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by清越流歌
清越流歌  发于:2025年10月13日

关灯
护眼

她自己也很满意这个实际效果,可林南江吹成这样,柳素琴多少还是有点心虚,赶紧转移了话题,“老公,时间不早了,你先骑车去饭店定午饭吧,我们要的量大,错开午饭高峰期,也不至于等半天。”
林南江一看手表,确实十点多了,要点一二十道菜呢,哪怕厨师很专业,至少也要一个多小时吧,打包回来装盘上桌,差不多也十二点了,正好开饭,他赶紧点头应了,又跟客人们打了招呼,便匆匆带上钱包和钥匙出了门。
至于菜单,这些天已经商量出二三十道,具体要看饭店的食材储备进行调整。不过准备充分就是让人底气十足,林南江一点也不担心凑不齐一桌丰盛又美味的午餐。
男主人临时离开,林全生便挺身而出帮忙洗切水果、招待客人,还带着朋友们去看了他以后住的房间,得到所有人羡慕嫉妒恨的打趣,他表示一本满足,过了半个多小时又去找柳素琴,“家里还有什么事吗?没有的话,我去饭店看看,南江一个人也没法拎那么多菜上楼。”
“去吧,我跟张大妈在呢。”柳素琴说完,看到被朋友们轮流抱着逗弄的闺女怀里还搂着奶瓶、翘着小脚一脸惬意的样子,又一拍脑门补充道,“对了全生哥,你们看着买点酒水饮料回来,家里什么都没准备呢。”
林全生已经走到门口,头也不抬应了一声,便咚咚咚下楼了。
柳素琴这里确实不缺人手,现成的馒头开火蒸上就行了,李红和陈大妈她们还非要挤进厨房帮忙,她都有点无奈了,“厨房没多少活,真不用你们,去客厅吃点水果零食吧。”
可陈大妈非是不听,抢着去洗水槽清洗她刚从橱柜里翻出来的碗筷杯碟,张大妈现学现卖的教道,“水龙头开关拧左边,等一会就有热水出来了。”
陈大妈笑眯眯,“这个我知道,阿明那也有热水器,洗碗洗澡都是现成的热水,可方便了。”
大妈们见怪不怪,反而是李红这个年轻人倍感大开眼界,更舍不得走了,殷切的在厨房里帮忙递个碗、送个抹布的,一边忙活一边念念叨叨,“哎呀,有钱真好,衣服不用自己洗,热水也不需要烧,我今天可算是见世面了……”
陈大妈则是一边洗碗,一边跟柳素琴和张大妈感叹,“你们住城里了,以后我没人陪我一起做饭,都有点不习惯呢。”
柳素琴笑道:“来都来了,要不您跟陈大爷也多住几天?咱们也好多聚聚。”
“是打算住几天,应该能赶上你们的饭店开业。”
“不是饭店,就一间小面馆喔。”柳素琴笑着纠正了一句,又说了开业时间,“太好了,都要来捧场啊,到时候给你们免单。”
陈大爷刚从卫生间出来,路过厨房门口听到这话,停下来认真提醒道,“我们一家三口都去,但是免单可不行,小柳,你们做生意开张一定要收钱的,以后才能财源滚滚。”
柳素琴虚心受教,“好,我知道了。”
心想陈大爷说的很有道理,做生意还是要图个彩头,免单打折都不可取,他们本身就是小本买卖,开业活动可以想想别的方案,比如赠送饮料小菜什么的?柳素琴暂且把这点记在心里,等有空再跟林南江和林全生商量。
林全生推荐的饭店果然不错,厨师就是老板自己,带着两个徒弟把后厨打理得井井有条,菜烧得又快又好,两人把饭菜拎回家,又重新装盘摆满一大桌时,时间也才堪堪十一点半。
不过也可以开饭了。
这一上午还是挺折腾的,大家伙都饥肠辘辘了,哪怕家里凳子不够,好多人是端着碗筷站在桌子旁干饭,依然不影响他们吃得喷香。
饭后,柳素琴又和陈大妈把小汤圆煮出来,每人碗里分上几个,算是饭后小甜点,搬家的第一顿饭就圆满收尾了。
这一桌子都是硬菜,鸡鸭鱼肉海鲜应有尽有,照顾了所有人的喜好,每个人也都吃得满嘴流油。吃饱喝足,除了陈家明下午还要上班,打了招呼提前离开,其他人包括陈大爷两口子都懒得动弹,三三俩俩聊着天。
唯一可惜的是今天太忙,没工夫给电视装上天线,不然开着电视侃大山,气氛还要更热烈几分。
不过客厅茶几堆满了水果饮料零食,大家嗑嗑瓜子闲聊,也是很惬意的。
柳素琴也很惬意,现成的饭菜,不需要她埋头在厨房忙活大半天,吃完饭还有人抢着收拾餐桌厨房,她擦擦嘴,就抱着孩子去卧室喂奶哄睡,顺便跟小姐妹们聊聊八卦。
以前住在村里,她们常常放假跑来找她玩,柳素琴也不觉得多无聊,但搬到城里就没那么方便了。
他们都没边防证,今天能理直气壮的进城,是因为从始至终跟着他们活动,又一路坐着车,被抽查的概率不大,即便真查到他们头上,林南江也有办法搪塞,一行人有一个人带齐了证件就行,好声好气解释一番,再塞包烟什么的,基本都能混过去。
可要是李红他们单独来城里找她,在路上被查的概率就很大了,而且一抓一个准,百口莫辩的那种。柳素琴还不至于让人家冒这么大的风险来找她聚会,可让她亲自去关外接送小姐妹,她也没那么闲。
总之往后见面的机会就少了,柳素琴多少有些遗憾的。
小姐妹们倒是没想这么多,还在感慨她从此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还是深市这样的大城市,繁华又热闹,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到,那叫一个便利,真真是令人羡慕。
柳素琴闻言心里一动,开口提醒,“城里不仅便利,工资也高,这几个月南江和全生负责装修房子,因此跑遍了附近的大街小巷,也看到很多厂子的招工启事,他们稍微打听了下,发现关内不管大厂小厂,工资普遍比关外高出几十一百的,加班的话除了计件,还有额外的补贴,比方说加班超过四小时,或者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厂里就要给夜宵补贴,哪怕每次只有三五块,一个月也能多领百八十块,是不是?”
“真的吗?”
看到几人亮起的眸子,柳素琴继续爆大料,“还有更厉害的,听说那种外国人投资的电子厂,普通车间的工资都能开到八百到一千!就是这种厂子要求也高,好像要求初高中或者中专学历来着。”
“妈呀!”李红激动的一拍大腿,“早听说关内待遇好,没想到好成这样,我们要是一开始就来关内干活,这些年得多赚好几千了吧!”
今天来的三个女孩,一个是柳素琴隔壁村的同乡,也不在同一个厂,还是出来打工后渐渐玩到一起的,另一个人柳素琴同宿舍的女工,朝夕相处下来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至于李红,是工作后柳素琴认识的第一个好友。
那时候她们还在上一家小作坊,两人都受不了混乱的宿舍环境,于是一拍即合约定跑路,李红便找同乡打听到现在这个厂子各方面都不错,考察过后,拉着柳素琴一起跳槽。
后来带柳素琴来深市的表姐也回去结婚了,李红也就成了她最亲密的人。
她们最要好的时候,可以用异父异母的亲姐妹来形容了。
李红这个“我们”,指的也是她俩。
好姐妹为她们这些年少赚的工资扼腕叹息,仿佛错过了一个亿,柳素琴却好笑的提醒她,“现在知道也不晚,边防证更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办。”
接着简单介绍了她在村里通过金大妈她孙子办边防证的流程,“我那个是年前办的,也不知道最近涨价了没,但再怎样也比找那些不知深浅的黄牛强,而且大林这边给的是真证,合理合法,这点完全不用担心。。”
柳素琴如今买了房,暂时还不打算把户口迁到特区,所以依然是外地人,边防证还需要每年更新,她离开村子前特意去金大妈家打过招呼,她孙子大林非常爽快的表示,以后有需要只管打电话回村里,或者跟他爷爷奶奶说一声也行。
既然如此,大林应该也不会介意她安利朋友去办业务的。
说起来,柳素琴重生回二十多岁,心理年龄好像也回到了年轻时候,偶尔还跟林南江打情骂俏、打打闹闹,一点看不出几十年的代沟。
但有些时候,她的思维和心性又是超乎意料的老成。
就像是她已经不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知道未来如何发展的柳素琴,当然无比确定自己的选择,更相信只要好友接受她的建议,这辈子不说大富大贵,至少也能衣食无忧,可她完全没有朋友必须接受她“正确道路”的那种心理。
她也为朋友好,真心提点更为轻松的方向,可她们若是依旧保持现状,她也选择尊重祝福。
柳素琴这会儿说得比较多,是她看出了李红的蠢蠢欲动,基于对方心动的前提下加以提醒引导,却不会替好友做决定。
她也不可能比李红更清楚她自己想要什么。
李红老家是山城的,那边的女孩出了名的热情泼辣又能干,李红也是如此。
柳素琴还记得上辈子芳芳满周岁不久,接到了李红也在老家相了亲、已经准备结婚了的消息,她那一年就没出去打工了。
两人老家隔着千山万水,都住在村子里也不方便联系,头两年还断断续续写过信、打过几通电话,时间长了,也渐渐断了联系。
柳素琴还是重生前的某一天刷视频,竟然刷到李红的账号,很快认了亲,加了微信开始打视频。
隔了二十几年没联系的好友,重逢依然像是年轻时那样无话不谈,柳素琴便知道了对方这些年的经历。
李红跟她一样,结婚很快就生了大女儿,一开始也是丈夫在外面打工赚钱,她在家老家带孩子,可她遇到男人不靠谱,在外面打工一整年,带回去的钱养孩子都不够,还当自己是个潇洒的单身汉,每月发了工资就喝喝酒打打牌,李红除了带孩子种地,还要挤时间搓苎麻线赚生活费,吃够了没钱的苦。
后来孩子断了奶,李红狠狠心塞给公婆照顾,跟丈夫一起去莞城打毛衣,发了工资她就存定期,这么严格管束者,男人倒也老实听话。
夫妻俩在厂里几年,成功攒下一笔钱,但他们没选择回老家盖房子,准确来说,是李红力排众议,拿着这笔积蓄在老家县里开了间文具店。
文具店生意很快走上正轨,大女儿也接到身边上学,丈夫没本事但听话,李红觉得生活很安稳,开始计划生二胎。
但随着二胎还是女儿,婆家亲戚开始指指点点,男人也对她的强势越来越不满,渐渐开始在外面勾三搭四,于是大女儿高考后,李红干脆利落的离了婚,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
好在李红在财产分割方面依然强势,寸步不让,坚持要房子和文具店,车子和存款可以给渣男,而男的也急着跟小三结婚好生儿子,只能选择同意。
后来,李红一个人守着文具店,顺利养大一对姐妹花,长女大专读的卫校,毕业后进了县医院,和同医院的医生结了婚,有了温馨的小家;小女儿考上本地的编制,这辈子算是安稳了。
两个孩子不管结婚还是单身,依然跟母亲最亲,隔三差五陪她吃饭逛街。李红也不偏不倚,给她们都付了首付,孩子们工作稳定,自己交了社保,马上就能领退休金,自觉已经完成了任务,就关了店开始享受人生,打打牌旅旅游,生活好不惬意。
因为柳素琴抱怨老公孩子常年不在家,一个人无所事事,行动力超强的李红立马拖着行李箱来找她,多年不见的好友一见面依然有说不完的话,深夜了还躺在一张床上谈心。
聊起这些年的心酸和幸福,又说到两个懂事又贴心的女儿,李红心满意足的笑了,说她这辈子没有遗憾。
柳素琴现在还能想起好友当时闪闪发亮的眼眸,她是真的觉得这辈子很幸福很满足。
想想也是,有房子有退休金,孩子贴心又孝顺,还不用伺候老头,这日子谁听了不羡慕呢?
那个男人再不好,也给李红带来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女儿,同为母亲,若是她依然延续上辈子的轨迹,柳素琴也能理解。
但好友直接找个更好的男人,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那样柳素琴会更欣慰。
因此,李红对在关内的工作感兴趣,柳素琴便不藏私,把自己能说的都说了。
而对方也果然疯狂心动,甚至提出了眼见为实,现在就想去附近的厂子看看。
柳素琴当即点头,“好啊,我陪你们去,除了工厂,也可以去街上逛逛,其实满大街都是工作,比如卖衣服鞋子首饰的店,除了基础工资还有提成拿,卖得多赚得就多,工资也不比在厂里低呢。”
李红听了就更迫不及待了,拽着还有些犹豫的两个女孩就想出去,柳素琴则先去客厅交代了林南江一声,让他在家照看孩子,她们出门一趟总要一两个小时的。
林南江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要不我骑车带你们去,也省得大家走路辛苦。家里有全生和张大妈,孩子不缺人照顾,或者也可以带着芳芳一起去逛街。”
“你闺女还在午睡呢。”柳素琴忍住翻白眼的冲动,顺便邀请客厅其他人,可惜这些男的都没兴趣大中午出去暴晒,她自然也拒绝了林南江的提议,“那我们几个女生慢慢逛,你在家歇着吧。”
林南江委屈巴巴:“好吧。”
还想再叮嘱几句,然而他媳妇已经挽着李红的手潇洒转身,留给他一个冷漠无情的背影。
柳素琴和小姐妹们这一出街就是近两个小时,看了一圈附近工厂的招工情况,还随机拉了几个路人打听具体待遇,又去逛了街,每人都买了两件衣服。
路过一家糖水铺子,柳素琴又请她们进去喝糖水,四人点了四个不同口味,然后互相换着吃,一碗带着冰沙的糖水下肚,盛夏的暑热在这一刻消弭殆尽,只觉得沁人心脾。
最后四人心满意足、有说有笑的回去,纷纷跟柳素琴约好,下次有机会也要来城里这样逛街,太惬意了。
就是柳素琴觉得她的销售技能是一点没有的,都这么身体力行向小伙伴展示在关内的好处了,最后吃下这安利的也只有寥寥一人。
但凡换一个煽动力强一点的,比如说中介大哥,不说全部拿下,效果也不会如此惨淡。
不过没关系,只要李红肯捧场,那柳素琴这趟就不亏。
李红不仅捧场,行动力也一如既往,刚走进小区,她突然脚步一顿,伸手拉住柳素琴,眼神郑重,“我决定也要来关内找工作了,素琴,还要麻烦介绍一下那个大林,方便的话提前打电话跟那家说一声,我过两天抽空带着钱和证件去找村里他帮忙。”
柳素琴不意外她会如此选择,但也被这个效率惊呆了,“这么快?”
“是啊是啊,这可是大事情,红姐你还是要考虑清楚。”
“关内有素琴两口子和全生在,也算有了个照应,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可如今都已经八月底,没几个月就过年了,你要不干到年底,把压的工资都拿到手呢?明年要是依然想来关内,再找素琴帮忙也不迟。”
几人纷纷劝李红不要冲动决定,她们有些话不好明说,李红是几人中年龄最大的,如今连柳素琴都结了婚有了孩子,她们也就这一两年的事了。
一旦嫁了人,接着就是生孩子,在老家带孩子操持家务,这时候折腾着进城里又有什么意义?
柳素琴倒是没想这些,只是怕李红不了解边防证的流程,又安抚道,“大林那边手续很快的,着急用的话,两三天就能拿到证,不用提前这么早开始准备的。”
“那我早点办完证,快点来关内投奔你不好吗?”李红状似开了句玩笑,随即正色道,“你们是后面出来的,可能不清楚,我初中没毕业,都还没过十五岁生日吧,就跟着老乡来深市打工了,那会儿年龄小,稍微正规一点的厂子都不肯要,偷偷摸摸的打黑工,认识素琴的时候,我都在这边混了快三年,是个实打实的老油条了,今天要不是沾了素琴两口子的光,跟着进城见世面,以我自己的本事,只怕这辈子也摸不到大城市的边。”
“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真差劲,活得也没意思,好像这辈子一眼就能看到头,没有一点点希望……你们让我再等等,道理我明白,可过完年我就二十四了,不知不觉,在关内这个小镇子混了九年,一辈子能有几个九年啊,我真的还要再等下去吗?”
几人齐齐沉默。
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谁离开家乡时不是抱着对未来的满腔期许?
可到了所谓的大城市才发现,未来依然看不清前路,在暗无天日的工厂车间,日复一日的劳作,迷茫,纠结,迷茫,想改变却找不到任何出路,然后在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中变得麻木,开始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李红这番话称不上振聋发聩,却也道尽了她们南下打工以来的辛酸和痛苦。
她们是没有李红这样的勇气,在这个尴尬的年纪破釜沉舟从头开始,但她们尊重心怀希望的朋友,不再劝阻,开始真心实意祝愿她能在特区闯出一片天地。

第29章 一家之主的排面。
柳素琴没多说什么, 而是用实际行动表示对朋友的支持,回去后,拉着李红找到还在她家喝茶聊天的房东两口子, 简单说明情况,“我们这两天会打电话回村里, 跟大林知会一声, 不过李红人生地不熟, 也就跟您二老认识,可能还要麻烦你们关照下。”
“行, 有事只管找我。”陈大爷很痛快,他这人还有点好为人师的毛病,知道李红肯花钱托人办边防证,肯定不是为了放假跑城里来玩的,便语重心长道, “你们年轻人确实应该多出去看看,一直窝在乡下算什么事?既然背井离乡来特区打拼,总要到真正的特区中心闯一闯, 这一趟才算来得值。”
李红收到这么多真诚的鼓励和肯定 , 一时间也颇为踌躇满志, “谢谢陈大爷,我就是这样想的, 现在还算年轻,不试试其他的出路总是不甘心的, 哪怕试过之后还是一事无成, 我也认命。”
“对喽,年纪轻轻,又肯吃苦上进, 日子只会越过越好,看看小林小柳就知道了。”陈大爷鼓励道,“也是现在国家好起来了,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这机会,你们可要珍惜。”
柳素琴能做的有限,正式把李红介绍给陈大爷,双方也只是浅浅寒暄几句,李红就要跟同伴们先回去了。
一早说好的,进城坐车,回程林南江骑三蹦子送他们。
不过三蹦子到底不够宽敞舒适,年轻人挤一挤没事,不好让老人也挤这个,林南江出门送客前便特意招呼陈大爷两口子,“大爷大妈别急着走,晚饭就在家里吃,到时候咱们好好喝几杯。”
两老自然是拒绝的,陈大妈表示晚点还要去儿子家给他做饭,柳素琴也笑道,“让阿明哥也过来,添一双碗筷的事。”
陈大妈连连摇头,笑得合不拢嘴,“阿明老念叨想念阿妈煮的饭,一大早还特意买了菜回家,可不能浪费了。”
“那好吧。”林南江无奈耸肩,又交代好兄弟,“那要是我还没回来,你帮我送送陈大爷和陈大妈。”
林全生:“放心吧。”
林南江又转头看向媳妇。
柳素琴不知道他啥时候染上的毛病,出个门叽叽歪歪,干脆伸手轻轻推他,“好了,离了你,家里一时半刻也乱不了,早去早回,要安全把大家送回厂子里,不过路上也别开太快……”
林南江总算带着朋友们下楼了。
大部队离开不久,陈大爷和陈大妈也看看天色,准备起身回去了。
但可能是出门在外,一起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邻居都显得格外珍贵起来,陈大妈和张大妈都有点依依不舍了,陈大爷也耐心等着她们道别。
柳素琴见状,也把林全生拉到一边,“全生哥,你送完两老,顺便去附近超市买点菜,大家口味差不多,选你想吃的菜,晚上我亲自下厨。”
林全生这半年跟着好兄弟进货摆摊,整天混迹菜市场,对于怎么挑选最新鲜的食材已经有了心得,当下笑道,“太好了,弟妹好久没下厨,我可怀念老家的家常菜。”
“想吃什么尽管买。”柳素琴很放心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他,又塞了两百块到他手里。
林全生一惊,“太多了吧?买菜而已,给个三五十就够了。”
“城里开销大,超市又比菜市场普遍贵些,身上多带点钱比较安心,剩下的你拿着当零花。”
林全生刚从厂里出来那会儿,是真心实意为好哥们的以后发愁,大着肚子随时生产的媳妇,狭小拥挤的出租屋,没有固定工作还要养家糊口的他!
光是想想,就替好兄弟感到亚历山大,哪里还好意思拿他们那么高的工资,便只推说让弟妹帮忙管着,这样他们要是手头紧张,也方便随时取用。
当然林全生很快就知道这俩不声不响,其实私底下赚得盆满钵满,为自己的天真无知汗颜。
而他那会儿已经体会到柳素琴代管工资的好处。
其实这工资多少都不打紧,重要的是他自己不能经手,那样甭管家里打电话找他软磨硬泡,理直气壮一句“没钱”就能轻松打发,把工资卡存在别人那里,反而更容易积少成多。
当然没有说柳素琴是别人,她作为自己最好的兄弟媳妇兼老板娘,不仅吃喝拉撒从来没亏待过他,还隔三差五还给他们发点零花钱,在林全生心里,他俩已经比亲兄弟姐妹还亲。
毕竟他这么多年,从来只有父母哭着诉说家里又没钱了、每次回家弟妹们缠着要红包要零食的份,生平第一次收到零花钱,当时慌张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了。
还好柳素琴发零花钱多是一视同仁,林南江和林全生各拿一份,金额多少视他们近期的辛苦程度而定。
林南江可是一点都不介意的,理直气壮收了钱,还要笑嘻嘻凑到媳妇跟前好一阵插科打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时间一长,林全生也能坦然收下这份好意,并美滋滋的开始卖乖,“谢谢老板娘,老板娘大气,恭喜发财!”
老板娘对此只是不在意的挥挥手,“去忙吧。”
林全生便乐颠颠出去了,再回来已经拎着大包小包,把两只手占得满满当当,连掏钥匙开门的功夫都没有,只好用脚轻轻踢了两下门。
听到动静过来开门的张大妈都看直了眼,“你这是进货去了啊,买这么多菜,晚饭就我们四个大人,怎么吃的完?”
“超市的菜和水果不仅多种多样,也很新鲜的样子,我看这个也想吃,那个也觉得不错,不小心买多了。”林全生笑嘻嘻,“不过吃不完没关系,放冰箱一样很新鲜。”
陈大妈深以为然,“这倒是,那么贵的冰箱,还是要多多用起来。”
说完伸手去帮林全生拎东西,两人开始整理今天用不上的水果蔬菜,可以第一时间拿去冰箱保鲜。
柳素琴也抱着睡完午觉精神十足的闺女过来看了看,然后对林全生说,“看你热得满头大汗,冰箱里冻了汽水,有几个小时,应该很凉快了,喝点冰的解解暑吧。”
“好,我先把菜整理完。”林全生一鼓作气忙活完,他今天的任务便彻底结束了,从冰箱开了瓶冰冰凉凉的汽水瘫进沙发里,开始享受着神仙都不换的好日子。
接下是柳素琴的主场,她把活蹦乱跳的小家伙也放沙发上,让她自己在上面蛄蛹扑腾,当然也也搬了几把凳子过来围住边沿,又叮嘱了林全生稍微看顾,就和陈大妈一头扎进厨房准备晚餐。
与此同时,林南江也顺利的送朋友们出了边防线,然后在他们七嘴八舌的劝说下踩了刹车,大家纷纷跳下三轮车,嘻嘻哈哈的跟他挥手道别,然后三三两两勾肩搭背,有说有笑的向着厂子的方向进发。
林南江骑在车上目送他们走远,才掉头回了城里,因为没有按计划送他们到厂里再返回,他到家便也提早了很多,太阳下山,但天还没黑。
住在城里的人似乎很喜欢天没黑就开灯,林南江注意到有些街道的路灯已经亮了,车子驶进自家小区,放眼望去更是万家灯火。
他开始期待自己家此刻会是什么情形,忍不住加快速度,车子靠近自家所在的楼房,仰起头,果然看到属于他的那扇窗也亮起了温暖的灯光。
林南江匆匆锁好车,发挥大腿长的优势,三步并作两步跨过台阶,一眨眼就来到了三楼。
可当他站在自家门口,看见眼前的大门虚掩,从里面泄露出来的灯光,照亮了整个昏暗的楼道。
林南江突然就没有了刚才那种归心似箭的急迫。
站在特意为他留着门的屋外,他闻到了记忆中家乡菜独有的香味,是他的爱人在为他洗手作羹汤;客厅里还隐约传来男子故意夹起来的声音,和孩童清脆悦耳的笑声,是他的兄弟在陪他的小宝贝玩闹。
这一刻,仿佛欲/望被全部填满的餍足,林南江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从容,因为他已经拥有了最幸福的家,和最好的家人,他们是他在世上最坚实的后盾,让他从此不再心有不安,可以从容不迫应对生活中的任何挑战。
林南江不知不觉就看痴了,在门外呆立许久,脸上挂着暴露智商的傻笑,直到被屋内的人发现,“你傻站在外面干什么呢?”
“没什么。”林南江这才回神,正要大跨步进屋,又被好兄弟阻止了,“张大妈下午才拖好的地,你换双拖鞋再进来啊。”
林南江此时也看见了摆在门口的新凉拖,一边弯腰换鞋,一边跟哥们感叹,“我就是刚才回来,看见你们给我留的门,厨房里飘来饭菜香味,还有你把芳芳逗笑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就感觉胸口一下子满满涨涨的,什么都不想做,只想静静地看着你们。”
“那可不,你小子现在叫什么娇妻幼子,还住着这样宽敞体面的楼房,活得也太精彩了,这是多少男人一辈子的梦啊。”林全生说着,脸上也露出了同样的羡慕和向往。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