好踏踏实实赚钱买车,这欠条你看着处理,直接撕了也行。”
说到最后又补充了一句,“要是中途手头紧张,也别自己扛着,该开口就开口。”这就叫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林全生晃了晃自己亲手写的欠条,笑出一口大白牙,“有了这个,那就叫万无一失了。”
林南江秒懂,不客气的调侃道,“你小子从哪学来的一肚子坏水?”
“你不老说是带我入门的师傅么,肯定跟你学的啊。”
柳素琴同样猜到了林全生的用意,也只是含笑看他们打闹。
等到夜里回到卧室,关起门来,柳素琴才用激动的声音告诉林南江,“老公,我们今年的总收入超过五十万了,你真棒!”
“咋就五十万了,我们卡里不是才十来万吗?”
加上好哥们刚刚还的几万,也还没到二十万呢。林南江晕乎乎的想到。
“你忘了吗,今年还买了三套房和一栋带商铺的小楼。”柳素琴计较他冒着傻气的反应,依然用星星眼看他,“上半年在关外,你们一边摆摊一边进城装修,依然赚了小二十万,搬进城里的这五个半月更是拼了命赚钱,一天都没歇,年收入刚好过了五十万。”
林南江被媳妇的小眼神看得豪气万丈,脱口而出,“媳妇放心,明年我还会赚更多,七十万,八十万,一百万,我都会努力给你赚回来!”
这次回老家的行程由柳素琴全权安排, 她找人提前买的火车卧铺车厢。
相比周围那些动不动坐几天几夜硬座回趟老家的工友,柳素琴他们十来个小时的车程,算得是非常方便快捷的。
深市途径他们老家的车次也多, 柳素琴做主选了上午八点多发车的车次,虽然也要早起去排队进站, 但总比那些五六点发车, 然后深更半夜就得去车站准备的车次强。
而且早上八点多出发, 到他们市里大概是晚上七八点,运气好能在火车站拼到面包车, 正好直接赶回家里吃饭睡觉,这样的行程对孩子也比较友好。
林南江和林全生对这个安排没有异议,拿到属于他们的火车票,还翻来覆去端详了好一会儿,深漂多年, 终于正式坐了一回火车,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张火车票,林全生甚至表示他要好好收藏这张车票。
柳素琴见状, 随口又是一张大饼, “这才哪到哪呀, 你们好好干,以后咱们出门非软卧包厢不坐, 这在以前可是干部专用包厢,现在日子好了, 只要有钱都能享受到, 还有飞机,游轮,小轿车, 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钱买不到的。”
本来要点头附和好哥们的林南江,立刻把头高高抬起来,昂首挺胸的模样,“就是,你别坐个火车就一副这辈子没有遗憾的样子,咱们以后还要坐飞机游轮呢。”
林全生心想这家伙现在嫌他没出息了,刚刚跟他一起捧着写了自己名字的火车票爱不释手的人是谁?
不过知道好兄弟这辈子没别的毛病,就爱在媳妇跟前装一装,林全生也善良的没有拆台,只是似笑非笑回了一句,“哟呵,这么厉害,那我等着你带我上天的时候。”
林南江骄傲脸,“那叫坐飞机,你个没见过世面的,爱上天自己上天去吧。”
动身的前一天,林南江和林全生在柳素琴的指挥下正式打包行李,光是大号的蛇皮袋就装了满满三袋子,另外还有一个大容量的旅行袋,里面单独装小孩子的衣服尿布和奶粉玩具这些,再加上柳素琴随身拎的手提包,那叫一个大包小包、满满当当。
林南江拎了下最大号的蛇皮袋,以他现在的力气一手一个问题不大,但也免不了对这堆行李山有些头皮发麻。
前段时间柳素琴逛街采购之余,夜里也会跟他聊聊大致买了些什么,给老人准备的金链子、名牌手表云云,林南江一边点头夸媳妇真是大方有孝心,一边又兴致勃勃的建议,可以给双方的兄弟姐妹、侄子侄女们买一些衣服鞋子玩具什么的,深市的衣服款式洋气、质量也好,作为礼物相当拿得出手。
毕竟他们两年没回家,父母都是家里的兄弟们在照料,加上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在深市买了房,混出了头,回家表现得不够大方,可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柳素琴表示他说的不错,她再去挑挑带回家的礼物,顺便也问过林全生的意见,帮他父母兄弟也准备了几件,最后结果就是这堆成山的行李。
林南江万万没想到,提建议一时爽,搬行李火葬场,第一次感受到媳妇太爱自己的烦恼,早知道他就不瞎指挥,按照媳妇之前的意思,侄子侄女们一律给个大红包就行了,这样虽然花的钱差不多,但他们回程却能轻松一大截。
柳素琴把他的悔不当初尽收眼底,还坏心眼的指着中间那个蛇皮袋笑眯眯,“老公,这里面都是给爸妈和孩子们买的衣服鞋子,全生哥弟弟们的新衣服也在里面,你们看满满一袋子,到时候当着父老乡亲的面打开分礼物,是不是倍有面子?”
林南江:……
柳素琴之所以那么轻易改变主意,转而采纳林南江的建议,当然不是他以为的那样,已经爱他爱到了没有理智。
她这么选择的根本原因还是林南江说的更有道理,他们老家的人情往来,有时候不是简单的金钱可以衡量,给红包当然省事,但落在别人眼里,未免有“才发达一点,就开始用钱打发亲戚”的嫌疑,说好听点是少了些人情味,说难听点就是翻脸无情了,多传几道搞不好就成白眼狼了。
但是同样的钱,换成给孩子们挑选的衣服鞋子,就成了他们当叔叔婶婶、姑姑姑父的在外面依然惦记家里的证据,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满村跑,村里人也都会知道他们用心又大方。
不需要次次回老家都这样隆重的大包小包,不过头两年还是要把不忘本的态度摆出来,人设稳固了,以后就可以选择更轻松省事的方式了。
再说东西多又怎样,反正也不用她扛,她明天的任务就是背着自己的包包,抱紧闺女不撒手。
柳素琴表示轻轻松松。
压力给到林南江,他开始疯狂转动脑子,“这么多行李,又不能骑自己的车去车站,坐公交什么的也不方便吧?”
柳素琴表示认同,“这会儿虽然不是春运最拥挤的时间,但回老家的游客依然不算少,至少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到火车站排队检票,最好六点多就出门,估计也没有那么早的公交车。”
林南江进一步提议:“那我们叫辆出租车?”
柳素琴没意见,倒是林全生冷不丁问道,“那么早,能打到出租车吗?”
这确实是个问题,柳素琴差点忘了如今不是点几下手机就有司机在楼下等的好时候,想了想说,“报纸上好像有出租车公司的电话,要不等下去打电话定一辆?”
林南江却笑道,“不用不用,我有开出租的老邓电话,直接跟他说就成。”
柳素琴对这个老邓有些印象,“是那个也是我们赣省人,然后经常去店里吃炒粉的老邓?”
“就是他,那天正好聊到回家过年,老邓说他刚把出租车买下来给自己打工,还欠了一屁股债,今年就不回去了,争取过年期间多拉点客,顺便留了电话,叫我有空也去照顾他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